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坛救世主-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概是轻微强迫症作祟,他看到有QQ消息提醒之后就必须点开查看,要不然总是觉得心里面痒得慌。
  跳动的小企鹅很是让人不爽,张楚点开一看之后,发现竟然是南海出版公司的编辑顾新学!
  当初顾新学签下《神探夏洛克》,但是却没有将摇钱树《鬼吹灯》以足够的筹码拉过来,好在如今双方凭借《万历十五年》又重修于好。
  顾新学发来消息说道:“小张,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首印的50万册图书目前已经全部出库,我已经申请了第二次加印,预计本次加印50万次。我们之前都对市场估计有点错误,没想到这样的作品很吃香啊,尤其是在大学生当中,甚至很多教师、上班族也都买了你的书。”
  出库并不等于是销售出去了,有可能是在经销商那边,也有可能是在书店那边,整整50万册图书不可能在一天之内被卖光。
  张楚亲眼看到了这本书在燕大校园内的热门程度,他还以为是校友关系的缘故让它卖得比较好,没想到在其余校园内卖得同样不差!
  “顾编,你觉得《万历十五年》这周能冠吗?”
  顾新学的回应相当迅速,大概是一直等待着的吧,“只能说有比较大的概率,它的实销很不错,网上销售量有些少,需要看其余作品的脸色。”
  排行榜上面不光是图书而已,还有很多其余的作品。
  《神探夏洛克》的电视剧效应已经逐渐过去,就算有张楚续约的消息帮忙续命,但想要把持住榜首依然非常困难,最近两天的单日销量已经退到了前十的边缘,今天估计会直接从前十离开!
  如今排在第一的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作品,由人民出版社出品的《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虽然没有任何折扣,但实体销量惊人,几乎达到了百分百的地步,很少有人去买电子书版本的。
  后面还有著名主持人小徐在力推自己的作品,她本身就是当下最具人气的女主持人,而且还有娱乐圈一大帮明星推荐,这本《小徐给女人的幸福课》来势汹汹!
  另外号称是职场战争必胜宝典的《业务二部》同样很吸引人,就算这本书出版了快一年,但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又火了起来。
  最奇葩的大概是那本2008年出版的《健康生活降血脂》,这本书是三高症保健系列作品当中的一本,证明了现代人类对健康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甚至都还得去买本书来学习学习。
  现在《万历十五年》跟这些书比较起来几乎没什么必胜的把握,大家实销其实都差不多,获胜都是在毫厘之间的事情。
  那边顾新学感慨了一句:“以前你的作品实体书跟电子书占比差不多是1:1,各自占据一半,甚至在《鬼吹灯》的时候,电子书还要比实体书销量高一些。可这一次不一样,《万历十五年》都发布了这么久,居然还没有在各大电子书榜单上面登顶!”
  电子书下载从来都是张楚销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他的读者们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年轻人用电子书的时候要更多一些。
  他就是依靠这两条腿走路的,如今却有一条腿出现了残缺,所以才让夺冠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连忙打开亚马逊网上书店,想要看看究竟怎么回事,毕竟网络可是他的重要基石,以前登顶速度不要太快!
  亚马逊电子书排行榜上面,位于实时排行榜第一的是一本叫做《奇迹男孩》的作品,由这本书改编而成的电影正在全世界火热上映中,感动了一个又一个的人,原著的中文版登顶是极其正常的事情。
  张楚鼠标一直往下面滑,直到在第8位上面才找到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别说是登顶了,就连前五都没有进去。
  新书销量榜大概是它的唯一遮羞布,起码在这个榜单上面是处于第一位的,这个数字的确不容乐观。
  “这大概就是通俗跟学术作品的差距吧,看来这本书只能把重心放在实体书的宣传上面了。”
  张楚自言自语的说道,电子版看起来的确很乏力!


第361章 加入混战
  论爆发力的话,其实《万历十五年》已经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一本学术作品在口碑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能在首日大卖数万册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他将这本原来只能卖出去几百册的作品带到了能争冠的地步,绝对是奇迹!
  南海出版公司之所以答应出版这部作品,并不是看中了它能捞多少油水,而是想重新缓和一下跟张楚的关系。
  毕竟《鬼吹灯》的合作让他们中间出现了裂缝,现在看起来《万历十五年》都有可能拿到冠军,绝对算是一张长期饭票。
  温暖如春的南海岛上,顾新学正在收集着经销商们传递回来的信息,他反复看过张楚的这本书,也承认它的确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但如今在大学生阶层、在教师阶层在所谓的精英阶层里面都呈现出爆发的趋势,靠近学校的书店卖得都还挺不错的,反而是在一些比较繁华的大书店反而有些滞销。
  就像是解放碑新华书店里面《万历十五年》的销量竟然就没有沙坪坝新华书店分店多,明明解放碑要繁华得多,但沙坪坝那边高校林立,学生数量很多。
  “完全是意外之喜啊,这本书居然还能赚上一笔。就是不知道他那本《搜神记》怎么回事,应该提前要准备好出版才对。”
  顾新学自言自语着,对于绝大部分作家而言,只有一个书名的时候就已经跟出版社敲定好了合约。
  可是张楚的《搜神记》并没有找自己这边,据他多方打听消息,发现梦龙文化传媒也没有跟任何一家出版机构有过接洽,根本不知道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对于出版社而言,他们在乎的并不是什么名声,而是能不能赚到钱,名声是赚到钱之后才会去考虑的事情。
  眼下对《搜神记》虎视眈眈的出版机构可不在少数,就算内容都不知道也没什么关系,他们一个个都曾经主动给梦龙文化传媒报价。
  ……
  张楚这会儿在燕大的官方网站上面寻找起资产管理部来,因为45甲宿舍楼下的生活设施是属于学校的这个部门管理,如果有什么消息的话肯定会在上面通知出来。
  不过正常学生可能整个大学生涯都不会跟他们有任何打交道的机会,他们主要负责的是学校的房地产资源,包括公用房的调配跟管理、教职工住房和教师公寓的分配以及房屋维修、家具资产管理等等。
  虽然没有来过这个网站,但张楚依然摸索着找到了通知公告的地方,结果立即就看到了里面的公开招标公告!
  “燕京大学45甲地下师生配套生活服务招商租赁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在这文件的里面,要求必须具备相关企业法人资格,同时要直接签订三年的经营期限,这要求倒是挺高的。
  地下一层面积可不小,张楚清楚记得今天过去的时候,看到那边大大小小的店铺着实不少。
  在燕大官方公布出来的文件里面,需要一家文具办公用品店,两家打字复印店,以及一家书店、化妆品超市、礼品纪念商店、奶茶档口,三家小吃店以及手表、手机维修店铺跟水果超市。
  “好家伙,这下可有点麻烦了啊。”
  目前这里面可是有三家书店连在一起的,但按照之后的规划来看却只存在一家了!
  只不过现在三家书店的店面要被打通,形成独家经营的模式,面积扩大这么多,再也不会有什么拥挤的感受。
  多达201。24平方米的书店显然要宽敞许多,而燕大官方的要求就是必须零售、批发、订购符合燕京大学学科特点的学术类图书,并且提供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群体特色需求的正版图书,这对任何一家书店来说都不是难事。
  野草书店、博雅书店还有燕大书店他们都在这边扎根了十多年时间,肯定不想要就这么离开,毕竟校内的书店盈利从来都不需要他们担心!
  不管是从利益还是从情怀来看,这三家书店来抢一家店铺绝对会抢得头破血流,要是自己再参加进去,估计会被一致对外的针对。
  或者说,对燕大校园内书店感兴趣的,应该不只是自己才对,说不定还有其余竞争对手。
  “这真的是要展开混战了。”张楚摩拳擦掌的,他竟然隐隐约约有一种激动的感觉,把翰林轩开在中国最高学府的校园内,上辈子哪怕是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如今看起来似乎自己还是有一丝机会的,即便这个机会很渺茫!
  “投标截止时间在3月30日,那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了,时间有点紧张啊。”
  张楚立即将网页的链接复制下来,然后发送到自己老爸的QQ上面。
  然而他也体验了一把焦急等待的滋味,张博文的QQ头像一直都灰暗着,根本没有任何反应!
  顾不得许多,张楚直接拿出手机拨了过去,这倒是很快就接听了。
  “老爸,你那边忙不忙?”
  张博文对自己几个朋友说了声抱歉就朝着楼梯间走去,他回答道:“还可以,有什么事儿吗?”
  张楚直接了当的说道:“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对寝室楼下的生活配套设施进行招标,其中有一家书店,面积有两百平米。你觉得咱们能不能把它抢过来,让翰林轩直接登陆燕京,进入到燕大。”
  “这个想法很美妙,但可行性太低了,那么好的位置肯定寸土寸金,不光租金高,各种成本也不低。我们在江城都还没有站稳脚跟,怎么可能一口气跑几千里去燕大?更何况这种投标环节上面,大集团的优势太明显了,我们在燕京人生地不熟,很难处理各种问题。”
  张博文想也不想的拒绝,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然而张楚却不愿意就这样放弃,他反驳道:“那我来负责这家书店吧,把你翰林轩的资质借我用用,我自己去找竞标团队帮忙。”
  是的,他对投标、竞标根本就不了解,他除了一腔热血之外,大概就剩下钱了。
  “听我的,别以为开书店是件很文艺的事情,真正开了之后才会考虑到各种问题。”
  张楚上辈子也开过书店,反正自己要在燕大至少呆上四年时间,总得找点事情做才行。
  “大不了把这个月的稿费拿出来,实在不行就再加上下个月的,有钱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电话那头的张博文顿时沉默起来,有钱大概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吧!


第362章 生平不读十五年,纵称明粉也枉然!
  “对,有钱就是任性。”
  张楚不想错过这次的机会,将翰林轩这家小小的书店开到全国各地一直都是他的梦想,只不过这辈子能重来一次之后就把重心放在了出版领域。
  但写书跟开书店好像并不矛盾,有钱又有时间之后,当然要完成梦想才对!
  现在他如果不计算版权收入的话,每个月的稿费差不多在三百万人民币左右,两个月的稿费对他算不得什么伤筋动骨。
  而且张楚在英国跟美国的图书销量都还挺不错的,那边的稿费还没有计算在这其中。
  张博文就算知道自己儿子很有钱,但也不想让这些钱打水漂,所以依旧劝说道:“那你知道开一家书店需要准备什么吗?在哪里进货,进什么图书,经营策略是什么,装修设计周什么风格,你书店的特色是什么?”
  这些事情张楚都知道,但他并没有时间来仔细思考,毕竟今天才刚刚得知那几家门面要被收回来重新招标的事情,现在就是寻求一下支持罢了。
  “爸,我现在连投标团队都还没有找到,你的担心是不是太超前了一些?万一我竞标失败了呢,无非是浪费点时间跟精力而已,你说的那些是投标团队做标书时候应该考虑的事情。”
  张楚说出了事实来,现在一切都是只有这个意向,所有行动都还没有开始,竞标可不是直接扔钱竞价就行,还得拿出具体的东西来。
  毕竟这是跟好几家书店竞争,大家都想要拿到那个铺面,得用实质性的东西来挣分,因为这次竞标是打分制度的!
  “好吧好吧,你自己去折腾吧,具体需要我做什么就打电话。”张博文也着实不想给自己儿子泼冷水,就让他去接受社会的残酷历练历练。
  “谢谢爸,主要是这竞标的方式需要打分,我如果现在才去注册一家书店的话,肯定在资质审查上面比不过别人。好歹我们家的翰林院也是十多年的老书店了,而且最近还开了家分店,比起找别人要好得多。”
  张楚挂掉电话之后就开始在网络上面搜索起相关东西来,他两辈子都没有接触过竞标相关东西,也不清楚具体流程,所以他肯定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才行。
  现在距离投标结束时间还剩下不到一个月,要完成标书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尤其张楚还得忙碌着学习跟写作!
  看着屏幕上面的具体要求,张楚不由得夸赞起自己的英明神武来,幸亏《搜神记》已经写了十多万字了,就算让它在报纸跟网站上面同时开始连载,那也可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现在梦龙文化那边甚至都还没有确认好具体在哪家报纸更新,同时他也会抽出一点时间来写后面的内容。
  当初还想着一口气把《搜神记》所有内容都写出来,现在看起来果然是太天真了一点,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出现。
  投标是一个技术活,繁多的资料细节一看就容易蒙圈,要把标书做好,张楚只能求助于外部公司。
  好在只要有钱什么都办得到,专门的代投标公司有着专业的团队来帮忙分担困难,只不过张楚并没有通过周康或者梦龙文化传媒那边,而是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后就拨通了对方公司的电话。
  燕京瑞华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是经过工商局批准的专业公司,包括各种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商业计划书、招投标书、评估报告等等文案。
  他们负责的项目有大有小,资质认证到位,而且业绩非常不错,完成的各种重大招标相当显眼,就像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燕京地铁四号线工程等等都是在瑞华策划的帮助下拿到手的!
  现在张楚比较担心的事情是自己这单会不会太小了,都是这种几个亿、十多亿的大生意,自己这书店好像有些太小家子气,最多不过几百万而已。
  原本打电话前他还在担忧,脑海中甚至还在浮现着各种自己被刁难的场景,但接听电话之后才发现一切都是多余的。
  对方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数额小而有所轻视,而是安排了张楚明天去公司当面详谈委托情况。
  “希望时间来得及吧,毕竟只是一家书店的竞标而已,又不是什么大型项目。”
  张楚默默祈祷起来,重生之后这大概是他又一次燃烧起热血的时刻了。
  从目前来看,自己的机会很小,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说不定真的能看到翰林轩出现在燕大校园的场景!
  ……
  时间就在张楚的忙碌中悄然流逝,当大学校园的铃声响起时,他将挎包放在背后,自己则是骑着自行车快速朝着自己家里飞奔而去。
  抹茶一如既往的趴在沙发上面打盹,只不过这时候张楚并没有时间好好去跟小家伙互动,直接就是把包扔在沙发上,伸手打开了电脑。
  前几天他将自己可以接受的条件告诉给了瑞华策划的专业团队,对方立即开始各种探究活动,首先就是要搞定租金这一块儿!
  燕京大学内的其余门面租金如何,如果要竞争的话,多少价钱比较合理而不至于让自己书店形成压力。
  对于学校来说,肯定是希望租金越高越高,在竞价的时候也要防止别的对手出更高的价钱。
  当硬件实力不行的时候,还可以考虑一下软件方面的实力,比如能拿到其余书店所不能的图书作品,或者是跟出版社协商专门印刷某一版作品。
  对于张楚而言,要是能拿到跟大多数出版机构的合作协议,那肯定会加分不少。
  所以原本想要隐瞒住梦龙文化传媒的他,不得不在昨天跟周康坦白了,毕竟这需要经纪公司的帮忙接洽才对,同时还不能暴露目的!
  现在他就是着急回来看看效果如何,到底有多少家出版社表达了善意。
  “已经有超过五十家出版机构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不过我们并没有表明是为了这一次的书店竞标,而是为了你家的书店。”
  周康的邮件里面详细列了目前为止的出版机构名字,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梦龙文化传媒在给翰林轩方便,其实这想法也没有错。
  毕竟到时候张楚是以翰林轩的名义去投标的,顺便帮自己老爸解决跟出版社的问题,可以省去被中间经销商盘剥的那部分钱!
  张楚自言自语的说道:“看起来目前状况还挺不错的,希望能有用吧。”
  最近这些天以来,他使用希望这个词语的次数比以往合起来还要多。
  竞标团队那边正在忙着收集各种资料跟数据,所以反馈回来的消息并不多,张楚也知道效率问题,老是不停去催促的话,说不定会起到反效果。
  如今这会儿他的心已经乱了,根本静不下来写什么《搜神记》,所以他干脆把文档关掉,自己则是打开网页看看网友们对《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评价。
  距离它正式跟读者们见面已经有一星期的时间,相对于其余作品来说,它的字数并不多,大部分人都会以极快的速度看完。
  在豆瓣阅读上面,已经有超过六万人在打分,评分刚好是88分,有望再往上面窜一窜!
  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在公开谈论这本书,如商传、萧功秦等人还不止一次向外界推广这本作品。
  同样活跃在燕京高校的青年学者们更是反复阅读这本作品,被这其新奇的历史描写给吸引住了,相互打气相互激励着要开创新的史学的未来。
  对于很多想要写历史作品的年轻人而言,这本书的学术影响力相当之大,已经开始有人模仿着《万历十五年》开始写作学术研究,在燕大历史系的师生中更是人手一本!
  实际上,这本书对学者而言,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历史专业。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对张楚进行了夸赞,他对新京报说道:“张楚的作品绝没有一些历史著作中那种常见的傲慢、自负,甚至张牙舞爪、盛气凌人。我欣赏张楚的这种学者风范,因此当我准备着手写《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一书时,有意将我在《万历十五年》中感受到的那种史学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历史叙述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启发了我!”
  李晓波作为央视科教频道主持人经常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其实他也是燕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他在节目中幽默不乏严肃的评价道:“旧的好书总比烂的新书好。张楚的这本《万历十五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前辈怎样作人做事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儒学的罐子里是长不出现代国家的。”
  知名作家王锁常常给人一种玩世不恭的感觉,这位随心所欲的作家总是有着很高的眼界,文学圈子里面不少有名的人物都被他给骂过。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为了《万历十五年》最强劲的拥趸,不光自己看了作品,还在微博上面连发数条评价,甚至写了一篇读后感刊登在《新明日报》上面!
  “年轻时,我总以为历史不过是故纸堆,可能再加上学习《中国革命史》带来的后遗症,所以对历史书望而却步,直到前些天才因为朋友的推荐买了一本《万历十五年》,孰料一读之下,大为感慨。
  张楚这学生可不得了,他的作品就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的视野。
  我们的历史书为什么不好看?
  因为僵化的思想局限了人们的视野,消磨了个性跟勇气,造成了历史学著作的死气沉沉。
  我们并不能有什么稳定意识,若是为了稳定安全一味的采取保守措施,其实是一种逃避和牺牲。”
  王锁不光是写了这些内容,他还从万历十五年中得到了反思,从改革开放到政治体制,可以看得出他的确是认真思考了的,绝不是泛泛而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除了学者、作家之外,很多企业家同样是文学作品的爱好者,比如铭记公司的老总曾文琦,他直接就把这本书跟组织管理结合在了一起,这种解读别有一番风味。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面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
  就因为有这些社会名人们的推荐,《万历十五年》频频见于报纸新闻,而网络显然更加方便了读者们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这本书。
  普通读者的评价显然更加真实可信,它就像是一杯功夫茶,如果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累积,肯定会让影响力从学界到民众逐步传播扩散。
  在豆瓣阅读上面,在当当网、亚马逊网站上面,销量惊人,下方的评价同样很惊人!
  有些评论获赞数量相当高,尤其在当当图书那边,《万历十五年》好评率达到了骇人听闻的995!
  可读性强,内容扎实,品质优异,这些都是消费者们赋予的关键词。
  “纵观全书,每位人物都在力图改编,却都陷入了一个怪圈——被文官集团钳制,以致整个王朝发展在万历十五年几乎停滞下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只是这一年就让我思考到了整个历史的轮廓,张居正、严嵩的惨淡结局,申时行的谦和折中,万历皇帝无奈消极怠工的伤心,海瑞虽然清正廉洁却又不容于世,太让人感动!”
  “这样的书读一本,远胜简单的历史故事书看十本啊!不仅了解到文化政治制度的症结所在,人心被制度的扭曲,更是学到了一种大视野看问题的思维,超级推荐。”
  “我一直都以为张楚的写作比较肤浅,没有什么真正值得探究的内涵。可这本书颠覆了我的思维,原来张楚竟然是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他不应该被束缚!”
  “学渣默默颤抖,大神们的见解都太高深了,我只能总结出两个字来,那就是好看,这绝对是一本好书。”
  “生平不读十五年,纵称明粉也枉然!”


第363章 酣畅淋漓的胜利
  好口碑对作品的推动作用显然更加有效果,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现在看起来《万历十五年》很对读者们的胃口。
  “历史是迷人的,过去的历史也能成为今日的借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习历史经验,对人生很有好处。”
  时至三月,江城二中已经早早开学了,这些高中生们经过了第一学期的学习,目前已经被紧张的课程弄得有些疲惫。
  方全宇是高一(五)班的历史老师,他这会正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之前有同学让我为他推荐阅读书目,我一定会给他推荐本历史书。生而为人,怎么可以不读历史?如果不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寻根,寻找文化的法院,那看其它的书做什么?可以肯定的说,岁月沉淀过后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教室里面密密麻麻坐着五十多位学生,这群学生在方全宇的催眠下开始昏昏欲睡,很多人东倒西歪的,连身体都坐不直了。
  陈欧打了个呵欠,小心翼翼从课桌里面将手机拖出来一小节,看看没有新消息提示后又塞了进去。
  作为一名立志要读理科的学生而言,他对历史方面的东西根本不想了解!
  讲台上,方全宇唰唰唰的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面写下几个大字,回过头来用刷子猛敲黑板,巨大的声响让那些犯困、走神的学生们重新把注意力集中起来。
  “如果要问我具体是哪一本,我肯定首先要推荐《万历十五年》。为什么是这本书?有谁知道答案吗?有谁听过、看过这本书?”
  历史老师的问题传到教室每个人耳朵里面,不知道谁突然轻声回答道:“因为这是张楚写的书,你天天都在念叨他的名字。”
  寂静的教室里面,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陈欧没忍住直接笑了起来,这简直就是一针见血!
  今年高一的老师就是去年高三教张楚的那一届老师,能在自己教的那一届学生里面教出一个省状元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几乎每个老师都会不自觉的提及“张楚”这个名字,如果放在其余老师身上还可以,但底下的学生们可都清楚,人家张楚是理科生,高考根本就没有考历史,但方全宇却以张楚历史老师的身份各种吹嘘。
  如果是一次两次还好,但每天都要说,生怕别人不知道,所以才引起了学生们的逆反厌恶心理。
  哄堂大笑,很多学生甚至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有的人兴奋吹起口哨来!
  方全宇整张脸为之一僵,心里气得不行,但表面上却没什么动静,他拍了拍讲台,大声说道:“这的确是张楚的作品,但它更是一本好书,咱们学校大部分看过这本书的老师都说它很不错。非常精致,既是微观的,又是宏观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首先张楚选择的这一年就特别有意思。”
  “万历十五年,根本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儿。但你不能忽略它。因为这一年承担了历史责任,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郑重其事的告诉你们,看似不重要的东西其实非常重要。这是什么道理?就是告诉你,你的原因会导致结果,你的结果也会导致原因。不管干什么,都要做好每一件事情。”
  方全宇很是推崇张楚的这本书,他是学历史的,更加清楚这些东西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
  哪怕自己记忆里几乎没有张楚这个学生的印象,但文理分科前自己的确教过他,说不定这本书的形成过程里面还有自己的功劳在。
  大概每个老师都有一种瞎扯淡的能力,能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几十分钟跟课本内容无关的东西。
  “咳咳,该说到重点了。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从来都不是干巴巴的讲历史。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他是鲜活的,不是死的。同学们!这是何等重要的事情啊!”方全宇忍不住提高了音量,“在冗杂的历史书籍中,学者、作家们给历史人物塑造的形象太生硬,就像咱们历史书里面那样,寥寥几行字,要么治世能臣,要么乱世枭雄,人物不活泼,也没有画面感。”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来自历史老师的官方吐槽显然让他们有种感同身受的意味,历史课本的确有这样的缺点!
  方全宇开口询问道:“把古人塑造成这个样子行吗?”
  这下,所有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道:“不行!”
  原本他们对这类型的书籍根本不感兴趣,更加喜欢的是《鬼吹灯》这样带有禁忌色彩的作品,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是《鬼吹灯》的忠诚读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