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界(东东)-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还是向张厂长汇报吧!”仿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小赵要打退堂鼓。
“张厂长没告诉你吗?要你向我汇报。”
“我们研发的奶糖虽然成功了,但是,批量生产成本太高,张厂长要我们想想其他办法,我找了许多人,最后,才在一个同学那里打听到点内幕。”小赵说,“生产奶糖需要一种原料把糖粘连在一起,我们生产水果糖就用这种原料,别人也用这种原料,但用的是成本偏低一种。
“你们怎么就不用成本低的一种呢?”王解放问,“是技术不如人吗?用成本低的不能粘连?”
“我们不用,是因为成本偏低的原料是牲口食用的。”小赵忙解释,“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我计算了一下两者之间的价格,如果,我们采用牲口食用的原料,成本完全可以降下来,完全可以把每斤奶糖降到五块钱。
王解放把烟蒂狠狠地按在烟灰缸里,问:“你那同学是干什么?”
“在一家奶糖厂研究室工作。”
“你们的关系什么样?”
“以前,非常铁。”
“现在呢?”
“毕业后,很少联系,最近才通过其他同学找到他。”
“你觉得他的话可信吗?你不觉得,他在耍你吗?把牲口吃的东西掺进奶糖让人吃?”王解放冷笑两声,说,“你用脑子想想,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连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
小赵小心翼翼地说:“我也想过,牲口吃的东西,人也不是不可以吃。”
“那还要分什么?不如把人和牲口等同起来?”王解放忍无可忍了,人家跟你开玩笑,你还当真了,“你说,你那同学在哪工作?能开这样的玩笑吗?我通知警察把他抓起来!”
小赵吓得脸都青了。
892 厂长领导总工程师
“我替你感到羞耻。”王解放说,“你竟然,还要向张厂长汇报,你信不信张厂长马上赶出去?”
“我,我什么也没说。”
王解放更火了,一拍桌子站起来,“你还想不承认?还想赖账?”
“我没赖账,我是说,你就当什么都没听见,当我什么也没说。”
“迟了!你说了,你什么都说了,你要把人当牲口!”
“我没有。”小赵有点垂死挣扎了,“我,我只是一个小技术员,我就是想搞破坏,就是想把牲口吃的原料掺进奶糖也不可能。张厂长叫我们想想办法,打听打听别人是怎么干的?我打听了,人家骗我也好,开玩笑也好,那也是别人说的,我只是向你们领导反映,要不要那么干,也是你们拿主意。”
他一边说,一边往外走。
王解放说:“你别跑,你别跑,有这个想法,就够歪恶了,就够资格拖出去枪毙了!”
话没说完,小赵已经跑没影了,一会儿,只听见梯楼口传来“扑通”一声,再听见小赵“唉哟”惨叫,不知他是不是一脚踏空滚下了楼梯?
向张建中汇报的时候,王解放先把小赵臭骂了一顿,那家伙好的不学,尽往想些歪门邪道,打探到那么个馊主意,却当宝了,竟然敢向你汇报。那家伙简直就不是人,猪狗不如,竟然还想说服我!
“我把他赶了出去。”王解放说,“他要迟走一步,看我怎么收拾他。”
张建中在电话里笑,说:“没想到,你那么义愤填膺!”突然想起什么,又说,“受过军队大熔炉的锻炼,思想境界就是不一样。”
“你说什么?”王解放以为自己听错了,“遇到这种事,只要是个人也会义愤填膺吧!”
“我就很冷静。”
“你是年少老成,我没你那么好的自控能力。”
“我可担当不了你的夸奖。”
王解放心儿跳了一下,问:“难道真是那么回事?与你们打听到的消息不谋而合?”
“这倒没有。”
王解放松了一口气,说:“我也觉得不可能。怎么能那么干呢!”
“正常状况下,不会那么干,非正常状况下,就谁也说不清了。”
张建中不得不多个心眼,回想起那师兄的话,你还不得不往那方面想,——技术不相高下!
——脑筋转不过弯!
如果,大白兔也这么干,完全可以把这两句话理解为,我们与你们的技术也差不多,你们的成本降不下,主要是你们脑筋不会急转弯。
现在什么世道?发展是硬道理,国企生存是硬道理,脑筋不会急转弯,就会被人家赶出历史舞台。
糖厂奄奄一息,与脑子不会急转弯无关吗?
当初,边陲镇按班就部,能有旅游区的崛起吗?你张建中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走私开赌场,没一样是好事,但边陲镇发展起来了。不管现在如何,至少提升了它的发展速度,改变了它的冷清。
总工程师回来的时候,张建中问:“你师兄也没跟你明说吗?”
“那家伙嘴严得很。”
张建中并不想直说,开导式地问:“是不是我们的原料有问题?”
“从原料上说,我们应该比他们优胜的,比如食糖,我们是直接生产的,他们还要向外购进,仅这一项,我们就应该比他们的成本降低百分之十到二十。”总工程师说,“我个人认为,可能是生产流程方面的问题。毕竟是大厂,又是专业厂,生产流程方面的支出,会比我们少很多。”
张建中问:“少百分之十到二十怎么样?”
“你是说,刚好抵销了食糖那部分的成本。”
“总不会更多吧?”
总工程师似乎自言自语:“还能有什么原料成本比我们低呢?”
“是不是可以用一些替代品?我们认为,只能是这种原料了,但人家用的却是另一种原料,这种原料价格非常低。”
“我不是没考虑过,我把他们购进的所有原料差价都比我们低百分之十,但也无法生产出那么低成本的产品。”总工程师说,“所以,我还是坚持,是技术方面的原因。”
——他们的技术力量比我们雄厚,像我这种职称的技术人员就有好几十个,每道工序都有三几人,仅是生产工序节省的开支就不是小数目。而我们厂,只有我一个,在研制方面还可以抗衡,其他工序就比不上人家了。
——科学是生产力。现在做事,不是靠埋头苦干,而是要巧干,怎么巧?就是依靠科学。
张建中想起那师兄说总工程师一根筋,不仅笑了笑,虽然从表面看,那师兄更像一根筋。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他说,“通过化验,从他们的商品里,可以鉴别出他们使用的原料?”
“不是不可以,但有这个必要吗?”
“很麻烦吗?”
“麻烦是有点麻烦,有些原料,我们还没能力鉴别。”
张建中问:“又是技术的问题?”
“倒不是技术,主要是仪器,有些先进的仪器价钱比较高,没必要花那么多钱购置。化验这东西,不是经常用的。”
“总有化验的地方吧?”
“省科学院。”
张建中说:“明天,我们就回去干这事。”
他不能轻信小赵,更不能凭空想象,只有拿到化验结果,才有发言权,才有可能说服总工程师。有时候想,牲口也是生命,这牲口可以吃的东西,人怎么就不能吃呢?有时候想,人家可能干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干呢?而且,人家还是大企业,名企业,大白兔的牌子响当当。
如果说,走私的时候,自己还忐忑不安,如果说,开赌场的时候,自己还诚恐诚惶,现在,张建中却一点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人家都开了先河,你不过是跟在后面跑,人家玩得风生水起,你跟在后面分一杯羹又算得了什么?
张建中是一个人回到厂里的,总工程师下了飞机,从商场买了一包大白兔就去了省科学院。他很不愿干这事,甚至觉得张建中不懂科学瞎指挥,难道他总工程师就那么没水平?奶糖用什么原料自己也不懂?那几乎是通天的。
然而,他又不能不服从。
你不听厂长的还听谁的?行政管理一切,厂长领导总工程师,你技术再尖,也要服从行政管理。只是平白无故地花那么些检验费,他心痛。
张建中嘱咐他,“最好找熟人,有条件的话,你亲自参与。”
他担心真化验出问题,科学院出于某种——现在也说不清的目的,隐瞒真相,给总工程师一个虚假结果。
本来,张建中想与总工程师一起直到化验结束才回去的,但总工程师一再提出,这点事他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一定要张建中回去,张建中不想造成他误会自己不相信他,才一个人先回了。
临分手,张建中又嘱咐了一句:“不管化验出什么结果,你都不要向外张扬。我们研究后,再走下一步行动。”
回到厂里,张建中要小甘把小赵叫到办公室,小赵像老鼠见猫似的,整个人都蔫了。
见了其人,他才知道小赵是谁,一个很精神的小伙子,每次在食堂碰面,总跟自己打招呼,总挂着一脸灿烂的笑。不是每个人都跟厂长打招呼的,也不是每个打招呼的人都表现出很愿意的神情。
张建中问:“怎么没精打采的?”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被王副厂长批评了,回去后,我也觉得自己太不应该轻信谣言,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认真分辨虚实真伪。”
张建中笑了笑,说:“你言重了。”
893 这种现象是不是普遍存在
他甩给小赵一根烟,还打着火机送过去,宠得小赵忙凑过来,差点烧了眉毛,两人把烟都点着,都吸了一口,喷出浓浓的烟,张建中才说:“我不认为,向领导提供信息是传谣。”
——在没有得到证实的状况下,到处乱说,是传谣,但是,告诉领导却是正常的,领导有分析能力,能辨别真假,如果,领导也人云亦云,乱下结论,那就是领导自身的问题,与提供信息者没有关系。
——我并不是说,王解放批评你就是错的,他表现出他的观点,很正常,他对你提供的信息不认可,也正常。
张建中问:“叫你来,是想了解一下,你的那个同学是那家企业的?是大白兔吗?”
小赵心儿提了起来,忙摇摇头,说:“他只是跟我开玩笑。”
“你不要有考虑。我不是想知道他是谁,我只想知道,他们厂家产品的牌子。”
如果,非大白兔企业,那就是其他企业也那么干,大家都各出奇招,按前两年的话说,大家都在浑水摸鱼,各尽所能,如此看来,总工程师带领的这支团队太老实。
张建中说,“我刚从大白兔回来,我怀疑他们是不是也那么干?”
小赵说:“大白兔应该不会那么干吧?他们是大厂。”
“大厂怎么了?大厂就一定正规吗?大厂就不能玩点小伎俩吗?”张建中笑了笑,说,“有时候,大厂才更具欺骗性。今天,我跟你说的话,你不要出去说,如果说了,比传谣的性质还严重。”
小赵点头说:“我懂。”
“从你的口气你,可以听出来,你那位同学不是大白兔企业的。”
“不是。”
“你知道,全国有多少奶糖厂。”
小赵想了想,说:“叫得出牌子的也有十几家。还牌子不怎么的,像我产这种中小型企业的,就很难统计了。”
“人家生产的成本都比我们低,会不会都有这种现象呢?”
“我,我不知道。”
“你是被王副厂长吓怕了。”张建中笑了起来,说,“至少,给你提了醒,没把这事传出去。不管真还是假,这事传出去总不是好事。”
小赵连连点头。
“以后,别再提这事,对谁都不要说,更不要对你那个同学说。”张建中觉得这话还不够,又说,“不管怎么说,这次,你立了一功,我会记住的。”
送走了上赵,张建中拿起电话,拨打总工程师的手机。先询问他化验的进展情况?有什么异常没有?总工程师说,还在化验,已经出来的数据并没发现异常,但还有几个数据需要几个小时以后才能知道。
张建中说:“如果,有什么异常,你再弄几个牌子的奶糖化化验验,看看某种异常是不是普遍存在?”
总工程师问:“你觉得一定有异常吗?”
“初步估计吧!”
总工程师终于忍不住了,问:“我师兄是不是跟你说了些什么?”
“没有。他要跟我说,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了。”
“也花那么多钱。”
“是啊!没想到化验一次要花那么多钱。”
“要不,就化验这一个就算了。”
张建中想了想,说:“这样吧!这一个是全面化验,找到异常后,其他的就化验异常那一项,这样可以省一点钱。”
他还是希望能多了解几个牌子,如果,一个个都把牲口的原料掺进奶糖,自己也如法炮制,或许,心里好受一些。
张建中坐在沙发上翻看报纸,看见郝小萍组织撰写南区钟表厂的文章,几乎占了市报的一个版,不禁细看起来。正好王解放过来,他就问:“看过这篇文章吗?”
王解放说:“看过。今天,还参加了在他们那里召开的现场会。”
“这是亡羊补牢吗?”
“有这个意思,不过,我觉得,那家厂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那钟表厂其实是生产挂钟的小厂。王解放向张建中说,几年前,传统产品滞销后,他们马上转产,生产挂钟产品,当时全省只有一家挂钟制造厂。
他们厂小技术薄弱,连一名真正的技术员也没有,完全是靠几个老工人,解剖麻雀,买了一台老名字的上海挂钟一点点解剖,用拿来主义的办法,生产出第一台挂钟。然而,他们却以古色古香的外型,赢得了消费者的亲睐,目前的产品远销国外。
虽然,他们产量不多,却因为人数也不多,日子过得挺自在。
“这种不甘衰败,敢于创新的主人翁的精神,倒是值得所有国营和集体企业的员工学习的。”
“船小好掉头。”张建中说,“这个经验总结得好。”
王解放说:“有人议论,这种经验只适合小厂,对我们这类万多人的工厂不合适,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除了学习他们的精神外,也要学习他们‘船小好掉头’有作法。”
——你不是要把我厂分成若干个分厂吗?这就是把一艘大船拆解成无数艘小船,无数艘小船都有自己的产品,集腋成裘。
——这也是合适中国国情的作法。
——农村包产到田为什么那么有成效?其中的一条就是有效地发挥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中国人不能吃大锅饭,只能拆散成一个个小灶,才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张建中说:“哪一天,你带队去看看,各车间主任、车间技术人员都参加,参观完后,你把你的想法说一说,把办分厂的气氛营造起来。不能万多人只指望一个产品,让大家都来想办法。我们可以搞挂钟,也可以搞风扇,甚至,还可以开发一些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
王解放就打电话给郝小萍,转告了张建中的意见。
郝小萍说:“你们什么时候来参观都可以。”
王解放捂着话筒问张建中:“明天上午怎么样?”
“你拿主意。”
王解放就对着话筒说:“明天上午九点吧!我们直接去钟表厂。”
郝小萍说:“我在那里等你们。”
糖厂各车间主任、车间技术人员就有两百多人,比那个小厂全体人员还要多。张建中和那小厂长握手时,他很不好意思地说:“你们是老大哥,我们向你们学习才是。”
张建中笑着说:“现在是你比我们有能力,你能的产品都远销国外了,我们还苦苦挣扎。”
“不一样,你们人多,包袱重。”
“所以,我们才来学习‘船小好掉头’的经验,才想看看,我们是不是能化整为零?”
王解放说:“如果,我们每个车间都可以像你们这样,糖厂的日子就不会那么艰难了。”
“其实,我们也有艰难的时候。”
张建中感叹地说:“能够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创出一条生路非常不容易。”
许副部长说:“现在,我们区里不仅总结他们的经验,还准备扩大企业规模,把附近几个小厂划进来,以他们的产品带旺一片。”
郝小萍本想亲自陪同,暂时接到一个会议通知,只好让许副部长代表她。
“郝常委说了,吃饭的时候,赶过来。”
张建中说:“我们就不吃饭了,参观完就赶回去。”
这两百多人,怎么好意思让人家请。
许副部长说:“郝常委说了,特意请你们几位厂长和副厂长。”
“我和你们郝常委都是兴宁的,就不用那么客气了。”
许副部长说:“正因为,你们是兴宁的,她才一定要请,张厂长就不要推了,否则,郝常委会责怪我不够热情,没有完成任务。”
“我给你们郝常委电话吧!”
894 我告发他们
张建中的手机响了起来,是总工程师打进来的,他问,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他们用牲口的原料做替代品。声音很沮丧。
“我并不知道。”
“你怕我不相信,所以,才叫我化验,而且,还要我化验多个牌子。”
张建中没有解释,问:“都有这种情况吗?”
总工程师沉默了一会,突然暴发似地说:“我要告发他们,”
“你冷静一点。”
“我没办法冷静,只要有良知的人都无法冷静。”
“你想想,你告发得了吗?”
“上媒体曝他们的光,让所有的消费者都看清他们的丑恶面目,看清楚他们为了钱,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都干得出来,不惜损害大众利益,拿消费者的生命开玩笑。”
张建中依然很冷静,说:“或许,你可以在媒体上曝光,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后果会是什么样?”
“后果是有关部们查处他们,追究他们的责任,消费者醒悟过来,拒绝他们的产品。”
“你是不是希望抓住这个机会,推出我们的产品?”
总工程师似乎没想到这一点,愣了一会,说:“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时机。”
张建中笑了,说:“那人家就会反戈一击,说你恶意诽谤,为自己的新产品开路。”
“我这是恶意诽谤吗?我的手里有他们的证据。”
“那些证据有说服力吗?”张建中严肃起来,说,“人家说你造假呢?人家联合起来告上法庭呢?那就不是你个人的事情了,是我们江市糖厂的事情了。”
“我造假了吗?我化验的产品是他们的产品,省科学院是权威部门,整个化验程序都是在非常科学的状况下进行了。”
“这只是你的说法。”张建中说,“谁能证明,你化验的东西是他们的产品?他们完全可以不认帐,完全可以说那些是假冒伪劣。他们有理由要求法庭重新检测,那时候,送去检验的产品肯定没有问题。”
总工程师无言于答,大口大口喘气,张建中也听得见他发出“呼呼”的声音。
“那时候,我们就成了众起攻之的对象。这一事件,马上就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就这么视若无睹?”
“你说,我们能怎么样?”
“我不服这个气,我不相信,就不能搞定他们。”
张建中说:“现在,你需要的是冷静。你先回来,我们研究一下,看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他必须稳住总工程师,又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手里有根有据,还怕告不倒他们?”
“就是告到中央国/务院,也不能放过这些家伙,太不把生命当生命了。”
“我叫司机去接你吧!”
“不用,我坐公共汽车回去。”
“还是去接你吧!”虽然,去省城要一个多小时,但总还是比坐公共汽车节省时间,再说了,张建中不放心,担心他又一个头脑改变了主意。
“小甘。”他招手叫小甘过来,“你去一趟省城接总工程师,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第一时间把他接回来。
张建中的车就停在钟表厂,五分钟不到,就朝省城开奔去。
“怎么回事?”王解放问。
“果然是小赵说的问题,而且,不是一家。”张建中说,“我怕总工程师一时冲动,干出不理智的事情。”
王解放脸色也变了:“我还错怪了小赵?”
张建中无奈地笑笑,说:“现在,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这可都是专家们研究出来的啊!”
“专家又怎么样?”张建中说,“不要以为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才会干缺德事,受教育越多的人,做缺德事才更可怕。”
小甘在赶往省城的路上,张建中一直忐忑不安,担心总工程师犯知识分子的臭毛病,直至小甘打电话给他,说已经接到总工程师了,他才松了一口气。
午饭的时候,郝小萍也看出来了,问:“你怎么显得心神不定的?”
张建中笑了笑,说:“厂里发生了一点事。”
“很严重吗?”如果是小事,他不会心不在蔫,郝小萍说,“你怎么不赶回去处理?”
“只要控制得住就没事。”
“需要我帮忙吗?”
郝小萍可不是前几天的郝小萍了,自从,孟市长发出邀请,她就去拜访了市长夫人,尽管,以前很看不起这个随军家属,现在,她却已经鸡犬升天,成了你郝小萍依傍的参天大树。
何况,郝小萍把方常委给得罪了,心里再不想与市长夫人交往,也得忍辱负重。
两人女人一见面,家长里短地一说,感情就增进了,孟市长反而成了她们的侍应,又是冲茶,又是切水果。
郝小萍很不好意思地说:“让我来吧!”
市长夫人却说:“不用,不用。”
当着郝小萍的面,还叫孟市长拖地。
“在家里,我什么都不用干,你是客人,就更不用你插手了。”她拉住郝小萍的手说,“以后,多点来坐坐。”
她也很有一种满足感,想你郝小萍在部队那会儿是女军官,这会儿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官,还不是要来登我的门,来陪我说话儿。
她不无得意地说:“你们家老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前跟老孟平起平坐,现在,怎么差了那么一大截?”
郝小萍说:“孟市长水平高有能力,以前在部队是屈才了。现在,到了地方,更有用武之地了。”
市长夫人扁着嘴说:“他算什么?在家里还不是听我的。”
看着孟市长拖地身水身汗的,郝小萍觉得他比老李还可惜,自己对老李已经够那个了,但也没那么过分,也不是什么家务活都让他干。但是,后来知道市长夫人只是在一家小单位工作,郝小萍还是找到丁建,要他主动与市长夫人联系,把她调到他那个公司。
丁建并不愿意,问:“她能干什么?”
“一个部队转业的,能帮就帮她吧!”
“她算什么部队?孟市长转业的时候,能给她安排工作已经算不错了。”
丁建跟老李差不多,也不怎么买孟市长的帐。
“你就当帮帮我吧!”
“帮你可以,帮她却不行。”
郝小萍不高兴地说:“你怎么那么犟呢?好的不学,老李那个犟脾气你倒学了不少。只要你把她弄到你的公司,把她养起来,还怕市长不支持你?还怕其他部门单位不给你开绿灯?”
丁建还犹豫,她又说:“我现在人生地不熟的,很多时候需要孟市长支持,把他老婆安排好了。我也好开口要他帮我做事。哪一天,老李想到调到江市来,他帮说两句好话,比得上老李跑断腿。”
“我可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安排她的,我可是希望他帮老团长,才把她养起来的。”
市长夫人到丁建的公司,可以不上班只拿钱,而且效益比原来那个小单位好好几倍,高兴得直夸郝小萍,埋怨孟市长,当了市长也不如郝小萍。
“亏你还是市长呢,你看看郝小萍,比你还能来事。”
孟市长说:“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是希望我也帮她老公一把。”
“能帮为什么不帮?都是一个部队转业的,你成天那么一本正经,就不怕手里的权力过期无效?人家女婿都当大厂长了,你们看你的儿女有几个出息的。”
以前,孟市长并不怕老婆,一年前,跟小保姆上床被老婆逮个正着,差点吵到市委书记那去,他便不得不忍气吞声。
因此,张建中遇到麻烦的话,郝小萍要孟市长帮忙并不是什么难事。
895 你的面子够大的
“张厂长,我敬你一杯酒。”许副部长举着酒杯过来说。
张建中也举起杯,却说:“下午,我还有事,不能多喝!”
许副部长笑着说:“这到下午的时间还长着呢?喝醉了,睡一觉,酒醒了,还没上班的时间。”
“王副厂长替我敬你吧!”
许副部长说:“张厂长不会是年青有为,看不起我吧?不跟我喝吧?”
“那里,那里,的确是下午有事。”
郝小萍说:“你就别B他喝了。”
肖副部长有点看不过,说:“郝常委,你怎么不帮自己人呢?我敬张建中,你不让他喝,许副部长敬他,你也不让他喝。本来,你应该站在我们这边劝他喝才是啊!”
许副部长也说:“就是,就是。”
“我不反对你们喝酒,但是,不要影响了工作。”郝小萍对许副部长说,“你也少喝点。”
许副部长对张建中说:“我们郝常委也保护你。”
王解放含蓄地说:“没办法的,你们郝常委宁愿自己喝,也不会让张厂长喝。”
肖副部长喝了不少酒,看不过郝小萍那么帮张建中,说:“我不管你们在兴宁的时候是什么关系,现在是在江市,是在南区,这酒一定要喝。”他也举起杯,对许副部长说,“来,来。我们两位一起敬张厂长!”
张建中忙站起来说:“你们这不是B吗?”
肖副部长“哈哈”笑着说:“不B你,你还不喝了,其实,你的面子够大的,我们两位副部长还从没一起敬过谁。”
张建中只好说:“我一个一个敬你们。”
喝了两杯酒,肖副部长有些儿得意了,说:“张厂长这么能喝,怎么可能喝醉呢?怎么能影响下午的工作呢?来,来。我们再喝。”
郝小萍说:“不要过分了。”
她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在向自己挑衅,示意大家,你郝小萍不让张建中喝,我偏就要他喝。
“过分吗?一点也不过分吧?张厂长那么能喝,不让他喝才过分啊!”肖副部长招手叫老孔,“你过来,敬敬张厂长。”
“我就不用了吧!”
肖副部长面孔一板,说:“你听不听我指挥?你还把我把我当领导?”
老孔看了郝小萍一眼,肖副部长发现了,说,“喝杯酒还要请示郝常委吗?这喝酒也是工作,这酒喝了,以后,我们与糖厂的关系也就近了,跟张厂长的关系也就近了。说不定,哪一天,我们搞文艺晚会,还需要糖厂赞助呢!来,来,这是为了工作。”
他说,你们几个科长也要敬一敬张厂长,王副厂长。
郝小萍说了一句狠的:“不要见了酒就不要命了。”
肖副部长笑了起来,说:“郝常委,你这话就不对了,我们都是为了工作。我听说,你郝常委为了工作,也时不时喝得酩酊大醉。”
郝小萍脸都气青了,骂了一句:“你放屁!”
肖副部长愣了一下,脸立马红起来,许副部长见情形不妙,忙拉住肖副部长说:“你喝多了,别再喝了。”
肖副部长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