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才律师(落宝)-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122章釜底抽薪
五百里律师义愤填膺了:“李总,听说你也是学法律的出身,我原以为我们会比较好沟通的,谁知道你竟然这么霸道,一点法律意识都没有!你简直是我们法律人的耻辱!”他这可算是鼓起了斗志,就像一只斗鸡一样,把脖子后面的毛都给竖起来了,这是他的舞台,前面是强劲的对手,但是他丝毫不畏惧,当律师的还怕和人辩论说理吗?反正对方又不是公务人员!再者说了,身后还有那么有力的人物给他支持,出了事都不怕担什么法律责任——退一万步说,打个劳动合同纠纷的官司,能有多少法律责任?所以五百里律师早已下定了决心,这次一定要豁出去,搞出一番大大的声势出来!
他也是激动的啊,这种机会简直千载难逢!本身李海就是知名人物了,近期公众关注热点之一,但凡和他有关的消息,铁定会惹来巨大的关注度;再者,涉及到高科技的引进,又是时髦的知识产权官司,还有就是高端的劳务纠纷,也是法律界的热点领域之一。几样加起来,对于一名律师来说,那就是天赐良机!
当律师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名声,名气。说穿了,论法律条文的掌握,有点专业功底,科班出身的,都差不多;要说个人素质什么的,那就比较浮云了,在国内处理好法律事务,所需要的更多的是手腕和交际。套用一句法律界的常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吧,律师最要紧的素质,就是以关系为基础,以手腕为武器。没关系,有手腕也无从施展;有关系没手腕,人家还怕你坑爹呢。
这些都是本身资源的积累和锻炼,但是在此之上,真正决定一名律师的成功与否的,其实就是在于名气。让一个人群都能记住你的名字,知道哪一类法律事务,找你就能解决,这是一名律师最为看重的境界,这样他才能得到充分的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和资源的同时,也能在某个领域不断积累自己的资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到了这种程度,一名律师才算是成功了。
而要达成这种境界,必不可缺的就是一案成名的良机。在五百里律师看来,眼前就是这么一个良机!只要能在和李海的交手中表现出色,得到身后老板和公众的认可,他就算是成功了。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今利字当头,人生能有几回搏?别说李海只是个传说中的混混实习律师出身了,就算李海真的是杀人不眨眼的黑道老大,五百里律师在腿软之余,也还是能有勇气和李海拼上一拼的。
他甚至还巴望着,李海真的会脑残到这种程度,当着他的面说出人身恐吓之类的话来。五百里身为一名律师,能被荣院士选中来执行这个使命,本身也是有其长处的,至少一名律师应该有的素质,他都不缺少。此次来和于忆一道,找李海谈判,他光是录音设备,就带了好几个,甚至还有在民间电子市场能买到的最好的装备。但凡李海有一句话说得过头了,他马上就能大做文章起来。
骂我呀,恐吓我呀,最好是打我呀!五百里挑衅地看着李海,心中却在狂呼,为什么李海年纪这么轻,又身居高位,还这么能忍?自己这么刺激他,挑衅他,他怎么还不暴走呢?为了给李海再添一把火,五百里干脆豁出去了,提高了嗓门道:“难怪你混到现在,还仅仅是个实习律师,是不是考不到执业资格证书啊?”
五百里当然不是白痴,他很清楚李海之所以到现在还是个实习律师,是因为他还在念大三呢。依照规定,只有到了毕业年的法律专业本科生,才有权利申请报考律师执业证书。这样算上一年的实习期,等他们毕业以后,就能拿到正式的律师职业证明。注意这两个是不同的,前者叫律师执业证书,是考试通过的证书;后者是律师职业证明,就跟记者证警官证一样,是职业证明。
之所以明知故问,无非就是为了刺激李海而已。只可惜,五百里律师如此的用心良苦,却没有收到什么回报,李海只是好像看脑残一样,略显不耐烦地瞥了他一眼,然后继续对于忆道:“我是这家研究所的老板,我有权调整任何人的权限,也包括你这个总工在内。有什么问题?”
于忆对上李海,那是一种天然惧怕。当初俩人初次见面的时候,李海还只是坐在王韵身边,貌似是吃软饭的一个实习律师,但是就在那次董事会上,李海却一眼就看穿了他和当时的公司副总串通起来的勾当,差点让他万劫不复!所以到了李海收购研究所之后,他是服服帖帖的,丝毫不敢炸刺,要不是这回得到了业内学霸的许诺和支持,他哪敢和李海对着干?
这会儿听见李海说到具体的问题了,于忆连反驳都不敢,他知道自己的料子,搞搞研究嘛,虽然称不上有多少天分,至少还是熟悉的领域;要说法律责任和义务,那十个他也不是李海的对手。只得怯生生地看了看边上的律师五百里,那意思你还不上?
五百里心里郁闷,同为律师,他当然知道,李海这姿态,已经将他之前的努力全都瓦解,把谈话的节奏,纳入到了李海的轨道之中。从根本上来说,律师是没有性的!他只能是为当事人的利益服务,为当事人去争取权利,现在李海一句话就问住了于忆,五百里也只能是帮于忆解围,在李海圈定好的战场上行动,而不能另开什么分基地。
“李总,你说的不错,研究所作为我当事人的雇主,有权调整他的工作权限。但,姑且不论这种调整是否合理,我听说研究所方面,还同时要求我的当事人,交出属于他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删除里面的所有资料?这是对私人财产和知识产权的粗暴侵犯啊!我简直不敢相信,在现在这个法治的时代,居然还有这样的不文明行为!”
看对方的架势,大概是准备好了无数炮弹,随时可以对自己来个口水覆盖。但李海不准备给他这个机会,直接把一份劳动合同及其附件,扔到了于忆和五百里的面前:“根据合同,于忆于总工在职期间,所有的技术成果,都属于研究所所有,个人即便是有所发明,也仅有署名权。这一条款,换来的是每年增加了五十万的年薪。现在你们不让我们检查,不愿意交出电子存储设备的话,无所谓啊。不过于总工,我想要提醒你,一旦发生技术泄露,恐怕最后倒霉的只有你一个人,那些利用你的技术,开发出了产品的厂家,他们可不会感谢你的大公无私。”
身子朝后仰,李海淡淡地笑着,道:“别说你会得到多少收益,你放心,我会盯着你的,只要你违反了竞业禁止条款,我就会让你把所有的钱都给吐出来。”顺便,李海还侧头,对着旁边的五百里律师加了一句:“你尽管录,我可以告诉你,我也做了备份的录音和录像,只要让我知道你有任何一点断章取义的行为,你会知道后果的。那么现在,如果于总工还是不同意交出个人的电子设备,就请你回家去吧。提醒你一下,你还没有被解除劳动合同,工资我会照样发给你的,不过伴随着工资的,还有你应该尽的义务。不懂的话,你的律师会提醒你的,否则他就是在害你了。于总工,你想好了吗?”
于忆身上冷汗迭出,他别的都不怕,李海说的一句话,让他是心惊胆寒:没人会感谢你,而且最后倒霉的只有你一个人!于忆敢于走出这一步,和李海离心,他倚仗的当然是荣院士等本行业学霸们的支持,就算离开了李海这里,凭着他手中的技术,也能混得风生水起。可是,如果李海能够给荣院士等人,施加足够强大的压力,到时候还真的有可能像李海说的这样,倒霉的只有他一个人而已,因为荣院士那个级别,能用来平息李海怒火的筹码,远比于忆想象的要多。
就连于忆自己,对于荣院士来说,又何尝不是个很好的筹码?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于忆也不是傻子,他也是懂的。关键就是他并不是勾心斗角方面的长才,具体要做到哪个程度,后果又会有多严重,他也无法准确把握。即便是原先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会儿被李海一吓,他又动摇起来了。
五百里律师在旁边一看,着急了,身为一名资深律师,他哪能看不出于忆此时的心理状态?这时候正是显示出律师存在价值的紧要关头,他立马拍上了于忆的肩膀,笑道:“于总工,你放心,李总说得很清楚,只是解除你的办公和研究权限,暂时闲限制你进入研究所的某些领域,不能接触研究资料而已。并没有解除你的劳动合同!至于将来你的前途如何,大可以慢慢研究。”
于忆这才缓过神来,如释重负,他实在没办法当着李海的重压之下,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而且,能带走自己的笔记本,貌似也是一个值得骄傲的胜利啊!
李海却是微微冷笑,在他的面前,有什么电子产品能确保安全吗?
第1123章没有偶然
之所以能那么大度地,放任于忆把他的笔记本电脑带走,李海自然是胸有成竹。所有的高科技产品中,都含有贵金属的成分在内,金银必不可少。这一点或许有人还不了解,不过国内有几个地方,那里的人就是靠着分解电子垃圾,从中得到贵金属来发家致富的,每年生产出的金银都以吨计算!
点金手一出,无声无息之间,于忆的笔记本里,那些电子元件中的金银铜,全都化为了最为细小的砂砾。这是因为,历史上这三种金属,全都充当过货币,其中均蕴含有多少不同的钱神神力,李海用点金手,将其中的神力抽取,那些电子元件还能有什么作用?单纯凭着半导体,可没办法正常运作。
至于能不能修复,重新提取出那些半导体中所储存的数据?李海对此一点都不担心,这要是能从物理层面去修复集成电路芯片那得是什么加工水平了?就连在单晶硅工厂里,创造出一个合适的能让硅晶体自然结晶的环境,都要动辄花费数十亿米元了,更何况是修复!最主要的是,用软件存进去的东西,那顺序也只有软件清楚了,如今去掉了金属成分之后,剩下的半导体里面用什么顺序存储的数据,鬼才知道呢。
看着于忆和五百里律师神色各异地走出去,李海一脸淡定,招手把坐在旁边始终没说话的凯瑟琳叫了过来:“那个笔记本里面的数据,已经被我暗中毁掉了。想必他们会再想办法来窃取数据,近期你要加强安保措施,还有对于研究所里剩下那些研究员的监视。”
凯瑟琳听说,李海居然已经不声不响地把于忆的笔记本给做了手脚,眼中顿时一亮:“老板,我就知道你一定有你的办法。这一手耍的真是帅!放心吧,这里的安保措施,已经经过了我的加强,除非使用暴力入侵,否则他们是不会得逞的。”
李海点了点头,道:“有什么需要,找王峰,要人要钱要装备,他那里都有。”而且王峰手下的人,还是李海用起来最放心的,基本上都是他的信徒。所以李海可以不去大西洋号,也能掌控船上的情况。不过现在,他也没时间再次乘船出海了,况且大西洋号上次的风头还没完全过去,本地市场的反应也未必积极,等等再说吧。
还不放心,李海又在研究所里转了一圈。今天整掉了于忆,虽然名义上来说,只是取消了他的权限,没有直接开掉,不过知道内情的人都懂得,于忆在这个研究所已经完蛋了!自然是人情百态各异,有的是于忆原来的亲信,想要稳住自己的位子就要巴结老板抱紧大腿,有的原先不怎么得志,这会儿就抖擞精神,力争要在老板的眼前好好表现一下;当然也有那秉承着很多技术人员一贯作风,不懂得如何交际的,干脆保持淡定。
转了一圈,应付一下差事,李海最主要还是用钱眼看看这些研究人员身上的金钱流动,他们除了工资之外,还拿了什么人的钱?抓住这一点,谁会和外界勾结,也就一目了然了。做法更是简单,李海只是召集了所有的技术人员,宣布加薪百分之十,便试出了各人的立场,如果没达到心理价位,甚至是与其心理价位相去甚远的话,多半这人就有点问题了,恐怕于忆还是别的什么人给他许诺了更大的利益,所以才会这么想吧。
暗暗记下这些人的姓名,李海直接用手机短信告诉凯瑟琳,让她对这几个人加紧监视,随即就离开了自己的这家研究所。
处置于忆及其同党,包括后续的应对,在李海看来都不算什么大事。荣院士他们这帮人确实把持着医药领域技术问题的话语权,不过那又怎样?李海有的是资金,也有来自上层的支持,想要打开市场,无非就是花点时间花点钱的问题。
他真正烦心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啊,本来研究所的技术团队就不是很强悍,现在总工于忆又走了,还有几个技术骨干都不是那么可靠,眼见的未来一段时间里,技术团队的水准还得继续下滑呢,这可怎么办?别到时候,自己顶住了荣院士等人带来的压力,可是手下的团队却不给力,消化不了先进技术,拿不出成熟可靠的产品来,那岂不是被人笑掉大牙了!
这个是真的难解,李海本事再大,神通再强,金钱毕竟买不到所有东西,人才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的。也没办法指望着通过发展信徒来忽悠,从荣院士身上就知道了,这种高级技术人员,也不仅仅是奔着钱走的,对于他们来说,更直接的关注点,是名而不是钱,名利双收才是他们最想要的理想状态——说白了就是,既出来卖了,还想着立牌坊。
“实在不行的话,就只能从国外请专家来主持了。”李海挠着头想,这样做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生产什么的不成问题了。不过坏处更是很显著,这么一来这技术不是等于还在外国人的手里吗?等于自己这边只是赚了个生产厂家的钱,等到手上这些技术过时了,就吃完老本,关张大吉了!
令他能感到欣慰的是,有凯瑟琳在,至少研究所的日常管理,包括团队建设,都不用他太操心。研究人员吗,大不了花钱去慢慢招吧——就是在接下来的商务谈判中,自己大概要向伊丽莎白和塞琳娜让步一下,以换取她们的某些支持了。想想就不爽!
李海的理智告诉他,想要做点事情,触动到别人的利益了,就是现在这局面,不经过一番狠狠的碰撞,哪能挣得自己的地位呢?最形象的,就是抢椅子的游戏,人家坐下来了,你要想抢到椅子,要么乖乖等着人家站起来,要么就直接把人踹走自己上位,没有第三种选择。
不过,感情上还是很不爽!于是李海忽然觉得,自己应该想办法,去看看于忆的那台坏笔记本交到荣院士等人的手里时,他们的脸色如何,以此来让自己的心情舒畅一下!打了个电话给唐瑛,现在唐瑛也回到之江来,协助老李管理好安全部门这一块,以便将来披着之江基金会这层皮,完成一些见不得光的任务。
唐瑛很快就回了过来,将荣院士等人的住处,还有他们的行踪,都告诉了李海。唐瑛倒也没有啰嗦什么,她也知道李海的脾气了,真要是发飙起来,谁又能用什么利害关系劝得住他?索性由他去折腾,能支持多少就支持多少吧,至少李海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做出什么坑爹的事情来。
“晚饭在龙井村稻香楼吃?”李海摇了摇头,心说这一下午的时间,敢情他们都没怎么动窝啊,那里距离自己中午请客的龙井山庄,其实就几步路而已,走过去也就十分钟不到,而且沿着湖边的游步道走起来,除了这个季节比较热以外,能够欣赏西子湖的美景,算得上是赏心乐事了。
只可惜啊,撞到我的手里,注定你们没有什么好心情了!李海很是恶意地想着,当即打电话,在稻香楼定了个位子,然后呼朋引类,找人和自己一起去那里吃饭。本来是想找朱莎或者朱贵樱一块儿的,不过李海转念一想,索性来个杀鸡儆猴吧,便叫凯瑟琳,带上几个研究所的骨干,其中还有紧跟于忆的数人,一块儿晚上赴宴。
这么一折腾,加上景区一贯的交通不畅,等李海到那边的时候,都七点钟了。不过他到的还算早了,凯瑟琳那帮人还在路上晃着呢!
独自坐在包厢里,竖起耳朵听了听,估摸着隔壁的人数,李海就知道,中午荣院士为首的那帮专家,这会儿是一个不少,全都就坐了。瞧这架势,不会还要商量怎么对付自己吧?李海想想,觉得不会有这种事情,这里是公众场合,之江又是自己的地盘所在,哪怕没有安全部门这股势力,这里也到处都可能是自己的耳目。想要对付自己的话,那还不谨慎从事?
哪知道,也不知是不是他太高估了对手,还是人家真的有恃无恐,荣院士身边的一个专家,接了一个电话,然后就小声告诉荣院士,说于忆马上就到,还带着他的技术资料!当然他说话确实是很小声的,只不过隔着薄薄的一层板壁,以李海的耳力,这就跟在他耳边说话没有两样了。
世上竟有这么巧的事情?李海几乎不敢置信,他正看这帮人不爽呢,人家就送上门一个现成的好机会,让自己现场看个痛快?拍戏都没有这么巧的好吗!隐约地,李海感到这中间或许是有人在操纵着,却又没有线索。
过了不多时,于忆果然到了,抱着个视如珍宝的笔记本,推门而入,见着诸位专家挨个问好,态度好的不行。
只可惜他是热脸贴了冷屁股,人家看中的,只是他手上的这些技术资料而已。荣院士很是敷衍地应付了他一句,便急不可耐地要求于忆打开笔记本,将他存在里面的技术资料调出来,让大家先开开眼。毕竟这帮人学霸归学霸,还是属于技术专家的,对于技术本身,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这结果,却令于忆额头冷汗直冒:笔记本竟然失灵了!怎么打都打不开!
李海正在关注着那边包厢里众人的反应,冷不防手机又响了,他随意朝屏幕上一瞥,骤然眉头紧锁:文素?这个时候她怎么会给自己打电话?
第1124章现场直播
心中已经有了某种感觉,李海看着手机上的电话号码,出了一会儿神。他之前就感觉到,今天这个巧遇,似乎是有些太巧了一点?他也是临时起意,跑到这里来想看好戏,虽然掌握了荣院士等人的行踪,却并没有把握,于忆就会在这个时候过来,而且还是抱着笔记本过来交差的。
为什么到了高层,没人会相信巧合?因为圈子越小,接触的机会就越多,想要伸手太简单了。从系统论的角度上来说,越是小的系统,其中熵的上升速度就越快,一样的道理。这一切,看似就是天造地设,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看好戏的最佳良机。不过,要是李海还相信这是巧合的话,那他干脆就不要再想着往上爬了,如此天真的人,朝上爬也是找死。
这个时候,文素却忽然打来了电话,这几乎已经明着揭示了,是谁在背后插手!李海甚至一瞬间就脑补出了,文素是通过什么途径插手的。蓝大秘,赵老二的秘书,他不就是文家布下的暗子吗?而荣院士和赵老二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目了然,上次要不是卖赵老二的面子,李海哪里会那么容易就免费拿出技术资料的目录去!
他想了一会儿,却没有接通电话,而是掐断了,然后扔在桌子上,眼睛盯着手机,耳朵却听着隔壁的动静。电话一时没有再响起来,倒是隔壁包厢的气氛开始热烈起来,荣院士等人毕竟是老专家的身份,做事不能太急吼吼的,况且于忆这个人,和他手里的资料比起来,也是同等的重要,现在用人之际,要是吃相太难看,让于忆心里不痛快了,那也不是好事。
所以那边还没打开笔记本,而是先客套上了,专家们对于忆大加褒扬了一番,轮着敬他的酒,给他安心打气,于忆不一会儿就被灌了一圈,话都比平时多了不少。
这时候,包厢门推开,凯瑟琳和研究所的几名技术骨干都到了。今天下午研究所的动荡,让这些技术骨干都是心思不定,尤其是原本就是于忆的亲信的两个人,更是人心浮动。职场里老大一跳槽,下面整个团队跟着跳槽的事情,层出不穷,你就算不走留下来,也难保以后的老大会多信任你,更有可能还是被挂起来,到最后还是得走。
这俩人就是这种心思,只不过于忆走的有点太突然了,中午才陪着李海一起和荣院士等人吃饭,那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两边翻脸翻的这么快,哪有闲工夫来敲定手下的人前途?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会怎样,只是大体上觉得还是跟着于忆走比较好。当然李海这边也不能着急翻底牌,要是于忆那边给的待遇不好呢?
再者说了,李海这边有那么多最新的技术资料,等着人去消化,进行产品工艺的定型和生产,职业前景也是很广阔的!要不然的话,留下来镀两年金再走?
对于这种心思,李海一眼就能看出来,很简单,他们脑袋上的估价,在不停地剧烈变动着呢!他也不去理会,反正该走的留不住,更不会把宝贵的神力,用在这种人的身上,说到底,还是他们的技术水平,不值得李海强留。
恰这时,手机又响了,还是文素来的电话,这一次,居然是开了视频通话。李海心中一动,先把耳机戴上,然后接通了视频对话。屏幕上闪出文素的面容,貌似还化了点淡妆,看上去还挺养眼的,笑容也是很亲切,应该说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素质都是相当过硬的,虽然丝们都很盼望着,头顶上那些豪门的孩子都是各种二世祖,不过很遗憾,绝大部分都不是,相反,他们的教育背景,就决定了他们普遍素质都相当不错。当然,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到哪里都是适用的,所以素质再高,也难免脑残。
比方说现在,李海就不知道,文素给自己打这个电话,算不算脑残?因为她只是虚晃一枪,寒暄了一下,就直接把镜头对准了她旁边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在画面中,很清晰地可以看到,荣院士和于忆正在碰杯的情景!显然,文素是在把隔壁包厢所发生的一切,在给李海做实况直播!
李海抬头,看了看桌上神情各异的众人,忽然笑了笑,把手机的屏幕转向他们:“我朋友太坏了,给我看了些很有趣的东西不过我觉得,大家可能都很感兴趣吧?一起看看吧,不过看的时候,请保持安静,免得坏了好戏。电话什么的,也最好不要拨打或者接听。”
屏幕一扭过来,研究所的几名骨干,脸色就全变了。科学家或许不太懂得如何搞定人,那只是因为他们不熟悉这个领域而已,却不代表他们智商不够,看到于忆和业内知名的几位专家坐在一起,觥筹交错的,他们哪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场景?更有的,很快就联系上了隔壁隐隐传来的声音,更是心中巨震,李海的本事就有这么大吗?临时吃顿饭,都被他抓住,来了个实况直播!
他们当然不知道,其实李海也是沾了别人的光而已,虽然不知道文素在打什么主意,不过李海有的是底气,不管文素想玩什么花样,他都可以奉陪。那么这点光,沾了也就沾了呗。至少,能看看某些墙头草的脸色,也是不错的。
这边围着饭桌,看那边的人大吃大喝,诡异的是,也没人把心思放在吃喝上,甚至都不觉得饿,因为从李海的手机中传出的声音,已经清晰地表明了今天那边饭局的主题,就是要于忆带着团队带着技术跳槽!这可是关系到这些研究员们切身利益的大事啊,这世道已经没人讲职场忠诚了,只要条件合适,该跳就跳呗,而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被撬了墙角的老板,也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了。
于是一帮子人眼睛都在盯着屏幕,就看于忆能为他自己,还有他即将拖带的团队,争取到什么待遇呢!不得不说,搞技术的人有时候是挺特别的,比如他们做一件事,很容易就钻进去,心无二用,就连这手机屏幕后面,坐着的就是他们现在的老板,而且还是个手段通天的年轻老板,这茬都快给忘记了——
那边包厢里,客套也客套过了,口头表扬也表扬过了,到了掏干货的时候了,于忆也不含糊,直接叫了个高价,那价格,连李海听了都受不鸟,有那价钱,直接去国外请最好的专家都行了啊!当然,顶级那种,就像研发出这些技术的,服务于十字剑联盟和塔佳组织尖端研究室的那种,恐怕有些难度,不过绝对可以找到比于忆水平高一大截的那种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现代体制下,科技研发已经超越了某个大能以一敌百的时代了,都必须依靠团队,还必须有强大的财力支持。哪怕是再天才的科学家,也很难顶得住一个有着充沛财力支持的完整团队。所以十字剑联盟和塔佳组织,在生物技术方面有这么强,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科学家真的有多叼,而是因为他们持续在这方面进行投入,资金又不缺,所以才有这样的成果。
当然,大家都是搞技术的,对于这里面的猫腻也很清楚,于忆的水平有多高,那些老专家还能不知道吗?人家可是学霸,真正的学霸,自己或许不会专心去搞科研,但是对于业内的发展动态,那肯定是了解得非常透彻,他们就是靠这个混饭吃的。于忆之前出过什么成果,研究方向是什么,他们还能不知道?所以于忆报的这个价格,那肯定是包含了他带出来的那些技术在内。
荣院士也是有格局的人,看这架势,于忆是对于跳槽的价码期望很高啊!“小于啊,我们对于你的到来,当然是有着很大诚意的。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足够的诚意呢?”知识分子嘛,说话总是比较婉转的,说白了就是,你还有什么干货,先掏出来看看再说吧,别光是一张嘴就要高价。
于忆也很痛快,今天走的时候,他已经在桌子上打好了辞职信,明天一早就叫自己的律师五百里,拿过去给李海,彻底离开这家研究所——前提是今晚这价格能谈的满意!因此他抱着笔记本来,也是情理之中的,这可是关键的时间点呢,就连这场所不太合适,也顾不得那许多了。
“荣老,各位老师,我这里有两项最新的药品成果,从分子式,到生产工艺,还有检验数据和结论,全都是齐全的,任何一家具备硬件的药厂,拿到手就能投产,通过药检取得批号也完全不成问题!”于忆也很聪明,他肚子里确实有不少技术资料,不过那些拿出来的话,他就等于是把下金蛋的鸡拱手送人了。倒不如拿出产品来,既表现了诚意,又留住了底牌,哪怕荣老这边谈不拢了,光是拿着这些新药的资料找别的药厂合伙生产,那也是一步不错的好棋啊。
只可惜,注定了今天是他的霉运日,笔记本竟然打不开了!于忆捣鼓了好半天,那屏幕还是黑乎乎的,他这额头上的汗,连空调都压不下去了,这笔记本可是维系了他的命运!
而李海的包厢里,几名研究员的额头上也是汗珠滚滚,他们可不认为于忆的笔记本黑屏,只是一种巧合:李海这手机还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