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一根线断了喇叭当然不会响了。
  至于焊接上那就别想了,既没有烙铁也没有焊锡,万峰直接就把断的线用手拧上,搞定!
  诸平在大街上等万峰,他要和万峰一起去梁万家,好歹他现在也算是洼后小队领导层的一员了,洼后有个什么大事小情现在几乎拉不下他。
  和他一起等万峰的自然是诸艳和江雪了,她们晚上如果不停电就到栾凤家去赚外快。
  修好了广播往外走的万峰脑子就开始了琢磨。
  录音机买不到盒带暂时用处不大,但弄个留声机给栾凤她们听好像不是什么难题。
  买新的?
  万峰才不会花那冤枉钱呢,那玩意用不了几天就会淘汰,他可不是冤大头。
  通常大队广播站都应该有几台损坏或者有毛病的留声机,他去要一台回来修修就行。
  那种朔料的唱片也不过二毛一张,去买几张就完事儿。
  “你快点走!”诸平拿出了领导的派头,在大街上对磨磨蹭蹭的万峰发号施令。
  你急个屁呀!
  万峰在心里嘀咕了一句,脚下丝毫没有加快的意思。
  小舅是急着去梁万家喝酒,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就没吃,留着肚子好灌黄汤。
  那是他着急的理由但和万峰没关系,他可是吃饱了。
  到了大街上,四个人朝着沟里齐步走。
  诸艳和江雪叽叽喳喳地讨论什么衣服样式好看,等有钱了做一件云云。
  “你们现在在栾凤哪儿挣了多少钱了?”万峰半道插了一句。
  “起先十多天属于学徒,一晚上两毛。”
  这个万峰知道,这钱还是他定的呢,不要觉得少,栾凤学徒的一个月还一分钱没有呢。
  “这几天我们算是出徒裁裤子,一条一毛记件,我俩一晚上能裁三十条左右,一人一晚上挣一块五,现在我有十块钱了。”诸艳自豪地说。
  “啊!你们一天赚一块五了?”诸平在边上突然冒出一句。
  别看江雪也在栾凤那里干活,马大哈的他还真就没问过江雪这方面的事情,现在吓了一跳。
  一晚上一块五这在当时的农村人心里是一个足以让他们震惊的数字。
  “人家江敏一天都赚三块多好到四块了。”江雪终于说了一句话。
  这个数字让诸平就更吃惊了,一天赚三四块钱,这能买多少酒呀?
  “别羡慕人家,人家从六七岁就会自己缝衣服补裤子,十岁就开始学做衣服,她家里有缝纫机后人家可是扎了两年缝纫机了,你们除了会绣两朵花还会干什么?好好练,等到了她那水平自然就赚钱和她一样多了。”万峰安慰小姨和江雪。
  女人的妒忌是一种很能坏事儿的存在,不能让这种苗头肆意生长。
  “我们知道,我们就是要尽快干好,争取像江敏那样挣钱。”
  不错,有理想是好事儿总比懵懵比比活着强。
  “我们要买缝纫机,你能不能帮我们弄两台?”小姨天真烂漫了。
  两台?暂时万峰一台都弄不到别说两台了。
  “还是等你们攒够钱再说吧,就你们现在那十块钱连个缝纫机腿都买不来。”
  尽管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缝纫机,但没钱那是一定买不来的。
  缝纫机的供应太紧张了,他现在也没辙,能买到缝纫机他就不会想出个带机加盟的点子了。
  别看一天缝纫机给两毛钱的磨损钱觉着不多,但一年下来也是七十多块呢,两年一台新缝纫机就没了。


第0236章 没意思的养鱼
  走到沟里沟口时,诸艳和江雪拐向栾凤家,万峰和诸平则走进沟里来到了梁万家。
  梁万家现在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那些臭小子们都被驱逐出境了,原因是他们在这里耽误姑娘们绣花。
  因此姑娘们倒是聚集了一大堆,都在里屋绣花。
  上次被万峰吐槽后灯泡果断变成了一百度,把个小屋子照得如同白昼。
  这些姑娘现在绣的图案已经变得有大有小了,最大的图案直径达到了两寸,最小的就是那峰凤牌商标了,一寸多长一指宽一条。
  这个商标绣一个二分钱,就是用线直接把这两个字绣出来就行,手快的人一个小时能绣出五六个。
  “我说小万外甥,栾凤这商标上的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呀?”有个小名叫翠花的女人故意问。
  “不知道,不认识那两个字。”万峰睁着眼睛说胡话。
  “你看栾凤待你多好,把你们名字里的两个字挨的紧紧的,简直就是亲密无间呀。”
  把她嘴巧的都会用成语了,万峰在想要不要给她唱一首翠花上酸菜的歌。
  外屋里桌子上摆了几个菜,其中果然有两盘鱼。
  因呐河里最常见的柳根子、白飘子、红赤子、沙湖路子和老头鱼,鱼不咋地但是味道弄得不错,香味四溢。
  张海、梁万、会计、诸平还有一个万峰不认识的老头,看样子岁数在五十左右。
  他应该就是王喜平了。
  万峰是辈分最小的,只能陪在末座。
  桌上摆着几个大碗,张海从身后拎出一个五斤装的塑料壶挨个碗里倒酒。
  果然是生啤,只是五个人五斤生啤,一人一斤,这好干什么呀?酒量好的人一个人都不够。
  万峰也分到了一碗。
  “来,先干一个,这点啤酒喝完这还有一瓶白的,小鸡屌把碗端起来!”
  “啊!我还喝呀?让我小舅替我喝吧,我还小。”
  “少来那套,第一碗必须得喝小也不行。”
  这都啥人呀,小孩也不放过,简直禽兽不如,不如禽兽!
  “咱可说好了,我就喝一碗多了一滴我都不喝。”
  说完万峰端起碗和大人碰了一下灌了下去。
  大人们又倒了一碗,这回没给万峰倒。
  两碗酒下肚,有些要在酒桌上摆开的事情就拉开大幕了。
  “三叔,队里要把鸭弯清理出来养鱼,在咱队养鱼来说你老们老哥俩是行家了,二叔去闺女家了没在家,现在就只能靠你了。”张海首先开话头。
  王喜平吃了一口菜放下筷子说道:“鸭弯那地方行,大跃进的时候那里就养过鱼,后来割尾巴的时候撂荒了。”
  “啊!那里以前就养过鱼?我怎么不知道?”张海有点惊讶。
  “切!那时你还穿开裆裤露小吉吉呢,知道个屁。”王喜平鄙视道。
  张海今年三十岁,大跃进那会儿他确实在穿开裆裤。
  “三叔,你和我二叔现在在家也是闲着,队里准备用鸭弯养鱼成立个养鱼队,准备让你养鱼队的队长,现在您看看这鸭弯养鱼要怎么做?”
  王喜平倒是没有拒绝张海的建议,打从盐场黄了以后他们哥俩也就在家闲着,整天啥事没有,这可不是享福,对他们这些老庄稼人来说无所事事就是最大的折磨。
  他们这些老人最常说的话就是:一天不干活就难受。
  这话万峰可不感冒,并且还暗地鄙视,在他看来一点活不干才好受呢。
  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想花多少钱我都有的那种生活。
  虽然知道那根本不可能。
  “鸭弯这么多年估计都快淤死了,要想养鱼得把水放了把塘底的淤泥清理清理,起码得有足够的水深吧。”
  “这个不是问题,冬天清闲的时候我就想办法清理,你老就说说养鱼的事情吧。”
  王喜平喝了一口酒。
  “我记得鸭弯好像有二十多亩的面积吧?”
  “二十五亩。”张海补充。
  “这要是养鱼可能养老了鱼了,一亩鱼塘一年可产一千多斤,如果轮捕轮放的话一年可以捕四次,也就是三四千斤,人家南方因为气温的关系可以捕五次,咱们这里就不行了。”
  按照王喜平这个说法,万峰在心底快速地算了一笔账。
  二十五亩水塘按照亩产三四千斤来计算的话能有八万斤的产量。
  如果没记错的话明年的鱼价会有一个小幅的上涨,大概零售价会达到一毛三四左右。
  这八万斤鱼即便按照零售价也才能买一万块钱,除去成本人工估计能收入六千块钱。
  但是这些鱼你能一条一条自己去卖吗?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批给市场里的鱼贩子,这样就又得减去三分一左右。
  那么也就只剩下四千块钱的收入了。
  全洼后的劳力每人能分三四十块钱,再加上便利的吃鱼。
  万峰立刻就失去了很多兴趣了,这也太少了。
  放到别的生产队,单这一项就能拉上三四十块估计能乐得勾嘎的,但是在万峰的眼里这也就聊胜于无。
  因此,接下来王喜平说得什么草鱼、鲢鱼、鳙鱼混养,一亩地放多少尾鱼投多少鱼料万峰也就没仔细听。
  没意思,钱太少了。
  反正他对养鱼是外行,也用不着他干。
  人家在讨论养鱼的时候万峰却在心里设计他的大鱼牌商标,在人家讨论的差不多的时候他的商标也算是有了眉目。
  喝完酒后,万峰和诸平再次来到栾凤家。
  栾凤家依然一片繁忙景象,那三个带机加盟的人里有一个山后队的为了赚钱也来了,另外两个估计离的较远晚上不来。
  诸艳江雪在里屋裁剪,江敏在制作嫁衣,栾凤在接待来补窟窿往衣服上缝白杠的人。
  万峰进屋也没说话,拿过纸笔就画了一条吞钩的大鱼。
  最近由于经常作画的缘故,他的画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这条大鱼被他画得活灵活现的。
  栾凤伸过脑袋看了一眼:“你这画得什么呀?”
  “商标呀!西服的商标,明天告诉那些绣花的把这个绣一些出来,大鱼用红色的线,鱼钩和下面的峰凤服装四个字用黑色的线,记住没有?”
  “没记住!”栾凤非常干脆的回答。
  万峰叹息一声,只好用笔做了标注。


第0237章 你那份我替你吃
  八零年八月三十一日。
  今天是个阴天,天气预报说今天午后有小到中雨。
  送砖的拖拉机上可是坐了不少人,拖拉机翅膀上坐着装卸工袁文和会计,万峰和张海脸向后坐在拖斗上聊天。
  “外甥,这养鱼可是你提出来了,怎么昨晚我看你兴趣不高?”
  “一年就能剩四五千块钱你让我兴趣怎么高?”
  “啥!四五千你还嫌少?”
  “呵呵,这要是给一个人不少了,但是整个洼后人一分也不过就三四十,有什么意思?”
  “我们去年年景好一个人一年才拉了三十多块,单这一项就有这么多了你还嫌少?”
  你不嫌少不证明我也不嫌少,夏虫不可语冰,这事儿根本扯不清。
  “暂时养着可也行,虽然钱分得不多但可以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将来鱼价贵的时候就可观了。”
  其实这也就是句安慰话,鱼价什么时候能起来万峰还是心中有数的,到了八六年像海里的青皮子、风了板、小黄花也不过才二毛五到三毛,河里的养殖鱼也高不到哪里去。
  这也是万峰在知道了鱼的产量后失去兴趣的原因,原以为一亩池塘一年能出好几万斤鱼呢,想不到才三四千斤。
  “对了,张海舅,等你大队办事儿的时候,到大队广播站给我要台破旧的留声机。”万峰不想再谈养鱼的事儿。
  “你要那玩意干啥?”
  “当然有用了,没用我要那玩意干啥。”
  张海想了想:“就怕大队不给呀。”
  “我要的又不是新的,要破旧的他们为什么不给?他们留着那些破烂也是没用。”
  “公家的东西你看在那里扔着烂着没事儿,但是没有了就是事儿了。”
  张海说得没错,是这么回事儿。
  “那你就说小队要办个广播室,大队一定能给。”
  “等我看看吧。”
  上午八点,拖拉机到了县医院,在万峰要求的地点路边停下。
  夏秋隆两口子已经等在这里。
  万峰下车把挎包里的货交给夏秋隆两口子。
  今天他带来的全是裤子,一共六十条。
  “嫂子,六十条,今天是我最后一次送货了,明天我就开学了,再来就得等礼拜天了。”
  “以后就让你们队的拖拉机给捎来就行,每人一天给盒烟行不?”辛莉小声问。
  万峰点头,压低声音道:“不用好烟,一毛三以下就行。”
  “那能拿出手吗?怎么也得两毛左右的,没事儿,不就一条裤子吗。”
  你看,挣到钱的人就是这么任性。
  双方交易完毕,万峰问夏秋隆:“你不去工地吗?今天可是算账的日子。”
  “去去当然去,你嫂子现在不用我跟着了,她在家里就把裤子卖了,少等我一会儿我把东西送到家就来。”
  辛莉现在已经发展到不用去工厂大门守株待兔了?这发展速度可不慢了。
  可惜现在政策还不行,如果政策行就可以开门市了。
  几分钟后夏秋隆风风火火地回来跳上了拖拉机。
  他和张海之前见过一面也算是认识,彼此点点头。
  “大哥,有一件事儿我要说一下,黑礁那边如果有一个叫猛子的人找你到黑礁去摆平一件事儿不要答应。”
  “猛子?没有呀!”
  “没有更好,要是有就直接拒绝,不用问为什么。”
  “没问题,兄弟你的事儿就是大哥的事儿。”
  拖拉机突突突突地到了一建公司,万峰他们从拖拉机上下来。
  郑老三已经等在这里了,见到万峰和夏秋隆就撒烟,今天是拿钱的日子他当然要来了。
  算账自然需要周炳德的批条,其余的人在外面抽烟聊天地等着,万峰背着个挎包就进了周炳德的办公室。
  周炳德在办公桌后面正襟危坐正在看报纸,看到万峰进来笑了。
  “你干妈正在家念叨你呢,算完帐家去一趟。”
  “知道了,我给你带了件衣服来,穿上试试。”
  周炳德一摆手:“试什么试,什么衣服穿上还不一样。”
  “干什么能一样,领导就应该像个领导的样子,你看你现在就像老百姓一样。”
  说话间,不由分说拿出西服就往周炳德身上套。
  衣服穿上周炳德的形象立刻就高大威严了不少。
  “正合适,这才像个领导的样子。”
  “你让我穿这个到工地去?那特么我还不挨批呀,这叫脱离实际没有和群众打成一片。”
  开始上纲上线了。
  “谁让你去工地穿了,你开个会的时候,串个门的时候穿不行呀!死心眼!”
  周炳德那衣服脱下:“先送家去。”
  万峰收拾好衣服:“写条,我们要去算账。”
  周炳德呵呵笑着写了批条,万峰拿着条子出门就给了小队会计。
  会计和张海面带笑容地去财会算账,万峰则留在外面和郑老三夏秋隆聊斋。
  “你们现在一个月能生产多少瓦?”
  “还是那些,一万一千多片吧。”
  “不准备再扩大生产了?”
  郑老三一撇嘴:“我才不扩大了呢,我生产的越多你小子占我们的便宜就越多,这事儿我越想越生气。”
  “古书说得好:好人做不得,你看我帮你们处理了积压产品还找了销路,你竟然还怨我,唉——!”
  郑老三恨的牙根都痒痒了,恨不得踹万峰两脚。
  “麻痹的你这小子一定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是孙悟空,我要是有孙悟空那两下子,都不稀得和你们玩,我早去找铁扇公主玩去了。”
  “啥?铁扇公主可是孙悟空的嫂子,这主意你也敢打?”
  想不到这大老粗竟然还知道铁扇公主是孙悟空的嫂子,不简单呀!
  整个八月洼后砖瓦厂因为扩建的原因只有第二窑的一窑砖加上第一窑剩余的一些,只凑了六万,水泥瓦到了送来了两万三千多片加上前窑的一万一千片一共送来了三万四千片。
  一共结出了三千二百八十八元。
  郑老三的瓦是按照七分钱算账,一共是七百七十元,再减去夏秋隆的二百多元提成,洼后还剩余二千三百元。
  万峰把郑老三和夏秋隆的钱付出后,就和张海、会计告别。
  “今天上午我还有很多事儿要办,就不和你们去腐败了,你们自己去吧。”
  张海还整出一句情深意长的话:“唉!没你我们吃饭都不香,不过你放心你那份儿我替你吃了。”


第0238章 就是这么傻眼的
  今天上午万峰除了到周炳德家外还要去江洪国家。
  他首先来到了周炳德家。
  周炳德家离一建公司不远,六七分钟就到了。
  不幸的是一进院子他就又看到周冰花在洗衣服了。
  “怎么我每次来都能看到你?一看到你我就感觉霉运当头。”
  花儿眼睛立刻就跑到天灵盖上了:“你这意思我就是那扫帚星呗?”
  “你比扫帚星可明亮多了。”
  一捧水呼啸着向万峰飞来。
  万峰一阵鸡飞狗跳地跑进屋里。
  “干妈,干姐欺负我!”
  “死丫头,又欺负小万了,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
  白丽云拎着扫帚就冲了出来,在灶间被万峰一把拉住。
  “儿子,你终于来了,这两天干妈都被那些老娘们毁了。”
  万峰纳闷:“咋了?”
  “我们这帮姐妹一出去转悠,眼馋货一群一群的,最后……”
  拉着万峰就进了屋,从柜子里拎出一个口袋。
  “你自己看吧?”
  万峰疑惑地打开口袋就看见一卷一卷的钱。
  每一个钱卷都用猴皮筋缠了几道。
  “这是干啥呀?”
  “你打开一卷钱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万峰伸手拿出一个钱卷,撸掉猴皮筋把钱展开,一共三十元里面还有个纸条。
  纸条上写着姓名,腰围袖长肩宽颜色什么的。
  原来是做衣服的。
  “这么多?这一时半会也做不完呀,最低也得半个月能做出来。”
  万峰数了一下,四十八套,单片子和加厚各一半,二十四个人正好一人两套,七百二十元。
  “没事儿,只要下雪前能做出来就行。”
  “哈哈,谢谢你了干妈,这是我给干爹做了一套西服,在公司他试过了正合适,叫我送家来。”
  花儿一听又有衣服了兴冲冲地跑进来,一看不是她的脸吧嗒一下就拉挺长。
  白丽云倒是欢天喜地的,这西服一展开就让她有惊艳的感觉。
  “你干爹穿上怎么样?”
  万峰摇头:“您最好把这衣服藏起来,别让干爹穿。”
  “为啥?”
  “他一穿上老精神了,像小伙一样,我怕他看不上你再找一个回来了。”
  “他敢!他还看不上我,我还看不上他呢。”白丽云笑嘻嘻地叠衣服。
  “干妈,这衣服尽量别叠,用衣裳架挂起来放大衣柜里,一叠全是折子。”
  这亏得是干部家庭,搁普通人家上哪儿去弄大衣柜。
  “干妈,上午我还有事儿,就不在这里待了,我得走了。”
  “吃晌再走呗。”
  “不了,真有事儿,我还要去看一个人。”
  从屋子里出来,花儿哗啦哗啦地在洗衣服。
  万峰蹲在花儿身边:“花儿姐,笑一个。”
  “滚蛋!”
  “啊?你让我滚蛋,说好了,下次我可是准备给你带一套保证红崖没第二个穿的衣服的,我这一滚这衣服可就没了。”
  “那别滚了。”花儿弯拐的也快,立刻就免了万峰滚的惩罚。
  “你不让我滚,我也得滚了,有事走了。”
  花儿急了:“那我的衣服?”
  “下个星期拿来。”
  出周炳德家门万峰就向江洪国家走去,从这里到江洪国家过两个街道,怕是有千八米远。
  江洪国正在家里组装轮椅,万峰把包里最后两套衣服拿出来扔在炕上。
  “这是江敏给他两个弟弟做的衣服,开学穿,咦?你组装出的那个轮椅卖了?”
  “我不是告诉昨天有买的吗,这是第二个买的,你正好在这儿组装好咱俩就给送过去,然后到五交化去买第三辆轮椅的配件。”
  “第三辆也有主儿了?”
  “还没有,不过快了,我马上就装完了。”
  城市里的消费水平农村还真比不了,说卖就卖了两辆,这要是隔农村半年也不一定能卖出一辆。
  “兄弟,你那天说让我送孩子去学修家电,这两天我老琢磨,也许这是条路。”
  “你想明白了。”
  “我只是觉得你赞成的东西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如果老二考不上高中我就让他去学修家电。”
  江洪国二小子今年十二,比万峰还小,等他考不上高中那是哪一年的事儿呀?
  轮椅组装完毕,江洪国实验了一下就和万峰出门。
  万峰推着新组装的轮椅江洪国坐着自己的轮椅出了家门向北,过了几条街来到了城边一个小公园。
  这里就算是红崖县城的城西郊区了,不远处有施工队在修一条向西的公路,这条路的名字就叫新开路,将来红崖县的中心大街。
  两年后这条路的北面会出现八层楼高的联营公司和百货大楼,南面会有红崖商场,而万峰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将来的街心花园。
  只是这花园此时还只是一个方圆没超过三十米的小公园,中间有个八角亭以及四周的一些石椅。
  花园西侧是这片还处于荒芜之地的第一个建筑,已经建了个轮廓的红崖电影院。
  万峰就不明白为什么开发这块地皮的第一个建筑会是个电影院。
  小公园里有不少人,以老年人居多,其中有不少拄拐的人。
  万峰一眼就看见一个坐轮椅的人,就是江洪国组装的第一辆轮椅。
  轮椅四周还围了不少人观看,轮椅上的人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
  “老李哥,你的轮椅我送来了。”老远江洪国就来了一嗓子。
  这一嗓子造成的后果是一个拄着双拐的中年人差点摔倒。
  这个差点要摔倒的人就是万峰手里推得轮椅的主人,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
  万峰把轮椅推到他的面前。
  叫老李的人拄着拐杖坐上轮椅,腰板凭空就挺直了几分,把拐杖往旁边一扔两手拨动推轮兴冲冲地就在公园里绕了两圈。
  玩得非常的溜,根本就不像第一次玩轮椅的人。
  “太好了,这钱花得值,比拐杖便捷的太多了,给钱!”
  老李很豪气地从兜里掏出一把钱币,一张一张地数给江洪国。
  旁边那些腿脚不利索的人一脸的羡慕,万峰以为这些人会有下一个潜在的买主。
  但让他无语的是下一个甩出订单的竟然是一个腿脚利索的老头。
  “小江呀,给我做一个这玩意儿。”
  万峰就是这么傻眼的。


第0239章 修理录音机
  不但万峰傻眼,江洪国也傻眼了:“刘叔,你这腿脚都还利索呢,你要这玩意干啥?”
  “干啥!坐呗,别看我腿脚利索但走远了也腿疼,有这玩意我不就不用走了吗,这多块!”
  万峰哭笑不得,你走路都腿疼,两只手滚推轮就不疼了?
  这不是省了腿脚废了胳膊吗,这是算的什么帐?
  “你给我做一个,不就一百多块钱吗,这我省多少事儿呀。”老刘头得意洋洋,一脸的优越感。
  估计是个退休干部。
  “那好吧,后天我给您送这儿来。”
  接到了下一个订单,江洪国就得行动起来去买配角,和万峰走向五交化商店。
  在半路上江洪国把轮椅停在路边,开始分钱。
  两辆轮椅卖出个二货数目:二百五。
  两辆车每人分到六十三元的利润,江洪国还还了万峰一百元。
  这是万峰借给他一百元的买配件款,至于他看病那次借得五十元,江敏已经还清了。
  “你够周转用吗?”
  “我已经弄明白了,我手里有一辆轮椅的配件钱就能周转了,卖一辆再装第二辆,反正这玩意也不是一下子卖好几辆的玩意儿,这不已经有六十元了吗,足够买一辆轮椅的配件了。”
  既然够用了万峰也不矫情,把钱收起来揣进兜里。
  万峰现在身上有大约一千多块钱,但他一点没感觉自己富有。
  人家重生几乎都是短短几个月就能划拉到几万几十万的,怎么到自己这就行不通了呢?
  自己这倒腾了半年多了,全部身家也没到一千块钱,虽然现在身上倒是有一千多块,但有七百多块是衣服钱。
  难道是自己重生的方式不对?
  难道就因为人家重生都是国家干部大学生,而自己是个农民?
  这做人的差距似乎大了点。
  唉!万峰叹口气和江洪国走进了五交化商店,看着江洪国买配件。
  江洪国先的买了一对二六车轱辘,挂在轮椅后面车架上一个钩子上,然后又买了捏闸和一对导轮。
  那种婴儿车上能见到的像塑料又像胶皮的轱辘,上面还带万向节的。
  在这里几乎能买下轮椅的大半配件,但少部分他还要到别的地方去配。
  江洪国买完配件就带着万峰来到了家电组。
  家电组里面有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小伙,中年人正在回答顾客的咨询,那个小伙则背对着柜台不知在忙什么。
  “小何,我二叔呢?”既然那个老师傅在接待顾客,江洪国就问柜台里的小伙。
  小伙背对着柜台似乎正在忙活什么,扭头看了一眼江洪国:“江叔来了,你二叔大概有出去下棋去了。”
  “这是我二叔的新同事,你在这等等,我去找二叔。”
  江洪国滚着轮椅不知去哪儿找他二叔了。
  万峰探头对这那姓何的小伙问了一句:“你的录音机还没攒够呀?”
  小何回头好好看看万峰,似乎想起来了:“是你呀!上个礼拜来过?”
  “很多商店都休礼拜,你们怎么不休?”
  “我们新上任了一个领导,说我们店连年亏损这不行,要改变体制,我们的礼拜天就改没了。”
  这些商店是该到了改一改的时候,每天不到点坚决不开门,中午还关门休息,星期天就放假关门,就是点个货都能点两天。
  就这样还能不亏损。
  “你的录音机攒什么样了?”
  “基本算是攒的差不多了,就差外壳了。”
  “我看你一头大汗的,是哪里没弄明白吗?”
  “不知怎么回事儿,它就是不响。”小何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
  “能拿来我帮你看看吗?”
  “你懂这个?”小何不相信地问。
  “我爸爸就是修这收音机广播什么的,我多少也懂点。”万峰脸不变色心不跳地撒了个谎。
  小何想了一下,大概是实在没办法了,就把他那一堆破铜烂铁弄到柜台上。
  一个录音机机芯,一个收音机芯,两个好像是从旧收音机上拆下的小喇叭,一个装四节一号电池的电池盒。
  “没有变压器吗?”
  “现在没弄明白不敢用变压器,怕烧了,用电池。”
  “有表吗?”
  小何转身拿过一个老式的万用表。
  万峰拿起万用表上的两个针开始测量,量完后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让你们组的两个师傅帮你弄?”
  “他们说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