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和签证问题解决了,万峰还要想带点什么东西才行。
  最后还是觉得酒最有代表性。
  万峰还让沙米洛夫在苏联那边准备了一批那种扁的能装二两酒的小酒壶。
  华国这边没有这种小酒壶。
  这种小酒壶极像华国这边很多人用来装旱烟的小铁盒,扁扁的五六公分宽,八九公分高。
  万峰用这样的小酒壶装了五十壶六十五度的白酒,这是准备留着当样品的给将来要交易的苏联人品尝的。
  万峰相信只要让共青城的人相信他手里有大量的酒,什么买卖的难度都会下降。
  基地这边的事情有杨建国和赵刚带着李涌何萧等人在,安全上万峰的不担心的。
  生意方面由张石阡经营,只要这货不耍阴谋诡计就不会出什么岔头。
  待这一切安排完毕,五月十六号,万峰一行五人过关来到了布市。
  在原来的帮派烟消云散后,布市现在几乎就是沙米洛夫的天下了。
  这货在布市和警察、阿蒙(武装特警)关系都处理的不错,可以说在布市黑白两道他都是举足轻重的人。
  沙米洛夫的基地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废弃的木材加工厂了,已经搬迁到西南区原来熊帮的地盘上。
  这里是布市最繁华的区域。
  “沙比洛夫……”
  “万!沙比洛夫是不是骂人的话呀?我可是在你们那边经常听人说沙比沙比什么的。”
  沙米洛夫经过到华国那边去转悠,现在很多华语他也是能听懂的。
  语言学习这东西有一个非常玄幻的特点,就是不管你学什么语言,通常最先学会的大多都是骂人的话。
  就拿万峰来做列子,学英语的时候老师是肯定不会教骂人话的,而且他们教到那些玩意儿万峰也早忘了,但是法克、谢特这样的词你就是想忘也忘不了。
  沙米洛夫也是这味儿,这货最先学会的华国语就是特么的,然后就是草泥马,现在这货已经沙比是什么意思了。
  “呵呵,沙比洛夫,这可不是骂人,如果我单独对你说沙比,这有骂人的意思,但是如果后面加上洛夫那就是另外一种意思,是尊称!”
  万峰一本正经地忽悠,看来叫沙比洛夫的日子也没几天了。
  沙米洛夫半信半疑:“真的?但我还是觉得不好,以后最好还是叫我沙米洛夫。”
  “这不一样吗?”
  沙米洛夫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一样。”
  完了,沙比洛夫这个称号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了。
  “不管是沙比洛夫还是沙米洛夫这都是一个称呼而已,沙米洛夫!你对我这次到共青城去谈生意有什么建议没有?”
  “万,如果你的生意谈成了,会不会还走布拉戈维申斯克这个口岸?”
  万峰诧异地看着沙米洛夫,这货竟然想到这个了!
  “沙米洛夫,你想说什么?”
  “万,如果你还走布拉戈维申斯克这个口岸,那么这回我还会派些人跟你去,争取在共青城和当地的人取得联系。你只要谈妥了生意,苏联这边的货运问题就交给我们了,这样你就省了很多麻烦。”
  这个主意非常好,其实万峰也考虑过从共青城到布拉戈维申斯克这段距离的货物运输问题,还没想好怎么解决的时候沙米洛夫倒是替他想好了。
  这样的话让沙米洛夫到共青城去开拓市场自己就不去了怎么样?
  这样自己能省下无数的麻烦和未知的风险。
  不过想了想万峰还是否决了这个想法。
  沙米洛夫派人去联系他只能联系自己交代的一些物品,保证不会去注意别的东西,说不定就会遗漏什么重要的物品。
  自己虽然嘴上说着不去倒腾别的东西,但是如果有机会他还是准备冒险一试的,沙米洛夫就不会做这样的事儿。
  再说毛子的工作效率万峰也是看到了,明明一天能办完的事情他们得用三天,还不一定办完。
  外国人办事都是这个德行。
  苏联人的办事效率虽然在外国人里已经不错了,但是依旧没准。
  就比如再过十多天,西德那个二笔青年驾驶一架螺旋桨飞机从赫尔辛基起飞,飞过八百公里苏联领空最后在红场降落,沿途没受到任何阻拦。
  这片领空因为和西方接壤,号称是最安全的领空。
  苏联在这片区域有一千多架截击机,七千部雷达以及一万枚放空导弹。
  就是这样的条件下,这个二笔青年大摇大摆地开着飞机飞到了莫斯科,在红场上空转了好几圈最后在一个教堂前降落了。
  而且他还在红场给像看耍猴的人签名和演讲,直到两个小时后苏联警察才出现把他带走。
  如果这是一架带着武器的飞机袭击莫斯科,估计可里姆林宫都被炸平了。
  这件事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个帝国要倒塌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个稀奇古怪的事情,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苏联在当时是真的要不行了。
  苏联人这样的办事做派,万峰哪里会相信他们的办事能力。


第1131章 第一次遇到要钱的
  万峰尽管不相信苏联人的办事能力,但是对沙米洛夫多派几个人跟着自己到共青城却是持欢迎态度。
  人多力量大吗,人多安全还保险。
  就是万一有什么事情发生也有几个本地人垫背。
  沙米洛夫派出的人也有五个,阿里克塞带队,巴布尔耶夫外带三个看着很像那么回事儿的人。
  沙米洛夫为万峰准备的十万卢布万峰留下一万揣在身上,余下的九万放在阿里克塞身上。
  当时苏联沿用的还是一九六一年版的卢布,最大面值是正面印着列宁侧身像的一百卢布劵。
  有一百面值的卢布,十万元也就是十捆,根本不算多少东西揣在身上也不显山露水。
  韩广家和韩猛各背着一个装满了小酒壶的背包。
  沙米洛夫把他们送到了布市火车站。
  等走进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火车站,万峰才发现自己闹了个乌龙。
  原本他以为这趟铁路就是贝阿铁路,现在才知道弄错了。
  这趟铁路就是始建于沙俄时期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而贝阿铁路还在这趟铁路线的北方几百公里外。
  贝阿铁路是苏联为防止和华国起争端的时候西伯利亚铁路被切断而修建的预备铁路。
  在上车的时候沙米洛夫叮嘱万峰这一路一定要注意,但是注意什么他并没有说。
  万峰可以理解沙米洛夫的意思。
  苏联人对华国人始终有严重的防范意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但唯独苏联没有,就是后来的俄罗斯也没有。
  若是华国人抱团居住在某一地区,该地区的警察会如临大敌,也不知道它们在害怕什么。
  万峰的解释就是它们祖上侵占了大片的华国领土,大概从心底里害怕华国人有一天会清算它们。
  毕竟与五千年始终立于世界之林的华国相比,它们真的不算什么。
  如果说华国是澎湃的大洋,那么它们充其量只能算是小河沟子,或许它有一天会成为江河的可能,但也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成为干涸滩。
  从上车检票就能看出苏联人的这种德行,就算有沙米洛夫等人的送行,检票口的检票员还是反复地查看了万峰等人的车票。
  万峰就纳闷了,他还能造假票怎么,你就是再看这车票也是你们苏联人印的,有个几毛看头。
  苏联的火车从外观看和华国火车的模样几乎没什么区别,也是绿皮车较多。
  但是里面大多是软卧包厢,这个坐着倒是挺舒服的。
  他们一共十个人,相连的两个包厢。
  苏联两千二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却只有不到三亿人。而这三亿人超过八成还集中在欧洲部分,整个远东地区才千万左右的人口。
  远东地区七百万平方公里千万人口的基数,这是个什么概念?
  能看见的结果就是几十里地都看不到一个村庄。
  到处都是森林和少量面积的耕地。
  列车一出布市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万峰就看到了一个像大林子大队那样规模的村庄。
  这还是紧靠龙江边靠着铁路边,再往里万峰怀疑方圆几百里或许都没有一个村庄。
  相反对岸的华国村庄却是几里地就能看到一个。
  苏联这边几里地也能看到建筑物,就是那种钢铁架子的瞭望塔,几乎华国江边有一个村庄这边就有一个瞭望塔。
  华国边防站都换成钢筋水泥的瞭望塔,而苏联这边依旧是那种钢铁瞭望塔,这种瞭望塔到了冬天在里面能冻死活人。
  万峰怀疑夏天这些瞭望塔还有监视作用,到了冬天它也许就是样子,冬天根本就没有军人上去值班。
  这边的森林资源真的丰富呀,铁路边就有大片的白桦林,郁郁葱葱亭亭玉立。
  可惜白桦这种树大概除了提取白桦汁外大概也就能做烧柴了,反正没看到谁用它做家具。
  列车过了一个好像叫勒嘎哈的车站后,两个穿着列车员制服的人出现在万峰他们包厢的门口,后面还跟着一个带枪的乘警。
  “护照!”先进来的一个列车员面无表情地说了两个字。
  这是中途查票的?苏联也有中途查票一说?
  万峰这个包厢里全是万峰的人,阿里克塞则在隔壁包厢里。
  最先递出护照的是陈道。
  但是让万峰一干人傻眼的是,这个列车员接过陈道的护照看都没看就揣进了兜里。
  “护照!”还是这两个字。
  张志远以为他是要这包厢里所有人的护照,因此也把自己的护照递了过去。
  张志远的护照和陈道的护照下场一样也进了那个列车员的兜里。
  “护照!”又是这两个字。
  当韩猛的护照也遭到这样的下场后,万峰感觉有点不对劲儿了。
  这是遇到要钱的了。
  万峰掏出自己的护照往护照里夹了一张百元卢布递了过去。
  这回那个列车员没有把护照揣兜里,而是翻开看看,把那张百元的卢布收起来。
  “护照!”还是这句话!
  麻痹的百元卢布你还嫌少!
  这些王八蛋太贪心了,百元的卢布在苏联时期那购买力可不是后期解体后贬值的卢布可比的。
  一百卢布现在可是能买无数的东西的。
  起码能买二百盒保加利亚进口香烟,四十五公斤最好的香肠,二十瓶伏特加(商店里有货的情况下)十瓶三星白兰地,苏联境内的从南到北任意往返的机票。
  这已经是一笔大钱了,这些家伙竟然嫌少?
  韩广家的护照里也夹了一张票子。
  如果对方再继续说护照,万峰就找隔壁的阿里克塞,让他们出面对付这些家伙。
  好在这回那列车员没有再要护照,把万峰他们的护照胡乱地看了两眼就把护照还给包厢里的人走了。
  张志远疑惑了:“这算不算是明抢呀?”
  虽然华国现在也有不正之风涌现,但是这么明目张胆的行为还真没有。
  “这得怪咱们长得和他们不是一个模样,人家一看就看出咱们是华国人,就是明着欺负你,不过这不算明抢只能算是明要,要是抢就不是这样了。”
  万峰的话音刚落,巴布尔耶夫脑袋从车门里伸了进来。


第1132章 投修分子
  “刚才那些列车上人刁难了你们没有?”巴布尔耶夫伸进脑袋问。
  “要了我们两百卢布。”张志远回答。
  “охуевший。”巴布尔耶夫扔了句不要脸的苏联国骂转身就要走。
  “巴布尔耶夫,算了,估计有这一次也就完了,不就两百卢布吗。”在列车上万峰不准备惹是生非,两百卢布不算什么。
  “万!你想多了,你觉得有这一次就完了?咱们要坐将近十个小时的车,有了这一次我敢说过一个多小时他们就会来一次,所以不能完了,要是完了就没完没了,你们等着我去找他们。”
  巴布尔耶夫说完就消失在包厢外面。
  这一回万峰对毛子的无耻算是有再一次的认识了。
  华国那边就是有要钱的,但通常情况下要一次也就完事儿了。
  比如交警罚了一次款,起码你拿着罚款收据把车开到目的地不会再有交警管你要钱了。
  求人办事也是钱花到了这件事几乎也就到办成为止。
  想不到苏联这边花钱还有时间限制,过了时间还兴再要一次或者多次,这还能再要点脸吗?
  这回算是真开了眼界了。
  既然这样巴布尔耶夫去要钱万峰也就没再阻拦。
  巴布尔耶夫大概用了十分钟回来了,钱是要回来了,但也只要回了一百卢布。
  “这回到哈巴罗夫斯克他们不会再来要钱了。”
  “哈哈,巴布尔耶夫,人家吃到肚子里的东西你也能要回来?”
  “他们敢不给,他们就算不天天走布拉戈维申斯克也是一个月走好几趟,我说若是不把钱吐出来让你们在布市消失,就这样他们也没都吐出来,就要回来一半,不过到哈巴罗夫斯克之前他们保证不会再来要了。”
  黑社会这个时候确实有一些震慑作用的。
  “你就不怕他们到哈巴罗夫斯克报复你?”
  “火车上小小的列车员和火车警察有什么可怕的,他们要是报复还在不在火车上上班了?我在布市随便安排几个手下就能让他们战战兢兢的。好了,你们休息吧有什么事情叫我们。”巴布尔耶夫把脑袋缩回去了。
  “沙米洛夫的人还是可以的吗!”张志远用手捏着那张列宁头像的纸币感叹。
  “叔!你可千万别被眼前的利益蒙蔽,毛子可是没什么人性的,这是因为利益纠葛沙米洛夫的人才会对咱们客气,否则他们咬人说不定会更狠。记住,不管将来遇到什么毛子,都不要对他们贴心贴肝的,他们翻脸比翻书都快。”
  这可不算是背后诋毁毛子,从双方口岸开通后到毛子那边做生意的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人性的毛子。
  这可是血和泪凝聚的警示名言。
  万峰他们上车的时候是下午三点,火车到哈巴罗夫斯克计划是后半夜一点,现在是五点半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
  锁上包厢的车门,一群人来到了四号餐车。
  万峰对俄式餐饮确实提不起多少兴趣,只是要了一份烤肉,两个烤小面包。
  刚吃了两口,突然一个华语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同胞,你是华国人?”
  火车上的餐桌就不可能坐五六个人了,万峰一行十个人是分三个餐桌。
  万峰是和阿里克塞巴布尔耶夫以及韩广家坐在一张四方餐桌上。
  万峰身后是阿里克塞带得那个毛子青年,在他们后背是张志远陈道韩猛三人坐得桌子。
  这谁叫同胞呢?
  同胞这个词只是在纸面上或者宣传上才会用到,在民间的口语中没人用这个词,起码在北方万峰是没听谁叫同胞的,叫老乡的倒是遍地都是。
  这还出来叫同胞的了。
  万峰回头就看到张志远和陈道那桌出现了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人。
  看年龄大概三十上下的年纪,穿着一件暗红色的长袖线衣,头型和华国人的头型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有点猥琐。
  一车金发碧眼的老外冷丁冒出个和自己一样的人张志远也有点高兴:“是呀,兄弟,你也是华国人?”
  “是呀是呀,我也是华国人,老乡,从哪儿来呀?”
  张志远还很热情地邀请对方坐下,随后和地方拉扯起来。
  那人说他的名字叫秦光博。
  秦光博的华语已经说得不很顺溜了,一些词语的语气和停顿听着已经是不知所谓了。
  万峰断定这个秦光博到苏联这边的年限超过五年甚至更长。
  在苏联这边待这么长时间最大的可能性是在华国那边犯了案子,走投无路跑过来的。
  万峰小时经常听到有跑到苏联这边来的人,那时还有一个专用名词叫:投修。
  就是投奔苏修的意思。
  可以确定这就是一个投修分子。
  万峰对这类投修分子倒是有一点好奇,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没被毛子枪毙吗?
  一直到吃完饭,张志远陈道还在和那个秦光博胡扯。
  吃完饭回到包厢,万峰就来到了阿里克塞他们的包厢,他想了解下这些投修分子现在的生活状况。
  “阿里克塞?算了,这个问你估计你也不清楚,巴布尔耶夫!我想了解一下以前从华国偷着跑到你们这边的华国人,见过吗?”
  巴布尔耶夫点头:“见过,布市也有但不多。”
  “说说他们的情况吧,我觉得他们偷渡过来如果没什么政治方面的价值不会被枪毙吗?”
  巴布尔耶夫回忆了一下才说道:“好像没听说有被枪毙的,不过都被抓起来了,抓起来送到森林里没有人烟的地方去伐木开荒什么的。”
  这些王八蛋以为跑过来会享福,不想被送去做苦力,这也算是苍天有眼了。
  “你知道这些人的生存概况吗?”
  “有的就死在森林里了,没死的就千方百计跑出来了,这些人有些隐藏在农村里有些跑到城市里了。”
  “你们当局不管吗?”
  “后来也就不管了,你也知道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尤其远东这地方通常好几百里地都没有个人影,来些人也算是填充人口了。”
  指着这个填充人口,这有什么卵用呀。


第1133章 叛国者
  就算整个龙江省和苏联接壤的区域一年有一百二百人跑过来,这些年也不过就是一千两千的,这也就是卵外一块肉也没多大作用。
  不过蚂蚱腿也是肉,反正苏联剩余娘们有的是,这一千两千的每人弄个苏联娘们再繁殖,说不上现在也有几千人的群体了。
  “这么说他们入籍了呗?”
  巴布尔耶夫摇头:“这个我不清楚。”
  “我以前住那个小村子就有一个华国跑过来的人。”阿里克塞在一边不蔫不语地冒出一句。
  原本没被万峰当回事儿的阿里克塞竟然还是一个有故事儿的人。
  “真的?”
  “他华国名字叫什么我不清楚,村里的人都叫他叶戈尔。”
  叶戈尔在俄语里是农民的意思。
  “知道他在农民村子生活多长时间吗?”
  “这个我不是很清楚,反正我回来的时候他就在村子里住了好几年了,娶了村子里的一个跑了男人的女人,夏天的时候靠种菜拿到市里去卖维持生活。”
  如果没想错,万峰记得沙米洛夫说过阿里克塞是四五年前回到那个叫谢昌赫的小村子的,按照阿里克塞的说法那个叫叶戈尔的华国人最少也在谢昌赫村子里住了八九年了。
  “那他入苏联籍了吗?”
  阿里克塞摇头:“好像没有,因为没看到他有福利,不过他们的孩子是正经的苏联公民,享受国家的福利待遇。”
  从这一点看毛子办事倒也不是一点没谱,起码第二代是算苏联公民了。
  万峰把从阿里克塞和巴布尔耶夫处得到的信息汇聚了一下,好像没啥太有用的东西。
  和阿里克塞巴布尔耶夫告辞,万峰回到自己的包厢。
  一进包厢意外地发现那个秦光博竟然出现在他们的包厢里。
  万峰皱起了眉头。
  “他怎么会在这里?”
  “这位秦兄弟说要和我们借点钱。”陈道说道。
  “借钱?要借多少?”万峰玩味地看着秦光博。
  这些人里万峰最年轻,并没入秦光博的眼,他还以为万峰只是个跟着凑热闹的青年。
  “他说要借五百卢布。”
  五百卢布!
  这货倒是敢张嘴!
  五百卢布现在在苏联可是能买一大堆的东西,一个工程师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三百卢布,这货竟然敢张嘴借五百卢布。
  谁给他的胆子!
  “你叫什么名字?”万峰微笑着问秦光博。
  秦光博看了万峰一眼犹豫了一下回答:“秦光博。”
  “这是你以前在华国的名字?是真名还是假名?”
  秦光博眨巴了几下眼睛:“小老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既然你要借钱我们总得知道你这名字是真的还是假的吧?”
  “当然是真的。”
  “好!就算你这名字是真的,秦光博,你说我们有什么理由借钱给你?或者说你有什么理由找我们借钱?”
  “咱们不是同胞吗?”
  “同胞这个词先别乱用,虽然咱们模样长得都一样,但我可不认为你是我的同胞,说说你在华国犯了什么事儿跑过来的?看你岁数还挺年轻,应该是七七年那一阵子跑过来的吧?”
  秦光博没有回答,似乎在揣摩万峰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那个时间段跑过来的人通常应该是走投无路才投修的,你是杀人犯吧?如果是,你一个杀人犯也敢和我们称同胞?你有那资格吗?”
  秦光博脸色变幻了几次:“这位小兄弟你的词语好厉害。”
  “别扯没用的,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如果听明白就请吧,就当我们没见过你。”
  秦光博脸子放了下来:“这位小兄弟,话可不要说得这么难听,这里是苏联可不是华国。”
  “呵呵,我知道这里是苏联,正因为是在苏联我才这么说,如果这是在华国我就抓你去公安局了。”
  秦光博站了起来:“好!好!小兄弟你很厉害,咱们后会有期。”
  “最好是后会无期。”
  待秦光博走后,张志远略带埋怨地说:“小万,你这脾气得改一改,一点面子都没给人家留,人家只是来借点钱而已。”
  “哈哈,张叔,他要借得可是五百卢布,这可不是小钱。说好听点这是借,不好听他这就是来要钱的,假设咱们在华国管一个萍水相逢的借钱,你会张嘴就借五百元吗?”
  张志远摇头:“借个三毛两毛我都不好意思。”
  人在旅途,就算江湖救急,也就是张嘴要个三毛两毛一块两块的。
  像秦光博这样张嘴要五百卢布这就是不要碧莲了。
  像这种不要碧莲的人,万峰向来的没面子可给的。
  “你不好意思可是他好意思,一个罪犯也想要我的钱,那的等!这要是在华国我直接就把他送进去,这货说不上手上有几条人命呢?”
  “怎么知道人家不是在那边受批斗才跑过来的?”陈道不紧不慢地插了一句。
  “叔,如果他是四十多岁以上我可能还会往被批斗那方面想,但是他明显三十来岁,就是批斗他也没资格吧?如果不是批斗跑过来了他只是是犯事儿跑过来的,小偷小摸至于跑到苏联来吗?”
  七五年以后别说批斗,就是罪犯游街都不多了,他到哪里去被批斗?
  “万一他是贪图苏联的生活而跑过来的呢?”
  这种可能有。
  就像东广那边的人往香港偷渡一样,本身并没有什么政治原因也没犯什么事儿,就是为了香港那边的生活。
  苏联再怎么说现在比华国生活还是强很多的,贪图生活的也是大有人在的。
  “那他也是个叛国者,我们需要给一个叛国者面子吗?”
  “你这孩子就不知道收敛点,我感觉这个秦光博不是个好惹的人,再怎么说咱们是在异乡国外,有些事儿不是咱们能左右的了的。”张志远叹息。
  “不用怕他,他就是以为咱们在异国他乡不敢干什么才敢跑来狮子大开口,五百卢布对咱们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一个叛国者一毛他都别想,叔!放心!他不能把咱们怎么滴就是了。”
  如果连一个叛国者也怕,那他还跑苏联来混啥。


第1134章 奇特的见面礼
  哈巴罗夫斯克,苏联远东地区第一大城市,人口六十多万。
  午夜一点过五分,火车到达哈巴罗夫斯克,在车站里停了下来。
  这列火车的火车的终点站是海参崴,这不是万峰他们要去的地方,他们要在这里下车转乘去共青城的火车。
  想不到在苏联坐火车也得倒车。
  列车停稳后,下车的人不少,大概有几十人。
  万峰一行人也下了火车顺着出站口进入候车室。
  在出站口的时候,韩猛捅了捅万峰。
  万峰顺着韩猛示意的方向又一次意外地看到了秦光博。
  这家伙也是才从火车上下来,手里拎着个提包,正一脸阴霾地看着他们。
  万峰和秦光博对视了一下,嘴角一弯没什么表示转脸走出票口,走进候车室。
  想不到这家伙也在这里下车。
  哈巴罗夫斯克火车站是栋绿白相间的楼,大概有四五层的高度,典型的俄式风格。
  候车室里可不像华国的候车室里熙熙攘攘的,没有多少人。
  那些下车的人有的在候车室里停留有的出门而去,就算加上这些下车在候车室里停留的人,候车室里的人也不过四五十人。
  人少的好迟是万峰他们很轻易地就找了座位坐了下来,巴布尔耶夫则第一时间跑去买票。
  共青城和伯力相距三百公里,有从西伯利亚方向开来的直达共青城的列车。
  可惜现在没有,到共青城的列车要凌晨四点才能过来。
  不坐火车就只能坐客车。
  也就是说万峰他们要是坐火车去共青城就要在这候车室里等将近三个小时。
  三个小时明显是不能住旅店了,就只能在车站里对付了。
  万峰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觉得无聊就站起来向车站外走去。
  韩广家马上跟了出来。
  走出候车室万峰站在台阶上伸了个懒腰。
  车站面前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有灯没精打采地亮着,能看到广场中央有一座雕像和一个大水池。
  台阶下还有两辆拉达出租车等在那里,不过车上的司机估计是睡了,没有一点动静。
  “看到正对大门那个雕像没有?”万峰指着车站广场中央一座站立的雕像问韩广家。
  “看到了。”
  “他叫哈巴罗夫,就是这王八蛋当年带人侵占了这里。”
  韩广家看看雕像没出声。
  “知道我想什么吗?我想在雕像下面放一个炸药包,把这王八蛋炸天上去,哈哈哈哈!”
  万峰的笑声在黑夜里传出很远。
  韩广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也就没吭声。
  这当然只是意淫一下而已,要是真的把这雕像炸了万峰就得亡命天涯,要是被克格勃抓回来就算不死也得坐一辈子牢。
  就算哈巴罗夫斯克是远东第一城市,晚上也没啥意思。
  两人在车站门口站了几分钟,实在是觉得没意思就走回了候车室。
  巴布尔耶夫和他们带来的另外三个人已经各自躺在一张空椅子上鼾声如雷了。
  阿里克塞倒是没躺着身板笔直地坐在那里,不过眼睛也是闭着在打盹。
  万峰这边张志远和陈道还是小声地聊天,韩猛靠着椅背在打哈欠。
  万峰也找了个空椅子躺了下来闭上眼睛,他打算休息一会儿。
  朦朦胧胧的也不知是睡了还是没睡,好像刚睡着就被人扒拉醒了。
  “到点了,上车了。”
  万峰睁眼果然看见候车室里一半左右的人都走向检票口,在检票口前排了一个不长的队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