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峰看完就把笔记本扔到抽屉里锁上了。
并打算以后再也不看它,至于里面的东西,他准备过一段时间就随便弄两样不那么重要的东西糊弄一下就行。
不是他不想弄,而是上面的东西保密程度太高了,他可怕被毛子弄进去。
笔记本被锁进抽屉就证明短时间他不准备考虑再弄什么东西了,现在他要给季米特里配货了。
在慢吉他他可是答应十天给季米特里发货的,现在都过去八九天了,明天好像就到最后期限了。
自己这边还一批货没发呢。
万峰找出季米特里的货单把它交给张志远,让他给配齐交给沙米洛夫运走。
价值五十万卢布的物资在万峰这里就不到两万华国币的货,也就一个仓库的囤货而已。
因此张志远和基地里的工作人员很快就把这批货配齐了,然后交由沙米洛夫的人把货送运走了。
这批货走了以后,过了半个多月季米特里一方也没有半点消息。
万峰以为季米特里忘了还有另外五十万卢布,他若是忘了自己就白捡了。
时间已经进入了十一月,黑禾的气温已经非常的低了。
龙江已经准备封江,江边已经出现冰碴了。
江上除了渔民的小微呼外,其余的机械化的船都停了,唯一没停的就是来往于大黑禾岛和布拉戈维申斯克之间的贸易船了。
龙江封江的时候断断续续要半个多月,等江面封冻结实了能跑卡车估计又得半个多月。
这样就一算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基地里几乎没什么鸟事儿,万峰准备把一部分人放假,像杨建国韩猛赵刚张闲郑松都放假回家去一趟,本地的人留下开始囤货。
他已经告诉蒋明和郭武两团体给他发货了,当然冬天是发那些没有保质期的商品,等明天开春再进那些有保质期的商品。
就在万峰着手做放假准备的时候,季米特里又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在万峰的基地。
看到季米特里万峰有点意外,按理说虽然自己还欠他五十万卢布,他也不应该自己亲自再来才对呀?
没必要呀,他只要到沙米洛夫那里就可以把钱带走了,他早就让沙米洛夫准备好五十万卢布了。
不过毛子办事一向清奇,人家怎么想得他理解不了。
万峰以为季米特里是来要钱的,谁知这货不要卢布了,依然要货。
“还要货?”万峰略显意外地问。
“全部要货!”季米特里态度坚决,语气铿锵。
万峰给他发的第一批货,季米特里把货运到共青城后,原来是准备是发给部队里团以上的官员当福利的,这不东正教的圣诞节就要到了,他们就是为了这个预备物资的。
苏联人信仰的东正教圣诞节是一月七号,和华国的春节属于一个性质的重大节日。
说是苏联的春节也没什么毛病。
如果说华国的春节是回家热闹,那么苏联人的圣诞节就是一起热闹。
节日那天整个苏联也是热闹非凡,不论男女都拎着酒瓶子喝得醉醺醺的。
如果那天气温寒冷,估计冻死的人也会一堆一堆的。
第1212章 继续交易
在东正教国家,圣诞节是仅此于复活节的第二重大节日。
与西方天主教基督教过的圣诞节相比,它要晚十三天。
这是它们那些乱七八糟的历法决定的。
自从百年前的沙俄时期皈依东正教后,沙俄每年的一月七号庆祝圣诞,这个惯例也延续到了苏联。
但是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当年烈宁因为说过我们要和宗教做斗争,因此宗教在苏联时期遭到了压制。
尤其卫国战争期间,很多神职人员都被强制性地征召进了军队上了前线,教堂则被改成战地医院,饲养场等。
这对宗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到八十年代中期,苏联境内的教堂由近八万座降低到七千五百座。
但是当歌儿巴乔夫上台后,这种控制就出现的巨大的松动。
在一九九零年十二月,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圣诞节列为公休日,在一九九一年苏联官方公开庆祝圣诞节。
这是自一九二八年来的首次。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苏联人已经开始过圣诞节了。
季米特里在华国弄回去的物资就是为圣诞节给官兵发福利的,当然是只有官没有兵的。
这些货物按照苏联那边的物价标准发了有三分之二左右。
剩下的三分之一季米特里听从领导的吩咐就拿到市场上准备换些现金。
让季米特里没想到的是这剩余的三分之一的物资到了市场上,竟然给他换回了四十几万卢布的现金。
这基本等于是这批货物的本钱了。
季米特里和他的顶头上司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魔法大门。
原来这些物资在市场上竟然这么值钱,竟然能卖出三倍的价钱。
有了这一层原因,他们再要那五十万卢布那不成了沙比了吗!
把这五十万卢布换成物资,回到共青城可是能卖出一百几十万卢布的。
季米特里的上司当机立断,不但剩余的卢布他们准备全换成物资,而且还准备把这条财路继续走下去。
这就是季米特里再一次亲自来的原因。
季米特里爱要什么要什么,反正对万峰而言不论是货物还是卢布甚至华国币都一样,只要不要米元就行,因为他也没有米元。
“要什么货,带货单来了没有?”
“就按照上次的货单再给我发一次就行。”
万峰立刻吩咐张志远把上次给季米特里发的货再发一份。
“季米特里同志,就算是要货你也不至于亲自来吧?你可不是小人物,你这样进进出出克格勃会不注意你?”
季米特里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怎么说呢,现在的苏联……不说这个,克格勃现在已经没有精神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都注意欧洲那边的事情呢,远东现在就像苏联的一个法外之地。”
这个万峰倒是理解,苏联已经开始混乱,不过现在只是刚开始而已,再过两年苏联会更加的混乱。
“万同志,我这次过来是有目的的,我们准备以后继续和你做生意,现在准备和你探讨一下可能性。”
他们还要和自己继续做生意?
万峰有些惊讶。
“是的,如果你愿意,我们会继续合作下去。”
万峰自嘲地笑了一声。
本来他是准备开始敷衍敷衍老头的,想不到这还找上门逼着自己继续下去。
这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孬呀?
“季米特里同志,我呢是一个商人,商人唯利是图,要做生意双方就得有拿的出手的砝码。能源石油不在交易的范围,木材什么的我还不感兴趣,钢材我已经交易到了,我实在想不出你们还有什么值得我交易的。”
季米特里嘿嘿一笑:“万同志,那些民用的东西你就是让我们交易我们也弄不到,我们没有,而我们手里有的是民用市场上没有的东西。”
万峰装糊涂:“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就是上次我们交易的哪一类东西。”
“季米特里,你的意思是军火?”
季米特里微微点头。
“上次的东西我是受人所托,有需求才有行动,可是现在没人找我了,你就是把核弹头弄来我也弄不出去呀!”
“那是你的事儿,这个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除了核弹头外,剩下的我们都能弄来,只要你肯交易。”
解读季米特里的话,就是除了核武器外,不管是天生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他们全能弄来,对方到底是干什么的有这么广的门路?
“季米特里,我可以理解为你这是吹牛吗?据我所知,所有国家的陆海空都不是一个系统的,陆海空你都能弄来?我有点不信!再说我要是提出要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你也能弄来?”
“那个太大了,弄不来。”
“看看,还是吹牛不是。”
“像军舰飞机这种太大的东西除外,不是弄不出来是太张扬了,遮掩不了。除这些大东西外别的都行,至于是不是吹牛这是我们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问了。”
也是,人家只能要把你要的东西弄来就行,你管人家吹不吹牛干什么,他就是把牛吹死了有关自己什么事儿。
“季米特里,你和你后面的人可想好了,这可是一种卖国的行为,你们就不怕有一天会被国家清算吗?”
“唉!”季米特里长叹一声。
苏联人叹气的情景很不多见,万峰和沙米洛夫打过无数次交道,就没见他叹过气。
“我们岂会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是苏联,一个强大的帝国,现在我们却看不到它的前方。万同志,我们身在军方而且官衔还不低,我们知道的很多普通人根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干这种事情,是因为……有些事儿是你们外国人无法理解的。说这个没什么意思,还是回到交易本身,你敢不敢接我们的交易吧?”
从季米特里欲言又止的样子看,这些苏联军人多多少少也知道了一些苏联的困境。
可怕的是他们也对苏联的前途抱着灰暗的心理,苏联真的是完了。
既然季米特里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就是说应该是无所顾忌了。
对方都不怕,他有什么可害怕的。
“那么季米特里,那么现在你要拿出什么筹码来做交易。”
季米特里要了一张纸和笔,刷刷地写下了一些东西。
第1213章 那是我的钱
那些俄文对万峰而言不会比张天师的天书简单多少,这个就得需要张志远的翻译了。
张志远很认真地翻译了五分钟,然后把一张华文的纸片递给了万峰。
翻译过来的内容有不少,大致可分为三类:电子仪表,预警雷达、D…36涡扇。
万峰虽然上一世经常上军事论坛,对军事上的东西囫囵吞枣地明白一点,但是细分以后就不明所以了。
但是电子仪表他还是懂一些的,他也知道苏联的电子仪表不值一哂了。
苏联落后的就是这些各种仪表了,不是开始就落后而是一直到后来都落后。
当华国的军用设施都开始用液晶显示器的时候,俄罗斯的很多军工产品上还是圆圆的仪表。
至于预警雷达,万峰也是没怎么当回事儿。
不提今年夏天那个德国驾机在红场降落的青年。
单说在三年后的九零年,华国北方一个飞行员驾驶一架尖六叛逃飞进了苏联境内,他原本要在苏联鸟格洛沃耶机场降落,但看到机场在翻修无法降落就又飞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克涅维契军用机场。
他在这个机场强行降落后十多分钟,竟然没有人注意到飞机场上停下一架华国飞机。
直到一个苏联士兵走进,该飞行员和对方打招呼,苏联人才发现这架外国飞机。
从他飞进苏联到他主动和苏联士兵打招呼,这期间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苏联人竟然没有一点察觉。
这次事件和德国青年马蒂亚斯·鲁斯特驾驶飞机在红场降落还有不同。
起码那次苏联人从一开始就发现了这架飞机只是没动手,并且那是一架小型的民用飞机。
而这次是苏联人根本就不知道,并且还是一架歼击机,性质完全不同。
尽管事后有一大批人受到了牵连被撤职,但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苏联的雷达也就那么回事儿,同时也说明那时的苏联已经混乱到弱不禁风的地步了。
所以苏联的这些预警雷达万峰也没怎么看上眼。
最后一个D36涡扇应该是一款发动机,但是万峰不清楚它是什么发动机。
这些就是季米特里第一次拿出的交易砝码。
万峰可以判定季米特里第一次主动拿出的东西应该都是大路货,电子仪表很常见,那款预警雷达估计高级不到哪里去。
唯一存在变数的大概就是这款D36了。
“这些东西你可以找买主问问有没有他们需要的,五天后我会再来一次。”
这个万峰当然要问询了,否则他哪里知道哪个有用哪个没用,费精力交易一些没什么卵用的东西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当场答应。
“季米特里,龙江马上要封江了,我这边就是找到买主也不一定能交易吧?”
“这不是问题,可以江封严实后再交易。”
“如果交易谈妥在什么地方交易?”
“我觉得上次送坦克的地方就不错,离我们还近,以后还在那里交易你看如何?我觉得我们可以在那里设置一个交易点。”
万峰思索了一下摇头:“季米特里,老在一个地方交易是大忌,会很轻易地被人盯上。”
“没事儿,那一带都是我们的防区,没人会管!”
季米特里说没事儿,万峰也就没再反对,反正对方就是被抓了也不关他的事儿,他又不是苏联公民。
他就不信克格勃敢跑到华国来抓他。
季米特里带着配装好的物资离境后,万峰也起身去思吉屯。
现在龙江虽然还没有封江,但是客船早已停止运行了,他要到思吉屯还得走公路。
韩广家就又开始当司机了。
万峰韩广家两人驱车前往思吉屯。
路上的积雪已经被车轮胎压成了坚硬的一层,在阳光下发着耀眼的反光。
韩广家小心翼翼地开着车,保持着三十到四十公里的车速。
不能开得太快,如果车轮一打滑就得掉沟里。
“你这一天到晚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你不累吗?我都替你累的慌。”
韩广家一边开车一边问。
最近他自己也感觉自己的话比较多了,难道真像万峰说的是到了更年期?
呸呸!我才多大岁数就更年期了,再说男人有更年期吗?
韩广家不太清楚男人有没有更年期。
“没办法呀,现在的通讯设备落户也只能这样,等手机出现就好了,有手机打个电话一商量就搞定了。再有几年就差不多了,手机知道不?就是我说能两个人身处异地能面对面看见的玩意儿,到时候你和梁红缨……”
“你给我停!我警告你,你要是再说通过手机可以看不穿衣服我就和你急!”韩广家一声吼,这怎么又把这茬提起来了。
“切!好像你没看过一样,跟我装啥呀?你敢说梁红缨没穿衣服的时候你没看?老实回答我不许脸红!”
我脸红了吗?韩广家有点心慌。
麻痹的老子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枪口心都没慌过,现在我慌啥呀?
韩广家开口说话这是个好现象,起码旅途不寂寞了不用自言自语了。
于是,这一路万峰就给韩广家那榆木脑袋里灌输各种人生观,灌输得韩广家开始怀疑人生。
不知不觉在中午时分就到了思吉屯。
正赶上食堂吃饭,万峰和韩广家进了屋子就开始吃饭。
“兄弟媳妇,给大伯子拿两个馒头。”万峰在王江唐三人的桌子边一坐,气势很足地喊了一声。
臧韵丽小脸红红地过来了,把用碗装得两个馒头重重地放在万峰面前的桌子上。
“噎死你!”
什么态度呀!噎谁?
郑松在一边乐得嘴都像菊花了。
你乐!等你把臧韵丽领回家,你老娘脸一郎当我看你还乐个屁!
万峰和王江唐三人一桌,边吃边聊。
“那个东西弄走了?”
江唐同时点头。
“怎么弄走的?”
“用吊车吊得呗,那里的塔吊可是能吊五十吨的。”
“从船里吊出来以后呢?”
“用平板拖车拖走的,那艘船卖给抚远运输公司了,八万卖的。”
万峰一口馒头嘎地噎在了嗓子里。
“那应该是我的钱呀!”好不容易把那口馒头咽了下去,某人发出一声呼天抢地的嚎叫。
王江唐三人哈哈大笑。
第1214章 我姥爷也姓诸
该死的抚远怎么会有人买船呢?
早知道这样那条船就不送给军队了,那应该是自己的钱呀!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八万呀!
这可不是小数呀,我得卖好几十辆摩托才能赚出八万呀!
一台摩托出厂赚一千多元,七八十辆摩托就这么等于被人偷走了!
王江唐三人比较可恶,你们不同情我也就罢了,干嘛还在伤口上撒盐?
“当时卖这条船的时候,诸将军乐得抬头纹都开了,他哈哈大笑说白捡了八万元。”
听听,听听!老唐说这话这不是活气人们,从今天开始你就是老唐了,休想让我再叫你唐同志。
可恶的诸老头,得了便宜还卖乖,祝你晚上睡觉的时候尿炕,嗯?姓诸?那个诸?是朱祝还是诸呀?
“诸将军是哪个诸呀?”
“诸位的诸。”
万峰马上想起了一个小品里的梗,大叫:“我姥爷也姓诸!”
“那有什么用,你爷爷姓诸也白扯,钱到了诸老爷子手里你是别想再要出来了。”
“凭啥呀?你们不是人民子弟兵吗?军民鱼水情敢情都是白叫的?老百姓的钱你们也贪污?”
王同志一把捂住万峰的嘴:“你那不是送给军队的吗?这你敢往贪污上扯,信不信把你送军事法庭上关一个星期禁闭!”
唬谁呀,军事法庭判关禁闭?别唬老赶好不!
这饭立刻吃得就没有味道了。
“小万,你来干什么?有什么好消息带给我们?”
“有呀,非常好的消息,那边今天来人了,提供了好几样东西要和我做交易,但是我现在心情不好,今天我就不告诉你们了,让你们难受一晚上。”
万峰准备改变自己的一些做人原则,以前他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他决定有仇当场就报。
万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吃完饭就跑李广银家去玩去了,就不告诉你们三个。
李广银家,他老子戴着老花眼镜正和几个老头正在热炕头上看牌。
现在北方已经正式进入了农闲时节,人们一天到晚没什么卵事儿,赌博也就成了主流。
几个老头玩得不大,二四六毛。
但就这么小的赌局也玩得吵吵把火的。
万峰看了两眼就到了李家西屋。
李广银家四间屋,东边两间西边一间,剩下一间是厨房。
原来这屋是李广银他姐姐住的,他姐姐出门子后这屋就空闲下来。
现在已经被收拾的准备给李广银做新房用了。
李广银正在屋子里和他母亲裱棚,他母亲给他往棚纸上刷浆糊,他往天棚上粘。
就剩下炕上的一个角落了,再有三四张棚纸就裱完了。
“大妈,您歇歇,我来!”万峰撸胳膊挽袖子就准备接过李广银母亲手里的浆糊刷子。
“哎呀!不用不用,马上就糊完了,你是贵人就别沾手了。”
李广银母亲坚决地阻止了万峰学雷峰的行动。
万峰尝试无果后就只好看着他们糊完最后一张棚纸。
李广银的家里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铺得红砖地,新做的衣柜写字台,用涂料粉刷的墙。
“哪天结婚呀?”
“下个月六号那天。”
李广银糊完了棚跳到地下把炕上的椅子拿下来,然后坐在炕沿上和万峰聊天。
“你这还缺少家用电器呀?”万峰没看到屋里有一样家用电器。
唯一一个和机械有关的东西就是墙上的挂钟了。
“彩电和录音机都是我媳妇那边陪送。”
“握草!你给你媳妇多少彩礼呀?这两样东西得两千元。”
“我给了三千元彩礼。”
八七年三千元彩礼,这个价码说出去是很吓人的。
“不少呀,你这样给彩礼你让你们村子别的小伙还怎么娶媳妇?”
有一个带头的后面就得跟着,这行情就起来了。
这样那些儿子要娶媳妇的人家就会因为彩礼的上涨而背地里骂第一个挑头的人。
李广银就是那些娶媳妇人家父母痛骂的对象。
“对外还是乡村的行情,一千元彩礼。另外两千是我偷着给的,就说是她家出的钱给买得彩电,这样她面子上不也好看吗,你可别到处说呀,我爸妈我都没告诉。”
这货还真拿媳妇当回事儿,为了媳妇娘家面子好看偷偷的给钱,若是让他老子知道了不知会不会揍死他。
“你还真下本呀,一个月的利润没有,对了!上个月开了多少钱?”
上个月给李广银他们开饷的时候万峰刚从抚远回来,这边陈道手里有钱了,他也就不用亲自过来了。
“和第一个月差不多,四千多元。”李广银喜滋滋地回答。
李广银有万峰这边稳定的收入,结婚时偷偷给媳妇几个钱也给起了。
“正好你结婚的时候是封江的时候,不用干活。”
“我就是选封江这个月不干活才结婚的,原来是准备是腊月时候。”
这货多少还算有点算计,也不全是鲁莽之辈。
“你今天过来干什么?”
“有点事儿,不过看着几个老家伙生气就跑你这儿来坐会儿,对了!结婚没摩托怎么能行,你应该弄辆摩托。”
“这个暂时还没想,前两天我和我媳妇上县里看到才来一种南湾100的摩托,但是一看价钱太吓人了,八千多!现在还买不起。”
呵呵,那正是老子工厂里产的。
“五千!我给你弄台要不?”
万峰的摩托因为一开始就是采用部件分散加工然后整合的思路,因此很好地控制了摩托车的成本,一辆摩托的成本也就在四五千元左右。
不过具体的数字因为他常年在外还真的不太清楚,不过五千元卖应该不会赔本。
“五千也有点贵!”
“再不能便宜了,再便宜我就赔本了。”
李广银眨巴眼睛看着万峰:“那摩托是你卖的?”
万峰摇头:“不是我卖的,是我生产的!”
“握草!你还生产这玩意儿?”李广银惊讶的后槽牙差点飞出来。
“等两年后咱们这里停工了,你在红毛鸡开个卖摩托车的商店怎么样?保证赚钱!”
李广银摇头:“一辆摩托五千多的成本,进十辆就得五万,玩不起!”
“你看你个白费玩意儿,这点干劲都没有?拿出打仗的劲头,我是造摩托车的你怕个锤子,到时候你就到红毛鸡租个房子,一年卖三十二十台就行,也不比你种地靠天吃饭强。”
李广银想了半天:“这个等我和我媳妇商量一下。”
完了,有一个妻管严即将诞生了。
第1215章 大哥大
万峰在外面转悠了一下午,到了晚上才回去,王江唐三个人已经抓耳挠腮了,性子有点急的王同志嘴里都起燎泡了。
看着三个比自己大二三十岁的人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围着自己转,万峰的心里好受多了。
“看你们急得要尿炕的样子,我就不难为你们了,这是昨天对岸过来人提出的交易东西,看看有没有你们需要的东西。”
万峰把张志远翻译的那张纸片拿了出来。
王江唐三个人立刻脑袋挨着脑袋仔细地看了起来,其中两个还戴上了老花镜。
三个人看了有十几分钟,把万峰都看无语了。
虽然纸片上写的东西可分成三大类,但也没几样东西呀,至于看那么长时间吗?
不会是他们不知道贵贱在那里和他玩深沉吧?
终于看完了,万峰从三个人的脸上看到了喜色,可能这里面还真有军方需要的东西。
“看来这里面是有值钱的东西了?”
“这张纸上列出的内容,第一类暂时对我们而言没有太大的用处,这一类产品就是比我们强也没强多少,军方不会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这上面去的;第二类的内容对我们有用,但不是迫切的,真正有用的是这个D36涡扇发动机,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个好东西,如果我预计不错,上面一定会要它的。”
专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万峰自认为自己的判断和三位专家的判断比较吻合,因此心里自然也把自己拔高到专家的高度。
万峰对飞机发动机就是门外汉了,根本分不清什么型号的发动机都是干什么的。
“这个发动机有什么厉害的地方?”
“这个发动机是一种大涵道比发动机,说它有多厉害说了你估计也不懂,就这么告诉你吧,苏联在这个发动机上研究出了很多型号的发动机。就比如八年前亮相巴黎航展的米26用的发动机就是在这台发动机上改进的。”
万峰鸭子听雷,他虽然知道苏联的米系列直升机,但压根分不清谁和谁。
“这个你说给我听也没用,不懂!你就说说这米26有多牛笔就行了,这样还比较直观。”
“那么就给你说说这个米26牛笔的地方,就说说它的个头吧,这是一架长四十米,高八米,升限四千六百米米,最大起飞重量五十六吨的超级巨无霸型直升机……”
“等等!一架直升机长四十米?高八米?”四十米长,三层楼高?这是直升机?
“对,这就是它牛笔的地方,它能装两辆装甲运兵车或者装八十名士兵。”
好厉害的样子!
“好了,不用说了,给你们一天的时间联系上面让他们选择,可以吧?”
“一天怕是不行。”
“我这边只有五天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三天就得给我回信。”
“这个可以。”
万峰想了想又加了一个条件。
“还有和我姥爷说一声,我需要一个方便的通讯设备和他直接联系,能在外面溜达的时候都能用的通讯设备,或者是和他的警卫人员联系,免得有个什么事儿我老往这儿跑。”
不管诸将军愿不愿意,万峰先把姥爷的帽子扣他头上再说。
王江唐三人面面相觑,就知道这小子不会善罢甘休,看到没有,在这儿等着呢!
“小万!这个不是我们不给你配,实在是没有这样的技术设备,给你按部电话不是问题,但是你在外面溜达也要能联系就做不到了。”
“不要不把我的要求不当回事儿,这可是直接关系到我办事有多大积极性的问题,若是我没了积极性说不定一年也做不成一笔生意。再说这也是为了我的安全着想,就像现在外面冰天雪地的,我们开车从黑禾到思吉屯,近三百里地,万一道上路滑出点什么交通事故我有个三长两短,我的命是小事儿,耽误国家发展才是大事儿。”
说得很有道理,也很伟光正。
“至于你们说的那样的通讯设备,马上就会有了,就看我姥爷舍不舍得花钱了。”
王江唐三人更是一头雾水,什么通讯设备马上就会有了呢?
万峰当然不是信口胡说,八七年十一月二十一号,摩托罗拉在北晶设立的办事处开始推销移动电话,摩托罗拉3200,就是后来俗称的大哥大。
因为当时这种电话状如砖头,也叫砖头机。重量在一斤以上,除了打电话没别的功能,而且通话质量不够清晰稳定。
它的电池充满电后,只能维持半个小时的通话时间,而且价格昂贵。
当时官方售价是两万元,但通常要多花五千元才能买到,在黑市售价更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