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渔村-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前任高官,他老妈叫韩冰露,是现任的某地区银行行长……
  华新动力在多个海滨城市都设立有大型实验室,他们总部则在省城山南市CBD发展区,大奔驰跑了一路,上午出发终于在中午抵达了目的地。
  因为杜坦之这层关系,敖沐阳跟杜强处的不错,他在出发之前给杜强打过电话了,这样差不多等他们的车子进入CBD,杜强又给他回了一个电话,时间点拿捏的很准。
  正好是吃饭时间,敖沐阳本想请杜强去吃一顿,结果对方没有接受他的邀请,反而带他留在公司食堂吃了一顿饭。
  杜强是很现代化那种总裁,穿着休闲、精明强干,随时随地显露出充沛的精力和过人的才华;他的公司也是很现代化的大型企业,位置在城市核心地带,公司装潢的很有抽象范儿,一个食堂搞得跟红洋西餐厅似的,来往员工衣冠楚楚,吃个午饭就像是在贵族们搞社交。
  本能的,老敖觉得这公司不是很靠谱,特别是联系到这位霸道总裁的出身之后,他心里更是嘀咕连连。
  但是他想错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特别是这杜强还是杜坦之介绍给他的,杜坦之对他不错,从没有坑过他。
  吃过饭后杜强带他去了一间很大的办公室,里面悬挂着一些屏幕和设备,等他换鞋进入后,杜强给了他一副眼镜道:“敖主任,戴上这副眼镜,让我们一起浏览一下适合您的岛屿的能源供给方式。”
  敖沐阳戴上墨镜,顿时看到一道巨大的浪花向他拍来,很逼真的浪花,不过这只是逼真,并不是真实,他对海水太敏感了,如果向他拍来的真是海浪,那他早开始吸收水汽了。
  拍过来的浪花很高,后续又有波涛衔接而上,源源不断。
  立马,他明白了这是一副很先进的VR眼镜,他看到的3D场景都是电脑虚拟模拟出来的。
  杜强不是要带他欣赏3D海浪,他手里拿着手机,用手机控制着电脑。
  这个巨大的3D浪花是他对敖沐阳进行的玩笑之作,还以为能吓唬到对方,结果发现对方不为所动,他便有些佩服的说道:“敖主任的心理素质真是出众,巨浪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呐。”
  敖沐阳笑了笑没说话,玩别的他不行,要说玩水,那全世界应该没有能比得上他的。
  开了个玩笑后,杜强开始办正事,他划了一下手机屏幕,3D场景迅速变换,三根很长的红色圆柱出现在海面上,随着波涛的翻涌而不断颠簸。
  “毫无疑问,敖主任,最适合砖头岛的能源就是海浪能,也就是潮汐能,您来找我应该是奔着这方向来的吧?”
  敖沐阳说道:“主要是潮汐能,另外太阳能也很重要,我会尽量搭建一个太阳能发电屋,夏季靠它,其他季节也靠它来辅助潮汐能进行作用。”
  听了这话,杜强就说道:“没问题,太阳能发电屋的项目已经很成熟了,我们现在来谈潮汐能电能转换机。”
  “现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红色海蛇项目,它来自于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海浪发电厂——阿古卡多亚发电场。或许您对这个发电厂并不熟悉,但在我们新能源业界它却是声名显赫。”
  接着他又给敖沐阳介绍了阿古卡多亚发电厂的详情,电厂位于葡萄牙北部海岸,2008年投入运转,它的运转方式很巧妙,就通过敖沐阳看到的这三根漂在海面上的圆柱来收集能量。
  在他们面前这三根圆柱不算很长很大,实际上每一根都有140米长,它们连接在葡萄牙北海面海床处的圆柱型波浪能转换器,经过一系列反应后,通过圆柱体收集波浪能,再被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海底电缆中转站最终注入电网。
  敖沐阳来了兴趣,问道:“它的能源产量怎么样?”
  杜强说道:“这么一项设备一年可以产生2。2兆瓦的电能,足够满足1500个家庭的用电需求,对于您的岛屿来说,这肯定是够用的。”
  敖沐阳点头:“一点没错,不过它的造价呢?”
  杜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巧妙的说道:“您没必要引进这样全套的设备,之前跟您沟通的时候您说过对此您的预算为两千万左右,那么……”
  “不是,我是岛屿改建的预算是两千万,不是能源这块就用两千万。”敖沐阳赶紧打断他的话,两人之间沟通出现大错误了。


第1550章 又有一头
  一听这话,杜强的脸上难免出现了惊愕表情。
  随即他迅速平息了心情,决然道:“那么我们先看其他的方案吧,接下来给你看一下我们公司与英国切克迈特海洋能源公司共同设计的海浪发电机,它的型号叫做巨蟒……”
  一边说着,他一边操作手机,随即红色海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海洋‘巨蟒’。
  这条巨蟒倒是长,估计得有几千米的规模,它的质地是橡胶,简单说就是一根装满水的管子,当海浪在上方经过时会对管道产生挤压,然后内部可产生一个向外膨胀的波浪,这道波浪的规模将更为夸张,然后一道道波浪往管道两端扩散,以此来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
  看着演示,敖沐阳头皮发麻,这管道的规模太大了,整个砖头岛才多大面积?于是他便摇头,说这个不合适。
  杜强立马又演示了另一种新型的潮汐能发电模式,这次是叫做漂浮物潮汐—电能转换。
  “这种新模式是澳大利亚西部弗里曼特尔的一家科技公司研制出来的,起初是澳洲政府实验性海浪发电厂的补充部分。后来发现这种模式很成功,于是由我们公司进行了优化,如今已经得到了澳洲议会的投资,正在进行规模化扩建。”
  3D演示开始进行,一些形状不一的漂浮物出现在海面上,每个漂浮物可在海浪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海水穿过铺设于海床上的管道并最终来到陆地,陆上的涡轮将在海水的带动下发电。
  敖沐阳很不好意思的看向杜强,道:“杜总,真是抱歉,我那个岛屿面积不太大,空间实在有限,这种模式下所需要的陆地设备占地面积有点大呀。”
  杜强豪爽的笑道:“那就是不合适,没关系,敖主任,咱们再换一种,我现在大概明白你的需求了,咱们看英国AWS海洋能源公司设计的阿基米德海浪发电装置,它是很不错的。”
  听着他的介绍,敖沐阳忍不住问道:“杜总,您给我介绍的这些潮汐能电能转换设备都是来自国外的吗?那么后期维护保养这方面?”
  杜强笑道:“这你不必担心,我们公司跟国外的同行企业都是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说到这里他忽然理解了敖沐阳的潜意识,便改口说道:“不如这样,我给您介绍一款由我们公司原发设计并已经得到生产许可证的设备,这款设备的名字很有咱们中国味,叫做十五个篮子。”
  VR眼镜看到的场景再度变换,一个大型的密闭容器出现了。
  相比之前的什么‘海洋巨蟒’、‘红色海蛇’、‘阿基米德’之类的名字,这个十五个篮子确实非常本土化。
  听了这名字后敖沐阳便笑了,问道:“七上八下?”
  杜强打了个响指说道:“你还真说对了。”
  在3D视频演绎中,容器从海面开始往下降,杜强在旁边解说:“这机器在陆地的占地面积不大,主要在海里,它要至少潜入水下6米。你看它的上部,它可以像活塞一样上下移动,这样当海浪波峰经过时,活塞向下移动压缩中空结构内部的惰性气体,波谷经过时则向上移动将气体释放出来,你看懂了吧?”
  敖沐阳说道:“嗯,看懂了。”
  杜强继续说道:“这就是动力所在,机器里面有发电机,靠这股气体做动力来供电,这种情况跟汽车的活塞运动为发动机供给能量很相似,说实话我们的创意本来就是来源如此,因为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故而这个项目比较安全。”
  敖沐阳连连点头,他觉得这项目确实不错:“那造价和供能的能力呢?”
  杜强说道:“我正要说这个,相比前面介绍的项目,十五个篮子的能效较为低下,如果用于大规模民用,需要联动生产,单独来说一台机器能支撑五十个家庭的能源需求。”
  这已经足够了,敖沐阳再度点头。
  见此杜强说道:“那问题不大了,它的价格相对其他项目低廉许多,只要一百二十万人民币左右,包括后期的维护和保养费用。”
  项目选定,剩下的工作就好办了。
  两人围绕这项目的细节做了商讨,杜强马上将安排工程师前往砖头岛对潮汐能的情况进行研究,如果一切顺利,半年之内砖头岛就可以变换使用新能源了。
  敖沐阳回到家里,然后主要要忙碌的事就是不久之后的婚礼。
  他没有父母,婚礼的事得亲力亲为,而且麻烦的是他对婚事风俗几乎一窍不懂,虽然参与过几场婚礼,可当时光顾着看热闹去了,没有去研究门道。
  没办法,他只好去找敖富贵的父母帮忙。
  结果他把事提出来后,敖富贵的母亲拍着胸膛跟他说让他放宽心,安心做新郎,婚事相关事宜她会联合姜晓玉、宋秋敏还有千莱奶奶等人来负责。
  这让敖沐阳很不好意思,连连说这些事他跟鹿执紫自己去看就行。
  敖富贵的母亲笑道:“你跟鹿老师都是有本事的人,这种猫零狗碎的事让你俩去干,那不是浪费人才?你去管村里的事吧,该准备什么东西我有数,富贵刚结完婚呢,到时候我给你清单,你把钱给我就行!”
  敖沐阳很是感动,连连点头道:“婶子那真是麻烦你们了,其实我这个月没什么事,自己能拾掇的了。”
  “谢什么谢,咱们两家子做了几十年的邻居,远亲还不如近邻哩,婶子没给你帮过什么忙,你结婚的事怎么着也得帮你舞弄一下。至于你呀,你没事就带队去捕鱼呀。”
  有些事不能说,一说就会反向灵验。
  敖沐阳以为自己正月里没事干,结果就在月底的时候来事了,那天上午好些游客在海里看鲸鱼,忽然有人喊道:“哇塞,前面又游来了一头大鲸鱼。”
  船老大笑道:“不加海豚的话,村里就一头抹香鲸和虎鲸,哪里还有鲸鱼呀?”
  然后,他顺着游客指示的方向往深海看去,竟然真的又看到了一头大鲸鱼那隐约的身影……


第1551章 要自杀啊
  老话说的好,家有金梧桐,引得凤凰来。
  龙头村一直努力治理外海环境,几年下来卓有成效,海水清澈、质地优良,随处都是各种海藻海菜,还有一座珊瑚区在逐渐扩展,吸引了好些鱼虾蟹到来。
  但从没有鲸鱼这种大型鱼类出现,事实上在整个红洋有记载的历史上,就很少有鲸鱼、鲨鱼来到红洋湾这片海域。
  所以,龙头村外海有海豚、虎鲸乃至抹香鲸才会吸引那么多游客前来观看,甚至是本地本市的游客,无他,大家从小没见过野生的鲸鱼。
  这次看到有新的鲸鱼劈荆斩浪而来,正在摇船的村里人高兴坏了,赶紧对左右呼喊。
  周围的人啧啧称奇,有游客催促着划船过去看看,那摇船的渔汉笑道:“咱们这船就四米长,这鲸鱼得有八九米呢,咱们跟它比那不是以蛋击石吗?”
  “叔叔,是以卵击石。”
  “都一样,卵和蛋不一回事吗?狗卵子不就是狗蛋子吗?”
  旁边有游客说道:“这里的卵跟狗卵子的卵不是……”
  ‘哗啦’一声巨响打断了游客的话,鲸鱼再度冒出后背,阳光照耀在它那宽博的背脊上,显示出一种流畅的黑色。
  海水从鲸鱼那光滑的背脊上落下来,带着点点光芒,如同是阳光在流动一样。
  它的长度有小木船的两倍,放大到整体可就不只是两倍了,鲸鱼只是冒出半边身子来,旁边那小船已经在它浮出水面时候引发的海浪中狂野颠簸起来,吓得渔汉赶紧摇船走人。
  这下子没有游客敢再提去鲸鱼旁边看看的事了。
  “这是什么鲸鱼?”好些人都在问这问题。
  本来一直在海面游弋蹦跳的海豚群看到游客的注意力纷纷转向了鲸鱼,它们探头在水面后从口中发出清脆的鸣叫声,然后也纷纷游向鲸鱼,靠近后用脑袋撞向它的下颔和两颊。
  这一幕出乎游客们的预料,顿时海面上就吵吵嚷嚷起来:
  “天啊,海豚怎么攻击鲸鱼了?”
  “这些海豚嫉妒心也太强了吧?不让鲸鱼夺走自己风头啊。”
  “一群戏精,赶紧让开,别让它们打了……”
  “不是一只鲸鱼,这不是刚才那只鲸鱼,那鲸鱼在水下,卧槽!救命!”
  最后发出救命惊呼的那游客偶然间往水下一看,随即头皮发麻:只见在清澈的水面下,一道巨大的阴影在随船向前游动,那种视觉震撼力无可描述,这一刻他的巨物恐惧症发作了。
  还好鲸鱼并没有冒出水面来换气,否则以它那身躯、它那力量,一下子就能把小船给顶翻!
  鲸鱼继续往前游动,又有两三条海豚游过来用脑袋撞它的脑袋,其中有一条是去年刚出生的小海豚,小家伙也在努力的撞击着鲸鱼,动作频率很高。
  船上的人发现这一幕后便迷茫了:“怎么回事?这鲸鱼可没有吸引大家伙的注意力啊。”“对呀,海豚干嘛还要撞它呢?”
  “不是一条!也不是两条!是三条!”又有人声嘶力竭的喊了起来。
  在这两条大鲸鱼的后面,还有一条体型稍小的鲸鱼跟随在后,这会它正在冒出水面换气,然后被人发现了。
  “海里有三条鱼,一条是鲸鱼,另一条也是鲸鱼,还有一条依然是鲸鱼。”一个中年人嘻嘻笑道,“怎么样,这诗如何?”
  他们欣赏着新种类的鲸鱼,一边聊天一边拍照,心情愉悦。
  对游客们来说,这趟出海不但看到了海豚还看到了全新的鲸鱼,可谓是非常赚了,有人便感叹道:“老娘去过澳大利亚也去过挪威,就为了看鲸鱼,结果都没看成,倒是在国内看了个够!”
  缓和轻松的氛围没有维持多久,三条鲸鱼出现后继续往前游动,目标直指海滩。
  有人看出不对劲了,急忙问道:“我怎么感觉这鲸鱼是要冲上海滩去?它们是不是要自杀啊!”
  在最近几十年里,鲸鱼纷纷冲上海滩自杀的事时有发生,其中1976年在加拿大东南部塞布尔岛沿岸发生的惨剧尤为恐怖:那次足有一百多头齿鲸成群结队冲上海滩,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体自杀!
  电视节目和新闻对这种事都做过宣传,来出海看鲸鱼的游客提前也做过功课,大概了解这种事,因此第一时间察觉了不对劲的地方。
  此外,这样关于海豚群集体撞击鲸鱼的真正原因也被发现了:它们才不是因为嫉妒鲸鱼们吸引了人群注意力后展开攻击,而是在驱逐鲸鱼们远离海岸。
  敖沐阳就是这时候接到电话的,有村里人着急忙慌的给他打电话,说有鲸鱼要自杀。
  “是不是失恋了?一时心里想不开啊?”敖沐阳以为是村里人开玩笑,老虎和抹香鲸能自杀?
  结果村里人着急的叫道:“不是啊村长,这次来了三头新的鲸鱼,它们正在往海滩上游,海豚在阻止它们,但阻止不了啊!”
  听了这话敖沐阳才知道对方不是跟自己开玩笑,赶紧拎起外套往外跑。
  等他到了码头的时候三头鲸鱼中最大的一头已经进入了浅水区,它那黑黝黝的背脊露出了水面,并不是它要换气,而是海水已经很浅了,它几乎已经搁浅。
  可即使这样,它还在往海滩上游动,且看起来情绪更为焦急,更为急迫的在往海滩上游。
  本来在海滩上溜达的游客全闻讯而来,海船上观光的游客又是拍照又是尖叫,乱作一团。
  鲸鱼一旦冲上沙滩,那短时间内就会毙命,越大的鲸鱼死的越快,因为它们体重太大,在海里全靠海水的浮力来托举身躯,没有浮力支撑后,那在重力作用下它们的骨骼将无力承担这巨大的体重,先是骨头断裂,然后身躯压迫内脏,造成脏器破裂而死!
  还有海豚在玩命的围着这鲸鱼往后撞它,它们已经竭尽全力,可是双方体重吨位差距太大,只能延缓鲸鱼的前行,却无法阻挡。
  游客着急,海豚们也着急,一只海豚将脑袋冒出水面吱吱叫,游客们知道这是海豚在向人类求助,可他们也无能为力!


第1552章 近海救援
  “怎么办啊?”几个善良的姑娘急的都垂泪了。
  但鲸鱼体型太庞大,在浅海之中前行的时候如巨舰碾压,游客们着急却也没办法,他们总不能跳下去到海里阻拦这鲸鱼吧?那估计救不回鲸鱼还得送命!
  可还是有人这么干了,这会只是初春,春寒料峭,海水依然冰凉,一道人影投入水中,快速挥舞手臂游向了鲸鱼。
  众人的目光聚集过去,有人便询问道:“这是谁啊?太冲动了!”
  船上的渔汉们则纷纷打了个哆嗦:“我日,村长!”
  敖沐阳跳入水里游向鲸鱼,看着这一幕众多渔汉抓耳挠腮,村长带头下水了,自己要不要跟着下水?但自己就算下水了那又能干嘛?
  于是大家伙便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之后脸上全是茫然。
  还好趁乱之中海滩上有人喊了起来:“大家别轻举妄动,赶紧划船离开这片海域,村长说他自己能搞定!”
  听到这话渔汉们松了口气,不用左右为难了,不过紧接着他们的心又提了起来:这可怎么搞?这么大的鲸鱼,谁能顶的动啊?
  敖沐阳没想着要顶这条鲸鱼,他游过去后先给鲸鱼喂了一点金滴,随即拍着鲸鱼的脑袋逆向游去,一边游动一边放出金滴。
  金滴对鱼类的诱惑力是无与伦比的,大鲸鱼犹豫一番,终于缓缓的转身往海洋方向游动开来。
  见此海滩上的游客和村民发出欢呼声,但敖沐阳却依然紧张:这鲸鱼所处海域已经很浅了,对它的个头来说太浅了,当它转身的时候,腹部是紧贴在海底的,以他出众的眼力,不难看到鲸鱼腹下出现的红色,那是腹部被磨破大量出血。
  还好,鲸鱼及时悬崖勒马,如果它再往前前进个十余米,那真是多尔衮他儿子多尔衮犊子的弟弟,多尔完犊子。
  敖沐阳带着大鲸鱼往海里游去,鲸鱼鳍肢缓缓摆动,让他看清了鳍肢中央那一块大面积的白色横带。
  这块横带证明了鲸鱼的身份,它是一头小须鲸。
  小须鲸自然属于须鲸,它们不吃大鱼大虾,而是以小型甲壳类动物和小鱼群为食,进食方式是张开大口一次吞下大量海水,然后借着扩张喉腹折来增加口腔的容积,接着闭上嘴巴将水吐出,最终海水中所含的食物便会被鲸须挡住而留在口中。
  所有须鲸对人类都没有伤害力,所以敖沐阳可以随意游动,只要别让这鲸鱼给碾压了,那不会受伤害。
  他往另一头须鲸跟前游动,两头小须鲸相遇在一起,这时候他再放出一点金滴,吸引这头鲸鱼跟着转身。
  于是,两头大鲸鱼完成了转身。
  最后一头小须鲸崽子用不着用金滴来引诱,它瞪着两只眼睛傻乎乎的看着带队的两个长辈,看它们回头了自己便也跟着回头游动。
  危机暂时解除,但也只是暂时,这些鲸鱼可能还会游向沙滩,敖沐阳此举是治标不治本。
  三只小须鲸回到安全海域,他招呼村里的投食船给它们喂食,先用食物稳住它们。
  自然情况下小须鲸吃的是小鱼小虾,村里没有那么多小鱼虾,一般准备的都是大鱼大肉,毕竟不管虎鲸海豚江豚还是抹香鲸,它们都是大型肉食动物。
  不过小须鲸也是吃肉的,只要把大鱼大肉剁碎成小肉块、小鱼片即可。
  敖沐阳把命令传达下去,空闲的渔家乐纷纷忙活起来,绞肉机、切肉刀一起开动,几百斤猪肉和从湖里捞上来的淡水鱼便被粉碎开来。
  有人驾船去接他,等他一上船,船上的游客跟见到英雄一样把他给围了起来:“牛逼!”“村长真厉害!”“难怪年纪轻轻就是村长,我服了!”
  先是夸赞,然后就是询问:“村长你是怎么把它们带回去的?”
  敖沐阳笑着点头回应这些夸奖,对于询问则是轻描淡写的转移开来:“这是小须鲸,对外来讯号的应激比较友好,另外它们有小群居性,认可头鱼带领的路线,所以我用手掌和拳头拍打头鱼的脑门或者鼻腔,给它一个友好的声波回应,带它进行路线转移。哦,你们知道吧?须鲸的视力不怎么好,行动基本上依赖于听觉和感觉,它们鼻子和咽喉位置的气囊能发出一种特殊的高频声波,对声波非常敏感。”
  游客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真是有勇有谋。”
  也有游客迟疑了一会不好意思的小声问道:“到底是哪样?我怎么听不懂?”
  对于这种问题,老敖就不会回答了,因为他自己也没搞懂自己说的是什么。
  不过他刚才的话并不全都是胡说,关于须鲸的鼻子和咽喉位置有气囊能发出高频声波的事是真的,随后他汇合了苏鹏辉和李继二老,当他们一起研究关于三头小须鲸自杀的原因时,二老便提到了这回事:
  “小须鲸依赖气囊发出的高频声波来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捕捉食物和辨别方向,当它们游到平坦多沙、多泥质的浅海水域时,反射回来的是低频声波,导致它们无法对环境进行正确判断,从而迷失方向。特别是当它们躯体碰到海底的时候,这会让它们惊慌,下意识往前猛冲,最终冲上海岸。”
  苏鹏辉说道:“我记得大概四十年前,那会我刚参加工作,大亚湾曾经发生过这种事,一头抹香鲸从远海游向近海,有渔民看到它在浅海地区不安的转了几圈后最终冲上沙滩。我有同事当时参与了对这抹香鲸的解剖,发现它没有患上任何疾病,就是因为误入近海捕食,然后迷失方向而遭遇不幸的。”
  这似乎就是真实答案,可敖沐阳突然想到了不久前海边发生的一件事:“之前有黄鲫子鱼、海鲈鱼啥的主动蹦上沙滩,它们的行为跟今天的鲸鱼自杀是一回事吧?起码之间是有一些联系的吧?”
  听了这话,苏鹏辉和李继对视一眼,然后脸上不约而同的挂上了忧虑之色。
  敖沐阳心里一紧,问道:“怎么了?”
  李继皱眉说道:“如果这两件事要联系在一起,那可能是近海鱼类脑部或者中耳道受到损害,导致它们对位置的判断出现误差,这样我们得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这很可能跟人类活动有关啊。”


第1553章 柳叶下的巧遇
  鲸鱼主动冲上沙滩自杀这件事至今算是海洋学上的未解之谜,科研人员做出了多种猜测,比如人类在海底布置的机器发出的信号影响了它们的高频声波,比如海洋污染,比如捕食误入浅水等等。
  龙头村外海如果出现的仅仅是鲸鱼搁浅问题,那还好办,可要是把它跟之前的海鱼跳滩的事联系在一起,那就难办了。
  苏鹏辉宽慰两人,说二者之间没有联系,因为时间跨度太大,黄鲫子鱼、海鲈鱼跳滩的事已经发生一个多月了,过年期间和正月里可再没有这种事发生。
  这事没法研究,还好随后另一个证据支持了捕食相关的猜测:春汛开始,柳叶鱼经过红洋湾外海南下产卵。
  柳叶鱼是一种长不大的小鱼,虽说最大能长到二十多公分,但最多的还是十多公分的长度,它们本身名气不大,不过要是说起它们的亲戚多春鱼那就有名了。
  多春鱼和柳叶鱼同属胡瓜鱼科、油胡瓜鱼属,只是后者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的温寒带海域,前者则分布在北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
  相比之下,多春鱼的产量更高,是北大西洋海岸的国家如加拿大、挪威的重要经济鱼种,每年捕捞量超过50万吨,以春秋季最多。
  柳叶鱼则出产于日韩中三国海域,它们也很大,所以一般食用抱卵的母鱼为主,春秋捕捞的柳叶鱼腹部全是鱼籽,因为其族群基数大、产卵能量强,故而食用抱卵母鱼并不会影响其族群的稳定。
  这种鱼产量高,价值就不太大了,但事实上它们营养很丰富、味道很好,是一种很优质的海产,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红烧、可以油炸也可以晒干后烧烤,不管怎么吃都很受欢迎。
  它们受欢迎的地方除了肉质好,还有个原因是鱼刺小,油炸或者烧烤一下可以连头一起咀嚼着吃掉。
  造成这个原因的就是它们的小个头,如果柳叶鱼长到二十公分之长,那就不能这么吃了,大个头鱼的鱼刺太硬,反而不适合吃。
  柳叶鱼个头小,小须鲸就可以捕食,李继和苏鹏辉发现柳叶鱼渔汛已经到了红洋湾以后,就把它们和小须鲸联系在了一起。
  根据两人讨论猜测,这个小须鲸家族可能是被柳叶鱼群给吸引到了红洋湾海域,但红洋湾的海底安装有电缆和相关保护设施,以及其他海底设备。
  因为鲸鱼和其他鱼虾蟹的强大破坏性,人们在海底安装设备后通常会在区域范围内再配上保护设施,比如一些高频波发射器,将靠近的鱼虾蟹赶走。
  应该是小须鲸家族中的头鲸深潜的时候受到了高频波干扰,导致它一时精神状态混乱向着岸边游来,后面两条鲸鱼跟随它也来了海边。
  对于鲸鱼来说这是一个劣性循环,它们往海边游荡,由于海岸线一带的海底平坦,它们放出的高频声波无法得到回应,就以为前面没有阻碍,会继续往前游动。
  等到了它们发现自己所处位置危险之后则会慌张起来,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劣性循环,鲸鱼一旦慌张就会闷着头往前窜,于是它们越慌张就越往前游,越往前就海水越前会让它们越慌张……
  三条小须鲸赶回海里之后没有再往陆地上游动,而是暂时在水深合适的区域缓慢游动,苏鹏辉说它们这是在休憩。
  敖沐阳放下心来,正好柳叶鱼汛到来,他上船带队出海去捕捞柳叶鱼。
  看到他再度上船,敖大国揶揄道:“龙头咱们要不要放挂鞭啥的?村里还有礼炮吗?要不放两个礼炮。”
  敖沐东挠了挠裤裆问道:“什么意思?”
  “庆祝龙头终于上船啊,这可是他今年第一次上船呢。”敖大国笑道,他笑完了又纳闷的看向敖沐东,“东子你最近咋回事?怎么老喜欢掏裤裆?裤裆烂了?”
  他只是随意开了个玩笑,结果这击中了敖沐东心底最柔软的那个地方,一听这话,老大一条汉子顿时泪眼汪汪,差点当场哭了。
  敖沐阳悄悄问敖沐东道:“咋滴,你那病还没有治好?”
  敖沐东哭丧着脸说道:“差不多了,不过我媳妇知道这事了,最近一直在干我。”
  听他这么说,敖沐阳便放下心来:“治好就行了,至于你媳妇干你那你只能忍着,让你他么乱搞!”
  柳叶鱼的渔汛跟沙丁鱼差不多,浩浩荡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