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靖难天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瞿卿点点头道:“庄将军所言极是,诱敌的任务交给剌鲁卫。大家回去整顿一下,四更出发。”

散会之后,瞿卿和朱植特地留下庄得,瞿卿道:“今后两日,思仁就是单独行动了,你准备怎样部署?”

“容我想想。”庄得站在沙盘前考虑了片刻,“我想鞑子三军汇合的时机一定是我军进攻红鹞子山之时,只要我们一天不进,他们也不会动。所以只要我军不动,还是安全的。

所以末将准备这些天以每日二十里的速度朝目标前进,步步为营,为大军争取时间。三日之后,一鼓作气攻下红鹞子山。届时,如果顺利殿下应至少击破了一军,那么末将就凭险据守,吸引鞑子余部围攻,以红鹞子山堡抵挡两天问题不大。那么五天之后,希望殿下率军回击,在红鹞子山下一举击破所有敌军。”

瞿卿想了想道:“思仁之见甚好,殿下你看?”朱植也点头同意,其实听完瞿卿的部署他现在已经完全放心把指挥权交给他了。开完会议,瞿卿派出信使往广宁中卫,约定他们汇合的时间和地点。

吃过中饭,各军立刻进入全面备战之中,剌鲁卫因为要担任严酷的守备任务,各军都把多备的箭矢留给他们。

傍晚时分,军营中篝火点得比以往多,这也是庄得布置下的疑兵之计,今后五日中,他们三千人马要扮演辽东军主力角色,任务相当沉重,一不小心极有可能遭遇危险。

在各军整装待发之前,朱植拉着马与庄得走在营外的草滩之上,朱植道:“此去艰险,思仁当小心行事。期间联系一定要密切,战场之上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沟通。”

庄得道:“末将明白,望殿下也多多保重。”

朱植还想说点什么,只是一时语塞,唯有拍拍庄得肩膀,这一副肩膀要承受多大的重量。庄得笑笑道:“殿下,得原叛逆中人,得殿下提携才有今日,这条命早就交与殿下,能为殿下赴险,得无撼也。”

PS:推荐票砸来,多多益善。

第二十七章 烈火荒原(4)

风如刀子一样捅进衣领,乌云漫天,不见一丝星斗,夜如墨汁一样深不可测。一股清冷的西北季候风偏偏在这个时候吹袭了草原,虽然已经到了农历四月,但草原的夜晚仍然异常寒冷。

马包蹄,人含枚,一万骑兵在夜幕之下顺原路返回。按照《行军纪要》的规定,任何一个卫,每年夜间行军训练里程必须达到五百里,山路、草原、森林,刮风、下雪、下雨、满月、新月各种地形气候条件都会安排训练。这些严格的训练就是为了这样的夜晚做准备,每个骑兵一路上只盯着前方的马尾,上万大军在如此漆黑的夜晚仍然保持着良好的队形。

斥候们早就把路线安排好了,路上每隔五里都会有十数名斥候点上一堆篝火,为大军指点路线。这些都是我们夜战训练手册中规定的,可以保证部队夜间不会迷路。一段距离点一堆篝火比打着火把赶夜路目标小得多,而且斥候会在北方张起一方大大的羊皮毡子遮挡光亮。

瞿卿不希望部队在经过六十里长途奔袭后立刻投入战斗,所以上半夜抓紧赶路。将近七十里路,骑兵只用了两个时辰便赶到。离开蒙古人的营地还有十里,为了不惊动敌人,斥候提醒部队放慢脚步。

剩下的路,斥候越来越多,到了离敌营五里的时候,斥候千户万朝早就等候在此。他向瞿卿行了军礼报告:“将军,鞑子就在前面河边滩地上扎营。单独扎营。没有斥候。”土河在此地朝东北转了个小弯,鞑子骑兵就在河曲处安营扎寨。

瞿卿估摸一下时辰,此时大概是亥时(十点十一点)末刻,他盘算着进攻时间。古人起床比较早,一般卯时(五六点)做饭吃完,辰时拔寨启程。睡得最死的应该在丑时和寅时(一点到五点),那么选择丑时与寅时交接地时候进攻是最合适的。瞿卿传下命令。从现在开始休息一个时辰。所有骑兵按照条例掏出口罩给马戴上,防止马的撕叫惊动敌人。

瞿卿命传令兵把古尼招来,趁着等人的机会,瞿卿让几个士兵用一块帐毡支起个小帐篷,又叫万朝在里面点起灯,给他讲解一下敌营寨地情况。

不一会,古尼骑马赶到。瞿卿已经对地形情况有了大概认识,正考虑着具体的作战方案,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思仁,怎么样?”瞿卿一抬头。。奇#書*網收集整理。见朱植和古尼同时钻了进来,本来帐毡就不大,这两位重盔重甲的挤进来。一下子就显得特别拥挤。只能让万朝腾一下地方先出去。

瞿卿指着地上画的图形,对两人道:“情况是这样地。敌人在河边扎营,这是鞑子的习惯,不过是愚蠢得不得了的习惯。营盘在河曲的顶端。与河边大约有一里距离。末将的计划是这样的,三万卫先行,先用火箭攻击,然后轮到沈阳中卫出击,末将带全军直接冲进去,点火烧他的营地。古族长射完火箭,到大营的东北角等候着。我们先在营中杀他一番,然后等火大了再冲出去把整个营围起来,出来一个杀一个。殿下您率领亲卫营在东南方向担任预备队,万朝率斥候在东北方担任预备队。”最后他做了一个合拢的手势,然后抬头看着朱植二人,朱植点点头,古尼自然服从命令。

站在广袤的草原上,朱植任由着冷风抽打在身上,小陈子拿过一件大皮髦给朱植披上。朱植思索着从朱棣下战书到如今每一个细节,对于这样地阴谋,自己竟然没有一点警觉。朱植看看小陈子,问道:“对于这次出征,你是怎么看的?”

小陈子道:“奴才觉得,惊是有的,但最终还是无险。”

朱植道:“有什么就说吧,跟我这么多年了,你是我最信任地人。”

小陈子道:“谢殿下信任,奴才觉得这次殿下是上了燕王的当了。事情明摆着,鞑子不是神仙,不知道殿下地计划怎么可能这么巧在此埋伏?”朱植痛苦地闭上眼睛道:“难道你也觉得是燕王干的?”

小陈子道:“不可能是我们内部的人走漏了风声吧?而且这种事,他地手下还没那么大的胆子。”

朱植道:“这可是为国出征啊,四哥他怎么做得出来?”

小陈子道:“殿下,奴才不敢枉自推断。只是觉得这个阴谋很毒辣,他首先上报兵部,让兵部下文辽东不得不必须出征;其次在照会中与殿下邀战,他知道殿下的性格必然会同意;然后殿下把作战计划和行军路线告诉了他,简直就等于把刀送到了他手上。

这两年殿下在辽东发展得太顺了,燕王不可能不眼红。而且咱们辽东天生就压迫着北平,以燕王的心思,他不可能任由殿下发展强大下去。”

是的,虽然时刻告诫着自己要韬光养晦,可是朱植在发展的道路中无可奈何地遭遇悖论。想要在未来可能出现的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手中必须要有实力;但一旦有了实力,又很容易成为出头鸟。虽然自己觉得这些年,一直在韬光养晦,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个时代总是不会让你安静地生活。

以目前辽东的实力,已经可以从容应付未来的变故,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始终无法克制这种发展的欲望呢?首先毫无疑问是一种事业上的满足感,但看着自己的军队强大,当看到府库中的金钱增加,当看到治内百姓生活越来越红火。任谁在这种勃勃生机面前也不能无动于衷。

还有呢,朱植拷问自己的内心,在内心最底层的位置,那个不能与任何人分享的地方,还隐藏着一股不安全感。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是最孤独的,除了一些先知先觉的作弊器之外,朱植还有什么?上有朱元璋的阴影,朱棣的压力;下有辽东的前途,部下的忠诚,没有一件事不让朱植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在压力面前想丝毫不出错,谈何容易。

那些YY小说里的主人公们怎么个个都跟超人似的,虎躯一震,四方来服。都他娘的扯淡,自己少动一点心机,差点就跳坑里去了。为什么,为什么想做点事就那么难?!

朱植在这里胡思乱想,小陈子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连忙道:“殿下,殿下,是不是奴才说错话了。”

朱植从沉思中惊醒,道:“没有,没有,你没说错,是我想错了。”

小陈子道:“恕奴才直言,殿下,您的脾气他耿直了,人太重义气。这朝廷之中都是尔虞我诈,一点来不得疏忽啊。”

朱植默默地点点头,那句由一个与自己同名的苦命王子所做的诗句脱口而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来朱植想的是为什么中国人总在内耗上如此凶狠毒辣,但在小陈子耳中听出来又是另外一种味道。

小陈子道:“殿下,此战如果取胜,日后应该更加小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朱植拍拍小陈子的肩膀,淡然惨笑。这些年来,自从自己有意晾着小陈子之后,他一直默默承担起保证朱植安全的重任,虽然已经不再接近决策核心,但对自己忠心耿耿丝毫没有改变……

夜晚依然是那么黑如墨汁,三万卫的女真骑兵们排着双列纵队慢慢朝大营移动,走在前面的人全部拉开弓箭。突然黑暗之中,传出一个声音,蒙古人的哨兵!排头的十几名骑兵也不搭话,对着声音发出的地方就是一轮羽箭,惨叫声从目标处传来,接着还有歇斯底里的叫声,叫声中充满惊恐和绝望。

射完剑,女真人抽出马刀冲了过去,黑暗中人影憧憧,马刀的寒光在黑暗中依然那样寒冷恐怖,“啊……”惨叫声连绵不断。

一名女真骑兵从怀中掏出准备好的火种点着火把,后面的骑兵也拿出火把依次点燃,黑暗中一溜火把越来越多。只见刚才前锋冲杀的地方已经留下几具尸体,几匹无主的战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骑兵们将火把扔到地上,逐渐形成几个火堆,后面搭着火箭的骑兵在火堆中将火箭点燃……

小陈子指着远处的火光道:“殿下,看,三万卫那边开始了。”朱植顺着他的手望去,一排火光在天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又是一排火光,先后发出,在漆黑之中份外整齐。朱植知道,那是三万卫的骑兵正在用火箭轮番射击蒙古人的营帐。

根据事先丈量好的距离,一排排的火箭冲天而起覆盖在敌营之中。射完火箭的女真骑兵,跟随古尼向东北方向前进,边跑边不停放箭。生女真打起仗来保持着蛮族的习惯,骑在马上大声怪叫,在黑夜中听起来格外恐怖。

蒙古人的营帐都是用羊皮制成,干燥的羊皮,上面附着的油脂,火箭落在帐幕上就着,而且在疾劲的西北风之下,一顶帐幕着起火,立刻向周围蔓延开来。整座蒙古大营火光四起,慌乱中惊醒的蒙古人开始在营中抱头鼠窜。

第二十七章 烈火荒原(5)

火势越来越猛,蒙古人的军营如同白昼,一些士兵还没醒就被倒塌的帐幕捂在里面。还有一些即使逃出来的慌乱中也找不到自己的长官,根本无法组织正常反击,反而不时有人被黑暗中飞来的火箭射倒。

这支蒙古人奉命截断明军退路,甚至连围攻都不需要参加。为了不让明军察觉到他们的存在,蒙古将领甚至没有派出斥候警戒幕。一直到刚才他们还以为明军仍然蒙在谷里,布好了营寨好整以暇地等待着明军溃逃而来。孰料到那支在他们眼中已经成了死尸的明军竟然在此时杀出一招回马枪。

火箭射了一会终于悉落了些,营中几名百夫长以及千夫长喝停像盲头苍蝇一样乱窜的士兵。逐渐组织起几个百人队,这些蒙古兵开始朝黑暗中萤光飞舞的地方放箭还击。只是这样稀落的箭矢,根本起不了阻击作用。

大营辕门之外,几十名女真骑兵突然从黑暗中冲出,每人挥舞着手中的套索,一起朝辕门甩去。这些都是女真人中的套马高手,几十条绳索无一落空,全部套在营门之上。远处一声呼哨,还没等反映过来的蒙古人放箭,几十人催马返身朝黑暗中迅猛狂奔。地上的绳索飞快地减少,几十条绳索几乎同时绷直。“喀喇……”几十匹马的拉力汇合一处,营门轰然而倒。

营门旁边的蒙古人透过地上腾起地烟尘,怔怔地注视着黑暗。瞬间过后。蒙古人天生的战斗本能让不同单位的士兵迅速集结在最近的百夫长身边,找到了作战目标之后,其他地方地蒙古人也纷纷往营门聚拢。

一名千夫长飞马赶来,大声地下达着各种各样的命令。近千人在他的组织下迅速在营门前结成阵势,一排排据马枪尖在火光中闪烁着寒光,静候着黑暗中旋风般杀出的骑兵。

时间一点一点地流走,可是黑暗中没有千军万马杀来。也没再有火箭射入,敌军地攻击仿佛停止了一样。整个大营中除了各种各样的命令此起彼伏,没有其他声音。营门之前已经集结了两个整理完毕的千人队,营帐燃烧的热量让蒙古士兵们脸上发烧,大家面面相觑,难道敌人只是骚扰一下就撤退了?

正当蒙古人不知所措的时候,营门的另一边“轰隆”一声巨响,惊天动地。。[小说下载网Jar电子书下载乐园—QiSuu。Com]。几千蒙古人下意识同时回头,一股烟雾腾空而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是所有蒙古人心中的疑问。

明军趁着蒙古大营内乱得一塌糊涂。悄悄将两百个撼天雷堆放在营门另外一边栅栏之下一起点燃。明军自从发明撼天雷之后还从来没试过一次使用如此之多,巨大的轰鸣让一些缺乏经验规避不远的明军被战马掀下马来。烟雾消散,火光之中。栅栏已经被轰塌两处。瞿卿举刀大喝:“辽东男儿们随我冲。”

话说着,瞿卿一马当先。四个千户率领各自人马紧随其后,如旋风般刮过栅栏杀入营中。

此时军营里的蒙古人一小半在营门口布阵待敌,还有一大半仍然没在慌乱中组织起来。刚才一声巨鸣。更让混乱地场面平添了几分恐惧。

黑旗黑甲的明军骑兵突然从烟雾中杀出,就如黑暗中杀出的鬼魂。即使好战如蒙古战士在守袭、火烧、巨鸣三重压力之下,也濒临崩溃边缘。此时明军骑兵向营内突击,正是压倒骆驼地最后一根稻草。

那曾经支撑着蒙古人横扫天下的战魂,早在被汉人逐出中原地步步退却中消耗殆尽。那些匆忙中拿起了武器半披着盔甲的蒙古战士,如今只剩下被宰割的份。

营内地一切被火光照得如同白昼,沈阳中卫的骑兵们一手拿火把一手执兵器,见到还没有点着的营帐就把火把扔上去;见到还在动的生物就是一顿弓箭招呼。

瞿卿冲在最前面,手中长马刀已经砍到至少三名百户以上军官,他率领着中营亲卫直扑蒙古人中军大帐。蒙古人的中军打仗是一座巨大的羊皮帐篷,门外树立着一杆粗大的旗杆,上面飘扬着代表着蒙古军魂的中军大旗。

在大旗周围集结起一个千人队规模的士兵,只有大约一半的人找到了马匹骑上。正中央一名将领骑在马上正指挥部下迎敌。突然一队骑兵从大帐后面涌出,黑衣黑甲,如地狱中杀出的死神。

瞿卿率领着五百名最强悍的亲卫旋风般冲向蒙古人在大旗之下的方阵。蒙古将领知道坐以待毙只能全军覆没,他鼓起余勇一夹马肚吆喝着身边的骑兵冲出方阵,与瞿卿之军撞击在一起。

骑兵对放,马快者胜,这是战场上的不二法则,已经提上最高速度的亲卫队将穷途末路的蒙古骑兵狂风扫落叶一般扫倒,瞿卿只一个照面就砍翻与他对放的蒙古将领。主将阵亡,蒙古人最后坚守的方阵彻底崩溃,翻身向营门奔逃,等待着他们的是黑暗中激射过来的排排羽箭。

沈阳中卫的骑兵们从后门入从前门出,贯营而过,也不再理会那些仍然在营中苦苦挣扎的蒙古人。骑兵冲出营外之后融入黑暗中重新结队,插回沾满了鲜血的马刀,抽出弓箭,将任何冲出大营的女真人射倒。

屠杀,不折不扣的屠杀,困守在营内会被火烧死,冲出营门的变成刺猬。那些失去了勇气的蒙古士兵在营中任由烈焰炙烤,临死的惨叫在夜空中回荡,应和着北风传出老远。即使是久经战阵的士兵也为之动容。

多少年后此处方圆百里之内不敢住人,每到下雨天土河边就传来阵阵凄惨的叫声,老人们说那些烧死鬼太热了,出来淋淋雨。

大火烧了一夜,到凌晨时分一场大雨淋下,才渐渐熄灭。辽东军的骑兵缓缓走入大营,这里已经变成修罗地狱,已经被烧焦的尸骸还冒着青烟,那种惨状让几名入伍不久的新兵激烈呕吐。

在中军大帐前的空地上,挤着几百名幸存的蒙古士兵,被大雨浇透的幸存者挤在一起瑟瑟发抖,有的人显然已经疯了,傻笑地看着打马从他们身边经过的大明士兵。这不是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蒙古战士,只是一群失去了灵魂的躯壳。

一夜的战斗,整整一个蒙古万人队被屠戮殆尽,在整个蒙古崛起以来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蒙古万人队被全歼,即使是徐达驱除鞑虏横扫华北的时候也没有过的战绩。经此一役沈阳中卫也足以进入辽东军精锐的行列。

朱植纵马行走在废墟之中,极力抑制住想呕吐的感觉,即使是经历过京城血战,海西大战的他依然无法遏止心中那种对此情此景的厌恶。一名蒙古小兵傻傻地看着他,哪里是个战士,分明只是一个孩子,可是他的灵魂却终止在这样一幅残酷的景像中。

蒙古俘虏被士兵们押送着走向门外,那个孩子痴呆一般坐在泥泞的雨水中,任由明军的刀尖顶着他的背脊梁无动于衷。那个明军似乎有些不耐烦,猛地举起刀,朱植大叫:“住手!”晚了,寒光闪过,血液喷涌,脑袋骨碌碌地滚到地上。

废墟之中也没有什么可以收拾的东西,明军稍微打扫一下,提军转到土河下游一里的地方驻扎。士兵们奋战一夜,早已经疲惫不堪,倒下就着。

朱植一个人呆在营帐里痴痴地发呆,那名蒙古小孩茫然的眼睛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里。他终于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上过战场的士兵退役之后会存在心理问题,长期在这样的修罗地狱中作战,任何人都不可能正常。

到了第二日黎明时分,匆匆赶来接应的广宁中卫终于出现在西北方向的地平线上,千军万马滚滚而来。

直到这时瞿卿才放下心中的大石,一面杏黄大旗,上书“关宁铁骑”四个斗大的红字。大旗之下为首一员大将正是指挥使楚智。

楚智滚鞍下马,快速走到朱植面前行了军礼道:“殿下,智姗姗来迟,还请殿下治罪。”

朱植淡淡一笑,拍了拍楚智肩膀:“匆忙调你们上来,何罪之有。一路鞍马劳顿,来赶快入营休息吧。”

众将簇拥着朱植进中军大帐坐落。瞿卿首先站起来道:“殿下,楚将军来了,卿请将主将之位让与楚将军。”为了解决各卫之间在不相统属的问题,辽东军里的规矩是除非有特殊的安排,一般按照等级,上等卫主将指挥下等卫。

朱植点头道:“不必了,这次出征,正心表现得很好,指挥得当,又刚获得如此大胜。还是继续担任主将吧,如此安排明睿没有意见吧。”

楚智起立恭敬一揖,又对瞿卿行了军礼:“末将谨听将令。”

朱植示意瞿卿继续分派下面的任务。瞿卿点点头:“请殿下及各位将军到沙盘前,大家请看……”

ps:大家多多推荐,鼓励骑兵。

第二十七章 烈火荒原(6)

“这事真的能成吗?”烛光明暗之中,一个声音仿佛像是喃喃自语,又仿佛询问别人。

“殿下,这事成不了。”一个光头锃亮的和尚笑声回答道。说话的两个不是别人,正是率领燕军出塞的燕王朱棣还有首席谋士道衍和尚。

燕军在打鸡堡又盘垣了三天,大宁城内的守军一再求援,燕军才前进到离城五十里的地方重新安营扎寨。朱棣一日三次朝大草原中派出斥候,探听北线的消息,只是派出不少人,还事没有探听到确切消息。

听到道衍这么说,朱棣腾地从椅子上坐起来,道:“大师欺孤乎!当初大师分析得可是十拿九稳啊!”

道衍道:“殿下还记得吗,当初邀战的目的是什么?”

朱棣道:“原想看看老十五的实力。”

道衍道:“可是广宁方面刺探到的情况却是,辽王却故意隐藏实力,消极备战,随便派出几个下等卫。老衲献的计策,不过是把辽王的真正实力逼出来而已。老衲算过一卦,辽王命不该绝。”

朱棣道:“既然如此,何必出此险策。”

道衍道:“卦象虽然这么说,但万一辽王有个闪失,不也正好除去了殿下心腹大患吗?此计一石二鸟,无论如何殿下都处于不败之地。”

朱棣点点头道:“刚才大宁守将又派人来求救,孤准备明日一早拔营。再怎么样也不能误了国事。”

庄得率领着剌鲁卫与主力分别后。经过一下午行军逼近到红鹞子山下。他没有立刻进攻,而是在山下驻扎了数个营盘,并分出几只小部队在不远处故作疑兵。目的就是为了让蒙古人以为辽东军全军来攻。剌鲁卫休息整整一天,终于在第三天凌晨时分向红鹞子山堡发起了攻击。

剌鲁卫地攻击并不顺利。虽然山堡上只有五百蒙古人,但他们早有准备,对剌鲁卫进行了最坚决的抵抗。山堡占有地势,剌鲁卫的骑兵发挥不了优势。只得下马强攻。亏得卫中女真人勇悍不怕死,而且蒙古人显然不善于守城。打了一个上午,终于在付出几百人伤亡之后,剌鲁卫攻下了红鹞子山堡。

蒙古人也不死抗,失守之后,残部向西退却。庄得并不追赶,连忙命令部下,收拾弓箭,收集滚木檑石,并临时加固了土城。。。由于不知道要在城中坚持多久。庄得还特地命令辎重营给堡中所有的容器打满了水。

就在当日黄昏时分,也就是庄得与主力分别两日之后,蒙古人两个万人队从南面而来。整齐地阵型。连天的号角,耀武扬威的蒙古人将山堡团团围住。

当天夜里。庄得率领三百名敢死队独闯蒙古大营,一心以为已经将明军包围的蒙军毫无准备。三百名骑兵如同三百只猛虎在蒙军大营中杀了个两进两出,就如昔日张辽威震逍遥津一般。三百勇士竟无一伤亡。

折了锐气地蒙古主将北元丞相马哈木火冒三丈,第二天一大早,就驱动五个千人队从东西两个比较缓的斜坡开始了疯狂进攻。

无论守城还是攻城,都不是蒙古人的强项,在剌鲁卫众志成城的防守下。蒙古人第一天扔下几百具尸体后铩羽而归。第二天一早,试探了堡中人马不多,而且整整一日仍然没有等到其他两路人马,马哈木心知情况有变,连忙命一个万人队做后卫,小心提防。派出另一个万人队向山堡发动了更加猛烈地进攻。

从早上打到中午,持续不断的攻击让山堡岌岌可危。庄得率领着亲卫四处灭火,甚至连辎重营的士兵也投入了战斗。

见到山堡战事到了关键时刻,马哈木从后卫中再抽回两个千人队加入攻击行列,并亲自擂鼓为大军助威。得到鼓舞的蒙古人不顾伤亡蚁附而上。

山堡之中的明军伤亡近千人,正当战事到了最危机关头,北方突然响起阵阵炮声,只见地平线上一线骑兵冉冉而出,向战场杀来。援军终于赶到了!山堡中的剌鲁卫官兵无不精神振奋,再次将蒙古人的攻势打了下去。

马哈木有见及此,知道另外两路人马除了状况,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他已经隐约感到凶多吉少。此时对于他来说,只有两种选择,要不趁对方援军未到,全军朝西撤退;要不拼尽最后一丝力量将山堡拿下。

心有不甘地马哈木最终选择了明智的撤退,在他看来,在不知道另外两军死活的情况下如果还做困兽之斗显然并不明智。虽然痛失歼灭辽王地机会,但保存瓦剌部的底子更加重要。“呜呜……”蒙古人地号角响起,各军听到撤军的信号,只得恋恋不舍撤出战斗。在山下整顿队伍之后,绕过山堡朝西边撤退。

广宁中卫与辽王会师一处,瞿卿认为兵贵神速,只给了广宁中卫三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吃过中午饭,大军立刻出发,挥师向西。据斥候通报,西路蒙古人距红鹞子山以北一百里地羊肠子河畔。

大军连夜赶路,一夜之间急驰一百二十里。第二天早上,前锋三万卫与一个蒙古万人队迎头相撞。女真人素来剽悍,也不搭话,直接朝蒙古人行军队列冲杀过去,透阵而过之后,与大队保持距离,只用弓箭与其对射。

蒙古人在最初的慌乱中回过神来,全军来追,但三万卫只是与对手保持一段距离。由于三万卫马比蒙古人好,蒙古人就是追不上。

待纠缠到辰时,明军大队赶到,沈阳中卫在南,广宁中卫在北,两军同时发动进攻,三万卫也掉头来战。蒙古人哪里是这两万虎狼之师的对手,只坚持了一个时辰就阵型大崩,全军溃散奔逃。

站在远处观战的朱植,叹了口气,轻轻地摇了摇头。谁能想到昔日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如今简直如豆腐一般不经打。整个草原上,到处都是奔逃的蒙古人,辽东骑兵在正午的日头之下随意砍杀着溃兵,就像赶鸭子一般。

瞿卿心中挂念着红鹞子山的剌鲁卫安危,迅速制止了对蒙古溃兵的追杀,整队安营休息。第二日凌晨休息一夜,精神饱满的辽东军再度上路,全军急行军两个时辰于当天中午时分赶到红鹞子山。此时离双方约定的五天时间提早了一天。

当明军大队人马杀到红鹞子山堡之下,蒙古人的大队已经撤出两里开外。朱植率领众将上山,庄得连忙出迎。

朱植看着已经疲惫不堪的庄得心疼万分,拉着他道:“辛苦了,思仁。”

庄得道:“殿下,末将无能,没有将蒙古人拖住,误了大事。”

朱植呵呵笑道:“无妨无妨,我军此次出征已经是大胜了……”又将这两天明军主力如何横扫三百里,歼灭击溃两个蒙古万人队的情况跟庄得简单交待了一下。

朱植率领大军在红鹞子山堡休整了三天。派往南边的斥候回报,一日之前,朱棣率领的燕军已经进抵大宁,已解大宁之围。

朱植心中仿佛吃了一口苍蝇那样感到恶心,但他压抑着心中的愤怒,仍然派信使通知朱棣北线的战况。他知道在没有任何凭证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对付朱棣。这次自己虽然处在危险之中,但好在发现及时,依靠将领的果断,反败为胜。

辽东军在北线休整数日,在得到朱棣的回音之后,朱植决定立刻班师回朝,对这片血腥的草原,再也没有能令他留恋的地方。

辽东军上下打了大胜仗自然兴奋异常,而且这几仗下来还俘获了一千多匹蒙古战马,也算是丰收而回。

只是朱植一点也没有兴奋的感觉,朱植坐在马车里,回程的路上,他已经放弃了骑马。也许是因为松了一口气,也许是因为内心的挫折感。在马车的摇晃中,听着前方女真人吼出的民歌,朱植将一瓶激烈的白酒灌入喉咙。在这次与朱棣的较量中,自己竟然毫不知情,差点掉入无间地狱。是人心太险恶,还是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