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鉴宝大师_维果-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规模扩大的话,费用也要相应的增加,而且安保方面会有一点问题。”
“这个不是问题,我们只管发邀请函,想来参加的直接交会务费!至于安保,到时候给这些文物买上保险以防万一,另外都是国内的知名人物的话,应该没人会故意破坏这些东西。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看的遍数太多,有可能会对文物造成损伤,这个没关系,到时候大家讨论一下,应该有办法解决。”
说到这里,他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嗯,我看限制参加人数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物类别,每个类别都邀请一些,然后这些人看本类别的文物不受限制,但如果想要跨类别,就要看那件文物的具体情况了。更何况,本身就比较脆弱的,一开始就不要拿出来好了。”
“好的馆长,我就按照你这个思路去写一份计划,你看完如果没问题,我就去找他们协商。只是你看这个人数定多少合适?”
“人数嘛,我觉的200人应该差不多了吧?给各个博物馆150个名额,让他们自己分配去,另外的收藏家、鉴定师给他们留50个,应该够了吧?”
“不好说,不过先就这样定吧,到时候听听他们的意见再说。”莫瑾萱苦笑了一声,真要是这么搞,各家真要是都把自己的顶级珍藏拿出来,别说是200个席位了,只怕是乘以十都不够啊!
你想想,全国上下有多少个博物馆?单单只是国营的就有4000多家!这里边扣掉那些跟文物无关的,怎么着也还要剩个一半左右吧?
剩下的这些就算是规模再小,也总要有一两个专家吧?那就更别说数量众多的拍卖行、专业鉴定机构、收藏家了,这些你敢说哪个不是专家,咬死你!
就这还都是有名有姓的,再加上那些野生的呢?牵扯到珠宝类的话,那些珠宝鉴定师也总要邀请两个吧?
而且,他们这么搞,这个交流会的性质很可能就会变了,很多人很可能就不是为了看文物,而是直接冲着这200个名额来了!
你想啊,全国最牛逼的几个博物馆主导的,拿出来的都是全华夏甚至世界范围内都排的上号的珍品文物,能够被邀请鉴赏这是何等的荣誉?
那些人能混到这一步,大多数都是不缺什么钱的,可是为了名,很多平时表现很谦和的人都会舍命一争!
就算是有真不争的,多半也架不住别人的闲言碎语。
“哎,你们家老刘平时不是挺牛的吗?怎么听说最近有个交流会,那个什么谁平常比你们差远了都收到了邀请,你们怎么没去?”
如果说这个还能忍,那好,再来!
“哎,那个谁平时不是跟你们家老王齐名的吗?怎么人家接到了邀请你没有?”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玩意一旦跟名利沾了边,谁受得了?
“好吧好吧,可能是我想多了,不过这事真的可能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啊!”莫瑾萱一边头疼着,一边回去做计划去了,反正这些单位里老油条多的是,她只负责按照李逸的要求把计划搞出来,后期请谁不请谁让他们头疼去!
反正就算是真打起来,也跟她无关!说不定真打起来了,他们藏真博物馆的名声还能更上一层楼呢!
人活着是为了名利,博物馆何尝又不是如此?!
一时间思绪万千,但手下却不慢,因为这个计划只要不牵扯到邀请人员,实在是太简单了!
很快,莫瑾萱就将计划搞了出来,拿给李逸看了每意见,就直接联系了其他几家博物馆的负责人,将计划拿了出来。
“收藏界的盛会,鉴定师的春天?这个创意很好啊!支持!到时候场地由我们来提供!”这是国博的专家。
“哎,这个可不行,我觉的还是轮流来比较好!不过小莫他们家就算了,我看放我们这儿吧,毕竟是从我们博物馆出去的嘛!”这个很显然是首博的。
“不对吧老黄,我觉的不能这么算。。。。。。”
莫瑾萱看到这些人什么都没想就直接为了场地开始了争抢,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难道你们都没注意到吗?名额只有200个!这个才是关键!如果处理不好,决定名额的那个人会被人给骂死的!
几位领导喷了一会儿口水,终于开始细细的研究计划了,很快,他们就注意到了后边的人数限制。
“哦,小莫啊,这个200人是不是有点少啊?我算了一下,这些天只是我们单位报名想参加的就超过了50个,哎呀,一个个都是老专家,脾气又大的不得了。。。。。。”
“是啊,我们这边也差不多,所以我看这个人数还要好好的讨论一下!”
“嗯,那就好好讨论一下!”
鉴灵牌 第八百六十四章 13
几个人讨论来讨论去,你有朋友我也有朋友,你有下属我也有下属,这些都是必须要照顾的。
结果莫瑾萱就看到,写在纸上的数字一次次被划掉,刚写上一个新的就又被某个人否决,最后的邀请人数,一直从200,扩充到了500,几个人还都有点不太满意!
“不能再加了,再加的话,接待和安保都会出现问题,场地也很麻烦。。。。。。哎,要不这样,干脆注明参加了这一届,五届之内不再考虑邀请,这样不就都能照顾到了吗?”
姜果然是老的辣,在莫瑾萱看来,这个根本就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竟被国博的丁院长一句话就给解决了!
“这个提议是不错,不过就是这第一届难办,大家都想近距离接触小莫他们的那些文物啊!我们这边这些,就算藏的再严实,毕竟已经这么多年了,其实见过的人也不少,可是他们不一样啊!”
“这确实也是个问题。。。。。。哎,要不这样,我们这第一次就不要大张旗鼓了,等到以后办起来了,再想看小莫他们的东西,对不起,第一届已经展出过了!”
“嗯,老黄这个主意高明!”
“不错,这个确实可以考虑!”
几个领导频频点头,很是满意这个方案,一边莫瑾萱却急了,凭什么啊?凭什么就我们家展出的时候不做宣传,后边有人想看还不让人家看?
就是因为想看我们家东西的人多吗?那不更应该多展出嘛?
不能再让他们这么说下去了!莫瑾萱很快就也加入了战团。都是前辈怎么了?前辈也不能这么欺负人!
“馆长,这是我们讨论出来的方案,你先看一下,有什么问题的话我再去争取。”争论了整整半天,口干舌燥精疲力尽的莫瑾萱拿着初步的方案回到了博物馆。
“哦?人数增加到500了?那么到时候就需要几家的安保协力了。嗯,每一次选三家拿东西出来,这个也比较合适,虽然跟我们的初衷有所差别,但这样影响力应该更大。这个我没什么意见,你呢?”
李逸随意的看了一眼,着重的关注了一下两个比较重大的修改,就直接通过了。
莫瑾萱松了口气,因为他们一开始推动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想利用几个大博物馆的公信力来帮他们正名,最后变成这种结果其实是偏离了他们的初衷的。但本来就是想借人家的力,他们非要这么做又不好说什么。。。。。。
“馆长,要是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准备的文物一下就少了三分之二,你看。。。。。。”
“这个没关系,就把那些舆论比较关注的都拿出来,理越辩越明嘛,反正真的是假不了的!”
莫瑾萱却没有李逸这么大的信心,瓷器也还罢了,至于其他有几件东西,就算是他老子还有钟皓晴来看了,也都有些模棱两可的意思,李逸又是凭什么能这么肯定?
只是这个问题没法问出来,但在她想来,既然这博物馆里哪怕是小到一枚钱币,都是李逸亲手收回来的,那么,这么大的量,这么苞含万象的品种,只要还是个人,总应该会有一点错误吧?
可即便是有打眼的,也不能影响她对李逸的尊重。对,就是尊重。如果说一开始她还是将李逸当成了邻家的小弟弟,那么,在博物馆待的越久,就越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一个人凭借捡漏、收购、交换居然撑起了这么大一座博物馆,这究竟还是不是个人啊!
她现在还记得,当时李逸将那对粉彩碗卖给她时的情景,这家伙简直就是个变态!
人比人气死人,长使美女泪满襟!
送走了莫瑾萱,博物馆这边就没什么事了,李逸琢磨了一下,就回到燕园继续他的模仿大业去了。仿造柴窑瓷器的事情不着急,这一段时间他跑的已经够多的了,还是过一段再去景德镇吧。
回到燕园,还没准备开始,手机上忽然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
这个电话没有来电显示,也没有显示什么私人号码之类的,有可能是一个网络电话。
他这个号码是一个私人号码,只有一些好朋友知道,因此他也没有在意,随手就接了起来。
听筒里传来了一个陌生的稍稍有点古怪的声音,怎么说呢?就好像是使用了变声器一样。
“你好,李逸先生,我是13。”
李逸一时根本就没反应过来,还觉得有点好笑,这是谁在跟他开玩笑,居然说自己是13点?
忽然,他猛地睁大了眼睛,等等,这家伙可没有说点,而是说他是13!
13!会是钟皓晴曾经告诉过他的那个13组织的13吗?
很显然,对方也在等他的反应,所以一直都没有急着再说话。
“13?甲一、丁一那个组织的13?”
电话那端传来了一阵呵呵呵的笑声,经过变声器后变得有些阴森恐怖,“李逸先生果然知道我,不胜荣幸!”
果然是这个家伙!李逸飞快的将知道他这个电话的朋友想了一遍,应该是没人会闲极无聊给他开这个玩笑,不由正色问道:“请问13先生,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虽然钟皓晴讲起这个组织的时候,对他们抗战时期的表现大加赞扬,但毕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制假贩假团伙,李逸不觉得自己会跟他们有什么交集。
这种事,要干都是偷偷摸摸的自己干,哪有这么大张旗鼓还这么出名的?现在可是和平年代,怕死的不够快吗?
电话那端就好像是猜到了他的想法一样,又是呵呵的轻笑开头。
“我知道世人对我们的某些做法是充满不屑,甚至深恶痛绝的。不过我相信李逸先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我今天给您打这个电话,就是希望李逸先生您能给我一个继续接触的机会,我希望您在了解我们之后,能够帮我一个忙。”
“了解之后帮你一个忙?13先生,我想您是太看得起我了。。。。。。”虽然李逸准备自己制假售价,而且已经在这条路上进行了两次小小的尝试,可是,这并不代表着他愿意和这个臭名昭著的13有过多的接触。
像是这种任务,他们这些搞收藏的,尤其是他这种,最好还是敬而远之,甚至有机会的话,将对方绳之以法似乎也不错。
“李逸先生您先别急着拒绝,我寄给您的东西您应该马上就能收到,您可以先看看那些资料,然后再来决定对待我的态度。。。。。。”
李逸眉头一挑,还没说话,就听到门铃响动,胖象从门口接了一个包裹进来。
“那。。。。。。就等我先看看你寄过来的东西再说吧。”他心中一动,没有急着拒绝,反正看看又不坏事,说不定还能从中看出来点什么呢。
包裹里装着的是资料,很多,有破旧的笔记本,也有旧报纸,还有一些其他的文字资料。
李逸最先拿起的是一张旧报纸,只是看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这张报纸,竟是1942年时的一张《大公报》,而且从纸张、排版、字迹来看,应该是一张真报纸。
“报纸,他想让我看什么?”
匆匆扫了一眼第一版,他很快就注意到了一个名字,曹聚仁。
李逸恰好知道,曹聚仁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记者、作家,曾在多家名校任教,抗战时期担任战地记者,曾报道过淞沪战役、台儿庄大捷等战斗,是文化圈里著名的抗日先锋!
“居然是曹先生的文章,倒是要好好的拜读一番了。”
凡是热爱古董收藏的人都很难拒绝这种能够面对面解读历史的机会,李逸现在也不例外。
“《一条看不见的战线,一群可敬的“坏”人》?这个题目有意思,是在为13组织翻案吗?”
因为这些资料是一个自称13的人给他寄来的,在加上钟皓晴曾经给他讲过的那些,所以他一下就猜到了这个上边。
“果然。。。。。。可是,这个真的就是所谓的真像吗?”
在这篇报道里,使用了大量详实的数据,证明了日本人在抗战时期究竟从华夏掠夺走了多少珍贵文物。
“南京大屠杀期间,被抢走的举世公认的珍贵文物就多达26584件,其中包括殷墟发掘团所藏商代青铜器、玉器等,另有字画7720幅,书籍459579册,各种文玩杂件648368件,碑帖3851件。。。。。。”
“西北科学考察团珍贵文物2144件于1942年3月在汉口被敌劫掠。中央研究院南河省古迹研究会所藏古物6500件、书籍3000册于1938年开封沦陷时损失。。。。。。”
“沪城市立博物馆于1937年沦陷时,所藏古物7423件、字画190幅、书籍4611册被敌劫走。徽省立图书馆损失古物96件、字画298幅、书籍138123册。然后是桂省、苏省、晋省。。。。。。还有那些高等学府所藏珍贵文物和书籍,遭劫掠或毁坏者也达近百万件。民间所藏损失更是不可计数。。。。。。”
李逸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只是看到这些简单的文字,就仿佛看到了这些数字背后所隐藏着的那呼之欲出的血雨腥风!
他心中不由更加的坚定,制假又怎么样?老子还就是针对你们来的,哪怕最后身败名裂又如何?
鉴灵牌 第八百六十五章 请你接任13
大段详实的数据后边,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著名的“真迹008”失踪事件。
这是一场发生在日伪之间的丑恶争夺。早在1926年日本政府就成立了搜罗亚洲国家珍贵文物的“东方史馆”,华夏明代著名画家唐寅的名作《金山胜迹图》被编号为“真迹008”,成为日寇亟待攫取的重要文物之一。
侵华战争爆发后,众多日本文化特务潜入华夏,四处打探“真迹008”的下落。终于,他们得知这幅画竟在南京伪政府主席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手中,就准备伺机掠夺。
对此有所察觉的陈璧君匆匆赶到津门,准备携《金山胜迹图》搭乘开往岛青的“海鸥号”游艇取道回南京。
陈璧君预定搭乘的“海鸥号”在渤海海面上被山本四太郎率领的几十个日本人拦截,船上5名中国雇员和19名客商全被抛入大海。但日本人搜遍了全船,也没找到陈璧君和《金山胜迹图》。原来,事先得知消息的陈璧君已偷偷改乘“富士丸”从塘沽潜回南京了。躲过一劫的陈璧君将名画秘密转存在大汉奸周佛海家一间有钢骨铁门结构的地下密室中。
不久,无孔不入的日本特务再次打探到了消息。并趁趁汪精卫、陈璧君、周佛海等汉奸头子晋见日本官员之机,潜入周佛海宅中,用切割机打开地下室铁门,盗走《金山胜迹图》,然后在周宅纵火,销毁罪证。
然而,《金山胜迹图》被运到日本后,却被“东方史馆”的专家鉴定为高仿的赝品。
对于这段谜案,有人推测运到日本的画的确是真迹,只是狡猾的日本人故意使了一个指真为假的障眼法;还有人认为陈璧君藏在周佛海家的本来就是一幅假画。
但曹聚仁却在这篇文章中给出了另一个说法,这幅画是被当时的制售假文物团伙“13”抢先下手,用调包计将真画换出,从而将这幅宝贵的作品留在了华夏!
“留在华夏又怎么样?还不是准备拿来作为制假的版本,好赚取更多的利润?”
文章至此终结,但李逸猜测,应该是曹聚仁也不知道后来这幅画的命运,或者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本来就是希望通过他的表扬,能够激发出“13”组织中某些人的民族责任心和正义感,从而不用这幅画来制假牟利!
李逸看了看其他版面,发现都是一些其他的内容,都跟文物无关,也就暂时将报纸放在了一边。这些其他内容也都很有研究价值,只是现在顾不上。
紧接着,他又拿起了第二份报纸。这还是一份《大公报》,不过出版日期却晚了很多,是1948年,而且看日期和头版的内容,应该是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时期出版的报纸。
在这份报纸的第二版,一名蒋经国的随员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早在沪市沦陷日寇之手之前,就有一帮义士意识到了危机,他们通过与日伪特务艰苦卓绝的斗争,用赝品替换了当时沪市博物馆中总计273件珍贵文物,并在其后将文物转交了国民政府。因为后续还要进行类似的行动,所以一直都没有披露。”
这篇报导里虽然没说这帮义士是谁,但从13将这份报纸拿给李逸的意图来看,这应该也是他们的前辈做的。而且文中的以假换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这一次嘛干的还不错,但最后却交给了国民政府,这么做很可能还不如将东西留在自己手里!唉。。。。。。”
接下来的几份报纸,则是抗战时期解放区出版的几份报纸,时期各异,但报导的内容却相差不大,都是有不愿意透漏自己姓名的爱国人士捐献大量的珍贵文物充当军资,支持抗日。
“居然同时跟国民党和**都有联系,那么后续呢?”
可惜报纸一共就这么多,上下的就是两个笔记本和一些零散的资料了。
李逸首先拿起了上边的一个笔记本,里边的字迹很潦草,但记载的东西却很惊人。
这本笔记本最开始记载的就是1936年沪市博物馆偷梁换柱的具体行动计划以及参与人员。只是所有人员都是以代号代替了名字,让李逸遗憾不已。
“原来当时日本人已经将博物馆渗透的差不多了,这么说,他们为此还真的付出了不少努力。。。。。。”
李逸一边慢慢的看着,一边思索着13将这些东西邮寄给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些东西,对于一脉相承下来的13来说,也应该是非常珍贵甚至是无可替代的宝贝,对方为什么会寄给他,又有什么企图?
很快,第一页看完了,第二页一上来,记录的就是行动的结果以及对偷换出来那些文物的处置方案。
“居然牺牲了7个人!”
笔记本的后边,记载的都是类似的行动,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总共13起行动,涉及13个省市,而最后牺牲的人员竟高达178人!
负责书写这份笔记的人在最后悲伤的写到,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战,整个13组织几乎被摧毁,无奈只能转入蛰伏,所幸此时已经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看到这里,李逸觉得手中的笔记本沉甸甸的,当时是一种何等波澜壮阔的时代啊,居然连一群平日里靠制假售价牟取暴利的“坏人”都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抗战之中!
“看来师父没有说错,这还真是一群可歌可泣的人啊!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他们竟一直不选择公布这些资料,反而又走上了制假的老路?是因为13换人了吗?”
李逸实在是有些搞不清楚,就摇了摇头,没有再想,伸手拿起了第二个笔记本。
这第二个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记载着的,都是他们从那些博物馆里偷梁换柱出来的宝贝,而且每一件宝贝后边还都做了标记。
联系前后文的意思,李逸发现,这个标记应该是代表着这些文物的去向,不由仔细的研究起来。
“这种标记一共有三种不同的样式,如果一种代表交给了国民党,一种代表捐献给了当时的**,那么剩下这一种,应该代表的是还留在13手里的文物。。。。。。”
研究了一会儿,李逸就猜出来了标记大概的意思。
“大明成化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鼓钉三足熏炉、青花寿石茶花图碗、斗彩海水天马图“天”字罐。。。。。。好珍贵的东西啊。”
李逸一页一页的浏览下去,在其中很是发现了几个熟悉的名称,这些东西现在不是在台北就是在故宫,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国宝级的珍藏!
只是这一下,他更加的迷惑了,这个13到底是想要干什么?是想通过他的途径,将这些东西公之于众,从而洗脱他们这么多年的污名?
“可是,为什么会选我呢?难道这个人我认识?”
13组织里的人,平时都有另外的一个身份,大家都是搞这个,因此认识也很正常。
“如果真是这个打算,那么公开了也无妨,他们毕竟做出了这么多的牺牲,而且也不应该默默的掩埋在历史之中。”
放下笔记本,他又翻看了一下那些零散的资料,发现这些记录的内容就比较杂乱了,包括某月某日,成功仿制了那件古董,并将经验都记录了下来。还有一些则是指令一类的文书,要求某名成员仿制某件文物。还有则是一些交易记录。
将这些东西一一看完,李逸苦笑着摇了摇头,等吧,既然这家伙把这么多宝贵的资料交给他,一定就还有下文。而他目前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
好像是对方也在计算他看这些东西大概要多少时间,所以没让他等多久,刚刚那个电话就又打了进来。
“好吧,我承认之前可能对贵组织有一些误会,可是我不明白你把这些东西寄到我这里是什么意思,是想请我帮你公开吗?”
李逸懒得在客套绕圈子,直接单刀直入的问对方的打算。
“不是,李先生,这些宝贵的资料,如果我们愿意公开早就公开了,只是13组织从创办就有一条规定,组织内的一切信息不得泄露,否则将会被组织内部追杀。”
“哦?居然还有这条规定,那13先生,你这么做,是想让我和你一起被贵组织给追杀吗?”
电话那端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好像是下了决心一样,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不是,我是想让李逸先生您,接替我成为下一任的13!”
“噗!”李逸直接喷了,这实在是太令他意外了,对方将这些资料寄给他的目的居然是想让他接任13?
让一个拥有一座私人博物馆,里边珍贵文物无数的家伙去当一个制假集团的头头,这个提议还真有够异想天开的!
可是对方很干脆的将东西都寄过来了,很显然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结果。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是他呢?
鉴灵牌 第八百六十六章 现在的13
电话里的13说出了让李逸接任的话之后,好像是终于放下了一个巨大的包袱一样,就连变过声的声音里,都隐隐的透出一丝轻快。
“组织自从抗战以来,就没有恢复过来元气,最主要的是,新华夏成立以后,我们忽然感觉迷失了方向。。。。。。”
电话那端,13在慢慢讲述,李逸则满心的庆幸,幸亏你们没有恢复元气,否则这古玩市场还不要天下大乱?能在日寇特务的眼皮子底下以假换真,并不是很可怕,但可怕的是,每次都换走那么多的文物,日伪方面的专家居然还都没有察觉!
这种仿造的手法也太高明了点吧?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甲乙丙丁12个分支,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古董分类!
这种人要是放到市场里,大家还都怎么活?
“现在的13已经名存实亡,只有甲一、乙一还有丑一三员大将,可是现在他们也都没有从事制假,甲一乙一致力于复原珍贵古瓷,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制假,丑一则穿梭于各大博物馆之间,帮他们仿制展品。”
嗯?李逸眉头一挑,甲一乙一他还记得是什么,13的话里也说明了是负责瓷器,可是丑一。。。。。。好像是杂项?
帮各家博物馆仿制珍贵藏品的模型用来展出,这应该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可是,那些博物馆根本就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万一这家伙不老实,来个以假换真,或者,就算是不换,但多份复制,然后流向市场那岂不是糟了?
“13组织目前最为健全的部门反而是内部的锄奸团,这个称号还是抗日的时候起的,后来也没舍得改过来。他们是由13内部负责监控组织成员的内卫转变过来的,现在则主要负责打假。哼,我们13不制假,其他谁都别想做!”
忽然,13充满了霸道的声音将李逸惊醒了过来,他不由无语的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看这意思,这个曾经华夏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制假组织已经改邪归正了?而且还更进一步,一跃而成为打假急先锋了!
可是,你这话也得有人信才行啊!
“这些年我实在是太累了,精疲力尽,感觉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所以必须要为组织找一个合格的接班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比较,我最后决定找你来担任下一任的13!”
李逸忍不住又翻了个白眼,他接触古董才多长时间?就这也能被你的长时间观察和比较给选中了?你这忽悠人也太不下功夫了吧。
“对不去,我对这个没什么兴趣。而且,既然现在13组织的人都找到了合适的路,那就这么维持下去挺好。更何况,这样的路并不需要你太多的管理,你应该是还能坚持下去的。”
李逸想都没想就直接的拒绝了。先不说真相是不是这家伙说的那样,单单是跟制假联系在一起,他这个博物馆就会受到广泛的质疑。
有些事情是不能做错一点的,就好像是曾经一时失足,就算你后来付出再多的努力,但在某些人的眼里,你会永远都停留在你曾经犯错的那个时间段!
而他的背后,是众多的珍贵文物,他偶尔出手玩玩,只要小心一点,应该还没太大问题。可是一旦跟组织联系上,哪怕这个组织除了他之外只有一个人,那么,暴露的风险也要成几何级数的增加!
“好吧,我知道要想凭借这些说动你应该是不可能,不过我不会放弃的。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尽量的再搜集一些资料,让你更加的了解这个组织。我想最终你一定会答应的,因为它会成为你绝大的助力!”
说完,13就果断的挂断了电话,可是李逸却郁闷了。
什么叫成为了我绝大的助力?一个以制假仿制闻名的组织,会成为我绝大的助力,那岂不是在影射我也在作假?
可偏偏让他无语的是,他还真的无力反驳,因为他不但真的有这个打算,而且已经开始实施了!
“是仿雪舟等杨的那件作品出了问题了吗?谷枫,谷枫!”
将谷枫叫到身边,问了一下那幅画现在的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