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5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额外的库房有十万够了。
盘算好了以后,万峰给许美琳又打了个电话:“你大姑姐的买卖我想好了,晚上叫你大姑姐和姐夫到你哥的店里我和他们唠唠。”
“啊!这么快就想好了?先透露透露什么买卖?”
“小买卖,不过我还要看看你姐夫和你大姑姐的人再决定。”
“好!我通知他们一声。”
中午的酒喝得多了点,有些头疼,万峰回家就在床上躺了一会儿。
大概是身上的酒味让他闺女万雨瞪着两只黑黑的眼珠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万峰逗了一会儿女儿眼皮就打架。
“等六点多钟叫我,我睡一会儿,晚饭不用叫我。”万峰吩咐完就搂着女儿闭上了眼睛。
到了六点多钟,张璇把他叫醒了。
“你要去哪儿?”两个女人不约而同地问,栾凤还加了一句。
“如实汇报。”
万峰心累,好像老子能去勾引人家老婆似的。
“许美琳的大姑姐现在不是到将威来了吗,她让我给他们想个买卖干,我去和她大姑姐两口子聊聊。”
“不许超过八点回来,晚一分钟就包你饺子。”栾凤的脸皮还是很有厚度的。
“包饺子包饺子,老子看你特么像饺子,再包饺子老子就离家出走再不回来了!”
“咯咯咯!张璇!你男人火了。”
张璇一点不当回事儿:“他火个屁呀!”
万峰郁闷地穿上棉袄走出了家门。
许美琳大姑姐叫英荣,他男人姓尤,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水平。
有水平!
尤水平今年三十三岁,一看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坐在万峰对面手脚似乎都没有地方放了。
与他相反的是他媳妇英荣反倒有几分巾帼不让须眉的意思。
第2240章 送货上门
许美琳给双方做了介绍后,就坐到一个角落里给孩子喂奶。
尤水平从兜里摸出一盒云烟抽出一支递给万峰。
万峰记得昨天许美琳给他老子买烟就是云烟,这烟说不定就是许美琳给他让他装门面的。
但是许美琳可能忘了万峰不抽烟这码事儿了。
“我不会抽烟。”万峰客气地推掉了尤水平递过来的烟。
“尤大哥,您以前是干什么的?或者说您有什么特长?”
尤水平憨厚地一笑:“除了种地外别的什么也不会。”
这符合万峰给他的定位。
万峰又转向英荣:“英大姐,您呢?”
英荣倒是没有她男人那么拘谨:“姐呢就是一个家庭妇女,除了人泼辣点外也就会点缝缝补补、洗洗刷刷了。”
这有啥用呀?
把你安排到服装厂一年连工资带奖金一万来元?许美琳张一回嘴当然不能干这个了。
“许美琳昨天把你们的情况和我说了一下,让我给你们弄个买卖干,昨天晚上和今天我想了想,太大的买卖我觉得你们拿不起来,太小的买卖也没啥意思,我给你们找了一个中不溜的买卖,也不知你们能不能中意,如果觉得行你们就先干着,如果将来赚到钱了再想往大了发展咱们再说,好不好?”
“兄弟!我和我家里呢就是两个农民,没啥本事,我们就想着弄个小买卖一年赚个一万两万就行了。你是这里的大能人,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
“我给你们想的这个买卖呢就是个商店,但是一年到头就卖三样商品,多了也不卖,这三样商品中的一样平时还卖不多少,只有特定的时候才卖。关于店铺我也给你们找好了,现在在将威要租个门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幸亏我下午留意了,否则还真不好找。”
“兄弟!快说说到底卖什么?”
“这个买卖的第一样商品就是卖啤酒。”
卖啤酒?英荣两口子蒙圈了,两口子互相看了一眼。
别说他们蒙圈,在边上听着的许美琳都迷糊。
“兄弟!卖啤酒不是小店的事情吗?”英荣问。
万峰摇摇头:“小店卖的啤酒那叫零售,我说的是批发。现在啤酒厂往下送酒都是啤酒厂的车往下送,这个小店卸三箱那个小店卸两箱的,还没有出现代理制。我的意思是把乌炉镇的啤酒销售代理权拿下来,这样乌炉镇的啤酒都从你的手里过,你赚的就是乌炉镇啤酒垄断的钱。一箱啤酒咱也不多赚,就赚两三块就行,我算计了一下咱们将威有六万多人,就这六万人一年消费的啤酒最少就有六万箱,你一箱赚两三块这就是十几万,乌炉镇其他村的小店再销售点二十万就手拿把掐了。”
万峰这不是信口开河,他是经过算计的。
将威六万人里去掉一半女人,再去掉一万老人小孩,这样还剩两万青年和中年人。
这些人里差不多就有一半喝酒的人。
这些人一年一人就喝一箱啤酒还一万多箱呢。
一箱啤酒二十四瓶,一个喝酒的人一年就喝二十四瓶啤酒?
这个数据万峰是坚决不信的,别让第二个第三个二十四瓶听见。
还有万峰所说的这六万人口还是常住将威的人口。
那些到洼后大集进货的商人司机,到小树屯工业区来拉货的司机采买,再加上到将威来看热闹旅游的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流动群体。
这个流动群体一年消费的啤酒绝对不会比将威的常住人口少。
尤水平有乌炉专营权在手,一年玩一样也卖出去六万箱啤酒了,达到十万箱都不是没有可能。
万峰把这些一一摆出来,英荣两口子听明白了,感觉是个道道。
“可是乌炉镇的销售代理权咱能拿到吗?”尤水平其实没水平,这货半天不开口一开口就整出这么一句。
他对面坐的可是玉树临风人见人爱骑着猪都比摩托快的万大老板。
他的问话这不打击某人的自信心吗?
“你个废物,不会说话你就一句别说,万兄弟是什么人?兄弟你别往心里去,你姐夫这个人呢怎么说呢。”英荣呵斥完她男人转脸来安慰万峰。
“这个不是事儿,本来乌炉也没有代理的,咱们代下来就完了,又不是抢谁的饭碗,我说句话就行,你们看着买卖怎么样?”
“行行!兄弟你说行就一定行。”
“那啤酒这个咱们就定下来了,除了啤酒呢第一样东西就是水泥。我看了将威虽然有卖水泥的但都是卖建材的当捎卖的,一家来水泥的时候卸个三吨五吨的,没有专营的。”
“你是说我们也像卖啤酒那样专营?”
“这个就不能垄断了,毕竟那些卖建材的人家已经在卖了。不过大家各卖各的全凭神通,别瞧不起水泥,卖水泥可是个非常赚钱的买卖。”
万峰上一世开小翻斗给人家送过水泥,当然知道这里面的道道了。
这个卖水泥和建筑工地没联系,工地用水泥都是有水泥厂专人专车送的。
万峰所说的卖水泥就是卖给个人家用的水泥,从三包两包到一吨两吨。
成吨卖的水泥是一个价,单包零售是又一个价。
成吨的水泥除了装卸费外一吨的利润通常在十块八块之间。
而零售的水泥利润就高了,一吨都在二三十元。
人买东西都有个聚大堆的心里。
就拿买水泥来打比方,这里两家挨着卖水泥,一家门前就三吨两吨的水泥,而另一家门前堆了几十吨的水泥。
买水泥的人十个有八个会去水泥多家去买而不会去少的家去买。
万峰让尤水平卖水泥当然是水泥一来就是十吨二十吨的。
这样水泥来的成本也低。
“不管是卖啤酒还是卖水泥你都得准备两台车,不用什么好车,三轮子四轮子就行,到时候你得送货上门,这样在将威这两样买卖基本就是你的了。”
送货上门在红崖才刚刚兴起,通常都是往小店送货的多,现在的规模还集中在骑摩托车开三轮子的程度,离一水的轻卡厢货送货还差了好几年呢。
第2241章 积阴德
开发区的南湾汽车从去年就开始研发柴油轻卡就是为这一个潮流做准备的,今年五一前后这些轻卡就会推向市场。
以前那些480、485的发动机又派上了用场。
这两款发动机已经被南湾集团改良成了不坏金身,最早一批皮卡到今年已经十多年了,竟然没有几台发动机除鼓掌的。
在华国南湾柴油发动机的名声一点不次于日本的五十铃。
就是因为它的存在,生生地把五十铃发动机的售价给拉了下来。
“可是我也不会开呀?”尤水平叹息。
“你个废物!当初我怎么就瞎眼找你这么个玩意儿?开拖拉机有什么难的?方向盘绑块饼子狗都能开!”
万峰郁闷了,合着在英荣的眼里司机就这么个水平。
“你不能都一个人干,你又没有三头六臂根本忙不过来,你得雇人干,雇人开车送水泥雇人开车送啤酒。”
“那的多少钱呀?”
“这个你考虑它干什么,都是米在油里油在面里的事儿。现在说说最后一样,这最后一样东西就是卖鞭炮了,这东西是个节气活儿,就年前到正月十五这一段时间。这么说吧,就这几天你要是抓住了,就咱将威这地方,十万在手里攥的。”
这太简单了,南湾集团打头,将威工业区那些南湾配套厂不用都来,来五分之一就行。
有这些企业打底那些零零碎碎一下买个一百二百块钱的小户都可以不要了,哪个企业过年还不放个万八千块钱鞭炮的。
万峰若是有意无意地打个招呼,就这些企业就够尤水平两口子喝一壶的。
这一个多月赚十万万峰还是保守的说,二十万也是它。
前提是你不能拿这些人当冤大头瞎鸡脖卖。
这样一算下来,这个小店一年五六十万就不在话下了。
南湾有些小规模的配套厂一年的利润也就这样了。
“可是卖鞭炮在这里卖不安全吧?”英荣这个女人还是有头脑的,她已经想到安全方面去了。
万峰点头:“鞭炮这个东西就得有个偏僻一点的仓库了,我想想,好像哪个地方有个闲置的仓库了?”
想了半天想起来了,就顺着老大队往北走在果园后山有一座现在没用的厂房。
这是他小姨家的纸箱厂的厂房,就建在后山下的那个养鱼池边上。
小姨家的纸箱厂一年的利润也在一二百万之间,也是因为活儿太多厂房太小也跑黄辉去了,这个小厂房暂时就闲着。
到冬天尤水平可以租来当鞭炮库用。
从那个门市到这个仓库有四百多米远,貌似远了一点。
买卖的事情就这么样了,第二天万峰带着尤水平两口子到了老大队所在地,看了那两个门市。
这是两个各宽四点五米长十一米的门市,中间用卧砖隔开。
“租这两个门市一年得多少钱?”
“一个两千五吧,你们如有钱可以直接买下来,这两个门市得八万多,再加上后面额外加大的库房十万够了,我打听过了。”
英荣面露难色。
“没有钱我可以借给你们,门市这东西你置了也就置了,将来不用可以盘出去,咱们这里的地产几乎年年上涨,将来你卖那一天说不定还能卖二三十万。你若是租这两个门市一年得五千,房租也是年年上涨,兴许十年后买也买出来了。”
“这个还不用万兄弟,我可以和我弟弟说说,让他给想想办法。”
万峰就是这么一说,十万块钱许美琳两口子太有了,根本不是事儿。
“你们若是干买房买车在加本钱,你们得准备二十五万。”
这个数字把英荣两口子吓到了。
“不用紧张,一年就赚回来了,听我的不会错。”
“我们干了,豁出去了。”英荣下了决心。
从到将威来以后她才发现农民竟然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她打心眼里羡慕,她也想过这样有楼房有车有存款的生活。
英荣两口子回去做准备去了,不过今天都腊月二十七了,就是要干什么也得过完年了。
待英荣两口子走了以后,万峰打了个电话,十分钟后一辆带棚的南湾中型卡车来到万峰面前。
万峰对着敬老院一指,卡车就轰鸣着向前开去。
万峰转身上了自己的轿车,跟在卡车后面来到了敬老院。
每年的腊月二十七或者是二十八,万峰都会到敬老院来慰问,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惯例。
因此敬老院每年每到这两天也都提前做了准备,万峰的卡车到来的时候,就有人先放两盘鞭。
敬老院院长早就等在外面向万峰表示感谢。
卡车上的东西有整只的白条猪白条鸡,整坨的鱼鳖虾蟹,面粉大米豆油。
成箱的水果,还有点心什么的。
除东西外还有每年雷打不动给敬老院的十万元现金,以及每个老人发的二百元红包。
万峰每年的这次慰问花的钱都在二十万上下。
东西从车上鞋下去后万峰让司机把卡车开走了。
万峰在敬老院长的陪同下像走程序一样地看看敬老院的食堂,宿舍什么的。
将威敬老院的规模已经扩大了,房子倒是没有翻盖依然和当初刚建时一个模样。
它的规模扩大主要是接受了边上的福利厂。
福利厂也搬迁到东山工业区去了,原来的厂房经过修改就变成了敬老院的财产。
敬老院的面积扩大了自然就是人多了呗。
将威现在都是工业区了,面积涵盖四个村子,孤寡老人自然也就多了。
甚至工业区外的村子,确实没有亲人照顾的老人,这里也都无偿的收下了。
万峰对敬老院的人关怀照顾可不是像某些富豪那样要博名声捞资本。
他可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必要。
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能在老年时期无忧无虑无病无灾地老去他认为这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他愿意帮助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实现这个愿望。
就当是积阴德吧。
迷信里不是说人的一生靠的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吗。
多积阴德总不是坏事儿。
第2242章 进出口权
九九年的春节晚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红了两首歌曲《常回家看看》和《山路十八弯》
山路十八弯万峰不反感,毕竟李琼唱得抑扬顿挫的。
但是常回家看看万峰就十分的不耐烦了。
像他这种天天回家看看的人对这首歌根本没什么感觉,而且歌的旋律一点不合他的胃口。
因此栾凤和张璇哼唱这首歌的时候,迎接她们的就是某人的大白眼。
“别在我面前晃来晃去地唱这首歌行不?你们想回家看看现在也得憋着,不憋到初四谁也别想走。”
“喂!你今年过年去我家不?”
栾凤倚在万峰身上耍赖塞,一身的火药味儿。
“去去!吃了火药了一身火药味儿,一边玩去。”
“麻痹的我不是陪你儿子放鞭炮吗?你个没良心的东西你才吃火药了呢。”
“呵呵!儿子保证没有你放的多,不信叫上来问问。”
万峰每年买的鞭炮栾凤放的能有一半儿,张璇基本就放几个。
剩下的就是儿子和他老子的事儿,现在他儿子还在下面和他老子万水长在放鞭玩呢。
万水长像个老小孩一样也非常乐意放鞭玩,爷孙俩过年是最快乐的人,你点一个我点一个不亦乐乎。
“回答我问题,又来东拉西扯这套。”栾凤不上当。
“我去周旋家,你现在不是我老婆,我去你家算怎么回事儿?”
栾凤转身对着张璇发火:“张璇!今年把结婚证还给我!”
张璇微微一笑:“不还了,以后结婚证就是我的。”
栾凤啊地一声向张璇扑去:“跟我耍无赖,看我不咬你!还不还?”
张璇哪里是栾凤的对手,浑身像面条一样:“还、还!”
栾凤放开张璇:“敢不还!”
“再给一年呗,就一年!”
“给你两年!看我多大气,像你那么小心眼。”
张璇乐的抱住栾凤又蹦又跳。
万峰没兴趣看两个女人疯,他仰躺在床上望着天棚在考虑要不要建立外贸部的事儿。
九九年一月四日,华国批准了二十家私营企业拥有了进出口权利,南湾集团就是东北地区唯二两家获得这种资格的企业之一。
另一家是谁万峰不知道。
这个可不是他争取来的,至于怎么来的他也是稀里糊涂的。
反正南湾集团就有了进出口权了,是有人送来的。
这玩意儿他是真不清楚,直到集团得到这个权利后还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有什么好处。
电话里请教了一番陈文心后才知道这权利有什么好处。
企业拥有了进出口权利就可以直接自营进出口,开设自己的外汇帐户收付外汇,方便又节省开支,还可以借此获得出口退税,在以往的委托代理出口业务中,退税部分一般由外贸公司享受,自营出口以后企业可以直接获得退税,这是一笔不小的利润。
再一个就是能省下天量的代理费。
林来嵘的巨创贸易这些年可是在南湾身上赚了不少代理费,这回没了。
再一个就是出口的货款可以直接打到自己公司的账户上,减少了中间环节省事省心。
该死的林来嵘这些年不知道吞了老子多少退税,这个有功夫得和她说道说道,必须让她吐出来。
不过想想这娘们给自己卖了那么多的货就算了,总不能光让马跑不让马吃草吧。
这两年有巨量的南湾集团的商品被巨创贸易倒腾到外国去了。
从卡车轿车到电脑手机电子元器件,贸易额高达几百亿。
看在林来嵘这么能干的份儿上,过去的就算了,以后……以后她想要也没门了。
南湾集团要不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外贸的部门呢?
就是以后还走巨创贸易的销售渠道,貌似自己也该有这么个部门。
万峰越想越觉得这个部门有建立的必要,以后在外国倒腾点什么回来也省却许多麻烦。
这样一来好像李明泽这货占便宜了,他不是要往巢县倒腾汽车吗,这回都不用去找代理公司了,直接就可以走南湾集团的渠道了。
别说这货也是有点气运的,这货刚准备往外国倒腾汽车,南湾集团就有了进出口权了。
“亲爱滴!想啥呢?”
栾凤欺负够了张璇凑到万峰身边找欠揍来了。
“想外贸呢。”
“想外贸?外贸啥?”
“公司现在有进出口权利了,我准备把你卖到外国去,省的老在家里作妖。”
栾凤趴万峰身上咯咯的笑:“坏蛋!你咋不卖张璇呢?”
“张璇多温柔呀,谁像你像孙猴子似的。你都三十二了,以后还这样空起空落的我真把你卖了。”
“卖呗!卖少了可不行,好留给我儿子娶媳妇。”
想得还不近门了,指着卖你那俩钱娶媳妇?
万峰从床上爬起来,他必须出去换换空气,老在家待着有被气死的危险。
九九年的春节在祥和的气氛里静静地过去了。
从初六开始,湾口和小树屯大街上的人就多了起来。
初八公司就上班了,那些回家过年的人都回来了。
不管是火车还是客车还一车车的往将威送人,每一辆到将威的客车都是满员的。
初七早晨,万峰到车站去送顾红忠。
“顾工!年前我和你说的事儿你可别忘了,这是非常大的事儿。”
“你小子就害我,你说那事儿害我年都没过好,就在家鼓捣怎么找那坐标传输装置了,若是这事儿不发生我还没费工夫了。”
万峰哈哈笑:“你的功夫保证不能白费,如果有启程去外国的消息通知我一声。”
北约打击塞威亚的战争要三月二十四号才开始,现在算起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万峰相信顾红忠是一定会去的。
顾红忠有专车送他,送他的人是何友良亲自出马,基本保证万无一失。
送别的顾红忠后,万峰来到公司。
今天不是上班的日子,他只是提前到公司看看。
很多在公司里住宿的外地人已经回来了,正在互相说这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一类的话。
万峰每遇到一个人都微笑着和对方打招呼。
尽量保持自己和蔼可亲的形象。
第2243章 批发部开张
公司开始上班后,万峰办的第一件事儿和南湾集团没多大联系。
既然给人家出谋划策自然就要去兑现。
因此初八新年第一天上班他办的第一件事儿是一个电话打到了红崖啤酒厂。
红崖啤酒厂的全称是渤海黄海啤酒厂,成立于一九八九年,注册商标是海浪花。
在九十年代,海浪花啤酒在红崖境内可是大大的有名,无论口味还是酒精度都做的非常的好。
万峰记得非常清楚,红崖啤酒厂当时出品的12。5°白啤酒那个好喝。
不但牢牢地站住了本地市场还卖到过周边的县市区。
但是在零零年以后,它就开始没落了,好像是一夜之间酒味大变,喝了伤头。
据说是买不起进口麦芽换用国产麦芽导致口味大变。
真的假的有待考证,不过它的衰落也是必然了。
万峰记得不是太清楚它是在二零零二年还是二零零三年左右倒闭的,反正没超过二零零五年。
后期红崖市场的啤酒就被黑狮凯龙和大雪占据了。
在二零一五年,驱车从红崖二环经过徐岭镇庙岭,还能看到啤酒厂那锈迹斑斑矗立的酒罐。
其实万峰和啤酒厂唯一的联系就是喝过海浪花啤酒,其它的还真没啥联系。
但是啤酒厂的厂长很给万峰面子,在沉思了几秒钟后就答应了万峰的要求。
红崖啤酒厂还真没弄这种代理商制度,都是啤酒厂的卡车拉着啤酒下去挨个屯子挨个小店送。
这个小店卸个三箱那个小店卸个五箱的,麻烦不说还浪费人力物力和车是烧油磨损,一辆车出去送啤酒经常一天车上的啤酒都送不完,光烧油钱一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万峰的提议竟然让啤酒厂的厂长茅塞顿开,对呀!如果每个乡镇设立一个或者两个经销商,到时候啤酒厂把啤酒直接送到代理商家里,这一年下来可是能省不少钱呀。
就省下的油钱就够腐败好几个月的。
啤酒厂厂长刚过完年,吃得好喝得好精神也好,立刻召集啤酒厂的高层和销售人员开会讨论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很快方案就拿出来了并开始实施。
万峰这边获得了啤酒厂乌炉镇啤酒代理经营权后,回头就通知了许美琳。
英荣得到万峰这边给她弄到了乌炉镇的代理权后,立刻拿着从弟弟那里借来的二十万开始置业。
首先就是买下了万峰让她买下的那两个门市。
和万峰算计的一样,这里的门市果然是八百元一平,李泉每平还给优惠了五十元。
一共是一百零五平。
除了应该分到的库房面积外,英荣又额外买了八十平的库房。
加上应该分的的十平方的库房,这样就有了个九十平仓库。
库房是三百一平,花了两万四,加上门市七万五,这样一算果然是十万元。
门市的高度是三点五米,这种高度完全可以在里面打个一米六七高度的二层住人,下面当厨房卫生间用。
英荣就是这么设计的,他们在将威没有住房,买下这个门市在其中一个门市里面歌出三米的长度做临时住房用。
因此在交完钱后立刻就找来装修公司的人隔二层。
同时还请来了盖活动房的人在门前搭建了一个有一百五十平面积的彩钢棚。
这是预备卸水泥用的。
这个放水泥的彩钢棚万峰在下班的时候还亲临现场指导了一番。
这玩意儿他有经验。
水泥的保存可是很有讲究的,不能贴地,尤其像这种露天存放。
下面最好垫一层厚的隔潮的垫子,可以是厚木板,用干燥的砖石也行。
棚子坚决不能漏雨,保持良好的通风。
一个星期后,二层和水泥棚都搭建完毕,他们一家也就正式入驻。
当然电话是必须要安装的,否则怎么知道谁会要货。
在洼后机械厂花了七千块钱买了一辆比较大的三轮车,用来送货。
洼后机械厂的70摩托早已停产,不过三轮车却没有停。
买三轮车隔二层建彩钢棚又花去了两万五千元。
尤水平手里还有七万五千元用来进货。
最先来的不是啤酒而是水泥,红崖一水第一批就送了三十吨水泥过来。
325和425水泥各十五吨。
325水泥送到这里是一百四一吨,成吨外走是一百六十五,零售九块钱一包。
425水泥比325一吨贵二十元,成吨外走是一百八十五一吨,零售十块钱一包。
这期间,啤酒厂也在电视广告里打出了广告,意思就是以后啤酒各乡镇将实行代理商制度,各乡镇的商店到本乡镇代理商处去进啤酒,有代理商的乡镇啤酒厂将不再去送啤酒了,同时还公布了一批落实了代理商的乡镇。
乌炉镇英荣商店赫然在列。
水泥进来的第二天,啤酒厂送来了一车啤酒,带高栏的卡车,一下就送来了四百五十箱。
啤酒厂送酒是有搭的,一百箱搭两箱,一共送来了四百五十九箱啤酒。
这搭的九箱啤酒就是尤水平自己的,九箱啤酒就是二百二十五元。
水泥虽然先来但先开张的还是啤酒。
水泥属于刚需产品,不用谁也不会买那玩意在家放着,它可不是能长久保存的东西。
但啤酒可不同,就算不是刚需产品它的销量也是飞快的。
上午啤酒卸下,下午尤水平就开始往小店送酒。
他花一千元月工资雇了一个司机。
大瓶的啤酒酒厂送到他手里是二十五一箱,就算一块零五分一瓶,他送到小店是二十八元,小店零售一块五一瓶。
小瓶的啤酒是才开始出现在市场上的,一箱二十八元,他送出去是三十一一箱,小店卖一块八一瓶。
第一个要酒的是小树屯道边的小店,就在尤水平家右边大道对面,两厢大瓶。
英荣用手推车送过去的。
尤水平则装了一车的啤酒,大概有三十箱让司机开车主动往外送。
这是英荣的主意,他们的买卖才开张不自己送谁知道他家是乌炉的代理商。
虽然电视广告里说了乌炉代理商是将威的英荣商店,但是有几个人会闲着没事儿去看广告?
就是看广告一遍两遍也不一定记住是谁。
因此要主动出击。
英荣还跑到印刷社印了二百张名片,让尤水平送啤酒的时候发给小店店主。
这样他们再要啤酒就知道找谁了。
第2244章 探讨巴尔干局势
新年过后,许美琳就开始打造这个叫起点的文学网站。
一九九年,华国网络上还有一个文学网站诞生,它就是红袖添香。
虽然这个网站也是先辈级别的,但是并没有做起来,最后被盛达收购了。
那时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