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警告你呀,回去以后不许说打架的事情,听到没有?”万峰也坐起来一本正经地警告。
打架在当时会给人留下二流子的印象,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能杜绝影响的措施还是要做的。
尤其栾凤还是个女儿家,这要是传出去老栾家的二闺女和男孩子一样打架,这辈子估计当光棍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时的农村还是很讲究这个的。
不过万峰也没指望这口无遮拦的货能遵守。
指望栾凤保守秘密就像指望山羊看守草垛一样不靠谱。
“嗯!我保证不说。”栾凤回答这个问题时的神情有点心不在焉但是一转脸眼睛就冒出了金光。
“以后你再打架的时候叫上我啊。”
“喂!你是女孩好不?你看谁家女孩看到打架眼睛冒小脚?女人就该保持淑女形象。”
“啥叫熟女形象?”
“是淑女不是熟女。”万峰纠正道。
啥叫淑女形象?淑女就是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一种气质,除此之外更多女人的淑女则是装出来的,当年的装比一词是不是就是从这里延伸出来的。
万峰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栾凤,怎么看都感觉她离淑女的距离比孙猴子一个跟斗翻出的距离还远。
“算了,跟你说也说不明白,反正你以后少提打仗的事儿,小心出名了将来没人要你,集市那边有人来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河沿村那边过来一群人,万峰眼尖一眼就看到人群里的小舅和小姨。
原来他们这些大人并没有走,还在集市上瞎逛呢。
有这些大人在他们就没有什么害怕的了。
打着滑呲娄从因呐河的冰面上滑过就到了将威大队的地盘了,这里是将威大队的山后小队的地盘,它和洼后小队中间也隔着一道矮小的山梁。
山后小队因为坐落于平山背后而得名。
平山的山顶是平的,传说当年薛里征东的时候一刀把山尖削到河对岸去了,就是小孤山公社河边那座十多米高的孤零零的小山。
这就是平山和小孤山名称的由来。
山后队的人家面对平山背靠因呐河,稀稀拉拉的沿着平山脚下一字排开。
将威大队在这方圆近百里的范围内最出名的小队就是山后小队,它出名的地方是因为狐仙洞。
现在万峰他们左边就是平山后背,直线距离有五百米左右,全部是立陡的悬崖。
在这悬崖中部有一道脱离于大悬崖孤零零突显出来的小悬崖,高度大约在三十米左右,狐仙洞就坐落在这个小悬崖的顶部。
小悬崖的顶部有两个山洞,传说是狐仙住的地方,每逢正月十五狐仙洞都非常的热闹。
万峰他到了这里也就不着急了,反正中午能到家吃饭就行。
于是,万峰和栾凤与那些大人们也就渐行渐远最后落在了大后面。
万峰扭头看着小悬崖顶部,希望能看到狐仙洞的影子,尽管此时山顶光秃秃一片,但还是看不到狐仙洞的影子。
“咱们上去看看呀?”万峰随口说了一句。
大人们脚下如风早就走到前面去了,他和栾凤就落在了后面。
“现在上去没什么意思,十五这里才热闹了,等到十五那天咱们再上去吧。”
栾凤建议很合理,万峰也就打消了上去的想法。
“万峰!你买这么多小儿书干什么?你这样败家妈不打你吗?”女人的嘴非常的碎,栾凤很不想让她的嘴有一刻闲着。
这个问题她已经问过一次了,不过万峰没回答他。
“你这不问得废话吗?看呗!若是为了吃就不买它了。”
“可是你这买得也太多了,这不败家吗!”
败家?老子的脑袋里还有败家一说?老子还指望这些小人书产生经济效益呢。
不过万峰没说,就是说出来栾凤也不一定懂。
回到姥姥家后万峰当了一整天的乖孩子,在察觉母亲并不知道他打架的消息后,这才放心出门去玩。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一个打十多个小孤山小孩的消息还是在这一天之内就在洼后小队的孩子里传开了。
一时间,山前队里十四五岁以下的小孩再看到万峰眼里都是满满的敬畏。
这家伙打架敢下死手,这才是让他们敬畏的真正原因。
同时,万峰买了一书包小人书的消息伴着他打架的消息同样传开了。
那个时候没有电视,冬天的电影演得也少,孩子们的业余生活除了打闹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小人书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了。
不但小孩爱看,很多大人也喜欢看。
在太阳底下晒着太阳,或者是趴在炕上看一本小儿书就是他们最幸福的事情了。
洼后小队东头连大带小二十多个小孩就眼光热切地望着万峰。
这里是因呐河的沙滩,万峰站在一群从十岁到十五六不等的小孩对面,他面前被简单清扫过的沙滩上铺开了小人书。
想不到二十五本小人书一字排开规模还不小。
“你们看着我也没用,我这些小人书可是花了两块钱买来的,看可以但不能白看,要想看书先告诉我你们有钱吗?”
“要多少钱看一本?”有孩子怯怯地问。
“等开学的时候,我租给外队的人是一分钱一本,租给咱们洼后队的人是一分钱两本,怎么样合算吧,一分钱看两本而且还可以看一天呦。”
后世的一些销售上的营销手段万峰还是记得一些的,说白了一点就是忽悠,放大那些本身就不大或者没有的优点,掩盖那些不小的缺点,如果人们信了基本上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如果不出现意外,万峰知道初九那天母亲就会带着弟弟妹妹回龙江了,而自己将被留在这里读书,他要在这里要读整整两年的书才会回龙江去。
母亲回去后每两个月会寄五块钱来供他读书,但是这钱是落不到他的手里的,他想花钱就只能靠自己。
他制订了几条发财大计,完全不需要别人资助的发财大计,他要靠自己脑子里积累的知识养活自己。
现在就从这一分钱的生意开始做起。
第0010章 晚上有好事儿
上一世的万峰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五万六万还是见到过的,但尽管如此他也没有看不起这分厘之间的利润。
不要小看这一分钱的买卖,万丈高楼平地起,万峰的原始积累就是从这一分钱的买卖开始的。
当然这不是长远之计,待他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自然会做其它的买卖。
洼后小队虽然穷,但因为去年工分背钱还凑合,因此过年的时候这些孩子每个人也都有了毛八分的压岁钱。
八零年可不是后期遍地商店的时期,到那个允许个人开店的时候大约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而现在每个大队只有一个合作社,它们要到正月初七才能开门营业。
万峰清楚地知道这些孩子压岁钱因为合社的放假都没有花出去,还放在身上揣在兜里,东头这些孩子划拉到一起也是有两块钱的规模,再加上沟里还有几十个孩子,总规模估计有五六块钱左右。
这些钱他就算只赚一半儿那他的投资也就回本了。
这还只是洼后小队,与洼后队相邻的还有南面的洼前队和西面是山后队呢。
只要他把这三个队小孩手里的钱赚来,等到三月一号开学的时候,他相信他会拥有六七块钱的积蓄。
等他把这些积蓄再进行二次投资,开学后他的市场就大了。
那时因为家家孩子都多的缘故,因此将威小学虽然只是个小学但却有多达八个班级,而且每个班级都是五十+的人数。
四五百人的学校足以让他赚取一笔数目可观的财产了。
他现在的年龄也就只能干这些了,那些大项目还不是他现在能够涉足的。
万峰的预测没有出现偏差,在得到一分钱能看两本小书的讯息后,这些小孩大部分群情激奋,纷纷慷慨解囊地把钱拿出来租书看。
你一本他两本的,万峰的二十五本小人书不一会儿就全部租了出去,转眼之间他就赚回来一毛二分钱。
“告诉你们,把手都给我洗干净了再看,还有不许把我的书弄坏了,弄坏一页要赔一分钱,弄丢了要原价赔偿,明天这个时间要准时的还回来,预期不还的要加价的,听清楚没有?”
“听清楚了!”
“滚蛋吧。”
一群孩子嗷一声就揣着小人书鸟兽散了。
万峰得靠着沙滩上一从树坐了下来,数着手里哗哗作响的一把钢镚。
一天一毛二,十天一块二,到开学的时候他这书的本钱就赚回来了,到时候用这些钱再买二十多本书,他就拥有一个规模可观的书摊了。
去年因为收成好,将威大队所属的小队在整个勇士公社还算是能分到钱的,但一个公分也不过就背一毛多钱,一个劳力辛辛苦苦一年也不过就分到三十二十的。
这还是不错的,有些穷的小队还有倒挂的,干了一年不但分不到钱还有倒欠生产队的,也就领个口粮家去。
万峰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赚了一毛多钱这算不算剥削阶级呀?
万峰低头看到手里的一把钢镚,新的烦恼就诞生了,一旦这些钢镚多了往哪儿藏呢?
还没想好解决的办法,耳边就隐隐传来母亲呼唤他的声音。
万峰不知道母亲叫他干什么就匆匆地回去了,在大门口,小妹万芳看着他笑得鬼仙仙的。
“妈叫我干什么?”
“妈要揍你。”
“啊?揍我干什么?”万峰吃了一惊。
“叫你在外面打架。”
这是谁舌头这么长呀?都怪栾凤这个长舌头,一天没到黑就把他打架的事儿嚷嚷出去了。
回到姥姥家,母亲的脸上似乎看不出有多少怒气。
“昨天打架了?”
万峰沉默不语。
“还打到小孤山去了?什么时候这么能耐了?”
这个时候要进行辩解了,如果不辩解母亲的大耳刮有可能会落到自己的脸上。
“小孤山十多个小孩要揍我们,我们当然要还手了。”
“你还真打跑了十多个小孩呀?”母亲似乎很惊讶,在她的印象里万峰应该算是好孩子呀,在龙江的时候通常都是被别人欺负,怎么到了这里就变了模样?
难道是换水土的原因?
龙江是盛产小麦大豆的地方,万峰从小就是吃白面长大的。
而他姥姥家这里则只出产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不生产小麦,因此主食以玉米面饼子和苞米粥为主。
粗粮虽然难吃但对人身体的益处是细粮无法比拟的。
弟弟和妹妹每到吃饭时都愁眉苦脸,咽不下粗粮而万峰却吃得津津有味。
尽管到这里还不到一个星期,但万峰的肤色已经和刚来时有了明显的改变,白了很多。
用邻居的话说,刚来时他们看着都是灰呛呛,现在脸都白嫩了不小。
这就是水土改变的结果,但是水土改变只能改变人的外形,这怎么连性格也改了?
万峰的母亲也对儿子的变化迷惑不解。
母亲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在知道万峰属于正当防卫后也就不再过问此事了。
“跟我去搂草,晚上有好事儿。”小舅扛着搂草用的耙链对刚被进行过思想教育的万峰说。
在龙江万峰家一般都是烧柴禾,到处的连绵的群山,不烧柴禾烧什么,唯一烧得草就是豆秸,也只是用来引火用。
而姥姥家这里不管是做饭还是冬天烧炕都是烧草,因为山上根本就没有几棵树,树在这里属于受严重保护的东西,那些护林员要是看到谁偷了一棵树,眼睛就能瞪到天灵盖上。
这里粮食靠小队分,烧草也是,什么玉米秸秆,玉米茬子都是烧火的主力。但毕竟狼多肉少,每家每年分到的烧草也是紧紧巴巴的,这就要自己去搂草了。
所以,这里每家都有几张搂草的耙子和装草的兜子,也正因为此,这里不管是山坡、平原、河边都是光秃秃的。
小舅用的是耙链,就是用高粱桔做得一个像小车的东西,用耙子挂着在草地上走就行,等耙链搂满草了再装到草兜里。
而万峰的工具就是一张普通的耙子和一个小一点的草兜。
小舅扛着耙链和大草兜走在前面,万峰扛着小耙子和小草兜跟在后面。
万峰以为小舅嘴里的好事儿是晚上带他出去玩儿。
两人过了河到了因呐河北岸。
到了河北岸一看,这里已经有好几个本队的人在搂草了。
第0011章 看电影
认识的有杨七郎,杨文和袁民外竟然还有栾凤也在。
万峰很怀疑栾凤这家伙是闲得蛋疼跟着来凑热闹的,关键是她有蛋吗?
老七韩文海和杨文袁民都是十八九的年纪,只有栾凤和万峰的年纪相当。
于是,大人很快就凑到大人一气,互相去卷汉烟,而万峰就凑到栾凤的跟前。
“喂!美女!你是来搂草还是来打兔子呀?”
民间有一句谚语叫搂草打兔子,万峰给用到这地方了。
让万峰奇怪的是栾凤看到他的表情似乎非常的古怪,难道哪里出了问题?
万峰立刻回想了一下自己刚才说得那几个字,马上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原来是出在美女两个字上。
这两个字的几十年以后才会出现的流行语,他现在说出来栾凤不惊讶才怪。
这时农村对女孩最大的赞赏就是好看,漂亮,哪里有美女一说。
“你刚才说我什么?”栾凤很认真地问。
“美女呀?”
“美女是什么意思,和美女蛇一样吗?”
卧槽,万峰无语了。
这货一定是小人书看多了,当时有一些讲特务故事的小儿书里就会出现美女蛇这个词,通常都是贬义的,在孩子们的心里都是坏蛋。
“美女和美女蛇可不是一回事儿,美女是指好看漂亮的意思,你听懂了?”
栾凤明显高兴了,一笑两个眼睛像月牙一样:“你说我好看、漂亮?”
栾凤今年十五岁,女孩子发育早,她现在大约有一米六左右看着已经像大人了,再加上经常参加劳动,身材健美高挑再配上姣好的面容,确实已经是美女了。
只是身上的衣服款式太老旧了,不怎么能显出她的身材,如果像后世的女人穿着紧身健美裤,保证不比那些模特明星差。
“当然,你非常的好看。”
虽然大人们经常说老栾家二闺女长得好看,但这还是栾凤第一次从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男孩嘴里说出她长得好看,简直心花怒放了。
“今晚,大浦子演电影,你去看吗?”
“演电影?”
那个时代演电影是小孩子心中最大的乐事了,甚至比穿新衣服吃好东西都乐,今天已经是初六了,年过完了放映队也就开始出现了。
原来小舅说得晚上有好事儿是这个!
万峰马上就做了这样的联想,只是他对看电影的兴趣不大,说实在的后世他在家连电视都不看。
他只在电脑上看电影而且还看得不多,至于他妻子除了打麻将外就是用微信和她那些姐姐弟弟们扯闲篇,根本就不需要电视。
“演什么电影?”
“好像是归心似箭。”
万峰努力地回忆了半天才想起好像是斯琴高娃演得一部电影,没多大意思。
大浦子也在因呐河边不过在洼后队的下游,从万峰所住的洼后队往东走过一座山就是大浦子,大浦子最有名的地方是那座山下的一座橡胶坝。
橡胶坝是一种用橡胶皮做成的拦水坝,用时通过往橡胶里灌水让大坝鼓起来起到拦水的作用,要放水的时候把橡胶里的水放出去大坝就落下来铺到河底的基础上。
在那个时代这可是很稀奇的玩意,大浦子因橡胶坝而远近闻名,如果那时候有旅游业,完全可以成为一道风景。
“你不想去?”看万峰犹犹豫豫的样子,栾凤追问了一句。
万峰点点头。
“去吧,我也去,等晚上我来找你我们做个伴儿。”
万峰想了想点头:“好吧。”
“你那些小人书呢?借给我几本看好不?”
“今天都租出去了,我手里一本都没有。”
租这个词对栾凤来说还很新鲜,万峰就给她解释了租的意思。
“我没有钱。”说这话时,栾凤可怜巴巴的样子。
“我们是一起打过仗的兄弟,你看我可以不要钱,但是你不许说出去。”
栾凤立刻欢欣鼓舞起来:“我去搂草了、快点搂好去看电影。”
说完栾凤瞄了万峰一眼就拿着耙子到一边搂草去了。
万峰也拿起耙子开始搂草。
对于搂草万峰真的很不拿手,以前他从来没干过这样的货,所以他基本上就是做个样子,拎着耙子瞎走,三转两转就来到了橡胶坝附近。
因呐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C型的大弯,对面大约二三百米外就是橡胶坝。
现在是冬天看不到橡胶坝,它被冻在河面下了。
万峰很想从河面上滑到橡胶坝去看看,但还没付诸行动耳边就响起了小舅的喊声。
小舅已经搂满了一大包草,而万峰的小草包里还只有半包草。
“你看你个废材,就搂了这么点草!”
“嘿嘿!从来没干过这活,我觉得我搂这么多已经不少了。”
小舅什么话也没说把他那半包草一划拉扛在肩上就往回走。
万峰扛着耙子跟在后面。
洼后小队按地理位置分成两部分:东头和沟里。
栾凤的家就在洼后小队的沟里住,按字面意思解释沟里就是沟里面,两山夹一沟。
这两座山南面的山隔着洼前队,西面的山隔着山后队,顺着这条沟向西北方向走再过一道山岗就能到达宋屯大队的崔屯。
两座小山相距有五百米的距离,洼后队有三分之二的人家就住在沟里。
栾凤的家在沟里住,但是她姥姥家则住在东头,离万峰姥姥家大约六七十米远。
东头共有两排房,栾凤的姥姥家住在前一排,四间古老的青砖砌墙,稻草苫顶的房子。
栾凤没有回家就在她姥姥家蹭饭,吃完饭就跑到万峰的姥姥家来了。
万峰的小姨今年十八岁,也算是和栾凤年纪相仿的了,正好万峰姥姥家也吃完了饭,于是出门组队去看电影。
通向大浦子的山路上人头攒动人潮汹涌,下至万峰这样十多岁的孩童,上至四五十岁的中老年,每个小队都有上百号人。
走这条路的有洼前洼后和山后三个小队的人,集中起来也有几百号人,在田间路上拉出了一条长线。
从喜成和铁匠因为年纪太小还无法加入这个阵营,万峰混迹于铁匠的哥哥、李金成等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中间,跟着万峰小舅他们一干大人打打闹闹地走向大浦子。
第0012章 电影散场后的反思
大浦子是孤山公社管辖的一个大队,是孤山公社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大队。
沿着因呐河边从上到下哩哩啦啦超过三里地的距离上全是人家。
电影放映地点就是大浦子大队的合作社门前。
从洼后到这里估计有六七里地的距离。
万峰他们到达大浦子合作社门前的时候,天刚擦黑,电影还没开演,大浦子合作社门前已经是人山人海。
那时候看电影简直是十里八乡人全体出动,覆盖面积超过方圆三十里,一场电影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观看,以青年人为主。
年轻人多了自然也就会发生你看啥,我看你咋地这样的事情,理智的互相喷喷垃圾话也就过去了,脾气暴躁的也有动手的。
当时因为下乡青年全部返城导致城市里根本无法安置这些人,所以很多青年就成了无业游民,这些人整天在社会上晃荡自然就生出很多是非,这些风气慢慢扩散就传到了乡下,导致那几年从城里到乡下社会相当的混乱,这就是八三年严打的原因。
八零年社会还没有出现那么严重的现象,但已经开始出现这种苗头。
打架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
好在那是年轻人打架也都是动手没有动家伙的,因此很少出现受伤的情况。
而且那时的人皮实,即使有点小伤也没人当回事儿。
这不电影还没开演,那边就有人吵吵起来了,不知道是哪里的人。
这和万峰没有什么关系,在人家的地盘你就是龙最好也是盘着,况且万峰现在也只算条虫,所以那怕那边打得头破血流,他也泰然自若。
但是栾凤就没万峰能沉住气了。
那个年代虽然人们的意识还比较封建,社会舆论也不支持自己找对象什么的,但是青年们都是情窦初开,春心乱动了。
尤其看电影的时候,男女混杂免不了就有些人语言轻佻地搭讪。
栾凤很不幸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电影并不是栾凤所说的归心似箭,而是赣水苍茫,这还真是一部万峰没看过的电影。
正看到那个临时政府的代表在瞎指挥的时候,栾凤偷偷靠到万峰的身边,小声对万峰说有人在她身后老碰她。
万峰回头借着银幕的光亮果然就看到两个十七八的青年,带着那种套头的帽子鬼仙仙地站在他们身后。
这女人长得好看了就是祸事,这大冬天捂得严严实实的就剩一张脸都能招来狂蜂浪蝶。
“你们离我们远点。”万峰很不客气地说道。
两个青年大概没想到万峰会说出这么一句,在惊讶以后说道:“小鸡屌,说谁呢?”
“就说你们,你们是准备掏包还是准备耍流氓呀?信不信我喊一嗓子让派出所把你们抓去!”
派出所在当时可是非常有威慑力的存在,足以震慑一切牛鬼蛇神。
那时候如果有谁喊一声抓流氓,保证有无数的人撸胳膊挽袖子。
两个青年愣了一下骂骂咧咧地道:“小崽子,你等着!”然后转身走了。
“你怕不怕?”待他们走后栾凤小声问。
“怕啥?”
“他们要是揍你怎么办?”
“没事儿,凉他们也不敢。”
揍我?看电影的时候他们肯定不敢,只能等电影散场。
但是电影散场的时候人像放羊似得,到处乱哄哄的,你就是想找一个人都难,他们就是想堵他也得找到人算。
就算找到了又能怎么样,洼后队这边也是有很多大人的。
栾凤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电影快散场的时候,她又偷偷捅万峰并向后方示意。
万峰转头就看到那两个家伙又站在他们的后面,不过这回离得远而已,同时他们身边似乎多了几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栾凤明显有点害怕了,身体有点发抖。
就这境界还要万峰打仗的时候喊上她?
不过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如果万峰不是重生回来的,他也一样害怕。
现在的他就不同了,他知道自己有很多方法脱身,就算脱不了身被他们抓住也就挨一顿揍而已,冬天身上穿得都厚就是被打也就像挠痒痒一样。
电影散场的一瞬,万峰拉起栾凤的手就钻入了人群,他才不会给对方反应的机会呢。
其实他完全可以和小舅他们在一起,但他担心小舅他们和对方起冲突,万一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毕竟这里不是将威大队,在人屋檐下,不能不低头。
所以,他决定带着栾凤跑出去。
在电影演到中间时候他已经和小舅他们打过招呼,让他别担心自己。
万峰拉着栾凤在人群里左拐右拐就消失了,待那几个青年要找万峰的时候,他和栾凤早就跑离电影场百米开外了。
栾凤的手全是汗,不知道是害怕还是因为别的。
“万峰!我很怀疑你是不是长着驴胆子,刚才你一点都不害怕吗?”
女人就是啰嗦,一旦环境安全了八卦的本性就开始暴露出来。
“怎么不怕,我也怕挨打。但怕没用,危急时刻要镇静,心定一切就定了,我们是不是该分开走呀,叫人家看见不好。”
“看电影本就成帮结伙的,这有什么怕的。”栾凤理直气壮地说。
她都不怕万峰就没什么可在乎的了。
在出大浦子村往洼后方向走的时候,小舅他们从后面赶了上来,万峰和栾凤悄莫声息地混进他们的队伍。
就像后世一部新电影上映后总有些人吐糟,那时的电影看完自然也是议论纷纷。
不过与后世键盘侠们吐槽电影质量,演员演技方面不同,八零年的观众显然没有这样的烦恼。他们讨论的主要议题是谁是好人谁是坏蛋,并为这个问题发生争论,一直争论到家为止。
万峰没有参加这种无意义的讨论,一路上他都没有说话而是在思考一个问题。
今天晚上的事情为了敲响了警钟,以后总不能遇到困难就跑吧?好!可以用对方算是大人来当借口,但是再过几年自己长大了呢?
他可是记得等两年后他初回龙江那一个冬天加一个夏天自己过的什么日子。
第0013章 未雨绸缪
他清楚的记得八一年的冬天他回到了龙江。
那时他的家已经从原住址搬到了另一个地方:红色边江农场三团三营四十二队。
这里离北方那条著名的黑龙江仅仅有三里地之遥,对岸就是北方著名的某大国。
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都会有欺生的事情发生,他的弟弟妹妹刚到四十二队的时候就被本队的孩子欺负的够呛。
这还只是本队的孩子。
四十二连的北面有一个体积非常庞大的生产大队:白桦林大队。
它们属于农业社体系,和四十二队的农垦完全是两个系统。
白桦林大队占地面积达到方圆十几里,是一个绝对的大村子,有几百户人家,体量是只有七八十户人家的四十二连的十倍。
两个系统之间的大人们相处还算和睦,但小孩就没什么讲究了,双方体系分明经常互相混战。
更让人无语的是四十二队因为远离三营营部再加上本身人口少的问题,没有自己的学校。
因此四十二队的孩子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都在白桦林学校。
北方的孩子非常的野,打架斗殴根本就是家常便饭。
这算是从家里打到学校了,在学校里一言不合双方就会发生一番混战,弄得老师也没什么办法。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八五年春,四十二队才成立了自己的小学,而上中学则到二十五里外的营部中学寄宿,双方的战斗才少了一些。
八一年冬天万峰回去的时候,先是受连队里小孩的欺负,然后受桦林的小孩的欺负,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算是过了两年多暗无天日的日子。
再后来到了职业高中,他也是生活在最底层,经常被人欺负的角色。
万峰可不想再过那样的日子,既然重生了岂有不好好总结经验让自己这一世活得更加精彩的道理。
怎样能让自己不受欺负呢?
万峰自然而然就想起高中时学得武术。
八二年的电影少林寺创造了一个奇迹,它不仅创造了当年的票房奇迹上映后更是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狂热的武术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