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坛救世主-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电视剧没有走红之前,翰林轩书店里面是没有这本书的!
  幸亏他老爸张博文看到电视剧收视还不错之后就果断从经销商手中进了50本原著,要不然就会错过这电视剧的热潮。
  做书店这一行的就得经常关注这些消息,有时候一些消息会意外促进图书销售,就看能不能把握住。
  热播剧的原著是肯定要多进货,并且配合电视剧或者电影海报摆在最显眼位置的。
  现在其实张楚对的具体内容已经忘记得差不多,倒是对电视剧的场景印象深刻。
  他记得这其实并不是一部反腐,而应该算作是官场才对!
  这类型发表跟出版都有一定的困难,不过却是流行里面一个很大的分类,有很多读者。
  这部《人民的名义》从省市级别的高官一直写到基层工人,写出来了丰富的社会成名,对一个个人物从任性上面进行了深入挖掘。
  反腐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有正面人物,是正邪争斗的故事模式,最后通常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
  而官场主要是呈现官场的生态,也就是日常的运作方法,其中很难看到正面人物,大家都跟《纸牌屋》里面的政客一样无所无用契机。
  近些年市面上比较畅销的官场经常采用的就是成长的模式,去写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史!
  这跟《鬼吹灯》、《达芬奇密码》一样,都是通俗文学的类型,跟一般的纯文学或者严肃文学不一样。
  有人说官场文就是男人版的宫斗,这两种类型都是围绕着一个模式不断编织故事,写主人公的奋斗,不断取得胜利。
  只不过最终目的不一样,宫斗的目的是为了主宰后宫,而官场文则是为了权倾一世。
  当然,这并非没有积极意义。
  想要升迁就必须奋斗才行!
  而且官场里面通常对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复杂关系描写得特别细致,可读性很强。
  现在那些腐败官员们实在太有想象力,他们创造出来的许多贪腐事实简直匪夷所思,比文学家跟作家们的脑洞都还要大!
  所以有时候看新闻都觉得比看了还要精彩。
  张楚看重的是《人民的名义》跟电视剧里面的真实,在为官之道跟人性方面非常真实。
  作者本身就曾经是一个体制中人,离职之后就写了多部官场,据说为了写《人民的名义》还亲自去监狱跟那些贪官采访取材。
  没什么比当事人自己讲诉出来的心路历程更真实的!
  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集 就是侯勇扮演的赵德汉这个形象。 
  国家资源部的赵德汉,乍一看是一个非常清廉的好官。
  住在筒子楼,出行靠自行车,家中几乎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办公室里也只是放了一瓶自己喝的五粮液。
  当别人怀疑他贪污的时候,他一脸正气,反手就教育别人思想觉悟不够。
  直到在赵德汉的办公室门口,他还要求骑自行车低调进入,不想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
  表情之无辜,言语之真诚,几乎要让人相信他确实是被冤枉的。
  直到观众们在这家伙的别墅里看到了一面由2。3亿现金堆积起来的钱墙之后,才明白他的伪装到底有多好!
  最可笑的是,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赵德汉将自己贪钱比喻成收割麦田,看着便心生愉悦。
  整个案件最荒诞的地方是,他的贪欲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明明有这么多钱,可是一分钱也不敢花,就连给父母的生活费也是每个月只寄300回去。
  如此荒诞、戏剧性的情节,估计99%的人都以为是跟电视剧为了对比效果折腾出来的。
  但其实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有着事实基础!
  在纪委的通报里面可以看到真人模板,这种双面人在官场里面可并不少见。
  有人说中国的官场在家的笔下,成为了一个大染缸,各个级别、各类人等都有。
  坦白来讲,张楚也并不认为《人民的名义》是官场文的巅峰之作。
  他想要选取这部作品只是因为有着尺度较大的台词对白、离奇曲折、讽刺现实的故事情节!
  或许在文学性上面,这部作品算不得经典。
  但在观众好感度上面,绝对能排在前列。
  比如长期以来,官场里面的反派人物都有一些规矩是不能突破的,可是在这部中却被打破了。
  比如,一号反派角色是不能写到副sheng级以上的。
  这还是在尺度比较松的实体书领域,在网络领域,限制就更多了!
  其余还有什么主要领导不能变坏这个禁区。
  在《人民的名义》中,尺度直接突破来到了副guo级这个层次!
  从这一点来看,就要让其余作品自愧不如了。
  很多人的作品都局限在一个县、一个区,最多是一个市,很多当红作品都是从乡镇到州市这个政治层次。
  显然,《人民的名义》很符合张楚的定位,他就是一个普通的通俗文学作家,并不是严肃文学作家。
  用赵德汉这种爆炸型贪污案作为开端,徐徐拉开了大戏的序幕,而此后的情节故事都是悬念丛生、环环相扣。
  几乎每一位读者都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最后的结局,但却很少有人会在文笔、叙述的技巧上面沉思。
  这种快gan会削弱的张力与内涵!
  想要保证文学性,又同时兼顾吸引力,那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必须要进行权衡取舍。
  在人物的设定上面,《人民的名义》其实也更像是戏剧,中的人物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师生关系、同门关系,双方的较量浓缩了感情、权力与阴谋等因素,但却会让人觉得有点小家子气。
  怎么翻来覆去都是这一拨人在斗争呢?
  难道整个官场就没有别的派系了吗?
  张楚想要改变的就是这种脸谱化的人物刻画,难度非比寻常!
  张楚知道自己喜欢这部文学作品,不如说是喜欢里面展现的高度现实感、真实感!
  原著里面没有把官场写得过于黑暗,尽管也写出了很多官员贪污受贿、跟其余女性有不正当关系等众所周知的秘密,但立足点还是在反腐上面。
  真实的官场其实就是一个丛林社会。
  既有像李达康、沙瑞金这样的政绩实干派,也有祁同伟、丁义珍这种魑魅魍魉,更多的是高育良这样道貌岸然的岳不群!
  正是这种复杂的官场,才会引起更多人的好奇跟喜爱。
  更何况,张楚选择这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打算在这部里面植入广告,给自己先前已经出版的一部作品打打广告!
  《人民的名义》里面,高育良书记最爱的一本书就是《万历十五年》。
  当初电视剧热播的时候,不光原著销量大增,就连《万历十五年》也重新被带火!
  《万历十五年》在一年多以前就被张楚给意外弄了出来,如今更是躺在国内、国外众多图书馆里面典藏。
  可张楚想要把它推荐给更多人!
  这种植入的方式应该会有用才对。


第785章 官场文学
  “你说你想写什么类型的书来着?”
  周康在电话里面反口询问着,完全不知道张楚怎么会冒出这样的惊奇的想法。
  “我想写官场,但主题并不是主人公怎么经过自己的努力跟奋斗之后成为主宰一方的封疆大吏。而是想写这个时代潮流之下的反腐浪潮,这应该是正儿八经的主旋律吧?”
  张楚在前往机场的高速路上,自己则是跟经纪人周康打电话商量着其中的事情来。
  对于这本书,他打算是边写边发,而不是等到把全文写好之后再交给出版社发行。
  这样的话,说不定在春节之前就能把开头给撸出来。
  要不然就得等上好几个月才能发新书!
  不写书的日子里,张楚觉得自己的手很痒。
  周康真的是心累,要是张楚说写点言情、科幻、玄幻、恐怖甚至武侠都能理解,但偏偏要写官场!
  这可是极其考验阅历的一种类型。
  并不是说想象力丰富就行,也不是文笔高超就行。
  若是对官场毫无了解的话,那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徒增笑料!
  局外人很难去了解真正的官场,写出来的可能好看,但是在圈内人看起来就非常可笑,很多基本常识都会搞错。
  比如现在市场上面热卖的《副省zhang的女秘书》,一看书名就知道是外行写的。
  因为国家有严格规定,官员是不准配异性秘书的,写那本书的人显然不了解这种常识。
  但书名却满足了很多读者猎奇的心理,因此在销售上面非常不错!
  官场深不可测,周康完全不看好他。
  张楚又不是什么没名气的作家,他现在可是全国炙手可热的人。
  读者、书评人对一个新人的容忍程度可能是60分,对张楚的要求就是至少80分。
  如果普通作家写本官场,那有错误也无关紧要。
  可张楚的官场里面要是破绽百出的话,那就会是一场彻底的灾难!
  “你知道什么是高级干部吗?你知道行政级别的划分吗?你知道官员之间是怎么交谈的吗?你知道他们工作、生活中要做哪些事情吗?”
  周康继续劝说道:“一般来说,官场都是由那些本身混迹其中的人所书写,那样才会更加真实可信。”
  张楚也知道自己这方面的不足,这可不是看几集新闻联播就能补充的知识。
  他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可以有原著的参考。
  “不知道可以去学,可以去问。周叔,你帮我去问问那些呗,看看能不能去监狱采访一下,问问那些落马高官们真实的想法。”
  现在反腐力度非常强大,高官、副国级的大老虎打了那么多只,或许是该下一剂猛药!
  周康被张楚这个想法给惊呆了。
  为了写去采访曾经的那些领导干部,这虽然有些天方夜谭,可听起来却很合理。
  有什么比这些人的亲身经历更曲折?
  有什么比他们自己交代贪污的一念之差更加真实可信?
  从生活中来,却要高于生活,要将真实情况不露痕迹的艺术化。
  去跟那些落马的官员交谈,可以从他们的言谈举止当中清楚一个官员应该是什么样子,会怎么说话、生活。
  作为一个作家,不熟悉的东西不写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张楚要关注的是真实、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不是像拍风景照一样把原著或者监狱里面人物的性格、事件原封不动的搬过来!
  写者无心,或许读者有意。
  有可能里面随意描写的东西,可能现实中正在发生类似纪检机关跟贪官污吏的斗争。
  官场尤其要处理人际关系上面要下功夫,这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如果能把官场上面的众生相都写好,那么写其余作品完全是小菜一碟!
  当然,官场最害怕的就是对号入座。
  写个路人甲不要紧,最多吵一架。
  要是里面写个省部高官来个对号入座,那事情可就麻烦大了!
  做官做得越高,谁越深。
  写这种也一样,写得层次越高,需要的道行越深。
  想要把官场写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批判,要提醒,要揭示问题,让社会意识到官场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国家倡导廉洁、廉政、反腐的决心!
  雅俗共赏是很困难的事情,现在张楚只有先追求俗,雅的话就顺其自然吧。
  周康挂掉电话之后可就犯愁了,张楚话说得轻巧。
  去监狱里面采访那些落马高官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这可比不上探监什么的,起码还得进行一下资格审查,这些官员身上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机密。
  “该死,我得去找哪个部门申请?”
  经纪人就是得做这些麻烦的事情,要不然张楚给那么多钱做什么。
  周康从自己的办公室里面走出来,他来到总经理办公室门口轻轻敲了敲门,打算跟别人商量商量这件事情。
  叶淑梅正在查看《那兔》的周边生产、推广计划,听见敲门声之后就回答道:“请进。”
  “叶总,我刚刚接到了老板的电话。你猜猜我们这位老板又有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了?”
  “这我还真猜不着。他们那些天才的想法跟别人完全不一样。老周你还是直接说吧,我能接受。”
  周康摊开手:“他不知道从哪里受了刺激,昨天刚刚参加完金球奖的颁奖礼,今天就打电话说要写新书了!”
  叶淑梅抿着嘴笑起来,“好事儿啊,他愿意写新书,咱们公司才有项目做。”
  “问题就在于他想要写一本官场,主题是反腐那种。看他那样子,似乎还不满足于普通的案件,想要写到最高级别那种。”
  这时候叶淑梅就目瞪口呆起来,她还以为张楚的作品又是什么言情啊或者耽美同性这些,可万万没想到直接跳到了官场上面去!
  “没有足够的知识面跟人生阅历,写官场真的可以吗?”
  周康摇摇头,“现在我可劝不动他,只能帮忙去联系一下监狱那边,看看需要什么样子的手续。”
  好在张楚现在也算是不大不小的名人,为了写作收集素材似乎没什么问题!


第786章 特殊待遇
  碧海蓝天,整个海面看起来湛蓝一片,偶尔几座小岛星罗棋布的落在镜子上面。
  抹茶大概是第一次看见大海,整个脑袋靠在玻璃窗上,好奇打量着几千米下的大海。
  张楚可不想小家伙去烦别人,那样会被投诉,所以就一只手拖住抹茶的肚子,双眼盯着前方的平板电脑。
  原本他是想要直接从魔都转机到江城,这样快一些。
  不过现在既然要写《人民的名义》,那肯定得去燕京监狱里面取材,顺便把四合院给过户了!
  当初看好那套四合院之后,张楚就当起了甩手掌柜,直接飞到欧洲去看森林跟极光。
  现在刚好是农历年末的阶段,对方公司急需用钱周转,所以再三催促张楚签订合约,最后价格愣是被压低了一千七百多万!
  节省一点就节省出来了一套燕京房子钱,张楚觉得自己很聪明。
  现在自己的图书卖得红红火火,公司投资的那兔动画片也点击热度爆棚,周边产品销量竟然直追那些老牌的动漫ip,可以让他过一个舒舒服服的年。
  《挪威的森林》版权已经在东亚几个国家都卖出去了,尤其是日本好几家出版公司争相抢夺。
  只不过在欧洲地区的话,热度就要低得多,主要都是以前的合作出版公司花钱买走,但估计对销量没多大预期。
  对于里面描述的那种孤独心境以及社会变迁,大概是东亚人才更有体会。
  本来张楚也没指望《挪威的森林》能够跟《达芬奇密码》一样席卷全球,目前看起来其实势头还挺好!
  有救世主系统里面抽中的英语精通就是好,现在张楚在飞机上面正在看奈飞今天刚刚发出来的《纸牌屋》第二季。
  第一季在昨天的金球奖颁奖礼上面大获全胜,所以第二季趁着热度就火热出炉。
  奈飞最耿直的就是每次都是一季所有内容全部放出来,而不用一周一周等着慢慢播!
  没有英文字幕,也没有中文字幕,张楚就这样慢慢看着,打发无聊的飞行时间。
  要是眼睛看累了,那就扭头看看窗外的风景,这也别有一番风趣。
  枯燥乏味的景色看多了也容易疲惫。
  抹茶趴在张楚的胸口,蜷缩着身体呼呼大睡起来。
  而张楚在看了三集《纸牌屋》之后就决定让眼睛好好休息一下,自己闭上眼睛进入到救世主系统里面。
  既然都决定要写《人民的名义》了,那么就得好好回顾电视剧跟同名,对里面的故事脉络了解清楚!
  上辈子看的内容,记忆已经非常模糊。
  这次他不再是以欣赏者的角度去审视那两部作品,而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
  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了之后有什么好处,要给读者设置一个什么样的悬念。
  ……
  “太折磨人了!”
  周康放下手机,他刚刚给监狱那边打电话,结果对方发来了一个新闻媒体进入监狱采访服刑人员的审批表。
  这个申请条件里面有重要一项就是监狱跟服刑人员同意接受采访,要不然书面申请根本不会被批准下来。
  办理的流程也挺复杂的,由翰林文化传媒公司这边提出申请,然后国家监狱管理局新闻信息中心才会受理,受理之后就会征求监狱的意见,同时监狱也得征求服刑人员意见,最终交回来给监狱管理局新闻信息中心审核,经过局领导的批准之后才算是有资格!
  这样的审批速度下来,那估计张楚都可以等春节之后了。
  “不行不行,我看看能不能加快点效率,走个绿色通道。”周康托着下巴仔细思考起来,很多知名媒体去监狱采访都有特殊待遇。
  那么张楚作为知名作家能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周康在脑海中思索了一下《人民的名义》这部官场,他自言自语的说道:“要不然去找纪委或者最高检那边问问,毕竟张楚是在写反腐题材,可以跟这些单位合作合作。”
  说行动就行动,周康的人脉在这时候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平常有谁会跟纪委扯上关系?
  他在网上查询一圈之后就只找到了一个举报电话,斟酌了一下语句之后就拨打过去。
  “你好,这里是纪委举报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
  周康坦言说道:“我并不是来举报的,而是想跟你们谈谈合作。我是张楚的经纪人,就是写《鬼吹灯》那个张楚。他新书想要写一部以反贪为主题的。目前需要去采访几名落马贪官当做的素材,你能联系一下领导,说说这件事情吗?”
  自从12380成立以来,客服小姐姐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打纪委的电话竟然不是举报,而是寻求合作!
  “抱歉,我并没有这个权限。如果没有举报内容的话,感谢您的来电。”
  “别啊!我真是张楚的经纪人,你可以查这个电话号码的。如果你不相信的话,我可以让张楚在微。博上面发表一个文章。其实将反贪廉洁写到里面,让更多人看到你们纪委反贪的力度跟决心是件非常不错的事情,这能极大的提升你们的正面形象。”
  周康极力的劝说,但是在电话里面根本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
  那位接线员耿乐也很矛盾,担心自己被别人给骗了!
  于是便将耳麦摘下来,快步走到主任身边说道:“熊主任,这边有个人打电话给我说他是张楚的经纪人,说是张楚要写本以反贪为主题的新书,想我们配合配合。”
  熊光看起来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疑惑的询问道:“张楚很有名吗?是哪个知名作家?”
  “额,应该是挺有名的,据说去年赚了三亿多人民币,还拿了几个外国的奖。如果这事情是真的,好像对我们真的挺有好处的。”
  “我去那边直接问问吧,让他们到时候上门来详谈。”熊光可不担心被骗,到时候让他们来纪委溜溜就知道了!
  现在政府部门都讲究一个形象工程,如果真的能让一个知名作家来写反贪题材的,肯定会胜过纪委自己的那些笔杆子。
  虽然不是同一个部门,但熊光也知道纪委找了很多人来写所谓的命题作文,目前看起来毫无效果可言!
  还不如让别人试试,反正得看那个张楚的本事。


第787章 央视纪录片
  “总算是回来了!”
  张楚抱着抹茶站在海关处排队,重新踏上这片土地就让他安心得多。
  在洛杉矶的时候,一个人根本不敢在夜间外出去领略好莱坞的五光十色夜景。
  燕京地区的治安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在那么多热心朝阳群众的帮助下更是让犯罪无所遁形。
  抹茶的检疫证书都齐全,很快张楚就带着他从里面推着箱子走了出来。
  周康跟一名扛着摄像机的师傅站在出口焦急的等待着,这样的搭配让其余人纷纷为之侧目。
  这难道是在录制什么节目?
  一边等人一边接受众人的目光审视,周康觉得自己就不该跟摄像机师傅站在一起。
  “小刘,你大概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开机呢?”
  刘维已经习惯了被普通人围观的待遇,他回答道:“从张楚一出来我们就开始拍。你应该没有给他说过这件事情吧?”
  “只说过了我们会跟纪委以及最高检还有央视纪录片频道共同推出一个纪录片,没告诉他我们会从机场就开始拍。”
  “这样才会更加真实,有纪录片的风采。”
  刘维作为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员工,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几乎是懵逼的!
  他拍过不少纪录片,其中最有名的要属《我在故宫修文物》。
  结果这一次却让他来拍一个年轻作家写书的纪录片,这可就让他颇为纳闷。
  刘维是知道张楚大名的,但没想到对方竟然能把纪委跟最高检拉到一起来,据说还要去监狱采访,这架势看起来非同寻常!
  一个年纪轻轻轻的作家,放着想象力十足的作品不写,跑来写什么反腐,这完全就是乱整。
  央视甚至也配合翰林文化传媒这边,打算给张楚拍一部纪录片,暂命名叫“人民的名义是如何诞生的”
  将尽量从全方位展现张楚书写这部反腐题材作品的画面,成为今年反腐倡廉工程里的重要项目!
  其实周康根本没想到拍纪录片这个念头,是纪委宣传部那边工作人员提出来的点子,并且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同意。
  写出来,那么纪录片也可以上,到时候不管是作为节目的素材还是宣传的花絮,都算挺好的。
  通常这样的纪录片都是自己找人录的,而不是央视派出员工来。
  这时候,周康看到了推着箱子走出来的张楚,立即挥手示意。
  只不过出口人实在太多,大家都在焦急等待。
  抹茶的笼子放在旅行箱上面,自己在人群中张望着。
  最显眼的肯定是那个摄像机,不管是谁都会把目光放在那边,而在摄像机边上则是站了个熟人。
  “不是吧?现在就开始拍?”
  张楚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摄像机竟然是来拍自己的,他露出了一个崩溃的面容。
  还有没有点隐私了?
  刘维在这个时候就装起了哑巴,仿佛自己跟肩上的摄像机不存在一般。
  周康帮他把抹茶笼子提了起来,解释着说道:“没错,纪录片从现在就开始。平时生活的话也会被拍下来,所以你只有快点写,这样才能解放。”
  “天呐,我就不该答应的!”
  张楚意识到自己好像被围观了,他赶紧招呼着说道:“走吧,我们先回家,的事情急不来。”
  其余来接机的人都以为是哪个明星出来了,可看到张楚的时候却几乎没人能认出来。
  “谁啊?那是谁?”
  “有哪个明星在这里拍戏吗?”
  “会不会是什么综艺节目,这是个嘉宾?”
  “真的是老了,现在居然连这些明星都不认识。”
  “管他呢,先拍小视频发朋友圈吧,肯定有人能认出来。”
  “还挺帅的,居然还带只猫!”
  首都机场一向是追星族与狗仔们必蹲之地,更何况先前周康跟刘维那么显眼的站着,狗仔们想不关注都难!
  张楚的照片迅速被他们给拍下来,只不顾这些人却有些沮丧。
  原来那摄像机是在等一个作家!
  作家在网络热度上面根本比不上明星的一丝一毫,恰好这时候另外一个韩国组合的中国团员前来,几百个粉丝开始疯狂欢呼。
  狗仔们立即把张楚给抛在一边,重点放在了那归国的韩团偶像身上。
  周康坐在驾驶位上,张楚还有刘维则是坐在后排。
  抹茶很自来熟,从笼子里面钻出来之后就甩动身上的毛发,然后爬到了副驾驶位上躺好。
  “唉,我觉得拍这个纪录片可能会是我做过最错误的决定。周叔,我有没有告诉你,我打算把《人民的名义》写成连载型。”
  正在开车的周康愣住了,自己把纪委、最高检还有央视都给联系起来了,结果这竟然是一篇连载!
  张楚也万分苦恼,“按照我的计划,可能会在两个月时间内连载完成。难道刘哥你要24小时都拍我?马上就是春节了,我肯定得回燕京过年。而且有别人在身边,我根本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刘维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不过这却是剪进纪录片的绝佳素材,要的就是这个。
  “我今天先拍吧,到时候再回台里跟领导沟通沟通。估计我们会是拍一些比较重要的场所,比如你去监狱探访曾经的官员,以及你平时的生活,休息娱乐啊、认真看书写书或者锻炼啊,有时候朋友聚会也可以拍进去。当然,回江城过春节是重要场景,我今年肯定得在你们家过年了!”
  作为纪录片摄像师,刘维已经好几年没在家里过年了,幸亏他是单身,要不然准会被媳妇儿给骂死。
  “那好啊,欢迎你到江城做客。如果拍书房我码字画面的话,就尽量等我写完之后再采访怎么样?”
  张楚并不想被打扰,也不想进行摆拍,所以把书房门开着,让刘维在门边拍拍就行,别走进来。
  刘维对自己这次的纪录片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一个通俗作家来写主旋律,大概就是歌功颂德吧。
  他把拍摄当成了是休闲娱乐,也用不着每天拍,甚至用不着拍几个小时,素材不需要太多!
  周康提出了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你的这本题材比较敏感,原本纪委跟最高检那边说是等你写完了之后必须先交给他们审核,通过他们的审核之后才能去交给出版社以及新闻出版总。署那边。如果要连载的话,岂不是每一章都得让他们审核?”


第788章 书名由来
  对于纪委和最高检而言,他们当然希望能准确掌握张楚的每一个字词,并不希望写出来的东西偏离了主题。
  之前周康在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并没有说《人民的名义》将会以网络连载的形式发布,所以双方都默认为是写一本书,在出版发行之前审核一下行。
  现在棘手的事情发生了!
  “我现在就打电话去沟通一下吧,看看对方是任由我们在网络上面发布,等要出实体的时候审核。还是让他们每一章都审核一下。”
  经纪人的工作不好做,周康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应该朝着翰林文化传媒管理层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做这些麻烦的事情。
  张楚叹了口气:“我觉得每一章审核很不靠谱。难道除夕夜、春节期间,还指望那群公务员加班吗?”
  “你在春节期间就能写出来?”刘维颇为惊讶,他还以为一本书起码要筹备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之前大概的内容已经准备好了,就想听听这些罪犯自己的心路。他们的经历对我的有重要意义,当然这不是对号入座,而是想知道他们在面对重重诱惑的时候是怎么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