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坛救世主-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俩其实知道张楚收入高,不然也不可能跑去新西兰花几千万美元买土地都不眨眼,可几千万美元的视觉冲击力哪里有现在八亿多人民币来得震撼!
  今晚的新闻头条上面都全是张楚收入爆发的消息,就连众多海外媒体都做出了报道。
  今年的福布斯全球名人榜、全球作家收入榜都还没有公布,可张楚凭借这个收入应该会强势登顶。
  往年排在第一的作家年收入九千万美元就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数字。
  但张楚却偏偏将它全面超越,直接来到一亿多,让全球的畅销书作家们都只能仰望。
  楚岚有些担心:“其实现在社会上仇富的心理还是挺严重的。万一有歹徒看到这个新闻之后,跑去找咱儿子麻烦怎么办?这安全问题真的需要好好考量!”
  “这倒不用担心,我记得张楚有个专门的司机是退役军人。而且他平时生活挺规律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跟家里,燕京那边治安肯定好,没人敢乱来。”
  真要是给张楚配上一个队的保镖,那估计才会是招摇过市,整个生活都会被打乱。
  他们俩现在经济比较宽裕,没想着去将儿子辛苦码字赚来的钱拿去乱花。
  “老张,现在我很庆幸我们两边都没有那种奇葩的亲戚朋友来借钱。多少亲戚关系都是被借钱毁于一旦。”
  借钱、打秋风、占便宜的新闻屡见不鲜,但并没有发生在他们身上。
  基本上就是各种各样的羡慕跟夸赞。
  张博文看了看电视机里面的新闻,拿起手机道:“要不然给他打个电话吧,最近千万要低调点,我可不想看到什么意外!”
  父母基本上都是这样,更加爱护孩子本身。
  “那你拨通,我来跟他说,现在枪打出头鸟。”
  电话倒是打通了,可就是没人接,嘟嘟几声之后就在自动提醒中被挂断。
  “别急,可能是他在健身或者写书没注意,给他微信发个消息吧。我再给老周打个电话问问什么情况。”
  作为经纪人,周康的手机肯定是24小时不离身。


第1138章 万国来朝
  “老张,你是长了千里眼吧?要不然我好不容易到张楚这边蹭个饭都能被你逮到!”
  周康对着手机笑起来。
  电话那头的张博文愣了愣,“原来你在张楚这边啊,刚刚给他打电话没人接,还以为出什么事情了。”
  “这会儿他正在试迪奥提供的衣服,过两天要穿着去参加作家年会跟作协大会的,估计手机没有放在身边。有急事儿的话我就把手机交给他,你等一下啊。”
  张楚刚刚才将衣服穿好,对着镜子整理衬衫的衣领位置,突然就听见一声大喊,“先别换衣服了,你爸打电话找你有事儿!”
  顾不得形象,张楚趿拉着皮鞋走到周康面前,将手机接过来之后询问道:“爸,你找我有什么事?家里一切都还好吧?”
  听到儿子声音之后,楚岚连忙将免提功能打开,装作轻松说:“都还好,我们就是看见你上新闻了,所以想要恭喜恭喜。你现在可别得意忘形,别沉迷享受啊。”
  “怎么会!你看我现在生活多简朴,跟平常没什么两样。这钱是早就拿到了的,难道你以为是今天才发到我手中的吗?”
  真要享受的话,早就不写书,跑去全世界潇洒了!
  楚岚直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她恍然大悟道:“怪不得你在新西兰买地,原来是赚的钱多了用不出去啊。”
  好端端的国内不呆,非得去遥远南半球买地,买了自己还不住,拿去借给别人拍电影,反正楚岚是不能理解。
  这种话题跟老妈是说不清楚,张楚很明智地没有争辩,而是转移话题:“那新闻看看就行了,别放在心上。”
  “现在我是知道了,你们这些写书的跟那些明星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钱,实际上更有钱,要不然补税金额也不会有几千万上亿,随便一个明星资产就破亿。你这些钱交税了吗?可别到时候被查。”
  张楚可不知道别人的事情。
  但是他自己来说肯定是会跟税务那边直接接触,树大招风的道理很懂,高收入人群本来就会被盯着,而且还是作家收入榜第一的位置。
  不过个税方面对作家还是有一定优待,更何况有部分收入是公司收入。
  “妈,我们要吃饭了,等会儿吃完了再跟你打电话吧。”
  “这么晚了才吃饭,你可是老板,用得着这么压榨自己吗?年纪轻轻也还是要注意身体。”
  “是是是,现在也不晚,才七点而已!”
  将手机还给周康之后,张楚很随意的指了指衣架上的衣服道:“就我试的这几套吧,其余拿走。”
  保姆赵芳的手艺虽说跟星级餐厅的大厨不能比,但比起张楚自己动手的食物还是要好得多。
  ……
  忙碌了好几个小时之后,张楚才有时间坐在电脑面前将今天《明朝那些事儿》要更新的内容发出去。
  昨天更新的内容里面,朱棣将燕京给围起来,侄子朱允炆放火烧掉皇宫之后却逃跑了,这成为千古未曾解开的谜题。
  成王败寇,曾经站在殿下的燕王变成了主人,接受着群臣的朝拜,但他也有很多烦恼。
  皇帝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尤其是他这种靠造反而来的皇位就更有些不稳当!
  这一章的看点就在于剖析了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为了巩固皇权而采取的种种方式,有自欺欺人的修改史料企图颠倒,也有关于失踪建文帝朱允炆的一系列分析。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只要人还在就有周旋的余地。
  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失踪,一个官方、合法的皇帝竟然失踪了!
  朱棣造反只不过是占据了燕京而已,大明朝其余大部分地方还是效忠于朱允炆的,到时候溜出去找个地方号召大臣将军们勤王的话,那胜负还真是未知之数。
  即便是占据了燕京,可朱棣依旧不能公开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不能发海捕文书。
  因为他当时造反的口号就是靖难,也就是扫除奸臣,皇帝是没有错的。
  找很难找到,但又不能不找,万一哪天蹦出来一个建文帝或者建文帝后裔,真假很难辨别,但号召力肯定有。
  胡濙在本土,郑和在海外,两人各自查访着建文帝的下落。
  正所谓人心不狠地位不稳,放在那个年代非常适用。
  张楚认真检查一遍内容之后就将它发到了自己的微。博上面,然后用了另外一个卷名,叫做“万国来朝”!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一直都是文明强盛的代言词,是亚洲的中心,很多小国家作为藩属国需要定期来朝拜君主。
  万国来朝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终极目标,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唐朝是最强盛的,可真正辉煌的莫过于大明王朝!
  永乐大帝,也就是朱棣曾经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寻访建文帝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为了贸易充实国库。
  南洋、印度洋都曾留下三宝的足迹,在后期最为鼎盛的时候,一百多个国家的使臣齐聚京师来朝拜皇帝,这场面光是想想都觉得无比浩大!
  张楚既没有像茶馆说书人那样天花乱坠,也没有像历史学家们一样咬文嚼字。
  用一个读者的评价就是“张楚就像一个和同学打篮球的学霸,在场边休息或者在小卖部喝饮料的时候,谈笑着给好友们讲诉一些前朝旧事。当然这些都来自于史料记载,但讲诉的口吻非常平易、幽默跟勤快。”
  在忠实于文献记载的同时,又加入了自己的逻辑推测跟带有二十一世纪专属的幽默,用各种流行元素来拉近历史的距离,因此读者们才会爱不释手!
  将冰冷的历史写活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很多人除了课本上或者生活里的东西外就不知道其余事情,可这本书一下子就让读者们了解到很多历史知识。
  “终于更新了!我居然每天在追更一本历史书!”
  “朱棣同志的生平很吸引人,明朝的皇帝跟大臣们各个都不是盖的,既上得了史书又下得了八卦小报,为咱们茶余饭后提供了足够的谈资啊。”
  “一想到张楚老师身家十亿级别了,可每天还在坚持上学跟码字,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惭愧感。今天又是咸鱼满满的一天呢!”
  “强烈要求出实体书啊,我爸不会玩微。博,非得缠着我将每一章内容打印出来。@南海出版公司别装死,我们想支持正版啊!”


第1139章 一本畅销书的诞生
  南海出版公司的小编感到非常委屈。
  最近因为张楚新书老书的缘故一直都被网友们围攻,《鬼吹灯》的大结局没有发行,现在《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 同样也没有! 
  李文娟运营微。博挺长一段时间,每个月的涨粉任务跟活跃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
  只要领导下任务了,那她就从仓库里面申请几本张楚的图书来当抽奖的奖品。
  这些书放在仓库里面值不了多少钱,可是读者们却非常享受这种待遇,每次活动都圆满完成,屡试不爽。
  然而现在她却开始犯难,抽奖的微。博下面竟然是一溜烟催稿。
  张楚的实体书发行可不是区区一个微。博运营能决定的,李文娟打算去找个知情人探探口风。
  “顾老师,您在吗?我是运营部这边的李文娟,主要负责公司在新媒体这边的工作。现在网友们都非常好奇张楚老师的《鬼吹灯》全集以及《明朝那些事儿》的实体书上市情况,不知道能不能简单透露一下呢?如果需要保密的话,那就算了。”
  她在公司内部员工的群里面找到了顾新学的QQ,直接以临时好友的身份发了条消息过去,然后心情忐忑地等候着回音。
  当编辑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顾新学虽然下班回家了,可还是得对着电脑看张楚的稿子。
  此前他只不过是一个偏冷门分类的编辑,负责悬疑惊悚之类的作品,偶然收到张楚写的福尔摩斯同人《神探夏洛克》之后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那小子的写作范围太广了,今天写这种题材,明天写那种题材,弄得顾新学都必须强迫自己学习进步,这样才能跟上张楚的步调。
  就像现在,张楚要出历史方面的书,那么他自己对明朝历史只能算略有耳闻,每天连载的内容都得请专家进行把控。
  要是错了的话就尽早修改,这样更加方便把控。
  顾新学看了看右下角不断跳动的QQ图标,略微有点强迫症将它给点开,只不过没想到会是一个不怎么熟悉的同事发来的消息。
  作为老好人,他对于自己这种举手能办到的事情还是愿意帮忙。
  很多人发个消息就是“在不在”、“在吗”、“有空吗”之类的,顾新学一般看到这种消息都有些不想回复,有事儿就直接说事,不要问在不在。
  已经开始工作的李文娟并没有犯这种错误,她简单的介绍了自己的身份,还将诉求表明,让人可以一目了然!
  “没什么可保密的。现在《鬼吹灯》的大结局已经通过审核,但我们会在元旦节当天全国上市,为2023年来个开门红。至于《明朝那些事儿》暂时还没有确定,不过历史类的作品审核起来会相当快,你到时候问你们领导吧。”
  守在电脑前面的李文娟立即回答道:“谢谢顾老师,麻烦您了。”
  说完之后,她就在琢磨着语句,打算将这个消息发在自己微。博上面,算是给那些催稿的
  娱乐圈的明星粉丝们就是骂经纪公司,体育爱好者们就是骂体育局或者教练组,而图书爱好者自然就是骂出版社,这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这么晚再打扰别人休息可不好,李文娟知道这个时间安排发出去肯定会让读者们异常失望,因为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才够!
  唯一能安慰的,大概就是他们可以在网络上面看到这本书。
  让花了大价钱买断网络连载权的站可以松口气,最近《鬼吹灯》完本之后,点击量并没有下降太多,依旧有源源不断的新读者加入其中。
  喜马拉雅FM那边的有声书收听量也在不断增多,甚至得到了最为广泛的推荐!
  之前每天只能播一点点,像是水龙头滴水一样慢慢悠悠。
  如今完本之后可以一次性听个爽快,不少人明明追过了,可是却愿意从头再听一遍,这样将整个故事串联在一起更为顺畅。
  反正早就已经可以在网络上面阅读,稍微推迟点的话,并不会让那些愿意购买实体书的人打消购买意愿。
  南海出版公司今年的业绩已经超额完成,那么肯定要为明年做准备!
  老板对每年的业绩都应该是上涨状态。
  这就跟很多销售人员在完成今年任务之后会适当为明年做储备一样。
  李文娟打字写道:“据小编多方打探消息,《鬼吹灯》将在新年的时候跟大家见面,到时候不见不散!”
  这就当是预热。
  其实早点公布档期也好,省得其余出版社一直都害怕同期撞上,给别人吃一粒安心丸。
  大概是被关注了很久,这条消息一发出去就得到了许多条转发点赞,竟然比转发抽奖还要多!
  “真的假的,居然还要那么久!”
  “十月就完本了,你们南海出版公司真是不作为,不出版就让张楚大大换一家公司啊!”
  “新年到底是说元旦节还是春节来着?”
  “一路追更的人表示无所谓,可以稍微晚点,但一定要做得精致。”
  “正好元旦节的时候买一套送给男朋友当新年礼物,他肯定会喜欢的!”
  “进度太慢了!就印刷一下需要那么多时间吗?”
  网友们可不太了解图书出版的流程,在他们看来就跟使用打印机打印个文件一样轻松写意,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会耗时好几个月的功夫。
  大部分人都是买书而已,并不关心这本书究竟是怎么呈现在他们眼前的。
  李文娟看到这些评论之后并没有生气,而是习惯了。
  虽然他们嘴上发表着看法,但其实是因为太关系、太喜欢这些作品了,否则吃饱了撑着会来关注一个出版公司的官方账号,有这个时间看看电视剧、刷刷八卦、玩玩游戏不好吗!
  “或许我们可以找张楚之类的作家来联合做一个幕后纪录片,纪录一本书的诞生过程。”
  这个想法突然间出现,然后在她脑海中轰然炸开!


第1140章 联合BBC!
  现在一部电影、一张专辑、一场演唱会、一个活动的成功举办都会配上幕后纪录片,可以让观众们看看成功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子的辛苦努力,也可以让他们所谓的一睹真相。
  李文娟飞快在手机备忘录里面将这个想法记录下来,打算等明天上班的时候跟领导汇报汇报,但她同样也有些担心,不知道这个纪录片能不能被拍摄、拍摄出来之后效果会怎么样!
  估计大部分的录制时间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比如看作家坐在电脑面前噼里啪啦的打字,这有什么看点呢?
  如果说跟其余纪录片或者真人秀节目一样,弄一个起承转合的话又太假。
  比如卡文了,作者焦头烂额,写不出想要的东西来,将一个个文字全部删掉,然后经历崩溃磨难等等。
  那么之后是怎么调节过来的呢?
  是自己看书、多写多尝试还是外出寻找灵感、朋友老师编辑的开导?
  况且最重要一点在于,这个类型的纪录片肯定是小众里面的小众,纪录片爱好者都不会去看,只不过是针对作家或者作品的粉丝专供。
  大部分人别说是写了,就算是做作业这些都不愿意有旁人在,更别说是支一个摄像机在旁边一直录制。
  人气高的作家不需要用纪录片,人气低的作家录了没人看。
  事情就是这么残酷!
  “算了,今晚干脆不睡,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东西再说。”
  年轻人就是容易打鸡血,李文娟起床泡了杯雀巢的速溶咖啡之后就开始在网络上面搜索起来,想要看看有没有已经诞生的作家或者作品纪录片。
  然而这一看才发现关于作家的纪录片还真不少,一搜就出来很多!
  比如BTV的十集纪录片《笔墨春秋》就是以近现代中国文学发展为脉络,寻觅民族精神的根为主题,还有湾湾那边有一个《他们在岛屿写作》评分很高,有周梦蝶、余光中、西西、白先勇等人。
  BBC纪录片频道也有《书谜》(也叫名作逸闻)出了两季,JK罗琳也拥有一部纪录片叫《生命中的一年》,《成为简》是简…奥斯汀的纪录片。
  《乔治…奥威尔:影像人生》跟《托尔斯泰的烦恼》都挺不错,但知名度很低,根本不能跟《地球脉动》之类的大热纪录片相比!
  李文娟并没有站在观众角度看影片,而是首次站在了制作方的角度,大概要录制什么样的内容最好是需要慎重考量的。
  ……
  每到冬天,抹茶就会变得格外懒散,根本不想离开有暖气的房屋。
  张楚用一只猫咪专用的毛刷帮它梳理着毛发,小家伙舒服得都眯上了眼睛,非常享受铲屎官的服务。
  大概是系统喵的缘故,抹茶很少掉毛发,给张楚省下了一件大麻烦事儿!
  自从养了猫之后他就经常关注这些事情,不少人都被自家喵主子折磨得要死。
  “好了好了,你自己玩吧,我现在得换衣服准备出发了。”
  抹茶时而高冷时而黏人,现在好不容易享受,根本不愿意离开,直接跟着张楚一起来到衣帽间。
  今晚是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作家年会,张楚每年都会去出席,毕竟是顶头上司,顺便还能结交到一些朋友!
  参加作家年会的基本上都是畅销书作者以及功成名就的作家、大师,其中很多人都跟张楚差不多的情况,在人脉的经营上面并不擅长。
  擅长这方面的人也很难在写书之路上面有什么大收获。
  相比文联作协那边的人,作家年会就要有共同语言得多,比如他们都因为图书卖得多而不被传统作家们待见!
  张楚换好西装之后就站在镜子前仔细看了看,等会儿会有化妆师直接在车上帮他简单化妆。
  因为等会儿要直播,总不能灰头土脸的露面亮相。
  好在男性的妆容比女性简单得多,这样才能快速在车上解决。
  抹茶依依不舍地扒拉住铲屎官的裤管,嘴上还叼着那柄毛刷,意思非常明显,快给朕顺毛!
  “你乖乖在家看电视,我等会儿回来给你补充宵夜。”
  在这种场合下张楚并不可能带一只宠物出席,只能忍心将它留在家里。
  被拒绝之后,抹茶的情绪直接溢出体外,将毛刷扔在地上,转身就竖着尾巴怒气冲冲走到了沙发前,开始用沙发垫来磨爪子。
  沙发是抹茶最喜欢的家具,没有之一!
  不光坐着、躺着很舒服,而且也是相当好用的磨爪工具,稍不注意就被抓得面目全非。
  这已经是他换了的第四个同款沙发,张楚想想那些被丢掉的沙发都要抹一把辛酸泪,有粉丝说猫抓板很有用,可抹茶偏偏就不喜欢。
  沙发跟卧室的床垫就是它最好的磨爪工具!
  它不是听不懂话,而是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张楚也只好由着小祖宗胡闹,配合它的演出。
  车直接开到了四合院这边,是公司购买的一辆大牌商务车,不然根本坐不下这么多人。
  周康看了看只穿了件西装的张楚,关切地说道:“快上车,外面冷得很。你怎么不批一件羽绒服或者大衣?这要是被冻感冒了,那可就麻烦。”
  “没事儿,年轻人身体好。”张楚嘿嘿笑了两声。
  俗话说春捂秋冻,一直有健身习惯的他身体素质相当不错,抗寒能力也杠杠。
  “我们现在就出发去年会现场了,你闭着眼睛化妆,我有件事情想跟你聊聊。”周康将前排的位置让给张楚跟化妆师,自己则是坐在最后面。
  张楚感受着脸上多了一层什么粉,他低声回答着:“聊什么?”
  “今天南海出版公司那边给我们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制作一部关于你跟你图书的纪录片。我觉得这个想法挺好的,然后跟叶总还有好莱坞奋进精英那边的人商量了一下,大家都觉得可行性很高,这是一个向全球读者展现你自己写作情况跟进展的机会,大家都非常好奇你日常生活,很想知道这本书究竟是怎么一点一滴诞生的。伊曼纽尔先生说你跟BBC关系不错,他有办法让BBC为你量身打造一部纪录片,你觉得怎么样?”


第1141章 新作成疑
  bbc跟张楚算是最初的合作对象,如果没有他们来将《神探夏洛克》这部同人改编成为制作精良的电视剧,恐怕张楚也不会那么顺利就在海外打响名气。
  一直以来,bbc都盛产各种优秀的纪录片,征服了全球众多纪录片爱好者。无论是在主题的选择上面,还是在呈现的方式上面都与众不同,让许多人边看电视边涨姿势。
  看他们拍摄出来的东西,既能追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欣赏从宇宙到地心深处的奇妙,作品类型百花齐放,拍摄水平跟叙事水平相当高。
  而在这些里面又可以分为三个系列,分别是自然、文史以及科技领域。
  好莱坞经纪人伊曼纽尔就是想跟bbc合作拍摄一部文史方向的纪录片,这将会是一次极其大胆的尝试!
  “首先这个纪录片到底是要记录我还是我的某一部作品?”张楚对这个主题并没有弄明白,他的确是有些不太想身边来个陌生人将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那样感觉怪怪的,有种被监视的感觉。
  可能平时一些稍微私人点的习惯跟爱好都会被隐藏起来,不会真的曝光在镜头前。
  周康回答道:“我们只是在谈这种可能性。如果你觉得拍摄没问题,那我们就找bbc的专业人士来进行选题策划。不过这类型的纪录片通常都会录制挺长一段时间,到时候顺便可以见证你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过程。”
  纪录片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提案,要在短短几分钟内讲清楚这部影片的故事。
  只有将提案拿出来,才会知道要拍摄什么内容、怎么去拍!
  张楚认真想了想,觉得这种方式的确比较新颖,于是便主动道:“这个大方向可以有,但我觉得可以将视角放在一本书从无到有,从脑海之中的一个点子开始到读者们拿在手上进行阅读,我写书只不过是纪录片里面很小的一个环节。”
  当然,现在基本上无法进行拍摄,因为他目前在更新的也就是《明朝那些事儿》一本书。
  正好等南海出版公司、翰林文化传媒、奋进精英经纪公司以及bbc纪录片频道商量出一个简单的章程之后再进行录制。
  那时候估计《明朝那些事儿》就已经写完,可以安安心心的筹备新书。
  这会儿时间张楚就已经在脑海之中想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拍bbc这种面向全世界的纪录片,那么写作的书最好是全世界读者都喜欢的那种。
  说写本中国特色的作品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这种想法肯定是好的,但实际执行起来绝对会非常惨!
  对于张楚这种顶级作家而言,他可以写这方面的作品,但涉及到了纪录片,里面的数据跟评价当然不能太难看,同时也得有一定的历史影响力才行,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总不能花费一两年时间拍摄,结果是拍了一部快餐的诞生,那其实也有些问题。
  “要是这个主意早点提出来就好,那我就可以在写《魔戒》的时候进行拍摄录制,那样也能让这纪录片跟、电影一起成为经典!”
  张楚内心是有点后悔的,想要再找一个如此合适的项目并非轻松容易之事。
  周康在一边回复道:“这件事情急不来。我们先把要提案解决,等你新书有灵感之后再去找bbc的录制团队过来录制。”
  现在八字都没一撇,一切都停留在想法上面,准备工作还有很长很长。
  “那就好。说真的,我现在一时间真想不起写什么,我远期来看就一个新书想法,那就是再写本盗墓!”
  在张楚的计划里面,《明朝那些事儿》连载结束之后,自己会迎来一个短时间的充电、蛰伏期。
  尽量不会跟现在这样高强度、无缝隙连接,除非真的想一辈子就当个搬运工。
  那并不是他的想法,想要得到更多东西!
  然而世界其余国家的读者们对盗墓并不是特别看好,哪怕《鬼吹灯》在国内火爆异常,流传范围也只是在大中华区的东南亚、东亚地区流传。
  再加上他在欧洲、北美地区的少量粉丝购买,在其余文化地区并不是爆款书籍。
  如果要再写的话,那就得好好在救世主系统里面找一下合适的作品。
  “没事儿,我相信你的能力。有很多纪录片是花了几年时间才能呈现,我们并不急在这一时。盗墓的事情你先忍忍,可别跟《鬼吹灯》撞上!”
  如果是写作续集,那当然是越趁热越好。
  可不是的话,那就需要隔一段时间,将读者们的胃口吊一吊,省得审美疲劳。
  车上其余两人默不作声,默默将这些话听在耳边。
  做这一行最需要的能力就是保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要有数。
  很快化妆师就将张楚的妆给解决了,幸亏这小子脸上全是胶原蛋白,要不然给一个中年男星化妆,指不定得抹一堵墙出来!
  张楚将手机拿出来看了看自己,似乎没有太大表情,只是让脸色变亮,鼻翼附近打了阴影显得更加立体。
  “今天咱们应该能领几个奖项回来吧,又要上热搜了,我可真不想出这个风头。”
  周康听了张楚故意说出来的这话后,忍不住笑起来:“对着我们可以说说,但在别人面前说这个肯定会被暴打一顿。你不想做的事情,别人花钱买都还买不到!”
  微。博热搜的确有很多都是买来的,可到不了这个层次的人根本都不知道去哪里买。
  “我也就是说笑而已,没有那么傻。”
  张楚只不过是觉得微。博热搜对他救世主系统里面的声望值提升基本帮不了什么,多几个热搜可不会让他多一些铁杆粉丝,路人几乎都已经吸引得差不多。
  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的粉丝群体固定下来,让他们从路人变成粉丝、从粉丝变成铁杆!
  “你先别下车,我跟主办方这边沟通沟通,看看什么时候走红毯最好,咱们虽然没什么讲究,但也别去抢其余人的风头。”
  “这个有道理,你安排一下吧,我没带厚衣服,估计不会在红毯上面逗留太久。”


第1142章 终极大咖
  “张老师请稍等片刻,我们会暂时将红毯清空。”
  工作人员并没有脸盲到让张楚出示邀请函的地步,他们客客气气地将张楚拦在红毯前方的暖气棚内。
  清空红毯让明星独自一人走,这是最高的待遇之一!
  代表了官方也认同张楚的人气,他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