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在传呼台这里只待了十多分钟就离开了。
  除了传呼台门口的守卫是男的,这里的一切都和雄性没什么关系,他在这里待着别扭。
  再说下午他还要到敬老院福利厂去慰问,也不能在这里停留太长时间。
  万峰骑着摩托回家吃饭,过节的时候他通常都是能回家就回家。
  华国的节日,除了清明节之外,其余的大节日都包含着合家团圆的因素。
  别的日子在哪里对付都行,但是节日通常都是回家陪父亲喝一杯小酒诉说一些家常。
  万俊第一次高考名落孙山了,决定再复课一年,如果明年再考不上万峰就准备让他到集团里实习,然后给他批个项目自己鼓捣去吧。
  而上一世他那连小学都没混毕业的妹妹,现在已经是初三了。
  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万峰当初鼓励她的话是你要是考上高中,要什么给什么。
  大概这成了万芳上学唯一的动力。
  中午的午餐弄得还是十分丰盛的,菜的数量不算多但个个都是精品,全是硬货。
  一家人吃的其乐融融,万峰陪着老子喝啤酒。
  在万峰墙裂的建议下,万水长现在已经彻底不喝白酒改喝啤酒了。
  吃完饭,万芳大声说要到同学家去玩,那意思不言而喻:大哥给钱!
  这个妹子简直是把自己当提款机了。
  万峰给了她一把花花绿绿的票子,万芳兴高采烈出去了。
  “你怎么不到同学去玩玩?或者出去溜达溜达?别老憋在家里,去和外面的人接触接触,这样对你的学业也是有帮助的。”
  “不知道去哪里玩!”万俊弱弱地说。
  万峰给了他几张大票:“到洼后大集去买点什么东西,或者到许斌的娱乐城去打打游戏,以后学习结束后不许在家里待着,多和人接触接触。”
  “可是不知道怎么和人接触呀。”
  “这还不容易,你现在就到许斌的游戏厅去,去买一百块钱的游戏币,然后请游戏厅里所有的人打游戏,你就知道怎么和人相处了,去吧!”
  现在开始必须得让万俊和社会接触了,万一明年考不上到工厂里实习,不和社会上的人接触将来怎么管理企业?
  不会说话不要紧,咱不是有钱吗,花钱请人陪你唠嗑行不,三说两说不就会说了吗。
  万峰确信,万俊只要按照他的方法请游戏厅里的人打一次游戏,那就有的是人陪着你扯蛋。
  多扯蛋也是说话的一种锻炼。
  万俊看样子有点忐忑地出去了。


第1602章 烟火晚会
  下午万峰要到敬老院去慰问,然后到福利厂去视察。
  所以吃完饭和母亲打个招呼就出门了,在下面的大道边用大哥大打了一个电话。
  十分钟后一辆小货车就开了过来。
  这是一辆造型非常奇特的小卡车。
  这款小货车是南湾厂一些年轻的技术工人闲着蛋疼的时候自己敲打出来的,基本就是四不像农用运输车的改装版。
  但除了发动机还是突突突外,其余的已经脱胎换骨和四不像没啥相同的地方了。
  四不像是专门干脏活累活的,因此外形设计只要过得去就行,一看就给人一种不上档次的感觉。
  而这辆改装版的就不是干那种傻大黑粗活计的了。
  驾驶室弄得相当精致,流线型的设计,全景曲面挡风玻璃,弄得有五六分皮卡的影子了,除了车厢长了一点。
  这种造型好意思让它去拉沙子转头吗?
  万峰当初第一眼看到这玩意后愣了半天,笑骂了一句那个叫依梦的设计者败家玩意儿。
  不过这小卡车确实造得挺好看的,这个叫依梦的家伙设计造型还是相当有想象力的。
  这车虽然没打算推向市场,但是在工厂里做个短程运输还是相当不错的,于是就又造了两辆还有了自卸版本。
  谁知那些配套厂认为这是个东西,小巧玲珑而且单杠发动机还省油,就是平时开这出去也不掉价。
  当然突突突的声音影响档次。
  于是你要一辆他要一辆,现在竟然还接了一两百台订单。
  这让万峰十分无语。
  这胡闹的东西也有人要?
  这还真让他产生把它推向市场的想法。
  等小翻斗投产后,就给它换个四缸的柴油机,当皮卡推出去。
  现在开到万峰面前的就是这么个玩意,两米半长的车斗里装着从服装厂拉出来的棉袄棉裤,还有几麻袋的苹果。
  这都是送给敬老院里的老人的。
  这马上就要到冬天了,取暖的东西要提前预备好。
  虽然敬老院室内冬天的温度不成问题,如果老人们不出屋根本就用不着这些棉袄棉裤的,但是谁能不保证他们不出去?
  如果他们想到屋外走走这些东西就是必需品了。
  至于苹果,现在的辽南能买到的水果也就是苹果和一些梨了。
  梨不利于存放,万峰也就只买了几百斤苹果。
  敬老院的赵院长知道万峰会来慰问,老早就率领敬老院的管理人员候在门口了。
  万峰坐着小货车到了敬老院门口下车和赵院长寒暄。
  敬老院的老人们对万峰也是笑脸相迎,他们知道他们有了今天不愁吃不愁穿能安心地享受晚年的日子都是因为这个青年。
  车上的东西全部卸进了敬老院的仓库,然后由敬老院分发下去。
  万峰挨个和老人们打招呼,问一些生活问题,比如吃的好不好,睡的习不习惯之类的话题。
  老人们频频点头,连说好好好。
  随后万峰又到老人们居住的屋子里挨个看了一遍。
  敬老院的卫生工作做得相当到位,哪个屋子都是干干净净的,这让万峰很满意。
  期间着重看了食堂,每个单位食堂就是一面镜子。
  只要看看该单位的食堂,基本就可以断定一个企业的风格和经营状况。
  敬老院的食堂卫生更是让万峰点头。
  最后万峰又给每个老人发了一百元的零花钱。
  赵院长挥手告别后,万峰转进了福利厂。
  万峰到敬老院慰问的时候,周永义就看到了。
  因此万峰从敬老院出来他就恭候在福利厂大门外了。
  “福利厂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员工们正在学习各个环节的制作技术。”
  别看麻将这东西不起眼,但是加工流程也不少,从原料混合到冲压、开料、刻字、上色、打磨、包装等。
  当万峰一进入麻将车间,立刻皱起了眉头。
  和敬老院挨着的是福利厂的办公楼,生产车间在另一面,远离敬老院。
  但是此时万峰才发现虽然机械的噪音不大,但是有机塑料打磨产生的粉尘还有麻将打磨环节中使用的废水会产生相当大的空气污染。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否则这些污染会影响敬老院老人们的健康。
  这时万峰才知道吧福利厂和敬老院建在一起是个多么大的错误。
  福利厂的生产项目得改变,得改一个没有空气和水污染的项目。
  但是改生产什么万峰还需要想一想,暂时先凑合生产着,让他们尽量地降低粉尘和污水的排放。
  等他想好了项目马上就改。
  福利厂里的员工对人身体是残疾的,但是精神却是乐观的,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容。
  万峰照例问了些吃住方面的问题,这些人的回答都是满意。
  万峰在福利厂待了很长时间,等他从这里离开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走回家吃完晚饭,万峰就来到南湾厂。
  晚上整个南大湾各个厂子都会燃放数量不一的烟花,这已经成了南大湾的一项传统。
  当四五年前的南大湾里第一个厂子南湾厂在建厂后的第一个国庆燃放了上千元的鞭炮烟花起,这就成了一个传统。
  后期南大湾里所有的厂长都跟着效仿,竟然形成了一个节日。
  每到晚上,四面八方十里二十里的那些闲着没事儿的人会特意跑到将威来看南大湾里放烟火。
  今年同样如此,晚上七点多钟,南大湾里就全都是人,人们聚集在那条绕湾公里上或者四周的山头上等着八点钟开始的烟火盛会。
  七点五十左右,各个厂开始行动,每个工厂门前都有个空旷的小广场,烟火就在这些小广场上燃放。
  为了安全起见,这些烟花不会同时燃放,都是一个厂子接着一个厂子燃放。
  这个厂子燃放完毕下一个厂子就接上。
  就是中间出现了意外也会因燃放的规模小会得到及时的处理。
  这样的燃放法另一个好处是烟火晚会会持续很长时间,等这些绕着山湾的厂子一家一家放完,大约要持续两个小时时间。
  烟火燃放的顺序自然是自东向西,因此八点钟,东湾第一家小厂子门前的小停车场上烟花开始腾空而起。
  一年一度的国庆烟火晚会正式开始。


第1603章 铁路终于有眉目了
  每年的烟火晚会最忙碌的大概就是韩广家的安保公司了。
  因为从四面八方来的人多,治安是一个问题,再有一个就是救火和放烟火了。
  从大前年一个小厂子因为不规范的烟火燃放引起一场规模不算很大的火灾后,安保公司就全面接管了烟花燃放的任务。
  专门有十多个人负责一家一家地燃放烟火,同时还有一辆水车和几个冒充消防队员的人严阵以待,随时应对突发的火情。
  别说自从安保队接管后火灾倒是没有再发生过。
  这些放烟火的安保队员倒是乐不得的,这噼里啪啦的多过瘾呀,所以每到国庆和春节都抢着放。
  安保队有人不干了,也要参加放烟火的工作,竟然为了放烟火差点发生内讧。
  最后达成协议,每年国庆春节轮流放事情才算作罢。
  这事儿把韩广家还气得够呛,把万峰笑得够呛。
  合着安保公司里平日里一个个非常严肃的家伙,在烟火面前就显了原形。
  安保公司接手以后一改以前放烟花的时候乱七八糟百花齐放的情况,而是变成了一家一家独自燃放的局面,最大地保证了安全。
  第一家的烟花马上要放完的时候,第二家的烟花就接上了,这样一家一家连绵不断燃放的时间变长,观赏效果大大加强。
  一家的烟花其实也就放个一两分钟,但是架不住南大湾里上百家厂子,一家接着一家一放就是两个多小时,中间就没有间断的时候。
  放烟火的快乐着,看放烟火的脖子都看酸了也痛并快乐着。
  这种事情从来少不了的栾凤,她自然看的异常兴奋,不时地发生欢呼。
  万峰觉得栾凤若是赶上有病估计也会带着病躯跑来看热闹。
  有一首歌叫《死了都要爱》,她这一定是死了都要看。
  如果栾凤光是看也还罢了,她是要亲自下场去点的,就算安保公司全盘接手了也不行。
  “我花一千好几百块凭啥让你们过瘾呀?不行!我必须要点一个。”
  安保公司的人哭笑不得,只要给栾凤开后门,让她点了一个最大的烟花。
  栾凤点烟花就像早期军队放得导弹一样,放完了就不管了,管你往哪儿飞。
  栾凤是点完了就跑,烟花往哪儿跑就不关她的事儿了。
  张璇站在传呼台的最高出望着下面南大湾里此起彼伏的烟花一脸的羡慕。
  都不用到现场去看那混蛋此时一定和凤姐在一起看放烟火,因为以前她也和他们在一起。
  但是今年她就只能被拴在这里了。
  坏蛋一定是故意想了这么个买卖把自己拴在这里,他好和凤姐在一起。
  一定是这样!
  这个坏蛋,让他晚上睡觉蹬被子冻屁股!让他晚上起夜的时候找不着厕所!让他某物件站不……算了,这个就免了吧,将来自己也得用呢。
  “啊欠!”万峰这边突然就打了个喷嚏。
  这咋平白无故地打开喷嚏了?谁在背后念叨自己了?
  烟火晚会一直持续到十点半才结束。
  当最后一盏烟花在天空熄灭,南大湾里聚集的人群也开始四散。
  “送我回家呗?”
  栾凤眼神火辣辣地道。
  对于美女的邀请,万峰没有拒绝,开着车把栾凤送回家。
  民间有句俗话叫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万峰今晚就成了肉包子,一去无回了。
  节日过后,一切又回到原来的样子,该上班的上班,该干活的干活,该溜达的溜达。
  在国庆过后的第二天,万峰终于在将威看到了那条火车道的路基。
  近四个月的时间,一条五十多里长的路基终于从红崖火车站修到这里了。
  但这是一条砂石路基,上面还没有架设铁轨,若是要铺设铁轨估计还得几个月的时间。
  砂石路基一直修到卧虎村前的小桥,那里有一块平整的地,这里就是将威车站。
  三角地外围那条小河的河西岸,一片上百亩的土地将成为货场。
  与路基姗姗来迟相比,这里的车站倒是先建设的差不多了,因为没有客运只是货运,因此这里的建筑并不复杂,就是路边简简单单的一座二层小楼。
  万峰和红崖公路负责施工的李志江队长坐在路边的一个沙堆上扯闲篇,话题主要是这段铁轨的建设问题。
  李志江万峰也不算陌生,将威到乌炉乡政府这条九里地的柏油路就是他们铺设的。
  红崖公路的柏油铺设在北辽省都是鼎鼎有名的。
  就是上一世的二零一五年以前,辽南地区没有一个地区的公路能压过红崖路段。
  不管是渤海营口包括东丹鞍山地区,有一个地方算一个地方,红崖的路是最好的。
  但是他们公路修得好不等于铁路路基也能修好,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李志江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兄弟,咱们红崖到渤海的地方铁路红崖段的路基就是我们铺的,这也好几年了吧,你看有问题吗?”
  原来这条地方铁路的路基也是他们干的,这样万峰就放心了。
  虽然路基已经修到了将威,但是中间那个过河和过沟桥梁并没有架设完毕。
  现在乌炉境内几道过沟桥还在架设当中。
  铁轨铺设是由渤海地方铁路局施工,计划在明年开春开始铺设,到明年五一的时候能铺设完毕。
  有了这条铁路,将威这条公路的运输压力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将威这地方其实挺偏僻的,一条因纳河几乎把将威西方和北方的路全堵死了,往东又有山。
  严格算来只有一条乌黑公路在承担运输作用。
  明年诸平终于下定决心修山后小队到孤山的桥了,就是为了缓解这条公路的压力。
  这座桥其实早就该修了,一直没修不是因为资金的问题,而是老没拿定这座桥要建成什么规模。
  不能建的小了,到汛期一场大水桥会受到损害。
  要建就要建一座大桥,最起码也得像孤山乡附近的孤山桥那样的规模。
  现在终于要修了,不但修桥,这条因纳河在将威这一段还会修一些项目,这一段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1604章 金龙鱼豆油
  当万峰看到小舅诸平关于因纳河改造的计划书,嘴里一连说了一串的握草!
  这计划有点惊世骇俗了。
  诸平的计划是在山后面相孤山乡的地方修桥,而在桥的下游在山后和洼后之间那道急水流处建水电站,而在水电站下老道口哪里再修一座桥,把将威和北方的孙家堡连接上。
  这计划在别人看来有点太扯了,就是万峰看了也有些吃惊。
  虽然修桥和水电站他都曾经有过想法,但那时也仅仅是个想法而已。
  小舅这是真准备开干了。
  不会是和小舅们产生矛盾,一股火憋心里要找个发泄口放出去才想出这个开脑袋的主意吧?
  “小舅!你修个桥也就罢了,你怎么想起修水电站了?你知道修一个够咱们全将威用电的电站得多大吗?”
  电力这个问题其实还是相当严重的,就算将威现在是红崖县重点保护的地方,但是电力依然不足。
  一个星期总会有几次停电的时候。
  南大湾的一些小厂几乎都有自己的柴油或者汽油发电机,以备停电的时候应急。
  那是小厂,像南湾厂这样的厂子一旦停电就只能放假。
  这个问题万峰前两年也想起过,但之所以没有实施是因为因纳河的自然条件不太适合建一座大一点的水力发电站,建小的又没啥用。
  最后也就搁置了。
  像将威这等工业规模,没有一个几万千瓦左右的发电站根本就是聊胜于无。
  但因纳河这条水流根本就建不起这么大规模的电站,因为河两岸地势平坦都是农田,根本蓄不起那么多的水。
  若是能蓄那么高的水位,孤山乡和北方的孙家堡一带和将威山后洼后怕就成泽国了。
  这是这个水电站被万峰搁置的原因。
  不想小舅却给捡起来了。
  “我想这水闲着也是闲着,就想修个小水电站,没准备修大的,能供将威村家家户户点灯照明看电视就行。”
  就为这个呀!
  如果只为了满足将威全村千余户家庭用,这倒是行!几千瓦的电站就够用了。
  这种规模的水电站因纳河倒是建得起,只要把水电站上游两岸的堤坝加高加固一些就可以了。
  “但是这些东西你算过花多少钱吗?”
  这两桥一站万峰估计得几百万投资。
  将威村虽然这些年靠着征求积累有些家底,但也就千万左右的家底,不可能一下就全拿出来。
  洼后的资产上亿,但是让洼后自己拿钱显然不可能。
  再一个就是他南大湾了。
  其余的小队可以忽略不计。
  “我觉得你建学校的那招就不错,洼后出一部分,村里出一部分,你再出一部分,余下的靠捐款再出一部分你看怎么样?我们也准备建个功德碑。”
  万峰呵呵一笑,这些人学这个怎么学得这么快呀?
  再说功德碑建多了还有价值吗?这不是扯吗!
  “那你先捅咕吧,看看最后能弄到多少钱,最后不够的算我的。”
  万峰不反对修桥,这是好事儿,如果将威往西和往北能建出两座桥,那样出去的路就多了。
  下一步再在卧虎队那里开一条往南的路,将威也就算四通八达了。
  十月是个收获的季节,不论是田野里还是人们的脸上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大爷家大哥是不是也在收地呀?等他收完了地也就该下来了。
  自己好像还没帮他把地方收拾好。
  冲压厂已经搬走了,那么就替大哥收拾收拾吧。
  干点活吧。
  说干就干,万峰马上找人收拾那栋空闲下来的小院子。
  村里的冲压厂搬去了东山工业区,这里就被万峰租了下来。
  以前的格局明显不适合安装电池生产线,就得改。
  房子按照万峰的要求重新坚壁,这样用了三天的时间。
  当里外都收拾好以后,万峰就把那条电池生产线整个搬到了这里。
  这样万千祥来了以后就可以无缝对接地接过厂子,继续生产,不耽误一点时间。
  不管怎么说,万峰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了。
  待这一切收拾好以后,已经是十月十号了。
  万峰突然想起刘胜光已经到了收豆子的季节了,感觉准备了十万块钱送了过去。
  当万峰来到黄辉刘胜光的油坊的时候,发现刘胜光的院子里已经收了大概有几千斤大豆。
  而且还有人赶着马车来卖豆子。
  今年的大豆价格比去年稍微涨了一点,是一毛八分钱一斤。
  如果刘胜光要收五十万斤大豆,手里就得有十万块钱。
  万峰就正好送了十万块钱过来。
  “你现在欠我十五万了。”
  一听十五万刘胜光一脸苦相。
  “也不知道我这是不是上了贼船。”
  “呵呵,现在想下船是别指望了,下不来了,有没有试验试验出油率。”
  刘胜光收了一千五百斤大豆,给那个农民结账后陪着万峰靠着墙根聊天。
  “试着榨了一下,一千多斤豆子,出了一百五十八斤油。”
  “这个出油率还可以,要是能达到十六个油就行了,走走看看你榨的油。”
  刘胜光领着万峰进了仓库,看到了油坊做试验时榨出的豆油。
  根据万峰的设计,这些豆油都装在透明的塑料壶里,外面贴着商标,看着非常的喜人。
  万峰拎起一壶豆油拿到外面的阳光下透过阳光看油的清澈度。
  商标果然是万峰建议的金龙鱼。
  “沉淀过滤了没有?”
  “就沉淀了一夜就装壶了,过滤了。”
  沉淀的时间稍微短了点。
  如果是个人拿回家吃,过滤完就可以拿回家里,因为豆油里的沉淀物是油角和磷脂,可以食用对人没有什么危害。
  但是你装壶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就影响美观了,而且磷脂在做菜遇热爱冒油烟,因此还是沉淀时间长点好。
  热轧的豆油和冷轧的豆油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气味。
  热轧油有一种天生的香气,不过也就是闻着好闻而已,做菜的时候和冷轧油没有什么区别。
  总得来说,刘胜光的豆油品质还算不错,而且还没有一点掺假。
  刘胜光这还是才开始干,等干一段时间,相信油的质量还会提高。


第1605章 机会
  之所以强调刘胜光的油没有掺假,是因为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假冒伪劣商品。
  去年实行的物价闯关失败后,物价疯涨,直接导致经济增速骤降,假冒伪劣商品开始大面积出现。
  这让本就被闯关弄得怨声载道的社会更是充满了怨气。
  再加上华国当时面临国际社会的制裁,米国两度宣布对华制裁措施,力度不断升级,包括暂停一切高层互访,中止海外公司在华投资。
  随后欧共体、七国集团以及20多个西方国家先后发起对华制裁。
  整个八九年全国上下弥漫着阴郁、紧张和动荡的气氛。
  经济动荡也扰乱了社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深化改革不再被频繁提及,报纸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声音多了起来。
  十年来忙着致富的人们开始焦虑、动摇、观望,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八九年不到一年时间内,全国私营企业数量减少一半。
  大概全国唯一没把这些放在心上的就是将威了。
  作为过来人的万峰是知道大势发展的,这些小风小浪根本没当回事儿,该吃吃该喝喝。
  他知道就算有浊浪排空,改革的大船依然前行,这就行了。
  因此将威的一切几乎没受什么影响,甚至产品的销售受到的影响也不大。
  反正生产出来的东西几乎没有积压现象。
  正因为现在市面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万峰更是对自己的企业和与自己企业有关的配套厂的材料来源抓得非常的紧。
  严禁假冒伪劣材料流入。
  这正是一个树立品牌形象的大好时机。
  这也是万峰再三叮嘱刘胜光不要掺假的原因。
  有了万峰资金的支持,刘胜光开始大规模的收购大豆。
  虽然粮票这种东西还需要三年的时间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华国面临的粮食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其中一些不是主粮种类的粮食管理已经相当的宽松了。
  只要农民把自己该上交的数额交够,手里剩余的粮食国家已经不太管你怎么处理了。
  大豆不属于主粮,因此也属于管理不那么严格的种类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胜光每天收购的大豆在一万斤上下毫无压力。
  他的收购价比国家收购价还高了一分多,因此他收购大豆的工作比较顺利,每天到他这里卖豆子的农民络绎不绝。
  收回来的豆子不能都在场院里堆着吧,他的油坊也效率全开,开始加工。
  因为有当时比较先进的烘干加温设备,油坊的出油率始终稳定在十六个油左右,有时还能达到十七个油。
  十月二十号,金龙鱼牌豆油经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正式上市。
  南湾集团首先订购了二十吨的全年用量,服装厂紧随其后订购了十吨。
  南湾集团现在就是这个将威工业的风向标,南湾集团若是往东跑,后面保证没有奔西边去的。
  那些配套厂领导一打听,这个刘胜光是万峰的小学同学,这事儿也就不用人指点了。
  你三吨他两吨地也订购刘胜光的豆油。
  还担心豆油卖不出去的刘胜光傻眼了。
  五十万斤大豆听着不少,也就二百五十吨左右。
  就算油坊的出油率维持在百分之十六这个高点上,一吨大豆也不过出三百二三十斤油。
  二百五十吨豆子能出八万斤油,也不过四十吨。
  万峰和他媳妇的厂长就干掉了快一半了,剩下的也就够十个八个小厂的订购的。
  这也不够呀!
  现在这些厂子都不够用,哪里还用什么零售呀。
  刘胜光这时才相信万峰的话:只要严把质量关,销量根本不是问题。
  豆油市场价是一块七一斤,刘胜光按照市场价还给这些订购的厂子一些优惠,即便这样,卖豆油的钱基本上就维持了油坊的收支平衡。
  他要做的就是把那些豆饼卖出去变成利润。
  与豆油相比,豆饼就不值多少钱,八分钱一斤。
  当猪肉达到两块五六一斤的时候,个人家养猪也就多了起来。
  不养不行呀,除了高收入地区,普通地方的人连肉都买不起。
  以前养不起,一家养个一头两头的。
  现在肉价这么贵,养猪的数量自然也就多了起来,一般人家养个三个两个就很平常。
  这样过年自己留一头自己家吃,还能卖个一头两头出去,为家庭增加一点收入。
  毛猪的价钱也快达到一块了,一头猪若是卖出去能为家庭带来二三百的收入。
  有经济头脑的人会养四头五头的。
  那时的猪还没有速成,都是一年成猪,这需要大量的饲料。
  个人家打那点豆子,除了交公粮外剩下的拿到油坊换豆油豆饼,但那点豆饼养猪明显就不够了。
  那就只有靠买了。
  就这样你家买一块豆饼他家买一块豆饼,刘胜光手里的豆饼也在慢慢的消化。
  这是刘胜光自己的事情,万峰现在可没功夫管他的油坊,一年三万四万利润在项目他眼里都是过家家的玩意儿,没啥值得关注的。
  他现在关注的可是未来几千亿米元市场的商品。
  比如程功带回来的芯片成片。
  程功是回来的日子正是刘胜光的豆油进入市场的第三天,也就是十月二十三号。
  他带回了二十个成片,回来的第一时间就向万峰做了汇报。
  “我们元件五厂的实力还是可以的,良品率非常的高。”
  “芯片的质量怎么样?”这个是万峰迫切需要知道的。
  “完全达到了要求,甚至还超出了预计。”
  这块希望一号芯片没有进入纳米阶段,还是微米芯片,作为半导体生产的龙头企业,元件五厂能生产出来并没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