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的不简单,但我听明白了。”唐集中说:“不过,我觉得有问题。”
  “您说。”
  “要是出了问题,让杨锐赔偿两倍的实验费用太高了,你们是学文的可能不明白,自然科学这一块,研究成本是很高的,几百上千元的实验材料,可能一个下午就用没了。杨锐还是不拿工资的学生,要是一个不小心出了问题,那不是要赔的倾家荡产,我觉得赔一成就可以了,周处长,您看呢?”唐集中问高教司的周姓处长。
  高教司会因此派人来,唐集中诧异万分,倒是不介意因此表现出高风亮节来。
  事实上,几百上千元的实验材料,一旦发生赔偿,对普通老师来说的确是灭顶之灾,动辄一两年的薪水,意味着可能消耗掉全部的积蓄。80年代人也没有房子之类的固定资产,最多也只能找亲戚朋友借贷,然后用更多的时间去偿还。
  高教司的周处长一想也是,道:“唐教授的建议有道理,毕竟是咱们自己的学生,所谓惩前毖后,即使发生了什么错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嘛,我觉得,适量减少一点赔偿金额是应当的。”
  香港来的律师瞬间崩塌,这么为对方着想的签约对手,太没有挑战性了。
  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对手的。
  对手是杨锐幻想出来的,唐集中教授本来是没有要抢他功劳,夺他成果的意思。
  有那么一瞬间,杨锐几乎想说不用签约了。
  可他转念一想,不签约又能说明什么?
  作为一只头犬,杨锐见过某些教授和专家们的校园撕逼大战,因为专利纠纷,多少成名的大牛都要对薄公堂,在荣誉归于谁的问题上,凡是人们所知道的名人,就没有能逃得过的……
  即使不以恶意来判断,签约也是保护双方的好办法。
  您别占我便宜,我也不占您的便宜,这是一份好合同所应该体现出来的东西。
  杨锐想到此处,爽利的在合同上签字,道:“2倍的赔偿金额并不高,我不会在实验室里做其他实验的。”
  他确实不准备做,两倍金额对他来说也的确不高。
  唐集中见他落了笔,来不及阻止,只好摇头道:“你这孩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到时候学校里找你要钱,你给是不给?”
  “当然给了。”杨锐苦笑。
  周处长也觉得杨锐莽撞,想想领导的吩咐,咳嗽一声道:“这个律师,有没有其他的合同,我们再考虑一下,重新签一下。”
  律师再次智商崩塌,心想:果然没有一次的合约是好签订的。
  还是杨锐好说歹说,才确认了继续签合同。
  这一次,唐集中和杨锐,以及周处长同仇敌忾,一起强烈谴责李章镇代表的华锐公司。
  骂人的时候,总是让时间过的飞快,上百页的合同也签的顺利。
  签好了合同,唐集中一拍手,乐呵呵道:“行了,杨锐你从今天开始,就算是咱们电泳实验室的人了,电泳实验室就在咱们实验楼的二层,一共三间,都是咱们的,这也是我新申请的实验室,目前是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希望申请国家级。另外,我还有一间做凝胶蛋白的实验室,以后会合并过来,目前还放在3栋的一楼……”
  被用过就扔的周处长完全没有做卫生纸的觉悟,也呵呵的笑着说:“恭喜唐教授。”
  “哎呀,麻烦周处长了……”唐集中这才回过神来,重新说起了场面话。
  翌日。
  杨锐尚未抵达实验室,唐集中找了小老板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他的实验室。
  当然,现在人并不用小老板这个称呼,头马也不能用,于是,“小组长”的头衔就挂在了杨锐身上。
  不得不说,这个头衔难听透了。
  可是为了不出丑,杨锐在唐集中介绍了自己以后,装作听不到其他人的议论。
  实验室就是一个操作间,和工地差不多,这是一个讲实力的地方。在工地上,一天搬5000块砖的就是比3000块的受尊重,在实验室里,一天能做五十组对照试验的,就是比三十组的受尊重。
  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工地,纯用口号和理想都是没用的。
  杨锐看了一圈,首先发觉研二的汪颖的实验能力比自己强。
  要是论理论知识,杨锐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唐集中上次选人的时候,被杨锐当鸡一样鹤掉的学生里,不乏研究生。
  就是在实验技能方面,杨锐的水平也是必然高于80年代的研究生平均水平的,就是普通讲师,也不见得比他厉害。
  但这位汪颖同学是个特例,他本来就是南京一所研究员的助理研究员,因为是工农兵大学的学历,自觉升副高的副研究员困难,升正高的研究员极难,于是一咬牙就考了北大的研究生。
  不过,汪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独。
  这也是同时代的能人们的通病,总觉得自己厉害,总想着一个人力挽狂澜,有点水平的总是敝帚自珍。80年代的传奇故事,通常是某某人在一个厂都束手无策的时候,站了出来抵抗外辱并完胜。
  就杨锐的一日见闻,汪颖在实验室里不仅不帮忙,还不按照时间表使用仪器,仗着比别人大几岁,汪颖争取到了更多的实验室资源,代价是干扰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汪颖虽然年纪较大,水平较高,在实验室里的威信却不高,做不了小老板的工作。
  尽管如此,但杨锐要是想展现权威的话,汪颖是他首先需要突破的关口。
  此外,已然大四的赵平川也是唐集中实验室里的主力军,他的数学根底非常深,需要的公式随手就能写出来不算什么,随手就能算出来就厉害了。
  现在还没有计算机代劳,所有的高等数学计算都是用手算的,这让赵平川也成为了唐集中实验室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杨锐自诩再练一年的数学,也及不上这位赵平川同学的数学基本功。
  所以,杨锐第一天,什么话都没说的走了。
  第二天,杨锐祭出了惯用的大招。
  ……
  
297。第297章 交换论文
  
  “大家集合一下,我说点事。”唐集中拍拍手,将几名大清早赶来工作的科研狗给唤了过来。
  研二的汪颖,大四的赵平川,还有大二的孙汝岳渐次放下手上的东西,站到了唐集中面前,目光看向一侧的杨锐。
  汪颖依旧是嘴角蔑笑的狂傲样子,在这个实验室,他是最接近科研民工的存在,换言之,他目前处于随时可能变成人的蜕变状态,做的好了,甚至有可能留校做助教,即使分配到其他单位,也是北大研究生起步的助理研究员,是三只科研狗中最高端的存在。
  赵平川略显木呐,他的数学功底是在实验室里生存的法宝,但也因为数学思维太重,专业水平不足,赵平川很难独立完成实验,不得不与人合作,这让他的科研前景蒙上了阴影。如果是已成名的牛人,赵平川完全可以招募两个生物基础很好的研究生给自己打下手,剥削他们的同时完成自己的研究,可惜赵平川目前仍然是科研狗的存在,只能给唐集中打下手,奉献自己的数学能量,这让他的实验室工作平淡无奇,反正无论唐集中还是其他的实验室里的成员,丢来工作给他做,他算就是了,孤独的像是守山犬一样。
  大二的孙汝岳是前度新人新星,他本学期刚刚加入唐集中实验室,踌躇满志了还没有三个月,孙汝岳就遇到了更新更闪的杨锐。作为幼犬,孙汝岳只能用蠢萌蠢萌的眼神观察四周,他还不明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总的来说,唐集中的科研狗结构还是非常理想的,这得益于北大的优秀生源。优中选优的情况下,这里随便拉出来一条,都是外校遛狗的教授羡慕的品种。别说二本学校在这方面根本没有可比性,就是一本的许多高校,专人悉心培养,开小灶喂养优质狗粮也不定能有相当的结果,品种是硬伤,再者,唐集中也有给自己科研狗开小灶,更被说后者还往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较而言,唐集中的科研民工阵营就有所欠缺了。首先,他现在还不能招收博士生和博士后,虽然在申请,但就像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样,刚刚恢复正常教学的国内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只是刚刚展开。
  接受过少则三年,多则七八年年实验室专业训练的博士生和博士后是科研民工的主力,他们和半工半读的研究生还是有相当差别的。
  当然,助教和博士后其实是一个档次,后者本身就不是一种学历,而更像是一种工作资历。但是,唐集中手下也只有一名助教,两名讲师,虽然比富教授多了两名讲师,可是分配到两个实验室里,也是根本不够用。
  唐集中吸收杨锐,就是为了解放一个或半个助教,增加科研民工的实战力。
  这种时候,维护杨锐的权威,就等于维持科研狗的纪律性。
  唐集中威严的看看对面,又和蔼的转头对杨锐道:“另外还有两名同学,在凝胶蛋白实验室。这里是主实验室。”
  再转身,唐集中道:“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杨锐同学昨天已经来过实验室,他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大家的实验室同伴,为了让大家互相熟悉,我建议你们互相阅读各自的论文,汪颖,赵平川,你们去整理一下。孙汝岳,你还没有写过论文,就看其他人的。”
  “好的。”孙汝岳和赵平川答应的痛快,他是无所谓的。
  汪颖更是觉得爽快,心里存着要给杨锐一个下马威的意思,道:“教授,我的论文样刊东一本西一本的,要回去整理一下。”
  “我办公室里有你的,你自己去拿。”唐集中给了汪颖钥匙。
  “行,那我搬过来。”汪颖话里话外,都为了说明自己的论文多。
  唐集中不禁莞尔,点头应了,又道:“杨锐也去搬吧。”
  汪颖没听出来,兴冲冲的出去了。
  说是“搬过来”,实际上,汪颖发表过的论文样刊,用一只手就能抓过来。
  总共5篇文章,全部是中文期刊,但水平各有不同,以80年代学生的水平来说,其实算得上是高端了。
  现在的大学,根本就不要求学生发表外文期刊,除了有外国教育背景的学者,一般人也发表不了外文期刊。往大里说,中国学者的数据老外根本就不予采信,往小里说,中国的某些学者也没有掌握期刊发表的方式。
  这时候的中国人,还相信外国学者和期刊是公正严明的,因为英文水平差的原因,很多时候,中国学者并不会发表普通文章到外国,以免消费人情做麻烦。他们往往是自觉做了一篇厉害的文章,才想着发表到国外,然而,具有突破性的论文往往是富有争议性的论文,一个从未在国外发表过论文的学者,其实与陌生人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学者第一篇论文就想发表“相对论”,又如何能够得到承认。
  所以,在80年代早期,中国人在外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很少,教授们都在摸索门路,学生们甚至不会考虑这种事情,对汪颖这样的老派人来说,只要能将文章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他就满足了,国内反正也没有影响因子的考量,好坏评价就只能看期刊社的行政级别了。
  杨锐却是从来没有把外国期刊看的有多神秘,到了后世,别说是研究生了,稍微强悍一点的本科生,都像是买大白菜一样的在外国期刊发表论文,有的期刊,差不都就被中国人给占领了,满篇都是“zhao”“qian”“sun”“li”的署名。
  杨锐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加入其中的,他的首篇论文就是无可辩驳的数据论文,这种东西基本没办法造假,验证也很简单,应用性又不错,无论有没有外国教育背景都不受影响,陈景润能够得到世界声誉,也与数学的客观性有关,它不像是实验需要数据那么麻烦,换成是理论物理学的专家就没有此等轻松愉快了,霍金具有媲美爱因斯坦的权威性,所以用一只指头按出什么来,理论物理学界都能接受,中国理论物理学家若是本土出身的,论文弄不好就被当科幻作品了。
  杨锐能够接二连三的发表论文,还要感谢捷利康的存在,虽然没有直接的支持,但杨锐的论文可以在捷利康的工厂中得到验证,也更容易得到外国期刊的认可。
  也是有了这样的积累,杨锐才敢说向着PCR的方向前进,否则,中间会有无数的困难等着他。
  与杨锐这种用挂的选手不同,汪颖再优秀也是普通水平上的优秀,相对云云众生,他是天才的,相对迷雾重重的科研世界,他却是大众的。
  于是,当汪颖眉飞色舞的回到实验室的时候,见到的就是两张同情混合着震惊的面孔。
  “行了,交换吧。”唐集中没给汪颖思考的时间。
  “这是我的论文,请指教。”赵平川微微弯腰,在汪颖讶然的目光下,双手捧着将两本论文样刊交给杨锐,说:“我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写的论文,都夹着书签,一共两篇。”
  “好的,我的论文,请指教。”杨锐大弯腰,从地上抱起半人高的论文,交到赵平川的手上,道:“这些都是我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样刊是夹着书签的,单行本就只有我的论文了。”
  汪颖下颌险些掉到地上捡不回来了!
  半人高的论文样刊是什么意思!
  全是独立作者和第一作者是什么意思!
  你大一学生,怎么写得了这么多论文!
  还有单行本是啥个东西!
  “我……我没有论文,就和赵师兄看一套吧。”孙汝岳怯生生的说。这孩子也是被吓到了,著作等身说起来容易,见到了才是恐怖,何况还是论文,一指厚两指厚的样刊,一本本的叠起来,才是真的需要搬运。
  杨锐点点头,对汪颖微微一笑,说:“汪师兄,我这里还有一套,你看完了记得还给我。”
  砰
  又是半人高的论文样刊,放在了桌子上,从汪颖的方向看,连杨锐的下巴都快要看不到了。
  “这是我的。”汪颖气势全无,将四本中文期刊也放在了桌子上。
  两相对比,比馒头和切糕的差距还大。
  “回去以后,把各自的期刊都读了吧,读完写心得体会,不要怕得罪人,有疑问有纰漏都写出来,咱们过几天讨论。”唐集中放出终结技,完成了杨锐布置的大招。
  汪颖望着全是英文的期刊,表情苦涩无比。他的实验能力很强,可英语水平就很弱了,对论文的分析研究也有所欠缺,要是一篇两篇还行,这么多的论文,他根本看不完。
  赵平川也瞪大了眼睛,他是数学高手,论文可不仅仅是数学公式。
  “过几天讨论?”孙汝岳小声的问出了三人关心的问题。
  “就过一周吧,实验室的工作也不能丢下,杨锐,你负责实验室的管理,有问题直接向我报告,其他人有什么事,先找杨锐。”唐集中迫不及待的将管理科研狗的重任丢给了自己的新任头犬。
  “我知道了。”杨锐看看三人的表情,轻松的接下工作。论实验操作,他不及汪颖,论数学功底,他不及赵平川,但要说起全面性,要说攻略论文,从文山数海中杀出来,又自检了实验室的杨锐是一点都不怕。
  “把杨锐的论文给王耀武和贺全贵也看一下。”唐集中巴不得杨锐彻底掌握局面。
  “好的,我们一定的认真看。”初时的震慑过后,汪颖稍微缓了一口气,决定好好的看一遍杨锐的论文,提出疑问和纰漏。
  外国论文又有什么了不起的汪颖将这句话在肚子里转了三遍,才觉得舒服了一点。
  ……
  
298。第298章 服软(求推荐票)
  
  “防护眼镜呢?使用过氧化氢,必须戴防护眼镜,万一液体溅起来怎么办?”
  “蒸馏水现用现蒸,现在实验室没有惰性容器,放在塑料桶里不是要造成二次污染?”
  “实验操作先做记录,这是必须规程,漏掉的重新补上。”
  杨锐做头犬的同时,自己也在学习实验室管理。
  科研狗和科研民工是普通研究员的必经之路,但并不是目的所在。任何一名科研员,幻想和希望的都是做自己的项目。
  世俗型的就是诺贝尔和爱迪生的类型,做老板赚大钱,自己确立研究方向然后指挥手下人干活;孤傲型的就是爱因斯坦和霍金的类型,自己确立研究方向然后指挥手下人打下手;强悍型的就是奥本海默和海森堡,自己确立研究方向然后阻止十万人一起工作。
  做爱因斯坦和霍金是对智商的挑战,杨锐觉得自己的智商够用,但还没够用到这个程度。
  诺贝尔和爱迪生是商人与研究员的集合,爽快却不有趣。
  既值得挑战,理论上杨锐又有机会挑战的,大约就是奥本海默和海森堡了。这两个人聪明绝顶,履历漂亮,又眼光准确,尤其是最终成功的曼哈顿计划的主持者奥本海默,能够越过爱因斯坦而主持此项工程,实在是多年积累使然。这是一名年轻时的无敌学霸,工作时的无敌火箭研究员,以及拥有超强组织能力和抗压能力的男人。
  就杨锐的年龄来说,从年轻学霸做起,虽然困难,总还是有希望的。
  而且,人体基因组计划也是不亚于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存在,这样的机会不是想有就有的,那代表的时全社会的经费倾斜和人才集聚,同样是核物理学家,在40年代到70年代就可以享受神一般的待遇,待到21世纪,就只有做敢死队的时候才会被媒体报道一下,可谓是千差万别。
  杨锐的脑海中有的是知识的积累,他最欠缺的就是组织能力,而这些,可以从管理三条科研狗开始。
  实验室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并不相同,否则,找一名政委和中组部大神出来,中国科研实力早就突破天际了。
  实验室的管理重点是管理制度和资源管理。在这方面,杨锐又能领先30年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不过,最多只是科研民工的杨锐,上辈子没有做过真正的实验室管理,即使只是实践脑海中成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也需要试验再试验。
  孙汝岳和赵平川是逆来顺受的好孩子,杨锐要试验半吊子的GLP标准,他们就跟着按照半吊子的GLP标准来,杨锐要求他们将试剂和溶剂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处理,哪怕过程再繁琐,两个人也能耐得住性子。
  汪颖却是自诩实验高手,对杨锐的新方法很是不耐,头两天,他还想先在杨锐的论文中发现问题,然后当着唐集中的面炮轰杨锐,顺势将他赶走,所以,在开始的两天里,汪颖还能耐着性子按杨锐的方式做。
  但是,当他白天累的半死,回去又读不通杨锐的论文的时候,汪颖就没有那么好耐心了。
  杨锐前期的论文还算简单,但为了给植物提取法生产辅酶Q10建立严密的技术壁垒,这一批论文写的相对生涩难懂,汪颖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自然是阅读越郁闷。
  再者,应用型的实验只要不造假,本身就难找毛病,到了第三天,汪颖就变的暴躁起来了:“这是化工所生产的分析纯的试剂,是已经造好的试剂了,用不着再处理了,什么是分析纯的试剂,你不明白?”
  “即使是化工所生产的试剂,也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处理,这是实验室的要求,你就要执行。”第一次争辩,头犬杨锐不做丝毫的退让。
  汪颖中等身材,嘴唇上留了些须,有点恶狠狠的盯着杨锐,一会儿,见他不为所动,威胁道:“唐教授要我们下午4点前准备好这些东西,再做那么麻烦的标准处理,来不及了。”
  杨锐摇头道:“再紧张也要保证提供的试剂合格。”
  “这是化工所做好的分析纯试剂,怎么就不合格了?”
  “之前的检测已经证明化工所的分析纯试剂含有微量的杂质和水,这就是不合格。如果我有权采购试剂的话,肯定要换一家供应商,现在东西已经买来了,那就只能我们自己做处理,否则,用含有微量杂质的试剂做的实验,你怎么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杨锐以理服人,这本来就是后世实验室的正常要求,也是非常好实验习惯。
  汪颖说不过杨锐,又不愿示弱,僵持了一会,道:“爱做你做,我不做这些浪费时间的事。”
  杨锐见他决心已定,也不多说,站到了位置上,就自己做起了标准化处理。
  他的手法比不上汪颖的熟练,但完成这种基础工作是绰绰有余。
  汪颖心里得意的笑了两声,见杨锐不理他,干脆去做自己的实验。
  科研狗要做科研民工,最好的途径就是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只要论文的水平够,立刻晋升为实验室骨干。
  汪颖以前就是做助理研究员的,虽然是混日子的研究所,论文和实验总是有底子的。
  不过,当他的实验做到一半的时候,问题发生了。
  实验材料用完了。
  研究生往往很难申请到项目资金,所以,汪颖和其他人一样,都是用导师的经费,蹭导师的材料和仪器用,这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而在这间实验室,唐集中留下的大部分材料,都被杨锐所掌握。
  汪颖在实验台前呆站了一会,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终,无可奈何的走到做标准化处理正忙的杨锐面前,道:“我的胶用完了。”
  “把剩下的实验做完。”杨锐将手套一丢,立刻让开位置。
  作为头犬,要科研狗就范的方式太多了,除非汪颖不做实验了,否则,他就摆脱不了小老板的控制。
  纠结了几秒钟以后,汪颖重新接手试剂标准处理,规规矩矩的做了下去。
  短短的几天功夫,杨锐就彻底掌握了该实验室,而且有了时间做自己的实验。
  当然,实验室管理也是一门新的实验,只是需要实践的时间更长。
  汪颖压下心里的愤慨,白天忍气吞声的做实验,晚上回去给杨锐的文献挑刺。
  一个月以后,唐集中的电泳实验室的进度大大加快,而杨锐也完成了新论文的实验,开始撰写文字部分。
  汪颖也渐渐没了争强好胜的心。论管理,杨锐的管理质量初见成效,唐集中和其他三名老师都是赞不绝口,论实验,杨锐的实验井井有条。
  而最主要的是,他开始慢慢的看懂了杨锐的文献。
  与其说是看,其实不如说他是在啃。
  为了看懂杨锐的论文,汪颖不得不自学了一些旁的知识,并且读了三五十篇的相关论文。
  但是,不管用哪种方式,汪颖总算能够明白杨锐的论文分量了。
  一条崭新的明确的技术壁垒,也将粗壮的腰肢,展现在了汪颖面前。
  对于还在纠结一篇论文怎么发表的汪颖来说,一条预先设计好的,清晰明确的论文发表路线,实在令人绝望。
  为了抵抗设想中的日本制药公司的突围,杨锐发表论文的时候就非常讲究,不管是顺序还是时间,都有相对明确的区间。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他对论文充满了信心,不仅确认论文会发表,而且确认能在短时间内发表。
  这样的自信,汪颖这样的学生,甚至都很难理解。
  然而,结果摆在面前,却由不得汪颖信或者不信。
  元旦前两天,汪颖将杨锐的样刊和单行本统统还了回去,并说:“不好意思,拿了这么长时间,我抽空将里面的文章抄了些。”
  这已经是汪颖服软的表现了。
  杨锐却是无所谓,轻笑点头,然后再次加量10%布置任务。
  科研狗的价值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从来没有轻松的时候,服软或者不服软,工作量都不会减少,永远濒临科研狗的极限。
  有的科研狗奋发图强,就此站了起来,成为了光荣的科研民工,有的科研狗被累死了,就此脱离业界……
  杨锐正在准备自己来到北大以后的第二篇论文,却是没有功夫关注汪颖的心理状态。
  ……
  
299。第299章 食物链
  
  83年的圣诞节,杨锐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
  当他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是12月30日,科研狗们的放假日了。
  现在的工作节奏毕竟没有后世那么变态,圣诞加元旦不放假的事,美国老板做的出来,中国老板还有点不好意思。
  孙汝岳耷着肩出了实验室,文青式卖萌道:“我怎么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哎呀,不用戴护目镜了,手上也没有黏糊糊的手套了,太舒服了,看这太阳,看这太阳……”
  “看蛋!”汪颖气的给了他一下,道:“你精神这么好,干脆再回去干两个小时。”
  “不用不用,我这不是兴奋的,放假两天呢,你说做点啥好?”孙汝岳笑的像是得了大奖似的。
  赵平川呵呵一笑,说:“睡一觉,再睡一觉,时间就到了。”
  “算了,咱们说点高兴的事吧。”孙汝岳的情绪瞬间低落了一下,又转瞬高涨起来,问:“你们有参加元旦晚会吗?我准备吹个笛子。”
  “你笛子吹的好?”
  “还行,比不上音乐学院的吧,比普通人强点。汪师兄,你呢?”
  “我的笛子水平?和音乐学院的学生差不多吧,以前常吹,所里开会了,弄群众运动了,都让我上去,现在好久不吹了,全搞了瓶瓶罐罐。”汪颖一脸唏嘘。
  吹笛子都被比了下来,孙汝岳的脸也垮塌了:“算了,不说了,我看,我在咱们实验室这个食物链里,就是最底层的。”
  “不会。”赵平川少有的利用到了专业,说:“食物链最底层的生物,至少有当食物的价值啊,你看你,差分都不会算,英文也写不好……”
  “实验操作也不行,烧瓶试管的都洗不干净……”汪颖也开枪了。
  赵平川喘口气,接过话来,继续道:“泡的茶太淡,买早餐太晚……”
  “老买素包子,面条里都不见肉丝……”汪颖替换上场。
  “那是你们给的钱太少!”乖宝宝孙汝岳整个人都垮塌了。
  “食物链最低端的生物也会自己捕猎啊,你就不能想办法从隔壁实验室偷只兔子?他们上个学期还解剖了一只羊呢。”汪颖的消极攻击势如破竹。
  孙汝岳愤恨的道:“生计的学生看兔子看的比裤裆都紧,还羊呢?羊毛都被拿回去缛被子了,你说咱们做蛋白质的怎么就这么惨,连一只实验动物都没有。”
  “是啊,实验动物才是食物链的底层。”赵平川机械化的赞同。
  孙汝岳一呆:“对啊,我至少比实验动物高级啊。”
  “又不能拿你做实验,你啊,就和自然界的石头一样。”汪颖安慰化的拍拍孙汝岳,说:“没事,再练两年就好了,到时候就可以和实验动物争权夺利了。”
  孙汝岳想了半天,才气道:“我和实验动物争权夺利什么,我宁愿当石头。”
  回过头来,另两人都走远了。
  实验室。
  唐集中先是对杨锐好一通赞扬,等到气氛浓烈了以后,才拿出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