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三万台传呼机能给巨创贸易带来近千万港币的收入。
传呼机的销量在九一年伊始就开始走俏,传呼机爆款的时代即将来临。
这一次她同样带走了三万台传呼机,外加一千台汉显机。
汉显机她带的这么少,主要是因为汉显机的文字是简体的,香港和台湾都是用繁体字。
她建议万峰能出繁体的汉显机,这样香港台湾会有几十万台的销量。
这个建议万峰准备采纳,回头打电话让在渤海的许美琳再编写一个繁体的程序。
林来嵘的摩托推销计划也在进行之中,在东南亚地区,越南和澳洲有了销售网点。
虽然这两个地区现在被日本摩托占据,但是南湾摩托凭借着比日本摩托便宜一半左右的价钱还是有了一些销量,也算是开了个好头。
只要在质量方面能经受住考验,占领一些市场还是可以的。
林来嵘还把南湾摩托卖到了AX100发动机的大本营玛莱希亚。
铃木的这款发动机并不是在日本国内生产的,产地是在玛莱希亚。
万峰对于澳洲和阅南的市场并不怎么看重,两个国家加起来在九一年还没有一亿人口,它能有多大的市场?
反倒是玛莱希亚和印肚泥溪亚能引起万峰的注意,毕竟这两个地方可是有超过两亿的人口的。
林来嵘在海外推行摩托销售计划真正出成绩的地方竟然是一个加勒比岛国鼓巴。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鼓巴一直以来始终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
鼓巴国内的各种车辆几乎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产物,就是有少数新潮一些的车辆也都是走私进去的。
因此第一批到鼓巴的一百辆摩托在半个月之内就被销售一空,哈瓦那的大街上也有了华国摩托风驰电掣的身影。
林来嵘的下一步计划是以鼓巴为桥头堡把南湾摩托卖到南美各国去。
巨创贸易在林来嵘手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大有起色,不但销售业绩蒸蒸日上,原来荒废的一些贸易通道也被林来嵘重新捡起来打通,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林来嵘沾沾自喜地说道,巨创贸易现在已经是巨创集团仅次于巨创地产的收益部分,已经超过巨创集团在香港的服务业收益。
她在集团里的地位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那是你特么的遇到了老子,否则你现在不定在哪个犄角旮旯吸独消愁解闷呢。
不过万峰也承认,林来嵘这女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林来嵘走的时候把和子留了下来,和子是旅游签证可以在华国停留一个月的时间。
和子留在这里是要等他父亲过来。
浅田信要到华国来一趟,和万峰正式地谈判他到华国工作的事情。
浅田和子算是打前站的。
这个女人有点问题,这货被万峰安排在了红崖酒店住,但下午她就跑到南湾集团去了,去和依梦拉拉扯扯的。
对这事儿万峰持放任的态度,外国女人都开放,说不定人家就是玩玩呢。
玩玩就玩玩呗,依梦又不吃亏。
对于男人万峰是持放任的态度,但是对于女人万峰可是一点不客气。
那些在集团工作的老外若是想和华国女工干点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万峰惩罚起来可是一点不手软。
如果是正经的未婚男女他倒没啥意见,若是乱七八糟的决不允许。
如果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男的会被扣很多的罚款,女人会直接被从南湾集团清退。
一个员工如果被南湾集团清退,起码一点在南大湾和东山这一代是别想有企业会吸纳他,哪怕你有过硬的技术。
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南湾集团的人都知道这条不成文的规矩,因此没有人会碰触南湾集团的底线。
南湾集团里的人都知道老总不怎么看的起这些老外,虽然这些人在替老总工作,这从老总不止一次地说过他们的半兽人就可以得到证明。
有万峰的潜移默化,南湾集团里的人还真没有老外高人一等的想法,尽管老外赚的钱比他们多很多。
正因为有这个原因,南湾集团从有老外那一天起还真没发生过老外和本地女人乱七八糟的事情。
诸勇自然也看到浅田和子和依梦走进的情况,提醒万峰小心和子是商业间谍。
“呵呵!大舅你想多了,虽然我看不起日本,但不等于轻视它们。日本人在汽车工业上还不是我们现在可以平视的,我们现在连人家的背影还看不到,有什么值得对方偷的?反倒是我们要借助对方的技术。所以,这方面完全不用考虑,再者她父亲很快就会过来工作,她将来说不定就留在华国了,她和依梦男未婚女未嫁,如果真能走到一起倒是一段佳话。”
诸勇想想好像也对。
万峰还真的希望依梦能把和子划拉到手,浅田信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如果嫁到华国浅田信留在华国就没有什么技术问题了。
第1774章 港口确定
万峰开着一辆皮卡带着杨建国晃晃悠悠地来到了黑礁吴圈,来到了自己选择的那块地皮上。
这块占地面积五百亩的土地原来是一片旱田,中间有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现在已经搬迁了。
这块地南边不远就是海,东边是开发区别的地皮,西北方向靠着黑礁乡玉山村。
玉山村之所以叫玉山是因为这里有一座方圆三四里地的海拔不超过一百米的小山包。
这么小的一个小山包叫玉山这让万峰十分的费解。
难道这座山里石头是白色的就可以叫玉山?
可见当年人们给土地起名字的时候都是闭着眼睛瞎起的。
不过这座山叫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港口一修建这座玉山就会被整体挖到海边去填海。
上一世这里修电厂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
玉山有一部分就出现在万峰所要的地域里,海拔也降到了三四十米的高度。
这个位置万峰是准备建住宅区的,依山建一片住宅区,小山可以打造成一个小山公园。
前提是玉山的主山被填到海里,这个小山包得给他留下。
万峰认为这不是什么难事儿。
一个汽车制造厂将来入住的人口估计会有几千人,没有住的地方怎么可以。
谭春把他建筑公司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都集中在这里,人数大概有二百六七十人左右。
他公司剩余的人都在将威突击鞋厂。
将威留下的人就是把鞋厂建完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三角地还有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近三百人扔到五百亩面积的土地上也是稀稀拉拉的,这根本不好干什么。
谭春就进行了部分项目的外包,比如玉山脚下的住宅区他就外包给了红崖一建。
在谭春没有自己的设计核算团队的时候,他和一建就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现在有什么活儿自然首先找的也是一建。
对于红崖一建万峰也是再熟悉不过了,现在已经退休在将威技校当校长的周炳德就是原来一建的一把手。
现在尚海给万峰盖科技大楼和厂房的于家栋是原来一建三队的队长。
所以谭春把工程外包给一建,万峰没有一点意见。
前两年一建在红崖县城里有不少项目,在于家栋的三队去南方后也就放弃了将威这块阵地。
但是从去年开始,由于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的影响,建筑行业再一次陷入寒冬之中,红崖县一些项目纷纷下马。
这就造成了建筑业闲置的状况。
一建不想等米下锅准备主动到外面揽点活儿干,偏巧瞌睡的时候谭春就把枕头递过来了。
周炳德退休后,接任一建队长……现在脚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的是原来周炳德的手下,一个叫战宏树的人。
战宏树和万峰有过几面之交,但仅仅处于见面给三十秒钟能想起对方是谁的那种程度。
战宏树对这些工程还是非常重视的,一下子把二队三队都派来了。
一建要干的就是玉山脚下的住宅区。
这将是一片占地百亩左右的住宅区。
按照万峰的设计这片住宅区最少也要盖四十栋八层的楼房,将来才能容下几千名员工的入住。
与住宅区配套的当然的有市场商店什么的。
设计图纸也是按照这个要求设计的。
谭春把住宅区一多半的面积外包给了一建,剩下的当然要留给自己,一旦自己建设完厂房没有工程干怎么办?
若不是工程的时间紧,他才不会把工程外包出去呢。
今年春脖子短,因此一过完年谭春的队伍就进了工地,到现在地基的工程已经进行到一半儿了。
谭春陪着万峰在整个工地里转了一圈,介绍了工程的施工情况。
“厂房预计到九月份可以竣工,住宅楼区到年底会有二十栋楼房竣工,可以接受一千个家庭或者四千人进驻,余下的明年竣工。”
万峰无意干扰谭春的施工计划,怎么施工是你的事情,到时候只要把工程保质保量地交到他手里就行。
张文才骑着个自行车不知道从哪个地方转悠到这里来了,看到万峰就和万峰热烈握手。
“万老板!还是你们南湾集团办事利索,在这里落户的企业只有你们一家开工了,其余的企业连个人都没来。”
“张区长,有多少企业进入开发区呀?”
“本县有十五家企业,外地有六家。”
“都是咱们北辽的?”
张文才摇头:“有一家林吉的一家西江的。”
西江的企业跑到北辽来了投资了?
“那这港口什么时候建呀?”万峰真正关心的是这个港口,这个港口如果不建设起来,这个开发区的利用价值还真不大。
不过既然上面有计划它是一定会起来的,只是不知道的哪年哪月。
“港口其实好几年以前就勘探了,也批了,只不过资金还没到位,要不你觉得这里建开发区会那么容易就批准了?现在有确切消息称港口开工可能在六月,先是垫方,待需要的港口面积垫出来后港口的建设就会展开。”
六月份开工,他的小翻斗车还能赶上。
四五平方公里的垫方量也是个不小的工程,会需要大量的车。
万峰觉得应该弄一些土石方工程在手,回家组织个车队。
当然他是不会看上这点钱的,就算给肖军揽一些工程了。
回去的时候万峰让杨建国把车开到了位于黑礁鱼屯的庆涛冷冻加工厂。
告诉门口打更的找谁以后就和杨建国坐在车里安心等待,几分钟后于庆涛一边系扣子一边跑了出来。
“看你这慌慌张张的不会是在办公室里耍流氓吧?”
“净扯!”
“呵呵!冷库里可都是大姑娘小媳妇,你眼睛会不花?猫面前摆着鱼会不动心?”
于庆涛看着万峰坐的皮卡:“这车多少钱?”
“现在还没造出来,四月份才能出厂,大概四万左右吧。”
“到时候给我留一台,我正好缺台车,弄不到轿车弄这么个玩意开着也不错。”
于庆涛陪着万峰走进了车间。
现在不是收虾的季节,车间里干活的人倒是不多,稀稀拉拉二三十个的样子。
第1775章 买车拉土方
万峰和于庆涛在一个车间里转了一圈走了出来。
“给你透露个消息,港口要在六月份左右开始建设了,初期就是土石垫方,你不考虑干点什么?”
于庆涛眼睛卡巴卡巴:“干什么呀?”
“如果谁不知道死人两个字怎么写,让他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大概就知道了,你说干什么?赚钱呀!”
于庆涛依然一脸茫然:“怎么赚?”
万峰扣扣耳朵,那夏虫和冰怎么回事儿来着?
“你找张文才想法把垫方工程包下来,不能全包包一半儿也行,然后弄车把土方拉到海边倒到海里这钱就赚了。”
“听这好像挺简单的,可是到哪里去弄车?”
“雇车或者买车,明白了?”
这个于庆涛倒是明白:“那能赚多少钱呀?”
“这些土方量你要是都包到手,垫完乱七八糟付清三百五百万能赚。”
于庆涛的眼睛亮了,好像比他的冷库赚钱多,几个月就能赚几百万。
“你再说说具体怎么个赚钱法。”
万峰这个心累。
“海边要建港口,借着这个滩涂大概要垫两平方公里这么大小个地盘,假设国家给出的土石方是十二块钱方,那边从山上取土估计得给人家两块左右一方,这样你手里还有十块钱一方,如果你自己有车,你一车土石方拉一方就赚十块钱,懂了?”
于庆涛点头。
“当然你自己就是有十辆车你也干不过来,你可以九块钱雇别人的车拉……”
“我就白捡了一块钱?”
榆木脑袋总算开窍了。
万峰打了个响指:“OK!”
“可是到哪里去找那么多车,那得需要老了车了,就是把咱们红崖所有的车都集中到这里也不赶趟呀!”
“你忘了几年前建虾圈了?只要有利益,买车养车的人就会多起来。”
前几年养虾圈的时候,很多人家都养拖拉机,什么东方红28,518…60,尚海50,常春40,甚至还有捷克来的拖拉机。
当然虾圈建完了这些拖拉机也就失去了作用,除了少数留作农田作业外,大部分或是闲置或是卖到外地或者是卖了废铁。
九一年开始钢铁再次涨价,一台大型拖拉机就是卖废铁也能卖三四千元。
“可是到哪里去买车呢?”
万峰用看白痴的眼光看着于庆涛:“我有呀!核定载重五吨的翻斗车,一车拉五方土没有任何问题。”
“一方土三千三四百斤,五方土就是八吨多,你核定五吨的车能拉五方土?”
万峰叫一个无语:“谁说核定五吨就不能拉八吨了?你要是能装上十五吨也能给你拖走,干这活儿的车不就指着超载赚钱吗?不超载你有老婆都的搭上孩子。”
“我又没养过车,哪知道这个,那你这车多少钱呀?”
万峰想了想:“大概得六万多吧。”
“这么贵得多少天能赚回来?”
“这么说吧,你把这活儿干完了,赚一辆车锅里锅外的。”
于庆涛又想了有一分钟:“好像挺有搞头的样子,翻斗可是省老事儿了,可是从玉山到海边也就四五里地远,卸不用费事了,但这装也是个事儿呀?”
“呵呵!我们什么都有,洼后还有装载机,就是铲车,十多万一辆一辆铲车装十几辆车没问题,你自己琢磨吧,你要是不干,回头我就把土石方包下来。”
于庆涛有点发呆,什么都有?
怎么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这个我要好好想想。”
于庆涛慢慢去想吧。
万峰上车和杨建国回将威,在经过黄辉村的时候照例又去刘胜光的油坊看了一眼。
年前油坊院子里堆得豆子都消失无踪了,估计都进了榨机变成豆油和豆饼了。
就是他那些仓库里的豆子也清空了好几个。
其中清楚的两个仓库,刘胜光买了一台颗粒制造机和装袋机安装在里面,雇佣了几个黄辉村的人开始生产饲料。
他生产的饲料主要配方是豆饼麦麸鱼粉食盐和三种化学品。
化学品在县城专门经营这类商品的商店可以买到,豆饼他自己有,再买一定比例的麦麸和鱼粉就可以生产不十分复杂的饲料了。
这些东西以一定的比例进入搅拌机进行搅拌,然后通过颗粒机积压成一个个一两厘米长,筷子粗细的长条形颗粒再经过装袋机装订。
一袋饲料也就出来了。
“有市场吗?”
“现在都是附近个人家买回去做实验的,他们不相信我的饲料五个多月猪就能长到二百四五十斤,我现在也是小批量生产,一天就生产一吨左右。”
“你这地方选的不好呀,饲料和油坊放一起这有点扯了。”
“今年我就试验着干干,看看怎么样,如果行明年我就找个地方盖个专门生产饲料的厂房。”
这个想法中规中矩,刘胜光干买卖还是相当谨慎的,不冒险,行了我盖新厂房专门生产,不行就关门专心做油坊。
这有点不像他,他这种人按理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这怎么束手束脚的?
“今年养了多少猪?”
“我不养了,养猪那玩意儿太闹腾来,我还是专心的经营油坊,外带加工点饲料。”
“那你猪场兑给柳久了?”
刘胜光点头,他那一半猪场半卖半送处理给柳久了。
万峰来到柳久的猪场。
柳久今年养了三百头猪,看着好像抓的时间都不太长的样子,都是四五十斤大小,在圈里上蹿下跳。
真看着天晌午了,这些家伙叫的非常欢实。
柳久和他雇佣的员工正在给猪槽子里倒食。
“养猪这东西最怕的就是得病,消毒预防一定要做好,只要不掉头就行。”
如果来一场瘟猪,那就血本无归了。
“我每隔几天就打一遍消毒液消毒水什么的,尽量保持猪舍干净,我喂刘胜光的饲料四五个月就能出一栏,一年可以出两拦猪,有一栏赚就不怕了。”
这帐算的,这一栏赚了下一栏若是赔了不特么白忙活了吗!
柳久这个猪场最大的优点就是远离村子并且建在山坡上,就是村子里猪有了什么病也不会传染到这里。
自己在勤着预防,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第1776章 希望二号的失败
柳久的猪圈打扫的非常干净,猛一看的人都不会认为这圈里是养猪的。
“今年猪崽子多少钱一个?”
“十五!”
“十五!握草这么贵呀?”
“谁说不是呢!今年养猪的家庭特别多,猪崽子行就起来了。”
“我觉得你自己挑好苗子自己得留老母猪和跑栏子了,要不这抓猪崽子也抓不起呀。”
这么大的养猪场没有自己的种猪确实不行。
“可不是吗,我已经挑了十个母猪和十个公猪留种用。”
柳久这货行呀,有算计呀!
“养猪的多了,今年的猪行就不会太高了,你心里有点数,到出栏的时候差不多就往外走,越压到最后说不定越不值钱。”
这是常识,当农民一窝蜂地攻到一个领域,这个领域里的东西基本就白菜价了。
农民一看今年白菜了,明年一窝蜂又扔了,第二年该物种的价格轰一声又起来了。
这种情景万峰上一世可是看过很多次了。
都不用问今年的猪行肯定不会高了,而且越往后越贱。
当然,这种情况还要几个月才能显现出来。
三月八号妇女节这天,万峰接到了程功的电话。
这一天南湾集团的女性员工会有一天的假期,集团还给所有的女性员工每人发一样纪念品。
万峰媳妇是干服装厂的,当然要发衣服了。
于是每人一件长袖的线衣,后背还印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字样。
等发衣服的时候万峰吓了一跳,集团里竟然有九百多名女性员工,主要都集中在华光科技和实验室里。
服装厂才一千三四百女性员工,那是公认的女儿国,南湾集团竟然只比服装厂少四百多人,这好像有点不科学。
要是这九百女人同时生孩子,他这工厂是不是的停摆呀?
虽然没有这么巧,但是女人多了出现的概率自然就大了,同时有个十个二十个女人坐月子的事情早晚是会发生的。
就在万峰操心这些女人会什么时候生孩子的时候,程功来电话了。
程功是上个月的二十八号带着两种芯片到元件五厂去流片的。
万峰派韩猛和赵刚随他一起去的,程功现在是万峰手下不可缺少的大将,安全上可马虎不得。
程功首先报告了一个好消息:“那块移动图形和伴随音图片一次流片成功。”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好!太好了。”
这块芯片流片成功,那么VCD就有门道了。
“先别好,接下来是一个坏消息,希望二号却不太顺利,第一次流片失败了。”
一次流片失败,尽管只是在九一年,但损失也是百万起步的。
这次流片失败万峰保守估计一百多万没了。
“找到原因没有?”
“找到了,我正在修改线路设计。”
“修改完了,继续流,直到成功为止。”
自己必须要拥有一个芯片的加工厂了,那样流片的成本会减少很多。
现在的芯片技术要求还不算高,这要是再过十几年,一次流片失败几百万就没了。
“程工!尚海那边的形势怎么样?我是说半导体方面的。”
“唉!已经有几个厂子开始破产清算了,马上还有一些厂子也进入倒闭状态。”
“路金水在干什么?”
“在划拉人呀?不止咱们划拉,还有一些要在尚海成立的外资企业也在划拉人。”
万峰的心一沉。
该死的外国鬼子,这个时候跑来和老子抢人。
“他为什么没和我说起过?”
“那些老外是昨天才出现的,路金水还没来得及和你说。”
万峰深吸了一口气,看来自己又得去尚海了。
自己不在那里坐镇,路金水总是没有底气,毕竟有些事情他做不了主。
“万总!你想想对策,该怎么办?”
“程工!你专心研究你的芯片就行,别的你不用操心,我马上就启程去尚海,还反了那些老外了。”
“那好!我让谭胜把那些移动图形芯片发回去。”
放下电话,万峰皱着眉头开始思考。
半小时后,万峰来到了顾红忠的办公室。
“顾工!那个移动图形芯片流片程功了,现在我们应该来研究一下怎么运用它了。”
芯片没有流片成功前,设计什么都等于零,万峰也就没提VCD的事儿。
现在流片成功了,该把这玩意儿拿出来了。
万峰修过家电,对VCD的了解还是非常充足的。
上一世不管是万利达还是爱多、步步高、金正、先科……很多他都拆卸过。
起先的VCD机器里还是真有东西的,到了后期里面除了几块不大的板以外就空空如也了。
万峰开始给顾红忠讲VCD的工作原理。
硬件方面的东西顾红忠几乎一点就通。
“万总!这东西研发成功后我们到哪里去弄碟片放?”
“自己开发!”
“节目呢?”
节目这个问题主要就是初期,如果市场打开了,后期盗版商就替你解决了。
上一世,江万猛开发出VCD后也是自己开发碟片,还向11家音像公司买了版权,自己推出了近百种卡拉OK碟片。
但可惜全给别人做了嫁衣。
“节目我们可以买。”
万峰可没准备给别人做嫁衣,爱多想趁着万燕资金枯竭的时候捡便宜,门都没有。
顾红忠仔细地考虑了能有十多分钟说道:“如果你现在能给我弄来光头,三天我就能把它做出来。”
光头市面上只有两家生产:唆泥和飞力铺,这东西说好买不算太好买,说不好买它也能买到。
这不是问题,咱们不是有巨创贸易吗!
林来嵘不是说了天上除了飞机火箭导弹海里除了军舰潜艇外,就没有她倒腾不来的。
这话其实是吹牛。
万峰不卡巴眼睛能说出一百种她买不来的东西,但保证不包括CD光头。
万峰马上就给林来嵘打电话先期先订购了一千个唆泥212光头。
VCD要推出,今年希望不大,因为有很多工作要做。
接下来,万峰告诉周黎明,等尚海的芯片发过来,一定要到专利局去申请专利。
专利先握在手里再说,至于原来研究MPEG解码器的那些美国老外。
他们死不死关他什么事儿!?
第1777章 我就喜欢有抱负的青年
专利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玩意儿,上一世万峰没走到那一步对专利没有印象。
但这一世他深知专利的重要。
江万猛的万燕最后倒了就是倒在没有专利保护上。
在它把VCD方方面面都研究的差不多的时候,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别的公司买回样机研究透以后,没花多少开发费用就把VCD做出来了。
当别人大卖特卖的时候,作为世界上第一台VCD的创造者,江万猛却没有收到一分钱的专利。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万峰可不会去走江万猛的老路。
VCD出来的每一步他都会申请专利,将来别的厂家要生产VCD没有授权不交专利费,那是想都别想。
那些隐藏在犄角旮旯的杂牌小厂子他可能找不到,但那些闯出名堂的大厂子你往哪里跑?
就算九十年代的法律不健全,但想一分钱不掏也别想过太平。
还有那个跟在万燕后面捡了大便宜的天力,这辈子你就别再想着捡便宜了。
当万燕在1993年底搞出第一台VCD影碟机后,天力总经理成之国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但他既没有马上突破VCD核心技术与万燕一拼,也没有静观事态后乘虚而入,而是迅速突破VCD核心技术解码板,在技术开发上保持与最先进的水平同步,又不冒开拓VCD市场的风险。
1994年7月底天力开发成功VCD解码板后,家用电脑和CD机改装VCD者成为天利解码板的主要用户。
天力财源滚滚。
解码板技术日臻完善时,当VCD市场全面启动后,天力已能生产系列解码板,并首家通过电子部鉴定。
就这样,天力解码板进入电脑、CD机和VCD三块市场,在1995年销售额就突破1。5亿元,成为中国涉足VCD领域最先获利丰厚的企业,并且占据国内解码板市场40%的份额。
现在万峰还没去想怎么把天力上一世的这些行动为自己所用,因为那最少也是两年以后的事情,现在操心有点早了。
他现在要操心的是到尚海去抢人了。
在临行前,他去看了看正在打造的两条生产线。
这一去弄不好就的下个月回来,他要看看生产线的进度。
皮卡的生产线打造已经接近尾声,不日就会打造完毕。
打造完了就是安装,安装也需要一段时间。
估计四月上旬可以安装完毕。
万峰相信那个时候他已经回来了。
原来打造飞跃90CC生产线的那队人在打造完摩托车生产线后马不停蹄地接受了翻斗生产线,现在正打造翻斗车的生产线。
也到了接近一半的进度。
在知道开发区要在六月份开工,翻斗车的生产线打造与安装就显得不那么迫切了。
不过三个月的时间也不是什么轻松的工作,再怎么说翻斗车的生产线也比摩托车和皮卡车的生产线大也长。
万峰从加工车间出来准备和大舅谈谈他离去后工作的事情,在走进诸勇的办公室的时候,意外地看到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
“小强!”
“大哥好!”
青年很有礼貌的样子。
这是大舅的儿子诸英强。
诸勇有两个孩子,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