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金渔村-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歪门邪道。
大猪头和大白鹅是硬货,另外还有带鳞完整的鱼八种六十四条,沿着供桌能摆上一圈。
敖沐阳让敖千莱去摆,结果他摆成了个心型,看的敖志盛、敖志满和敖志义几个老人大为心塞……
摆上了鱼,还有鸭蛋、豆腐、年糕条,其中年糕尤其多,因为在渔家这叫金条,它们颜色金灿灿,切成条状后极为好看。
今年的金条年糕更讲究,几个孩子往上贴了金箔纸,阳光出来后晒在年糕上,金灿灿的发亮。
看到这一幕,敖志盛笑了:“小俊啊,你总算成熟了,好歹干了件正事。”
几个孩子也咧嘴笑,看到儿子敖小俊在笑,敖沐康那黑脸膛顿时变成了灰白色。
有人要摆放年糕了,他拿起来就嘀咕:“这年糕怎么轻飘飘的?”
敖志义斥道:“什么年糕,这是金条,金条沉甸甸的,怎么会轻飘飘?大崽你可别乱说。”
汉子把年糕递给他道:“喏,给你金条你自己试试。”
敖志义往手里一拿觉得确实不对劲,他琢磨了一下把金箔纸揭开,然后便气的胡子乱哆嗦:“谁他酿挖年糕吃了?谁家孩子馋成这样?”
那汉子揶揄的笑道:“什么年糕,这是金条!金条硬邦邦的,谁能挖着吃?”
敖沐阳赶过来一看,立马看向敖沐康,敖沐康推了一把儿子急忙道:“已经在揍了!”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我出主意贴金箔纸的。”敖小俊大叫道。
“肯定也是你出主意抠年糕吃的。”敖沐康气的要便秘了,“你他么怎么就那么能作呢?怎么什么都敢作呢?我叫你爹好不好?你给我消停点好不好?”
敖小俊又叫道:“你不能打我,你打我就说明菩萨不好使。”
敖志义怒道:“你胡说什么?”
敖小俊说道:“我没有胡说,我刚才包金条的时候给菩萨和祖宗磕个头,让他们保佑我今年别再挨揍了。爸你要是揍我,就说明菩萨和祖宗不灵!”
敖沐康倒吸一口凉气,他不敢下手了。
敖沐志恶狠狠的说道:“是菩萨和祖宗不保佑你而已!没事,大康,继续揍他,来,我给你摁着他!”
敖小俊急忙道:“儿童是家族的花朵啊,我还是个花骨朵,如果菩萨和祖先都不保佑我这样的花骨朵,那他凭什么保佑你们……”
“别吵吵,这多严肃的场合。”敖沐阳皱眉说道,“算了康哥,今天别揍他了。”
敖小俊顿时松了口气,感激的说道:“小阳叔,你是个爷们,纯的。”
敖沐阳继续对敖沐康说道:“反正今年没两天了,等过完年你再揍他,到时候记得加上利息多揍他一会。”
敖小俊傻眼了。
剩下的活用不着敖沐康了,敖沐阳让他专门盯着几个孩子别去捣乱。
按照祭祀的规矩,猪头、鹅头都要朝外,这是迎拜菩萨进门的意思,而鱼头朝内,因为年年有余,余要余在屋里头,不能落到外头。
猪头、白鹅、鱼和年糕等等叫做七牲福礼,这些供品放在五牲盘里,为了凑齐这么些五牲盘,老敖也是发动全村了。
除了七牲福礼,上供还有很多东西,带根带须的大蒜,五色干果:黑枣、桂圆、荔枝、花生、红枣;五色蔬菜:黑木耳、金针菇、香干、油豆腐、粉丝;五色糕饼水果:橘子、香蕉、苹果、糕饼等等……
敖沐阳庆幸自己把敖志盛和敖志满几位老人请来主持,他根本不知道这些规矩。
贡品摆放齐全,一帮人蹲在门外半山腰上歇息,有人发烟,敖沐阳摆手道:“先别抽烟了,马上放炮了,别不小心把炮仗给引燃。”
看着拿出来那一串串鞭炮,无精打采的敖小俊来了精神,他陪笑道:“小阳叔让我来个将功赎罪,我帮忙点炮仗怎么样?”
敖沐阳微笑摇头:“做梦去吧,孩子。”
敖小俊弱弱的说道:“这睡不着呀,怎么做梦?”
敖沐阳道:“你可给我老实点吧,康哥,看好你儿子。”
敖沐康虎着脸对敖小俊说道:“你他么给我消停点,要不然明年我打断你的腿让你上不了学!”
一听这话敖小俊激动了,他问道:“真的吗?守着祖宗和菩萨,你不能说假话啊。”
敖沐康没辙了,只好来软的:“儿子,你就体贴一下你爹吧,今天可是正事,你别乱来,行不?你想放炮仗,回家拿家里的放。”
第1156章 炮仗响亮
敖小俊瘪着嘴说道:“家里哪里还有多余的炮仗?”
“我给你买。”
“这时候去哪里买?”
“这时候不买,等过完年买,年前炮仗多贵,年后就便宜了,到时候店家都在打折处理,我给你买一万响的,行吧?”
爷俩在那里对付起来,其他人蹲在旁边看热闹。
敖大国咂咂嘴道:“大康这儿子真是个活宝。”
敖沐东说道:“得亏是康哥脾气好,在手里这就是个死宝了。”
敖大国摇头说道:“东子你还没有孩子,特别是儿子,等你有儿子以后你就知道宝贝了。”
敖沐东道:“我是要宝贝他,可我也得先保住我的命啊,就这样的孩子?卧槽,能气得我少活好些年。”
“这不会,生命在于运动,你没看康哥整天追着小俊运动吗?”敖文昌嘻嘻笑,他补充了一句,“反正我喜欢小俊。”
说着,他对敖小俊挥拳:“俊儿,人不张狂枉少年呀。”
敖小俊的存在让他们夫妻了解到有孩子也不是什么好事,这大大抚慰了他们的心。
过了一会后敖沐阳手机响起来,他接通后话筒里传来一个声音:“涨潮啦!”
涨潮时辰到了,敖沐阳一挥手,渔家的汉子们撑起竹竿放炮仗,今年他准备了铁筒汽油礼炮,点燃后轰的一声巨响,真跟放炮似的。
按照规矩,礼炮响六声为佳,响六六三十六声为最佳,意味着六六大顺。
以往是有钱的村子点三十六串鞭炮,没钱的就点六串意思意思,龙头村今天换了礼炮,而且用汽油的花不了几块钱,肯定得响三十六声。
但好几个礼炮一起使用,频率没法做到一致,这样炮声就错开了,点到十几炮的时候大家伙就懵了:自己这炮到底响几声了?
一行渔家汉子左右观望,你看我、我看你,都从彼此眼睛里看到了疑惑。
“怎么了,继续放炮啊。”敖沐阳问道。
敖沐东为难的说道:“龙头,这放多少炮了?”
敖沐阳更为难:“这事你们问我?你们自己不清楚吗?”
几个人很茫然的摇头,都没脸回答。
这个事就很尴尬了,不少人围在周边看热闹呢,有村里人有游客,也有闻讯而来开眼界的外村人。
敖沐阳倒吸一口凉气,这帮呆瓜哟!
他咬咬牙刚要说随便猜个数,差不多就凑活着来吧,这时候村里手艺人梁福来带着孙子梁小虎待在旁边看热闹,听到他们的话,脸上没什么表情的梁小虎说道:“十九、十八、二十二、二十一、十九、十九……”
听到他的话,梁福来便笑道:“领导,第一个炮开了十九下,第二个炮开了十八下……我孙子都记着呢。”
敖沐阳听到后便快速点点头,把数字告诉敖沐东等人。
几个人面有疑虑:“龙头,你不是瞎蒙的吧?”
敖沐阳道:“按照这个数继续放炮,问那么多干嘛?”
不管是不是瞎蒙的,这时候他都得表现的沉稳,只要他沉住气,那其他人心里跟着有底。
炮声再度响了起来,其实敖沐阳觉得这个数挺靠谱的,他便问老头道:“小虎还注意这些数了?”
梁福来道:“对,他经常会记身边的数,比如我雕一个角色用了多少刀、摊子前面一天走过多少人、来看我雕工的多少人、问贝雕价钱多少人,他就喜欢统计这些没用的东西。”
敖沐阳诧异的看了看梁小虎,道:“这其实很有用。”
礼炮之后,还有鞭炮,三十六串鞭炮一起点燃,噼里啪啦的声音震耳欲聋、络绎不绝,火药味笼罩住了半个山腰,燃烧后的火药气灰蒙蒙一片,把个大龙山搞得有几分仙雾萦绕的氛围。
放了炮仗就是点蜡烛,敖志盛给菩萨和祖宗上香,分别请菩萨和祖宗入祠堂,他嘴里喃喃有词,其间连敬了三次老酒。
他这么操作完之后,就算是请完菩萨、龙王爷和祖宗了,按照祖上传下来的规矩,祭祖活动进入尾声,接下来按照辈分族里人上前磕头上香即可。
因为偏殿年久失修,今年就不让大家伙来拜祖宗了,否则人多了在里面走来走去,怕是光脚步引发的共振就能把房子给震塌。
敖志盛拿了蒲团放在供桌前面,后面要是有村里人想给祖宗、菩萨和龙王爷磕头,那可以自己来,他在门口两侧挂了汽油灯,这事算结束了。
从迎菩萨到送祖宗,期间这段时间汽油灯不能灭,这是给祖宗照明用的。
门上挂的两个汽油灯有年头了,是那种很老式的灯具,整体像个宝塔,上有顶盖,下有储油坐罐,材质本是漂亮的白铝,如今因为使用时间久,已经变成了黑色。
敖沐阳看着这灯想起了西湖的三潭印月,他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有关于三潭印月的介绍,当时敖志盛就拿了这灯给他们演示。
他把这段往事说给敖志盛听,老爷子顿时失笑:“对对,有这回事,那会每年讲这节课之前,我就去借汽油灯擦一擦给你们看。”
汽油灯很亮,而且火苗是白色的,在以前没有白炽灯那会,谁家有一盏汽油灯是很让人羡慕的事,一直到敖沐阳上小学,每年秋收季节晚上村里人家忙活,还会在晒场挂这样的汽油灯。
敖沐康在那里警告儿子不准碰这汽油灯,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为了制造气压使得灯芯火苗往上冒,点燃之前他们是往玻璃坐罐里面打过气的,一旦不小心打碎,里面汽油会炸出来。
敖小俊拍着胸膛说道:“爸,你放心,我有数,这是原子弹,绝对不能碰。”
“不光你不能碰,别人也不能碰,你可给我看好了,这俩灯有任何事,我都找你。”敖沐康严肃的对儿子说道。
敖小俊懵了:“凭什么啊?”
“凭我是你爹!”
“可你刚才在祖宗面前说过,说你要叫我爹!”
“年前加初一,你还有四天好时光,你等初二看我怎么揍你!”敖沐康发了狠,回去之后给他的牛皮腰带上油,“这是根好腰带,可不能因为你给抽断了。”
第1157章 装饰渔船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敖沐阳家今天蒸馒头,今年村里用上压面机了,这样让做大馒头的活变得容易许多,每天村里出产好些馒头。
他感慨时代的变化,就把以前村里每到过年要家家户户自己发面揉面蒸馒头的事给讲述一遍,结果鹿无遗听到后就要吃手工馒头,他说:“这馒头跟机器沾了边,就没有灵魂啦!”
敖沐阳家里有面粉,村里每到年根会买好些面粉,明天家家户户分年货,面粉是里面的基石。
他掏了半袋子面粉在大盆子里递给鹿无遗,说道:“来,少爷,你给馒头赋予灵魂。”
鹿无遗摆手:“少爷不干。”
“你不干那就要被干,自己选择一样吧。”敖沐阳亮了亮拳头。
上午,鹿无遗穿着小单衣哼哧哼哧的开始揉面,一边干活他一边哀叹:“我在金陵,虽然没什么地位,可好歹不用干粗活,顶多去烘焙个甜点、端个菜,到了这里可好,我手上都有茧子了。”
“别怕,明年我给你找个对象,你好好处,手上茧子会消退的。”敖沐阳安慰他说道。
“这他么我怕这个干嘛?”鹿无遗没好气的说道。
琉璃女神号开到村里,跟紫鹿号游艇并排停靠,两艘游艇各有千秋,俱能彰显奢华。
颜青城带着朱朱跟六妹回村里过年,以往她在小年就会来,也算是年底给自己放个长假,今年有鹿无遗在,把她吓的到了年根才回来。
村里人可不知道这回事,他们看到颜青城后就热忱的打招呼:“颜总,今年怎么来的这么晚呀?我家晒了鳗鱼鲞,今天给你送一包尝尝,可好吃了。”
颜青城在村里倍受尊敬,不光是因为她有权有势有钱,还因为她给村里捐了好些钱,前段时间修码头,颜青城就又捐了一百万。
打着招呼,颜青城就微笑解释:“孩子上补习班来着,今年补习班结束的晚。”
“我恨死小鹿哥哥了。”朱朱拉着俏脸说道,“本来补习班在一周前就结束了,我妈愣是又给报了一个班,什么原因我能不清楚?”
六妹冷静的说道:“你要是恨他,就别叫他哥哥,叫他叔叔。”
“叫他叔叔?让他做梦去吧。”朱朱摆手,“我要让他清晰的认识到,他比我妈妈小一辈!”
六妹恍然。
颜青城一来,鹿无遗跟换了个人似的,本来他揉一下面哀嚎两声抱怨三句,看到颜青城后立马精神焕发,什么话也不说,就是咬着牙一个劲的揉搓面团。
照例,敖沐阳家跟敖富贵家一起蒸馒头,到了中午就有馒头出锅了,他提着一篮子大馒头回家,将军卖力的摇摆尾巴围着他团团转。
在他看来,馒头最好的伴侣是咸菜,可颜青城母女刚来第一顿他就炒咸菜不合适,于是他就放下咸菜拿出了蟹酱,来了个辣椒爆炒鸡蛋虾酱。
灰粉色的蟹酱和白色的鸡蛋中是红彤彤的干辣椒,几乎不用再加什么调味料,就靠蟹酱本身鲜味就能撑起这道菜来。
村里人送来不少东西,自家晒的鱼鲞、腌的麻辣虾、烤的鱼干还有其他如醉蟹钳、醉虾、榨野菜之类,不知道谁家送了一盘自己腌的小鲍鱼,敖沐阳尝了一个,味道很好。
这样他就不用再做菜了,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吃现成的大馒头。
因为上次酒后告白的事,鹿无遗面对颜青城有些不好意思,就低声说道:“姐夫,我觉得这有点尴尬啊。”
敖沐阳快速的拿了个馒头往上抹了蟹酱递给他说道:“喏,觉得尴尬就回屋里吃去吧。”
鹿无遗欲哭无泪:“姐夫,你真是我亲姐夫吗?”
“那绝对是,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只要你姐是你亲姐,我必须是你亲姐夫。”敖沐阳理所当然的说道。
鹿无遗道:“那你想办法把氛围弄的不那么尴尬,让我跟颜姐好好相处。”
敖沐阳问道:“你说什么来着?”
鹿无遗一愣:“呃,那你想办法把氛围浓的不那么尴尬……”
“上一句。”
“你是我亲姐夫吗?”
“可能不是。”
鹿无遗阴嗖嗖的看着他道:“姐夫,这是抖机灵的时候吗?都火烧鸡毛了!”
敖沐阳道:“那我就算是你亲姐夫,可有什么办法?我又不是月老。再说了,你那次给颜姐打电话,人家很明确的拒绝你了,你还不死心吗?”
鹿无遗道:“不死心,我那次是喝醉了,表现不好。”
敖沐阳一愣一愣的,这小伙子挺不要脸啊。
不关他的事,他就不插手,老老实实的就着蟹酱啃馒头。
鹿无遗期间咳嗽一声:“姐夫,你不说点什么吗?”
敖沐阳道:“那个,马上就过年了,给大家拜个早年啊。”
“除了拜年呢?”
“提前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鹿无遗也只好老老实实的吃饭了,反正他无话可说。
蟹酱略咸,有鸡蛋缓冲,咸味不是那么厉害了,它和虾酱一样,都是海鲜中罕见能把鲜和咸两种滋味同时保存的东西。
有辣椒炒过,这菜真是开胃,敖沐阳吃的大汗淋漓。
吃过饭朱朱帮助收拾餐具,问道:“小阳叔,下午你要干嘛吗?我没事干咧。”
鹿无遗争抢着说道:“我带你蒸馒头。”
朱朱摆摆手道:“中午吃多了,现在看到馒头心里不大舒服。”
敖沐阳怜悯的看了小舅子一眼,说道:“要不带你去收拾渔船吧?咱们把渔船装饰一新迎春节!”
“好!”
大龙头号停靠在码头上,去年是敖大国带着儿子给装饰的,今年敖沐阳自己干。大船旁边是一艘更大的船,那就是龙头号。
颜青城跟着上龙头号去看了看,这毕竟是军舰改装船,有很多跟民用渔船不同的地方。
敖沐阳专心致志的收拾渔船,活倒是不多,龙头号一直没有启用,等于是新船,大龙头号最后一趟出行的时候敖大国带人清洗过了,他要做的就是贴春联、挂辟邪符,还要给船上升起国旗。
朱朱拿出手机播放了一首国歌,敖沐阳绑好国旗,觉得还怪神圣的。
辟邪符是用毛笔蘸着朱砂写在粉红纸上,朱朱好奇的来看,然后读道:“富强、民主、和谐、自由……”
第1158章 那些传统捕鱼法
两艘渔船上挂上红旗后,敖沐阳又在下面加上了彩旗,海风吹过,猎猎呼啸,起码看上去很威风。
他在船上矗立起一条毛竹,上面挂着小红包和铜钱,这叫招财树,过年期间在海上勾搭过往财运,来年给渔船带来好运气。
不用打扫渔船,那收拾起来就很简单了,敖沐阳带着朱朱、六妹忙活完了,太阳还老高。
朱朱眼巴巴的看着他,他说道:“我也没事干了,要不你去找小牛他们吧,他们现在没法在家里玩电脑和手机,估计不在湖边就在山上折腾。”
小丫头的心已经野了,她在学校熬了一个学期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假,结果因为鹿无遗的缘故,颜青城没带她来村里,一直待在车水马龙、钢铁水泥的都市,可是把她给憋坏了。
听了敖沐阳的话,她便欢呼一声带着朱朱跑向村里,将军和狼大狼二追在左右,倒也不担心她们会出什么事。
再说,六妹跟着钟苍练习自由格斗,凭她现在的力气和技巧,普通汉子奈何不得她。
已经是腊月二十八,后天就是腊月三十,订下年夜饭的游客基本上都来了,今年的村里要比往年热闹许多。
冬季山枯风冷,龙涎湖一片孤寂,景色不佳,这样村里对游客来说就有些无聊了。
村里有几户渔家乐的老板商量一番,索性带上了各自家里的游客去湖里捕鱼,说是用老式法子捕年鱼。
敖沐阳回家的时候得到消息,就换上雨靴、带上水靠准备去看看,结果他看见鹿执紫脸色不太好,就赶紧问道:“这是怎么了?”
鹿执紫不在意的笑了笑道:“没事,就是曹家少奶奶给我打了个电话,逼着我们回去过年。”
敖沐阳问道:“你怎么回应的?”
“我安静的听她说完,然后把电话挂掉了。”
鹿执紫这一句话说的轻松,但敖沐阳知道她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不轻松。
结果鹿执紫蕙质兰心看出了他的想法,就苦笑道:“我自己不想跟她和她的家庭再有什么瓜葛,但是小小毕竟跟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年,过去二十个春节,是他们在一起,我不知道我帮他做这个决定,是否合适。”
敖沐阳道:“很合适,你以为小小对曹家有什么感情?再说了,颜姐在这边呢,对小小来说,颜姐在哪,家就在哪里。”
“对你说呢……”
“这跟我什么关系?对我来说肯定是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嘛。”
“求生欲望很强烈,不过我说的是,风哥的话是对你说呢。”鹿执紫往前抬了抬下巴,敖沐阳愕然扭头看到敖沐风在门外向他挥手。
敖沐风一边挥手一边说道:“村长,帮忙去满爷家借个竹筒鱼篓呗,我准备带几个游客去湖上来个鱼篓搂鱼。”
敖沐阳道:“你自己去借就是了。”
敖沐风咧嘴笑道:“满爷不让人进他家门,我估计敲开门没等着开口,就得被用大扫帚给抽出去。”
这话倒是实话,敖沐阳对鹿执紫说道:“别想那些不愉快的事了,走,带你去湖上看他们抓鱼。”
鹿执紫晒然一笑,道:“去湖里抓鱼有什么好看的?”
敖沐阳道:“这次抓鱼的法子是你没见过的,而且去看游客抓鱼,他们是外行人,总能制造很多笑料。颜姐,你去不去?”
颜青城换上一件红色燕尾风衣,道:“去,好好散散心。”
就像滑泥板一样,龙头村还保留着一些相当古老的捕鱼工具和捕鱼方法,比如网兜、拦网、鱼鹰还有敖沐风想要的竹筒鱼篓。
滑泥板最晚也是唐朝出现,而竹筒鱼篓历史更悠久,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
这种鱼篓跟普通的篓子类似,大肚小口,它的开口从正面看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如果能从里面看就不一样了,开口错综复杂插着一些锋利的竹签,鱼可以自如的游进去,却没法游出来。
竹筒鱼篓捕鱼的效率不高,以前是买不起渔网的渔家所用,现在渔家好歹能买得起渔网,所以竹筒鱼篓捕鱼法就被淘汰了,因为用这东西能捕鱼,可太慢了。
有些东西一旦被淘汰,就代表一段文化的消亡。
竹筒鱼篓便是如此,这种鱼篓的编织是很有技巧的,第一它的底部是镶嵌式的,提上来后打开篓底就能倒出鱼来,这点还容易一些,难的是开口处竹签的位置部署,这需要能让鱼轻松游进去,又要让它们没法游出来,光靠竹尖可不行。
龙头村还会编鱼篓的就敖志满老人一个,其他人家里的鱼篓都被扔掉了,因为这东西在过去好些年里实在是没用。
敖沐阳跟鹿执紫敲开了老爷子的门,老人正在看着孙子打磨一块石头,就是普通砂岩,看到有人进来他赶紧把石头给收起来了,好像那是宝贝似的。
听清来意后,他去厢房找出两个竹筒鱼篓,说道:“唉,前年下大雪把我房子给压塌了,以前的鱼篓子都在里面,一起给压坏了,这两个是我后来给修复的,等过了年开春,柳树抽枝以后我再编几个,这两个你先凑活着用。”
敖沐阳说道:“那行,满爷你明年编点吧,几个可不够,村里估计不少要买这个东西的。”
他把鱼篓给了敖沐风,敖沐风道谢,然后一阵风的跑了。
竹筒鱼篓数量少,有些人家带着游客重启了另一捕鱼方法,那就是湖里迷魂阵。
湖里迷魂阵又叫陷阱法密封阵,也是传统的捕鱼法子,它不光是法子,也是一种设施,要占据一片水域,给过往的鱼设下一个陷阱,规模相当庞大,要用到大张网、大拉网、架子网,用多种网进行配合,对鱼群围追堵截。
这种法子比较狠毒,只要把网眼缩小用上绝户网,那一旦有鱼群陷入其中就一条也别想跑,前些年渔业局严禁在公共水域使用这种捕鱼方法,抓到重罚。
现在龙涎湖被敖沐阳承包了,不算是公共水域,所以重启这种法子给游客开开眼界倒是可以。
敖沐阳来湖上就是要监督这个捕鱼方法的启用,他可不能让村里人为了给游客找乐子而肆无忌惮的滥捕鱼群。
第1159章 泛舟煮酒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龙涎湖各有一番风情,冬日万物俱籁、冰雪皑皑,雪后的湖泊也很美,如果结果冰后再下雪,那简直能让人陶醉。
不过红洋冬季不太冷,或者说最近几年不冷,所以湖泊没怎么出现结冰的情景,今年气温相对往年要更高,从入冬到过年还没有下雪。
敖沐阳划着小船在湖上荡漾,叹道:“没有雪,这湖上泛舟就没有乐趣了,否则来一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可美得很。”
“没有雪,但有热酒,村长来一壶?”三灯挥着膀子划船过来,他的小船做了改装,中间部分的舱位给清理出来装了个平衡桌。
这种平衡桌类似不倒翁,不过稳定性更好,桌子上有个小火炉,上面煮着个大铜壶,有热气腾腾冒起。
两艘小船靠近,敖沐阳饶有兴趣的问道:“三灯叔,你这煮了什么酒啊?”
“一壶老酒!”三灯乐滋滋的说道,“我卖给游客的,一杯五块钱,再加五块钱能换一碟腌吐铁,有首歌说的好,吐铁配老酒,那样的日子不再有。”
敖沐阳道:“这什么有的没的,你熬的是什么老酒呀?”
三灯说道:“就是黄酒,南方那片挺多的,我媳妇家乡就是干这个的,每年我媳妇回娘家,回来都带上好些黄酒,我自己不太爱喝,这两天我媳妇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来湖上煮了卖给游客。嘿,生意还不错。”
说着,他得意起来。
红洋本地不太流行喝黄酒,敖沐阳没怎么喝过,不过他在京都打工那段时间倒是喝过,每到下雪时候,夜里厨房熄了火,他们厨师就和服务员去弄个火锅涮肉,同时有人煮黄酒来搭配,确实还挺不错。
见他感兴趣,三灯就从铜壶里倒了一些黄褐色酒水进一个小陶壶里。
这种陶壶在乡村市场很常见,十多块钱一个,做成紫砂壶的样子卖给老头,渔家老头们喜欢在午后天气暖和的时候倚在墙角晒着太阳嘬着壶嘴慢悠悠的喝茶。
敖沐阳拿到小陶壶,里面有一颗红枣几粒枸杞和姜片,腾腾热气冒出来,味道有点酸爽……
“是黄酒的味道。”他砸着嘴点了点头,然后给鹿执紫和颜青城分纸杯,“来,一人一杯,这东西可暖和身子了。”
三灯卖的这黄酒很地道,他应该往里放了冰糖,除了略为酸涩的酒味还有淡淡的甜味,入喉生甘。
黄酒是传统酒类里面比较有保健意义的酒水,但因为味道和饮用方法,它一直很难推广开来,今天在湖上喝了两口,敖沐阳就琢磨吃年夜饭的时候他自己也煮点黄酒。
一壶黄酒他自己喝了大半,这酒热乎乎的,喝下去后酒劲不大不怎么上头,只会让身子热乎乎,难怪三灯的生意不错,这东西确实适合冬季喝,特别是在湖上喝。
喝着热酒,敖沐阳就觉得湖上游客捕鱼的样子有意思一些了。
敖沐风带人在水里下鱼篓,他带了家里的两条金短毛,让金短毛叼着鱼篓下去布置。
有游客看不下去,说道:“这么冷的天你让狗下水?这太不人道了,狗狗感冒怎么办?它们那么信赖你,你怎么能这样伤害它们?”
敖沐风惊呆了,说道:“卧槽,你跟我开玩笑吗?我们渔家的狗都是干这活的,冬天下水怎么了?”
“怎么了?会感冒的呀,冬天的水多冷!”那游客继续说道。
颜青城淡淡的说道:“跟他说一声别争辩了,让狗快点放好鱼篓上船,那人恐怕是爱狗人士,还是个田园爱狗人士,这种人跟田园女权斗士一样,非常不好惹。”
敖沐阳道:“没事,我有办法。”
他对将军点点头,将军同样跳入了湖里。
狼二也跳入了湖里,随即它又爬了上来使劲甩毛,一脸懵逼:好冷啊。
它这么一搞,就轮到船上三个懵逼了,他们顿时一身水。
敖沐阳现在有点赞同那爱狗人士的话了,冬天这水温太低了。
鱼篓捕鱼可不是简单事,冬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