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漏洞,英特耳的程序员不会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不明白的是,有这么明显的漏洞,英特耳为什么还要把它推出来?而且还要加以隐瞒?希望英特耳公司能给广大的计算机使用者一个解释。
  文章三百多字,寥寥数语交待的明明白白。
  香港作为一个东西方交融的窗口,世界三大谍都之一,有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传播到世界各地。
  巨华日报刊登这个消息六个小时后,米国一家小报就转载了,并且很快得到了几份大报的跟进。
  于是,英特耳奔腾处理器有巨大问题的新闻铺天盖地的出现。
  英特耳急急地跳出来声明,新闻媒体和某些消费者夸大了奔腾微处理器的缺陷。对绝大多数个人电脑的商业应用软件而言,此瑕疵不含有特别影响。只有一些极个别的工作站软件,有时会出现除法运算结果精确度降低的可能性。
  它们做过兆亿次的随机除法计算,结果奔腾瑕疵的发生率只有90亿分之一,且位于计算结果的第4位至第19位特别位数。由奔腾微处理器缺陷而导致的计算误差,对普通用户来说2。7万年才会遇到一次。
  这条声明出现仅仅隔了一天,那家爆出奔腾处理器有问题的香港报纸再次发文称,英特耳说的对普通用户2。7万年才会遇到一次是弥天大慌,发现该漏洞的专家称,这一周期根本不是什么2。7万年,连27天都不到,确切的时间是每二十天就会出现一次,并且给出了确凿的证据。
  虽然英特耳还在极力狡辩,但是市场迅速地做出了反应,四坦幅大学发表一项声明告诫其客户,不要购买安装有奔腾处理器的电脑。
  这所大学的客户包括被《幸福》杂志列入美国500家大公司的企业。
  同一时间,IBM公司也做出了决定,将中止销售所有装有奔腾微处理器的电脑。
  这一事件的出现彻底地打乱了英特而的发展规划和商业布局。


第1963章 上千学子涌入
  英特耳着急上火,它们以为可以慢慢处理这个问题,但是没想到奔腾芯片才上市三个月缺陷就被爆了出来。
  而且这家爆出英特耳芯片有问题的报纸第三次刊登了关于奔腾芯片的文章,声称因为奔腾处理器的计算问题,已经给一些企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要求英特耳赔偿,并且还说这只是奔腾芯片被发现的问题,可能还有其他的重大缺陷未被发现,最后的结论是奔腾是一款失败的芯片。
  巨华日报抢先披露了奔腾的缺陷,又连发两篇对着奔腾落井下石,在让自己的知名度再次扩大的同时又把英特耳弄得狼狈之极,气的七窍生烟。
  但生气也没卵用,人家又不是造谣你,你自己确实有问题,对簿公堂你也赢不了。
  在英特耳狼狈不堪的时候,华光电子却不声不响地再次做了一次流片试验。
  华光一号第一次流片一次成功,这次虽然换了指令集但因为有前面的底子在,依然一次流片成功。
  万峰坚信重生给自己带来了气运,有些事情他提前知晓知道怎么应对,但是像流片这样的事情和你知不知道谜底没什么卵用,它就是靠运气。
  芯片流片简直就是个耗钱的无底洞,哪怕九十年代,制程还没达到那么高精尖的水平一次流片也得上百万,如果一次流片不成,上百万元就打水漂了。
  万峰的气运就是这么好,华光一号两款芯片全部一次流片成功。
  在英特耳爆出芯片问题后,市面上的安装奔腾芯片的电脑集体傻眼,它们的销售计划全部乱套。
  各个电脑公司都紧急撤下安装了奔腾处理器的电脑。
  这让原本销售不上不下的华光电脑借机突围,销量开始走强。
  本身华光电脑就比别人便宜了七千到一万元,而且性能并不比486电脑低多少,在奔腾芯片的电脑鼻涕后,华光一举成了华国电脑市场的销售之王。
  等迷下锅的晶东方更是爆出了轰天的战力,汪德盛回去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们生产的东方100型号的显示器就正式下线了。
  这样华光电脑终于有了一些利润。
  这个时候,各大院校毕业的季节又到了。
  北方各理工院校的大门口都出现了一群人,他们拉着横幅摆着座椅,耐心地回答一些应届毕业生的问题。
  他们的横幅上写着渤海南湾集团欢迎你的加入,让我们共创辉煌的标语。
  这些人当然是南湾集团公关部的人,很多都是过往到南湾集团的大学生,他们是被周黎明借调过来的,就是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劝说学弟学妹们到南湾集团来。
  南湾集团为这些大学生开出了优厚的待遇,应届大学毕业生头年的基本工资是五百元,硕士生基本工资八百元,博士生基本工资一千元。
  工资年年涨,另外每年还有不低于两千元的奖金。
  当然有什么科研成果还有从二十万到五百万不等的各级奖金。
  经过半个多月的忙活,战果还是相当辉煌的。
  今年的招工季,南湾集团一共从北辽省内招收了理工科大学生五百六十人,省外招收了三百五十人。
  今年一共招收大学生九百多人,其中硕士博士生有十几位。
  同时,尚海华光电子还在交大上大等名牌大学也招收了二百多人。
  这些大学生几乎全部进入了研发部门。
  南湾集团的科研大楼终于不显得空空荡荡了,多少有了点车水马龙的意思。
  万峰相信按照今年的招收规模,再有三年他就的计划盖新的科研大楼了。
  不能等到三年后再去计划,现在就应该规划。
  科研基地必须要选择在有山有水,环境幽雅的地方。
  万峰的目光第一时间就盯上了孤山乡大埔村橡胶坝处的那座小山。
  小山高度估计在海拔五十米左右,东边是下山坡,南边是山脉和东山工业区相连。
  北面和西面就是因纳河,因纳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水湾,环抱着这座小山。
  山顶是坡地,杂树丛生,只有东面的坡底有几户人家。
  这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再一个地方就是在南大山的山南依山而建了。
  南大山山南属于乌炉乡上桥村,也属于将威开发区,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利用而已。
  万峰把周黎明叫来了,让他到黄辉去把那个风水先生找来了。
  风水这个问题万峰还是比较信的,这和迷信无关。
  周黎明的任务就是带着这个风水先生去万峰指名的两个地方看看,选出一块好的地方。
  周黎明用车拉着风水先生在橡胶坝山和南大山转悠了一天,反馈的信息如下。
  橡胶坝那座山山势不好,西北方向都是悬崖,风水局里属于无根之地,不适合事业的发展,而且南面还有一片面积非常大的坟地,如果不把这些坟地拆迁在那里盖建筑就成了鬼瞅的布局,是衰局。
  万峰一听就把这里放弃了。
  他要建的科研楼,如果不利于事业发展,不是说什么都研究不出来吗,那还要它干什么。
  南大山南坡风水先生倒是选出了三个地方,一个在南大山的东南角,过周家村不远,右倚南大山。
  第二个地方是正南,在山南的任沟村和祖沟村之间的,坐北朝南,在一块土地的地头。
  第三个地方就是西南角,在卧虎村往南的山坡上,是南大山的支脉,左边就是南大山主峰,右边一路慢坡向西一直延伸到刘屯。
  周黎明开着车又拉着万峰和风水先生沿着南大山的绕山公路把这三个地方看了一番。
  最后确定就在西南角的支脉上建新的科研大楼。
  这里地势比海平面能高出三十米左右,坡顶的面积万峰目测了一下,然后用步量了一遍。
  长有四百米,宽也在三百米之间,也就是说这块山坡地有十二万平方的面积。
  二百亩的面积,这可能盖老了建筑了。
  靠着山这面建科研区,西面盖住宅区,给这些研究人员住。
  就这么决定了。


第1964章 安保公司
  这里万峰准备把它打造成华光科技城,除了科研单位,华光科技也准备搬到这里来,成为一个一体的单位,就像尚海的华光电子城一样。
  省的华光科技和小车部混在一个院子里葫芦搅茄子。
  至于谭春现在正在西湾那块空地上建设的项目,建设完了再做它用,反正闲不着就是了。
  谭春被万峰拉到了南大山的西坡上。
  “这个山坡有二百亩左右的面积,你给我规划成三份,一份是科研楼,一份是住宅区一份是将来的华光科技的生产车间,这三个地方规划要合理,生产车间最好离住宅区和科研楼远一点。”
  “方便面厂到技校那个建筑不是华光科技的厂子吗?”
  “那个将来干别的用,华光科技将来就在这里,你马上做规划然后先开条路出来,规划完毕把预算给我接着就动工吧,给你两年的时间给我建起来。”
  谭春挠头:“这么大面积,两年怕是弄不完。”
  “那就三年,从现在开始到九六年这个时候给我盖完,三年时间如果还弄不完,你就别想着得到全款。”
  谭春苦笑:“老同学,给你干工程我可是糟老心了,我觉得我能少活好几十年。”
  “你可别少活好几十年,你要是嗝屁了,那么多家产都便宜你老婆了,你甘心呀?对了,没在外面弄个小老婆?”
  “这……这可扯了。”
  “说话都结巴了,显然是做贼心虚呀,男人有钱就变坏可是世界发展的规律,我才不信你小子能老实。”
  “你更有钱,怎么没看你寻花问柳?”
  “呵呵!那是你没看见,丑事家家有,不漏是好手。”
  “这么说你肚子里也有故事了,说出来听听呗?”
  谭春这小子竟然还想听他的故事,那可得等。
  阴历五月二十,这是栾某人的生日。
  今年闰三月,因此栾某人的生日姗姗来迟。
  虽然栾凤现在七个多月的身孕,但生日还是要热闹一番的。
  栾凤在服装厂里的狗腿子们来了二三十个,这些女人凑在一起免不了嘻嘻哈哈,打打闹闹。
  栾凤像保护金银财宝一样保护她的肚子,因为江敏二曼这些家伙的脏手老想往她肚子上摸。
  来了这么多人,吃饭的时候自然是要在饭店里了,当天晚上梁红樱的饭店二层就被服装厂的人包了。
  梁红樱为了这场盛宴还熬死了很多脑细胞,亲手布置会场,筹备节目。
  万峰只是在吃饭的时候在这里,简单主持了栾凤的生日宴会,吹完蜡烛吃完饭他就离开了,这里是女人的世界他不方便在这里。
  临走的时候叮嘱张璇保护好栾凤。
  这是有原因的,栾凤如果疯起来还会管什么肚子,张璇如果不拉着她说不定这货会放出什么火花。
  这都七八个月,别早产了。
  张璇忠实地履行了万峰的吩咐,栾凤一要有点什么过火的举动,她就赶紧制止。
  这些女人一直闹到晚上十点多钟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在这些女人在楼上起撕的时候,万峰则和韩广家坐在一楼后面一个单独的小房间里,一人一杯茶叶享受美好的时光。
  经过八九年的发展,韩广家的广家安保公司已经扩大到上千人的规模。
  红崖市各乡镇的复员军人几乎全部集中在这里。
  将威大大小小五六百个企业的保安工作都由安保公司负责,同时还肩负将威的治安任务。
  安保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各个企业支付的保安费和村了给的治安费。
  每个企业的大小规模不同,一年所要支付的保安费也就不同。
  比如万水明的小厂,占地面积千八百平,从也人数一百多人,这样规模的小企业一年上交的保安费大约在八千元左右。
  平时始终有两个保安一年三百六十天执勤。
  保安人员的工资比企业里的工人工资稍微低一些这是正常现象,这些安保公司人的正常年收入现在是三千元。
  这样像万水明这样小企业一年交纳的保安费,除了支付两个保安的薪水外还有两千元的结余,这就是韩广家的收入。
  当然这种小企业的保安费韩广家几乎没有赚头,弄不好还要赔钱,年底他也是要给这些保安发奖金的。
  但是一些稍微大一点的企业保安费的交纳也就高了,像一些占地面积超过两千平,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五十人的企业,保安费就在一万二到三万之间。
  这样的企业在整个将威有一百六十多家,韩广家一年的利润主要就是来自这些个企业。
  而南湾集团这样的企业,万峰新旧两个厂子一年支付给韩广家的保安费用是十万。
  这些标准都是当初万峰制定的,当然也是随着物价的变化不断上浮的。
  韩广家的另一个收入就是来自村里一年支付的四五十万治安费。
  那些小企业的费用韩广家算是保本,大一点的企业才是他的收入来源,这样一算安保公司一年去除各种费用怎么也能剩个一百二百万的。
  在将威这些企业里收入算不上多,但也不算少,整体维持在中游水平。
  梁红樱的旅饭店一年还能拿回个三四十万的,总得来说韩广家两口子在将威一年的净收入在二百万左右。
  这是他应该得到的,在八九十年代,社会环境普遍不怎么良好的情况下,将威十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聚众斗殴事件,没有发生一起抢劫强奸杀人事件,甚至连小偷都不敢进将威。
  不管你是多么厉害的黑社会到了将威全是粑粑,都得给我夹着尾巴做人。
  不能不说安保公司居功至伟。
  将威现在能不能达到路不拾遗万峰不敢肯定,但是夜不闭户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就是有什么家长里短,邻里矛盾爆发,只要安保公司一到,什么问题都能给你个圆满的解决。
  因此安保公司的保安在将威人眼里的地位非常的高,很多姑娘找对象都愿意找安保公司的人。
  这样一个问题也就出来了,这些安保公司的人大多都是红崖各地的,对于将威来说他们要在这里安家落户住房就是个问题。


第1965章 不干也得干
  万峰端着手里的茶杯,看着茶杯中的茶液。
  茶液淡黄散发着袅袅的清香气,屋子里都溢满了芬芳。
  显然这是好茶,不然韩广家也不会神神秘秘地把他拉到这里。
  可惜万峰对茶道真的没什么研究,就算没到牛嚼牡丹的愚蠢程度,离那个境界也不远。
  “三哥,这是什么茶呀?味道闻着真的不错,仿佛情人的手。”
  “好茶!一百多一斤呢。”
  一百多一斤?十块钱一两,这也敢叫好茶?
  你要说一百多一两这还凑合,这一斤是怎么回事儿?
  “不对!是一百多一两。”韩广家感觉自己好像说错了,赶紧纠正。
  这还差不多,就一个字的差距,境界就是云泥之别。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万峰没来由地想起一句不知是哪个古人写的诗。
  青灯是有了,窗户也有了,茶也有了,但是雪在哪里?
  现在是七月哪来的雪?外面倒是有雨打纱窗的声音传来。
  外面下雨了。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雨声倒是很符合眼下的意境。
  万峰端起茶杯轻轻品了一口,这完全是学韩广家的样子,他就是这么喝的。
  想不到韩广家这家伙竟然在喝茶上走到自己前头了,他能品出什么滋味不好说,起码在架势上已经有一览众山小的样子了。
  按照万峰的习惯早就一口闷了,现在被韩广家带得这叫一个别扭。
  看着韩广家闭着眼睛喝茶的样子万峰非常的不爽,你赶紧一口喝下去不就完了,茶液在嘴里滚是什么意思?
  “三哥!你说这茶液像不像尿呀?把一口尿含在嘴里会是什么感觉?”
  “噗!”韩广家在嘴里品味的茶一口喷了出去,然后还剧烈地咳嗽了几声。
  该!再让你装比!
  万峰心里暗爽。
  “我以后再不和你一起喝茶了。”韩广家发狠。
  “哈哈哈!这么多年了我喝茶什么德行你还不清楚,还在我面前装酷,我不恶心你恶心谁。”
  “以后我要再和你一起喝茶我就是棒槌,你这小子烟不抽酒也不喝,当初我凭啥会跟着你混呀?”
  “三哥!还记得咱们当初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吗?”
  韩广家摇头:“忘了。”
  “啊!这你都能忘?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那天天快黑了,我从外地回来雇了一个三轮子,你就在二道桥那里像个傻柱子一样地杵着,可能在思考人生。”
  万峰一说,韩广家想起来了。
  第一次和这货认识然后跑小店去喝酒,接着就是这货训他侄子大木头。
  “你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了,好像就像昨天一样。”韩广家眼里出现缅怀的神色。
  “是呀!这一转眼都多少年过去了,七八年了吧?”
  韩广家点头。
  “想不想再干点什么?趁着现在我要找加盟厂。”
  韩广家摇头:“拉倒吧,现在我还替我手下这些人犯愁呢,今年有十几个要结婚的,还没整明白住哪儿呢。”
  “没房子住,这算是事儿吗?盖呀!你自己投资盖一些住宅楼以成本价卖给他们,这个我盖过我知道成本,一平楼房现在一百二十多的成本,八十平的住宅也不过万八千的,这些人只要勒紧裤腰带有两三年就攒出来了。”
  “可是在哪儿盖呀?咱们将威好像也没多少地方了。”
  “东山小区那里还有一块地皮,估计还能盖一个小区,省下的大概就要往刘屯或者黄辉那边扩了。”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我总得想办法帮这些人把住房问题解决吧。”
  韩广家没心思在扩大他的商业版图,起码他现在年入百万了。
  但是杨建国韩猛赵刚现在可是什么都没有,虽然在安保公司挂职担任高级教导员一类的角色,一年的薪水也不过万八的。
  如果万峰不出去转悠他们的经济来源就这点钱。
  他们现在也眼望就奔着四十去了,也该是给他们安排个来钱道了。
  万峰准备明天和杨建国他们聊了,给他们弄个小企业,一年划拉个几十万的。
  栾凤的生日胡闹大会终于在十点落下了帷幕,张璇和梁红樱一左一右搀扶着栾凤小心地从二楼下来。
  从栾凤红润的脸色分析,这货今年的生日过的相当不错。
  万峰从梁红樱手里接过栾凤的手臂,扶着她出门上了车。
  “啊!今晚玩的真高兴,要不可恶的你老拉着我,玩得还会更高兴。”
  万峰开车,栾凤和张璇坐在后排叽叽喳喳。
  “还说!你自己怎么回事儿不知道呀?还跟人家一样蹦跶,你要是蹦跶出事儿了,看他不打死你。”
  “不会!他不会打的。”
  “我特么留着你好看呀!”万峰在前面恶狠狠地来了一句。
  当真蹦跶掉了,打不死她!
  “明天拉你到医院检查一下,算一下预产期。”
  “不去行不行?”栾凤噘嘴嘟囔,她是很不喜欢医院那股消毒水味道的。
  “不行!这个必须得去。”
  做产前检查这个女人都不爱去,这就是揍得轻。
  第二天一早,万峰打电话叫来了赵刚。
  杨建国和韩猛现在都在黑禾了,家里只有他在家。
  赵刚开车拉着万峰栾凤张璇到县医院做检查,整整检查了一个上午。
  栾凤身体健康正常,预产期定在八月底到九月份。
  检查完毕在回家的途中,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万峰和赵刚聊起了一段话题。
  “赵哥!今年你三十九了吧?”
  “三十八。”
  “不对吧,咱们九四年认识的,那时你就三十多了。”
  “净胡扯,那是杨哥,那年我才二十九,杨哥和韩猛都是三十。”
  “那我记错了,你们这也眼看就四十了,我昨天想了,准备让你们三个合伙开个买卖,赚些养老钱。”
  “开买卖?我们三个好像都不拿手呀。”
  “有什么拿不拿手的,你们就负责把产品生产出来卖给我就行了,就这么简单的事情也不需要什么天赋智商。”
  按理说他们三个早就该干,但是他们就不愿意。
  现在不愿意也不行了,他们年纪大了,以后和自己出去的次数必定会减少,没个吃饭的买卖怎么能行。
  这回万峰是打定主意了,不干也得逼着他们干。


第1966章 不知会有什么感想
  万峰都想好了,三个人的买卖一年最低也得有五百万以上的净利润,否则这没法分呀。
  一个人连一百万都弄不上还玩个啥劲头。
  项目万峰都给他们准备好了,就给南湾汽车组装车载收录机就可以了。
  将来不论南湾集团的卡车皮卡微面还是微轿都得带收录机的,这是以后的标配。
  将来的轿车还会配CD和DVD什么的。
  这个产业以前都是在市场采购全套现成的,没有人专门去做。
  下面也没有去发展配套。
  现在把这个项目给他们了。
  车载收录机并没啥复杂的,一个抽插式录音机串联一台收音机。
  估计顾红忠半天就能把这玩意儿设计出来。
  有了产品图纸后就是寻找厂房购置设备招人就可以加工生产。
  至于销路……
  南湾集团现在一年有六万台卡车十万台翻斗,十万台皮卡和五万台微面下线。
  将来还会有三万台的微轿下线。
  这是多少台车呀?
  三十四万辆车,也就需要三十四万台车载收录机。
  车载收录机现在市场价二百多一台,怎么还不有个三十二十的净利润。
  这样三十万台收录机就有六七百万的利润了,够他们三个分的了。
  “车载收录机?”赵刚又迷糊了。
  万峰一直现在正在放着张学友磁带的录音机:“就这玩意儿。”
  说着还把录音带从录音机里捅出来,举着磁带在赵刚面前晃了晃。
  “啊?让我们做这个呀?不会做呀!”
  “你不会不是有会的吗,回去让顾红忠把这玩意拆解出来,画出生产图纸。然后看看需要什么设备,找个地方招些人就可以生产了。南湾集团现在一年需要三十万个这东西,一台就是赚十块钱,你们三个一年也能收入一百万。”
  “就这么简单?”
  “赵哥!你在这里也是待了好几年了,人家开企业怎么干的你一点没注意吗?”
  “有那功夫我还喝点酒呢,谁没事儿去看人家怎么开工厂。”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是真的有道理呀,你和这种人讨论工业生产还不如对牛弹琴呢。
  不管杨建国他们三个对制造有没有兴趣,反正万峰就把这事儿定了。
  车到湾口,赵刚下车,万峰开着车把栾凤送回家。
  三楼对栾凤来说上上下下的有点困难,也不安全。
  万峰就把一楼客厅外面的两间对面的屋子让栾凤和张璇住。
  “把我的游戏机拿下来!”栾凤坐在床上指手画脚,张璇就像风车一样上上下下地忙活。
  两个女人怎么设计临时住处万峰管不了,他还要回厂子里找顾红忠设计收录机呢。
  万峰开车回到南湾集团,直奔新厂。
  一进新厂的大门,万峰意外地发现试车队回来了。
  参加测试的五辆微轿,修理车、休息车储物车都停在新厂的院子里。
  这么说在南方的雨林气候测试完了?
  万峰把车停在试车队旁边,下车。
  依梦的头发老长,胡子拉碴像个逃荒的一样,正在指挥。
  “你们把收集的各种数据都交给我,然后试车队可以回家休息几天了,车的问题交给工厂就可以了。”
  “依工,南方的测试结束了?”待依梦指挥完毕万峰问道。
  “基本算是结束了,中间发现了一些小问题要回来解决一下。”
  “问题大吗?”
  “不大,但是挺多有十几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回来解决,否则下一阶段的试验怕是会出大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试车就是这样,在试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改正问题。
  “不急,这款车我是准备用两年的时间进行试验的,发现问题就要彻底的解决问题。”
  万峰和依梦简单地聊了几句之后,就去找顾红忠。
  他找顾红忠自然是落实车载收录机的事情。
  顾红忠听明白万峰的话以后想了一下:“就是车上用的那种收录机呀?简单呀!我算计一下。”
  顾红忠拿过一张画纸刷刷地画出了一个大概的造型图。
  “机芯这个问题是采用外购还是自己生产?如果采用外购成本会高一些但是省事,如果自己制造还得设计流水线,比较麻烦。”
  “外购机芯和自己制造能有多大的差距?”
  “二十到三十元的差距吧。”
  “这个收录机的成本如果用外购机芯需要多少钱?”
  这玩意万峰也不陌生,当年他是做过录音机的,自己也做过机芯。
  现在他就是没那心思了,给他两天时间他也能把这玩意儿琢磨出来。
  顾红忠算计了一番:“如果采用外购件大概成本在一百三十左右,如果自己投资生产,成本可以缩减到一百。”
  自己生产需要设计流水线,然后生产流水线,确实麻烦点,现在关海部门根本就没有人力去生产这玩意儿。
  暂时先用外购件吧,等杨建国他们干出兴趣了再让他们自己琢磨吧。
  “那就用外购件吧,一百三的成本也承受的了。”
  南湾集团现在采购的收录机是二百元,这里面的差价这么大呀?这钱让别人可是赚了不少呀。
  杨建国他们生产出来后万峰就准备给他们一百七的采购价,他们赚钱了自己也省钱了。
  一台收录机省三十,三十万台这也是省出一千来万呀。
  开源是一方面,节流也同等重要。
  你看帮助别人果然就是帮助自己。
  原来他只是想给杨建国他们弄个买卖干,想不到还有省钱的效果。
  摆弄个收录机对顾红忠来说和玩没啥区别,这货一边吹着口哨一边画图纸。
  半个小时后。
  “好了,备齐配件按照图纸组装就可以了。”
  顾红忠把图纸递给万峰。
  万峰乐呵呵地把图纸卷起来,拿着图纸走出顾红忠办公室。
  接下来就是找厂房了,买设备了。
  厂房现盖肯定是来不及了,先找个地方猫着先干着,然后找个地方盖厂房。
  杨建国和韩猛现在都在黑禾,万峰准备趁这两个家伙没回来的时候就把收录机厂给支把起来。
  等这两个家伙回来发现名下突然出现了一个企业,不知会有什么感想?


第1967章 趁他病要他命
  万峰是打算等杨建国和韩猛回来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有了图纸后他拉着赵刚就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