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子重生-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的时候。”
周硕苦笑一声,摇头道:“唐书记太看得起我了,我虽然有些钱、有些科研成绩,但并不代表经济学界上也有发言权。如果我贸然把这些话说出去,真有一天东亚各国被金融危机袭击,他们是不会感激我的。不仅不会感激,说不定还要怀疑我……”
唐陶沉默了一下,缓缓的点了点头。
他也是个成熟而且见多识广的政治家了,很容易就想得到东亚各国如果被周硕料中,明年真的爆发了金融危机。那对泛翰集团来说,绝对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这世上人都是一样的,永远相信的都是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在金融危机没有发生之前,唱衰东亚经济只会被嫌弃,觉得泛翰集团不识时务。
如果仅此而已尚且还好,最糟糕的是做出预言之后,事情真的像预言一样发生了。
到时候人们不会佩服先知的洞察,反而会认为是他带来了灾祸。这在历史上是无数次发生的事情,而且还会继续发生下去。东亚各国遭到金融危机的人,会下意识的把责任推到他的头上。
“如果没有周硕的这篇文章,是不是国际炒家就不会发现这些金融漏洞?”
“是不是这个人的文章吸引了金融炒家的注意力?如果没有他提醒,这些金融炒家也未必会发现这些问题吧。”
“这人公开发表这种理论为金融炒家张目肯定是一伙的,不然当初为何不悄悄的把这个结论告诉我们,让我们有弥补的机会?”
大体上,到时候这种思想,立刻就会成为社会主流吧?
就好像金融危机过后,印尼经济崩溃,当地人不去怨恨索罗斯这些美国人,反而去抢劫弓虽女干图杀当地华人。越是在强权面前卑躬屈膝的人,在面对比他弱小的人的时候就越残忍。
这也正是周硕,不选择公开发表这种观点的原因。何况这个时候就算把问题摆在东亚各国执政者的桌面上,他们恐怕都不会相信,更不会有勇气去改正。
“那好吧,咱们不去管他们。”唐陶点了点头,问道:“既然你认为东亚金融危机爆发迫在眉睫,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利用这次危机,壮大我们自己的经济吗?”
周硕精神一震,连忙点起头来。面对东亚金融危机,他当然不可能只是用来刷声望。反正东亚经济被美国人收割也是收割,自家收割也能当做是亚洲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其实金融危机来临,有一种获利办法是最简单,而且最适合政府使用的。”周硕双目炯炯有神,信誓旦旦的说道:“那就是政府贷款。”
“政府贷款?”唐陶歪着头,认真的听着周硕的发言。
“对,政府贷款。”他用力的点了点头,重复了一遍。
“金融危机的基础,就是由于目前各国美元外汇储备不足造成的。一旦国际炒家发起攻击,最受影响的必然是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
“也就是说最简单的情况,比如在日本通过政府贷款贷出一笔钱来,然后换成一部分美元,剩下的用来采购。等到金融危机爆发,日元汇率暴跌,我们再把那部分美元换成日元还给日本银行。这样一倒手,设备就算白赚的了。”
“这种模式是最适合政府贷款的了,操作简单风险低。而且由于政府贷款信用度高,能够贷出来的款项数额大,收益也会非常好看。”
“就算退一万步说金融危机没有发生,政府贷款采购的设备,也能够切实的刺激本省经济发展。”
唐陶侧眼看向王大明,见他正好已经记录完了周硕的陈述,轻轻的点了点头。心知再也掏不出什么的唐陶站起身来,向周硕伸出手去。
“我还是叫你周总吧。”唐陶的声音和蔼可亲,笑呵呵的说道:“听了你这一堂课,总要有些尊师重道的表示不是。”
周硕知道自己今天和唐陶的会面也就到此为止了,连忙规规矩矩的站起身来,伸出双手握住他的右手,汗颜道:“唐书记说的哪里话,就算为了渤海省四千万父老乡亲,我也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是。不过这一切都只是我的推测,如果省里有什么决策,希望还是要慎重一些。”
周硕重生以来引起的蝴蝶效应已经不小了,他也不敢确定明年亚洲金融危机就一定会爆发。所以话不敢说满,反正小心无大错总是对的。
“那是当然。”唐陶呵呵笑了一下,和他轻轻的晃了晃手臂,说道:“泛翰集团是省里的重点企业,还希望你们以后多出成绩,为渤海的经济做出更多贡献。”
“噢,对了!”唐陶这次倒是真的猛然想起,笑着说道:“周总可不仅是绣城人,还是咱们渤海省人嘛。做生意的眼界要大一些,别总窝在绣城那个地方。奉天是个好城市,也同样欢迎周总来投资。”
周硕愣了一下,无言的苦笑着点了点头。看来自己抱窝的做法,确实让省里有些难做了。眼看着绣城经济飞速发展,奉天这座省城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
好吧,看来奉天的泛翰广场项目,或许可以提前启动试试?
第四百三十二章 合作社
七月,周硕依照约定,动员了十多家泛翰集团的关联企业和关系户,来到绣城开设新厂。
虽然对何夕在国企改革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有些看不上眼,但这个时候全国都是这个做法,倒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而周硕提出来的合并政策,还需要有何夕后续的强力支持不可,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松懈的。只有把他推上绣城市长的位置,才能保证绣城工业集团向汽车工业冲刺。
泛翰集团本身实际上就是托拉斯式的生产方式,芯片业务从单晶硅、石英坩埚这种基础材料,到光刻机、扩散炉这些生产设备,从芯片设计到芯片生产,从电子产品组装,到电子产品的销售……
产业链上从头到尾,泛翰集团至此都已经搭起了一条粗略的线条。
当然,电子产业这么大的市场,不可能凭借他这样一个企业,就完全覆盖了。这个时候必然会有些关联企业,提供上下游需要的服务和附件。
比如说电子厂要印刷电路板,电路板的基板从哪里来?印刷电路的柔性银浆从哪里来?华晶生产出来的芯片,后道封装的树脂从哪里来?电子件的液晶屏幕从哪里来?配套耳机从哪里来?
这些配件对泛翰集团来说,如果全部自行组织生产,那就太过不值得了。但是如果放任这些关联企业、合作厂商,他们的发展又恐怕跟不上泛翰集团的脚步。
泛翰集团的生产组织管理目前已经全面使用了erp系统,对上下游的供应已经比国内绝大多数厂商敏感。在这个时候、稳定、高效而且便捷的供应链。就成为了生产效率的瓶颈。
泛翰集团虽然实行了erp,但是奈何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实行这套系统的基础。于是泛翰集团的erp系统。就成了沙漠里的绿洲、大海里的孤岛,根本无法发挥其统合企业上下游的作用。
泛翰集团如果想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大托拉斯。那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就是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将众多中小企业纳入自己的系统范围内。其二,则是为了能够掌控这些企业,必须有一家足堪使用的融资机构,简单的说也就是银行。
所以这次动员一部分供应商来绣城设厂,既是对何夕政绩的支持,同样也是泛翰集团自身的需要。
好在绣城这两年有软件园的建设练手,服务大厅和缩减审批手续这些工作做得都很好。公务人员对投资者的态度更是没的说,就连土地都是早就已经做好了三通一平。
有些合作厂商直接购买了近郊的国企厂房。设备拉过来就能生产。有些则在沿海划下一块地,泛翰建设的建筑队伍立刻就能进驻施工。
整个六月,何夕笑的简直合不拢嘴。看着手里统计报表的数字划出一条火箭升空般的曲线,真是让人感到满足。
不过他虽然满足了,周硕却不得不面临一大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没钱。
倒不是泛翰集团手里没钱,而是这些关联企业资金陡然紧张了起来。
搬迁建厂、扩大生产,采购机器设备和人员职工,来到了一片新的土地。自然是要花钱如流水的。
而这个时候肯到绣城建厂的,无不是泛翰集团的铁杆支持者。这些厂家说是泛翰集团在国内商界的基本盘,也不能就算是错了。
泛翰集团如果还想继续发展壮大,那一个跟着我有肉吃的带头大哥形象。还是要必须维持的。为了要给你泛翰集团供货才绷紧的资金链,总不能撒手不管看着人家艰难度日吧?若发生几个天有不测风云,倒闭个三五家的。那泛翰集团也就不用混下去了。
这笔钱怎么办?泛翰集团自身当然出的起,但却不能出。三五家、十几家的资金不是问题。但借谁不借谁?泛翰集团的关联企业几十上百家都列不完,难道谁有困难都要帮一把吗?
这个钱。不能从泛翰集团出,至少不能直接从泛翰集团出。
“听说绣城信用社要改组城市商业银行了。”
东方恪是泛翰集团的大管家,绣城商界里有什么风吹草动,周硕可能不知道,他却是一定会得到消息的。
当然,像是这样的大事情,东方恪一定会第一时间报告给周硕知道。他虽然身份上不再担任周硕的秘书,但与周硕的联系却没有减弱。
国内从1995年开始,就在督促全国各地的城市信用社转变成商业银行。绣城城市合作信用社的改组任务,也算是赶上了国内的第一批次班车。
“就绣城信用社那个烂摊子,改组处银行也是一笔烂账。”周硕愣了愣,随即摇头,不屑一顾的说道。
“可是目前国家的政策,是允许私人机构参股城商行组建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东方恪当然是相信周硕的商业敏感性,他说信用社是烂摊子,那就一定是烂摊子。对自己想要参一脚的想法,不由得就犹豫了起来。
“没错,就算是烂摊子,只要是我们自己的烂摊子,那就是好烂摊子!”
啊?东方恪愣了愣,实在没想到周硕竟然拐了个弯,难道表达的不是反对的意思?
俩人瞪了半天眼,周硕无奈的摊了摊手,说道:“说到底,商业银行是好东西,但这个好东西如果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就宁可不要。”
“商业银行从合作社改组过来,不是拉个皮就行的。过去合作社就是市里的钱袋子,市政建设没钱从这里取,国企没钱也从这里取,最后就是遍地窟窿账的结果。这重新组建商业银行之后,当地政府出资一部分,国企出资一部分,如果参股的私企不能占优势,我是不想趟这趟浑水的。”
“只有砍断市里随意伸过来的爪子,这个商行才有参股的意义。”周硕最后总结式的说道。
俩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会议室里稀稀落落的就开始有人走了进来。这是市府大楼里的一间会议室,今天是何夕专门抽出时间来,为新搬迁过来的企业主们开了个座谈会。
因为人都是周硕和泛翰集团拉过来的,这些企业主里绝大多数倒也都认识他。偶尔一两个周硕不认识的人,东方恪也能在旁边提点一下。
直到人都来齐了,何夕这才压着点走进了会议室。看他神色匆匆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真的刚处理完多重要的事情。
好在在场的没有谁会无聊的指责他,大家其乐融融的起立鼓掌,然后互相熟悉的寒暄了两句。
何夕假假也是个副市长,虽然他在周硕面前的时候姿态摆的都很低,但在表面上他的行政层次和社会地位,还是要远远高于这些企业主的。
“我代表绣城市府、市委,对各位企业家能够到绣城来投资,表示万分的欢迎!今天这个会,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大家的问题。看看我们政府工作服务有哪里做的不好,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啊!”
“何市长太谦虚了!绣城不说是我见过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前十、不,前五还是没有问题的!”
“是啊,不说别的,就这个政务大厅我在国内就没有见到过,可见绣城市府是真心实意为投资商着想啊!”
“还有绣城办事人员的态度,实在是太热情了!我得夸奖一下我遇到的那个小姑娘,我就是问个路,结果帮我办证件从头跑到尾啊!”
“绣城的硬件设施也不错啊,平常咱们去别的地方办厂,哪个拉水拉电不是费老鼻子力气?人家绣城就把工作做到了前面,我还没去呢,三通一平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好事儿哪去找?就算地价贵点我都认了,省心啊!”
……
何夕只是开了个头,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赞叹的发言。一方面是绣城这两年在软件园上获得的经验在全市推广,投资环境确实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座的企业主们也都知道,自己过来办新厂除了给泛翰集团做配套,倒有不少的原因是给何夕站台助威,支持他上位做市长。
这个不看僧面看佛面,既然是泛翰集团要捧何夕,他们这些仰仗泛翰集团为生的企业,说两句好话又算的了什么?
何夕不断的在本子上记着什么,直到会议室里的发言告一段落,这才停下笔,认真的问道:“大家说的我们实在是愧不敢当啊,为投资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我们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当不得诸位的赞誉。我今天来也不是为自己表功的,而是真心实意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在绣城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们商量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地方……”
众人左看右看,这才相信何夕今天真的不是为了听人拍马屁,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来的。
“那个,我这里有一个问题。关于新厂建设期间企业融资困难,不知道市里有没有什么办法支持一下?”
第四百三十三章 窟窿
会议结束的时候,所有企业主都是心满意足离去的。何夕对他们提出了的问题或者当场作出回答,或者表态之后会跟进整改,起码从态度上确实做到了让人如沐春风。
当然,谁也不会指望政府会给自己解决资金问题。就算再怎么欢迎投资商,那也是欢迎他们带来的资金。后妈小儿子再好,那也还是小儿子,只有国企才会得到政府真正强力的支持。换句话说,如果都搞私企了你还要政府支持,那当初搞私企干嘛?
所以大家对于何夕将周硕开始的提问含糊过去,倒是没有多少遗憾。国内放松银根的政策还刚刚开始,私企们没有习惯银行贷款也不奇怪。
直到人走的差不多了,何夕这才招了招手,和周硕坐到了一起。
何夕摸了摸鼻子,尴尬的笑道:“周总让我们来解决这个资金问题,这不是为难政府嘛。今天给了这个,明天要不要给哪个?资金安全谁来负责?再说,我们手里也没有这个预算……”
周硕似笑非笑的看着何夕揣着明白当糊涂,摇头失笑道:“好了何市长,我说的是什么意思您还能不知道?资金的事情,本来就应该是银行负责的。现如今国内银根也开始放松,国家本意就是要刺激市场发展。只不过四大行的贷款总归是不够灵活,要想有力的支撑绣城经济,还得是咱们自己的商业银行得力。”
“哦,周总有意入股改组中的绣城银行?”何夕笑了笑,不以为意的说道:“我是真不知道周总有这个意向。否则早就在市长会议上提这个建议了。”
“已经上过会了?”周硕有些担心,皱着眉头问道:“怎么出结果了吗?”
如果市里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意见统一。而自己却没有得到消息,那唯一的可能就是政府仍然准备把城市商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一来。这唯一能够得到一件银行的机会,可就要从手边溜走了,怎能不让周硕担心。
“能出什么结果?”何夕双手一摊,苦笑道:“吵成了一团糟,会议最后不了了之了。我看啊,市里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出一个方案来。”
“怎么,有人有不同意见?”周硕愣了愣,情况似乎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合作社改制这个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其实全国很多地方。城市信用社改制都不过是拉了个皮,最后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老一套。市里最后还是把城市银行当做自己的小金库,只有几个南方的地方银行才勉强算做了起来。
周硕记得历史上秀城市商业银行还是在2004年的时候出了一个大窟窿,最后市里亏进去起码八十多亿,这才痛定思痛的进行了现代化的银行改革。这也算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真的疼了,知道危险了,是不可能把手缩回来的。
“江市长的意思是要引进民间资本,而马副市长的意见则是市里自己来做……”
“马副市长?你是说常务副市长马博彦?”周硕突然打断了何夕的陈述。皱着眉头问道。
“没错,就是马博彦。”何夕肯定的点了点头。
马博彦是谁?周硕心里非常清楚。在原本的历史上,江大桥的继任者就应该是他。当然,原本那个历史里。江大桥是调去了其他的地级市做市委书记,而不是去省城做副省级的市长。
市委书记未必能再上一步,江大桥历史上就是在任上原地踏步了两届。最后直接退居二线了。但省城市长相当于升了一级,已经是省级领导了。运气好过几年说不定还能坐一坐副省长乃至省委副书记的位置。
而马博彦接手后做了两届市长,城商行的危机正是出在他的任上。虽然出事之后他很快就被调离了市长岗位。去省里担任了省体育局的局长。
但这个窟窿当时是在新市长透支绣城经济的情况下补起来的,不补不行啊,国内听说过哪家银行会倒闭的?不能倒闭,自然只有政府自己去填窟窿。这一填,足足填进去了绣城五年时光,在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里绣城却过得紧巴巴的。到2009年缓过一口气来,结果就是国内房地产市场井喷。绣城人面临的困境就是经济毫无起色,而楼市价格却芝麻开花节节高。
说马博彦是绣城历史上经济落后的罪魁祸首,或许有些高看他,但要说他是源头,倒也有几分正确。
想到这里,周硕直接问道:“马副市长怎么敢和江市长对着干?他能在市长办公会上,顶住江大桥的压力?”
何夕无奈的点了点头,苦笑道:“江市长是要走的人了,对其他人或许还有些威慑力,但在马博彦面前这个效果就差多了。”
“何况把城商行把握在手里,这个事情背后很多人都是持赞同态度的。毕竟市里由此涉及到的利益太多,引入私人资本之后是否还能像现在这么方便的使用贷款,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周硕黑着脸点了点头,这也确实是难办的地方。泛翰集团强大是够强大,但一直以来却有些独来独往惯了。习惯于在外面闯世界,和绣城商业圈子里接触的就不多了。
这个时候想要拉动同盟军,结果就是发现手里没人的感觉。
而反观马博彦这边,可以说绝大多数政府职能部门都是他的同盟军。引入私企,城商行的贷款就要麻烦的多,哪个愿意给自己添麻烦?但是不添麻烦,国家只要维持信用社体制就行了,又何必改组城市信用社的模式。
事实早就已经证明了,让政府肆无忌惮的把手伸向城商行,对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周硕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马博彦这手可是够厉害的,相当于把整个市府需要贷款的部门都拉拢了过去。在江市长要走的档口里发生这种事情,他这是打着一石二鸟的计划啊!”
马博彦这人这个时候硬顶着要把城商行留在市府的手里,拉拢人心的目的很明确。再配合上江大桥调任的这个时机,要说他没有问鼎市长宝座的心思,谁也不会相信。何况他本来就是常务副市长的位置,排排坐轮也轮到他了。
可惜,周硕是绝对不可能支持马博彦这个想法的。除了看这个人不顺眼以外,他现在也算是上了何夕的贼船。
抛去周硕和何悠悠的关系不提,泛翰集团这个时候为绣城拉来这么多关联企业建设新厂,这就是摆明了要为何夕站台。有这个投名状在手,何系的身份那是洗也洗不掉了。
马博彦如果上台,不说他会打压泛翰集团——实际上就算江大桥,现在也没这个胆子打压泛翰集团。但堂堂市长,真要存心恶心你,那也真是能把你恶心的不行。
所以摆在周硕面前的除了支持何夕坐上市长的位置,真就是没有其他的路好走了。
何夕淡淡一笑,胸有成竹道:“不过城市信用社重组毕竟是中央的精神,这个大不了折扣的。何况不是没人对马博彦的意见表示反对,财政口就倾向于引入外部资金,当然工业口也是一样的。”
“财政口,怎么会支持将信用社推出去……”周硕有些不可思议,这把城商行放在手里的优势有多大,没道理财政口不懂。何况这个事情,获得利益最大的就是财政口。
“财政口,也有自己的困难啊!”何夕咂了下嘴,摇头叹息道:“谁都看得出来把城商行掌握在手里的好处,关键是信用社现在就是个无底洞。”
“这些年——”何夕呵呵冷笑一声,接着说道:“市里向信用社伸手可是不少,有一些项目早就成了呆账、烂账。如今要重组、改组,少不得清帐重新规划。但是我说一句内幕,周总听听就行了。这个信用社啊,早就资不抵债了!”
“市里想要继续把持信用社改组的城商行,就得往里面投入一大笔钱去补窟窿。而财政口更担心的是,好多帐都是政府做的担保,真要追究起来不知道多少人要倒霉。这城商行改组就是个地雷阵,财政局里就是阎王殿了!”
周硕挑了挑眉毛,就此恍然大悟。若非如此,去年中央就要求各地改组城市信用社,何以绣城却拖到了现在?实在是江大桥也知道这里面的阻力。然而现如今他马上要高升了,自然也就不怕再得罪人,这才有魄力敢于推动信用社改组。
而马博彦显然就是反对派推出来的代表,他也乐得用这个身份聚拢人心,最后登上市长宝座。现如今阻止城商行吸纳私人资金,已经和他接任市长成了一而二二而一的局面,对抗他就是对抗这个利益集团。
何夕一个空降副市长,在绣城根基不稳。这个时候他是否还会有信心,登上绣城市长的位置?
“那么何市长的意思是,咱们这一局,接还是不接?”
“接,当然要接!”何夕斩钉截铁的说道。
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佳佳
绣城房地产市场的井喷,周硕上一世的历史上是在2007年到2009年开始的。在此之前,绣城的地价一直维持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然而这一世由于泛翰集团的作用,相对绣城房产市场来说大量的资本进入,在1996年的时候地产行业就迎来了一个**。
房产涨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幸好绣城如今投资消费两热,市民们倒不用担心买不起房。
当然,房地产市场本身是个资金密集、劳动密集和关系密集的行业,哪一个叫得出名号的房地产商,身后不是站着一张关系网?
显然,至少绣城的房地产市场,还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绣城的商界风向的。
“周总,咱们真的要和何市长站在一起?”李赤旗有些紧张的问道。
他手下的泛翰地产这一摊,正是泛翰集团伸往绣城房地产市场的一条腿。至于另一条腿,则是泛翰投资基金了。泛翰投资基金如今在绣城商界也算如雷贯耳,以下岗职工为主要群体,提供的再就业基金盈利情况非常良好。
比如说在超市、修理部、服装店、饭店这些小本买卖上,投资不大,但却高价买下来他们使用的房产。如今绣城一栋很不错的门面,房价也不过是几万、十几万,一个亿的资金就能买下一千套。而绣城二手房市场上,一年的成交量都未必有两千套商铺地产。
以泛翰投资基金的体量,大肆收购商业地产那是手拿把掐的事情。若非是顾及到不能把房价抬的太高。市场上根本不会有人能买到二手商铺。
这样一个建、一个买,两条腿组成了泛翰集团的房地产市场战略。周硕如今有大量不动产在手。心里稳当的很。
即使马博彦真的当上了市长,若是让自己不满意了。全力以赴之下也能把他赶走。只不过这么做太败人品了,周硕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想把事情做绝。
“我们早就上了何市长的车,现在下车太晚了。”周硕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淡淡的说道。
他今天穿了一身正式的商务装,笔挺合身的商务西服、领带,配合上锃亮的皮鞋,整个人当真是神采奕奕、帅气逼人。
“走吧,说起来我对绣城商场,还真是没怎么留意过。”周硕检查完了身上的装束。笑呵呵的大步向前迈去。
这是绣城宾馆的一个大型餐厅,平常主要是负责大型活动才会用到。整个大厅足有上千平方米,是自助餐的用餐方式。如今这间餐厅里已经被布置的富丽堂皇,服务生穿插在人群中不断的补充上美味可口的餐饮。会场里的一众客人吃吃喝喝,三五成群的拉着家长里短的琐事。
周硕抬头向前面看去,餐厅的舞台上一条宽敞的红色条幅高高的悬挂着,上面用白纸裁成的大字写着“福林集团成立十周年庆典”的字样。
见到周硕和李赤旗走进了,很快旁边就有人眼睛一亮,大笑着迎了上来。
“李总。真是好久不见啊!最近有什么发财的消息没有?可千万不要忘了老哥哥我啊!”
李赤旗三十岁出头的年纪被这个看起来至少有五十多岁的男人叫做老弟,多少有些勉强——其实叫叔叔都不是不能接受。
不过看来人的样子,倒好像和他颇为熟稔,互相拉着手就寒暄开了。李赤旗倒也是在这种环境下游刃有余。这边刚和这个老男人聊了两句,旁边就又有人赶着过来和他打招呼。
只不过两三分钟的时间,竟然就以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圈子里众人都是和蔼可亲的面孔。争夺位置却是颇为凶狠。周硕只是一愣神的功夫,竟然就被挤了出来。
“来杯酒?”
一个突兀的女声突然在他身后响起。周硕略微一愣,转过身来。
这是一个穿着一身红色连衣裙款晚礼服的女人。看起来应该有二十五六岁的样子,靓丽的头发在脑后绾成了一个包子,脸上画了一些淡妆,除此之外身上再也没有其他的装饰。
但仅仅是站在那里,就让人有种恬适的心情。
周硕看了看她递过来的酒杯,是细长的高脚杯,里面是一种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红色液体。他虽然不能喝酒,但那是特指白酒,红色的酒威胁性就没有那么高了。
愉快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