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5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达要在这里和陈道叙旧,万大人留在这里就没意思了,就和文忠国开车从凤凰山出来上了那条上乌公路。
  万峰想了想就驱车奔着乌炉驶去。
  99年的乌炉镇,和以前变化不大,唯一的变化就是原来的供销社变成了一栋四层的楼。
  上一世这栋楼是三层,现在多了一层,这是乌炉镇第二栋楼。
  镇政府是乌炉的第一栋楼。
  这栋楼中间开了一个大门洞子通后院,门洞东边的一共有八个四米宽的门市。
  万峰记得东边八个门市一共卖给了四家,一家两个门市。
  其中两家开批发部,一家开酒店,最东边靠着农行那家既没有做买卖也没有出租。
  而大门洞西面也是八个门市,但西面这八个门市就没啥标准可言了,最西头是三个四米五宽的门市,门洞边是三米八宽的门市两个,剩下三个是三米三宽的门市被夹在中间。
  上一世的99年十月一前后到2003年,万峰就是在这里做买卖。
  租从大门洞往西数第四个门市,三米三宽的门市干出租影碟录像带和修家电的买卖。
  当时他买的楼房就在这个门市的上面。
  此时万峰把车停在上一世自己做生意的那个门市前的大道边。
  让他惊讶的是这个门市现在依然是干出租影碟录像带,出售游戏卡和录影带什么的,而且窗户上也贴着修理家电的贴字。
  这和自己上一世干的项目都一样。
  万峰有一丝恍惚,难道还有一个自己?
  乌炉虽然里将威只有十里地,但万峰很少来。除非专门到乌炉来办事否则一年也来不了一趟,经过除外。
  因此他对这一世的这里并不熟悉。
  万峰熄火下车向这个音像店走去,文忠国也从车上下来跟在万峰后面。
  下午一点多钟,正是音像店比较清闲的时候,整个店里只有老板一个人在,正站在柜台里一手拿遥控扭头看着桌子上一台老式彩电里播放的录像。
  万峰看到老板的时候又是一阵恍惚。
  这个老板和自己岁数相仿,甚至模样都有七八分像,简直就是另一个自己,说两人是兄弟保证没人敢不信。
  就连来人打招呼的方式都一样,点头不说话。
  “老板!有CD吗?”
  既然进来了就不能空着手走,虽然他不租影碟,但是买几张CD还是用的着的,他的车上就是CD。
  老板从柜台下拿出一个纸箱子放在柜台上。
  纸箱子里大概有几十张CD,用那种塑料盒包装着。
  “是正版吗?”
  “CD现在大部分都是正版,好像还没有盗这玩意的。”
  99年盗版CD的确实不多,那些盗版贩子主要是盗版VCD。
  万峰一边挑CD一边和老板东拉西扯。
  “老板!哪个队人呀?”
  “南小宋屯的。”
  还好,不是将威这片的。
  “这个买卖干了几年了?”
  “干了好几年了从97年就开始干了。”
  你说这冥冥之中没有什么关联万峰是真的不信,上一世他也是从97年开始干这个的。
  “生意怎么样呀?”
  “唉!凑合着过呗,发财是别指望了,也就年吃年用。”
  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从大门跑了进来:“爸爸!妈妈给你送饭来了。”
  万峰心里说了一句握草,不会这孩子和自己儿子也同岁吧。
  小孩跑到万峰身边伸手抓住万峰的裤子。
  “小家伙!干什么?”万峰柔声问。
  小孩这才发现这不是他爸,一脸迷茫地看着万峰。
  这时,大门外一个和栾凤张璇岁数相仿的女人端着一个盘子一碗米饭走了进来。
  脚步风快:“叫你吃饭,你就在哪儿磨蹭,人在哪儿了?”
  万峰心累:老子不是人呀?
  来人确实是他上一世的妻子,在后面供销社化肥门市卖化肥。
  这时女人才看到在柜台上挑影碟的万峰,脸上略过惊讶的神色。
  她一定是被万峰的模样惊到了,因为万峰和她男人模样太像了。


第2288章 恒仁电机厂
  女人的名字叫洪华,这个万峰不用问都知道。
  她对象的名字叫高风。
  这个不是万峰问的,而是墙上挂的营业执照和文化许可上都有店主的名字。
  “你不是供销社后面卖化肥的吗?”万峰故作惊讶地问。
  “是呀!你认识我?”
  “我到供销社买过化肥。”万峰信口胡柴,他买个屁的化肥。反正洪华见的人多了,别人认识她不奇怪。
  万峰挑出了十本CD。
  “老板,CD多少钱一本?”
  “二十块钱一本,这些你都要?”
  万峰点头。
  “那一本给你便宜两块。”
  万峰掏出一百八十元放在柜台上。
  “你这小店应该进一些家电卖,卖家电可是比你出租影碟赚个钱多。”
  99年,家电市场已经开放,可能是乌炉离红崖市比较近的缘故,也可能是洼后大集里有批发家电的,因此乌炉镇做买卖的没有人卖家电。
  “能行吗?洼后大集就有批发家电的,在这里卖家电怕卖不出去。”店主高风摇头。
  “洼后大集里批发家电也是有差价的,他们零售和批发分的很清楚的,你就赚这个差价就行。还有,过两年化肥就要开放了,你这个店转行卖化肥也行。”
  2001年华国入世,化肥市场开始对外资开放,同时也对国内个体开放,个体开始允许经营化肥生意。
  对于化肥开放洪华并不清楚:“能开放吗?”
  “一定能!”万峰很肯定地说。
  “卖化肥是大成本小利润的东西,没有几十万根本周转不开,我们也就想想而已。”
  “其实赚钱的买卖有很多,出租影碟这一行顶多三年就不行了,还是及早打算做别的买卖吧。”
  高风一边吃饭一边思索:“这位大哥,那将来最赚钱的买卖会是什么?”
  “那要看你想赚多少钱,如果你一年的目标在十万上下,我刚才说的那两样买卖都行。如果你的目标是二十万左右,那么你可以考虑卖手机,但这个就需要胆量了。”
  为什么卖手机需要胆量?
  手机现在的市场零售价已经下降到三四千左右,随着3G时代和大批山寨机的出现,马上还会有一波大的断崖式的降价,当3G手机出现的时候,2G手机会跌到三百二百的价位。
  这个时候,如果零售商掌握不好,弄不好就会搭进去。
  但大乱时期同样也是有大机会的时期。
  你如果能掌握这个潮流的规律,在其中发个小财也是完全有可能。
  “卖手机?可是将威就有做手机的企业,在乌炉卖手机估计够呛。”高风依然不看好。
  他的性格和上一世万峰的性格都无比的像,办事小心谨慎,犹豫不决。
  “我刚才说了,批发和零售都是有差价的,你就赚这合理的差价就可以,如果你要卖可以到将威去找我。”
  说话的同时,万峰掏出一张名片放到柜台上,然后拿起自己买好的CD转身走出了店门。
  “他是谁呀?”洪华问自己男人。
  “不认识,他是第一次到咱家的店里来。”高风一边说一边拿起万峰留在柜台上的名片。
  “渤海市南湾集团,万峰!万峰?这名字听着这么耳熟。”
  “你个笨蛋,万大老板你都不知道,怪不得你这买卖干的不咋地。”
  经老婆一提,高风才恍然大悟。
  “握草!今天咱家的店里来了个大人物,怪不得这家伙买十本CD连价钱都不讲。”
  “人家有的是钱,会在乎这百八十的。”
  “拉倒吧,越有钱越抠搜的人我又不是没见过。哎!老婆!像万老板这样的人和我讲了半天做生意,什么意思呀?”
  “我哪知道什么意思?我得去卖货了,看着儿子,如果儿子丢了我就把你卖了。”
  洪华说完就去后院卖化肥去了。
  李达在凤凰山待了一天,第二天回到南大湾又待了一天,期间见了以前的老同事和自己的部下。
  八月二十八日,李达启程回恒仁。
  万峰带着韩广家和文忠国带着另外三个新人跟随李达去恒仁。
  杨建国在深圳程功那里,何友良在南嘴子保护顾红忠。
  韩猛留在家里帮助赵刚打理企业,三个人的买卖总不能老让赵刚自己在家打理,就算三人亲如一家也不是这么回事儿。
  再过些年,韩广家也老了,也不可能老跟着万峰东跑西颠的。
  因此韩广家又从安保公司里挑选了几个年轻的特种兵出身的人跟着万峰。
  从红崖到恒仁九百多里地,七个人两台雄风由两个身手过硬的青年开车,五个小时就把万峰从红崖送到了恒仁。
  把万峰眼睛都弄花了,这车开得也太快了,都赶上拉力赛了。
  恒仁这个边远小县城规模和十年前的红崖相等,市面上大多还是过去那种低矮的楼房,只有几座新建的还算高层的建筑,人口十万左右。
  市区的主要干道倒是硬化了,但是一些分支岔道还是黄沙路,有人走过尘土飞扬。
  在恒仁最好的酒店登记入住吃完饭后,在李达的陪同下直接来到了李达儿子李显荣承包的恒仁电动机厂。
  轿车停在厂子大门外一块空地上,万峰一行人下车进了工厂大门。
  李达还和打更的人打了个招呼。
  老式的厂房,站在大门口几乎整个厂区就一目了然了。
  厂子的面积大概有两千多平,还是那种一溜房子一座高炉的模式。
  这些房子存在岁月最少也超过三十年,唯一的新建筑就说道靠墙建的一溜彩钢板房了。
  看到这个厂子万峰皱眉,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看到这种老式的厂房了。
  将威保留最久的这种老式的院子大概就是去年拆除重建的老大队了,现在也变成了历史。
  刚到上班时间,骑着自行车的工人三三两两地进了厂门,一个个没精打采的。
  “这些工人已经两个月没发饷了。”李达说道。
  “你儿子呢?”
  “还要过一会儿才来。”
  李达的话音刚落,一辆AX100摩托突突突地由远而近,最后拐进了电机厂的大门。


第2289章 产权问题
  李显荣今年三十二岁,剪了一个平头。
  男人剪平头都显着精神,可李显荣此时却一点也不精神,反倒有点蔫吧。
  男人没了精神也就只能垂头丧气了。
  他甚至没有注意到自己企业门口停的两辆一黑一白的轿车,也没注意大门里传达室门口站着的一群人,直到李达喊了他一嗓子他才回头看了两眼。
  “混蛋玩意儿,看看你没精打采丢了魂的样子,过来!”
  “干啥!”李显荣一条腿支地,在摩托车上没有下来的意思,还一脸的不耐烦。
  “小兔崽子,我让你过来没听见呀?”
  李显荣满脸不高兴地把摩托车支好,不情不愿地过来了。
  “爸!你就别跟着添乱行不?我这都够糟心的了。”
  “麻痹的我这叫添乱?我是给你找门路去了,看看我把谁找来了。”
  李显荣看了万峰等人一眼,他根本不认识万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表示。
  “他谁呀?”
  “这是你老子当年的老板,看看人家还比你小两岁呢。”
  李显荣这回知道是谁了,虽然他没见过万峰,但是听老子念叨多少回了,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恒仁县平头百姓知道万峰的人不会超过十个,两个县相距近一千里,万峰在红崖再有名也跟恒仁县人没一毛钱关系。
  李显荣内心还是有些吃惊的,没想到老子竟然请了个名人来。
  他的脸上浮现出那种职业的笑容:“万老板!你好!我爸可是经常的念叨你。”
  李达经常念叨自己显然不是多么想念自己,而是拿自己当教材教育对面这货。
  “你父亲在我公司工作的时候也说起过你,每次说起你的时候他都是一脸自豪。”万峰打哈哈。
  李显荣有点脸红。
  “你父亲说你承包了一个企业,经营的不好让我过来看看帮助出个主意什么的,如果你觉得我是狗拿耗子那么我现在就走。”
  万峰可没兴趣拿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你若是不欢迎我转身就走。
  “万老板!你这是说笑了,你这样的人请都请不来,我怎么会说你管闲事儿呢。”
  “那就好,那先带我看看你的工厂,顺便说说情况。”
  “万老板请。”
  李显荣做了个请的手势就和万峰向车间走去,一边走一边连比划带说。
  韩广家没有让那么多人跟着,让文忠国带这些人在车里待命,他则不远不近地跟着万峰和李显荣。
  李达也没有跟着进厂。
  万峰到了这里他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万峰和他儿子的事情了,所以他在传达室和打更老头聊天。
  这个院子还是沙土地面,到处都能看到手指盖大小的砂石粒。
  万峰穿着一双自己家产的运动鞋,走在沙土地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这个电机厂原来是集体企业,李显荣原来就在这个厂子里当技术员,对这个厂的各种弊端了如指掌。
  待上一任承包人不干了以后,他认为解决了这些弊端这个厂子还能盈利就把它承包下来。
  各种弊端是解决了,但不幸的是遇到了市场的疲软和竞争对手的增加,他们的产品虽然质量不错,但是没有价格优势也就自然的缺乏竞争力了。
  企业也就陷入了新的困境。
  万峰没问什么问题只是听李显荣说,待李显荣把这些情况介绍完,两人也走到了加工车间门口。
  走进车间万峰心里涌出一股亲切感,这和他上一世工作过的红崖气泵厂非常的像,甚至连机床摆放的位置都相似。
  靠里墙一台挨着一台地摆满了各种机床,穿着油渍麻花工作服的工人们懒踏踏地做着上班前的准备。
  这些机床都是不知道生产与五十年代还是六十年代的古董。
  看着这些机床,万峰微微摇头。
  李达在南湾集团做了十多年机床,他儿子的企业却在用这种老旧的东西。
  加工车间里的工作就是加工电动机的壳子转子什么的,流水式的作业,工作强度不算很大。
  万峰参观完加工车间后有参观了翻砂车间和装配车间,最后还看了一眼成品仓库。
  成品仓库里积压了不少产品。
  工厂里的工人们明显干劲不高,这可以理解,搁谁身上两个多月企业开不出饷谁干劲都不会高。
  员工们看着厂长陪着一个路人甲在车间里走来走去也是纳闷,对万峰猜测的劲头明显高过工作的劲头。
  参观整个工厂用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参观完毕,万峰和李显荣来到了他们工厂的办公室。
  那几间比较新的彩钢房里。
  “我们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像不像个糊弄事儿的单位?”李显荣自嘲。
  万峰笑笑没说什么,在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
  “你的厂子现状我也看到了,厂子条件很差,员工士气低落,你父亲把我找来意思是让我给你出个主意,在出主意前我想知道一些情况。”
  “万老板,有什么话你就问吧,我们厂现在也没啥秘密。”
  “首先我想知道这个厂子的产权,这个必须要弄清楚,现在这个厂子是属于你自己的还是属于公家的?”
  李显荣想了一下后回答:“我只是个承包者,企业的产权还是属于恒仁县工业局。”
  “那么你准备接着干下去还是准备放弃?”
  “放弃不了,欠银行那么多钱,若是放弃了那些饥荒这辈子我都还不起。”
  “那么就是要继续干下去呗?”
  李显荣点头。
  “你要是想继续干下去,首先这个企业的产权问题必须要分清楚,你现在亏损了这都不是问题,若是有一天盈利了,说不定就会有摘果子的人出现。”
  这些年里因为产权不清有多少干出名堂的企业都灭亡在这种稀里糊涂中,像著名的健力宝,还有马上就会出现的杨勇案,就是当初说不清道不明的没整明白。
  李显荣想了一下:“你的意思是我把这个厂子买下来?”
  “如果不能买下来,就自己投资重新开一个企业,和这里撇清关系。别将来你做大了,乱七八糟的事情接踵而来。”
  “还能做大?我们现在连饭都吃不起。”
  “那是以前,我来了你自然就吃的起饭了。”
  万峰说得非常自信,若是连饭都吃不起,他跑这里来干什么?看风景这里好像都没啥出名的风景。


第2290章 转让过时技术
  万峰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产权弄不明白将来确实问题多多。
  要自己投资办厂这根本不现实,那得多少资本?这根本不可能。
  唯一可行的还是借助现有的条件。
  “那我要怎么把产权划明白?”
  “经营性质必须明确,企业资产必须分个明明白白,那些是原来人家有的,那些是自己花钱后置的,别弄得一碗浆糊。如果你干好了,人家来回收怎么办你现在必须有个应对措施,而且这些措施到时候还得有用,和公家打交道不太好打。”
  万峰只能把话隐晦地说到这个程度了。
  “这个我会考虑。”
  “下面说说经营的问题,电动机这玩意儿说实话我们企业也有,而且还会大批量的生产。但遗憾的是不是现在生产,最低也是五年后才能投入量产。如果你的企业五年后开,我拨给你十万二十万台的产量你吃饱饭根本不是问题。显然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的问题是你该干什么?”
  李显荣认真倾听。
  “按照电动机现在的市场行情我帮不了你什么,既不能帮你卖又不能帮你生产,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改行做别的项目的想法?”万峰直接问。
  李显荣对这个答案明显准备不足:“做别的项目?做什么?”
  “我们集团在未来的三年内要淘汰一批化油器发动机,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接下来做?”
  李显荣傻眼了,从电动机到发动机,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对发动机他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呀!
  “虽然化油器发动机在我们企业淘汰了,但它在市场上还有五到七年的生存期,也许活得更长,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你若是接下来吃饱饭不是问题,而且过了这几年它不行的时候,如果你们做的产品还过得去,我会把换代的发动机也交一部分给你们生产,这样你的企业就会生存下去,做大也不是没有可能。”
  化油器发动机在华国还是能活几年的,毕竟电喷发动机才刚出现两三年,要想全部替换掉化油器发动机这需要一个过程,三年五年是绝对没问题的。
  在华国市场也许时间更长。
  那些老外有什么新技术可不会先投放的华国市场,他们是过时的东西在华国能榨出点油水就是点油水。
  如果没有南湾集团,电喷发动机在华国除了少量车型,大规模出现说不定得几年后呢。
  虽然李达老在他耳边说起万峰,但李显荣对万峰的企业都干什么知道的还真不多,虽然知道南湾集团做车但没想过他们还生产发动机。
  这也不能怪他有这个想法,当时国内做车的企业还真就没几家自己做发动机的,都是靠买现成的发动机组装。
  “万总!这个市场能有多大?”
  万峰稍一沉思:“这么说吧,如果你能把产品做过关,市场一年消化五六万台不是问题。这个问题你无须操心,如果你没有销路,我会给你介绍销路而且保证不赚你一分的二道贩子钱。”
  五六万台的销量?能有多少利润呢?
  对发动机李显荣是外行中的外行,根本不清楚。
  “这种发动机在市场上不怎么太值钱,现在最值钱的是缸内直喷或者是多点电喷发动机,都是过万一台。化油器发动机现在也就是这些发动机一半到三分之二的价钱,普遍在六千左右。这款发动机我们自己做有百分之四十的利润,如果你们做大概也就能达到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吧。”
  南湾集团现在可以完整的自己生产发动机部件,就是自己不生产也有配套厂跟进。
  李显荣要做的话其中很多部件都是要外购的,比如化油器,活塞曲轴等,利润降低一半也就很正常了。
  通俗点说李显荣就是自己倒个机体、缸盖,锻压个油底壳上排气盖什么的,其余的不论是活塞缸套曲轴油泵油嘴化油器都得靠外购。
  也就是个组装厂。
  六七千的售价,百分之二十的利润,那一台发动机的利润就是一千多元左右。
  五六万台就是也就是五六千万的利润!去除各种费用,怎么也能剩三四千万吧!
  李显荣呼吸都急促了。
  他承包电动机放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一年能弄个百八十万就行,哪里想过上千万的利润。
  “万老板!我这些工人要是上马发动机需要多长时间能掌握技术?”
  “发动机本身有图纸,你的工人若是有基础学会不难。但汽油发动机难的是化油和电路,别看你们做电动机也和电路有关,但发动机这些电路你们若是学会自己生产估计一时半会儿够呛。还有曲轴活塞这些东西你们都生产不了,就得买成品组装了,成品我们那里全都有,你拉回来组装就可以。”
  “那组装线得多少钱?”
  光有配件没装配线也是白扯。
  “组装线?看在你老子在公司勤勤恳恳十多年的份儿上,我白给你一条五万台组装线。不过别高兴的太早,晚上和你老子商量商量,然后再和工厂的工人们商量商量。没有启动资金我先借给你五百万。我会在你们这里带两天,看看你们恒仁有没有什么好的景点。”
  万峰参观李显荣的厂子用了一个小时,但是和李显荣说正事就用了十分钟,然后他就出来开始研究恒仁县有什么美丽风景。
  李显荣推荐万峰去五女山,因为站在五女山上能看到桓龙湖以及湖中最大的万乐岛。
  这是恒仁最有名的三个景区。
  李显荣承诺明天带着万峰他们去看风景。
  当然今天是白扯了,现在都两点半了,等去到五女山估计天就黑了。
  万峰没让李达父子送自己,恒仁县城市区也就将威大小,他们还走不丢。
  万峰几人走后,李显荣把万峰的计划向他老子做了汇报。
  “我看行!你老子我在南湾虽然专门做机床没摆弄过发动机,但是南湾的发动机在国内有绝对的竞争力,我这次去看到南湾建了一个三十万台产能的发动机厂,并且二期工程还要上三十万台的产能。虽然转给你的是过时的技术,但小万说三年五年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老子一锤定音了,李显荣立刻就感觉自己有了信心。


第2291章 画大饼或者是安心丸
  李显荣立刻来到车间,通知各车间主任下班,他要开个会。
  他要和厂里的工人们谈谈了。
  十几分钟后,换好衣服的工人们走出车间,来到了办公室前。
  恒仁电机厂一共有员工一百九十一人,其中一线工人高达一百七十人,管理技术财会人员二十多人。
  今天这些员工意外地发现这些天没多少精神的厂长似乎精神了。
  “大家都到齐了吗?到齐了我宣布个事儿。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是工资发放问题,那么今天咱们第一件就说这个,拖欠工资的事儿我心里也挺急的,但是银行不给咱们贷款了我也实在没有办法。不过现在事情有了转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不超过一个星期,拖欠的工资保证一分不少地发放到大家手里。”
  “厂长!这回是真的呗?”人群里一个小年轻的问道。
  这话厂长已经说了好几次了,真实性委实让人质疑。
  “这回保证是真的,除了工资的事情我还有个事情要宣布,电动机这东西市场上做的太多了,虽然咱们的电动机质量高但是成本也高,这就被那些假冒伪劣的产品挤占了市场。这个咱们没有办法解决,咱们惹不起只能躲了,今天有个咱们北辽市非常有名的企业家来看了咱们厂子,他已经决定和咱们合作生产一种新产品。”
  “生产什么呀厂长?”
  “咱们和对方合作生产发动机,对方提供技术图纸和装配线。”
  这一句生产发动机仿佛一根捅向马蜂窝的棍子,哄一声就热闹开了。
  “生产发动机?啥发动机呀?”一个女工问。
  “就是发动机呗,咱们生产电动机然后改生产发动机,反正都是机,和你一样。”
  女工也是个大咧咧的女工:“葛二虎!你敢说我是鸡,你等着下班我就上你家炕上躺着,我看你老婆收不收拾你。”
  这还出来喜剧效果了。
  “咱们会生产发动机吗?”哄笑过后有人又问。
  “不会学呗,咱们厂以前还是生产塑料盆的呢。”
  “现在想想还不如继续生产塑料盆了,起码是住家必备用品,怎么都能卖出去。”
  李显荣一看这要刹不住车,这都开始讨论历史了。
  赶紧举起两手:“大家静一静,这么瞎呛呛没用,现在大家有什么疑问采取举手回答的方式,我一条条地解答。”
  李显荣话音刚落就有人举手,还是刚才那个问发工资是不是真的的青年。
  “厂长!你说的那个企业家就是刚才你陪着在车间转悠的那个人吗?”
  “对,就是他。”
  “他谁呀?看着一点不像企业家,反倒有点像混子。”
  现在企业家的标配都是穿西服打领带,但这个企业家穿一套休闲服还咧着怀,里面穿着个跨栏背心。
  企业家有穿背心的吗?
  “你这小子看事物的观点真的和人家两路,我都说了人家是企业家还是著名的你小子还往混混上联系,你是不是心里有个当混混的梦想呀?”
  青年不服气:“谁有当混混的梦想了,他本来就像混子吗。”
  “告诉你吧,他是咱们北辽省一个著名企业的老总,这个企业叫什么名字我现在就不说了,早晚你们能知道。”
  李显荣心里还是有一些安全意识的,没有说出南湾集团的名字。
  不过他就是说了也不一定有几个知道了,除非那些平时经常看广告的能记住南湾集团。
  可是广告上除非是车广告有南湾集团,其它电子类广告都是用华光这个名号,用的最多的就是华光科技,没有显示和南湾集团有一点显示。
  除非是当地人知道,外地的根本不会清楚华光和南湾的关系。
  所以南湾集团的广告在电视上出现的机会并不多,除了新车上市的时候。
  “我开这个临时会议是要告诉大家:我们企业的前景是光明的,大家要有信心好好干,企业的效益好了大家的收入自然也就高了,我们的明天是光辉灿烂滴。”
  其实在没看到实际利益前,这些口号没啥卵用。
  李显荣也知道,这些口号大的作用没有,但是在稳定军心方面还是能起一定作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