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合同谈完,苏方要的第一批物质清单也出来了。
  一万条毛毯,十万个暖水瓶,一万件裘皮大衣。
  万峰看到这个名单是非常的惊讶,虽然和后世网络上流传的段子有出入,但出入不大。
  后世网络上的段子是手电筒、暖水瓶和裘皮大衣。
  在这里手电筒变成了毛毯,其它没变。
  看到这份第一批的物资名单,万峰叹息一声:中原地区的狗要遭殃了。
  所谓的裘皮大衣就是狗皮大衣,西方人可是拿狗当家庭成员的,游牧民族狩猎的时候,狗是他们的伙伴。
  所以用狗皮做的服装不好意思叫狗皮,而是假惺惺地起了个裘皮的称号,在西方统一称裘皮。
  这个名字当年可是很唬了不少华国人。
  万峰上一世都是受害者,不知道裘皮的什么玩意儿,一派高大上的风范。
  后期才明白原来就是特么狗皮。
  这些物资是由宝利科技服务公司负责采购,马豪情就是负责具体采购的主管。
  这还是只是头一批物资,接下来苏方要是物资可是涵盖几百个品种,上百万件物品。
  马豪情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有多重。
  没关系,这不是有万峰在吗。
  这些万峰和马豪情搞友谊可不是白搞的,这个时候岂有不为朋友分担困难的责任。
  “毛毯和暖水瓶就交给我了,你就专门负责裘皮大衣就行,怎么样!爷们够意思不?”万峰拍着胸脯一派为国分忧的样子。
  马豪情比他大十几岁,因此称爷们没毛病,难不成还称哥们呀?
  这个时候不往家划拉还等什么。
  虽然万峰看不上这些物品那点利润,但是洼后大集上可是有很多人指着这些普通物资过日子呢。
  这还只是第一批,接下来还有很多批。
  全国的厂商等回过味来都会来找马豪情的,但已经被他先下手为强了。
  四十八架战斗机,每架三千五百万米元,这是十七八亿米元的交易,按当时的汇率换算成华国币也是七十多亿。
  除掉其中的十多亿是要用现金支付,其余的可劝是物资。
  六十多亿呀!
  万峰倒没打算都划拉到洼后大集,但划拉一半过来没毛病吧。
  三十多亿,这可是养活出不少百万富豪出来的。
  当然这个世界可没有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发生。
  光靠嘴忽悠是不可以的,谁又不傻。
  马豪情在这里面能得到多少好处,只有他们两人知道。
  当然以后的物资也是万峰有优先挑选权。
  在鲜花和拥抱中,苏方代表团喝华国代表团依依不舍的分别。
  在飞机腾空后,华国代表团欢声一片。
  华国原本的计划是以四千万的价格先期引进四十八架苏27,后期再引进。
  想不到代表团竟然每架又省下了五百万米元,这可是为国家省下了两亿四千万米元。
  在八十年代末期,这两亿四千万米元对贫困的华国来说可是天大的数字。
  这必须立功受奖。
  于是,这个集体获得了集体二等奖,其中还有个人获得了一等奖。


第1512章 禽兽不如梁红樱
  万峰和陈道滥竽充数地也跟着获得了二等奖的奖章。
  两人还得到了代表团的特别表扬,万峰的资料和经验以及临场的建议对这次谈判起了很大的作用,而陈道在酒桌上的发挥也是决定性的。
  万峰自然会把这种功劳算到代表团全体成员的身上,其中领导的作用又被他看似轻描淡写其实很重地提了提。
  最后大家皆大欢喜地聚了一顿餐,准备各回各家了。
  现在判也谈完了,奖也获得了,物资也拿到手了。
  该荣归故里了。
  在临行之前,万峰宴请了一些人,是以分别聚会的名义。
  这些人以京圈里和半导体研究生产为主,有万首吾、米广南等各个单位的主事人,当然也有陈虎诸国雄等几个军人。
  聚会在一个不算很起眼的饭店里举行,席间气氛融洽热烈。
  众人想谈甚欢。
  酒过三巡之后,万峰做了简短的发言。
  先说了一些认识各位深感荣幸之类的话,然后是依依惜别之情,最后画风一转,向在座的电子行业的当家人发出邀请。
  邀请他们到南湾厂去视察指点。
  万峰完全拿出一副乞丐要饭的架势,把自己的小厂说得可怜兮兮的。
  什么人才匮乏,没有技术指导,诚恳地希望各位首都界的领导们能光临指导。
  当然一切费用都是他们负责。
  这番话让诸国雄相当的鄙视,特么的你连九轴五联动的机床都快造出来了,竟然还说人才匮乏没有技术。
  谁信呀!
  他信不信无所谓,有人信就行。
  万峰的建议有响应的有反对的也有没表态的。
  万首吾最后提了个建议,六月初他会带几个人到南湾厂去看看。
  宴会结束后,万峰还向与会者发了纪念品。
  每人一台日本进口的松下单反相机。
  到会的有十几个人,这些相机也是花了万峰好几大万。
  得到相机的人自然是眉花眼笑,皆大欢喜。
  八九十年代开始,有一台日本相机那也是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好几千元呢。
  种子是撒下去了,能不能开花结果就无法预测了。
  就算能开花结果,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万峰就没办法掌握了,一切顺其自然吧。
  万峰和陈道与首都的新旧朋友们告别,坐北晶到渤海的特快列车回家。
  八九年五月十一日下午四点,万峰和陈道回到了将威。
  两人在三月初离开将威又在五月初回归,整整两个月。
  这和万峰的预测基本吻合。
  在湾口万峰和陈道告别,陈道急着回家看他小媳妇,和万峰道别后沿着乌黑公路上东山了。
  万峰则转头跑到韩广家去抱儿子了。
  人还没进门声音先传进去了:“我儿子在哪儿?”
  饭店里几个吃饭的人面面相觑,这进来一个找儿子的,谁是他儿子呀?
  坐在吧台里的梁红樱一听这声音,本能把怀里的儿子隐藏在柜台下。
  你倒是把自己也隐藏起来呀,你露在吧台外面说儿子不在她这儿万峰会信才怪。
  “拉倒吧,你在这里坐得板板整整的,告诉我儿子在楼上睡觉,你当我是白痴呀!赶紧把儿子拿出来我看看,像不像我?”
  “要是像你可特么完犊子了。”
  梁红樱依依不舍地把孩子从吧台底下抱出来。
  “你可要小心呀!你们两口子抱孩子我一点都不放心。”
  这话信息量很大,显然栾凤是来抱过了,大概梁红樱还被吓得够呛。
  小孩圆圆的小脸,白白净净的,两个黑葡萄的眼睛望着万峰滴溜溜乱转。
  穿着个红色的肚兜,下身穿个开裆裤,露着个小小鸟。
  对着万峰笑嘻嘻地手舞足蹈。
  “叫爹!叫爹有钱花!咦!这孩子咋不回说话呀?”
  梁红樱无语了:“你家孩子两个月就会说话了?”
  “我妈说我两个月就会说话。”
  “说啥了?”
  “哇哇!”
  “那是哭,是人都会。”
  万峰从兜里掏出一付半寸厚的金手镯,往小孩的手脖子上套,这家伙套上去小孩两个胳膊一挥舞,这家伙金光闪闪,满室生辉。
  梁红樱一看那么厚的镯子,又看看自己手腕上的镯子,从吧台里飞一般跑出来。
  “哎呀我去!你给我儿子戴这么大的手镯子,你是想把我儿子的胳膊累弯呀。”
  这一对镯子怕是有几十克了,这么点小孩哪里能承受的了。
  梁红樱手脚非常利索地就把手镯子腿了下去,揣她兜里了。
  “喂喂!该死的梁红樱,这不是给你的!”
  “我是他妈,我给他收拾着。”
  完了完了,养个孩子喂猫了!没事儿我买手镯子干什么?
  一个男孩子我买金手镯,我这不是没卵子找茄子吗!
  失败!失败中的失败!这脑袋一定是被驴舔了。
  小孩感觉手上金光闪闪的东西没有了,有不乐意的趋势,呜呜哇哇地不知叫些什么。
  “你那混蛋妈把爹给你的手镯子抢去了,记住爹的话长大不养活她,听到没有?别急!干爹还有。”
  万峰变魔术般又掏出个盒子,从里面拿出一付长命金锁,挂到小孩的脖子上。
  “梁红樱你给我听着,这金锁你要是再收拾你兜里,我就和你翻脸!”
  “翻呗!看有翻书快吗!”梁红樱压根没当回事儿,喜滋滋地回答。
  她心里已经在盘算,把那对小孩的手镯化了融合到她的手镯里,这样她就有一对大手镯了。
  如果万峰知道她心里在想这个,一定会送她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禽兽不如!
  “广家呢?”
  “带着他的队伍到南大山跑步去了。”
  晚饭前跑步?这是什么科学训练方法?这不狗带嚼子胡勒吗!
  万峰抱着孩子在梁红樱提心吊胆的目光里玩了十多分钟。
  “那孩子还给你,看把你吓的。”
  梁红樱接过孩子如释重负,总算安全了。
  孩子还是自己抱比较放心。
  万峰看看五点了,栾凤和张璇该下班了。
  他准备在门口等着和她们打个招呼,免得这两个二货明天又怪他回来不先和她们打招呼。
  万峰走出酒店站在门前。
  此时正是南大湾工厂下班的时候,从南大湾里涌出一股车流,无数辆自行车从湾里涌了出来。


第1513章 大师和方丈
  自从张璇学会开车以后,她就成了栾凤的御用司机,不花钱的司机栾凤当然满意了。
  但不满意的时候也不少,比如现在……
  在自行车流过了高峰之后,张璇小心翼翼地开车出了服装厂大门。
  “我发现你开车胆子越来越小了,怎么越开越慢呀?看看!两个轱辘的都比咱们跑得快了,我下去走都比你快。”
  “那你还不下去走。”张璇说话从来不多,但每一句都直指要害。
  “死张璇,车是我的我凭什么下去走?超它超它!”前面一辆从南湾厂装出货的卡车在慢吞吞地往前走。
  张璇笑嘻嘻地不说话,也不超车,就跟着卡车的屁股后面慢慢地走,把栾凤气得够呛。
  “今天都十一号,万峰该回来了吧?”张璇随口问了一句。
  她有点着急了。
  万峰给她选的小楼盖到二层了,坐落在南大山山顶的传输铁塔也安装完了。
  设备也拉回来很长时间了,就等着小楼盖好就安装了。
  可是他人还没回来,也不知道BB机生产的怎么样了。
  “你着急了?万峰可是我男人,你可不许瞎寻思。”
  栾凤的话让张璇有点心惊,好在她天天和栾凤在一起,知道栾凤是说者无心。
  “谁瞎寻思了,我这边小楼也盖得差不多了,铁塔安好了,还不知道他们厂子的BB机生产的怎么样?”
  “你个笨鸟,你不会去问问老顾,从咱们厂到华光分厂也就几十步的距离。”
  “那怎么好意思呀,好像等不得豆烂的样子。”
  “有啥不好意思的,明天我去给你……哎呀不用去问了,坏蛋回来了!”
  此时车已到湾口,一个人就站在路边拐弯处笑呵呵地看着她们。
  栾凤从车窗伸出脑袋对着万峰挥手。
  万峰拉开车门坐到后排上。
  “这回怎么样,我回来可是就站在路边等你们了,省的你们说我第一时间不去报道。”
  “这回表现不错,值得表扬。”
  栾凤剥了一块糖面对万峰:“张嘴!”
  “不喜欢吃糖。”
  甜了巴索的东西万峰一向不怎么喜欢。
  “张嘴!”栾凤不为所动猪腰子非常的正,坚决不改变主意。
  万峰只好张嘴,一块软糖飞进了嘴里。
  “晚上一起吃饭呗?”
  “我还没回家呢,明天吧,到我家下面停一下,厂子里怎么样?”
  “挺好呀!和以前一样形势一片大好,这回出去又有什么新鲜故事没有?”
  “有哇,想不想听听陈师傅酒战群雄的故事?”
  “喝酒呀!那有什么好听的,有没有新奇一点的。”
  “同志!不要心里老燃烧八卦的火焰,小心把自己烤焦了。”
  “懒得理你,还走不?”
  “暂时没有走的打算,家里的活儿多了去了,我得都处理的差不多了再出去。”
  从小树屯南边到北边也就二百米的距离,这些废话说完车也就到了万峰家下面。
  张璇在路边停车,万峰下车挥手目送轿车离去。
  “喂喂!你咋没问BB机的事情?”
  车都过小树屯村北头的小桥了,栾凤猜想起这茬。
  “他刚回来,大概也不知道工厂里的情况,问不也是白问吗!”
  “有道理,明天去问就行了。”
  待轿车离去,万峰站在路边目光转向洼前山下那块坡地。
  因为距离较远,中间有茂密的玉米地遮挡,再加上今天是个阴天光线不好,就算那块地是山坡也有点看不清楚。
  两个月的时间,敬老院的房子应该盖得差不多了,估计也该到上梁的时候了,再不上梁雨水就该多了。
  万峰刚想到雨水,不想一个雨点就落到了他脸上。
  凉飕飕的这个酸爽。
  握草!说下就下呀。
  雨从西边来,西边的田野上已经响起雨打植物叶子的刷刷声,并且这声音正以极快的速度向万峰袭来。
  万峰转身就往家猛跑。
  不跑不行呀,这明显就是一场急雨,他若是跑得慢点就得变落汤鸡了。
  万峰风一样跑到家,前脚刚进门,雨就哗一声铺天盖地而来。
  这场雨明显不是给万峰洗尘的,因为洗尘根本用不了下这么长时间,好家伙足足下了半了夜,到下半夜时分才渐渐变小。
  这要是给万峰洗尘,估计都洗秃噜皮了。
  母亲说这一个多月老天一点雨没下,地都快干死了,这回好了。
  好什么呀!久旱之时下这么急的雨这还不都顺垄沟跑了,过两天太阳一出来照样旱。
  第二天一早,雨并没有停,天空依然淅淅沥沥的。
  吃完早饭,万峰穿着拖鞋打着雨伞晃晃荡荡地往南面走。
  在走到湾口的三叉路口的时候,没有往东去往湾里的岔路走而是向西奔着村委会来了。
  将威村委会和小树屯队部挨在一起,这两栋建筑不知当初是谁设计的,整的像两座挨在一起的庙一样。
  万峰很少到这两栋建筑里来大概就是出于这种原因。
  当初万峰的这个比喻遭到了将威村和小树屯小队干部的集体驳斥。
  他们竟然还舔着脸问如果这是庙他们是什么?
  你看他们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这两栋建筑是庙,他们明显就是和尚呗,难不成还是尼姑呀?
  村委会门口李泉诸平还有几个村成员正在看天。
  “这场雨基本算是解决旱情了,可惜就是下得急了一点。”李泉叼着烟卷在聊这场雨,话一说完就看到一个人打着雨伞过来了。
  因为伞来人几乎把伞压在脑袋上,他没看清是谁,直到来人到了面前说了句大师好,他才看清来人是谁。
  李泉哭笑不得:“是你这小子,你回来了?”
  “大师!请问法号怎么称呼?”
  这货是打定主意拿他们当和尚了。
  诸平站在一边不吱声,他若是一吱声非成方丈不可。
  李泉都是大师了,他这个将威村长兼党高官想不当方丈都不行。
  他这个外甥才不顾忌他舅舅的身份呢,他说你是方丈你就是方丈。
  “昨天回来的,来来,将威的各位大师和方丈,到你们大殿里和你们商量点事儿。”
  万峰把大队小队的人都集中到村委会办公室里,也就是他嘴里所说的大雄宝殿。


第1514章 不浮一大白
  “啥好事儿呀?”一进屋李泉就迫不及待地问。
  “我这次回来带了些生意回来,看看你们能不能给落实一下。”
  “什么生意?”这回所有的人都来了精神。
  万大财神嘴里说出的生意,那都是肉呀。
  “我这次带回来一万条毛毯和十万只暖水瓶的订单,采购价和要求都在这上面。”
  万峰从兜里掏出一张打印的单子。
  “这是国家需要的物资采购计划的第一批清单,接下来的几年里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我估计货物品种有上百个,总造价在十几个亿左右。”
  “十几个亿!”众人发出一阵惊呼。
  这还是万峰保守的预测,原本应该是二三十亿的。
  “这些我们自己生产是不太可能,因为品种太多太零散,而且还无法预测会有什么类型的物资入选。虽然我们不能生产但是背靠大集我们可以采购,采购价在这里了,至于怎么操作就看你们这些人了,这个不用我教了吧。”
  采购价是明的,但提货价可是流动的,这里面有多大的操作空间万峰当然心里清楚,诸平李泉他们自然也清楚。
  二三十亿的流水里面弄出几千万的利润这不像玩儿一样吗。
  “这里面能产生多少的利润我想各位大师心里也有数,不过咱丑话可说在前头这些钱赚到手可不是给你们中饱私囊的,全村的社员都得跟着沾点光,至于粘多少你们就看着办吧,别弄得太寒碜就行。”
  将威全村有户口的大概有五千人左右,若是赚了几千万,一人就分个百八的这吃相也就太难看了,怎么一个人不也得分个三千两千出去。
  “放心!保证将来公平地分下去就是了。”说这话的是赵钢梁,他是村会计是诸平的心腹了。
  “我将来可是会下去问的,你们要是弄得吃相太难看我可是会非常失望的。”
  万峰失望的结果就是以后有什么好事儿就别想落到他们头上。
  “货物落实采集后就集中到一个地方,采购款很快就会打过来,到时候有车过来拉走就可以了。”
  这个事儿在万峰的手里就结束了,就算这里面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利润他也没工夫去摆弄这玩意儿。
  交给别人他图个清静,反正他应得的一份也跑不了。
  至于他这一份是五十万还是一百万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就当赚个出门的花销钱了。
  “火车站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他离开的这两个月,如果火车站的事情还停留在纸上,那这些村干部都该回家去种地了,包括他的方丈舅舅在内。
  这个问题李泉没开口,虽然他跑腿最多,但此时这里有村长在他不能抢着说。
  “已经勘探完毕了,才勘探完不超过一个星期,路线已经确定了,你看是这样的。”
  诸平指着墙上挂着的红崖地图,给万峰做分析。
  万峰用几分钟的时间看懂了这条线路。
  铁路线虽然和他预想的路线有差距,但是差距不大。
  铁路线从红崖车站向先向北到徐岭然后东拐经蓝山农场进入乌炉乡地界,最后从大沟方向一直通到将威。
  期间要经过红崖县城边上的红水河,这上面要建一座大的桥梁,其余小桥大概有五座。
  小树屯车站就在卧虎队村头的桥那边一块平地上。
  “施工单位由县里公路建设,总里程二十七公里,预计总投资在三百万左右,工期一年。”
  “县里没说什么时候开工?”
  “他们说了只要钱到位,马上就开工,我们商议了一下,最后觉得钱让你一个人拿这有点不公平,我们商议的结果是村里出一部分,小树屯和洼后是直接受益单位,也比较有钱,所以小树屯和洼后出一部分,其余的你们出。”
  万峰想了一下说道:“这样也行,那么我出二百万吧,你们三家出余下的,车站的使用权归村里所有,这样公平吧?”
  万峰的这个建议得到来了一致的通过。
  “我明天就把钱划到村账户上,你们谁去县里办理一下,但是要在县领导的面前把钱交过去,别最后钱弄没影了。”
  虽然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但还是注意点好。
  如果一年能够修好,明年这里就通上火车了,这样将威紧张的交通运输将会得到大大的缓解。
  这对将威的经济繁荣也是一大助力。
  火车解决了,下一步是不是要解决一下海上的运输?
  红崖这地方就是通火车交通也是比较别扭的。
  往北方去,这里地处海边还没有直通申阳方向的火车,就连北辽两大海边城市东丹和渤海之间都没有火车连通。
  如果能打开海路就好办了。
  黑礁离这里也就几十里的流程,在黑礁建一个码头怎么样?
  虽然黑礁这一带水并不深,但建一个小型码头走一些千吨级别左右的货轮还是可行的,这就缓解了货物到南方去的困境。
  就拿张石阡来说,他再运摩托就不必到渤海上船了,在黑礁上船可以直达尚海,将来台海峡能通航了就可以直达东广省了。
  哎呀,张石阡的厂子建到什么程度了?
  这也建设了七八个月了吧?
  还有方便面的分厂也不知道落实得怎么样了?
  在村里的事情研究完毕,万峰与各位老衲们道别走出来了村委会。
  这几天他的事情非常的多要处理一下。
  路过韩广家酒店的时候,万峰两腿不受大脑指挥地就转进了酒店。
  梁红樱一看万峰又来了,又想把儿子藏起来。
  梁红樱生产后身材恢复的不错。
  万峰昨天没注意,今天好好看了几眼。
  韩广家此时正好在,拉着万峰问这次苏联之行。
  这种事儿当然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四处渲染了,万峰和陈道可是签了保密合同的。
  但是对韩广家说说倒是没啥问题。
  当韩广家听到陈道干倒了苏方代表团的成员让华国在谈判上占尽先机后十分激动,要拉着万峰当浮一大白。
  一大白你妹呀!这不晌不夜的喝个啥劲儿,他还到厂子里去看看。
  事儿多着呢!


第1515章 将威蓝翔
  见万峰没有和他一大白的意思反而要走,韩广家赶紧拉住了万峰。
  “杨哥一家这个月底就来了,户口什么的你得找人给解决一下,人家来了落不了户不白来了吗。”
  杨建国来了?他若是不来韩广家岂会冒出这么一句。
  “啊?他啥时候来的?”
  “上个月吧,和韩猛赵刚一起来的,他们也准备搬下来了,我这边工作都给他们安排好了,他们那边也都处理好了,就等你的准迁了。”
  “你找我小舅说一声不就完了吗,起一个准迁费事儿吗?”
  “你去说不是比较有力度吗。”
  “服了你了,你就得红缨收拾你,一转脸就变木头了,红缨!一个礼拜别给广家事儿。”
  梁红樱离得远点没听清:“你说啥?”
  “没事儿。”
  “你小子!”韩广家无奈地嘟囔一句。
  让将威村起个准迁给杨建国他们就行了,多大点事儿呀!
  杨建国三人能来万峰还是非常高兴的,这三人可是属于最早跟着自己走南闯北的人,双方已经形成了默契。
  他们和自己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一点不用万峰操心。
  这是万峰最满意的地方。
  走进南大湾,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南湾厂门前那块面积足够大的停车场上的车辆减少了许多。
  原来这里每天都是密密麻麻地停满了各种各样来自各地的卡车。
  现在在这里等着装车的车辆减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左右。
  这源自南湾厂那条二十万台生产线的上马生产,这条线一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这些卡车等货的时间周期。
  在万峰离开的这两个月时间内,发动机老车间里,那两条五万台的生产线其中的一条已经被拆除,第二条二十万台生产线正在调试,五月底就可以上马生产。
  第三条线加工车间正在生产部件,预计八九月份上马,替换掉另一条五万台线。
  到年底第四条线会再替换那条十万台发动机的生产线,这样南湾厂就形成了四条二十万台的生产线,有了八十万台发动机的年生产能力。
  替换下来的两条五万台线和一条十万台线将全部拉到东莞分厂去。
  主厂发动机产量的增加预示着配套厂的产量也跟着增加。
  万峰觉得这些配套厂中的一部分主要的配件厂要进行一下产业升级,如果不升级产品的质量怕是得不到保证。
  南湾厂自己就能生产高规格的机床,给它们的价格绝对是成本价,就是升级压力也不是太大。
  就是现在不升,两年后南湾厂开始生产90CC摩托车的时候也得升级。
  军方的第一批机床订单早就交付完成,现在正在生产第二第三批订单,机床部现在生产的机床几乎全部是军方的订单,估计今年是别指望能生产完。
  虽然军方的订单利润较低,但万峰还是先保证军方的订单,待军方的订单完成再接社会上厂家的订单。
  万峰一回南湾厂最先到的就是机床部,李达陪着他视察了机床生产车间的情况。
  “万总!你得管管车间里的一些年轻人了,咱不能为了点几件工资连命都不要了吧?很多职工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连对象都不找了,这不行呀!”李达在万峰身边抱怨。
  “啊?有这事儿?”
  “你这老总当的不合格,这事儿都持续很长时间,否则咱们的第一批订单凭啥能提前近二十天就完成了?”
  万峰挠头:“你们晚上把车间电闸拉了不就完事儿了吗?”
  “拉了呀!他们来就又合上了,起先才三个五个的,后来人越来越多,现在几乎满车间都这样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车间两班倒了呢!”
  “那就分两班不就完了,这样谁都不用抢了。”
  “人呢?”
  握草!敢情李达这是管他要人呀!要人你直说不就完来了,拐这么大弯儿就不怕翻车吗?
  “没人招呀!去和诸厂长说去,招工的事情都是他管。”
  “万总!咱们生产这些机床可是高精尖,不经过培训不懂数控的人来了也没用。”
  李达这是想从别的车间抽人。
  “李叔!这个可不行,哪个车间现在都是高手短缺,你们只能内部挖掘或者培养了,这个我可帮不了你。如果你能从外面给我招回来高手也行,你要是能招回来我给你发奖金。”
  李达摇头:“不好招呀!现在外面会摆弄数控机床的人划拉到一起还不一定有咱们厂子的人多,那些军方买咱们机床的人还要咱们帮他们培训人呢。”
  “培训吧,现在咱们不是有计算机培训班吗,再加个机床培训班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哎呀!好像地方不太够用呀!我想想,方便面厂下面的地方不都是给咱们留的吗,咱们盖一个技术培训学校怎么样?”
  东湾和南湾现在全部是工厂,已经没有地方再建新厂了。
  现在在小树屯建厂的都被弄到东山小树屯和大树屯之间的东山工业区去了。
  但西湾这边除了万峰的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