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女人正等着听故事呢,病房门一开,诸敏和梁红樱走了进来。
“妈!你怎么来了?”万峰看到诸敏非常的意外。
“我来看看呗。”
“你就老实在家等着多好,这么远还跑来。”万峰埋怨。
诸敏瞪了万峰一眼:“这话说的,我能不来看看吗?凤儿!怎么样?”
“妈!没事儿,我很好,过来坐,红缨也过来。”
张璇本来也想叫妈,但一看梁红樱在后面生生把妈换成了婶。
儿媳妇要生孩子,婆婆就是不能伺候但也得来看看,起码的礼节不能荒废了。
诸敏和梁红樱在这里坐了一上午,交代了很多女人生孩子坐月子的经验。
“妈!你放心吧,你儿子什么都懂,我都怀疑他生过孩子。”
栾凤讲话就这样不好,脑袋里怎么想的嘴里就怎么说。
梁红樱则就是来看看的,还带了一些适合孕妇吃的食品。
她是过来人了,知道孕妇吃什么最好。
她们坐到十点多钟,韩广家又把她们送回去了。
诸敏本身是想留在这里的,但是万峰把她劝走了,有他和张璇在这里就足够了。
下午万峰扶着栾凤在窗户外看了一会儿窗外的风景后,就接着讲故事。
晚上很正常,吃饭讲故事睡觉。
但是到了早餐五点多钟,栾凤觉警了,庄严的时刻终于到了。
万峰飞快地叫来护士把栾凤推进了厂房。
今天的厂房非常的清静,除了栾凤外,只有一个蓉花山乡的农村媳妇进去了。
从栾凤进去到出来一共两个小时。
万峰和张璇在产房外面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可能是天热的关系,万峰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为了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万峰和那个蓉花山农民靠着墙壁抽烟。
一般不抽烟的他这一晚上竟然吸了四五支烟。
那个农民的媳妇先出来了,他媳妇生了一个女孩。
人家都出来了,栾凤还没出来,万峰的神经已经相当紧张了。
“张璇!扶我一把,我站不起来了。”
张璇把万峰拽起来,感觉万峰的手在发抖。
“你手抖什么呀?”
“这时间太长了,不对劲呀!”
“啊!能出事儿吗?”
“不知道。”
万峰这么一说张璇都跟着紧张了,脸都白了。
就在两人自己吓唬自己的时候,护士终于推着床出来了:“哪位是六号床的家属?”
栾凤虽然一脸疲惫的样子,但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辉,在她身边,一个包裹的像布娃娃一样的小小婴儿闭着眼睛还在酣睡。
过去因为经常出现抱错婴儿的事情,现在都是婴儿生出后就随着母亲一起出来,避免再出现抱错的现象。
万峰赶紧迎上去:“我是!”
“你媳妇生个儿子,七斤八两,母子平安。”
万峰就感觉有一道强光刷地照过他的全身,脑门上仿佛开了天门,一股幸福从脚后跟像波浪一样冲出天门向空中弥漫。
两腿一软。
如果不是张璇一把拉住他,他就坐地上了。
虽然上一世他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但这一世他依然激动无比也紧张无比。
万峰从兜里掏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红包揣进护士的兜里:“辛苦了护士。”
护士把床推到他们的病房里,帮着把栾凤抬到病床上,婴儿放到一边的小婴儿车里。
护士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后就出去了,叮嘱万峰有什么事情按铃叫她。
张璇给栾凤盖好被子就去看孩子,一看孩子吓了一跳。
因为是顺产,孩子的脑袋像火箭一样。
是真的像火箭,脑门都没有了溜扁溜扁的。
张璇没见过这情景自然吃惊了。
上一世第一次看到人刚出生是这模样的时候万峰也是吓了一跳。
但现在万峰已经不奇怪了,他知道一天孩子的脑袋就会鼓起来。
“明天脑袋就鼓起来了,顺产就这样。”
“我觉得还是剖腹产好。”
“那以后你就剖腹产,这个你们自己做主。”
曾经宛如女号版齐天大圣的栾凤这回终于老实了,她的头发还有点湿漉漉的。
万峰用干毛巾给她盖好。
栾凤转着脑袋眼巴巴地看着张璇爬在婴儿床上看孩子。
“张璇,弄过来我看看。”
张璇把婴儿床弄到栾凤床边。
栾凤像猫看耗子一样看着孩子,眼睛全是光芒。
“少看一会儿,躺回去,女人这个时候落个什么病就是什么病,以后有的时间你看的。”
“我想稀罕稀罕。”
“稀罕屁呀,将来说不定拿棍子追着打的也是你。”万峰把栾凤塞回被窝,盖好被子。
栾凤闭着眼睛,一脸的幸福。
第1972章 方老板
栾凤疲乏了,很快就睡了过去,孩子在她床边也在睡觉。
张璇坐在婴儿床边,眼睛看着孩子,脸上有一层红润。
“我出去一下。”万峰小声地说了一声,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出病房。
儿子生出来了,母子平安,这当然要对大夫护士表示一下感谢了。
给栾凤接生的大夫是这医院最好的两个女大夫,万峰每人给了一千元的红包。
不但她们有,所有现在值班的大夫和护士每个人都发了个五百元的红包。
第二天,孩子的天灵盖鼓起来了,也终于好看了。
“幸亏像凤姐不像你,像你可惨了。”
张璇这话万峰就不爱听了:“像我咋了?我虽然算不上英俊但也不难看好不?咱这叫耐看型。”
“是呀!是耐看,头一眼看着很普通,再看一会儿……还不如头一眼呢。”
这是啥话?老子不好看你还非赖着嫁给老子,这不是贱吗!
健康的孕妇只需在医院里待三天就可出院。
栾凤当然是健康的,都健康的不能再健康了。
因此第三天,韩广家开车接万峰一家人回家。
回家的当天下午,南湾集团和服装厂的头头脑脑们都来随喜。
什么喜得贵子、家添新丁之类的话灌满了万峰的两只耳朵。
这里的规矩是来道喜的人都得吃一个红皮鸡蛋。
诸敏光是红皮鸡蛋就煮了足足三百多个。
万峰暂时也没到集团去,就在家照顾老婆孩子。
三天后,孩子睁眼了。
这孩子睁眼算是比较早的了,有的小孩要一个星期乃至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睁眼的。
这家伙三天就睁眼了。
孩子完美地继承了栾凤的基因,人家孩子刚睁眼的时候都是呆滞无神的。
这货睁开眼睛只适应了十多分钟后就开始左右乱看,同时伴随着手舞足蹈。
万峰目瞪口呆,真就生下了一个妖怪。
这还不是妖孽的,这货五天后就开始真正的手舞足蹈,两只手两条腿就没一分钟闲着的时候。
瞪着眼睛吐着舌头像骑自行车一样忙活的这个欢实。
可恶的张璇竟然顺手把一个一尺多长的空心塑料金箍棒塞到了孩子的手里。
小家伙抓的紧紧的这一通刷拉。
张璇都笑倒了。
万峰一把把塑料棒抢了下来。
“死张璇,没好玩意儿,你给我儿子弄个金箍棒啥意思?当我们是猴崽子呀?”
“本来就猴崽子呀?你媳妇不叫二猴吗!”
栾凤这个外号多少年都没有人叫了。
坚决不能让别人看见这小子耍棒子,他妈被人叫了十几年二猴,万峰可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和猴崽子挂边。
外号先放在一边,该是给儿子起名字的时候了。
万家名字不是乱起的,通常是一辈两个字一辈三个字,当然现在也不怎么太在乎了,大爷家大哥原本是两个字的名字就起了个万千祥三个字的名字。
万峰栾凤张璇三个人看着活蹦乱跳的孩子开始起名。
“叫万紫千红怎么样?”在起了几个名字都不满意后,张璇开始想馊主意了。
“要不叫万马奔腾也行。”
“你才像万马奔腾?将来给你孩子留着,生个女儿就叫万紫千红,生个儿子叫万马奔腾。”
栾凤不乐意,竟然给他宝贝儿子起四个字的名字,我们是华国人。
“就叫万重洋吧。”万峰一锤定音。
“那还不如叫万重山呢,轻舟已过万重山吗!”
张璇又瞎参谋烂干事了,都被轻舟过了还有啥前途。
万重洋的名字将出现在万家的户口本上。
现在老婆也生了儿子也来了,家里有人伺候,某人也该到集团去看看了。
甩手掌柜虽然爽,但也不能老甩手呀。
从去黑禾到回来栾凤生产,万峰这也算是十多天没有到集团来了,一走进集团他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到哪里都感觉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如果不是一个人出现他就只能会办公室坐着干闷着了。
在万峰准备回办公室的时候,警卫领着一个人走进了院子。
“万总!有一个南方来的人说要加盟咱们的直销网。”
“带他去销售科找周黎明,这种事情我不……”万峰无意看了对方一眼,话就没有说完整。
“等等!你这人我看着有点眼熟呀,好像在哪儿见过?”
对方四十多岁的样子,一副路人甲的长相,扔到人海里都不会有一点浪花,但万峰确定这人他见过。
万峰走到对方面前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但没想起来。
对方看着万峰似乎也有点神情恍惚,小心地问:“你姓万,以前卖过电子表没有?”
“卖过。”
“去渤海拿过货?”
“拿过!”
对方长叹一声:“应该就是你了,想不到当年到我那里拿电子表的小破孩,现在竟然干起了这么大的买卖。”
万峰终于想起对方是谁了:“方老板!方宏球!”
“你还记得我?”
万峰伸手和对方紧紧地握在一起。
“怎么不记得,当年没有你的电子表我靠什么起家呀!”
“真的想不到是你呀。”方宏球又一声叹息。
“别叹气了,来到我办公室里坐坐,唠唠,有多少年没见了?”
“你那时候十四五岁吧?”
“握草!都十多年了,你们哥三不都回南方了吗?”
说话的功夫万峰把方宏球带进了办公室。
方宏球本来属于开放后第一批下海捞鱼的人,当初他也确实捞到鱼了。
当年万峰在他那里进电子表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十几万的身家。
回南方后他们哥三买卖也做的不错。
“唉!最近两年我迷上了炒股,炒进去了。”
方宏球一说炒股万峰就想起这两年股市的不平静。
从去年深圳810事件开始,深沪两股就走了一波熊市,好像是从去年五月份到十一月份。
然后从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二月又走牛市,然后从今年二月至今依然是熊市。
方宏球大概就是在这两拨熊市里进去了。
“再不玩了?”
“我感觉这一波熊市一时半会结束不了,不能玩了,再玩棺材本都搭上了。”
这货今年也就四十多岁,这就开始预备棺材了?
第1973章 不孝之子
方宏球本次来的目的是想在他们老家的县城开一个直销店。
他的老家在雷州半岛的许文县,正对着海南岛,在东广省属于经济不怎么太发达的地区。
万峰在想这家伙能发挥什么作用,想来想去也没想出方宏球到底能干点什么。
“你想卖什么?”
“我想卖传呼机和手机。”
对方宏球来说这也算是老本行了,当初他倒腾的电子表计算机也是电子产品。
华光的传呼机和手机直销商在全国仅仅有五百多家,而且大多都在一线和二三线城市,三线以下的城市还真没几家。
无他,传呼机和手机的运营成本非常的昂贵,开一个直销店没有五十万的启动资金还真支把不起来。
一般人根本比划不起。
一台手机的提货价就上万块,一个店里怎么不得有个三四十台,否则那叫店吗?
“传呼机和手机的成本是相当高的,你手里有这么多的钱吗?”
“我手里还有二十多万。”
二十多万可真心不多,连铺货都不够。
“你有店铺吗?”
“在县城里有一间店铺,以前做买卖用的,这两年租给别人了。”
方宏球所在的许文县和海南岛隔着一个海峡,万峰隐隐约约感觉他所在的地理位置将来能发挥出作用,但具体能发挥出什么作用现在他还想不起来。
“我给你写个信,你到尚海去找一个叫谭胜的人,你在尚海拿货会比到这里进货缩短很多行程。”
“你在尚海也有铺面?”
万峰摇头,挥笔写了一封信:“你到那里就知道了。等我再打个电话,他会安排你的,可以赊给你二十万份额的货。”
方宏球手里二十万的本钱确实不好干什么的,万峰赊给他二十万的货。
如果这货把这二十万的货吞了也就吞了,二十万而已。
方宏球吞了二十万的货就等于丢了二百万乃至两千万的资产,谁多谁少一个老江湖万峰不信他看不明白。
方宏球自然也知道他二十万的成本真的进不了多少货,万峰敢额外赊给他二十万的货,他很感动。
万峰留方宏球吃了午饭,然后安排了一辆拉货的货车把他捎去渤海。
送走了方宏球以后,万峰想起从自己去黑禾到栾凤生孩子这半个多月的时间赵刚把他的收录机厂忙活个什么样了。
赵刚租的厂房在南湾里,原来的一个配套厂,因为发展的原因,厂房的面积不够用了,老板就转移到东山工业区去盖了一个大的厂房。
这个厂房他是准备留着以后但仓库用的,万峰出面租了下来。
厂房的占地面积一千平左右,确实小了点。
但暂时安置这个小厂还是够用了。
厂房和设备在半个月前已经布置完毕,万峰到来的时候,车间里顾红忠正在给招来的六十名工人讲解他们要生产的产品构造。
产品是他设计的由他来讲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本来培训这些员工是轮不到顾红忠这种大神级亲自出面的。
考虑到车载收录机厂的三个老板和万峰的实际关系,顾红忠还是亲自出马了。
这台收录机其实说起来还真不复杂,买现成的收音机机芯和放音机机芯,然后做一个壳子装到里面用线连接上就万事大吉了。
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
车载收录机里的录音功能几乎没什么卵用,因此直接就上单放机芯就可以,这样成本上还会再节省一些。
原本要培训一个月的员工,由顾红忠手把手教,再加上招收的这些人都是有一些家电基础的人,所以半个月也就可以上岗工作了。
万峰到来的时候,正好是正式开工的日子。
暂时也没什么流水线,就是一人一个几台靠焊接组装生产。
第一台车载收录机完成的是一个小姑娘,看样子从学校毕业不久的样子,是从技校电子系结业的。
顾红忠仔细地检查了这个小女孩的产品,然后又接上电源试验了一次,完全合格。
这样,车载收录机厂就算是正式开工了。
南湾集团一年需要三十万台车载收录机,那么这个企业一天要生产出近一千台收录机。
兄弟车载音响厂招收了六十名员工,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才十五六台而已,如果一个熟练工,半天时间就能完成定额。
这台车载收录机的总成本是一百三十元,万峰给的采购价是一百七,一台有四十元的毛利。
除去人工利税电费和一些叫不出名的费用外,一台机器怎么也能有二十五元的净利。
按照这样的算计,这个企业一年有七八百万的利润不在话下。
当赵刚弄明白他们一天赚多少钱后,笑得像二傻子似的。
“原来开企业就这么简单呀?”
万峰一个白眼扫过去,简单?那是有我给你张罗,否则哪来那么多简单。
转眼之间,栾凤回家已经半个月了,她已经可以下地走走什么的了。
这货稀罕孩子的模样非常的恐怖,人家是亲她是咬,好几次孩子都被咬哭了,为此被万峰训斥了好几次。
但没什么卵用。
除了这个烦恼之外另一个烦恼之处就是万重浪同志不爱睡觉,大多时候都是眼睛瞪铮亮地练武术。
这孩子也不哭,多咱都是笑呵呵的,他若是哭了那一定是被栾凤咬的。
想给他身上盖被这基本不可能,秒分钟被就被踢飞了。
万峰郁闷地看看栾凤又看看儿子。
“我看透了,这货真特么随根了,将来培养他去玩体育吧,天生多动症,唉!这样的人都是脾气火暴的性子,将来说不定能闯出什么祸来。”
栾凤不爱听了:“乌鸦嘴!我儿子将来保证是人才,保证比他爹强。”
某人这就被鄙视了。
万峰俯身抱起儿子,没想到小家伙扬起手啪一巴掌就拍在他脸上了。
“麻痹的,这么小就敢打老子,这还了得!”
张璇和栾凤腰都笑弯了。
大概可能觉得拍老子的脸很有搞头,小东西啪啪地又来了两下。
基本可以确定,这货长大一定是个不孝之子,说不定就是败家玩意儿。
第1974章 老外插杠子
这世界没有一条笔直平坦的大道,对人而言也就不会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万峰这阵子大概什么事情都太顺了,事业顺利,儿子也生了,大概老天看着也觉得别扭,于是磕磕绊绊终于出现了。
不论你是站在巅峰的上位之人还是躬耕垄亩的乡野村夫,谁的人生都不会是永远顺利的。
老话说人三穷三富过到老,这话虽然不敢说百分百正确,但还是概括出了人一生的大概曲线。
当乌传的电话打到万峰办公室的时候,他非常的意外。
“乌部长!您这是从哪里打过来的?”
“我当然在单位里了,我要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
万峰眉头一跳:“乌部长!什么不好的消息呀?”
“有人要我们把GSM手机让给外国人做。”
万峰深吸了一口气,抑制住了加快的心跳:“乌部长!谁让的?”
“这个你就别问了,反正能量挺大的,人家的借口堂而皇之,外国的技术强,国内厂商根本就做不出合格的产品。”
这个理由你还真没法反驳。
乌传话头一露,万峰就知道了怎么回事儿。
爱丽新还真有两下子,竟然能撬动上面的人。
乌传能现巴巴打电话来告诉他,上次他送的手机是起了作用的。
一台手机连开户那可是一万好几千元,终归是有作用的。
虽然万峰很不喜欢这样的手段,但是现实就是如此,他也无法免俗。
“乌部长,那你说的他们的意思是全部转给外国人做?”
“他们的意思是全部转给外国人做,我们据理力争之下,他们才答应留给国内厂商一些份额。”
呵呵,留给国内厂商一些份额?这一些是多少呀?
“乌部长!你们是主管单位,你们才有决定权的呀。”
“唉!小万!有些事情我们也不好办?这次的外国厂商连我们都没当回事儿,直接就找的别人。我是希望咱们自己的厂家能接下这个单子的,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对方找的人很有能量,我们也不好办。”
“那这么说我们签的合约也没什么约束力了呗?”
合约都签了,现在告诉我要让给别人?
“小万!国家签的合同当然是有效的了,但是这一块华光怕是要吐出一部分份额了,要不你和外国商家一家一半怎么样?”
“乌部长!我理解你的难处,但是让给老外一半那不可能,我没兴趣和老外一起做这个项目。”
这个领域是有巨大的利润的,如果这个竞争厂家是国内的他倒一半出去无所谓,但是倒给老外那不行。
“这么的吧,我再给你抗一下,你如果有什么关系该走就走一下吧,看看能不能不分给外人。”乌传是真的希望国内的企业能把这个项目抗下来。
“那么先谢谢你的乌部长,我看看吧。”
放下电话万峰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走关系?他好像没啥关系呀,半导体行业他倒是认识不少人,但是现在国家都不待见半导体这个行业,这个行业的人有多少话语权也就一目了然。
大概唯一能找的只有诸国雄了。
但是军方和地方这是两个概念,军方也管不着地方呀。
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一块大肉被爱丽新分去一半儿?
万峰真的不甘心,分给老外绝对不行。
找尚海的人?
这条路倒是行,核心层有不少出自尚海的人,如果能找动尚海市委的人还真能递上话去。
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万峰是真的不准备和官场上的人过深的交往,和官场上人走的太深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
可这次如果不找,这块肥肉是注定会被人分走的,而且分走的说不定还是一大半儿。
到底是找还是不找?
就在万峰举棋不定的时候,电话响起,警卫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万总!有自称是你姥爷的人在厂门口。”
万峰连电话都没回,话机一扔人已经像小鸟一样飞了出去。
万峰飞到门口,果然看到诸国雄一身便衣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一个同样穿着便衣的警卫员。
不远处一辆出租车已经绝尘而去。
“哎呀!姥爷!有什么事儿你打个电话我过去不就完了吗,这山高路长的你来了万一……”
“哼!你的意思是我老了,怕路上出意外?”
不知怎么回事儿,这货一张嘴诸国雄就感觉蹦不出什么好话来。
万峰上去扶住诸国雄的手臂:“不是这个意思,我哪敢诅咒你有意外呀,我是怕你路上有病什么的,若是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怎么办?所以说以后有什么事儿如果电话里说不清我就过去好不好?”
“这还说的像人话。”
“其实姥爷您对我一直有成见,我说的哪一句话都是人话。”
从人嘴里里说出来的都是人话。
“吃饭没有?没吃咱们去吃饭。”
对万峰这个建议诸国雄没表示反对。
于是,万峰进厂开车拉着诸国雄到了湾口饭店。
小警卫员坚决不上桌,万峰就只好让梁红樱给他安排了两个菜,让他自斟自饮。
万峰和诸国雄两个人四个小菜。
诸国雄这回倒是不喝白酒了,只要了一瓶啤酒。
两口菜垫底,诸国雄刚要开口万峰先说话了。
“姥爷!是不是为这回弄回来的那些电磁专家的事情?”
“你知道了?”
“多新鲜呀!人是我弄回来的我当然得知道了。”
“嘿嘿!小万!这电磁专家到底是干啥的?”
“姥爷!你这么大一个干部不知道电磁是干啥的?”
“唉!老了,真的不中用了,很多东西我都不明白有什么用了,看来我是真得该退休了。”
科技日新月异,不定哪天就冒出些诸国雄这些老人无法理解的技术。
诸国雄今年六十多了,也确实到了该享清福的时候了。
第1975章 电磁的作用
诸国雄今天倒不是专门为这些电磁专家来的,他的主要任务是把军方新采购的一批雷达升级用的电子元器件任务交给万峰。
华国以前的那些老式的苏氏雷达都到了升级换代的阶段了。
这种任务万峰都告诉他可以交给手下人去办,但他还是跑来了。
估计他也是在军区大院里待得腻歪了,趁这个机会跑出来放风的,随便听听万峰瞎话诌。
这一批元器件清单更是密密麻麻地列了好几张纸,亿元的价格,可见这一次军方升级的雷达是海量级别的。
其实这些元器件都是很普通的元器件,市面上到处都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之所以交给华光做是军方感觉放心而且质量还过硬。
华光企业在他们眼里已经算是自家的企业了。
谁知道市面上那些玩意质量合格不,有没有什么后门?
交待完了主要任务,下面就该说说次要任务了。
“我在黑禾忽悠毛子的时候还真和共青城的几个苏联电磁方面的人有过交流,当然这几个人不是专家,他们只知道电磁研究大概方面的用途,今天我就把这些我知道的东西免费告诉你。”
万峰不能说自己知道电磁这些玩意儿,他不能什么都明白吧。
那就只能找了一个背锅侠,反正诸国雄也不可能到毛子那边去调查这几个无中生有的苏联人就是了。
“你不免费告诉我还想管我要钱呀?那得等。”
“切!你兜比脸都干净,你就是给我钱我也不稀得要。”
“赶紧说正事儿,别乱扯。”
“那几个毛子说他们研究电磁现在主要是三个方面的用处,电磁攻击、电磁干扰和电磁弹射,这三个方面我估计你对电磁干扰能知道一些,电磁攻击和电磁弹射大概就陌生一点。”
“这些我都听说过,但是具体不了解。”诸国雄实话实说。
他起码也是将军级别的人,一个外国军事动态他还是看过内参片的。
“那咱们就挑一个你最陌生的领域先说,先说说电磁弹射。电磁弹射这东西主要的用途大概就是航母了,用于飞机起降用的,大家都知道米国的小鹰级和尼米茨级航母现在用的是蒸汽弹射,蒸汽弹射这东西一个废水第二就是效率低,所以现在米国在暗地里就在研究电磁弹射。苏联现在造的航母全部是滑跃式的,什么弹射也不需要,但将来它们也是要上弹射航母的,如果苏联不解体的话。”
“幸亏它们……”诸国雄下意识地说了一句,不过没说完,说了一半不说了。
这有啥不敢说的,幸亏它解体了呗。
“当然有电磁弹射同样就得需要电磁阻拦,你不能这边用电磁弹射把飞机射出去了,但是降落的时候用蒸汽阻拦,那不成了二椅子两合水了吗?”
“那你说米国能研究成功吗?”
万峰摇头:“它们研究不成功。”
“你这么肯定?”
这有什么肯定的,万峰知道老米根本就没研究成功,造出一艘福特号电磁弹射航母成了样子货了。
米国之所以没有研究成功电磁弹射是因为它们点错了科技树。
它们迷信交流就一直拿交流做电磁弹射。
反而是华国采用直流研究成功了,等老米明白过来回头再研究直流的时候,已经被华国最低甩下了十年。
那位天才大师一句豪气干云的‘领先就领先米国’成了军迷圈流行很广的佳句。
这个万峰就没有必要对诸国雄说了。
“电磁剩下的作用就是雷达领域了,电磁干扰和攻击。”
“电磁干扰我知道,就是让你的雷达全是雪花什么也看不见,但这电池攻击怎么回事儿?”
“我打个比喻吧,假设姥爷您是个雷达兵,这天你像往常一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