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技传承(布丁)-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尼玛,难道这系统还具备自我修复能力不成?自己这边才刚开个头,它就把后续的步骤都想到,才能从源头上彻底封死自己侵入的可能性。
当然朴志轩依然只是怀疑,这东西完全没办法确定,除非王世子主动坦白。但可惜的是,虽然很想找王世子当面问问,但他根本没法联系的上这家伙。作为一个有着数万甚至上十万员工的企业老总,自然不可能随便自己哪个员工都能随时联系上他。
不过对于朴志轩来说,这些并不算太困扰。毕竟他汉语并不好学,每天除开工作之外,还得学习汉语,这些繁重而无趣的任务足够让他老实下来了。作为一个自我感觉有追求有担当的韩岛男人,在加上前面还有个很明确的目标,又有相当科学的课程安排,当然能让他足够努力。
当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几个月的功夫,他本就有一定基础的汉语有了足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的提高,除了在说话方面,因为天生的舌头不大会转圈,听起来还颇有怪异感外,在读写方面已经没有太大问题。
尤其是这位热爱学习的好青年还利用闲暇时间学会了智能五笔输入法,在结合一些新技术,在电脑上进行汉字录入已经玩的溜爽,一分钟近两百字的输入速度,基本上在华夏谋求个打字文员的工作问题不大了。
在这孤独的工作跟学习过程中,岛上的变化朴志轩自然也看在眼里。从最初只在休闲时碰到的寥寥数人,到后来随着岛上的各项工程渐渐完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这一点王世子到是没有忽悠他。
最初来的是一队看上去就纪律性很强的华夏军人,那还是大概唐森走后半个月的模样,朴志轩偶然在岛下生活区的健身房碰到了他们。
一看就不是很好打交道的家伙们,朴志轩本来也没打算去跟他们攀谈,如果被拒绝了,多没面子,他在这个岛上可是代表韩岛人的整体形象,谁让偌大一个韩岛,在这里工作的就他一个人呢?但偏偏这其中有一个长得跟唐森有些像呢?
真的跟唐森很像,那鼻子,那眉眼,都像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当然,神态不像,跟唐森一直嘻嘻哈哈满不在乎没个正行儿还话唠的性子比起来,这个家伙看上去明显冷酷的多。就好像同一个人得了精神分裂具备了两个不同人格,其中一个人格希望玩冷酷,而另一个人格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逗比。
好吧,虽然说朴志轩对于唐森这个家伙并不是很感冒,但正所谓逗比惜逗比,又或者逗比相惜,在唐森走后这七个月里,朴志轩还是不时会想起这个家伙。毕竟这货太搞笑了,有他在生活都能快乐一些。
所以最终朴志轩还是选择去搭讪了,那还是他第二次在健身房见到唐淼的时候,唐淼正在慢跑的跑步机前。
“咳咳,你跟我一个朋友长得好像,能问问你们是什么关系么?”
这开场白如果用来撩妹绝对只能给个差评,但好在唐淼不是妹纸,而是一个从来喜欢直来直去的军人。
“你认识唐森?”语气酷酷的反问。
“哈,何止认识,简直太熟了,让我想想,他大概20天前才走的,你不知道啊,那家伙特逗,明明是个大老总,每天却去逗那些机器人,跟个小屁孩儿一样,想到我就要笑,哈哈哈,哎呀呀,受不了了,他绝对是我见过最逗比的总裁……,哈哈,”
“嗯,你认识的逗比是我弟弟,亲的,我叫唐淼!听你的声音不像是华夏人,你是韩岛人?”声音有点冷。
“额?哈哈,我早该想到的嘛,你们长的那么像。没错,我是韩岛人,朴志轩,我们算是认识了哈。那个,你先继续跑你的吧,我们下次再聊!”
这绝对不算一个美好的开始,成果还是有的。起码朴志轩跟这帮军人中的一个搭上了线,接着他便知道了,这些十多个人是现在整个岛上最精锐的防御武装力量。他们都是第二批负责驾驶那个曾经在南洋上让曾经世界公认的军事力量最牛x的美国都抖三抖的华夏新式机甲装备的后备驾驶员。
王世子对这座岛屿显然已经偏爱到一定程度了。针对四国联合军演,美国两个航母编队都只派出了三架机甲,却在这座岛上就安排了四架机甲。而这些后备驾驶员现在就在岛上过着半军事化的生活,他们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体能训练、重力训练,以及各种太空人需要的训练、还有什么军事素养训练,总之很辛苦。这些人每周还有一次坐上机甲的真实训练的机会,每到这个时候,这帮人都会特别兴奋。
当然这些都是朴志轩渐渐了解到的。当然这些也都不是什么机密,作为自己的防卫力量自然是需要天天训练,这在朴志轩看来不是很奇怪。他唯一奇怪的或许就是作为一个世界有名有姓大老总的哥哥,明明可以靠弟弟过上锦衣玉食、酒池肉林的腐败生活,干嘛要来驾驶机甲这种危险的玩意儿,完全是在跟自己注定辉煌人生过不去嘛,更别提在朴志轩看来,在岛上完全过的就是苦行僧的生活。连相对悠闲的他都经常感觉苦闷,更别提这家伙每天还有一大堆想想就让人肉疼的训练任务了。
但从跟唐淼偶尔的交流来看,这家伙竟然对这种生活乐在其中,没见这货只要一提到机甲,连眼睛里都能闪出光来?
最终朴志轩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华夏人都是很奇怪的,不是无耻到过头,就是蠢到过头,前者比如王世子,后者比如唐氏兄弟。
不管怎么样,受唐淼的影响,朴志轩多少也曾经对机甲有过兴趣。所以远远的拿望远镜看过两回。果然是恐怖的战争机器,竟然还能变形的,既能天上飞,又能往海里钻,陆地上就更不用说了,三栖明星啊……
跟唐淼的交往便仅限于此了,毕竟唐淼跟唐森完全是两种性格,一个话唠到让人发指,一个话少到让人发指,反正都不是很好的聊天对象。所以如果还有闲暇时间,朴志轩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到岛下回廊去看风景。
说是看风景,但朴志轩对于海平面下那些愚蠢的海内生物自然是不屑一顾的。作为一个标准的大人类主义者,在朴志轩看来除了人类之外的动物得以生存的绝大部分意义就是给人类提供更多更完美的食材,不管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
即便是偶尔有鲨鱼从这里掠过,并用不怀好意的目光打量回廊内看上去颇为渺小的人类,朴志轩也从没改变过自己的看法。
所以这位韩岛大人类主义者来这里的看的其实是海底深处那蜿蜒不知道多少里的光点。也就是未来注定要跟他做另据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或者说隐藏在海底的大型基础物理研发基地。
随着那些在黑暗海底漂浮的光点渐渐远去,朴志轩自然明白那是这台威武霸气的科研用大型机械正在快速的完工,熄灭的光点代表着那附近的工程已经完工,所以开始转移它处。
王世子说的没错,用机器人做这些工程的确很快,快到让人发指,但显然还是要比王世子计划中慢上了许多。
因为王世子本来认为六个月时间就能完成的工程,在上个月时三号时,便已经超期整整一个月了,不过这半个月下面的动静越来越大了些。他也听到了消息,这个足以让世界瞩目的工程,终于快要完工。
708 教改成绩
这个大型现代化、基本代表了人类物理发展最尖端技术的工程快要完工,既让朴志轩感觉忧虑,却也让他开心。
前者自然还是因为对于可能出现事故的恐惧,毕竟这个大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东西,当质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对撞,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万一出点问题,比如重离子干扰什么的,指不准就是一场惊天灾难呢!
物理对于朴志轩来说显然不是强项,但是最基本的理解还是有的,所以会担心。
而后者自然还是因为这个机械完成了,就意味着马上可以开始进行王世子口中那些试验,也意味着制造那台超级量子电脑的新材料随时都可能被发明出来,然后超级电脑就可以正式开始动工,他也可以顺利成章的开始人生中最伟大的事业。为一台改变人类历史的超级电脑添砖加瓦。
更让朴志轩感觉振奋的是,伴随着这架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工程即将完工,岛上也终于开始有了人气。在这个人气少到可怜,甚至经常性一天看不到一个人的岛上学习、工作、生活,要说不怀念曾经在山里的日子,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人是群体性生物,即便对于习惯孤单的黑客来说同样如此。
他们可以不于其他人交流,但也绝对不喜欢永远都是一个人。《荒岛余生》中查克的遭遇就是最好注解。其实这不电影的主人公已经足够坚强了,换了个稍微软弱一点的,一个人在孤岛上别说生存了,估计呆上两个月就彻底疯了,就算真能熬过几年,估计也会完成丧失语言功能。
所以对于朴志轩来说,哪怕每天能多看到几个人也是好的。即便没有任何沟通,但是看着曾经冷清的生活区街道上,人越来越多,依然让他赏心悦目。
哪怕来的大部分人都跟山里那些无趣的研发人员一样,都是形色匆匆,看上去很儒雅、学识味道颇为浓厚家伙。但朴志轩依然感觉很温暖。
好吧,朴志轩也算感觉出来了,这座荒岛即将成为星空科技第二个研发基地,因为有着大型强子对撞机跟超级电脑的存在,或许这里未来还比深山里那个研发基地更加重要。
当然这些都只是朴志轩的猜测。具体王世子是个什么打算,他并不清楚。虽然从来都自视甚高,也对王世子颇有微词,但朴志轩不得不承认,这个华夏人他看不透。
是真的看不透,他甚至不知道王世子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只有一点他可以肯定,这个家伙追求的绝不仅仅只是财富。
说实话,在他看来,王世子的每一步行动都是在冒险,拿他所有的事业在冒险。不管是海底建设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还是已经将框架搭好,就等着有了材料马上开工的超级量子电脑,这些都是要花大钱来建设的东西,而且成功率极低。
如果失败,无数的资金打了水漂,那得多少年才能赚的回来?星空科技大规模举债已经不是秘密,甚至在网络上被广泛讨论。尤其是在欧美这一块,让许多民众尤为愤怒。因为许多本土富豪竟然为了一点点回报,就把钱借给了这家让他们能够感到恐惧的华夏公司。
没错,就是恐惧。不是因为机甲,而是为了饭碗。普特利岛由无数工程机器人建成的消息可是牵动了世界上无数人的心。当机器人真的能够代替人类做绝大部分工作时,许多人还没准备好。
毕竟这种机器人技术就像是定时炸弹,一旦星空科技开始肆无忌惮的发售,就意味着无数相关行业的人即将失业。当朴志轩看到这种论调的时候,只感觉这些人鼠目寸光。
开什么国际玩笑?机器人会导致你们失业?等到王世子这家伙真的把超级电脑弄出来,那才叫真的会让一大批一大批的人失业,全球五百强企业中的百分之八十估计都得开始全球裁员,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日子估计也不会太好过。这种颠覆性技术一旦普及,绝对会在金融市场引发海啸。
当大家只需要一个显示跟输入输出设备就能享受一台超级电脑的资源,这颠覆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行业,受影响的也绝对不仅仅只是微软、intel这样的公司,实际上整个现代互联网络赖以生存产业链都面临着革命性的颠覆。
从这一点上看,王世子简直酷毙了。
所以即便是朴志轩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家伙除了比他丑一点外,其他方面还是比他要强上那么一点点的,比如魄力。或者正是因为这个华夏人没有靠脸吃饭的资本,所以才这么拼命的吧?朴志轩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说起来,如此久没见,他还真有些想这个年轻人。当然,朴志轩也说不清他的想念是针对王世子还是颜晓夕的,不过八个月了,他终于盼到了这个家伙的消息。
在休息室里听到的消息,大型强子对撞机已经检测完毕,并模拟试运行成功,这个家伙三天后就要来到岛上,主持第一次对撞机启动后大型试验。
不知道颜晓夕会不会跟着一起来呢?
……
华夏,京城,星空科技京城办事处。
王世子正襟危坐在办公室内,等着电话。他等的是教育部赵司长的电话。
新式的教育改革计划已经试运行了整整一个学期,现在也已经到了第一次检测初步成果的时候,期末考试。
本来早就该放暑假了,但因为在富省山阳市推行这种新式教育方式,导致山阳市这批小、中、高一年级学生开学时间比其他年级整整晚了一个月,所以临近期末考试也比其它年级学生晚了一周,在加上考试改卷需要的时间,现在已经临近春节了,还有三天就是华夏人最重视的除夕。
而今天便是山阳市所有更换了教育方式的考生出成绩的日子。许多人都在等着消息,其中包括王世子。
没办法,国家对于这次富省山阳市试点学生的期末考试非常重视,说白了,也就是对这种全新教育模式的效果太过重视。所以为了防止弄虚做假,又或者其它乱七八糟的事情影响到中央掌控最真实的试点数据,这次考试从小学到高中,都是按高考的保密标准来要求的。
全市小、初、高一年级的学生不但都是统一考试,全部都密封卷,考试内容都也全部都是京城教育资源最强重点学校的考试内容,更夸张的是,京城比选中的三所学校,也都推迟了期末考的时间,被安排到跟山阳市一起考试。同一时间,同一份试卷,一边是京城的天之骄子,另一边则是华夏有名的贫困市。
考试后分数也跟高考一样,在公开之前要一直保密。不保密也不行,山阳市这边的所有考试试卷再考完当天便被空运到了京城,跟京城选中的三所重点学校的考卷混合,然后如同高考模式般由聘请的教学经验丰富的第三方老师改卷。
当然,对于改卷老师来说工作量可要比高考少的多。
只是因为试卷都被混在了一起,在加上名字都被糊住,成绩更是暂时保密,所以即便是王世子也只能等着一直跟他们沟通的赵司长那边给他消息。让他知道检验情况。
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王世子的电话也随之响起。然而让他略感意外的是电话却不是赵司长打来的,而是一通加密通话,还是纯语音的电话。
这年头纯语音的电话越来越少了,各种便携式随身设备,加上虚拟视频功能以及5g网络,自动驾驶技术……,让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直接视频通话而不只满足于语音。
不过能把电话打带到他这个手机上的基本上都是不能不接的电话,更何况这同电话还被加密了,所以没有多做犹豫,王世子接通了电话。
“您好,请问是王世子先生吧?”电话中温文尔雅的声音不算熟悉,但以王世子的变态脑力,瞬间便回想起上一次听到这个声音的时间。
那还是在他的婚宴上,跟在总理身边那位总理的秘书,显然是总理身边秘书团的秘书之一,还是颇受重视的一位。
“是的,您好越秘书!有什么吩咐?”
“嗯?”
显然被王世子一口叫出身份让电话那头的越秘书有些错愕。他跟王世子之间可绝对谈不上有多熟悉,甚至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几句简单的客气、寒暄。再加上他很清楚自己用的机要电话是肯定不会在对方手机上显示出任何信息的,所以他还真想不明白王世子是怎么知道这个电话是自己打来的。
“呵呵,您忘了么,八个月前,就是我结婚那天,我们简单聊过的,当时您是专门来接总理的,我还记得您的声音。”王世子简单解释了句。
越秘书自然记得有这么回事儿,不过想到他当时也就是说了两句恭喜的话,中间还隔了近八个月的时间,对面的年轻人竟然能隔着电话,仅凭自己一句话就确认身份,这多少让人感觉有些惊讶。
当然也挺让人高兴,这起码说明了王世子对他很重视,按常理来说没谁会把一个自己根本不在乎的人声音记得如此清楚。尤其是像王世子这样在大众看来年轻而又有为的大老板。
不管怎么说,被人重视多少会让人感觉开心,所以这位越秘书再开口时到是少了几分之前那种客套的感觉,多了几分亲切,“哈,王总您这脑子真是绝了,这样都能被你认出来。刚才都把我吓到了!”
“哈哈,越秘书过奖了,不知道您这个时候打电话来……?”
“总理听说您正好在京城,希望明天下午两点能跟您见上一面,我记得上次给您办的通行证还没过期吧。”这番话,越秘书说的客气至极。
“当然没问题,通行证也的确没过期,您放心,我会准时赶到中山阁的。”王世子先是立刻的答应下来,随后便立刻问道,“是因为山阳市的成绩出来了吧?”
“没错,”越秘书很爽快的给出答案,随后便是苦笑,“成绩是出来了,所有人都没想到啊,山阳市那边的成绩考的都太好了,尤其是高一的成绩,好到逆天了。把许多人都吓到了,如果不是启动了天眼监控手段,都有人怀疑这是集体舞弊后出的成绩了,具体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等会肯定得有人通知您这个好消息!”
“谢谢您嘞!”两人随后简单的寒暄了两句,便挂断了电话。
王世子这边电话才刚挂断,便再次欢快的响了起来。
“王总,好消息,特好消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我们全部大获全胜啊,还是跟全京城名气最大公认最强的学校比,尤其是高一的期末考成绩,说了您可能都不敢相信,整个山阳市一共一万一千三百六十二人参加考试,成绩最差的都能在京城明德中学1200名学生中,排进年级前20名,这要是高考就热闹了,一个全国贫困市的所有考生全部过了重点一本线至少50分,这是要逆天咧!还有两年半时间就要高考了,到时候估计一帮人会头疼死的!”
电话中这位赵司长已经兴奋到有些语无伦次。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山阳市的这个项目是他主抓的,现在出了成绩,怎么样也有他的一分功劳,还是很大的功劳。在加上作为政府跟星空科技的联络人,更是全程参与了这项教育改革工作,也算是有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如果这项技术真的要在全国推广,他的位置铁定要动上一动,而且还是要承担更重要的工作。
而以这次教改的效果来看,未来在全国开始大范围推广简直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甚至根本不需要等多久。
当这次成绩在新闻中出现,估计所有考生家长都会坐在不住了,到时候这项工作推广的任何阻力都会被愤怒的考生家长撕成碎片,毕竟对于华夏的家长而言,敢无视自己后代的前途,那简直就是要了他们的命啊!
709 振奋人心
而现在这一切都成了这位赵司长未来更进一步的筹码,他怎么有理由不兴奋?
如果说之前被不得不被调到山阳市,还让他有过一段时间郁闷跟憋屈,现在则差不多到了收获的季节。
当然,想要收获这一切有个重要前提,那就是星空科技,或者说王世子对他工作的认可。这一点赵司长心里可是分的清楚的很。他的经验并不是无可替代,只能说帮他收获更多的筹码,但星空科技的技术才是真正无可替代的。没有星空科技的技术支持,他也啥都不用想了。所以王世子的态度对他而言尤为重要。
如果这个年轻人认可他在山阳市的工作,随便帮他说句好话,可也比他自夸自雷有效果很多,所以在兴奋之余,他的汇报自然也很详细。
“不仅如此,山阳市这批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一年级,各方面素质的确都要强于京城的学生,就拿高中组来说,山阳市的高一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成绩都要远远高于京城学生,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精通篮球、足球、兵乓球、羽毛球中的一种,音乐跟美术方面,山阳市百分之六十的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起码一种乐器的弹奏方法,百分之七十的学生掌握了一种简单绘画技能,比如素描、水粉或者水彩。这个比例还是在其中有百分之十三的学生,因为家庭过于贫穷的问题,白天没有到学校上课,而是去打工,用这种半工半读的方式,继续学业。”
“总之一句话,这技术我是心服口服,等到这消息被播报出去,估计会让无数人跌破眼镜啊,现在想想,京城北区教育局估么着未来两年的工作会很被动,很被动……”成绩汇报完了,赵司长用叹息的语气总结道。
赵司长的话可以理解,本来试点是在京城北区的,结果闹出这档子事情,最后调整到富省山阳市了。而以富省山阳市这次考试体现出的成绩,那一批家长怎么可能不愤怒。尤其是这一届高一的家长们,本来自己的孩子可能三年后上清华北大无任何压力,就算因为国内一个区的考试成绩都太逆天了些,这些顶级学府招不了那么多人,但是出国找个好学校总是问题不大啊,只要学问在脑子里,哈佛、牛津、斯坦福;耶鲁、剑桥、哥伦比亚,这些大学还不是随他们挑?
这下好了,把试点活生生挤到富省山阳市,孩子接受这种虚拟教育最低年纪已经错过了,本来能随便挑学校的,现在或许得学校挑他了,这怎么得了?
人生最痛苦的不是求之而不能得,而是本来那求之不得的东西,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却被主动丢弃,然后追悔莫及。更别提这还事关自己孩子未来的前途,毕竟愿意花数百万买个学区房,只为了让自己儿子能够上个好学校的家长,对于下一代教育的重视可想而知。
那么问题来了,本来免费的教改不但能帮他们省下这几百万,还能出远比花了这几百万更喜人的成绩,求这些家长此时的心里阴影面积……
这还不是最坑的,本来买个学区房也算是投资,等到自己儿子毕业后,过上几年房子便又有了学位,到时候在卖出去不但不会亏,说不定还会略涨。但是当这个新闻一公布,当人们知道新式的教育模式只需要学生在晚上睡觉时的线上虚拟接受教育,便足以保证文化课的成绩,白天去学校大部分时间都是玩的,甚至许多学生,晚上学习白天打工都比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文化课成绩要好,那谁还在乎像现在这么在乎什么学区房概念?
反正并不是每个家长都需要自己孩子将美术、音乐诸如此类的特长完美到大师级的程度,只要能有个爱好就够了,谁来做启蒙老师不是一样?
最好不难分析出结论,京城北区的家长在得到消息后,不会发疯也会在发疯的路上,至于北区教育局,根本不需要任何人施加压力,光是被这群家长的吐沫估计都能把其中大部分人淹死……
“哈哈,赵司长果然看的通透,但要我来说,这次教育改革只需要证明一个问题就够了。”王世子颇有喜意的开口道。
“哦?什么问题?”赵司长很配合的问道。
“起码证明了其实大家的脑子或者说智商再接受教育的时候或许会有细微差别,但其实相差不会多,尤其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跟掌握。但您也别太乐观,现在学习的都还是最简单的那部分知识。其实要验证这种教育模式是否真的优秀,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两次考试就能得出结果的,最关键的还是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未来这批人中间有多少人可以将这些知识活学活用,甚至是刺激大脑进一步发散思维,开创出更加有见地的思想、见解或者理论,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当然,现在说这个的确有些早了,不过我预估效果或许不会像一次考试成绩那么乐观。”王世子泼出了一瓢冷水。
的确,在听了赵司长的情况汇报之后,王世子的确有些哭笑不得。王世子想要推行这种虚拟式教育改革的本意可不是为了促进现阶段的应试教育,但偏偏这种教育模式在应试教育这一块表现出的优越性是最强大的。
一个贫困市几乎所有参与考试考生的成绩都能排到京城一个教育重点区域重点学校的前二十名,这的确能够说明太多问题。
然而问题来了,大家都考的这么好,这已经不仅仅只是高考前的教育改革问题了,而是整个教育系统都必须得改革。
否则当这种教育模式大规模推广之后,大家的分数都考的差不多,如何决定谁去读清华北大?谁去读职业院校?这个问题解决不好,那才真是要命的。
大家需要的教育公平可不仅仅只是上大学前的受教育公平,或者考试公平,更在于大学的录取环节要更加公平。
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划定分数线后,大家都上就是了,这足以保证整体国民素质、以及文化程度的提高,但问题也很明显,以现在的高校发展水平怎么可能容纳的下如此多的考生?更别提大家都上大学了,考研了,华夏到哪去找要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工人?全国上下那么多的职业学校、专科学校,谁还会愿意去上?到时候恐怕是会陷入倒贴钱才有人愿意进去的怪圈。
这种太过高端的人才结构显然并不适合现阶段华夏的发展,因为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层次性。这或许便也是成绩刚出来,总理便迫不及待要见他最重要的原因。
这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问题,而是当这个结果出来,要如何改革才能适应这种教育模式的问题,总不能未来一个公司十个董事长,一个清洁工的局面,那才真是乐子大了。
“哈哈,还是王总您的目光够长远,不过不管怎么样,基础知识终归是未来能够科研创新的基础,这些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越扎实,未来能取得成就必然越大,不管怎么说,推广这种教育模式,起码对于学生而言,终归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们要做的,无非是想办法把其中不和谐的一面降至最低,不过说实话,要说您提出这种教育模式试点后,没有任何准备,打死我都不会相信。”赵司长乐呵呵的应道。
这番话多少还是有些拍马屁的嫌疑。不过以现在赵司长面对的局面,多说几句好话自然全无心理压力。当然,这项技术取得成绩也值得他这个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说上几句好话,甚至在肉麻些也是应该的。
“呵呵,那就谢谢赵司长了。不瞒您说,总理那边也约了我明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