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吴三桂-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可以说是知无不言。使我了解了禁军中的一些事;对于我将要见的禁军将军有了一定的应对方法。

原来听从魏忠贤的禁军将军当然不会再被留用;一个罪大恶极的将军被崇祯皇帝朱由检杀了;一个趋炎附势的降职调任到了一个不重要的地方。现在的禁军有三个称得上将军的指挥官。主将还是原来的主将;但他只是在这禁军营里兼了一个职务而已;他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妹夫,也就是崇祯皇帝朱有检的姐夫,驸马都尉赵将军。他也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亲姐夫,属于皇室中的中立派。他是一个很有地位的人;他的祖上原来是一名军官,好像还和宋朝的皇室有点关系;他本人更是万历皇帝时期的文武双状元。天启初年时;他还带着为数不多的人平定了南疆的暴乱,成为了南疆少数民族最害怕的“大明战神”。从此他就成为了皇家的红人;后来还将当时刚成年的大公主元华嫁给了他。按照规矩皇室成员不能再实际掌管军队这一潜规则,所以他只是在禁军中兼领而已;并没有实际的带兵权利。但当京城,皇宫有事时;他就是皇家最信任的将领,是守卫皇室的最后保障。

禁军中还有两个副领军;一个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从小玩到大的义勇伯卢放;他不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小时候的玩伴;更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奶娘的儿子。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最信任的人。禁军实际上是他在全面掌控。但是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做,这里不过是他过渡的地方而已。

还有一个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嫂子;天启皇帝朱由校大老婆,张皇后的弟弟张罗。这个张皇后是有名的贤良皇后,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上对这个女人的评价都不错。但因为天启皇帝朱由校不喜欢她的严肃和古板;又经常说出一些天启皇帝朱由校不喜欢听的话。魏忠贤更是对张皇后有所顾及,因为张皇后是当时几个敢于直接反对他的人其中最厉害的一个。在天启朝时张皇后和她的家人并不受重视,张皇后很少能看到自己的家人,张国丈也没有实权。

可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时代里;张皇后和她的家人不但没有被冷落;更是走向了新的辉煌。有人说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了报答张皇后拥立他为皇帝之恩才对张家这么好的。而我更觉得这叔嫂之间有点外人不知道的事。历史上说过后来有名的“秦淮八艳”中的柳如是就是来自京城;传说柳如是长得很像张皇后。这是一个当年见过张太后的人无意之间说出来的。有人怀疑她就是张皇后的女儿;可按柳如是的年纪推断;她的亲爹绝对不是比她出生前早几年就已死了天启皇帝朱由校,很有可能她爹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而我在京城的手下;也说过崇祯皇帝朱由检经常去看望嫂子张太后;当时还传说着皇后因此还和崇祯皇帝朱由检吵闹起来,最后周皇后还被崇祯皇帝朱由检被赶出了皇宫;一直到后来才总算又被招回了皇宫;这皇后就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后,长平公主的生母周皇后。后来赫赫有名的陈圆圆就是由她的父亲周老国丈送进皇宫去的。

要见我的正是卢放和张罗两个现在红的发紫的将军。和他们打好关系对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我得不到他们的好感或者信任;我将多出两个将来的敌人。

还好这个军官是一个没有太多心计的人;他对我的提问;是竹筒倒豆子;有什么说什么。我知道了卢放因为原来身份不高;就怕别人说他是奴才出身,什么皇帝的奶兄弟这些话。所以总喜欢别人夸他,说他什么厉害的,说明是他自己有本事才能上位的。张罗是正宗的皇亲国戚;钱够多;地也够多了。但还是最喜欢钱;按他的原话是“钱谁会嫌多。我就是爱钱。有钱我亲爹亲妈都可以卖。不过我姐姐不能卖。她是我的靠山。”就是这两个活宝贝;在禁军营里当然多了不少拍马的;会捞钱的手下。

我跟着军官进了主将营;里面的布置和我的爹吴襄在家里的摆设有一拼。总有种暴发户的感觉。这也难怪,一个事品味并不高的下人出身,一个是死爱钱的主,两个这么样的人在一起,布置出来的当然不会太高雅。

按说我是边关主将;他们不过是禁军营的将军。我们虽然互不干涉;互不管辖;但我的军职怎么算都要比他们高。可他们一个是崇祯皇帝的铁哥们;亲封的义勇伯;一个是张太后的亲弟弟;未来的承恩侯。而且我的主将身份还没有被正式确定。我只好吃点亏。

第二十回 瞎认朋友

进了帐篷后;我先了一个行礼,随后道:“边关吴三桂见过卢将军、张将军。”我把大家的职务都说得很含糊;因为这样一来不会有太多讲究。用不着仔细排职务和等级,大家可以稀里糊涂的乱叫对方。

卢放年纪比较大;而且是一个做事圆滑的;马上起来扶起我;说:“吴将军;您太客气了。是我们应该先向您行礼才是。您可是皇上的老大。在您面前;我们怎么好称什么将军。您真是太客气了。”

当时义勇伯卢放穿着一身的大明将军专用甲胄,映衬着他威武的身材和气质。无论从那一角度看他,他都是一个标准型的武将。比起一边的张罗更像一个将军。张罗没有穿甲胄或者军队的军服,一身的绫罗绸缎,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纨绔子弟。听说他整天和一群无所事事的公子哥泡在花街柳巷里,惹是生非不算,还欺负起外地人,成为了京城新一股恶势力。

卢放这么说;张罗也只好点了点头。看来卢发的心机比张罗这笨蛋要深;要比张罗难对付。张罗就是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纨绔子弟。以为有他姐姐张太后作靠山;就可以天不怕地不怕,在京城里横着走,为所欲为。卢放却知道我和崇祯皇帝朱由校之间的一些事,知道我的厉害和势力。

我对卢放说:“您应该就是卢将军了?皇上在我面前总是说到您。说您是他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左膀右臂。不但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更是将来能帮上大忙的好臣子。今天一见,您果然是一个男子汉;大英雄。”反正崇祯皇帝朱由检有没有说过没有人可以证实;我不会去证实;卢放也不会笨到自己去问崇祯皇帝朱由校。这马屁不拍白不拍。既拍了卢放马屁,有隐隐约约的提醒了大家,我和崇祯皇帝朱由检不但认识,更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让他们两个猜不透我和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关系。

卢放听了后,就好像猪八戒吃了人参果一样;浑身上下都觉得有精神。不但自己觉得威风;而且对我更加的亲近了。他也以为我和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的理解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朋友就是他的朋友,我就成了他又一个好朋友。后来他起的作用可不小。我这转过弯的话,更能显示出皇帝对他的信任,比他自己说上千句万句都还有意义。当然他相信我的话,也当然连我的人也一定要一起相信了。如果谁敢说我在说谎的话,就代表着他并不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亲信。这是对他和他家最大的侮辱,他将誓死保卫他和他家人的尊严。

摆平了卢放;就要对付张罗。张罗这个人说好对付是好对付;他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得纨绔子弟,但如果引起了他的反感;就不好说话了。一般的这种公子不但是死缠烂打的主,更有自己的一帮兄弟。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得罪了他们这批公子哥,比得罪一个当权者还要难对付。而且他是张太后弟弟的事;在京城是家喻户晓;对边关来的我是并不知道的。要不是我是先打听了;根本就不知道这层关系。

我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一边和卢放打招呼;一边观察着张罗。

等和卢放一说完话时;我走向张罗,一边还不住的打量着张罗。好久才说话,说:“张将军好面熟,我们见过?不对;我印象中没有见过您这样级别的将军。我的记性不会差到见过的人都一点信息也没有的地步。对了;您长得很像我家的一个亲戚。不对,这亲戚没有在京城的亲戚。对了,对了,原来天启朝的张皇后,现在崇祯朝的张太后。我总算记起来了,绝对是张太后。您和她长得有点像了。怪不得有点眼熟,又记不起来哪里见过您。您姓张……难道是张皇后,不;应该说是张太后家的亲戚?老侯爷不会这么年轻。张太后的哥哥也不会这么年轻,再说了太后没有哥哥。您是张太后的娘家侄子?好像没有听太后说起过,她有这么大的侄子。对了,她有一个年纪不大的弟弟,年纪和你差不多大。你是张太后弟弟?国舅爷?”

第二十一回 贿赂要员

我不确定的问话;使张罗以为我见过张太后本人,更有可能和张太后有关系。如果我见过张太后;那么代表我就是张太后一边的人;我和张家就是自己人。我和他之间应该是比卢放更近的关系。我没有明说;但意思张罗知道了。越是这么含糊不清,张罗就会越觉得我像是他们的人。只有自己人才会说一些外人听不懂的话,在外人面前才会这么含糊不清。他马上给了我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表示他已知道了一切。我也当作刚刚领悟的样子,神秘地笑了笑。

我们三个像老朋友一样,各自拍拍对方的肩膀,坐下来聊着天。我也随便说了一些边关的事,并没有深入地说战役的事。隐隐约约的表示我爹吴襄的事;希望他们两个在崇祯皇帝朱由检和张太后面前求求情,希望不要重判。两个都把我当自己人的人,马上拍胸答应帮我说话。其实他们都以为崇祯皇帝朱由检和张太后会帮我的忙,不过是给大家装装样子而已,以为他们说与不说并没有多大关系。但这个顺水人情,他们在我面前还是要做的。

我马上又表示了万分的感激。表示将来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他们对我和我爹吴襄,以及我吴家的恩情的。我们三个好得像亲兄弟一样。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从小到大就认识了的好朋友,却不知道我和他们认识不过几个小时而已。

临走时;我拿出两张银票;说:“两位年纪比我大;就是我的哥哥了。兄弟找哥哥帮忙是不用花钱的;这个我懂。可哥哥要为弟弟打通关系总要用钱的,这钱总不能让哥哥也替弟弟出了。这么做的话弟弟实在太对不起哥哥们了,将来没有脸再见两位哥哥。这里是五千两银子的全国通用银票。哥哥帮弟弟我用着;不够再找弟弟要好了。不要怕花钱,现在就我爹才是最重要的事。银子可以再赚,爹死了可不能再活过来了。”说着我就把银票给了他们两个。可不同的是卢放拿的是一张五千两银子的银票;张罗的是一张五千两金子的银票。

卢放本来不想拿;但我坚持;他就收下了;准备一五一十地用在该用的地方,保证不在里面拿一分一毫。这样才对得起朋友,才算是真的帮助朋友。他估计我将来一定会更有发展,他帮我的帮就是为了将来我也可以帮他更大的忙。也算是一种投资而已。这是官场上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可张罗就是一个钱鬼;再好的关系没有钱开道;他是不会真心实意的帮你的。我给他的银票;他一看就知道了我的含义。他点了点头;把银子折起来放进了衣服的袖子里。根本就不让卢放知道金额的大小。卢放也以为张罗拿的也是五千两银子的银票。却不知道我是给了一张相当于二十万两银子的巨额银票。当时银子和金子的比例是四十比一;五千两金子就是近二十万两银子。是我这次进京城带的总数的十分之一。估计这里面有十分之一的钱用在吴襄上就已不错了,多余的钱都进了张罗自己的腰包里了。这也是我故意要多给的原因,不然的话他不会下力气。我等于用这笔钱买了我和张家这层关系而已。

送走了我后;两个人又坐到了一起;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分别给我去打通关节。我提议不但要他们说服崇祯皇帝朱由检和张太后;而且要保证吴襄到京城后不被人骚扰和在诏狱的安全。至于大臣们的关系我自己会想办法打通。他们一个是皇亲国戚;一个是朱由检最信任的手下;有他们出面保证吴襄在审判前的安全;是最好最合适的人选。我就怕吴襄到京城后有什么意外发生。有了这两个人的帮忙;至少安全问题不会有问题了。

我刚回住的地方;几个送信的亲兵就回来了。我准备好的礼单没有一个大臣敢接受;全部都原封不动的退了回来。更有几个大臣连我的人都不见,一听说是我的礼物,看也不看的退了回来。看来这次吴襄的麻烦不小;连一些平时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的大臣都不敢管这事;帮我说句好话他们就更不愿意了。

不过我有我的办法。在京城的官员中;小官员是比较记得恩情的。当年我在过年时送礼帮他们过年的事;他们应该还记得。不大不小的官员最喜欢钱;也最敢要钱。我带的钱就是为了打通他们。至于大官;他们吃我的可不少了;我都有帐单的;怎么也会让他们帮我说话。不然的话我完了也要他们跟着我一起完,大不了一起倒台罢了。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刻薄的人;他总是记得别人的不好;忘记别人的功劳。我如果说了出来;京城的官员起码要倒下一多半。

而且就算我没有帐;他们的亲人或者手下原来都是商业联盟的会员。有许多没有写明的帐和花的钱都是有帐可查的。而这帐在我手里。我拿出来他们就不是被降职隔职的事;是杀头抄家的罪。我就不相信他们不怕?他们的家人不怕?玩阴谋诡计;我这个现代人狠起来比你们这些古代人要厉害多了。

第二十二回 京城局面

我不是一个嚣张的人;但也不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我承认继承了一些吴襄的狡猾;更继承了吴家的军人脾气。什么是军人脾气;就是直来直去;做事只要达到目的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喜欢速战速决;不喜欢由别人来评定自己等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越来越喜欢三国时的曹操。

在现代社会时我就看过《三国》;到了明代后也看了许多关于《三国》的书;常先生更是仔细分析了其中各个人物的立场和性格。可我对忠义的关羽;勇猛的张飞;聪明的诸葛亮;文武双全的周瑜都不屑一顾。

常先生知道后也对我不解;为什么我不喜欢当时人都喜欢的这些人?我却觉得这些人不是有勇无谋;就是没有雄心壮志;聪明地太愚腐;文武双全的气量太小。我比较看好的刘备是因为他会收买人心;这人虽然虚伪;但每次都能征服对方。《三国》中每次写到刘备时都是说他有困难;可他都能利用自己的以退为进方式克服困难。

特别是几次三番的哭;每哭一次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这人有能力但没有魄力;运气也不是太好。孙权还可以;就是为人太懦弱;事事都要听别人的;自己没有太多的主张。司马懿老奸巨滑;但发家太晚;没有给自己找一个早点起家的机会;不然的话三国就不会是三国;说不准是四国了。

司马昭虽然够风光;但他和曹丕一样;仗着就是他老子的功劳和福气才有地位的;光靠自己的力量根本就不会有大的作为。

只有曹操;曹阿瞒是一个真正的人物。他的胆略;勇气;智谋等等;都是一流的;他慧眼识人;能调和各方面的势力。虽然后来在赤壁打了败仗;可就连他的敌人都承认他是一个难对付的敌人;是一个当世的枭雄。

我最喜欢他;他那句名言我记得很清楚“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我的理解是曹操宁可自己放弃地位和地盘。不要自己的老百姓推翻自己;也绝对不希望战乱夺走他的地盘和老百姓。

有一点我和曹操更像;我们都不喜欢打没有把握的仗。在我来京城时;就交代在京城的人调查京城的势力范围。当我来到后;专人就把材料暗中交给了我的手下。我连忙看了送来的材料;仔细分析其中的问题。希望近早找出里面的党派派系;理清思路。

当时的京城势力还真的有点复杂;各种势力很不平衡。作为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绝对不会允许某一派系势力过于强大;也不会让党派与党派之间有任何相互联盟的机会。每一代皇帝都知道;大臣们越不和谐;皇帝坐得越安稳。大臣们越团结;皇帝将越辛苦。大臣们闹得太厉害;皇帝的帝位将不稳。所以历代皇帝都要煤事找事的给大臣们制造一些麻烦。从而让大家都知道最后的权力是在皇帝手上的。

当时京城的六部和内阁关系并不和谐。各地方势力也对中央的命令阳奉阴违。边关又打了一次大的败仗;当时的大明真的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

礼部、兵部、吏部、户部、刑部和工部是当时明朝的最主要的部门;分别管理着科考、官员礼节培养、接待外宾和选拔后备力量的礼部;管理全国的将士和战备物资管理和调配的兵部;管理官员升降、职务调动、官员年度考核的吏部;管理国家财务、税收征收和粮食等储运的户部;管理全国案件审理。抓捕罪犯和最终审核的刑部;以及管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验收的工部。

是全国个主要项目的主要落实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两个尚书、四个侍郎领头。在明朝时;分南北直隶,所有每一个部门有两个尚书;虽然级别一样;但实际的权力大大不同。南京尚书只是有个空名称;没有实权;北京尚书才是掌握实权的一个。下面的左右两侍郎也是一样;南京的两个也只不过挂名而已。

第二十三回 分歧和冲突

内阁就是原来宋朝时的中书省;内阁阁老又叫大学士;相当于原来以前朝代中的丞相。但当皇帝权力大的时候;内阁大学士的权力就小了;他们不过是代皇帝先期整理下面送来给皇帝的奏章的文案秘书;当皇帝不想处理朝政或者皇帝年纪小或者病重时权力小的时候;他们就是直接帮皇帝拍板决定所有事务的权臣。内阁历来是和六部有冲突的部门;内阁想插手管理六部的事;六部的人当然不喜欢有人在自己的地盘对自己指手画脚。

关于内阁还有这么一个传说,原来明朝初期也是有丞相的,当年的李善长就是大明第一任的丞相,许多的法律法规都是由他和他的手下决定的。可因为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多疑,找机会罢免了这个开国良相,换上了一个当时对朱元璋唯命是从的胡惟庸当丞相。不久胡惟庸就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不但贪账枉法,而且还纵子行凶,企图谋朝篡位。洪武皇帝朱元璋生气之余,发现丞相的权力过于大,决定永远废除丞相这一职务。从此之后,明朝就没有了丞相这一个百官之首的职务。

当我来到京城时;京城的官员刚好都清理了一遍。新任的礼部尚书张大人是原来礼部的老人;我家和他的关系一向很好;要不是因为吴襄的事太大了;他也不会这么绝情的拒绝我的礼物。光这几年我暗中给他的钱,买下他一家老小的命都够了。

礼部两个侍郎;金大人是原来地方上的官员;也早就是商业联盟中的一个老会员。我虽然没有直接见过他;但他一定知道我的名字。知道我在会员中的影响力,知道我的实力有多大?在一些时候,只要不为难的情况下,估计他是会帮我的。还有一个是王大人;对他我倒并不熟悉;但他能坐上礼部侍郎的位子;不是张大人的人;就是另一派系派到礼部来和张大人做对的人。但我也不用怕他,我只要利用张大人;就能把这个王大人吃下。

兵部是我们的老上级了;边关的所有物资和人员都是由兵部管理的。原来的兵部尚书马大人已被崇祯皇帝朱由检以魏忠贤死党的理由拿下;莫名其妙地又死在了诏狱里。最后连他到底是不是真的魏忠贤一党都不知道。现任的尚书是原来兵部的左侍郎柳大人;他虽然是一个油盐不进的老顽固;脾气也是出了名的不好。在一些军官中被叫成“倔驴子”。但他却是我吴家的一个好朋友。当初就是柳大人提议要我骗走兵部存放着的重装备;条件是我为他为兵部弄些蒙古马回来。我在回边关后马上帮他准备了一批蒙古马。为此他在兵部还有朝廷才站稳了脚,有了自己的势力和地位。我记得当时皇帝还嘉奖了他,说他是一个实心为国的好官。

柳大人为了表示对我的感谢;暗中还派人送了我一匹纯金的小金马;说将来有困难时拿着这家传的小金马来找他帮忙;他一定会尽力帮我的忙。现在他已是兵部尚书;能坐上这位子不但说明他有了足够的能力;更能说明他在崇祯皇帝朱由校那里有地位和信任。已成为了崇祯皇帝朱由检所可以相信的大臣了。

兵部的左侍郎曹大人是一个有名的墙头草;在天启朝的时候就是一个随风倒的家伙。就因为在最后关头他选择了信王;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信王身上。信王成功后,就顺利地当上了皇帝。信王也就是现在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因此不但保住了他的地位还得到了升级,成为了兵部的北直隶左侍郎,成为了兵部第二号的重要人物。

右侍郎钱大人是一个空降兵;以前没有他的资料;不知道他的背景和靠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从来没有带过兵,也不是什么将军出身,更不是我联盟中的会员。不然我不会不知道他的底细。

第二十四回 内阁成员

其他的几个部门也有我的熟人;比如说吏部的尚书原来是刑部侍郎丁大人。当年我被抓进诏狱和东厂时;这个丁大人可没有少帮我上传下达。但这个人是为钱才帮忙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守钱奴。口头禅是“有钱好说话,没有钱你自己的事。”

户部的尚书刘大人;是户部的老人;当年就是和魏忠贤顶着干的主;魏忠贤几次想杀了他;但都被我明着暗着帮他度过了难关。理由是我还需要这个好说话的人帮忙。但这个刘大人还不知道帮他的人是我这个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成年的小鬼吴三桂。

刑部的尚书我不太熟悉;但他的左侍郎马大人是当年商业联盟中老会员马通的亲弟弟。马通一年前莫名其妙死了后;他的那份会员资格和股份就由马大人来继承。可以说是我的一个死忠份子;但他知道如何才是真正的自己人;别人说了他就帮我家说话;别人不说;他绝对不先开口说。这是为了避开嫌疑和保存实力。而马通的死我估计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校干的。这是朱由校卸磨杀驴的老计策;当初我也差一点儿死在这招之下。至于这一点这位马大人知不知道,我也不清楚。估计总能有点怀疑。

工部的尚书秋大人是原来来过边关的钦差大臣;吃饱了喝足了不算;还要走了许多的钱和女人。其中就有一个女人就是我的春兰。春兰是自己心甘情愿和秋大人走的。当时春兰的丈夫刚把春兰赶出家门;春兰就自己提议帮我去京城当眼线。

这事也要怪我;当初她们几个女孩子去京城时;她们都是在风月场所工作的。我并不知道她们要喝一种药;喝了后不会生小孩的一种药。这种药喝了后,可以不能怀上孩子,算是当时的一种避孕药吧。春兰喝了后;因为体质关系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件事是她们几个小姐妹自己才知道的秘密。

当回来后;我给了他们自己选择将来的机会和自由。春兰喜欢上了一个读书人;她被这个读书人的风度和才能所倾倒。我就把她当作自己的一个姐姐一样嫁了出去;不但给了许多的金银珠宝,更是风风光光的大办特办。没想到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坏处;长得漂亮也是罪;穿得好看也是罪;生不了孩子更是罪。自己的娘和妹妹的不是,作为男人根本不管,就是埋怨自己的老婆。在丈夫的再三逼问下;春兰只好说出了实情。在家人的挑唆下,她被丈夫无情地赶出了家门;回到了我家。

当时我并不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一直到春兰和秋大人离开后;我才知道了这件事的所有。比较爱护自己羽毛的我当然不会这么就算了,我马上带人找到了春兰的丈夫家;把挑拨离间的小姑和婆婆抓了去当军妓;让她们也知道什么才是贱女人。

读书人被我打了一顿后;赶出了边关;永远不得再回我的地盘。临走时我还向官府告发他偷了我家的钱财;让这个负心人失去了他唯一的面子和功名。这就是得罪我或者是我的家人的下场。对待这种人,我总是善于露出我凶恶的一面,要他们知道我魔鬼的本性。

内阁现在有三个人;内阁首辅是陆天放陆大人;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老师兼岳父。他不但是朱由检的启蒙老师,他的女儿更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陆贵妃。

内阁次辅是李万春李大人;他原来是天启皇帝时期的翰林院待诏。就是给皇帝草拟圣旨的官员。一般这种官员比较懂皇帝的心思,是一个会察言观色的主。

还有一位内阁成员是陈元陈大人;是原来就在内阁的老人。因为他是中间派;所以暂时留用他;等崇祯皇帝有了更多的亲信;他就会被调出内阁。他在内阁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而已。他已基本没有发言权和决定权了。

在内阁中权力最大的本来应该是陆天放陆大人;这个人不但是崇祯皇帝的老师;他的女儿又是陆贵妃。可其实不然;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疑心病还重的人,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陆天放能做首辅是一个巧合;而不是朱由检的本意。在天启皇帝朱由校时期,陆天放就是吏部尚书;虽然并不太被重视,但也是朝中数一数二的大臣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坐上龙座后;他信得过的人并不多;要做的事又太多;用一些自己不相信的人做事,还不如用一些自己还算满意的人出来做事。大不了以后换了这个人好了。抱着这种想法,崇祯皇帝朱由检只好让这个老师兼岳父做首辅帮帮他的忙。其实他就怕这个既是老师有时自己岳父的老头子独掌大权,将来尾大不掉不说,更有可能颠覆朝廷和他的江山。这种皇亲国戚在一定程度上比外来的敌人更加可怕,更加的令在位者防不胜防。所以历代皇帝,都不敢重用自己的亲戚出来做重要的职务。

第二十五回 真相

这份没有分析的汇报单就是为我牺牲很大的春兰姐姐写的。当年她又一次来到这又恨又痛苦的京城后;不久就因为秋大人喜新厌旧;而被秋大人冷落了。秋夫人又是一个醋坛子,容不下她。她就只好出来再做生意。艳儿姐姐和我离开京城后;她就买下了生意清谈起来的如意居;成为了如意居新的主人。

这个春兰知道我的分析能力比谁都强;所以只是把各种消息汇报上来;并没有做任何的分析。只是在一些重要的信息上画上了圈或者加了注而已。而在关于内阁李万春的信息上;她画了好几个圈。使我对李万春的资料看得格外仔细。

李万春原来是天启皇帝朱由校身边的一个翰林院待诏。就是为皇帝随时准备起草圣旨的官员;也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一个秘书。不要小看了这个正五品的官员,他可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后来因为得罪了魏忠贤;被魏忠贤赶到通州当一个知府。一直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做了皇帝后;他才拿着一些魏忠贤的重要犯罪证据来投靠朱由检。因为李万春是当年的状元;又真的有学问;朱由检也是缺人才;就留下了他。可他在短短的一年多里很快地得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校的信任;成为了内阁大臣。这个人绝对不简单。

我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这其中有问题,可问题会在哪里?我只要感觉,却没真实的证据。使我对自己的第六感犹豫不决。突然我想到了一个重要问题;连我自己都被自己的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