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助理,首先呢我要正式地向你道歉,以前对你的那些不礼貌行为请你原谅。”
  “你不必挂在心上,只要有这个态度都不是事儿。”
  “那接下来我们就谈谈正事儿吧。”
  万峰点头。
  “我老板想和你老板谈谈,很诚心诚意的那种,不知你和你老板说了没有?”
  “说了。”
  “你老板什么意思?”
  “不知你老板准备谈什么?如果只是闲话聊天我们可能没时间,因为我们准备回去了。”
  “你们不留在这里?”
  “千栋公司的经历是叶千汶和于家栋,我们当然要回去了,我们还有自己的事业。”
  “不知道你们杨总在北方是做什么生意的?”
  “可以不说嘛?”
  “如果有什么隐私就不必说了。”
  万峰想了一下好像没什么怕人的。
  “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那有什么意思,论赚钱的话远不如房地产和玩金融,那玩意赚钱少还太慢。”
  夏影莹说的一点不错。
  若论赚快钱自然是玩房地产和金融。
  房地产华国人已经在玩了,深沪两市马上也要开始了。
  华国人金融也有的玩了。
  但这不是万峰的追求。


第1430章 这是什么操作
  房地产和金融确实是盈利比较快的生意,但是其中的风险也是巨大的。
  弄不好你就成了被人收割的韭菜,哪怕你是大户也无法幸免。
  香港人就是在这两条路上策马狂奔,后期更是全港人都在玩这两样东西,舍弃了制造业舍弃了其它的行业。
  九七年米国的那个对冲基金在它们国家的支持下收割东南亚,如果不是大陆关键时刻出手保住了香港,香港一夜就会回到渔村的状态。
  但是香港人并没有长什么记性,九七之后依然还在玩这两样东西,而且还越玩越大,就是这两样东西限制了其它领域事业的发展,最后才渐渐地被广州尚海深圳超越。
  在万峰重生前香港与内地的新兴城市相比,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再加上那些受国外势力支持的异见人士的捣乱还有那些落后的西方制度掣肘。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如果香港不改观念不改变制度,连一线城市都有掉落的危险。
  万峰重生后,从来没准备在这两个领域有什么发展计划。
  在他的观念里,这两个行业就是无根之水。
  短时间进去玩玩可以,但从来没准备拿它们当主业来发展。
  钱多到一定程度能满足生活需求后就是一个数字而已,除了让你在富豪榜上占据一个好看的名次外,没有多大的意义。
  虽然他现在也算是投资了房地产,但从没想过把自己的精力投身在这两个领域里。
  甚至将来他都没准备让自己的企业上市。
  虽然上市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的身家暴涨,但也容易被国际资本操控。
  在这一点上万峰非常的推崇做手机的花威,某国想要打压它,因为它没上市根本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最后把绑架那种流氓行为都使出来了,但也没什么卵用。
  一个国家对付一个公司,用了地痞流氓的招数还没打赢,这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哈哈,夏小姐人各有志,我老板的兴趣不在房地产和金融领域里,他投资房地产也就是玩玩而已,在公司铺开之后他就会变成一个股东,专门负责分红,不负责其他的东西。因此你们老板要和千栋合作,谈话的对象应该去找叶千汶和于家栋而不是找他。”
  “杨老板作为直接投资者却不说算千栋公司?这有点说不过去吧。”
  “我都说了,我们老板投资房地产就是玩玩,他买下地交给朋友全权负责,他只负责盈利的时候分红,公司的事情他不会管一点。”
  “你老板心真大,他就不怕他朋友背后……这话我就不说了,你应该明白的。”
  万峰笑着摇头:“我们北方人做事可没有那么多弯转的,也就三四千万而已,将来实在不行撤股也就完事儿了。”
  夏影莹想了一下又问:“那么我去找叶经理和于经理,他们会和我们谈合作吗?”
  “我想只要你们别肚子揣着镰刀头,拿出真心真意,合作是可以谈的。”
  在万峰和夏影莹不拉不拉的时候,韩广家在和卫宏义对视。
  确切地说是卫宏义在盯着韩广家家看。
  两人在另一张桌子上,面前一人一杯咖啡,但谁也没喝。
  卫宏义盯了韩广家半天了。
  韩广家不得不转过脸问:“这位大哥,你盯着我半天了,我脸上有花吗?”
  卫宏义不出声。
  “你不会真想像我兄弟刚才提议的那样,和我切磋一下吧?”
  卫宏义点头。
  韩广家这才仔细地看着卫宏义。
  卫宏义突然有一种全身冰冷的感觉,感觉好像自己变成了一个弱小的动物,被一种足以让他的骨髓里都感到恐惧的庞大目光盯视着。
  这让他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
  卫宏义出身飞虎队,也曾经在缉拿罪犯的时候出生入死,自以为已经生死看淡,不惧任何危险。
  但此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待宰羔羊的感觉?
  他有点迷茫和不解。
  好在这种感觉转瞬即逝。
  这种感觉一消失,他如释重负,身上有点黏糊糊的。
  “除了我兄弟外,我从来不和外人切磋,我若出手就是生死搏杀,所以我不会和你切磋的,最好你也不要给我和你交手的机会。”韩广家很认真地说。
  “卫宏义!曾经在香港飞虎队服役八年。”卫宏义郑重地做出了自我介绍。
  韩广家沉默了一下,感觉不回答似乎不太礼貌。
  万小子可是多次叮嘱他们,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戴着礼貌。
  对面都自报家门了,自己也得回答一下吧,礼尚往来吗。
  “韩广家!农民,在部队里待过。”
  卫宏义伸手,两人轻轻握了一下手。
  没有电视里演得那样在手上较量实力。
  卫宏义已经知道自己不是面前这个不怎么爱说话青年的对手,没必要再做那种无用的试探了。
  两人算是正式认识了,还以咖啡代酒各自喝了一口。
  韩广家喝完龇牙咧嘴,怪不得万峰不愿意喝这玩意儿,就是不好喝。
  此时万峰那边和夏影莹的谈话也接近了尾声。
  “万助理,你能不能帮我约一下叶经理和于经理?”
  万峰向茶楼的服务员要了纸和笔,写下了两个传呼号。
  刚要说明,腰间的传呼机响了起来。
  万峰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韩广家那边已经把大哥大递过来了。
  万峰按照传呼机上的号码把电话打了过去:“你哪位呀?”
  “兄弟是我呀,汪万石!”
  这货才走不一会儿怎么就有事儿了?
  “汪哥!有啥事儿呀?”
  “兄弟!你手里不是有大哥大吗?哥哥我求你点事儿,每隔十分二十分的给我打个传呼怎么样?我不回。”
  给他打传呼他不回?这是玩啥呢?
  再说没鸟事儿打传呼干什么?
  “啥意思呀?”
  “这不才买传呼机吗,这老不响也不是事儿呀,得让它经常在人前响响不是,证明我有传呼机呀,再说咱们可是交了服务费的,不让那些传呼小姐干点什么,这不亏了吗!”
  万峰呆若木鸡,还有这种操作?


第1431章 销售问题
  自己呼自己,就为在人前显示一下?
  这怎么弄得像得了宝贝的小孩一样,总想在人前显摆显摆。
  “喂!兄弟你听到了没有?”
  “好好,每隔半个小时我就呼你一下。”
  就当自己是幼儿园的阿姨哄小孩了。
  万峰关掉大哥大,收回天线递给韩广家:“每隔半小时就呼一下06688这个号码。”
  “要一直呼吗?那半夜呢?”
  半夜?万峰猥琐地笑起来:“呵呵,要是你没睡觉也呼一下,反正他就是这么要求的。”
  韩广家郁闷,这货又出损招了,半夜打传呼这不是有病吗!
  如果汪万石半夜干点什么不要脸的事儿,传呼突然响起会不会吓得缩回去?
  喝喝喝喝!
  夏影莹意外地看到万峰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只有流氓脸上才会经常出现的表情,小小地诧异了一下。
  看着夏影莹盯着自己看,万峰立马一本正经地道:“还接着咱们的话题,这两个号码是叶千汶和于家栋呼机的号码,你可以联系他们。”
  夏影莹小心地收起呼机号码,站起身和万峰握了一下手:“万助理,那我们就去联系叶经理他们了。”
  “再见!”
  夏影莹结账离去后,万峰和韩广家也离开了茶楼。
  “咱们接下来干点啥呢?”
  万峰自言自语。
  这种情况下韩广家是从来不接话的,万峰也只能自言自语了。
  “咱们去看看滕康的库房吧,看看张石阡有没有把车转移到滕康的名下。”
  从滕康收拾仓库到今天已经过去块十天了,这几天忙着拍卖的事情也没顾得上问。
  万峰和夏影莹谈话,杨建国不方便出面,这家伙就留在宾馆里睡觉。
  万峰和韩广家也没有回去叫他,两个人出门打车就来到布吉镇那个叫微岭的地方。
  出租车一直开到滕康用的那个生产队门前,万峰和韩广家下车。
  还没走进院子就看到院子里正有两辆卡车分别在左右两个厢房卸货。
  张石阡和滕康以及滕康老子则站在正房门前比比划划地不知在说着什么。
  看到万峰来了,张石阡和滕康从迎接出来。
  “车运过来了?”
  “今天是头一次运过来,一共二十四台车。”
  “看看这仓库收拾的结不结实。”
  仓库收拾是王楚隆手下的人施工的,来了四十多个人干了两天。
  上次他们收拾这里的时候,万峰并没来看过。
  滕康带着万峰绕着仓库转了一圈。
  整体收拾的不错,重新垒过的墙壁勾缝均匀看着有一种平滑的感觉。
  墙头上有玻璃碴子还拉上了一尺多高的铁丝网,房子一水换上栏杆式的防盗门窗。
  万峰还把脑袋伸到院子里的那口水井里看了看,井显然新淘的,清亮亮的。
  张石阡车上自带的装卸工,每车两个人,卸的非常快,十多分钟就把摩托车卸进了仓库里。
  摩托车挨着墙壁跺了两个高,还空闲了不少地方。
  这两个厢房一次性卸五十辆车没有问题。
  货源有了,下一步就是销售了。
  不销售都在这里堆着资金周转就是个问题。
  万峰问滕康有什么销售计划。
  “我也准备采用代理的形式,在深圳扶植几个代理商,这几天也和几个有意加盟的人谈了谈,还没谈妥。”
  现在市场上的通用的销售模式都是坐商模式,就是大户分销。
  像张石阡这样的就属于大户,在他下面又由像滕康这样的代理商进行再分销,最后分配到零售商的手里。
  谁的钱准快谁就会占到销售的大头。
  就像滕康虽然现在才开始干,如果他在深圳销售的数量多自然张石阡就会向他倾斜。
  对像万峰这样的厂家来说,省事省心。
  只要把产品包给某个经销商就算完事儿。
  然后你带着钱来提货,我看到钱发货给你。
  有优点自然就有缺点,缺点是厂家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无法控制,市场好的时候显示不出什么,一旦市场行情萎靡会造成大量的产品积压。
  并且产品的缺点反馈也不及时,产品的缺点从零售商反馈到分销商再反馈到总报销商,这样一级一级地反馈回来会贻误战机。
  无法及时的更改产品的缺点。
  商场上,产品有了缺点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哪怕有时候只是晚了一天两天就会给对手超越的机会。
  摩托车现在是卖方市场,有多少都不愁卖出去,有问题反馈的慢点也无所谓。
  但再过些年厂商增多,摩托车变成了买方市场,有问题再反馈不及时那就是致命的问题了。
  再一个就是售后服务问题了,因为是卖方市场,作为经销商货不愁卖,因此对售后服务也常常是带搭不理的,这让买家的维修问题无法落实。
  万峰就从没听张石阡说过摩托车的维修问题,这从侧面反映他根本就不管维修,用户出了问题自己想办法修去,没时间搭理你。
  我摩托车都卖不过来谁还会分出精力管你的维修。
  可能就是这么个状态。
  就算产品的质量再好也没有从来不坏的可能,长此下去,因为售后服务就会对厂家形成的信誉打击,这是万峰不愿意看到的。
  要想长久地占领市场,产品就不能卖完了就不管了。
  再有一点,这种销售形式往往注重的是大城市,一线二线城市。
  大城市购买力强,自然有销量的保证。
  而三线以下的城市就顾不上了,也就造成小城市的人想买摩托车就只能到大城市去买这一现状。
  售后服务就更无从谈起了。
  万峰现在产量低这种情况还无法顾及,但当产量突破五十万乃至百万台的时候,就必然要往中小城市发展。
  到那时,现在这种销售网络显然有点不适合发展的需要了。
  因此万峰觉得有必要考虑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了。
  他准备沿用上一世汽车经销商那种四S店模式,建立自己的直销模式。
  也就是从厂家到基层经销商到用户的销售模式。
  这样就减少了中间几个周转环节,有基层经销商从厂家直接提货完成销售和售后。
  因为中间经销商的减少,用户也会享受低价的实惠。
  要不要用滕康先做个试验?
  这个问题在万峰的脑袋里浮现。


第1432章 边干边整合
  自己把车直接发到滕康的手里,或者滕康自己倒厂子里去提车回来卖,这样中间因为少了张石阡这个环节,利润就多了。
  这多出的利润厂家可以只要三分之一,滕康分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一拿出来做售后。
  这样事情就完美了。
  但是自己现在显然不能把车送到滕康手里,如果每个经销商他厂子都负责送货上门,那得多少人多少车?
  现在是卖方市场,他可不会去当这个冤大头。
  但是让滕康现在到北辽去自己提车回来卖这就是强人所难,他现在还不一定有这个实力呢。
  等东冠的分厂建起来再研究直销这个问题吧。
  但是在北方周边先搞搞试点倒是未尝不可。
  先近后远,慢慢铺开发展,就算将来摩托用不到了,这个方法还会用的别的车上。
  万峰正在想销售渠道问题,张石阡拉着他往外面走。
  这货又要干啥?
  张石阡把万峰拉到院子外向阳的地方靠着墙根蹲了下来。
  “小万,我想和你谈谈办厂的事情。”
  万峰也靠墙蹲下:“你又有什么馊招了?”
  “这几天我想了半天,我觉得我现在整合那些配套厂有点不切实际了,关键是这些配套厂太多了,我要是挨家去落实,这得猴年马月才能全落实出来。”
  也是,别看摩托车不大,但那也是有几百家配套厂子呢。
  就算张石阡一天落实一个配套厂,都落实完了也得两年。
  关键是他能一天就落实一个配套厂吗?
  编剧本的也不敢这么编吧。
  “然后呢?”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边干边整合你看怎么样?”
  “具体点说。”
  “就是我这边先把工厂支把起来,把发动机生产起来,先期我用车队从你那边往回拉配件组装。组装出车先卖着,在组装和卖过程中我再在这地区一家一家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落实,这样我整合起来也轻松一点不用那么着急,还不耽误生产。”
  这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分厂先从北辽拉配件回来组装的同时张石阡再一样一样的落实,那些配套厂看到实物的销售情况自然就心动了,说不定主动找张石阡谈的人会越来越多,那样整合出一个配套系列也许用不了多久。
  “我觉得可以。”
  张石阡乐了:“那咱们兄弟就说说第一步,我出地皮厂房人工,你出生产线这样……”
  万峰一个白眼砸了过去:“我说张哥,咱们亲兄弟明算账,你地皮和厂房才值几个钱?我一条五万台产能线八五年都是花了我六百万买来的,现在马上就八九年了,溢价四百万没问题吧?”
  “能溢出那么多吗?”
  “就算没有那么多溢价,但我要是转过来就是改装好的十万台线,而且还是两条,咱兄弟打个八折,一千五百万值吧?”
  张石阡想了一下,好像差不多,就点点头。
  “你就算是盖出个一百亩地面积的厂房,你告诉我需要多少钱?”
  “我们东冠的地也不便宜。”
  “那是城市中心区,你们大岭子要成为市区还得十年吧,咱别说以后的就说现在的,你在你们镇在上下打点打点,弄个招商引资的噱头,说不定地不要一分钱还能给你些税收之类的优惠,到时候你就盖个厂房估计百八十万就盖下来了。我一千五百万的本钱,你出百八十万,你倒是会算账呀!”
  张石阡挠头:“嘿嘿嘿,就算那些地镇里不要钱那是哥的本事,也得折价不是?”
  “可以呀!一百亩地我给你算五千一亩够意思吧?”
  “还凑合。”
  啥叫凑合呀,就大岭子那地方现在凭啥值五千一亩?
  两个人脚下这块地皮叶千汶也才花了三千一亩。
  “那么一百亩地五十万,加上盖厂房办手续我给算三百万,这才三百五十万,三百五十五对一千五百万,然后咱俩利润平分,我觉得我得戴两个驴耳朵了。”
  “嘿嘿!你小子说话老是这么出人意料,我可没说你是驴。”
  “说不定心里拿我当蠢驴了。”
  “那你说怎么办?”
  “新厂盖起来,你们镇或者是市里怎么的也得免两三年的税吧?等免税期过了,接下来五年的税算你的怎么样?”
  张石阡懵比了,五年的税钱得多少钱呀?这个他可不清楚。
  “摩托车一年的税多少钱呀?”
  “多少钱?反正是不少,我不清楚你们这边的税率。我也不占你便宜,税钱和我的投资数持平就停止,这行吧?”
  “好!就这么定了。”张石阡这回心定了,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我回东莞后马上就和镇里商量地的事情,一百亩地。地联系好了我就开工建厂,估计到明年底厂房就建好了。厂房建好把生产线拉来安装上咱们就开工。”
  张石阡办事儿有个急眼劲儿,到明年底他把厂房盖好万峰是非常相信的。
  但是这一年的时间里,自己能不能把两条线弄好好像就没准了。
  这个当然不能告诉张石阡,免得他干活没了激情。
  但是回去也要催促一下发动机部门了,加快点发动机生产线制造的速度,还把那最初的那两条五万台的线替换下来。
  “我说兄弟,这个咱们得签个合同吧?”
  “那是当然,我还是那句话:亲兄弟明算账,免得将来有纠纷。”
  对这个分厂万峰也是挺上心的,如果这个分厂投产,占有先发优势的他自然就拿下了东广的市场,继而可以辐射到复建、西广和南云南海等省。
  也算是占了南方的半壁江山。
  张石阡办事确实有急眼的病,在他得知万峰深圳的事情办的差不多了马上判断出万峰不日就可以回北辽。
  因此在和万峰谈完话的第二天上午就在深圳找了律师,就要签订了分厂落实的合同。
  这个时候万峰正在和叶千汶于家栋商量事情。
  夏影莹昨天晚上和叶千汶进行了联系。
  叶千汶和于家栋自己没敢做主,自然要问问万峰的意思。
  于是,上午八点叶千汶和于家栋就赶到了万峰下榻的宾馆。


第1433章 第二天就冻死了
  叶千汶和于家栋八点就钟就来到万峰住的宾馆。
  “小万!夏影莹要和我们谈合作的事情,你说咱们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合作不是好事儿吗?但是在合作之前我们必须要考虑合作的对象是谁?对方有什么值得我们合作的长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你们俩说说。”
  于家栋当仁不让地开口,叶千汶对基建不了解,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夏影莹说我们的传呼号是你给的,这说明她先和你谈过了。”
  “是我给的,我让她去找你们的。”
  “千栋如果和巨创合作,好处是先期的资金双方可以均摊,这样能减少我们的资金压力,对方在房地产开发上有比我们丰富的经验。对方还在香港有销售渠道,可以把楼房卖到香港去,这样说不定还会卖出出乎我们意料的价钱,还有一条,如果有港商参与,深圳这边还会有很多优惠政策,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
  于家栋言简意赅直指要害,几乎都说到点子上了。
  万峰频频点头:“说的不错,合作除了有政策上的优惠外,其实对你们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深圳的房地产市场有巨大的好处。这也是我对合作持支持态度的原因,当然缺点也有就是利润分成也将因为巨创的加入而摊薄。钱这东西早赚晚赚都有的转,你们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和融入深圳市场才是主要的,不过千栋既然你们两个是经理,那么你们就应该做出自己的决断,你们可以拉王楚隆一起好好商议一下,他对深圳建筑市场的了解比你们多,如果觉得有益处就可以谈谈,如果觉得没益处就可以拒绝。我马上就要回去了,短时间内也不会再来,你们要养成自己做主的习惯。”
  叶千汶和于家栋对视了一眼:“好!既然你持支持的太多,那我们就和巨创好好谈谈,我们马上联系王楚隆商量商量今晚就先接触一下,如果达成意向了,以后再细谈。”
  万峰点头。
  叶千汶和于家栋准备去找王楚隆,还没等走的时候,张石阡找上门了。
  万峰看着张石阡一脸的无奈:“我说张哥你可真急眼的。”
  “不急眼不行,说不定这两天你就回去了。”
  “我就是回去起码我也得到大岭子去看看吧,你随便选个沟沟岔岔的就建厂房,我没看中地方怎么办?”
  “这是大事儿怎么可能随便……嗯?你要去我们家?这太好了,帮我教训教训我那个混球儿子。”
  “给钱不?不给钱谁干?”
  “给钱?说吧你要多少?”
  “怎么还不得个百八十万的。”
  “多少?百八十万的?握草养个二奶再生都生出来了。”
  “那你再生一个吧,明天我就准备到大岭子去了,然后到广州坐飞机回东北了。”
  “那好明天咱们一起回去,我今天你找个差不多的车,明天坐车回去。”
  张石阡来得快去得快,拉屎蹲下就起来,从来到走前后五分钟,连坐都没坐一下。
  “明天就动身了?那两块地拍到手你看都不去看看?”韩广家闻听万峰说明天到东莞去,有些意外。
  “看它干啥?我又不管施工和图纸什么的,于家栋有盖东山小区的经验,他自然会把小区设计好。如果它们和巨创谈好了合作,巨创就会提供合理的方案,我说过什么除了投资外我什么事儿都不管,说话就得算数,这样叶千汶和于家栋的压力还能小点。走!去趟赛格。”
  “还去赛格干啥?”
  “买BB机。”
  “还买BB机,你身上不还有两台吗?”
  “那两台我是准备拿回去让顾红忠拆卸研究的,你说栾凤看到了能不要吗?她要是有了张璇能不眼红吗?还有你家梁红樱会不眼红?”
  韩广家想想也是,这三个女人那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走,去赛格。”
  三个人出宾馆到了赛格,又在那个摊位买了十台呼机,当然不用联网交服务费了。
  就是交了回去了也没用。
  渤海现在有没有服务台万峰不太清楚,但是红崖是肯定没有的,万峰依稀记得红崖出现传呼机服务好像是九零年。
  具体是九零年什么时候开的万峰记不清楚了。
  万峰之所以买了十台BB机,除了栾凤张璇和梁红樱外,剩下的要送给几个有用处的人。
  中午的时候,万峰把叶千汶于家栋王楚隆以及张石阡和滕康父子都请来吃午饭。
  明天他就准备到东莞去然后回东北了,今天晚上叶千汶于家栋王楚隆还要和林巨创谈合作的事情,中午不吃晚上就凑不齐了。
  午饭的气氛谈不上热烈但也不压抑,大家频频举杯,万峰今天也破例喝了几杯白酒。
  最后万峰对每个人都进行了一番勉励后,大家各回各家。
  既然中午把送行酒就喝了,办事儿急眼的张石阡立刻改了行程,下午就雇了一辆大一点的轿车,把万峰三人塞进轿车就往东莞出发了。
  张石阡这货在北方的时候没这么急眼过呀,怎么回家变得什么事儿都这么急迫了?
  难道要不久于人世了?
  “呸呸!你这小子出生的时候你母亲一定是用粑粑尿片给你擦嘴了。”张石阡笑骂。
  “我记得你在北边的时候没这么急眼呀?”
  “那是你没看到,你一天东游西逛的嘛事儿不干,我可是一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我要是不急眼一天那么多吨化肥,钢材我怎么消化。”
  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别说自己在黑禾这两年多还真没注意张石阡是怎么把那些货分发下去的。
  “养成习惯了,回到东莞也闲不住,有些事情恨不得一把就干起来,哎!对了!我儿子你真的帮我收拾收拾,再不收拾收拾我害怕哪一天就进去了。”
  “你要是放心别怕他挨揍就就交给我,我可是收拾好好几个二流子了,张闲!郑松这都是我收拾好的。”
  “那你要怎么调理他,可别打坏了。”
  “你看你看,这就开始担心还调教个屁呀?要不哪天你把他送北辽去,我让他光着屁股在外面冻一夜,估计第二天就……冻死了!”
  张石阡无语了,谁让你冻死了?


第1434章 儿子被绑架了
  深圳到东莞一百四五十里,张石阡租的那辆轿车用一个半小时把他们拉到了大岭子乡大潭村。
  路况不好再加上车多也就这样了,若是有高速半个小时都用不了。
  在大岭子乡市场,张石阡下午买鱼买肉。
  “我们大潭村可比不了将威村,那里没饭店,就只能在我家对付了。”
  在哪儿对付万峰没意见,他对饭店里的饭菜还真不怎么感冒,味道几乎都差不多,老吃也够。
  张石阡家万峰来过一次,对张石阡媳妇也不算陌生。
  张石阡媳妇大概是平时不怎么干农活的缘故,虽然长相一般但保养的白白胖胖的,别有一番成熟女人的风韵。
  在八十年代的农村还真少有保养这么好的女人。
  “儿子呢?”张石阡没看到儿子就问他媳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