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大师_维果-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逸笑着摇摇头,

    “我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能有什么事?这种机会不把握住好好学习一下,那简直就是犯罪!嗯,我也来看看这件青花。到底有些什么奇特的地方,让三位前辈都这么感兴趣。”

    李逸笑着走近瓷器,一看,忍不住“咦”了一声。奇道:

    “这件也是真的?这造型,看起来有点奇特啊!”

    这件青花不禁造型奇特,图案更奇特。

    一般的筒瓶都是上大下小,线条修长顺直,而棒槌瓶造型和筒瓶相差不大。只是瓶身稍显弧形,但仍是上大下小。可这件不一样,瓶身弧度小于棒槌而大于筒瓶无所谓,最关键它是上小下大!

    图案是很常见的竹石花卉纹,但之所以说它奇特,是因为它的画工竟出人意料的精巧细致,而且从青花的分水、颜色、工艺上看,无一不是精益求精!

    一件臆想的瓷器造型,居然配了如此好的画工,岂不奇特?

    “古怪。从青花分水上看,应该明末清初的物件,可是这造型怎么就这么奇特呢?”

    分水也称混水,是青花施彩的一种技法。匠师在事先勾勒好的轮廓线内,用含水量不同的青花料填色,烧成的青花发色也就有了深浅的变化,即为分水。

    明末、清代的青花,常常采用分水画法来表现物象的层次、方向、阴阳等空间关系,其中高手能将一色青花分出近十种色阶!康熙时期的青花被誉为青花五彩,正是这种技法的巅峰体现。

    莫老和刘明听了。对视一眼,笑眯眯的也不说话,何尚坤则挑了挑眉毛,听说这小子书画和珠宝玉器鉴定的天赋都很了得。怎么,连瓷器也懂?

    一念及此,脸上顿时流露出颇感兴趣的笑容,问道:

    “那……小李,你来说说,这件青花它是真是假?”

    李逸的脑海中浮现出常槐之鉴定永乐青花大罐时的场景。上前拿起那件青花筒瓶,好吧,暂定它为筒瓶。反复揣摩了一阵,他慢慢说道:

    “造型虽然奇特,但胎体敦实厚重,立体感不错,内腹部有两层衔接痕迹,但不明显。从露胎处看,胎骨稍显疏松,瓷化程度不是太好,底部缩釉自然,底釉白中闪青,青花发色稍显灰暗,无款……”

    随着李逸的讲述,莫老等三人的神情都逐渐发生了变化,刘明事不关己,因此仅是愣了一下就用饶有兴味的目光一会儿看看李逸,一会儿看看筒瓶。何尚坤则要严肃的多,他一边听一边和自己的判断相互验证,不停的轻轻点头。

    莫老的反应最是奇怪,因为他想起女儿送他粉彩碗时对李逸的描述,很明显,那时候他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初哥,可是……这才多少时间,就进步这么快,这可能吗?

    李逸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青花筒瓶上,因此并没有注意到他们几个人的表情,等他按照常槐之讲述的几个要点梳理一遍之后,他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是……康熙朝早期的民窑制品?”

    他一边说一边用左手轻轻挨了一下筒瓶,随即如释重负的吐出一口长气,

    “没错,是康熙早年的民窑,看这画工,说不定还出自名家之手呢!只是,弄了这么个古怪造型,不符合人们习惯的审美不说,还给它的身份鉴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不过,这是捡漏的好机会啊!”

    这家伙两眼发亮的说完,一抬头,看到大家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不由笑道:

    “我就是跟着常槐之常老学了一下明清青花瓷的鉴定,这件正好撞枪口上了,用不着那么惊讶吧?”

    撞枪口?小子,你这所谓枪口怕是大炮口径的吧?要不怎么什么东西都往上撞,它怎么就不撞我们的枪口呢?

    李逸看到有点冷场,挠挠头皮,转身将刚才看到的那件玉杯和玉跪人拿了过来,

    “这两件也很好玩,和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何尚坤伸手一拦,笑道:

    “你小子先别急着打岔,咱把话都说完了。你说,就这么一件瓷器,它能值多少钱?”

    李逸苦笑,这件青花在某些方面和他那件永乐大罐有得一比,遇到感兴趣的估计能大赚一笔,如果遇到不感兴趣的,嗤之以鼻算是轻的,多半还会说他们拿臆造的假货出来哗众取宠,是想捧红某砖家……

    “这我真确定不了,何老师您还是自己来吧。”

    何尚坤点点头,像这件的造型,正常卖估计是卖不出什么好来,但如果能上拍就有搏一把的机会,因为现在很多人的审美观都不大正常……

    其实,某些古人的审美观也未必正常,因为他很快就注意到了那个奇葩的“御制”玉杯……

    “这件有可能是朱三太子的,但更大可能是吴三桂的。”

    莫老是玉器鉴赏大家,只是将玉杯拿在手上看了一阵之后,就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因为吴三桂称帝的时候已经是穷途末路,而且称帝后没多久就病死了,所以出了这么个玩意也很正常,我看没什么价值。倒是这件,虽然仿的漏洞百出,可我们为什么非要认为它是仿的呢?玉跪人又不是只有殷商才有,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成民国原创的一个造型,这样它的价值不就上去了吗?”

    李逸听得连连点头,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任何问题,换一个思路就很可能会柳暗花明,换一个角度很可能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对了,莫老,我刚刚看了一下那些还在赎回期的玉器,怎么都是些现代的制品,而且好像还都是一个地方出的,这是怎么回事?”

    莫老笑笑,还没来得及说话,刘明倒是先开了口,

    “这种情况很正常,其实你可以将典当看成是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构,只要你拿得出他们看得上的抵押品,就可以从这里套取一笔资金去周转。你说的那种情况应该是某家玉器厂或者某玉器商贩抵押的货物吧。”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

    “其实我这边也有,一名画家一次性典当了自己的几十幅作品,另外还有他收藏的十几幅名家之作,怎么样,有没有兴趣看看?”

    看到李逸点头,刘明一副老怀大慰的模样,

    “嗯,有上进心就好,正好我活多干不完,少了那七八十幅,也能轻松不少。”

    “……”

    因为还要加班,所以莫老的大餐推迟了,几个人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回去接着奋战。

    李逸当然没有看刘明说的那些画作,因为他自己还有一大堆的珠宝要核查,当然,刘明也只是和他开个玩笑而已。

    宝石造假的手段相当多,尤其是一些半宝石,更是造假的重灾区。但不管怎么造假,基本上都离不开改善底和色,所以只要发现特别出众、特别漂亮的宝石,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在正规的宝石鉴定证书中,会使用一些缩写来标示有关宝石的处理情形及程度。其中,h(d)代表热处理明显残留物,h(be)代表以化学元素进行的热处理,c代表镀膜处理,d代表染色处理,o则代表浸油处理。

    除了上述几种,还有更为恶劣的重熔再造、树脂合成、漂洗充胶、低档宝石冒充高档宝石等等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作假手段也日新月异,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染色升级成了改色,迷惑性更强,更加考验消费者的眼力。

 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上山虎

    宝石的改色技术,应该是从08年开始被大面积使用的,目前主要集中在水晶、黄玉、托帕石、坦桑石等透明度较高,但价值又相对较低的半宝石品种加工业使用。甚至,白水晶改色为紫水晶、茶水晶,已经成为了业内不成文的规矩!

    现在,李逸手上就拿着一块硕大的紫水晶吊坠,这块紫水晶看起来晶莹剔透,紫色迷离,在灯光下更是宝光四射,分外惹眼,但很显然,不是天然的。

    假的也能收?

    他看了一眼备注栏内收货的理由,那里清楚明白的写着是改色水晶,但因这种现象已成为业内常态,所以只要价钱足够低,典当行也会做这类生意。

    “其实你只要注意一下就能发现,很多女孩子身上带着的宝石都是假的,但这一点她们未必不知道。实际上,很多人都没有收藏宝石增值的概念,而且也不知道具体什么级别的宝石才能增值,所以只要价钱低,她们明知道是假的也会买,直接将它当成一种漂亮的装饰品就行了,这是一种半被迫半主动的消费观。”

    何尚坤刚刚说完,刘明又接着补充了一句,

    “确实是这样,如果市场上卖的都是真的收藏级的宝石,那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的,你让那些爱打扮、爱漂亮的女孩子怎么办?呵呵,小李,你还没有交女朋友吧?”

    李逸挠挠头,真厉害,从这种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信息里你也能推出来我没交女朋友……是了,一定是他们家那位曾经或者现在或者一直都是这样!

    忙碌了两个多小时,九点钟的时候,李逸回到了家中,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他将从印尼带回来的那两块毛料拿了出来。

    本来他真的没将这两块毛料当一回事,可是不知怎么的,自从跟陈樱瞳开了那个玻璃种的玩笑之后。他就总觉得这两块毛料里说不定也会有些什么意外的收获,就像这会儿,越看竟越觉得有感觉,甚至有了一种要马上解开看看的冲动。

    看了一眼时间。他苦笑一声,如果不想挨骂,还是等明天早上吧,反正他这儿离方庄很近,就算是睡个小懒觉也能空出开两个窗口的时间。只是。陈樱瞳那丫头是怎么回事?表现的那么想要那块玻璃种,可是这几天却连电话都没有一个?

    在等他主动打过去?那还是算了。就像他知道他不是胡钟月的菜一样,陈樱瞳虽然每次都能撩拨的他心动不已,可是他知道这不是他的菜。因为,她发嗲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总是会无意识的招惹一些狂蜂浪蝶,当她男朋友不给累死也得因为嫉妒而死,更别说还很有可能会被她狂热的追求者给乱刀砍死……

    想起陈樱瞳自然就想起了饭店偶遇的沈启涵,李逸默默的回想了一阵阳南珠宝展上的那次偶遇,再想起相亲的时候老妈也故意安排成了偶遇。不禁苦笑摇头,看来,他和沈启涵的缘分,也就仅只是一次次的偶遇罢了!

    第二天一早,李逸将两块毛料拿到卫生间,拿出电动砂轮,先在他踢着那块黄砂皮上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然后直接上鉴灵牌轻轻一按,随即失笑摇头,果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哪有那么多的好运气?

    随手将毛料扔到垃圾桶,他又拿起了那块被他起名美人石的毛料,看了看皮壳,心说这黑美人长得倒还不错。希望不是个腹中空空的家伙吧。

    很快,他就又擦出了一个窗口,用大拇指一按,嘿,运气不错,竟然还真有货!只是很可惜。不用看鉴定结果,仅只从凉气的等级判断,就知道这是一块豆种……不过蚊子腿它也是肉啊,更何况还是捡来的?

    看了眼时间,李逸直接吭哧吭哧将整块豆种给擦了出来,没想到竟又给了他一个小小的惊喜,因为这料子不但是满脆,而且还是那种泛着一点橙黄的红色,很是讨喜,用来做挂件会非常漂亮。改天可以给白千叶送过去,或者,干脆自己试试也行。

    收拾一番,李逸赶到方庄,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因为昨天晚上已经看了不少的半宝石,所以李逸决定今天先看宝石。

    作为主流宝石的钻石、祖母绿和红蓝宝石,像他们这种专业的鉴定师,甚至根本不用借助工具,一眼就能够分辨出真假。所以按道理进度应该很快才对,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因为牵扯到收货价和售价,所以,他必须给宝石分级别!

    和钻石一样,这些宝石的级别基本上都是由颜色、净度、重量和切割工艺来决定的,那么,李逸也只有将这些数据都整理出来,才能判定收货鉴定师对一块宝石的判断是否准确。

    再加上,这些宝石很多都已经被做成了首饰,有些角度根本就看不到,只能根据其内部结晶情况以及切割刀工进行推算,再加上鉴定时还要估算宝石的克拉数、配金的重量是否和鉴定证书相符,所以,干了没多久他就开始感觉到吃力了。

    “呵呵,宝石类的甄别可是最耗眼力的,这里边就你最年轻,所以也只有你看,别急,我们从精神上支持你!”

    刘明毕竟教过李逸一个星期,所以很快就和他熟络起来,这会儿看到他躲在一边愁眉苦脸的揉眼睛,不但不表示同情,反而开始落井下石,幸灾乐祸。

    李逸无奈的看着同样是满脸戏谑笑容的其他两人,嘴角一挑,对于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重复性劳动,你们以为我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他还真是没什么好办法,使用鉴灵牌当然可以让他的速度提升上去,可是该怎么跟他们解释?对这玩意敏感?快拉倒吧,不说还没人笑话你,说了就是工作态度的问题了!

    无奈之下,李逸只好将其当成磨练眼力的机会,一枚一枚先看后估,最后再用鉴灵牌保底,一时间,忙了个不亦乐乎。

    “唉,不知不觉又到饭点了,莫老,休息一会吧,顺便帮我看看这张画,我有点拿不太准。”

    一听到公司号称人形计算机的刘明居然也有看不准的时候,李逸等人登时来了兴趣,纷纷放开手中的工作,凑了过去。

    “这幅画,确实有点奇怪……”

    莫老盯着画看了一会儿,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李逸则挠挠头皮,这一看不就是张善孖画的上山虎吗?难道是仿的?可就算是仿的,这笔力,也应该是名家之作!

    擅长瓷器的何尚坤则没有注意老虎,反而盯着老虎脚下的山石沉思起来,半晌,方迟疑道:

    “老刘,你的意思是这幅画不是一个人画的?你怀疑这山石是张大千的手笔?”

    刘明点点头。张善孖,自号虎痴,以画虎而闻名于世。他是张大千的二哥,兄弟二人在上世纪20年代共同创立了“大风堂画派”,并在1928年合作了画虎名画,《十二金钗图》。

    既然有这个基础,那么再合作一幅也实属正常,只是,这幅画里的山石,乍一看像是张大千的手笔,可仔细琢磨,却又有点似是而非,但很明显又不是张善孖的惯用手法,这一下就把他给难住了。

    李逸听他们这么一说,才恍然想起。他盯着山石看了一阵,一个念头猛然跳了出来,黄宾虹?这山石莫非是黄宾虹画的?

    有了这个认定,李逸越看越觉得这幅画像是张善孖和黄宾虹合作的产物,当下就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这个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不过我总觉得和这只老虎比起来,山石的笔力要显得弱一些,如果是张大千或者黄宾虹的话,有点不符合他们的身份。而且,这幅画居然没有落款,奇怪,奇怪!”

    刘明摇摇头,直接否定了李逸的提议。 '^*'

    李逸皱了皱眉头,刘明这么一说,他也觉得很有道理,看来,功夫还是不到家啊,上鉴灵牌吧。

    他仔细的盯着画面,用左手捻了捻纸张,忽然抬头,

    “没有落款……那会不会连老虎也不是张善孖画的,而是大风堂弟子的习作?”

    刘明猛然一愣,这个可能他倒是没有想到,此刻一经李逸提醒,登时就如拨开云雾见月明般,张口就喊了出来,

    “我知道了,这是慕凌飞画的老虎,梁树年画的山石!我去!今天要不是小李提醒,差点就打了眼了!”

    慕凌飞和梁树年都是大风堂的弟子,其中慕凌飞别署虎翁,尤善画虎,1982年,他匠心独运地完成了华夏画坛第一幅《百虎图》长卷,轰动了海内外,被誉为华夏画艺苑中的一枝奇葩,华夏的国宝!可以说,他已经完全继承了张善孖画虎的技艺,甚至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

    梁树年则先拜画家祁井西为师,后又拜入张大千门下,其山水画初学王翚、吴历,后上溯宋元,继而又学石涛,曾先后为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礼堂、主席纪念堂等场所创作巨幅山水画,也是一代大师。

 第一百五十八章 赌了(240票加更,弟兄们真给力!)

    从这幅画可以看出,慕凌飞和梁树年不但继承了各自师父的衣钵,还画出了自己的新意,这应该称得上是一幅精品之作。只可惜不知道为了什么,二人竟都没有落款,给他们鉴定增加了不少难度。

    刘明摇头晃脑的欣赏了一阵画作,忽然仿佛刚刚想起一样,匆忙弯腰,仔细的检查了纸张,然后笑道:

    “没错了,这纸张也应该是建国前后生产的,一时被画迷了心窍,竟忘了这么重要的鉴定程序,险,险啊!”

    “呵呵,小李就是厉害,怪不得一上来就能将会议室里钟总精心选择的十二幅画一幅不差的都鉴定出来,后生可畏啊!”

    莫老看着心有余悸的刘明哈哈大笑,李逸则不好意思的咧了咧嘴,虽然鉴灵牌也算是他的能力之一,但毕竟是作弊,现在居然被莫老爷子这么红果果的夸奖,还是……有点羞涩的小爽啊!

    “走,中午我请客,吃大餐!我要好好的谢谢小李老弟!”

    刘明兴奋的将画收起,扭身就准备往外走,何尚坤忽然叫住了他,

    “别急,让我们看看老黄是怎么鉴定的,那家伙,平时脾气跟茅坑里的石头似的,好好跟他说话都要被撅回来,这回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刘明翻了个白眼,笑道:

    “老何,这次你只怕要失望了。老黄虽然打了眼,不过没犯错误。他收画的时候是按张善孖的画收的,所以只花了48000元,然后在鉴定结果里注明了疑似张善孖和张大千合作,建议零售价高达180万到200万!”

    “这狡猾的家伙,就算是看走眼了也不给人留漏洞……不对啊,一般上百万的都要上交总公司备案,怎么这件还留在这里?”

    “哈哈,老黄的心眼还不止这些呢!在做完评估后,他又附了一句,存疑。建议专家组复核后上报!”

    我去!这老黄,简直比狐狸还狡猾!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逸接到了王浩青的电话,王浩青告诉他。他要的扁针已经做好,让他有时间就过来看一眼,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尽早提,因为师傅们要放假了。

    经他一说,李逸才猛然想起。可不是,离过年也没几天了,因为今年被过二人世界的老爸老妈抛弃,不用订票回家,竟让他差点忘了这事!

    看了看王浩青传过来的照片,觉得应该差不多,就和他约好,这个周五下班再过去拿,东西不用改,该给人放假就赶快放假吧。

    “今年过年比较早。咱们周五提交报告后就也直接放假了,小李,你回家不回?”

    李逸摇摇头,没媳妇的孩子没人疼,无家可归啊!

    “哈哈,那正好,我们今年哪儿也不打算去,到时候你就来我家混饭好了!”

    莫老看到李逸说的可怜,哈哈大笑,李逸还没客气几句。电话忽然又响了,

    “李逸,你在哪里?我们马上要去机场,待会儿路过你那里。你把那块玻璃种拿给我啊。”

    李逸翻了个白眼,大姐,你要不要这么直接啊?要么连电话都没有一个,要么张嘴就要东西,这下马上就要天各一方了,要不要来个吻别啊?

    “好啊。反正我是无所谓,就当是被狗啃了一口好了……”

    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差点没让李逸气晕过去,你才是汪星人,你们全家都是汪星人!

    跟莫老请了一个小时的假,李逸赶回家中,拿了那一小块玻璃种,想了想,又将那块橙红色的豆种带上,然后出门站到了三环华威桥北的辅路上。

    十分钟之后,一辆商务车在他身边滑停,陈樱瞳从副驾驶跳下来,紧走两步站定,小手几乎伸到了李逸脸上,

    “拿来!”

    那刻意做出的傲娇模样再配合上妖媚的俏脸,让人李逸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妖孽!大妖孽!此妖不可力敌,老夫还是远遁千里的好!

    他哭笑不得的将手中玉料狠狠的拍在陈樱瞳摊开的小手上,恨声道:

    “给,欠你的!”

    陈樱瞳一看到那块玻璃种,眼睛当时就直了,细细的把玩了一番之后,才注意到竟还有一块颜色艳丽的翡翠。

    “这个是送给我的?嗯,真是个乖弟弟,过来,姐姐香你一下!”

    超级妖孽!受不了了!必须要反击!话说……你说的是真的吗?

    “给你的,你随便看着设计吧,最后别忘了送我个挂件就行。”

    告别陈樱瞳,李逸又折返回去上班,经过差不多一下午勤勤恳恳的工作,终于将手头的任务全部搞定。

    看到李逸完工,莫老将他喊了过去,

    “你帮我看剩下的杂项,我看看你核查的成果去,小子,要是错的太多,有你好果子吃!”

    李逸嘿嘿一笑,虽然单凭两只肉眼,他看走眼了不少,可是有鉴灵牌保底,您老要是能找出不合适的才怪了呢!

    莫老告诉他从哪里开始看之后,径直走到李逸刚才的位置上,随手拿起一件祖母绿,检查了起来。

    很巧,李逸接下来要看的也是石头,不过不是宝石,而是一块青田石的章胚。

    青田石是和鸡血石齐名的四大知名印章石之一,产自江浙省田青县县城东南的山口、方山、封门山一带,早在六朝时就已问世,建国后,青田石雕又以其独特精湛的工艺,被外交部定为国礼。

    青田石纹理细腻温润,有黄、白、青、绿、灰等颜色,以石质细腻透明为上品,即所谓冻。青田石除灯光冻、兰花青、封门青外,还有黄金耀、竹叶青、红青田(美人红)、紫檀、水藻花、酱油冻等,均于实物名称相类,整体来说,比较容易辨认。

    此刻李逸手上拿着的就是一件竹叶青底的青田石,他上上下下看了一番,又核对了收货鉴定师的鉴定,发现没有问题就接着看下一件。

    很快,第二天结束,莫老看了一个各人剩下的工作量,点点头,

    “今天不用加班,明天再辛苦一天,换到十里堡分店就轻松了,那边一共也还不到一千件,大家早点回去好好休息吧。”

    李逸看看时间还早,就给王浩青打了个电话,说自己这会儿就过去拿翡翠扁针,因为之后还有事,所以不用等他吃饭,随便将扁针放门卫那里就成。

    王浩青正好晚上也有应酬,听他这么一说,就将扁针留在了门卫处,自己先走了。

    李逸一边开车往南边赶,一边给王强打了个电话,他记得好像上次赌石时问过,仓库平时是要开到晚上八点的。

    果然,王强告诉他不但晚上开到八点,整个春节除了三十和初一两天休息,其他时间都开门,而且他还会在大年初二放一批新货出来!

    “我要把过年时无所事事又喜欢赌石的大老爷们都给聚到仓库来!怎么样,小老弟有没有兴趣?”

    李逸哈哈大笑,

    “有,当然有兴趣,不瞒您说,我现在正在朝你那边赶呢!”

    接近下班的点,路上比较堵,李逸花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才赶到晶翠良缘,从门卫处拿了扁针,一分钟都没耽误,就直接转向仓库,不过这边不堵车,不用二十分钟,他就在仓库门口停好了车。

    “呦,过来了?这个点稍稍有点晚,不过没事,你慢慢看,实在不行我就多陪你一会!对了,上次那两块料子如何?”

    李逸上次就从他这里拿走了几十万的毛料,这会儿又赶在这个时间段过来,多半是要提货,王强自然不能因为时间而耽误了生意。

    “呵呵,那两块还行,都是冰种,没让我赔钱。今天正好在这边办事,事办完想起强哥你来了,干脆就跑过来看看。强哥你先忙着,有事我找你。”

    王强笑着离开,李逸打量了一下仓库里稀稀拉拉的人影,径直朝着三区走去。

    远远的,他就看到了那块开裂的毛料,暗暗一笑,果然那几个年轻人没下手,否则他这扁针就白做了。

    走到毛料旁边,先绕着毛料转了两圈,看看没人注意,李逸用身体挡住灯光,将翡翠扁针沿着细缝小心翼翼的塞了进去。 360搜索 妙…筆…阁:鉴宝大师 更新快

    瞬间,一股冰冷的寒流涌入掌心,鉴灵牌第一时间给出了鉴定结果,

    “天然翡翠原石,玻璃种,苹果绿百分之三十七。”

    37%的苹果绿玻璃种!李逸收起扁针,站起来,看着毛料默默的计算起来。

    37%苹果绿的玻璃种,每公斤的价格大概在400万左右,这块毛料打完折要3200万,没想到那天那哥们居然一语成谶,还真是需要差不多十公斤的整料子才行啊!

    他绕着毛料边看边琢磨,十分钟之后,一拍大腿,赌了!就算是里边碎成了渣渣,只要绿色比较集中的部分能出珠子或者戒面,就亏不到哪里去!

    计议已定,李逸直接喊过王强,开单、结账、搬货、走人!

    望着逐渐远去的汽车尾灯,王强笑着摇摇头,谭默轩这个每次都只玩一万块钱的家伙居然还能有这么个有钱朋友?这块料子在他手里放了起码两年多,没有一个人敢出手,没想到今天竟然这么轻松的就卖出去了,希望你不会赔太惨吧……

 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垮(求订阅,求月票)

    虽然大赚了一笔,但看到李逸搬走毛料,王强仍然感觉到有些遗憾,因为他看不到那块毛料解开后的情况,作为一个喜欢赌石的人,这种情景,和眼睁睁看着自己看好的毛料被别人截胡时的感觉差不多是一样的。

    李逸则一边开车一边考虑究竟该怎么处理这块毛料,最终还是没忍住尽早揭开谜底的诱。惑,他给王浩青打了个电话,得知厂里有人值班后,就调转车头,直奔晶翠良缘。

    值班的人他恰好认识,是黄鹤林的徒弟罗志强。这下更好办了,两个人也不用找人帮忙,将毛料抬上小推车,直接推到解石车间,放到了解石机上。

    “李老师,这块毛料我和师父都看过,虽然大家都知道可能是玻璃种,但师父的判断却不太乐观。因为这块毛料皮壳上的裂很显然是从内部渗透出来的,这种情况往往代表着内部的情况会更糟糕……”

    罗志强一边打量毛料一边转达黄鹤林的判断。

    李逸点点头,从目前的迹象判断,毛料内部裂的乱七八糟的可能性超过80%,如果不是因为能够确定其中翡翠的种水和翠色,像这种毛料,他也会有多远就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