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学也许是思维的游戏,但在应试教育的大圈子里,数学同样可以是记忆的游戏。
对于基础不牢靠的学生来说,若是只求及格,背题比做题的效果要好的多。
王国华倒也听说过这种方法。不过,他哪里整理的出来各种有代表性的题型。
看杨锐抄的飞快,王国华心里突然对向来厌恶的摸底考试,充满了期待。
如果每种类型的题,都能拿到一半分数的话,那数学岂不是要有60分?
哪可是回炉班的尖子生,才能考出的分数。
……
4。第4章 摸底考试
接下来两天,杨锐一半时间用来抄写和整理试卷,一半时间用来浏览深藏在自己脑海中的论文和书籍。
他做研究僧的时候,读书和实验还是相当认真的,也曾妄想过毕业以后专职科研。但是,在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生物系研究生要找一份真正的研究工作实在是太难了,不甘心做临时工喂养小白鼠或者洗烧瓶的话,科研与研究生简直形同陌路。
现在却不同了。
不提他脑海中已有的大量论文和书记,光是他已经掌握的知识,那些熟的不能再熟的理论和实验,就足以把他送入国内顶尖的研究机构。
杨锐考虑更多的,还是如何充分的利用它们。
缓慢的,精细的,最大化的利用它们。
与杨锐沉默的思考和抄写工作不同,王国华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摇头晃脑的背诵题目。
他越背越觉得有效果。
尽管杨锐给他的许多题目都很简单,可遇到新题的时候,偏偏总能用老题来套用。
王国华不知道这是经过后世题海战术考验过的经典例题,但他知道自己绝对长分了。
这种感觉对一名复读生来说,就像是兴奋剂一样。
整整两天时间,王国华坐在杨锐旁边,除了偶尔问他两句以外,谁都不理,啥都不干,就是********的背题。
语文老师来上课了,他背例题;英语老师来上课了,他背例题;自习课,他背例题;课间休息,他还是背例题。
西堡中学的老师水平不好不坏,但王国华知道,这里没有一个老师,能把自己的单科成绩提高30分。
王国华决定相信杨锐。
两人的异状,自然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而每当有人问起来的时候,王国华就用一句话打发:“我在杨锐的学习小组里,学的新法子。”
然后接着蒙头背题。
有人问杨锐,他也只说是学来的新方法,并不做特别的说明。
要用语言说服别人是很困难的,他和王国华的关系不错,熟知他的秉性,又做了有针对性的演示,搞了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方才取信于其。
他不想再来一次了。
就用王国华来做示范好了。
周三。
摸底考试如期而至。
回炉班全员68人,将教室坐的满满当当。
教室出奇的明亮。
虽然只是平房,可按照后世的概念来看,也是南北通透,挑高四五米的大宅,就是内部装修寒碜了一点,水泥抹灰的黑板,无靠背的木条长凳,硬实的夯土地面……
杨锐坐在教室中间的位置,
摸底考试不像是高考那么正规,总共七门功课,只考其中的五门,一天考完。分数倒是和高考统一,语文数学各120分,物理化学英语各100分。100分的政治和50分的生物不用摸底。
总分690的高考,要想上大学,理科最少要350分,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分数才有希望。
而在西堡中学,能考300分的就算是尖子生了。
杨锐以前的分数,只是200出头,在应届班里排中流,在回炉班里就排末尾了。
语文老师将散发着油墨味的卷子发下来,就坐在讲桌上,虎视眈眈的盯着下面。
卷子纸很薄,略有些泛黄。字迹深浅不一,全是手写的,倒也看的清楚。
整套卷子都没有选择题,第一部分是拼音题,要求把拼音组成的句子翻译成文字,简单的像是小学生题目,但只有2分。
第二部分是文学常识填空,十二道小题是12分,却是让杨锐颇有些为难。好在他有记忆可供搜索,总算把五经是哪五经这样的填空给答上了,至于鲁迅的抒情散文集是哪一篇,就只能胡乱作答了。
之后的阅读理解,语言结构,以及文言文,作文等题目,不复习也能作答,杨锐掐着时间将语文卷给答了,自己计算一下,有关课文的题目肯定是溃不成军了,但阅读理解和作文等大题或许会多些分,综合以后,兴许还能及格,和他以前的成绩差不多。
“叮铃铃”的铃声适时响起。
语文老师仍然坐在讲桌上,扫视着四周,威严的道:“所有人停笔,班长把卷子收起来。”
一名女生应声而起,自后往前的收卷子。
到了杨锐这里,她明显停留了一下,似乎是在浏览他的卷子。
杨锐有点意外的抬起了头,不客气的把她浏览了一遍。
记忆里,这个叫做刘珊的女孩子是个跳级生,高一时与杨锐同班,要说有什么印象的话,只是学习不错,皮肤白净的普通女生。
但现在,杨锐可以肯定的说,记忆错了。
什么普通女生,你有见过臀围能把绿军裤绷成牛仔裤,大腿又能把它还原成嘻哈裤的普通女生吗?
不用看穿着保守的上身,就凭这****美腿,放在后世的校园里,已是一流的美女了。
再过一两年,眉眼长开了,再稍稍化个妆,换套显身材的衣服,妥妥的性感美人儿。
不知道要便宜哪个不解风情的男人了。
杨锐可惜的摇摇头。
“装神弄鬼。”女孩子突然来了一句,挺起腰肢,继续向前。
杨锐不明所以,眼神却不由的追逐着她的步伐。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杨锐一边看,还一边安慰自己,就当是看模特走台步了。能穿绿军裤显美腿的模特,30年后也少见呢。
刘珊把卷子收齐了,跟着语文老师一起,送到她的办公室。
再回来,杨锐无聊的四处张望着,同桌的王国华依然忙碌的背诵例题。
看到王国华如此认真,刘珊不由脚步一顿,拐了一个弯,颇有些气势汹汹的来到杨锐面前,道:“你这是误人子弟!”
“什么?”不仅杨锐诧异的抬起头,周围的学生也都看了过来。
刘珊满脸鄙夷,说:“我看了你的语文试卷,最多只能及格。你自己都是这样的成绩,还教王国华新方法,不是误人子弟是什么?”
杨锐张张嘴,无言以对。
这要解释起来,太复杂了。
“说不出话了吧。”刘珊得势不饶人,抢过王国华的笔记本,道:“别背这些东西了,也不知道人家从哪里找来的野题骗你。别看有一年时间来复习,时间过的快的很,不知不觉就到了,你问问班里的老生,背题的法子谁没听说过,根本没用。”
刘珊是个面冷心热的性子,在班里的威望挺不错,她一说话,立刻有好几个人帮腔。
“那是你们的题不行。”王国华也问过杨锐相似的问题,此时极力帮他辩解。
刘珊“哼”了一声,笔直的大腿踩在桌腿的横档上,断言道:“班里这么多同学的题都不行,他的就行?”
转过头来,刘珊的语气低沉,对杨锐道:“你要搞小圈子,随便你,我不能看着你拿别的同学的前途开玩笑!”
霎时间,杨锐有种自己是反派的感觉。
他意识到,自己把问题给想岔了。
要做这个学习小组,要做“老师”,他首先得超人一等,平庸的答题,平庸的做事,是当不了领头羊的。
首先,得用自己的成绩,把这些学生给压服了。
虽然不准备把他们都收入学习小组,但若是连一个班的学生都搞不定,又何谈桃李天下。
“我明白了。”杨锐忽的站了起来,高人一等的身材,立刻给人以压迫感。
刘珊盯着杨锐的眼睛看了几秒钟,突然有点羞赧的躲开他的视线,道:“你明白什么了?”
“数学考试,我会好好答题的。我的学习小组有没有用,等成绩出来,咱们再辩论,怎么样?”杨锐的语气自信十足。
“嗯?”
刘珊仰首看着杨锐棱角分明的侧脸,突觉莫名的心慌,鼻腔里“嗯”了一声,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杨锐看着她匆忙的步伐,不由摸着自个的脸笑了。
这个看脸的世界啊,真是饱含着满满的善意呢。
……
5。第5章 快速答题
课间休息一刻钟,卢老师就带着卷子进门了。
学生们各就各位,相当自觉。
杨锐给钢笔重新吸了水,又将草稿纸铺好,准备大干一场了。
他想清楚了。杨家本就是本地的大族,自己又是乡党委书记的儿子,尽管老爹不在本镇掌权,那也是隔壁家的土皇帝。而他作为隔壁家土皇帝的儿子,在西堡中学的同乡数不胜数,要说振臂一呼涌出五百壮士,那是有点夸张了,可真要用人的时候喊一声,叫出一二十个蛮横小子随随便便。
闹到街面上,本乡本土出身的派出所警察也得帮忙。
我都是这么牛的乡镇官三代了,我怕什么啊!
我又不欺男霸女,又不欺行霸市,成绩变好了,谁还能把我抓起来问东问西不成?
就是想切片,如今又有几个医院有这份精力和财力,他们研究气功大师还研究不过来呢。
如此闭塞的穷山沟,曾经千人武斗都打完两天了,县里才知道,一个学生的成绩好坏,实在是无足轻重。
相比之下,还是践行自己的计划比较重要。
杨锐是个喜欢按计划做事的人,做实验如此,做补习老师也是如此。虽然他不免会更改计划,但那也是用一个计划取代另一个,他是很少去做走一步看一步的事的。
所以,当饱含着油墨味的卷子到了杨锐手里的时候,他立刻就进入了忘我的答题状态。
补习老师也是要常做试卷的。但凡有名的套题出来,什么黄冈的,井冈的,景阳冈的……通通都要自己先做过,否则遇到奇葩的题目,学生来问时无法回答,所谓的金牌名号可就丢了。
杨锐平日里有时间就做理科的试卷,数学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因为数学和英语两科,是补习学校的摇钱树。
英语不用他教,数学自然得纯属无比。
如此做个几年下来,杨锐虽然不能把数学卷子做出151分来,速度却是飞快,大部分的题目扫一眼就知道是什么了,偶尔遇到陷阱题,也就是揉揉手腕的时间,即可完全解答。
同样做题超快的还有同桌的王国华。
他不在乎摸底考试得多少分,他在乎的是自己三角函数的题目能得多少分。所以一拿到卷子,首先就奔着三角函数的题目去了。
他想证明杨锐的方法有用,那样的话,他的数学就有希望及格了。
在82年,数学及格是绝对的高分。
不久前的高考,全国高考数学的平均分连30分都没有,而被录取学生的数学平均分,也只有40多分。
事实上,哪怕是30年以后,高考理科生的数学平均分亦不过80分左右,还不能达到150分卷的及格线。至于高考文科生的数学平均分则往往在60分到70分之间。
整套卷子,一共有五道三角函数题。
这是卢老师特意比照着82年的高考卷子出的,费了不少的心思。其中,第一部分填表题有两道三角函数共两分,填空和解答各一道共6分,接着是一道大题8分,总计16分,占卷面分数的13%。
若能全部达出,达到平均分轻而易举。
王国华莫名的感觉兴奋。
尤其在他做出了头两道小题以后,竟而有种势如破竹的感觉。
高考数学,本来就重概念轻技巧,几乎所有的题型都可以用通用解法完成。王国华背的又是再经典不过的三角函数题型,两相叠加,做的竟是畅快淋漓。
“这道题见过!”
“这道题做过!”
“这题好像有两种解法!”
王国华从前是看到数学就头痛的人,如今却是恨不得多几道题。当然,是多几道三角函数题就可以了。
这时候,他才有空去看左侧的杨锐。
这一看,王国华却是大吃一惊。
那密密麻麻写着数字和符号的半张卷子,是怎么回事?
这就做了一半了?
就是抄,也不能这么快吧。
毕竟是在考场上,王国华瞅了杨锐的卷子两眼,就连忙收回了目光。
杨锐一无所觉,笔下不停,发出“沙沙”的声音,连草稿都不用,就在试卷上一步步的解题,式子列的详细无比。
这也是为了减少怀疑,毕竟,这份卷子的得分,肯定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中间过程的存在,是有力的说明。
不到30分钟,杨锐不仅将整张卷子写完了,还有空略作检查。但他并没有交卷,出了教室也没事可做,遇到其他老师还要被无端询问。
想了想,杨锐干脆把草稿纸一盖,趴在桌上闭目养神起来。
刘珊正巧抬起头来,看到这一幕,鬼使神差的叹了口气,转瞬一惊:我为他担心什么,到时候丢脸的又不是我……再说了,说要好好答题的是他,考试睡觉的也是他,自己不遵守诺言,不能怪我。
她胡思乱想着,见杨锐像是真的睡着了,又做贼似的偷看了他几眼,心想:这小子长的可真占便宜,还比高仓健年轻。
女孩子原本就比男生早熟,刘珊跳级两次,又复读两次,已是17岁了,正是花季雨季的年龄,也会看男生了。
杨锐虽然学习不太好,人也有些木纳,盖不住外貌出众,女生们不免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只是,杨锐本人的表现,在刘珊看来,实在是在太逊色了。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吧。”刘珊下意识的将头几个字写在了试卷上,猛然反应过来,赶紧用钢笔涂掉。
“这下要被卢老师扣卷面分了,都怪这个杨锐。”刘珊再不看他一眼,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题目上。
两节连堂课一晃而过,到铃声响起,卢老师和颜悦色的道:“好了,所有同学检查一下姓名是否写了,然后把卷子反扣在桌面上,提醒一下身边的同学,互相监督。”
卢老师家是西寨子乡的,正归杨书记的管辖,每年用水买肥料借农机,交农业税和提留等等,少不了和乡政府打交道,给杨锐做班主任是很方便的社会关系,他对杨锐也就格外照顾。
王国华于是轻轻的拍了杨锐两下,将他“监督”了起来。
“下课了?你答的怎么样?”杨锐擦擦嘴,一副小憩后的懒散模样。
“哥哥啊,你还记得关心我。三角函数的题我都答了,对不对不好说,其他的题就随便写了写,该交卷了。”王国华的语气其实挺自信的,只是纯粹为了形式上的谦虚。
“那就好,能答出来,正确率就很高了。”杨锐知道背题的优势和劣势,最怕遇到陷阱题和偏题,这套卷子是卢老师照着上次高考的题出的,比较单纯,能答出来就没有太大问题。
卢老师在台上清咳两声:“不要说话,各排把卷子从后往前传上来,都不许动笔了!”
班长刘珊自动起身,到前面帮忙将卷子给整理到一起。
杨锐身材高大,又是回炉班的新人,坐的比较靠后,卷子很快泯然于众人。
刘珊不能当众去翻他的卷子,远远的看了他一眼,做了个口型:明天看分数。
……
6。第6章 我爸是书记
数学考完就是午休时间了,王国华随意的问了杨锐两句,就兴奋的说起自己做题时的感觉,接着又憧憬其他类型题的复习。他认真开始读书也就是最近三四年的光阴,其中大部分都用来补以前的功课了,时间很紧,效果很差,从未有过这种近乎随心所欲的答题状态,精神之好溢于言表。
王国华高兴的从教室说到了食堂,从打饭说到了吃饭,杨锐都耐心的听着。将注意力放在废话上面,总比注意力放在干巴巴的馒头上强。
没有配菜纯吃馒头,连续数日,绝对是现代人不愿挑战的饮食方式,可大多数学生都吃的津津有味。学校食堂大量供应白面馒头是上了高中才有的事,以前还得和窝头等粗粮搭配着吃。
王国华说的开心,却不是每个人都像是杨锐这般沉得住气。
不等杨锐把第一个馒头吃完,旁边一名满脸痘痘的老生不满的拍了桌子,恶声恶气的道:“我说你,就一个摸底考试,高兴个什么劲?要真那么本事,怎么就跑来复读了?”
高考刚结束不久,王国华还敏感的很,头都没回就道:“你是考上了怎么着?都新四军了吧,横什么?”
这话的杀伤力更大,不仅是和满脸痘痘的老生同桌的,跟前的好些个老生也都给激起来了。十几个人乌泱泱的站起来,正好凑成个半圆,颇有些遮蔽阳光的作用。
还有人已经指着鼻子骂了起来:
“你小子说什么?”
“不想在乡中混了不是?”
如今的高考录取率相当低,复读数年的学生比比皆是,因此,两三年就能考上的,被称作“解放军”,意思是很快就能迎来解放,属于幸福的一群人。“新四军”是抗日队伍,距离解放可就遥遥无期了。
这里有从78年77年就开始参加高考的老生,甚至还有做过几年知青,直到现在仍在复读的老生,连考不过,心里其实也是又苦又自卑,听到粉嫩新人的高调讽刺,心中不快可想而知。
王国华见引了众怒,舔了舔嘴唇,没再吭声。
大部分老生只是骂骂咧咧的,与那满脸痘痘的老生同桌的两人,却是趁乱挤了上来,拳头握紧,想要给王国华一个狠的。
80年代的中国社会,绝非后世传说的那般淳朴善良,即将进行的严打,就是因为社会治安濒于崩溃所致。此时,街面上的流氓混混嚣张到普通人晚上都不敢上街的程度,而且,除了专业的流氓混混和待业青年,许多有工作的青年也时不时的会临时转职,醉酒抢劫老大爷,趁乱偷摸女人胸之类的事屡见不鲜。学校里虽然好一些,但二十啷当岁的青年,好勇斗狠亦是免不了的。
杨锐总归是见多识广,瞅到捏着拳头的两人,马上起身拉了王国华一把,将他挡在了自己身后。
他赌的是杨家的名头能唬人。
西寨子乡毗邻西堡镇,后者街面略微繁华一些,面积和人口却比西寨子乡小了不少。杨家两代乡党委书记,家族兄弟盘踞周边,在本乡本土是纯纯的地头蛇。杨锐的父亲和祖父虽然一生自律甚严,做事的手腕却是极其强硬,斗过人整过人也欺负过人,留下的故事足够乡人吹嘘一整天的。
揍了王国华的事小,揍了杨锐,事情就可大可小了。
一个乡中屁大的地方,又都是住校的学生,几个干部子弟大家都认得,两个捏着拳头的老生顿时立住了脚步,看向后面。
那满脸痘痘的男生“咦”的一声,提溜着布鞋,痞气十足的来到两人面前,用手指点了点杨锐,又点了点王国华,道:“杨锐你行啊,敢跟我燕三叫板了,你也皮痒痒了?让开,要不我连你一起打。”
燕三是他自取的“匪号”,本名却是不够气派的胡燕山。
他自然也是干部子弟,其父是西堡镇的供电所所长,因着手上总有闲钱,又舍得交朋友,在本地的街面上很吃得开,算是乡中的小霸王。
供电所是所谓的“******水阎王”之一,归“条条”管理,不受乡镇一级的“块块”领导,在这个年代,是相当有权力的部门,说给谁断电就给谁断电,一句“设备问题”就能让你点煤油灯过年,面对乡政府镇政府还是极有底气的。
燕三以前虽不至于欺负杨锐,倒也没将这个木纳的书呆子放在眼里。
然而,如今的杨锐可不再是那个性格软弱近乎于怯弱的家伙,毕业后的蹉跎和创业的艰辛磨练了他,自不会像是对方所期望的那样,默默躲开。
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了:“我还真有点皮痒痒,你要不给我一拳解解馋?”
“哈哈。”等着看好戏的围观学生发出一阵哄笑,有人直接扯过凳子,捏着馒头蹲在上面,准备就着血淋淋灰扑扑的打斗来吃饭了。
自号燕三的痘痘男有些出乎意料,摸着下巴笑了:“你小子长脾气了啊,行,我给你开个荤。”
说着,他就卷起了袖子,一副要大打一场的模样。
在他印象里,此番动作就足够让杨锐知难而退了。
几名与杨锐熟悉的同学见真的要打起来,也连忙站了出来,挡在前面劝架。
可惜,今天的杨锐轻易就看穿了燕三的迟疑,双手分开前面的人,拱拱手道:“各位,我今天还真想让燕三开个荤,你们都别拦着他。”
挡他前面的人都听晕了,其中最是人高马大的曹宝明一手挡住杨锐,一手拦住燕三,道:“别打别打,都让一步,都让一步……”
燕三一把打开曹宝明的手,恶狠狠的指着杨锐道:“我今天还就打你,怎么着?”
杨锐也一脸淡定的拨开曹宝明,毫不迟疑的站在燕三面前,道:“我让你打啊。你只要有本事让我见血,我二话不说,转身就走,王国华你爱怎么揍就怎么揍。”
燕三眨巴眨巴眼,没太搞明白状况,王国华和曹宝明等人也是一脸惊诧。
“你今天只要敢动手,我立马去县里验伤。”杨锐语气平缓:“我二姑父是西堡镇派出所的所长,我大表哥在县刑警队。我敢说,肯定能验出一个伤害来,到时候,这就是刑事案件。”
燕三“嗤”的一声,嘲笑道:“我当你有什么本事,就是叫家长啊”
杨锐笑眯眯的说:“小孩子过家家是叫家长,进监狱可不是过家家。到时候,我亲自到审讯室给你上菜。我倒是有点好奇,你供电所所长的老爹,怎么把你从公检法的圈圈里捞出来。”
条条有条条的好处,块块有块块的厉害,供电所的所长固然能做到不求人,可有事的时候,他求也求不到人来。
燕三望着杨锐冰冷的眼神,突然脑袋有点发懵。
这个模式不对啊!
他原本以为自己玩的是快意恩仇的江湖游戏,怎么转眼之间,就变成阴恻恻的官场斗争了?
杨锐却不给他思考的时间,环视一周,道:“该吃饭的吃饭,该睡觉的睡觉,都别杵着了,让我记住了名字,不是啥好事儿。”
看热闹的学生互相看看,悄无声息的散开了。
一会儿,满场除了胡燕山,就只有杨锐这边有几个人站着。其他人要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要么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直接回宿舍去了。
此时的乡镇一把手虽然已经改称乡党委书记了,可权力和以前的公社书记并没有两样,全乡上到土地建房,下到养猪种地,没有他不能管的。所谓“公社书记土皇帝,大队支书土霸王”,对景的时候,都是能要人命的官儿,在乡间,说话比********还有用。
回炉班的学生大的二十三四岁,小的也有十七八岁了,虽然不至于世故,却也知道不该给家里惹事。
杨锐的威胁实实在在,谁都不愿意触这个霉头。
燕三呆了好半天,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在街面上还有些狐朋狗友,可那里面最厉害的刑满释放犯,也不敢挑衅警察。
他老爹权力不小,到处都有奉承拍马的人,但要只手遮天,那又差远了。
四周隐隐约约的眼神,更令燕三不安。
他知道不能再这样僵下去了,于是卖痞的一笑,再用手指隔空点点杨锐,说了句“算你狠”,转身就走。
王国华一直看着他离开食堂所在的院子,才惊讶的看向杨锐,道:“以前也没觉得你这个书记的儿子有啥厉害的,今天好像不一样了啊。”
“那是他要打我,又不是我要欺负他。这种事拿到台面上来,当然是先动手的吃亏。”杨锐笑着舒了一口气,拉着几个适才站出来的同学坐了下来:“咱们先吃饭,吃完了睡一觉,下午还要考三门呢。等考完了,你们要是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我的学习小组旁听。”
几个人笑呵呵的点头,都太没有当回事。
人高马大的曹宝明却是好奇的问道:“你前面说要送燕三进监狱,是唬他的吧?”
“也许吧。”杨锐眼神飘忽。作为一名曾经处死过数百只小白鼠,解剖过数十只小白兔,无端残害过的无数生命的生物系研究僧,多少是有点冷酷的因子的。
……
7。第7章 简单题目
下午第一堂考物理。
杨锐提前十分钟到教室,意外的发现胡燕山来的比他还早,而且准备好了文具,正在那里抓耳挠腮的看书呢。
瞅见杨锐,胡燕山也只是挑了挑眉毛,权当没看到。
“这家伙也读书的?”杨锐不免奇怪的嘟囔了一句。
王国华听着笑了:“他不读书来回炉班做什么,早当兵去了。”
当兵若能提干,差不多和考了中专是相同的效果,但比大专就差多了。不过,区区供电所所长,在地方上还有点手段,对军队就鞭长莫及了。
“他高考多少分?”杨锐的好奇心不减。
王国华偏着头想了一下,道:“280分的样子吧,他估计是想考个大专,今年应该是第三年了。”
中专毕业就有干部身份,若是有门路的话,回来进单位即可,不过,要想起步高一点,超过他老爹的成就,大专毕业证是相当有必要的,那就需要330分甚至更高。
想来,做了半辈子供电所所长的胡父,也不想儿子再在乡里厮混一生。
杨锐毫无同情心的笑了:“这胡燕山考了三年还不到300分,怕是不止要做到新四军了,得做到老红军才有希望。”
相比抗日军队新四军,老红军距离解放的日期就更远了。
王国华也幸灾乐祸的笑了。
其他学生莫名其妙的看看他们,然后接着自顾自的准备考试用具,或者临时抱佛脚的看书。
80年代的学生对学习的重视是后世所难以想象的,不管是在学校里,在家里,还是在球场上,此时的学生们谈论最多的永远是学习。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风气使然,更少的诱惑令人更专注;另一方面是因为青年学生的出路太少,高考几乎是唯一的上升通道。
这就是鲤鱼跳龙门,一朝跳过,化鱼为龙,瞬间蜕变为国家精英,有编制有档案,是国家所需的栋梁之材。而没有跳过的,要么在家修理地球,要么进工厂做工,要么去军队里当兵,待遇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至于个体户,如今还是赤贫者和刑满释放人员走投无路的选择……
即便是家庭条件再好的学生,最终有没有考得上大学,未来亦是截然不同。
所以,但凡有一点点的机会,学生们都会选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两点整,物理老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