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者,我们仍然采用赞助的方式,再确定一个时间奖,比如说,半年内完成,我们让出15%左右的分成。赞助金额可以提高到60万美元。”弗兰奇开始尝试转移方向。正常的赞助是不给被赞助人分配成果的,时间奖更像是驴子上的红萝卜,虽然不至于一毛不拔,但要拿到的可能性还是相当低的,至少就弗兰奇所得到的消息,半年得到成果是不太可能的。
  杨锐稍微想了一下,就放弃了道:“15%的分成太少,半年时间太苛刻。”
  要是一切照抄的话,半年做一套工艺流程出来也不算难,手里说不定还能落下几十万美元,但要是只得15%的分成,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赞助合同还有15%的分成太少了,实话说,就是这样的分成比例,我也需要向总部确认,不保证能拿到。”弗兰奇略有些消沉,他觉得自的任务大概是完不成了。
  杨锐笑笑没说话,等进了院门,突然问道:“如果有现成的技术,比如说,能把辅酶Q10的产率,提高到现有产率的1。5倍,或者两倍,你们有兴趣吗?”
  
390。第390章 杨锐的父亲
  
  “当然有兴趣,您有提前做相关研究吗?”弗兰奇颇有些怀疑,他是关注了杨锐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的。杨锐进入大学以后,总共也就是一个学期的时间,他先是发表了几篇普通论文,接着在重量级的《JMC》上发表论文,而且是在与加州大学的理查德竞争胜利……
  杨锐组建的实验室能够由此成就,出乎特普拉的预料,更是让弗兰奇觉得神奇,而在捷利康伦敦总部的评估组看来,此时的杨锐,绝对是一名年轻的生物学天才。这样的人物,即使放眼全球,也是一时翘楚。
  在什么东西都没看到的情况下,拿出10万美元给杨锐做研究,完了还分润股份给他,这样的待遇,理查德都不一定能拿到。杨锐能拿到,也是因为他的实验室表现极强,预示了超卓的生命力。
  捷利康在全球搞收购,对世界各国的各大实验室都有了解,而在亚洲地区,能够达到加州伯里克大学的研究型大学屈指可数,能战胜理查德的实验室更是稀罕。
  若非杨锐只是一名学生,实验室也是刚刚启动,他和弗兰奇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至于现在,让弗兰奇惊讶的是,他不觉得在过去一个学期里,杨锐有时间去做钾通道以外的东西。
  杨锐回答果然出乎他的意料,道:“我之前就有考虑过技术更新的问题,本来以为植物提取法还能使用一段时间,就没有深入研究。”
  弗兰奇茫然点头,他虽然不是研究员,基本的道理都是知道的,可杨锐真的能考虑这么远?
  植物提取法生产辅酶Q10已经是相当高水平的生产工艺了,杨锐能做出来,还进一步的考虑了技术更新,这时候,弗兰奇忽然明白了杨锐不同意他的提议的原因了。
  “有文字性的资料吗?让我可以递交到上面去审查的。”审查结果自然会影响到两人的谈判。
  杨锐摇头,道:“只是一些想法。”
  弗兰奇信了五分。如果他初来乍到,杨锐这么给他说,弗兰奇肯定当他说假话。
  杨锐继续问道:“你们是对技术的先进性更有兴趣,还是只对产率有兴趣?”
  “如果采用新技术最好,当然,只要产率能提高,我想工厂那批人也不在乎用什么方法。”新技术的可塑性更好,发展空间也大,尤其是微生物发酵法,尽管目前的实验室法生产的辅酶Q10,仅有植物提取法的五分之一的产率,可它一旦实用化,进入工厂化生产,潜力惊人。
  到30年后,日本人采用的微生物培养法生产的辅酶Q10已经占到全球市场的90%,包括英国德国和挪威等国在内的大型制药公司,几乎放弃了这个市场。
  而日本人采用的微生物培养法,差不多就是从80年代末开始发展,一步步扩展起来的。
  同样的例子还有青霉素,一战之初的青霉素也是采用微生物法生产的,成本极高,价比黄金,产量也是低的可以,一度只能给中高级军官使用。但是,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选株,到六七十年代,80万单位的青霉素已经跌到白菜价了。
  不过,与抗生素相比,辅酶Q10的市场远没有这么大,连续30年的选株也实在有些漫长,如果植物提取法能够产生更高的产率,捷利康也是很乐意的。
  毕竟,植物提取法生产辅酶Q10其实也是一种新技术,再多五年十年的生命并不奇怪。
  弗兰奇的回答在杨锐的料想当中,
  他顺其自然的道:“我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咱们再继续谈下去。当然,是在你们有兴趣的前提下。”
  “恩?不如就你目前的想法,我们继续讨论。”
  “不用了,这两天,你就好好休息一下,我多弄点野味什么的,咱们好好吃上几天,等春节过完了,咱们再继续谈。”
  杨锐是准备有了确凿的东西再谈判,免得继续遥遥无期的扯皮。
  弗兰奇其实更乐意扯皮,他职业就是扯皮的,但杨锐这样说,他也没办法。
  接下来两天,弗兰奇好好的品尝了一番河东美食,也就是各种肉的各种做法。
  作为一个胖子,弗兰奇吃的很开心。
  ……
  没到正月十五,各级政府机关却是开始上班了,虽然还是不怎么办事,做事亦很拖沓,但这就像是蛇从冬眠中醒来一样,哪怕迟钝,你也得慢慢醒来。
  却是到了正月十五的当天,一行两辆轿车,引起了机关干部们的注意,这些上班上的昏昏欲睡,早上9点来,下午两点走的乡干部们,望着两辆车上挂的平O车牌,想入非非。
  平O是平江的车牌,但专供河东省省委省政府使用,换言之,这两辆平O的车牌,一定是来自河东省级部门的。
  对西寨子乡的办事员来说,省委机关简直是传说中的地方了。
  在省委省政府,哪怕是最底层的办事员,也是副主任科员或者主任科员,括号科级干部。
  而在西寨子乡,科级干部总共就两个,乡长和乡党委书记,剩下的七八个副乡长和党委副书记,统统是副科级的编制,就是这些副科级,许多也是奋斗了十年二十年的老干部。
  可以说,省里一日,乡里一年。
  平O车牌的轿车停在了乡政府的院子里,围着院子的小二楼里,顿时人影憧憧,全都躲在窗帘子后面看下方。
  门岗不敢拦人,等车里的人出来了,才弯着腰问候:“领导。”
  “这里是西寨子乡党委吧?”下车的共有4个人,率先下来的坐副驾驶,是个穿黑衣的年轻人。
  门卫比对方的年纪大,却是不敢轻视对方,认真的道:“党委和政府在一块儿办事,两块牌子,一栋楼。”
  “我们找你们乡党委书记杨峰同志,你给指个路吧,这是我们的工作证。”后面下车的中年人和蔼可亲,从中山装的上衣口袋里掏出红皮子的工作证,给门卫亮了一下。
  门卫只看到省委宣传部,就觉得一股子高大上的气息扑了上来,向前走了两步,才呼吸均匀了。
  杨峰稳稳的坐在写字台后面,聚精会神的看着文件。他是个相当强势的党委书记,又是一辈子的地头蛇,几任乡长在他的压迫下,都只能做点儿细碎的工作,而这无形中增加了杨峰的工作量。
  可以说,西寨子乡的事情,事无巨细,都要杨峰点头了,才能通过。
  杨峰却不觉得工作辛苦,土皇帝的权势感,让杨峰欲罢不能,相反,他只要看着文件,听着下属的汇报,就会觉得精神振奋,头脑清晰。
  所以,尽管春节未过,杨峰仍然按时按点的来上班。
  “书记,这几位是省委宣传部的。”敲门进来的是杨峰的秘书,他在楼底下,就把接待工作从门卫那里转移了过来。
  “杨书记,你好。”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越过秘书,远远的伸手。
  杨峰有些意外的从办公桌后面出来,与对方握了握手,奇怪的道:“你们要是来找我儿子的话,那小子还在家里呢。”
  “杨书记,我们是来找你的,这是我的工作证,宋健就是我了。”中年人接着介绍了随行的三个人,道:“这位是我们省报的王记者,这位是我们的刘摄影,还有我们办公室的小李。”
  “你们好,你们好。”杨峰将几个人让着坐了下来,又给上了茶水,才满心疑惑的望着对方。
  宋健笑笑,道:“我是看了南湖市选送的优秀干部的材料,专程找上门来的。杨峰同志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让我们考察材料的干部很是感动啊。”
  杨峰听的一愣。“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是杨锐临场发挥,在南湖市的团拜会上,冠给杨峰的,谁都没想到,这竟然吸引了省委宣传部。
  宋健猜到他的疑惑,又道:“我们河东省委宣传部呢,准备选拔一些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省内宣传的同时呢,报向中央,我看了杨峰同志的资料,我觉得非常符合我们的要求,今天来呢,既是想与你谈谈,也是请省报的记者收集一些素材。”
  杨峰不明所以的问:“我的资料,怎么会符合这个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呢?”
  “杨峰同志扎根基层,艰苦奋斗20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然可以称作是典型事迹了。而且,你的事迹材料里有一条写的很好,我都背了下来: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不用到乡里来办事,但只要来办事了,那对这些人来说,都是大事,即使全乡每天只有万分之一的人要来办事,那也是七个人,七个家庭的大事,不能为了我们一家人方便,就让七家人不方便……比起舍小家为大家的口号,我觉得,杨峰同志的朴实无华的叙述,更加的引人入胜。”宋健说的正是杨锐当日在团拜会上创造的小故事。
  即使在过去几十年里,全国各级宣传部门,采用了种种方法宣传典型,提拔先进,但像是这种结构完备,有点数字,又具有普遍性的小故事,还是非常的容易出彩。
  对宣传部门来说,为人民服务,如何体现服务本身,就相当的有价值。
  宋健更进一步的道:“为了公家的事情,放弃个人利益,我们应该奖励并表彰,但是,不能要求人人都这样做。杨峰同志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为国奋斗的同时,又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之才,我听说,令郎杨锐还是咱们河东省的理科状元。”
  “也是全国的理科状元,全国第一。”在旁的王记者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对,全国第一,这个太难得了。我们的许多干部,工作很努力,但在培养下一代的方面,往往有些欠缺,结果发生了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将杨峰同志作为我党的优秀干部,为国奋斗的同时,又能教育子女积极向上,这也可以作为宣传的侧重点。”宋健说的颇有些兴奋,已经开始幻想宣传效果了。
  杨峰同志越听越明白,明白的同时,却有些郁闷,敢情是来找我的,结果还是因为我儿子。
  想到“杨锐的父亲”这个词,杨峰同志浑身的不自在。
  ……
  
391。第391章 礼记
  
  一方面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另一方面,是“成就大家,成功小家”的现实,这是充满了奉献感的精神,与充满了惊喜的现实回报之间的热烈对比,也是中国人最为喜闻乐见的故事。
  这就好像是“拾金不昧,反被失主赠送十倍现金”的故事一样。拾金不昧是广为宣传的美好品德,但隐藏在拾金不昧之下的,是个人的牺牲,已经揽到手的钱,却要送还给不知道是谁的陌生人,这样的故事,远不能说是一个好故事,至少不会是大众喜欢的好故事。
  但是,如果加上失主慷慨解囊和满心感谢,故事中令人不爽的部分就去掉了,留下的,只有高尚和美好,另外,还有一丝中奖的期待感。
  名利双收!
  简直像是童话一样。
  而在宋健同志看来,杨峰的人生就像是童话一样。
  在工作上,杨峰作为农业乡的党委书记,工作量巨大,就像宋健说的那样,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的,大部分的一把手都忙的可以,很少有人能够兼顾工作和家庭。
  这是一种付出和奉献,正是宣传部需要宣传的革命的精神。
  可就像是拾金不昧一样,革命的精神背后,有个人的损失在里面。作为宣传部长,宋健经常会说一些“不计个人得失荣辱”的话,然而,正常人又怎么会不计个人得失荣辱。
  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的严打,也让党内的宣传工作遇到了新问题。“教子不严”可以说是主观上的松懈,但不能否认,对许多中高级官员来说,“教子不严”是有客观上的困难的,官员将时间都奉献给了事业,自然很难有时间教育子女。
  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这是一个难解的谜题。
  但作为宣传部门的干部,宋健不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只需要拿出宣传典范出来就可以了。
  杨峰是他见到的最好的事例,也是整个河东省委宣传部公认的“奇才”!
  当日,看到有关杨峰的报告材料的时候,整个河东省委宣传部,都因为部长的兴奋而兴奋了起来。
  宋健作为省委宣传部研究室的处长,等闲是不做细务的,也是因为杨峰的代表性,以及部长的重视,才亲自出山,并且一口气带来了记者和摄像师。
  西寨子乡的经济水平一般,但在衡量全乡工作的其他方面,杨峰的成绩名列上游,事实上,西寨子乡的经济增长率也超过了全省乡镇的平均值,这说明杨峰是一个合格,而且略显突出的管理者。
  而就家庭而言,宣传部无意追求幸福,他们只需要知道,杨峰的儿子拥有极其出彩的成绩就可以了。
  在80年代人的想法里,孩子的学习成绩好,那就是家庭的巨大成就了。写在宣传材料中,“其子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取北大”,也比“夫妻和睦,父慈子孝”更有说服力。
  宋健甚至在代表组织谈话以后,有点羡慕的道:“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看来,能够做到修身的人,十中无一,而能做到修身齐家的人,百中无一,四者俱全的,万中无一,老杨同志,好福气,好厉害!”
  王记者奋笔疾书,首先记下了这段话。
  杨峰同志心情复杂的道:“我个人是谈不上修身齐家的,治国平天下更是不相干,担不起哦。”
  “《礼记》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春秋战国时的国家,车千乘的就是大国了,车百乘的都不能说小,要是论管理的人口的话,说不定还及不上咱们现在的一个乡。”宋健小小的拽了点文,接着道:“管理一个几万人的乡镇有多难,我都说不上来,我们研究室里十几号人,管理起来都不容易,更不要说一个乡了,老杨同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绝对担得起,不仅担得起,而且要继续担起来。咱们中国,要是有几千个你这样的乡党委书记,再有几百个你这样的市长,大同世界也就不远了。”
  “谬赞,谬赞。”杨峰被说的浑身舒爽。他平时不爱到市里省里去,就是不爱看高级官员的嘴脸,尤其是年轻的中高级官员,向来是这些乡镇一把手们最不待见的。在乡镇,他们是一言九鼎的土皇帝,到了外地,似乎谁的级别都比他们高,但是,当外地的中高级官员也拍马屁的时候,酸爽度也一下子提高了。
  宋健挪了挪屁股,坐近杨峰,笑道:“我这不是赞扬,是陈述,是描述。是实话实说。”
  “你这是给我灌迷魂药呀。”
  “要是全国的干部都能像你老杨这样,我就开一个迷魂药的工厂,当车间主任去。”
  “那厂长谁当。”
  “当然是我们部长了。”
  杨峰一愣,哈哈的笑了起来,道:“我看你这个迷魂药的水平,至少是部长级的了,不愧是学过《礼记》的人,慎独的功夫已经练出来了。”
  宋健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文绉绉的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杨峰一句话给接上了。
  宋健连连点头:“无怪乎老杨你能教出个状元的儿子,父亲的水平放在这里,儿子的水平想低都不行……”
  杨峰苦笑:“我这个儿子,用不着我教……”
  “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了,恩,要把这点,加到咱们的材料里去。”宋健很是振奋的与杨峰聊起了礼记。
  杨峰也被他说的高兴起来,谈性渐浓。
  80年代的中国,书籍稀少,教育贫乏,尤其是基层地区,一辈子只看过《毛选》,只会背语录的大有人在,没有网络,没有图书馆的地方遍及全国,买不起书以至于熬夜抄书的青年大有人在,买不起书又不去抄书的,自然更多。
  市县以下,自诩大老粗,实际上就是大老粗的基层干部十之八*九,剩下的一成人里面,知道慎独不奇怪,知道慎独出自礼记,还能背出来的,那就稀罕了。
  省委宣传部的研究室,算是高级知识分子集聚的地方,宋健最喜欢谈的就是古文,尤喜礼记,此时碰上了杨峰,就像是大学战队的队长回乡过年,遇到了高水平的电竞老乡一样激动。
  一会儿,两人就肩并着肩陷入了激烈的讨论。
  旁边三人只好看着他们讨论,一句话插不进去不说,还得注意脸上的表情,生怕露出无聊的神色被领导看见,简直就像是陪看芭蕾舞的备胎,连****都不敢欣赏,实在是水深火热。
  一杯浓茶泡了又泡,泡的没味儿的时候,膀胱就开始调戏大脑。
  王记者双腿并拢,夹到实在夹不住的时候,干脆手一松,“失手”打碎了茶杯。
  “哎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王记者连忙屈身捡碎片,又不慎将手给刺破了。
  “赶紧去包扎,哎,老杨,不好意思啊,把你这么好的外销瓷给弄碎了。”宋健瞬间起身道歉,却是把王记者给听愣了。
  外销瓷什么的,听起来似乎就很贵的样子。
  杨峰摆摆手,笑呵呵的道:“没事儿,我儿子一口气送了我好几套,我就是看花色好,才拿出来用的,打碎了就打碎了,碎碎平安。”
  “你儿子孝顺你的?哎呦,太不好意思了,我看看……”宋健看着看着,眼神渐渐凝重了,缓缓的道:“这是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啊……”
  王记者流血的手都按不住了,重复道:“工艺美术大师?”
  他当然知道工艺美术大师,这是国内对工艺美术工作者的最高称号,而工艺美术大师做出来的作品,无论是瓷器、砚台、漆器、木器,都是超一流的作品,在国内年平均工资两千元的当下,广交会上的一套外销瓷往往卖家数百乃至上千元,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更是往往达到数千元之高,是一些省份的创汇龙头。
  想到自己因为一泡尿,故意打碎了上千元的物件,王记者恨不得挥刀自宫了。
  杨峰却是不在意的,道:“儿子发明的技术卖了钱,就买东西回来给我们,这一套,我就是放在办公室里待客的,打碎了也不影响,没事儿。”
  “这个……”
  “直没事儿,完了你到我家里去看,一房间乱七八糟的东西,全是这些外销货,少个一件两件的不影响。”
  “杨锐买一屋子的外销货?做什么用。”
  “说是等升值吧,就是奇货可居了。我以前也不同意,后来他买了一批邮票,几个月时间涨了几万块,咱就没立场不同意了,现在,家里专门盖了两间房子,给他留着存东西,也就是乡里地方大,要不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咬要放不下了……杨锐和一家英国的外资企业有技术合作,赚到的钱不少,我向组织上汇报了。”杨峰多说了两句,也是省去对方的心理压力。
  宋健默默点头,84年是邮票疯长的一年,平江很多普通人的邮票都有翻几十倍的,所以,杨峰一说邮票,几个人就理解了。
  不过,打碎了瓷器,就是打碎了瓷器,宋健想说赔钱给杨峰,可回头看看王记者,没忍心让他就此赔掉大半年的工资,咳嗽一声,道:“老王,杨书记的话你听到了,出去和老刘好好转转,多拍点照片,仔细打磨一篇好文章出来……”
  “宋主任,杨书记,你们放心,我就是不睡觉也要写好这片文章。”老王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肯定情绪,只能紧紧的绷着浑身肌肉。
  宋健缓缓点头,问:“老杨,你看呢。”
  杨峰也是八面玲珑的基层官员,笑笑道:“那我就提前谢谢王记者了,能写一篇好文章最好,不睡觉就没必要了。”
  王记者笑笑,道:“那我就和老刘出去了,我们先找点素材,一定做一篇出彩的报道出来。”
  “在咱们省里出彩,说不定也能在北京出彩,恩,全看你们的了。”宋健微笑着。
  杨峰怦然心动。
  要是在北京出彩了,那可是闻达于天下了。杨峰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焦裕禄。
  唯一让他有点不自在的,还是杨锐。沾儿子的光这种事,他是不乐意的,好在刚才的对话稀释了这种情绪。
  “咱或许真的做出了点什么。”杨峰暗想着。他曾经有多次机会,离开西寨子乡,到溪县任职,出于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想法,杨峰并未争取那些官僚岗位。
  不过,要是如宋健所言,做了省里出彩的典型,能做的岗位就多了,不说一展抱负云云,至少能做点以前就想做,却没有能力做的事。
  ……
  
392。第392章 看到英镑
  
  傍晚。
  摄影师拍了整整一卷杨峰在写字台后工作的照片,才结束了今天的工作。
  王记者婉拒了晚餐的邀请,回到招待所中奋笔疾书,留下其他人,来到杨家,畅饮整晚,并吃元宵过节。
  第二天开始,杨峰陪着宋健等人在西寨子乡各处转悠。杨峰在西寨子乡长大,职业生涯皆在西寨子乡工作,对这片土地实在是烂熟无比,陪同上级领导考察的经验也是无比的丰富,既让大家掌握了需要的信息,又让行程不至于过于辛苦。
  王记者文思如泉涌,恨不得在路上就写出文章来。
  宋健也道:“老杨基层经验丰富,资历也深,把你放在西寨子乡,真是埋没了。”
  杨峰自豪之余,自谦道:“也就是你这么看了,到溪县和南湖市打问一下,人家也有人家的说法。”
  他做党委书记的这些年,得罪的人不知多少,要不然,也早该升上去了。
  宋健笑了两声,道:“机关里的消息算不得准,机关干部的看法,往往也不是从个人的能力和品行上进行判断的。”
  他说到这里,没有继续深入下去,转而道:“就我看来,是西寨子乡的基础太差,把老杨你给拖累了。现如今最好的办法,是把西寨子乡交给年轻人,让他们锻炼一下,继续积累。老杨你呢,应该力争上游,到省里,至少是到市里看一看。”
  宋健确实是为杨峰好,同时又出主意道:“你还有些年才退休,再留在西寨子乡,浪费了。不如先到省里来,以你的能力,用不了几年,就能站稳脚跟了。”
  别人是不会一口气说这么多的,换其他上级官员过来,就算看好杨峰,至多是给他一个建议,非得杨峰自己努力争取,才有一些机会。宋健也是认可了杨峰,才会设身处地的帮他想办法。
  杨峰沉吟了一下,说:“西寨子乡交给年轻人我不反对,省里我是不想去了。你说我一个科级干部,在乡里还算一号人物,到省里又算是什么,再说,我离退休也没多长时间了,还是不折腾了。”
  “你还没到知天命的时候呢。”宋健一笑,道:“省里的职位多了,你要是有心,总能找到合适的,别说你还有十多年的时间好干,就是只有一年时间,想干出成就来,也并非不可能,咱们这一代人,战天斗地,怎么,现在连送年轻人一程的能力都没有了?”
  “省里的职位多归多,想要的人也多,咱们觉得好的,别人也觉得好,我看难。”如果是去溪县或者南湖市,杨峰说不得就显会婉拒了,但是去省里任职,确实打动了他。
  要不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杨家的能力止于南湖市,对平江市和河东省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偏偏杨峰看不上溪县和南湖市。
  事实上,就中国的政治结构来说,地级市或者区县的主要工作,都是基层工作,不需要他们有高屋建瓴的超高水平的政治决策,这些职位的性质,与乡党委书记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而到了省级单位,务实的机构就减少了,务虚的单位就增多了。
  杨峰还真是有点想要做务虚的工作,用文件和政策改变世界,这是每个中国官员的梦想。
  也是最难得到的工作了。
  宋健也就是一名处级干部,在宣传部内是一号人物,却是由不得他来沾手人事大权,遂道:“自然是有些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树典型不就是为了千金买骨吗?让优秀的基层干部进入省级机关,也是个挺好的宣传题材。”
  但也就是宣传题材了。别说是宋健了,就是省委宣传部部长,也不敢说想把谁安排到哪里,就能安排到哪里,如今的河东省,副省长都有9个呢。
  王记者暖场道:“我觉得,咱们河东省最好的位置和最差的位置都是一个,招商。”
  “怎么说?”小李配合的问。
  “说是最好呢,是因为招商的工作好衡量,找到了投资商,就是成绩,你看最近升起来的黄局长,就是找了一千多万的投资,省长大手一拍,给安排到省计委了。”王记者说的信誓旦旦,宋健笑而不语,计委的职位可是十成足金,当然不是这么简单,不过,要往简单里说,逻辑也是成立的。
  现在的官场,最容易得到政绩的,就是招商了。
  小李再问:“最差又怎么说?”
  “最差的位置呢,是因为招商难,咱们河东省地处内地,,投资环境本来就不好,有好的资源,也不一定允许引进投资,做起来是很难。”
  “有点道理。“几人对此都赞成。
  宋健更道:“这是一体两面的,就是因为招商难,招商的成绩才突出。”
  王记者得到了鼓励,接着道:“所以说,现如今能挑着位置做的人,一种是能引进投资的,一种是上面竖立的典型,杨书记这一次要是能把牌子竖起来,到省里工作,还是不难的。”
  他说了一圈,还是绕了回来,而且补全了宋健前面说的话,完美的实现了宋健的意图。
  宋健点头,又笑道:“咱们内地找投资可不容易,像是香港人都喜欢投资广东,他们自己说广东话,广东又是家乡,发展也快,又有港口,咱们内地呀,找个外地人都不容易,确实不好吸引投资……老杨,我记得你说,你儿子和一个外国公司的关系好?”
  杨峰不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