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吴三桂-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我和大家一个个见礼之后,我意外看见了大腹便便的念慈。这还是我认识的小捣蛋念慈吗?简直就是一个充满慈爱的蒙古妇女嘛。要不是穿着不一样,我真的会以为又看见了当年的玛花。其实这一点很容易解释,念慈管玛花要叫婆婆,但是实际上也是玛花的亲侄女。两个人血缘很近,再加上都是蒙古人,所以长得像一点也不惊讶。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念慈这个小魔女竟然变得这么有爱心,充满了女性的温柔,一点不像当初欺压我的那个小捣蛋了。

玛花手里还抱着一个快一岁大的孩子,我马上知道了又一个秘密。念慈不但怀孕了,而且已经生过一个孩子。我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念慈和念恩,念恩脸一红,念慈也低着头不敢和我正视。原来按照这个孩子的年纪来计算的话,就算是早产的话,就应该是在我山海关就有的。难道说他们表兄妹早在我山海关的时候就已经在一起了?念恩的手脚够快的,念慈也是够大胆的。怪不得他们要马上回蒙古成亲,不是急着帮我训练战马,而是因为念慈的肚子快要露相了。“未婚先孕”不光是在我们汉人这里,就是在蒙古也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他们一边赶回蒙古,一边谎称他们已经在我的山海关举行过了婚礼。这样一来他们的大儿子才算有了正式的名分,不算是一个私生子。要被人知道了,鹰王的大儿子是一个私生子的话,念恩的脸面还有吗?将来小王子长大了,怎么解释着一切?

第七回 五年的变化七

念慈很有现代社会阿Q的精神,或许就是这种精神的发明者,就是由她传下来的。她把我当做空气,忽视和漠视我的哈哈大笑。但是她的发红的双耳出卖了她,其实她依然很介意我的笑声。我总算报了当年的大仇了,当年她一次又一次地敲诈我,给我难堪,现在总算一次性全部报了。不,要留一点将来在她的孩子面前爆料,也让她的孩子们知道一下他们的阿妈的糗事才好。

我一直笑了有大半个小时后,我才渐渐的停了下来。我看见念慈红红的脸,念恩尴尬的笑容,故意对他们打了一个古怪的招呼。念慈以为是一个下流的手势,看来当天晚上念恩不用好好睡觉了。念慈这只母老虎一定会再三逼问他这个手势的意思。

我们吃过饭之后,我在念恩的陪同下去了马场,终于看见了我的战马。当初念恩为了我的事情,专门跑了好多地方。搜集起来的蒙古马不但是最正宗,而且是幼马。只有从小养大的蒙古马,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潜力。经过一年多的饲养,它们渐渐长大了。估计第一批的战马,两三年后就能进入成熟期,十多年内我的战马不会供应不足。不但保证数量,而且保证质量。

一边的腾格有点激动,嘴里嘟囔着一个人的名字。念恩不知道,我却很清楚,腾格是在提一个叫格尔汗的名字。格尔汗不是蒙古人,是女真人,而且是女真族曾经的一个贵族。按辈分来说,他应该是我的额娘的亲叔叔。我的母亲不是汉人,她不但是女真人,而且曾经是女真族派到我明朝的奸细。她的妹妹更是当初努尔哈赤最喜欢的妃子,也就是多尔衮的额娘。这么说起来我和多尔衮其实是姨表兄弟。

格尔汗是被人陷害,所以沦落为一个没有自由的奴隶,刚好被我买了回来。格尔汗不但是女真族的贵族,更是一个养马的好手。当年在我的老营的时候,腾格和格尔汗都是我养马的人才,腾格和格尔汗没有少吵过架。后来我放格尔汗回到了建州,却没想到因此害了格尔汗。格尔汗出于对两国百姓的考虑,他多次向好战的努尔哈赤进言,希望不要发动战争。努尔哈赤不但不听从劝告,而且说他是明朝的说客。格尔汗想把消息告诉我,却中了努尔哈赤的计划,被判五马分尸的刑罚。他临死的时候要我的战马“追风”带消息给我,当时我的战马“追风”一家人都在格尔汗那里。为了向我报讯,“追风”的妻子和母亲都被乱箭射死了。虽然现在“追风”又组织了新的家庭,但是它和我一样长情,依然会思念它的前妻和母亲。

腾格一说出格尔汗的名字,马上引起了我对这个姥爷的思念。我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支长笛,吹起了当年格尔汗教我的女真族的曲子。我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和思念格尔汗,他真的是一个可敬的老人家。

第八回 五年的变化八

当晚我就住在了念恩不远的帐篷里,当我以为念慈不再会出现的时候,念慈却一个人来到了我的帐篷外面。因为念慈已经大腹便便,所以我和她在帐篷外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我知道念慈这时候来找我,一定有什么话要说。

念慈看着我,好久都没有说话。我也没有说话,我等着念慈开口说话。

好久之后,念慈首先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胡子叔叔,你什么时候才能忘记明霞阿姨?什么时候才能接受大妈妈?”她所说的“明霞阿姨”就是我的最痛明霞,“大妈妈”是我们老营对我艳儿姐姐的尊称。

我并没有马上说话,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念慈。

念慈又说道:“我不再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了。我的大儿子已经快一岁了,不久之后我的另外一个孩子也将出生了。当初我是多么的崇拜你,为有你这么的叔叔而而感到自豪。可是你这些年来的行为真的很伤人,不光是你自己,就是你身边的人也很伤心。明霞阿姨的死对你的打击很大,差一点把你击垮了。但是明霞阿姨已经死了,而且死了这么多年了。你难道不能走出来吗?难道你要令身边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样痛苦吗?连我都已经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而大妈妈还是一个人,就连之芳姐也看不过去。你不但对不起大妈妈,对不起妙玉阿姨,就连之芳姐也对不起。”

我当然知道她说的话一点也没有错,艳儿姐姐我早就知道对不起了。赵妙玉娶回家之后,也只是一个摆设,我从来没有进过她的房间。至于吴玉芳,不,现在应该叫吴之芳了。我也觉得有点对不起她。当年她被自己的亲娘抛弃了,就是因为她不但是一个女孩子,而且是一个残疾的女孩子。我不但救了她,而且帮她治好了脚,艳儿姐姐更是收养了她。我给她取名为吴玉芳,算是我和艳儿姐姐收养的女儿。

由于我有意回避家里的两个老婆,所以也冷落了吴玉芳。直到年前,艳儿姐姐做主,将吴玉芳改为吴之芳后,嫁给夏侯相国为妻。为什么要改名字?这是我父亲吴襄的主意。我的下一辈,也就是儿子一辈按“之”字排行。将吴玉芳改为吴之芳,等于正式将她算为我的女儿,艳儿姐姐的亲生女儿。那么她的丈夫夏侯相国作为吴家的姑爷,就有权利和地位帮我管着京城吴家的事务。

夏侯相国这个人我不但认识,而且比较看重。但是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功利心太重。老想着升官发财,所以我并不喜欢他。把他调回京城去当教官,随便照顾我的家人,其实是我不要看见他,不想重用他而已。当然也是因为历史上他就是我的大女婿,我不能也不想改变这个事实。

艳儿姐姐本来希望利用我三十岁大寿,再加上吴之芳的婚礼,想留我在京城住下。没想到我以山海关事务繁忙为借口,连京城都没有回。只不过叫人送来了一些贺礼了事。吴之芳成婚已经近一年了,孩子都生了两个了,我却一次京城也没有回去过。当然更不用说见过她的两个孩子,还有孩子的姥姥艳儿姐姐。

第九回 五年的变化九

我对念慈说道:“不是我不愿意面对,而是我没有办法面对。看见你的大妈妈的时候,就想起你的明霞阿姨。看见你的妙玉阿姨,我更是想起和她长得很像的你的明霞阿姨。你以为我不想妻儿老小在一起吗?要是你的明霞阿姨还在世的话,我和她早已经儿女成群了。你以为我想做一个孤家寡人吗?看着你们一个个成家立业,有儿有女的样子,我难道不羡慕吗?可是我现在依然忘不了明霞。这一次我离开山海关,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放下或者忘记明霞的办法。希望正确的面对我的家人和孩子,希望走出这个怪圈。”

念慈拍了拍我的肩膀,用一种近乎是长辈的口气对我说:“加油,我看好你。”

我白了她一眼,她又装我父亲吴襄的口气教训我了,这种事情她小时候经常做。

我在蒙古念恩的鹰之部落住了几天,吃过了手抓羊肉,也吃了烤全羊,烧驼峰等等正宗的蒙古菜。离开的时候,还带了不少念恩送我的马奶酒。

之后我去了泰山看日出,又去了武当山拜祭我的师傅流云,又去了一趟江西龙虎山,看望了张天师。在张天师那里,我不但领教了他们的功夫,而且看了他们的秘密宝典。发现龙虎山的道家学说,虽然博大精深,但是对我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

张天师向我推荐去少林寺,去少林寺参禅悟道。我上了少林寺,会过了所有的武学名家,对我的武学有了一些帮助,但是没有对我的心态有任何的帮助。当然我没有白上少林寺,我为我的山海关,要到了一批少林俗家弟子,还有几个自愿去山海关教授武艺的师傅。我将周方的联络地址告诉他们,要他们自己去找周方。现在周方是我的步兵教育总长,平时训练由他负责。

我走遍了三山五岳,北上蒙古,西到吐蕃,南下琼海,东渡日本。上华山、下东海、闯过苗疆、拜过妈祖庙,喝过生鱼汤、尝过芥末。用一包盐,挽救过两个少数民族部落。为了一壶酒,闯过四川赫赫有名的唐门。在日本的时候,更是因为一句话的不和,都差一点杀光了他们什么天皇的侍卫。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说我是“支那猪”,我就要他们变成“日本狗”。在琼海,我一个人横渡,还好没有人看见,不然的话他们会以为我是什么神仙。为了缓和苗族和汉人的关系,我以一个无名者的身份,尝遍五毒和各种毒药,喝过他们的百毒酒。但是依然对我没有太大的帮助。

直到这一年,我无意之中听了一场法师的演讲。法师讲的是《金刚经》,说的是不要被外表所蒙蔽,要用自己的内心看透事情的本质。我突然有所感悟,原来后世的一切不是由我来决定的。我是不是一个坏人,我说了没用,现在的人说了也没有用,一切都是后来的君王说了算。他们要歌功颂德的话,关羽也可以被神化,成为一个武圣人。君王要是要毁一个人的名誉,就算是这个人是圣人,也可以说成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第十回 五年的变化十

后世的荣辱与我无关,由不得我来评说。但是明霞的事情和我有关,明霞的死和我有莫大的关联。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反问过自己,要是我没有遇上明霞的话,明霞会不会死的不这么惨?会不会可以安全的离开皇宫,找一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做一个与世无争的种田人。要不是因为我的话,明霞不会死得这么惨,不会这么早就离开世人。

明霞的死像一个诅咒一样折磨着我,更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着我。每一天,每一秒,只要我有空闲的时候,明霞的样子就会出现在我面前。这种折磨不光折磨着我,也折磨着好多人。我的艳儿姐姐、赵妙玉、吴之芳、吴襄、王承恩、朱由检、张太后等等。几乎和我有关的所有人,都因为明霞而感到不幸。

我在法师讲完经之后,故意留下找法师说话。我问法师:“一个人死了忘不了怎么办?时常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又怎么办?”

法师看了我一眼,说道:“人死了就如灯灭了。你这么记挂着他,不光光是对你的折磨,也是对家人的折磨,更是对死者的折磨。佛家说人死了之后有轮回。要是活着的人记挂着死去的人,死去的人就不能安心的转世投胎,也就是不能了结这一世的恩怨情仇。这么做只会加深他的罪孽,使他下一生更加不得安宁。施主,你要学会放下,放下了你就平安了。你不但平安了,死者也平安了。这不是为了你,更是为了死者。经常出现在你面前的不是死者,而是你的欲望。它影响着你的心情,更影响着死者的灵魂。放下吧,放下了你得到安乐,死者得到转世的机会。要是你们还是有缘的话,你们会有见面的机会。要是你们缘分已了的话,强求也没有什么作用。施主不是一般人,应该能够领悟其中的意思。不要误己误人,善哉善哉。”

我虽然没有完全消化法师的话,但是心情明显好了许多。当天我留宿在这家寺院,静坐了一个晚上,最后一次回想起我和明霞的点点滴滴。一直到清晨的时候,随着寺院的钟声,我整个人再一次的轻松了。就像当年看破生死一样。按照佛家和道家的理论,我已经度过了生死关和情关,不过还不是一个世外高人了。

我回到了京城,虽然并不张扬,但是对于吴家大小来说,不亚于冬雷震震夏雨雪。我首先去见了我的老父亲吴襄,然后去见了吴之芳一家人。最后我去了艳儿姐姐的房间,这时候赵妙玉不在我家,回元华大长公主家去了。

我在艳儿姐姐的房间,和艳儿姐姐对坐就是好一会儿,我们虽然没有说话,但是这是我们这些年来第一次这么接近地在一起。艳儿姐姐马上明白了我的心,她已经很满足了。我也承诺艳儿姐姐,再给我一段时间。我将彻底把明霞记在心里,不再向任何人提起明霞。明霞只会是我的过去,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到时候我就和艳儿姐姐圆房,完成我十多年前对艳儿姐姐的承诺。艳儿姐姐忍不住激动起来,她已经等了好久好久了,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第十一回 变化一

我回到京城的消息不知道是谁说了出去,估计应该不是我的下人说出去的。因为他们知道我这个主人的脾气,要是没有我的同意随便泄露我的行踪的话,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轻者会被我责打,重者可能被我赶出吴家。凡是被我赶出去的人,京城任何一个大户人家都不敢收留,就算皇宫大内也不敢明着和我对着干。

消息一传出去后,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好像闻到了鱼腥味的野猫一样,蜂拥而至不说,光是一份份的厚礼就把我家的正门快堵满了。

我当然不会去理会这些不认识的大臣,他们没有一个是我认识或者听说过的。我叫夏侯相国出面,能挡驾的挡驾,不能挡驾的就要他们等我接见他们的消息。估计这一两天夏侯相国有的忙了,不过他会忙的很开心的。

在后院的吴之芳有点埋怨我,为什么让她的丈夫出去应酬这些无聊的人?这些人是来找我的,也是变相向我来效忠的。我不出去接见他们,他们不会离开的。

一边的艳儿姐姐不愧是我的大夫人,不但了解我的生活习惯,也知道我的毛病。我其实是一个并不太懂政治,更不愿意主动拉拢手下的人。她对我说道:“这些年皇上的脾气是越来越不好了,动不动就要杀人打人。五年前的内阁大臣只剩下了一个,朝中的大臣剩下的也没有几个了。而且这些留下的大臣们不是天天挨骂,就是时常被打。他们想走又不能走,想到地方上去,又怕皇帝说他们不好好为国家办事。现在的皇帝说话越来越尖刻了,动不动就揭大臣们的伤疤。他们是想投靠你,希望你能够保护他们一家老小。皇帝毕竟要看你的面子两三分的。”

我终于明白了这些大臣的用意,我也记起历史上关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记录。在崇祯皇帝朱由检执政的后期,因为心里烦躁,所以这个朱由检经常迁怒于大臣和身边的太监。不但原配夫人周皇后曾经被他赶出皇宫过,而且内阁大臣们一个个被他责打过,就连对他最忠心的太监王承恩也多次被他拳打脚踢过。这个朱由检真的有够暴躁的,也是历史上这么多皇帝之后脾气最不好的一位了。

艳儿姐姐一边为我泡了一壶茶,一边对我说:“这些年朝中变化不小,京城的势力范围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因为内阁大臣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所以京城的文官领袖也不是的固定的。亲贵大臣之中原来掌权的百花公主一家人被杀了头。原来张太后的父亲武清侯张老侯爷也因为年纪大了,不太爱管闲事了。现在风头最健的就是你的岳母元华大长公主,还有周皇后的娘家周国丈了。周皇后回来之后,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一改脾气,对周皇后的娘家任何周皇后的孩子们特别的好。好像有意在扶植周国丈和元华大长公主分庭抗礼。”

第十二回 变化二

我一边接过艳儿姐姐为我泡的茶,一边点了点头,表示感谢并知道艳儿姐姐的意思了。艳儿姐姐是想要我尽快了解京城的形式,用最简单的方式领会各方势力。虽然他们都和我有一定的关系,这时候不敢把我怎么样,但是也要让我小心一点。

其实我一点也不担心,这些人我不但不怕,而且和他们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张老侯爷,他是张罗父亲,他们家的张罗在我手下当军官。要是他们想得罪我的话,张罗的日子可就会很不好过了。再说张罗对我很狗血,虽然平时对我有很多的怨言,但是他从心底里早就把我当做了他的“大哥”。元华大长公主算是我的岳母,虽然我和赵妙玉的关系有点僵,但是元华大长公主一家人其实是因为的关系,才有现在的地位的。当年要不是我的关系,百花公主手上的权力不会这么容易地交到她手里。赵妙玉的父亲赵都尉也不会实际掌控京城兵权。至于周国丈,我们的关系就更加好说话了。当年我是通过张太后认识周皇后的,周皇后就拜托我照顾周国丈。后来周皇后一家人因为一件小事,朱由检在田贵妃的挑唆下,迁怒于周皇后一家人。要不是我和张太后暗中帮忙,周皇后早就被暗中杀害,周国丈也被杀了头了。后来周皇后一家人被赶出京城,张太后秘密送了一笔钱给她们,其实这笔钱有一大半是我出的。十年前我利用崇祯皇帝朱由检需要我支持对付小福王和百花公主的机会,我要崇祯皇帝朱由检迎回周皇后一家人,还她们一家人的清白。所以我算是周皇后一家人的大恩人,没有我的话,她们不能这么顺利地回到京城。周国丈是一个聪明人,更是一个要面子的人,当然不会得罪我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他们家的大恩人。至于其他的一些小角色,我更是不在意,文官已经四分五裂,武将更是我的晚辈或者原来的手下。我已经隐隐约约地成为了崇祯皇帝朱由检之下的第一臣子。现在的情势下,就连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不敢轻易对付我。

这时候一个管家犹豫了一会后,终于进来了。其实我们三个人早就看见他在大厅外走来走去了。艳儿姐姐和吴之芳对了一眼,她们心里马上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这就是女人的直觉。我也知道一些端倪,可能是赵妙玉回家了。艳儿姐姐和吴之芳并不想赵妙玉这时候回家,可以她们企图封锁过消息。但是不知道谁泄露的,现在京城上上下下都知道我吴三桂回来了。赵妙玉当然也会马上回家,毕竟她也不年轻了。再不和我圆房的话,将来她将没有自己的孩子为她养老送终了。

我看见管家的样子,却又多了一份担忧。是不是这个二夫人又给自己惹了什么麻烦?是带回了什么人吗?还是引来了什么不应该出现的大人物?

第十三回 变化三

我看见不敢说话的管家,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五年不回家,我的手下怎么变得这么不敢担当了?就连一个回复和通知也说不清楚。真的要好好训练了。

我对他说道:“什么事?不要吞吞吐吐的。快点说?不然的话二十军棍。”

管家这才大胆地说:“回老爷,回大夫人,回大小姐,二夫人和她的手下回来了。而且带了一些客人回来。二夫人请老爷去后花园,说有贵客要见老爷。”

他说的“二夫人”就是我五年前丢在家里后,不再理会的赵妙玉。赵妙玉不但是元华大长公主的女儿,更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留在我身边的一个棋子。虽然她长得有点像我最心爱的女人明霞,但是她们这对姨妈和外甥女的性格南辕北辙。明霞光明正大,有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会对我有任何的隐瞒和不忠。赵妙玉心里富贵心太重,有太多的秘密不愿意和我说。虽然她进了我家的门,其实她并没有和我们一家人一条心。不要说我的父亲吴襄和艳儿姐姐了,就是我这个丈夫,她也不说真话实话。所以我对这个女人很是失望,但凡她有一点点像明霞的性格的话,我真的会十分的宠爱她,为了她可以付出一切。

我对管家说:“回去禀报二夫人,就说我会有空去看她的。后花园我不想去了,客人请到大厅来好了。要是他们不愿意来的话,我也不勉强他们,他们可以走了。”

管家不敢违背我的意思,马上出去回话了。

我却对艳儿姐姐说:“姐姐,你对手下太好了。应该好好管管他们了。我是武将,我们吴家更是军户出身。所以我们家的下人至少也应该是半个军人。办事不利索,说话吞吞吐吐,不是我们吴家下人的样子。忙过这几天之后,你带头要好好训练他们。不光男丁,就是丫头们也就好好训练。”

艳儿姐姐点了点头,这些年因为赵妙玉的事情,她真的对手下疏于管教。看来吴家的下人们真的要好好教训了,不然的话和其他的大户人家的下人有什么区别?

我们刚刚说了几句话,那个管家就又来了。他一脸的无辜,看来贵客不愿意来大厅。我正要发火的时候,艳儿姐姐对我说:“不要生气,我先去看看。”说着就拉着吴之芳去后面看看了。

不久之后吴之芳跑了回来,神情有点紧张地对我说:“父亲,母亲请您去后面。”

我马上领悟到贵客真的有点尊贵,不然的话艳儿姐姐和吴之芳不会这么样。

我就对吴之芳说:“回去告诉你娘,请客人去密室。我换一套衣服就过来。另外告诉下面,任何人不得靠近后花园。凡是敢违抗者,乱棍打死。”

吴之芳下去了,我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换上了一套干净利落的箭袍,也就是平时参加骑射时穿的衣服。我穿着一身是有原因的,因为这套衣服是张太后当年奉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命令为我亲手做的。穿上它之后,任何的皇亲国戚都不用怕了。我是怕来的人地位高,依仗自己的爵位要我给他们磕头。我才不要做什么磕头虫。

第十四回 变化四

当我换上衣服来到位于后花园的密室的时候,密室里已经有不少人了。艳儿姐姐和吴之芳在外面一间,赵妙玉和元华长大公主在内外间的门口,里面一间有什么人暂时看不见。

这个府邸原来是内阁大臣李万春的家。李万春曾经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刚登基时候,崇祯皇帝朱由检最倚重的一个大臣。当年李万春的权力可以说是权倾朝野,是一个大权臣。可惜他的真正身份是魏忠贤的儿子,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敌人。要不是我无意之中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帮着崇祯皇帝朱由检对付了这个李万春的话,崇祯皇帝朱由检不要说做皇帝了,就是一家人的性命也没有了。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将李万春的家送给了我,其实是圈禁我父亲吴襄的一个地方。我却在后花园发现了一个密室,并在密室里知道了我为什么会来到明朝的真相。

看见我进来,艳儿姐姐和吴之芳马上让开,等我进去之后,她们充当暂时的守卫,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和偷听。这才是我的家人应该做的事情。

相比之下赵妙玉真的不如艳儿姐姐和吴之芳,她站在她母亲元华大长公主身边一动不动,难道要我这个老爷给她这个如夫人请安吗?我对这个赵妙玉真的有点意见。

我走到赵妙玉身边,赵妙玉以为我会和她说话,没想到我理也不理会她,只是和元华大长公主点了点头,就继续往里走。

赵妙玉刚要发火,元华大长公主马上拉住自己的女儿。虽然没有当面责怪赵妙玉,但是一脸的不满已经会告诉自己的女儿,“赵妙玉你做错了。”一个已经是对方的女人了,又不是原配大夫人,看见自己的丈夫回来,不但不主动去请安,而且摆架子要自己的丈夫来见自己,这已经是不明智的举动了。再说现在当着大夫人的面,大夫人一家人是分配和丈夫的行动,而她这个二夫人却想着要和丈夫讲道理,已经是一个大大的败笔了。更何况现在有贵宾在场,这个赵妙玉真的不会做人。

当我走进内室之后,就看见一个老人家站在一边,还有一个年纪不大的男孩子和一个气度不凡的女人。我马上猜出了他们的身份,那个老人家虽然好久不见了,但是我一眼看出他就是周皇后的父亲,当今皇帝的岳父周国丈。他在这里站着,其他两个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男孩子一定是当朝太子,周皇后的亲生儿子。那个妇女一定就是周皇后了。其实周皇后我当年也见过,但是当年的少妇现在已经变成了中年妇女,再说多年的辛劳当然会有变化。就是当年的时候,我也没有很清楚地看清楚周皇后。她是一国之母,我当时可不敢近距离的仔细看她。

我没有马上见礼,一边的元华大长公主来不及开口,那个多事的赵妙玉却说话了。而且她的话一出口,差点把事情弄得很僵。

第十五回 变化五

赵妙玉依仗着自己是元华大长公主的女儿,这里的周皇后是自己的舅妈,太子是自己的表弟,以为我不知道她们的身份。知道之后就不敢这么样子了。

她就对我有点不恭敬地说:“这位是皇后娘娘的父亲周国丈,这位是当今的太子,这位是我的舅妈周皇后,也就是皇后娘娘本人。你还不快给她们行礼?你难道忘记了君臣之礼了吗?违反了这一条,吴家可是要满门抄斩的。”

我冷静地看着赵妙玉,不光是周皇后一家人,就连元华大长公主也大吃一惊。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会来这么一手,难道自己的女儿是一个傻瓜吗?要不是周皇后一家人有要事要请我帮忙的话,她们何必来我家?既然有事要请我帮忙,怎么会在意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我的脾气大家都知道,不要说是周皇后和太子了,当年我敢在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前杀人,还差一点杀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可见我早就不在乎什么礼仪了,当然不会给周皇后和太子行礼。赵妙玉这么说话,简直在给大家制造矛盾和尴尬。

周皇后是一个聪明,毕竟她在皇室生活了这么多年,就算看也看多了这种事情。她看见我的面色越来越不好,就知道我对赵妙玉的话很在意。她担心我不但会当众责骂赵妙玉,更会对自己不屑一顾。这样的话倒霉的人不光是赵妙玉,就连自己也白来了一次吴家。

周皇后说道:“吴将军,我们的吴少保。您不光是哀家一家人的恩人,更是整个大明的的大恩人。要不是您镇守边关的话,我大明早就完了。所以哀家带着太子来这里,就是要您好好教导太子。您已经是太子的老师了,可不要不管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