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吴三桂-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没有看见张玉身边的道士;却瞪着看张玉。张玉一脸的不高兴;但马上看出我的不高兴后;渐渐收起了他的小性子。

我一边吃着肉包子;一边说:“好小子。老子放你几天假;你去哪里了?老子忙得手忙脚乱;你倒去哪里享福去了。看老子罚你?”

张玉也不解释;说“大人啊;老大呀。还有外人在场。就算要发怒也等会再发火好了。”说着看了身边的道士一眼;好象还尴尬的样子。

我才注意到张玉身边的人;这是一个年纪才四五十岁的中年道士。他不但长得一副道骨仙风的样子;而且精神头很好,大冷天就穿了一身单薄的道服而已。

我怀疑地看了看张玉;说:“他不会是你的那个天师老子吧?”

张玉马上红起了脸;说:“大人;请你尊重些。我爹可是皇帝亲自封的护国天师。你可以笑话我;不能拿我爹说事。好不好?”

那个道士一直看着我;却在我提起张天师时;看了张玉一眼。

张玉好象对这个道士有种说不清的感觉;不是很喜欢;但又有点尊敬的味道。能让张玉看得起;带到我这里的人绝对不简单。

我连忙咽下最后一口包子;拍了拍手上的油腻;一边对这个道人拱手行礼,一边说:“在下吴三桂。不知道这位道长怎么称呼?”

这个道士也漫不经心地还了我一个道礼;说:“将军客气了。贫道武当流云。见过将军。”

原来他是武当派的;怪不得张玉有点尴尬了。在没有武当派的时候;张天师一直是道家的第一,也就是老大。就像少林寺是佛门第一一样,可以左右当时的宗教局面。可自从武当出了一个神人一样的人物,张三丰后;道家就分为了“南北两宗”。“北宗”以武当山上的武当派为首;练习道家内功。“南宗”以张天师家为首;还是以道术传教。这个流云一定是武当派的重要人物。张玉才不得不亲自带来见我。

我请流云进了我的书房;本来应该请他去客厅的;但大厅已经变成了办公地;只好请他到我的书房。张玉也借机会马上离开了。

在书房里;我亲自泡了一杯清茶给流云。流云却坐在椅子上;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我敬的一杯茶。

他坐在我平时坐的椅子上;我拉过一张小凳;坐在他身边。

流云也不多话;看着我;我也不回避地看着他。

第十九回 拜个师傅学点真本事

我们对看了好一会儿后;流云才说话:“你不愧是常自在常疯子的好徒弟。好;好;好。”

我听了他的话;大吃一惊。“常自在”是常先生的外号;“常疯子”更是只有几个小时候一起长大的人知道的,很少人知道。流云怎么会知道?

流云说:“贫道是常老三的好朋友。当然知道他的名字。”

我连忙站起;再次行礼道:“原来道长是先生的好朋友。小子刚才失礼了。请您不要见怪。”

流云扶我起来;我们又一次坐下。

流云又说:“你师傅我见到了。不过他很不好。他离开京城时;已经中了崇祯皇帝的慢性毒药;不久之前已经毒发身亡了。在他临死的时候;他托我好好照顾你。说我能教你一些他不会的东西。我才来京城看你,看你我是否有缘。”

我首先对流云说了声:“谢谢”后;转身面朝常先生的故乡跪下;恭恭敬敬地行了四个磕头大礼。常先生是我到这里后的第一个师傅;也是我第一个敬佩的古代人。

起来后;我又给流云跪下;既然常先生说他能教我;他一定有什么好本事。我一定要听先生的话;好好向流云学习。

流云却没有让我拜下来;他说:“要做我的徒弟;先回答我几个问题。”

说着站起来;背对着我说:“你看当今的皇帝怎么样?”

面对着常先生的好友;将来又会是我师傅的流云;我没有隐瞒。我说:“这个皇帝和以前的皇帝;没有什么大的不同。需要你的时候;他们会低三下四。用完后会不留情的除去你。而且他们不会跟任何人讲道理;也绝对没有真正的亲情。先生在的时候;就说过皇者就是可以同甘苦;不能共富贵的人。我对这个皇帝已经失去了信心;只是我还有一个人要救;还有天下这么多老百姓要救。我做的事不为皇帝;只为百姓。”

流云回头;看着我说:“好。这才不愧是贫道的好徒弟。要是你是一个利欲为重的人;贫道不但不会教你;还会为天下,为百姓亲手杀了你。”

我又整了整衣服;恭恭敬敬地向这个流云道长行了一个拜师礼。流云这次欣然接受了,我改口称他为“师傅”。

在之后的交谈中;我才知道流云和常先生不但是好朋友更是世交。原来流云本来名字姓朱;是当年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后人。当年明成祖朱棣不按本份;起兵抢了他亲侄子建文皇帝的皇位。流云的先人就躲到了武当山;从此他们过上了神仙一样的生活。可是对当政的皇帝总是不满,毕竟这天下的江山是他们的老祖宗洪武皇帝朱元璋打下来的。流云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能人;他的见解连常先生也都觉得自己比不上。而且流云更是武当派的一个长老级的高手。是连张玉的爹张天师都佩服的人。

因为流云私收我为徒弟;不能教我武当派的功夫。就教了我一段练气的口诀;说这口诀是当年张三丰的师傅教他的。因为武当派是张三丰创立的;他师傅的本事就不算是武当派的功夫,他叫我不算违反门规。不过这是一段平衡心情的口诀;不能伤人;也不能保护自己。却十分适合我练。有了它;我就不怕心情不好时;无处发泄了。

第二十回 滥竽充数当专家

因为流云私收我为徒弟;不能教我武当派的功夫。就教了我一段练气的口诀;说这口诀是当年张三丰的师傅教他的。因为武当派是张三丰创立的;他师傅的本事就不算是武当派的功夫,他叫我不算违反门规。不过这是一段平衡心情的口诀;不能伤人;也不能保护自己。却十分适合我练。有了它;我就不怕心情不好时;无处发泄了。

因为流云是武当派的一个大人物;不能长时间不在武当派里;所以当天见面;我们当天就要分手了。我有点舍不得;流云却习以为常;说:“傻孩子。有分有合才是缘分。你我有缘的话,将来还会再见的。就算不见,你我心中有对方,就够了。”

送走了流云;我才回房一个人练习口诀。发现这口诀不但能平心静气;而且还能快速回复精力体力的效果。

这时候;边关送来了一封求救信。原来在边关的袁崇焕遇上麻烦事了。大炮中有一些好的大炮也发不出炮弹了。一共七十五门大炮中;好的有近五十门;坏的二十多门;除了十门大炮在京城;十门大炮在路上被地方官员扣押了;能用的大炮不到二十门;急得袁崇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只好向我求援。

我没有看见大炮;就不好随便说大炮出了什么问题。就连忙写信给袁崇焕;要他把不能用的大炮和坏了的大炮;分批运到京城来。我会在京城外的格尔军营检查大炮。但要他第一要千万小心;第二不要声张;千万不能叫敌人和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我相信为了大炮;袁崇焕会知道应该怎么做的。敌人知道了;他就死定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了;再拉走他几门大炮的话;就等于割他的肉;他当然知道谁也不能说。

我又给路上的各官员写了一封半公开的信。信里的话不好听;也不好看。意思是老子的东西谁敢扣;马上把老子的东西该送哪里的送还哪里。不然的话老子带兵灭了他们。就凭我的凶名;和手上两块别人一辈子得不到一块的调兵金牌;看谁还敢拿自己的脑袋试试我的刀够不够快。

一转眼;二月也过去了一半。袁崇焕的大炮也暗中送到了格尔的军营。格尔已经是京城外一个军营里的长官。虽然人数不是太多;但因为他们有其他军队没有的十门大炮;是京城最后实力的军营。所以格尔这个长官竟然是从四品的武官;比其他同一军营的长官高出整整一个品位。有格尔在;他的军营我进出就像走自己家一样。

运来的大炮;我仔细检查了;才知道是由于运输时不小心;震松了零件才不能用的。我亲自修理了一尊大炮后;要几个信得过的边防军跟着做。很快解决了大炮的问题。我要他们连夜去边关;在那里就地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再带回来让我看。我这个现代社会连半桶水都算不上的家伙;在明朝成为了大炮的修理专家。这好笑不好笑?

第二十一回 打压反对派

一转眼;二月也过去了一半。袁崇焕的大炮也暗中送到了格尔的军营。格尔已经是京城外一个军营里的长官。虽然人数不是太多;但因为他们有其他军队没有的十门大炮;是京城最后实力的军营。所以格尔这个长官竟然是从四品的武官;比其他同一军营的长官高出整整一个品位。有格尔在;他的军营我进出就像走自己家一样。

运来的大炮;我仔细检查了;才知道是由于运输时不小心;震松了零件才不能用的。我亲自修理了一尊大炮后;要几个信得过的边防军跟着做。很快解决了大炮的问题。我要他们连夜去边关;在那里就地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再带回来让我看。我这个现代社会连半桶水都算不上的家伙;在明朝成为了大炮的修理专家。这好笑不好笑?

为了考生在考试时不分心;也为了考试时期京城治安等问题;我霸道地宣布了临时京城治安管理条例。第一所有青楼妓院立即开始停业整顿;妓女可以借在机会休息休息;也可以集体去外边旅游旅游。第二;各区各街道;有专人管理;不得闹事;不得打架斗殴;哪里出事;专人和他的直接上级一起处理。事态严重的话;永远搁职;永远不能为官。所有考生;不管是文科还是武科的;故意闹事者取消考试资格。情节恶劣者终生取消资格。考试当天;所有的军队出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实行京城交通管制。

虽然我的霸王规定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但大多数的京城老百姓都觉得这么做是对的。那些不满的声音;我固执地当没有听见。他们再说;我就当他们闹事抓起来,我的霸道和威名,马上扼杀了不满情绪和反对声音。老百姓可以抓;官员却不能抓;官员们也有不满的。可我有的是办法;锦衣卫的卢放是我的死党加同盟;他们会请不满的官员去锦衣卫指挥使衙门坐一坐。再不行;诏狱的丁不会随时到不满的官员家坐一坐。诏狱是什么地方?那是皇帝家的天牢,里面的人都是比怪兽还要恐怖的家伙。吓得这些官员们一家人老老少少全体大小便失禁,有几个直接更吓死了。虽然有点过分;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想绕过去,进皇宫告状的官员;没有进皇宫就被张罗这个不怕死的主;连上傻大个两个人阻拦了。对不满的官员一阵拳打脚踢;一点不给崇祯皇帝朱由检留面子。直接把想去告状的官员打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这也不能怪他们下手太狠,主要是这群吃饱了没有事做的官员,平时缺少锻炼,抗击打能力实在是太一般了。不但挡不住傻大个的几下重拳不说,就连没有多大力气的张罗也挡不住。实在是要好好训练这群朝廷官员了,又经历有时间不要总去什么妓院找姑娘,应该去练练身体,就算是去负重跑也好过整天在女人肚子上使劲。

第二十二回 变相教坏所有的武将

为了考生在考试时不分心;也为了考试时期京城治安等问题;我霸道地宣布了临时京城治安管理条例。第一所有青楼妓院立即开始停业整顿;妓女可以借在机会休息休息;也可以集体去外边旅游旅游。第二;各区各街道;有专人管理;不得闹事;不得打架斗殴;哪里出事;专人和他的直接上级一起处理。事态严重的话;永远搁职;永远不能为官。所有考生;不管是文科还是武科的;故意闹事者取消考试资格。情节恶劣者终生取消资格。考试当天;所有的军队出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实行京城交通管制。

虽然我的霸王规定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但大多数的京城老百姓都觉得这么做是对的。那些不满的声音;我固执地当没有听见。他们再说;我就当他们闹事抓起来,我的霸道和威名,马上扼杀了不满情绪和反对声音。老百姓可以抓;官员却不能抓;官员们也有不满的。可我有的是办法;锦衣卫的卢放是我的死党加同盟;他们会请不满的官员去锦衣卫指挥使衙门坐一坐。再不行;诏狱的丁不会随时到不满的官员家坐一坐。诏狱是什么地方?那是皇帝家的天牢,里面的人都是比怪兽还要恐怖的家伙。吓得这些官员们一家人老老少少全体大小便失禁,有几个直接更吓死了。虽然有点过分;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想绕过去,进皇宫告状的官员;没有进皇宫就被张罗这个不怕死的主;连上傻大个两个人阻拦了。对不满的官员一阵拳打脚踢;一点不给崇祯皇帝朱由检留面子。直接把想去告状的官员打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这也不能怪他们下手太狠,主要是这群吃饱了没有事做的官员,平时缺少锻炼,抗击打能力实在一般。不但挡不住傻大个的几下重拳,就连没有多大力气的张罗也挡不住。实在是要好好训练这群朝廷官员了,又经历有时间不要总去什么妓院找姑娘,应该去练练身体,就算是去负重跑也好过整天在女人肚子上使劲。

自从我来到京城后;一些一贯趾高气扬的文官渐渐知道了应该有的分寸。一些平时怕见文官的武将现在敢堵着对方家的大门的找文官的麻烦。我成为了所有武将的靠山。一些文官来找我讲道理;我都一人给他一拳。理由是和我们武将讲道理;不如比谁的拳头硬。

我有一次在半公开的场合教训武将说:“我们是大明朝的将领;不是什么小娘养的。什么是军官?就是比无赖更无赖的人;比强盗更强盗的男人;比野蛮人更野蛮的军人。我们就是要和文官比力气谁大;和老百姓讲朝廷的王法怕不怕?什么擅长的,我们做什么事情。和文官讲道理;我们十个说不过他们一个;因为他们是靠嘴巴吃饭的。可说打架他们一百个打不过我们一个。他们可以谩骂我们,我们为什们不能揍他们呢?反正不管打与不打,他们文官都说我们是武夫、丘八,一群不讲道理的野蛮人。要是有文官来找事;就先打他一顿;让他们知道大明的武官不是这么好见的。有事的话有我在,我就是你们的靠山。如果连打架都输给那帮文官的话;你们就早点退出武将行列;少给我们武将丢人现眼。”

我的话成为了大家武将们的座右铭。从此以后武将好象打了鸡血一样;见了文官就要找他们单挑。气得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们;连叫“粗鲁”的同时,转身快速离开,比兔子跑的还要快。一些文官在几次被打后;挨打本事不见长,逃跑功夫本事倒见长了。也算是变相锻炼了他们文官的体质吧,看我这个人多有爱心,免费为崇祯皇帝朱由检训练他的手下。。不过这些是大多数都发生在下级官员身上,一些高级将领也要顾及自己的脸面,不好直接抓一个品级相等就揍。

艳儿姐姐去见张太后时;说太后有点埋怨我;说我不但没有教好张罗;还给张罗起了不好的榜样。张罗没有改他的流里流气的样子;还开口闭口“老子”称呼自己。张罗一个月里打了五十七个大臣;其中一个大臣一个月里被他断断续续地打了五次。问他理由;他却说:“老子看他不舒服就打了。”气得张太后找来艳儿姐姐;想通过她叫我不要带坏张罗。可张罗已经把我当成了偶像;就算我打张罗一顿;他也只会对我更佩服。有时侯我觉得他有点被虐狂。

为了张罗好;也为了张罗将来升官方便点;我决定让他出任武科考试的第二关把守者。当然这样一来;他也要接受一系列的训练;总不能考官不如学生厉害吧。傻大个也被我拉进了作为第四关的考官。看来这期的考生有难了;和张罗不一样的傻大头是一个明显有虐待倾向的人。正月到二月;他才打了七场架;但每一个被他打的官员都需要躺半年以上,属于重伤或者严重伤。对官员都下这么重手;考生只有自求多福了。还好他是第四关;能过前三关的应该不是软脚的;应该能够挨得住他的拳头才对。

第二十三回 我家的来历

京城的二月虽然还有点冷;但不像边关一样寸草不生;城外的小树也渐渐地发出了小芽。京城里的一些大户人家里的花儿草儿也渐渐有了生机。我家也就是原来内阁大臣李万春的家中;也有一个规模不算小的花园。花园里的花也恢复了部分的生机。

李万春已经被我和崇祯皇帝朱由检一起诬陷为私通后金国人的国之大奸细;这也是逼不得已的行为。因为其中不但牵连到一个应该已经死了的魏忠贤;还有一个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所谓的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儿子,名义上的皇位继承人。魏忠贤是一个权势滔天大太监;知道的秘密太多了;又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死敌。当初在我的极力的要求下;又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做皇帝需要稳定局面;所以崇祯皇帝朱由检才没有下令杀了魏忠贤。改为发配到边疆受苦;其实是想在路上暗杀魏忠贤。没想到在路上还没有动手的时候;就传来魏忠贤已经死了的消息。崇祯皇帝朱由校就派了他的亲信刑部大臣李万春去查看尸体。更没想到这一切都是魏检贤和李万春设计好的。不但魏忠贤瞒天过海没有死;而且又随李万春回京的机会回到了京城,在崇祯皇帝朱由检附近培养他自己的势力,企图东山再起。

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宣布魏忠贤死了的消息;如果再一次说出魏忠贤还活着的话;不就是说崇祯皇帝朱由检欺骗大家;或者说他这个皇帝被人家欺骗了。这样的话,一来有损于皇家形象;皇帝的脸面,只好避而不提;二来魏忠贤手上有没有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儿子?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但为了谨慎从事;不能给魏忠贤有一个出手的机会。所以一切问题不能涉及到魏忠贤和那个不知道存在不存在的孩子身上。我才想出了诬陷李万春勾结后金国人的主意。这样一来任何人和他有关系;不但罪名更大;而且更为大明老百姓所痛恨。只要李子春的奸细身份一落实;他就算有天大的王牌在手也打不出什么花样了。

崇祯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大起”日;在太极殿上一鼓作气连根拔起了李万春一党。当天李万春这座崇祯皇帝朱由检刚赏的房子就被查封了。

没几天时间;还没有完全查找完的李府又有了新的主人;就是我。当然不是因为我是这次对付李万春的主要功臣才奖赏我的;而是因为我的爹吴襄和家人都到了京城。吴襄原来是边关锦州总兵官,他和大将军孙承宗一起出兵攻打后金国。可他畏首畏尾;作战时拖泥带水、贪生怕死。知道不能打赢对手时,一不向上级解释;二不联系同僚,在暗中保存实力,拖延不前。导致前方主将孙承宗战死沙场;大将祖大寿被迫投降后金。吴襄虽然带回了部分兵力;但他临阵脱逃的事实改变不了了的。所以在朝野的压力下;崇祯皇帝朱由检宣布押解吴襄进京城;等待审判。我也被叫回了京城。

虽然李万春做了吴襄的替罪羊;吴襄的大部分罪名没有了;但他的罪名不能因此洗刷得干干净净。崇祯皇帝朱由检还算给我面子;只是剥夺了吴襄所有的职务;将他软禁在京城里。当然要软禁总要有一所房子;就拆东墙补西墙的把李万春的家给了我。我就成了李万春家的新主人;我家在崇祯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正式搬进了李万春家。办了进屋酒的仪式;还请了少天师张玉做主持人。从此李府正式变成了我吴府。

第二十四回 牛嚼牡丹

虽然李万春做了吴襄的替罪羊;吴襄的大部分罪名没有了;但他的罪名不能因此洗刷得干干净净。崇祯皇帝朱由检还算给我面子;只是剥夺了吴襄所有的职务;将他软禁在京城里。当然要软禁总要有一所房子;就拆东墙补西墙的把李万春的家给了我。我就成了李万春家的新主人;我家在崇祯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正式搬进了李万春家。办了进屋酒的仪式;还请了少天师张玉做主持人。从此李府正式变成了我吴府。

因为家里够大;我就四周找人当我的亲信。短短一两月时间;就找来了好多手下。和其他的不同;我把我的人都叫到了我家住;有点像古代时的门客和主人的味道。家里不够大了;就把旁边的房子能买的买下来;不能买得租下来。差不多整条街都成了我家的,大家都管这条街叫吴家小巷。

艳儿姐姐是一个爱美的文化人;什么美丽的东西都喜欢。对于她来说;花园是她梦寐以求的地方。原来在京城时;她不过是一个卖艺的舞妓;如意居里也没有花园。到了边关后;无论是老屯还是锦州;因为战乱和地理环境;都种不上花。这次有这么一个大花园;艳儿姐姐当然很高兴。每天到花园里走走;虽然天还冷;没有什么花;但看着这花园她就高兴。她总是一个人在花园里想着花开的样子,一想就笑。

这天我难得有时间;陪着艳儿姐姐来一趟花园。花园里的花就算有;我也并不会希奇。就算我没有进过皇宫;没有见过皇宫里的花园;我在现代社会的公园里看过无数的花。看见花只会让我想起在现代社会的舒服生活;那里没有战乱;没有争权夺利。

陪着艳儿姐姐一起走着;我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这么大的一个花园里能不能种些时令的蔬菜瓜果;这样一来不但能吃上新鲜的;而且能给大家有点事做。虽然现在家里还忙还乱;可等过了考试后;大家又会没有事做。光打麻将也总不是个事;总要找点事做才好。

我的意思刚一说出来;艳儿姐姐就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

我尴尬地说:“姐姐;你认为不好吗?我们不全部都种;只用一半就好。这一半种花;这一半种蔬菜瓜果。这样好不好?”

艳儿姐姐叹了一口气;说:“你是一家之主,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好了。可惜了这幽雅的花园,就要成为又臭又脏的菜地了。”

我也红了一下脸;本来在花园游玩是多么一件浪漫的事;可一边有散发着臭味的蔬菜地;再想浪漫也浪漫不起来了。连我都觉得自己有种牛嚼牡丹花的意思。

我们两个走着;话却越来越少。突然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地方;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当我停下脚步后不久;艳儿姐姐也感觉到了我的心情。连忙回了过来。

我一边看着花园;一边对艳儿姐姐说:“姐姐;这花园你有没有量过?好象有点左右不对称。这花园有古怪。”说着主动用脚步测量起花园的长宽。

第二十五回 发现异样

我们两个走着;话却越来越少。突然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地方;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当我停下脚步后不久;艳儿姐姐也感觉到了我的心情。连忙回了过来。

我一边看着花园;一边对艳儿姐姐说:“姐姐;这花园你有没有量过?好象有点左右不对称。这花园有古怪。”说着主动用脚步测量起花园的长宽。

作为一个现代人;总比当时的人多点生活常识。当时的大户人家讲究气派和对称。这是原来内阁李万春的家;当然是最好最豪华的房子。大户人家比较重视花园,花园当然也是最讲究的。以进来后看见的亭子为中轴线;左右应该是对称的。可我们刚走了右边;再走左边时;感觉左边比右边浅不少。虽然有太湖石做的假山挡着;也不应该少这么多。

我把一切怀疑都集中在了假山上。我走到了假山里;发现里面不但很小;而且一眼就望到了头。又没有登上假山的小路;这座假山绝对是装样子用的。艳儿姐姐也看出了问题。这种假山不应该摆放在角落,应该放在亭子边才对。

因为我的亲兵都没有了;张玉几个也被我派了出去。因为我怕来考试的武生人数不够;我就要求张玉去找他爹;叫一些五斗米教的人也来参加考试。我霸道地告诉张玉:“老子要有一千个考生来参加这次武考。少一个人我就你身上割一片肉。多了有奖。”急得张玉连忙带人去找他爹;他可知道我有时侯说的话可是会当真的。他可不想少块肉,不但难看而且绝对是最明显的地方缺的,我的脾气就是这样不讲理。

艳儿姐姐连忙叫来了几个从老家带来的家丁。在我的指挥下;他们终于搬开了假山。其实这座假山比我想象的要轻要好搬不少。

假山后是一个黑呼呼的一个大洞。谁也不敢进去。

我仗着自己身上穿着宝甲;又回去拿了几样顺手的武器;拿着火把和几个火折子;准备进去看看。

艳儿姐姐知道我的脾气;知道她再劝也劝不住我。就一咬牙;决定跟我一起进去。

我却把她阻拦了;对她说:“我一个进去好了。你在外面守着。如果我一个对时回不来。你就一边把守洞口;不准任何进去;一边去叫格尔他们来。我会保护好自己的;就算有事发生;我也会保住自己的命。我不会这么容易死的。”

看见我这么坚决;艳儿姐姐就只好留在了外面。但她没有完全按照我的意思办;她第一时间就派了一个手下人去京城郊外去叫格尔来。并且要带我的老兵和两门大炮来我家。就怕我有任何危险。

当我走进暗洞后;里面的空气很不好。还好我在现代社会学过一些消防知识;在进洞前准备了一块半湿的毛巾。我一手拿着火把;一手拿着武器;嘴巴上绑着湿毛巾。

原来我以为这洞不会太大太深;可一进来才知道它通往一个不为人重视的地方。洞口有股气味;令人难以忍受。进去后又有一些机关;还好我在皇宫里的地道里领教过更厉害的;轻轻松松地走过了机关。再往里面走;就是一个暗室。

第二十六回 怎么会提到我

当我走进暗洞后;里面的空气很不好。还好我在现代社会学过一些消防知识;在进洞前准备了一块半湿的毛巾。我一手拿着火把;一手拿着武器;嘴巴上绑着湿毛巾。

原来我以为这洞不会太大太深;可一进来才知道它通往一个不为人重视的地方。洞口有股气味;令人难以忍受。进去后又有一些机关;还好我在皇宫里的地道里领教过更厉害的;轻轻松松地走过了机关。再往里面走;就是一个暗室。

我大概估计了一下;我应该在我新家的柴房下面。谁会想到厨房边柴房下面会是暗室存在着。

暗室分三间;第一间是过道,放着许多的机密文件。我大致看了一看;里面都是和一些手下联络的书信;这些联络人基本已经都被杀或者被抓。还有一些生意上的来往书信;估计这些生意也差不多都已经给崇祯皇帝朱由检查封没收,成为皇家的了。

中间的一间;里面只有两把椅子。两把不放在一起的椅子,估计是魏忠贤和李万春坐的,这是他们暗中商量事情的地方。在中间一间的靠后地方还有一张不太华丽的床。估计魏忠贤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按照他和李万春的脾气;估计在这里的时间并不会太长。他们两个都是很有主见的人;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心事。魏忠贤爱钱;李万春只要他的阮沅。估计两个人在一起也说不上什么知心话。

第三间房;我估计是李万春的房间。进去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是读书人的房间。里面的摆设很简单;一床一椅子;一张桌子。一口书柜。我不知道;这是李万春在家乡时;他的亲娘为他亲自布置的房间样式。李万春的娘虽然嫁给了一个姓李的读书人;但他们没有睡在一起。李万春小时候就和娘住在这种小房子里;布置和暗室里一模一样。

桌子上放着两本书;两本令我意外的书。一本是《春秋》;一本是《史记》。

这两本普通地不能更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