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大师_维果-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一般不卖的意思就是其实是可以卖。行了,老板,你开个价吧,我明天就要回去了,没时间到处跑着去找和这个一模一样的模型。再说了,你把这个卖给我,回头再想买一个也很简单不是?”

    “也是,那好吧,500英镑。不过,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很好奇,刚刚那幅画您最终买了吗?花了多少钱?”

    李逸看他的样子就知道要问这个问题,不过这也没什么好瞒的。

    “15万英镑吧,我比较喜欢那幅作品。”

    “哦,喜欢就好,本来艺术品在每个人心目中的价值就不一样,就好像这件模型?”

    “是的!谢谢。”

    李逸掏出500英镑递给老板,拿起模型转身欲走,忽然又站住脚步,问道:

    “老板,我能打听一下吗?透纳的油画现在的市场行情是多少?当然,我说的是真迹,你明白的。”

    “哦,一般来说,透纳的水彩画会比较有价值,油画作品要看画的是什么。”

    “画的是什么?”

    “没错,透纳并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水彩画画家,同时他还是一名伟大的风景画画家。您知道的,就好像是你们华夏的山水画一样,风景画在我们西方也是独立成科的,因此它的表现形式就不仅仅局限于水彩画,油画。”

    “对于透纳来说,他首先是一名伟大的风景画画家,然后才是一名杰出的水彩画画家。而透纳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作品真正的使英国的风景画摆脱了荷兰、法国或意大利绘画的影响,从而走上了自己独立的道路。我这么说您能明白吗?”

    李逸点了点头,想起刚才那幅画确实是一幅风景画,就又问道:

    “那么,透纳的油画风景画……”

    “呵呵,怎么说呢?事实上,透纳的作品我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估价。因为市场上他的作品实在是太少了,拥有他作品的收藏家们都视若珍宝,几乎就不可能拿出来交易。”

    “哦?太少?”

    李逸记得资料上好像说过,透纳仅仅只是水彩画就有数千幅之多,难道他这个少是指跟毕加索相比?

    “对,可是事实上,我们都知道透纳是一个很高产的画家,他的作品总数量甚至超过3万幅!但为什么我还要说市场上很少能见到他的作品呢?这主要源于1856年的一项判决。”

    “1856年,也就透纳逝世将近五年后,科文加登法院的一项判决对他的财产进行了处理。判决规定在透纳画室中发现的被认为是透纳亲手所画的作品作为“透纳遗产”由国家接收。这其中包括近300幅油画和约30000幅素描和水彩画。也就是说,透纳的作品绝大多数都被收为了国有……”

    “啊?还有这种事?”

    李逸有点没反应过来,你妹啊,就算是那个时候透纳的画还不值钱,可是,3万多幅,3万多啊,说收归国有就收归国有了?你们比社会主义****还黑你知不知道?!

    老板看到李逸那目瞪口呆的表情,微笑着耸了耸肩膀,

    “虽然透纳在生前就比较有名,但他的作品在那个年代却并不被人们所看好,人们认识到他作品的真正的艺术价值应该是在差不多100年以后,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所以,我们其实应该感谢他的作品都被收为了国有,因为他那些被私人收藏的作品,目前能够证实完好无损的流传下来的一共也才不超过30幅。”

    老板紧紧的盯着李逸的表情,笑容中带上了一丝戏谑,

    “所以,年轻人,如果你刚刚买下的那幅画是透纳真迹的话,它可能会非常非常的值钱。不过这个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我认为它应该是一件很古老的仿作。”

    “原来是这样……”

    这一下,李逸总算是搞明白了,为什么透纳这么出名的画家,他的作品放到老板面前老板都没认出来,原来是他根本就不认为那几个日本人会有那么好运!根本就不认为他有朝一日还会遇到一幅没有被收进博物馆的透纳真迹!

    “给你一点参考吧,2014年,应该是14年吧?透纳的《在阿文丁山上看罗马》这幅作品曾经拍出了3000多万英镑的天价,这个价格创造了20世纪之前英国艺术家作品拍卖的一个记录。而你刚才的那幅画,它的尺寸比这一幅还要大一些。”

    “2014年?”

    李逸记得那时候英镑和美元的汇率应该是1比1。6还要多一些,不像现在已经跌到了1比1。2多一点。也就是说,他这次捡漏的那幅画的价值应该在4000万美元左右……

    虽然知道老板愿意这么详细的给他说明这些是因为什么,不过李逸觉得,这家伙还是比较懂行的,那么,干脆就一客不烦二主了吧!

    “对了老板,我还想请教一件事情,就是有关安东尼。葛姆雷的雕塑的问题,他雕塑的设计模型现在的市场行情一般是多少?”

    那老板看了看李逸,又看了看他手上拿着的模型,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忍不住又乐了。呦呵,你小子还真以为你是上帝不成?什么东西到了你的手里就都变成真的了?

    不过,他很愿意给这个自大的家伙普及一下基础知识,也好让他看清楚自己究竟都差在哪里。

    “正常来说,那些著名的雕塑家的设计模型很少有能够流传到市场上,尤其是那些年代比较久远的,要么早就遗失了,要么早就被博物馆给收藏了。不过,对于像安东尼。葛姆雷这一类还在世的雕塑家来说,他们的设计模型一般都应该收藏在他们自己的手里,再加上雕塑的类别,知名度等等问题,所以价值很不好判断。”

    李逸知道他说的是实情,他也很奇怪这件模型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如果是遗失的话,安东尼。葛姆雷应该早就发表声明或者是报案了。那么,是他送人了?而那个人又不明白这件模型的真正价值,随手就给卖了?

    老板看到李逸皱着眉头不说话,很显然是还在做着美梦,就决定再给他加把火。

    “虽然价格很难判断,可是关于你手上这件模型我倒是可以给你一个估价。如果它真的是安东尼。葛姆雷的作品的话,我愿意用500万英镑的价格收购!”

    “噗!”

    李逸差点没直接喷了,在他看来,这件模型的价格撑死了也就不过几十万美元,因为刚刚那个小伙子也说了,这件雕塑的真品也才不过134万美元。

    而且,那个134万美元可是包括了重达200顿的材料,还有超级复杂的制作成本。可这件呢?它能费多少事?不考虑创意的话,它的直接成本能有50英镑?或者100英镑?

    好吧,事实上不考虑创意和名气的话,几乎所有的艺术品都不会太值钱,只不过,这个差距也实在是太大了点儿吧?

    李逸认为老板是在忽悠他,或者是在嘲笑他,嘲笑他白日做梦。

    “好吧,价值500万英镑……老板,您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不,不,我一点都没开玩笑。事实上,就算是500万这个价格应该也是稍微偏低了一点,真的,你如果真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苏富比或者佳士得问问,他们都有分部在伦敦。”

    “好吧,那就谢谢您了,实在是太感谢了,浪费了您这么多的时间……”

    李逸郑重的给这个“好人老板”道完谢,拿着那件很可能价值500多万英镑的模型走出了画廊。管它具体价值多少呢,反正是一件真家伙,到时候只管放到博物馆里展出就是了!

    不过,这又是一个大个头,拿着到处走给碰坏了可就麻烦了。

    “谷枫,我先一个人转一会儿,你把这玩意给送回酒店去。”

    “嗯,我去去就回,逸哥你一个人小心点。”

    李逸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这光天化日的,这么多的人,还能有什么意外?再说了,他又不是没练过,多的对付不了,寻常三五个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鉴灵牌 第七百二十八章 寻宝游戏

    波特拜罗路市场和国内的很多古董市场很像,那就是既有足够数量的商铺,又有很多的地摊。只不过李逸这次过来的时间比较晚,所以大多数的地摊都已经收摊了。

    只是,大多数收摊就代表着有一些还没有收摊。

    李逸从画廊出来后就决定先去地摊看看,因为商铺是不会移动的,而地摊,则很有可能明天就不来了。

    市场的地摊区很好找,就在街道中间的一个休闲小广场里,老远就能看到。

    因为时间不早,小广场上的地摊显得有些稀稀落落,而且大多数地摊前都没什么人。但很神奇的,有一个摊位前却聚集了大约十几个人,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些东西在仔细查看,也不知道卖的究竟是什么。

    李逸慢慢的走到这些人的背后,好奇的看了一眼,随即失笑摇头,原来,这家摊位卖的是一些宝石原石。

    对于宝石原石,李逸是再熟悉不过。不过这家的原石却很有些意思,他只是看了一眼,就认出来这些堆在一起的原石中竟混杂了好几个不同的品种,而且还都是之前他根本就没怎么关注过的品种。

    “这么个卖法还挺有意思的……”

    看到正好有两个女孩拿着一块水草玛瑙的原石说笑着离开,李逸上前一步,站到了摊位面前。

    他最先拿起的是一块产自马达加斯加的飘花玉髓的原石。

    玉髓是广义上玉石的一种,但和翡翠、和田玉这些广为人知的贵重玉石不同,它实际是上石英隐晶质体的一个变种,和玛瑙的成分相同。但因为二者形成的条件不同,内部结构也大有区别,所以玉髓的通透感极强,而玛瑙与之相比就要逊色得多。

    相比起大多数的宝石,玉髓的价格便宜的甚至可以忽略,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几乎所有的玉髓制作出来的饰品都非常漂亮。

    马达加斯加玉髓简称马料玉髓,是目前华夏国内玉髓的主力品种。而飘花料作为马料玉髓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品种,不但数量稀少,价格比普通的玉髓要贵上不少,而且在漂亮程度上也要胜出不止一筹。

    马料飘花玉髓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其飘花的形状,极品的飘花玉髓,不但质地如果冻般细腻莹润,其飘花的形状也无限接近自然。

    李逸曾见过一款由扁麻将状玉牌穿成的手串,每一块小小的玉髓里都有若缤纷的落花般,飘洒着一些好似樱花花瓣一样的图案,漂亮到了极致。

    那款手镯的售价是8000元软妹币,但据老板说,因为这款镯子是从几块极品的飘花料里凑出来的,所以不是很值钱。真正值钱的是从一块原石里取出来的,制成好像翡翠手镯那样一体的,通体都布满这种飘花的料子。那样一个手镯的售价很容易就能突破数万元。

    数万元一只手镯,已经达到了李逸珠宝公司所售珠宝价格的最低标准。而且,这种飘花玉髓镯子的重点不在其价格几何,重要的是它的稀有和漂亮。因此,如果有机会能买到这种料子,李逸是很乐意用它来丰富一下自己珠宝公司的产品线的,哪怕就算是当成送给那些大客户的赠品,这也是一件不同寻常的赠品。

    李逸先是看了一下手上这块原石的外观。原石大多数地方都被一层极薄的浅黄色石皮所包裹,一部分裸露出来的玉质就好像是一块淡青色的水晶一样,蜡质特征非常明显。从那里看进去,能看到原石中心的位置有块红色的簇状结晶体,就好像是一朵盛开的大红花一样。

    只是这朵花的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状的杂质,而且花的形状也不是太形象,就算是做成摆件也不会太珍贵。

    将原石放回摊位,他又随手拿起了一块扁平的石头。这块石头,上下两面都是灰色,中间部分就好像是五花肉一样,一层篮一层灰,交替了好几层。

    这是一块青金石原石。青金石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宝石,主要出产于南亚和北美等国。华夏古代则称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

    青金石的颜色以蓝色为尊,其中质地细腻又没有金星的为最佳,无白洒金者次之。

    目前市场上,品质中等的青金石大约三四十块钱一克,差一点的十几块钱一克,品质上佳的则有可能会超过100元。整体来说,并不是一种很珍贵的宝石。

    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就好像是青金石以没有金星纯蓝色为最佳一样,这一条就不绝对。真正极品的青金石,反而是一种含有金星的青金石。

    青金石中的金星实际上是一种伴生的黄铁矿,这种黄铁矿的色泽如果发暗、发黑而且形状不好,当然是越少越好没有最好。但如果本身黄色亮丽,颜色纯正,而且形状比较规则,分布的还很均匀的话,这种青金石的价格事实上是要远远的高于那些纯蓝色的青金石的。

    这种极品的青金石一克大概能卖到500到1000元,如果做成一条珠径14毫米的手串,重量在70克左右,其售价可以轻易的超过5万元。

    只是这种极品很难遇到,比马料飘花玉髓中的极品还要少见。

    李逸手上这块青金石原石就没什么太大的价值,因为它的青金石分层,而且每一层的厚度都不够,不说黄铁矿这样的杂质,最厚的部分连直径8毫米的珠子都车不出来,属于那种最没有价值的料子。

    将这块原石放下,李逸直接开启了透视,扫视了一部分原石,然后又从其中拿起了一块浅灰色,截面呈紫白二色混合的原石。

    这是一块紫龙晶原石。

    紫龙晶又名“查罗石”,是一种新开发的矿石,1978年才在前苏联雪利河畔发现的罕见稀有的紫色宝石,相比起马料玉髓和青金石,它的价值要高出不少,正常品质一般的每克的价格都在千元左右,比较好的很多都超过3000,其中的极品更是有可能超过5000元。

    紫龙晶因为其高贵的气质和稀有度,被广大藏友昵称为紫色王子石。优质的紫龙晶一般只含有紫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其中紫色鲜艳,白色柔和,紫白相间,紫色、白色呈细长纤维状无定向缠绕“扭”在一起,极似烧料。而长纤条互相缠绕,又似众龙云飞舞,看起来非常的漂亮。

    李逸手上这块原石就是这样的一块精品,他大概的透视了一下,估计应该能够取出大约1000克左右的精品料,仅是原料的价值就超过20万,应该算是一块不错的收获。

    接着又透视了一部分原石,李逸又从其中捡出来了两块。这两块,一块是比较极品的马料飘花玉髓,另一块却是一块月光石的原石。

    这块飘花玉髓,飘花的形状酷似一朵朵飞舞在半空中的梅花,分布也相对比较均匀,稍稍有点遗憾的就是梅花的颜色,没有最开始看的那块马料那么红。

    不过这并不影响这块料子的价值,因为很多梅花本身就是淡粉色。

    另一块月光石的品质则比这块玉髓还要优质,不但具有漂游状蓝光,李逸估计很可能还会具有猫眼效应,已经有点小极品的意思了。

    “有意思,这种寻宝还真的挺有意思的。”

    不过短短几分钟,李逸就在这个摊位上看到了马料玉髓,青金石,紫龙晶,月光石四种虽然不是很值钱,但是都很漂亮的宝石,不由对这个老板的经营思路由衷赞叹,那么,他的珠宝店是不是也可以参考一下这种思路呢?

    盘算了一下,他觉得确实是可以试试。因为,如果按照他的定位,他将来的顾客中,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些宝石。

    但没听说过,不代表着不会喜欢,因为这些宝石无一例外的都很漂亮。如果再加上是自己赌出来的缘故,很可能他们会更感兴趣也说不定。

    再往深了想,这些原石赚不赚钱是小事,但却能够起到将客户留在店里的作用。而且,如果上瘾的话,还能增加这些客户光顾的频率。最重要的是,赌石赌玉的地方到处可见,赌这种便宜很多的宝石的店铺却几乎没有。

    而且,无论赌石也好,赌玉也罢都已经是恶名在外,哪一次的花销都不算小,可是这些呢?别说是让他们掏钱买了,他送都送得起!

    既有极品的珠宝,又有小游戏可以做,而且还可以现场解石,李逸觉得这个想法真的可以尝试一下。

    他一边想着待会儿就把这个想法和王长才、郑树森沟通一下,一边接着看石。不一会儿,他就又发现了水草玛瑙,战国红玛瑙,天河石、蓝玉髓等好几种原石,不由暗暗点头,这个老板实在是太鸡贼了,先不说这些原石的品质如何,只是这其中强烈的寻宝暗示,就会让这些顾客欲罢不能。

    “老板,这些原石都怎么卖?”

    “哦,你看到那一块原石了吗?比那一块大的,要30欧元,比那一块小的,只要20欧元!”

    李逸一愣,随即暗暗下了决心,不用商量了,直接让郑树森准备就是,只送不卖,名字就叫寻宝游戏!,

鉴灵牌 第七百二十九章 喜欢华夏文物的歪果仁

    将几块原石装好,李逸又到旁边的几个摊位上转了一圈,没看到什么值得收藏的东西,就准备折回店铺区去。

    没想到,没走几步,他就被一边一个孤零零的摊位上的一个大家伙吸引住了视线。

    这是一个掐丝珐琅的落地烛台,高度差不多有一米五左右。烛台的底座呈圆形,柱子分成两节,中间用一个鼓出来的球状物连接。这些外边都无一例外的覆盖着一层天蓝色的掐丝珐琅彩,装饰则有云纹、缠枝莲纹两种。

    烛台的最上端则是一个蹲着的镀金猴子,头上顶着一个托盘式的烛台,整件烛台的工艺非常精湛,而且掐丝珐琅部分的做工也非常精致,更难能可贵的是,就连猴子身上的镀金层都没有一处脱落。

    只是比较搞笑的是,最上端本是放置蜡烛的地方,现在却装着一个白色的灯泡,而且还有一根带着开关的电线从一旁垂落,看来应该是被哪个不懂行的给改成了一个台灯!

    李逸仔细的研究了一下,确认这应该是乾隆年间的宫廷用品。这种烛台,一般都应该是放在某座大殿之内,而且从那个猴子来看,最起码也应该是12个一组,合计正好凑成12生肖。

    可是,现在都已经是下午了,就算是今天没有从国内专程赶过来寻宝的收藏爱好者,这么开门的一件东西,旁边那些店铺的老板也应该能看出来啊,为什么还能留在摊位上?尤其这家伙的个头还这么高!

    难道是很贵?

    李逸估计也就只有这个理由了。

    “老板,这个台灯怎么卖?”

    “哦,这是我邻居刚刚拿过来让我帮他卖的,要1万英镑。”

    “刚刚拿过来的?”

    李逸松了口气,又看了一眼老板摊位上的其他东西,都是些欧洲的铜镜、化妆盒、旧钱包一类的小玩意,确认他是真不懂,就笑着掏出了1万英镑,递给了他。

    贵点就贵点吧,不过他实在是懒得讲价了,这玩意,随便倒倒手,翻他个十倍二十倍都不止啊!

    不过,付完钱之后,拿着烛台李逸又发起了愁,怎么今天买的净都是些大家伙,看来待会儿谷枫又要多跑一趟了!

    他刚刚走到小广场的边缘,一名中年白人男子就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一番烛台之后,非常好奇的问道:

    “先生,请问,您这个台灯是在哪里买的?多少钱?”

    “台灯?你问这个干嘛?”

    “哦,是这样,我家里也有一个和这个差不多的东西,只不过上边这个位置是一只猪,所以……”

    那名男子两手一摊,表示居然能在这里看到一个这么类似的东西他很惊奇。

    他惊奇,李逸就更惊奇了。

    “先生,你确定你家里那个台灯跟这个很像?”

    “是的,要不是这里是只猴子,我还以为这个就是我家那个呢。”

    “哦买嘎!这实在是太巧了!我这件是刚刚在广场上买的,花了一万英镑。先生,您家里那个要卖吗?我对这类东西很感兴趣。”

    “哦,你太狡猾了,这件台灯要真的只是一万英镑的话,我想,我也会很感兴趣。”

    李逸一愣,随即苦笑起来,没想到还碰到了个懂行的。不过还好,他先看到先下手了,要是再晚点,别说是知道还有一只猪,连这个猴子他都买不到。

    “先生,既然您这件只花了一万英镑,那么,我给你两万英镑,你把它让给我凑成一对怎么样?”

    李逸一听,乐了,哥们还没打你家里那件的主意呢,你倒是惦记上我这件了,挺鸡贼啊。

    他摇摇头,笑道:

    “这件台灯要真的只是两万英镑的话,我想,我会比你还感兴趣!”

    “哦?哈哈哈哈!”

    那人一愣,大笑了几声,冲着李逸伸出了右手,

    “我是亚当斯。卡梅伦,一名东方文物的爱好者,很高兴认识你,来自东方的鉴定师先生。”

    李逸握着他的手摇了摇,笑道:

    “我是李逸,说句实在话,我确实是对卡梅伦先生家里的那个台灯比较感兴趣。”

    “这样啊……那李先生您有没有时间到我家里去看看呢?我那里,可不仅仅是只有一件台灯。”

    “是吗?”

    李逸没想到这件烛台居然会帮他钓到了一个大户,不由高兴的又用力的摇了摇卡梅伦的右手。

    “有时间,有卡梅伦先生这句话,就算是没时间也必须要有时间!只是,可能要麻烦你稍稍的等我一下,我看一下我的同伴他到哪里了……嗨,谷枫,这边!”

    李逸正准备给谷枫打个电话,就看到他从一辆出租车上走了下来,连忙招呼了一声。

    简单的帮两人介绍之后,李逸跟着卡梅伦来到了他位于伦敦西郊的家中。

    卡梅伦的家是一栋三层高的乡村别墅,很大,面积估计超过500平米,而且还有一个差不多大小的花园。

    “茶还是咖啡?”

    卡梅伦领着两人走进了自己的别墅,然后李逸一眼就看到了沙发旁边那个台灯,果然跟他手上这件几乎一模一样!

    “哦,李先生果然识货,这件台灯是我爷爷二十年前从法国带回来的一件藏品。事实上,我们家族从我爷爷还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的收集一些来自东方的瑰宝,到现在为止,收藏的东方文物已经超过了600件!我几乎每周都会到波特拜罗路市场去转上一圈,只是这几年,那里的好东西越来越少了。”

    卡梅伦一边给两人泡茶,一边介绍自己这边的情况,从这家伙那熟练的手法来看,还真有可能是一个华夏通。

    可是,他既然一直在收集华夏文物,想必轻易不会将这些东西出手,那么,他邀请他来这里是为了什么?

    很快,李逸得出了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结论,这家伙,还真的是在打他手上这件烛台的主意!

    果然,坐下没多久,卡梅伦就直接开口了,

    “李先生,我是真的很喜欢您那件台灯,请问,您可以将它转让给我吗?”

鉴灵牌 第七百三十章 志野陶,美人醉

    想从李逸手里拿走国外珍藏的人多了,想从他手里拿走华夏文物的歪果仁却还是第一次遇到,因此他也没有急着拒绝,反而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

    “卡梅伦先生,您如果实在想要这件烛台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不缺钱,我希望您能拿出一件我喜欢的东西和我交换。”

    李逸的算盘打的很简单,这件烛台虽然不错,但也不是那种特别珍贵的文物,可这位卡梅伦先生的收藏就不一样了,600多件华夏文物,这里边总有一些他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其真正价值的吧?如果能用这件换回来一件,那岂不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

    “拿出一件您喜欢的东西交换?ok,那李先生您告诉我您喜欢什么样的东西吗?”

    “呵呵,这个可不一定,瓷器、书画、青铜器包括古珠宝玉器我都喜欢,就看您能拿出来什么样的了。”

    卡梅伦一愣,随即失笑摇头,

    “我明白李先生您的意思了,您是想看看我的珍藏?哈哈,请跟我来吧。”

    大多数的收藏家,在遇到同类,尤其是志向比较一致的同类时,都是喜欢像动物园里的孔雀一样,展示一下自己的美丽的,卡梅伦先生也不例外。所以在猜出来李逸是想看一下他的收藏的时候,他不但没有藏着掖着,反而发出了热情的邀请。

    当然,像两人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拿出什么顶级的文物让李逸参观的,可是李逸本来也就没指望能看到那个级别的宝贝,因为那样的话,他根本就没任何的便宜可占!

    “磁州窑黑釉铁锈斑玉壶春瓶,乾隆青花八宝纹执壶,明万历五彩诸葛碗……咦?”

    忽然,他轻咦一声,被一件碗沿高低不平,通体施白釉却有很多棕眼的茶碗吸引住了目光。

    这件茶碗,形状粗看就好像是小孩随手捏制出来的一样,可细细品味,却能从其中感受到到一种粗犷古拙之风,而且这种风格一看就不是来自华夏的文物。

    “哦,这是来自日本的志野茶碗,是我父亲的一个朋友送的,听说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几百年前的志野茶碗?”

    李逸眉头一挑,将这件陶质茶碗拿起来细细的大量了一番,发现它表面的白釉确实和日本著名的“志野釉”比较接近,不由点了点头。

    志野是一种制陶流派的名称,诞生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也就是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的时代。它的前身是白天目,是从华夏宋代的黑釉瓷器发展而来。

    中世纪日本陶窑曾出现过著名的“六大古窑”,其中濑户窑发展到安土桃山时期,因为连年战乱,陶工外逃。同时,临近的美浓地区又发现了新的优质陶土,因此形成了以美浓为中心的新的制陶中心,产生了黄濑户、濑户黑、志野、织部等一系列新的品种,史称濑户系。

    作为濑户系的代表作品之一的志野陶,所用陶土为专用的“艾土”,白中透青,质地极为柔软。虽然因为工艺技术上的差距,古代日本无法烧制出像华夏那样纯净华美的白釉,但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的话,就会发现,志野所包含着的,是纯日本式的创意,清纯而温柔,与华夏、朝鲜白瓷的孤高冷漠形成了鲜明对比。

    桃山时代的志野历来最为日本人喜爱,但最早出现的志野陶皆纯白无纹,即所谓“无地志野”,一直到桃山晚期,才出现了在胎土上用天然氧化铁原料描绘图案再施以白釉的绘志野。此外还有赤志野、****野、鼠志野等许多品种,但志野中的名品几乎都是绘志野。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