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万峰十五号中午就到了渤海,下午走进了渤海理工。
  渤海理工在北方算是一流学府了,从这里走出的学子有很多都被国营企业要去了。
  只是从去年开始,国营企业开始式微,才有更多的学员进入私企。
  万峰除了每年有百万元的经费支持渤海理工的科学实验外,今年是他首次在这里设置奖学金。
  当然今年的奖学金就没有大三大四学生什么事儿了,因为他们马上就该毕业毕业,该实习实习了。
  今年主要是扶持大一大二那些家庭贫困和成绩优秀的学员。
  明年会扩大到大三学员。
  万峰设置的奖学金基金为一百万元,专门在渤海理工成立了一个基金会负责处理。
  万峰承诺每年都会有新的捐赠资金进入基金会。
  这笔钱按照九一年的年利率百分之九来算利息是九万块。
  这九万元的奖学金今年将分发到四十五名贫困家庭学生和学习好的学员名下。
  每人会有两千元的奖金。
  万峰到渤海理工的时候,接到电话的许美琳乐呵呵地在校门口迎接万峰,然后把万峰带到他设置的人才奖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里工作的人是由学校的教授和学生会成员联合组成,对学员入选的资格审议的相当严格。
  万峰对学校里的事情两眼一抹黑,他哪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基金会连教授带学生有十多个人组成,这么多人应该不会有什么徇私舞弊的现象出现,因此他对名单只是大概地看了一眼就签字同意了。
  既然签字同意了那接下来就是发到这些获得人才奖的学员手里。
  于是第二天,在学校的礼堂,大一大二的学子们欢聚一堂。
  作为人才基金会的发起人,万峰自然是要说两句的。
  以前面对整个南湾集团数千员工的场面时,万峰都没有一丝紧张。
  但是此时,面对这些天之骄子,万峰微微感到了紧张。
  “下面请人才奖基金会的捐赠人,红崖南湾集团经理万峰先生为大家讲话和颁奖。”
  随着主持人介绍完,万峰神情有点僵硬地站了起来。
  坐在下面的许美琳噗嗤一声笑了。
  在集团开什么大会的时候,这货都是一副谈笑风生毫无压力的样子,今天她还是第一次看到万峰身体僵硬表情不自然的样子。
  万峰站起来的时候,在座的学子们有点傻眼,这家伙好像也不比他们大呀,怎么就总经理了?
  “大家好!说实在的我有点紧张!真的紧张!我这人比较皮厚,很多场合我都没有紧张过,但是今天面对你们我确实有点紧张,好像有点新媳妇第一次见公婆的那种感觉。”
  底下的学生开始发出笑声,这个年轻的老总很有意思。
  “我反省了一下,像我这种没心没肺的人为什么会紧张呢?原因找到了,大概是一种自卑。我这人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上过大学,因此面对你们这些天之骄子用一个苏联人的姓氏可以代表我此刻的心情,这个姓氏叫压力山大。”
  下面除了笑声外还响起了掌声。
  “美琳美琳!这就是你说的你们那个说话不靠谱的老总?他说话蛮有意思的。”许美琳虽然是旁听生,但这女人不但在电脑软件上有天赋,在情商上也不含糊,在这里倒是和不少正规学生关系不错。
  “蛮有意思?那是你没和他处长,你要是处长了某一天他能把你笑死,但某一天他又能把你气死。”
  “这么神奇!”问话的人瞪大了眼睛。


第1817章 港口建设
  “可能正是这种我没有上过大学的经历,让我面对你们的时候有一些自卑,也让我有能力后希望能为那些进了大学课堂但家境贫寒的兄弟姐妹们做点什么,当然那些学习好有抱负的人也值得我去鼓励,这是人才奖的初衷,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好好学习,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底下响起哗哗的掌声。
  “第一届奖学金我们经过评选,一共选出了四十五个获得者,其中有三十一名是家庭贫困的学生,另外十四人是各科学习优异的学生。现在我公布第一届人才奖的获奖名单,每人的奖学金是两千元,我念到名字的同学请到前面来。”
  万峰拿起一张提前写好的纸开始念名字。
  第一个被念到名字的是一个大一化学系叫李清芳的女生,她怯怯地站起来,略显犹豫地走到主席台前。
  一个基金会的导师亲自为她发了奖,一个略显鼓囊的红包。
  李清芳对导师鞠躬然后和万峰握手。
  这个一个差点因为没凑齐学费没有出现在大学里的学生,这两千块钱对她来说像生命一样重要。
  她的神情有点激动,因此她一连说了好几声谢谢。
  “好好学习,你们踏进了这个学校就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要珍惜。”
  接下来被念到名字的人有男有女,被念到的人表情各异,有惊讶有惊喜,还有激动落泪的还有振臂欢呼的。
  每一个到台上的人都接到一个红包,然后和万峰握手。
  待全部四十五个名单念完,奖金发完,万峰又说了一些激励的话,奖学金发放的事儿也就完成了。
  这是一种隐形的投资,这些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在心里对南湾集团肯定是会留下好感的,他们将来毕业后绝对不会百分之百选择南湾集团,但是保证有进入南湾集团的。
  这些人哪怕有一个两个去南湾集团,万峰就不亏,若是有十个八个去那就是赚了。
  接下来万峰在理工大学外面的一个旅店住了一天两夜。
  他在等他带来的人给他带胜利的消息。
  有这些在南湾集团工作生活过一年的学长劝说,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已经有三四十个应届毕业生决定到南湾集团来碰碰运气。
  原本要回家的许美琳准备等十八号一起和万峰回将威。
  六月十八日,等学校毕业典礼之后,万峰终于得到了到南湾集团来工作的毕业生确切数字:八十五人。
  这比去年到南湾集团来的人有多了二十多人。
  万峰包下了两辆黄海大客车,把这八十五人一股脑地拉到了将威。
  他们此时到将威不过是来看一下企业的各种环境,然后他们要回家一趟,在家待几天安排一下家里的事情才会到南湾集团来工作。
  回到将威后在安排好住处后,这些学生就浩浩荡荡在学长们的带领下参观了南湾集团。
  这些学生对南湾集团的一切表现出了好奇和震惊,虽然在学校的时候通过一些资料对南湾集团有了一些了解,但没想到南湾集团会这么大,产品这么多,企业的环境这么好。
  南大湾里有花园有球场,南大山还有公园有传呼台;湾口有录像厅游戏厅舞厅。
  这里的环境比他们学校周边一点不差,要什么有什么。
  这让他们非常的满意,庆幸自己来到了这里。
  在这些学生在熟悉将威环境的时候,万峰则开着皮卡来到了黑礁。
  今天是六月二十号,黑礁港口正式启动建设的第一天。
  启动仪式后,黑礁港口奠基的地方足足燃放了半个多小时的鞭炮,然后满载土方的卡车开始往海边倾倒土方。
  施工单位有两个,一个是一个国营的基建单位,他们垫方的地盘是港口的东段,土方取自东方冷屯村,靠近下孙家的山上。
  港口西段垫方就是于庆涛包下来的,一水的翻斗车六十三台,他们取土的就是黄城村黄山的一个支脉玉山的土。
  肖军自己有一台装载机,加上于庆涛买的两台装载机,虽然依然有点缺陷但勉强还够用。
  ZL50装载机,三铲子就是一车,两三分钟就能装走一车。
  万峰也来到了玉山,看翻斗车排队装车的场面,还看了一下玉山的土质。
  土层下是那种褐色的酥石层,这种石层基本上没多少硬度,铲车完全能铲动。
  但是铲车毕竟是铲车它不叫挖子,如果有挖掘机效果会更好。
  挖掘机万峰就没招了,他们也没研究这个呀,当时华国国内也不知道有没有生产挖掘机的。
  从日本进口一台还老贵了。
  九十年代初期买一台日本日立或者是小松的挖掘机需要二百多万。
  这个就别想了,造价太高了。
  万峰和于庆涛肖军三人东看看西看看,看了一个多小时。
  万峰摇头:“这速度还是不行呀,这样一个小时这些翻斗车就能拉一车,一天能来十二三车,这哪儿行呀,一天才能拉四千多方,这太慢了。”
  一天拉四千方土,这得驴年能把活儿撵下来,要是耽误了港口施工,这个责任可不小。
  主要就是装载机太少,装车速度慢。
  翻斗车大约二十多分钟能跑一个来回,但是回到这里还要排二十分钟的队才能装满,因为一台装载机一个小时就能装二十四五台车。
  “我再上两台装载机?”
  “两台装载机还不够,我也再上两台,这样速度才能起来。”肖军也表态。
  可惜他家里还有些卡车都是不能自卸的,就是来了一天呀拉不了几车。
  再有四台装载机,这样速度就差不多了,这样一台翻斗车一天工作十个小时话最低也能拉二十多车。
  这样一天要是能拉出七八千方的土方量,工程进度也就差不多了。
  第一天工作完毕,六十三辆翻斗车一共拉进去七百车土方,一台车经过测量定型后标准是五点五方土,七百车还没拉出四千方土。
  诸英强三辆车一共拉了三十三车土方,一共拉了一百八十方土方,九百块钱。
  除去费用大概能剩下五百块钱吧。


第1818章 一荣俱荣
  开发区里有搬迁走了村子和还未拆除的房屋,肖军就挑还凑合能住人的房屋挑了几间,按上了门窗作为车队暂时的栖身之地。
  从黑礁到孤山有四十多里地,三十台车若是天天晚上回去早晨再来,这一路烧油和磨损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就不如在这里安营扎寨了。
  从当地雇了三个妇女做饭,有专人买菜买粮,这样住宿的问题就解决了。
  于庆涛和肖军有各投资了二十二万,各上了两台装载机,这样六台装载机装车,一台装载机维护道路,翻斗车的工作效率终于提上来了。
  一辆车一天十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可以拉出一百二十方土。
  终于一天走出的土方量在七千五百方左右。
  就是按照这个速度,这个港口也要垫方两年才可以建设上面的建筑。
  因为土方量太大,于庆涛允许黑礁乡以前盖虾圈时的一些养活拖拉机的用户进场作业。
  这样黑礁乡又凑出了一支由二十多辆尚海五零和常春四零组成的拖拉机队。
  当然这支拖拉机队就干了两天就发觉靠人力这根本赚不到钱。
  靠人力装卸,一辆拖拉机一天撑死能拉进五车土方,五车土方不到三十方,一百四五十块钱。
  除去烧油除去人工,一天能剩个三十四十的。
  这和那些翻斗车一天拉二十多车根本没法比。
  人比人该死,货比货得扔。
  这些人想了想干脆把拖拉机卖了,从黑礁信用社贷款买翻斗车,还集资买了一辆铲车。
  并且黑礁乡还给他们格外开辟了一块取土的地方。
  有这二十台翻斗车的加入,于庆涛这边一天土方量终于过了万方。
  这样垫方的速度就大大加强了。
  这些和万峰就没啥关系了,虽然他也经常到黑礁来,但注意力显然集中在他的工地要比关心港口多的多。
  七月一日,开发区的第一栋厂房封顶上梁,经过后期的一些收拾和生产线的安装,这个被万峰定位第一车间的建筑预计会在九月份投入使用。
  正在打造的尖头卡车生产线将直接安装到这个车间了。
  第一车间封顶了,那么二车间三车间四车间一直到八车间都会一个接着一个地竣工。
  这八个车间,将总计安装十二条生产线,尖头卡车,平头卡车和翻斗车各四条线。
  南湾集团的大车项目将全部转移到这里,南湾集团将来只作为小车和摩托车的生产基地。
  同时,谭春外包出去的那些住宅楼在九月份前也将有十几栋交付使用。
  万峰贴出了招工启事,在黑礁乡和与黑礁接壤的山石乡紧挨着黑礁乡的两个村子将招收了千名工人,这些工人将到南湾集团进行三个月的培训,最后到开发区的汽车基地里工作。
  现在开发区这里的工作算是按照计划在进行,万峰该考虑大车搬迁到开发区后将威的一些规划了。
  从方便面厂到技校之间那还有一块近百亩的土地,万峰也准备利用起来。
  等鞋厂建设好以后,万峰的设想是把服装厂也搬到鞋厂里去,当初设计鞋厂的时候他就是这么想的。
  否则他也不会要那么大的面积。
  让鞋厂和服装厂合并在一起,然后把服装厂改造一下和老厂连在一起。
  这样,老厂的面积就超过新厂了,南湾集团不管干什么都有足够的空间了。
  当初设计的时候短视了,弄的现在扩来扩去了。
  从开发区和尚海就不短视,一下子就把空间全部弄出来了,估计很多年都不用操心空间的问题。
  南湾集团捅咕出了三大一小四个型号的车辆,下面的配套厂们也是经历了一番鸡飞狗跳。
  像万水明的小厂变化不大,只不过多了三样反射镜,多了几样转向灯。
  改一些模具就完美的融合了。
  但是有一些配套厂就的升级设备和产业结构了,否则根本完成不了南湾集团交下来的任务。
  万峰把配套部件交给这些小厂的时候,都是充分考虑到了利润比例,都让他们有自己觉得满意的利润点。
  你赚点我赚点,大家都赚点。
  大家都快快乐乐地赚钱,其乐融融。
  但是,我需要的部件,当图纸交给你的哪一天起,在一定的时间里你必须给我生产出合格的部件。
  干不了马上换一家,没有任何的理由无须各种花式狡辩。
  你不行总有行的。
  所以,南湾集团一下子捅咕出四款新产品,这些配套厂着实乱了好一阵子。
  “万总!以后南湾集团再下新任务的时候能不能再早些日子?”
  “是呀!万总!这时间太紧了,有点忙不开呀。”
  有些配套厂的厂主到万峰面前诉苦。
  “啊?这些图纸几乎都提前将近一年发到你们手上,就这点玩意弄不好也有脸跑我面前诉苦?数钱的时候为什么不告诉我手疼?”
  “嘿嘿!万总!我们那点钱数起来哪里需要手疼,反倒你数钱的时候都是怎么数的?教教我们呗!”
  这话题转眼就跑到怎么数钱上了。
  “我呀,我通常都是用麻袋装,然后泡秤,怎么样有创意吧?”万峰洋洋得意。
  数钱?他才没那闲工夫呢,他一年的收入现在是按十亿计的,别说用手数,就是用麻袋泡秤他都没耐心。
  钱现在对他而言就是数字而已。
  “那有准吗?”还有人替他担心。
  用麻袋泡秤,一麻袋差出个万八千的根本就不是事儿。
  “大约摸呗,差点也不算什么。”
  配套厂主们苦笑:“比不了比不了,我们一年赚的钱哪里需要麻袋,用方便袋就装下了。”
  百八十万的哪里需要什么麻袋,不过普通的方便袋也肯定装不下。
  不过经过这次的调整和升级,这些配套厂的收入自然会全部上升一个台阶。
  最初这些小厂的年收入及格线是二十万,后来调整到五十万。
  第三次调整的时候是一百万。
  现在估计他们的及格线怎么都应该是一百五十万了。
  一个厂子一年赚不到一百五十万,估计都不好意思出门。
  这些靠着南湾集团过日子的配套厂与南湾集团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第1819章 电池的麻烦
  南湾集团现在一天连皮卡带翻斗车一天能生产出一百五十台左右。
  这个产量其实不高。
  等开发区的厂长投入使用,这个数量会翻三倍。
  是车都得有蓄电池,这些车现在在用一款叫黄海牌的铅酸蓄电池。
  红崖有一个老牌的蓄电池厂,建厂的历史应该是和苏联还没翻脸时期,在国内那是绝对的老牌厂商了。
  红崖蓄电池厂就生产黄海牌的蓄电池,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华国它绝对是蓄电池行业的前三所在。
  不是这样在上一世也不会有人闲着没事儿去抢注它的商标。
  不过别误会,南湾集团出品的这些车辆上用的蓄电池可和黄海蓄电池厂生产的蓄电池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别看商标都一样,完全不是一个厂子的产品。
  南湾集团用的黄海牌蓄电池是千祥电池厂生产的。
  这款铅酸蓄电池是南湾集团杨丽部门在国内铅酸蓄电池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
  对原来老式蓄电池里面的格栅材料还是电解液都进行了一些升级,已经算是胶体免维护电池了。
  也就是很少或者基本不用检查电解液了。
  在性能上不论是电量储存,放点强度、使用寿命都比原来的蓄电池有质的提高。
  甚至外壳都不是传统的黑色了,而是变成了白色半透明的。
  千祥电池厂自从给南湾集团的汽车配套铅酸蓄电池后,产值是直线上升。
  万千祥也是喜气洋洋的,可惜乐极生悲。
  这款蓄电池还是给他带来了麻烦。
  杨丽部门经过三年时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锂离子电池研究出来了。
  可惜比日本唆泥研究成功的锂离子电池晚了半年多的时间。
  虽然比唆泥晚,但起码这是自己研发出来的。
  不过由于锂天生活跃的属性,在没有找到最好的正负极材料前,它并不能商用。
  就是唆泥研发成功后也是两年后才商用的。
  “万总!虽然电池是研发成功了,但是我们实在是找不到好的正极材料,电池的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还有缺陷,它现在就像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小型炸弹,不敢商用。”杨丽沮丧地说。
  虽然成功了,但是不能商用还是等于零。
  万峰上一世虽然手机电池摆弄过不少,但是对这玩意并不了解,他能提出的建议有限。
  不过电池的成分他倒是能记住一些,虽然不知道它们在锂电池里都有什么卵用。
  万峰回忆了很长时间,只是记起了好像当时的电池上印的字迹里有石墨和一种叫钴酸锂的东西。
  这两样东西用在锂电池的负极还是正极万峰说不清楚,不过好像就是这两样东西。
  至于电解液他实在是想不起来了,好像名字很长,有六七个字。
  “杨工,锂电池是不是有石墨和钴酸锂这两样东西?”
  虽然从他嘴里冒出化学名词会让对方吃惊,但万峰也顾忌不了这些了。
  “石墨是用在电池负极上的,这钴酸锂……钴酸锂?”杨丽一连重复了两次。
  石墨杨丽小组已经运用了,而钴酸锂这玩意儿让杨丽眼睛开始冒光。
  “万总!我要去母校一趟。”杨丽突然急切地说。
  好像自己的指点又起作用了。
  自己就是起这个作用的,如果他们的科研找不到方向了,自己说不定在大脑哪个犄角旮旯拽出点什么知识就给他们指点迷津了。
  杨丽当即就启程去渤海理工了,她要找他的导师并且在渤海理工做一些实验。
  如果杨丽能把锂离子电池研发到稳定状态,那么待华光推出大哥大的时候就可以不用镍镉电池而是直接用锂电池。
  这样大哥大的体积就会一下子缩减原来体积的一半以上,重量也会轻一半以上。
  当然这电池是手机上用的,万峰要的是车辆上使用的,杨丽她们现在仅仅才走出了第一步。
  “铃铃铃!”
  电话声响了起来,万峰拿起电话就听到万千祥的声音。
  “大哥!什么事儿?”
  “兄弟!你来一下,有个黄海蓄电池厂说我们用了他们的商标,让我们停止使用黄海的商标。”
  万峰愣了一下,红崖黄海蓄电池厂知道了?
  知道了也是好事儿,这个商标他注册完在手里放了好几年了,竟然没有人来问过。
  这个电池厂人的商标意识太差劲了,否则上一世也不会被人抢注而最后倒闭了。
  万峰开车来到了小树屯村中千祥电池厂。
  在进入小树屯的时候,看到道边的那些房屋万峰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
  小树屯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可用了,小树屯里这些人家可不可以开发楼呢?
  一趟街的人家联合起来盖成楼除了自己留下的外,其余的当商品房卖这样不就解决住宅问题了吗!
  最近一年随着农村里对住楼房的观念改变,已经有很多人不排斥住楼房了。再加上将威已经没有房屋出售了,就连周家小队那样偏僻的地方都被在东山工业区的人租下了。
  甚至在东山工业区东北方向的孤山大埔村都有不少在将威工作的人租住。
  万峰让别人开发的东山一期二期除了自己留下的一些外,作为商品楼的部分都销售一空,可见这个市场的潜力有多大。
  小树屯这些人家有四五户联合起来就能盖出一栋占地二百平的楼房,都不用盖太高,四五层就行。
  按照现在建材的物价,建一栋四层高建筑面积在一千平左右的楼房,成本也就在六七万左右。
  现在将威的楼房价已经由三年前的九十一平翻了一倍,现在是一百八一平。
  一栋楼卖完还能赚个十万八万的。
  这些人家自己留一层或者两层住,其余的卖出去,家里还多了十万八万的存款。
  等闲着没事儿和他们唠唠。
  省了自己还的操心住房的问题,这是他该操心的事情吗?
  他自己集团里员工的房子他都操不完心了,还去管别人。
  如果小树屯起了榜样作用,其它村子也会效仿。
  这样,将威就真的像一个小城了,开发区也就名副其实了。


第1820章 不会扭转观念
  万峰驱车来到万千祥的电池厂,已经院子果然看到有几个陌生人出现在这里,这些人有人看着像干部有人看着像技术人员。
  只是表情有点不太友好,都皱着眉头脸上没有什么笑容。
  万千祥则是一脸惶恐,他本身是一个农民,哪里见过这样的世面,人家一质疑他就有点蒙圈。
  “大哥!什么事儿?”万峰倒是一点没在乎。
  “这几个师傅说是红崖黄海蓄电池厂的,说咱们侵犯了他们的商标,让咱们立刻停止使用这个商标,否则要用法律啥的。”
  还行!这么说对方还没有直接告到法庭去,也没提赔偿啥的,这就说明对方没准备撕破脸。
  不知道是不是将威开发区的名头起了作用。
  将威开发区现在是红崖县里的宝贝,重点保护对象。
  将威开发区一年的利税比全县上缴的利税都高。
  北辽省首批撤县化市名单里红崖是处在第一位的,就是和上缴的利税有关。
  几乎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否则北辽省那么多县争凭啥你就板上钉钉了?
  既然对方没有撕破脸的想法这就好办。
  万峰面带笑容地走到那个干不模样的人面前伸出手:“您好!”
  那干部并没有和万峰握手而是反问:“你是谁?”
  “我叫万峰,南湾集团……”
  还没等万峰说完,对方的脸上就换上了笑容并和万峰握手:“万总!你好你好!你的名字在咱们县可是家喻户晓。李志兴!蓄电池厂管销售的副厂长。”
  你看,人有名的好处这就体现出来了。
  既然对方有笑脸了,这就说明事情是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万峰看看天色,马上就晌午了。
  “李厂长!你看这天也晌午了,不如咱们吃点便饭,边吃边聊?”
  李志兴摇头:“万总!我们来是有事儿的,这个千祥电池厂冒用了我们的商标,先办完事儿再说吧。”
  对方不办完事儿是不可能吃饭的。
  “也好!咱们进办公室说吧,请!”
  万峰把李志兴一行四人请进了千祥电池厂的办公室,然后掏出了烟。
  “谈事是谈事,不会连一支烟都不敢抽吧?这烟里没毒。”
  李志兴笑了笑接过万峰递过来的云烟。
  “千祥电池厂是我大爷家的,厂长万千祥是我堂哥,用这个商标是我让用的,你们有什么意见就对我说吧?”
  “万总!你也算是红崖的老人了,我们黄海电池厂这个商标已经用了几十年了,就算是你让用的这个也不合乎规矩,因为这个商标关系到我们厂二百多职工的生活。”
  对方的话说的很客气,万峰当然要笑脸相迎了。
  “哈哈!李厂长!既然黄海商标关系到你们厂二百多职工的生活,可是你们并没有拿这个商标当回事儿呀!”
  李志兴好像没听明白万峰的话,疑惑地看着万峰。
  “既然这个商标这么重要,那你们为什么不注册呢?”
  “注册!这还用注册吗?我们都用了几十年了。”
  万峰摇摇头:“难道你们全厂的人没有一个知道商标抢注这事儿?”
  李志兴摇头。
  “你们的商标意识太差劲了,我实话告诉你们,如果现在有人抢注了你们的黄海蓄电池商标,你们打官司都打不赢,你们以后就没有资格使用这个商标了。”
  “还有这样的事儿?”李志兴一脸惊讶。
  “呵呵!你们的观念太陈旧和落后了,我告诉你,你们的黄海蓄电池商标在五六年前就被人注册了,到了今天你们竟然还不知道。”
  李志兴对万峰的话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有点慌了。
  “是谁注册的?”
  万峰哈哈一笑:“当然是我注册的呗,否则我堂哥的厂长哪里敢随便用这个商标。说句实话,我现在才是这个商标的真正拥有者,我可以随时让你们不能用这个商标,这可不是假的。不过你们不用害怕,你今天的态度我很满意,起码没有盛气凌人的架势,那么我也可以交个实底给你,我没有想占有这个商标的意思,咱们红崖县有这么一个全国驰名的商标不容易。如果协商好了我会把这个商标还给你们而且还不要你们一分钱,你可以回去和你们大厂长商量商量。”
  李志兴眼珠转了几转:“万总!既然你说协商这就是有条件了,可不可以先说说你的条件,我回去和大厂长交待的时候也好心里有点底。”
  万峰点头:“可以,很简单!就是我哥的千祥厂可以使用黄海这个商标,放心!我们的电池质量比你们的强很多,保证不能砸了你们的牌子,而且他厂子的电池不会进入市场,就是给南湾集团生产的汽车配套的,不会占有你们的市场。这样一来其实这对你们是有好处的,我们南湾集团的汽车是注定要驰骋到全国各地的,这也给黄海蓄电池这个招牌扩大了影响。”
  李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