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太闲的叔叔以后就停薪留职在家开了小工厂专门做皮鞋卖。
  而李太闲在电子表市场不行的时候也开始做皮鞋卖,最后形成了梨房很多做皮鞋的盛况。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这个时候的工厂产品几乎都是这个样子,产品样式老旧,他们就从来没想过改变一下样式吗?
  这是多简单的事情呀!
  就是你们想不到,别人的建议你听听那怕也好。
  万峰摇头,国家确实应该出现变化了,如果没有变化要追上西方发达国家确实没什么可能。
  就像那个秋衣秋裤厂,这个季节你跑来卖秋衣秋裤,你这是要闹哪样?你就不能制作一些线衣背心出来卖?
  旅饭店经过突击施工总算是完成了两层的建筑,万峰本来还想再加一层的,但是因为急着用这个计划也就不得不暂时取消。
  两个多月的时间盖起的旅饭店让万峰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一眨眼或者一回头这栋建筑就出现在机械厂的对面了。
  随着一阵鞭炮声后,张海和大队书记进行了剪彩,然后还发表了几句讲话。
  旅饭店就算正式开业了。
  从将威大队平山大队招聘来十几个十七八岁的女性服务员,在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培训后就上岗了。
  这些服务员的工资不高,只有十五元,但胜在工作轻快。
  旅店只有二十个大通铺房间,一百二十张床位,没有单间。
  饭店大厅有十几张桌子,同时可容纳近二百人就餐。
  虽然旅店的床位依然紧张,但这还是极大地缓解了商贩们的住宿问题。
  张海还号召家有闲房的人开设家庭旅社,在解决商贩住宿问题的同时还能为家庭创造收入。
  因此洼后有超过半数家庭都腾出一间房或者是厦子,用来招待客人。
  万峰估计今年秋季洼后会迎来一股改造房屋的高潮。
  一些家庭的房子会被重新装饰一番,一些破烂的厦子也会被改造的适合住人。
  甚至有些家庭会直接在院子里盖新厦子,或者是厢房门房。
  因为洼后集市的出现,不但洼后人的生活在改变,就是附近十里八里人的观念也开始慢慢出现了变化。
  虽然还没形成全民经商的意识,但其中很多人已经看出了一些致富的道道,种地已经不是农民唯一的出路了。
  首先反应过来的其实是一些家庭妇女,她们把自己手工制作的一些东西开始拿到集市上出售,竟然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这些手工制品包括布鞋,手套、粗线织的棉袜子、绣花品、布包布袋以及一些手工工艺品。
  至于那些卖鸡蛋鸭蛋的卖蔬菜瓜果的更是比比皆是。
  在丰富了集市内容的情况下也给她们带去了可观的收入。
  不过这些人是没有条件租活动房的,因此万峰把靠近那条溪流的闲置的准备用来做停车场的地方批给它们作为土特产交易区。
  那块原来做交易的从商户搬迁进活动房里而被当做停车场的空地上现在也是有几辆车停在那里。
  只是这些车都是公家的车,都是外地供销社或者商店的车,什么时候这里能站满客车那说明洼后的市场也就真的起来了。
  为了便利将来外地来的车辆能畅通无阻地进入洼后,万峰力主小队出钱把那条直插崔屯的道路修了出来。
  用山后市场的碎石铺路,上面垫沙子,修出了一条备用公里。
  好在从洼后到崔屯不过三里地远,修这条路也没花多少钱。
  将来等洼后集体有了一定的积蓄,因呐河上就必须要有一座桥,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向国道最近的路。
  现在也只是想想而已。
  万峰骑着摩托准备到县城去找一个人,在经过队部的时候被张海叫住了。
  张海的身边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人。
  “这是咱们县农机公司的采购员,它们想卖咱们的拖拉机。”
  那采购员不知道张海为什么会问一个少年,疑惑地看着万峰。
  “县农机公司要卖咱们的拖拉机?”
  那采购员点点头。
  “你们若是想卖,叫你们农机公司的潘经理来谈,他若是不来别人没资格来谈!”万峰就扔下这么一句话,然后骑着摩托扬长而去。
  那个采购员疑惑不解,让他们经理来谈?这口气不小呀!
  万峰的口气确实不小,但是也没有潘经理的谱大,上次老子可是低三下四地求着你卖,你拿出个臭脸给老子看,现在你想卖拖拉机?
  那也看看老子的脸子,老子要是摆起谱来保证不比你差就是了。
  现在红崖农机公司万峰还真就不怎么在乎,没有你们拖拉机也不会剩下一台,没有你们红崖农民要买拖拉机可以到厂子里直接提货还比在农机公司买得便宜。
  你现在不过是卵子外面一块肉而已。


第0622章 吹牛从来不用草稿
  红崖庙岭地区通向杨房方向的那个山坡下面的一个小村庄。
  这里叫什么村子万峰还真忘了,他就来过一次想不住也不奇怪。
  凭着记忆力来到了一个大门紧闭的宅子前,万峰举手敲响了铁门。
  几分钟后大门缝里露出一张国字脸。
  他显然不认识万峰了,疑惑地看着万峰:“你找谁?”
  “楚大哥,我曾经来过你家,你忘记了。”
  楚国义依然没想起万峰是谁。
  就像万峰记不住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一样,楚国义记不起万峰也很正常,毕竟万峰是两年前来的,两人只是一面之交哪里会记得住。
  “我是峰凤服装厂的厂长,我找你谈谈合作的事情。”
  面前这个少年楚国义确实想不起来是谁了,但是峰凤服装厂他却耳熟能详,无他,他的小作坊就靠仿制对方的服装样式过日子。
  闻听对方是峰凤服装厂的厂长,楚国义心里咯噔一下,今天人家找上门来了,不会是找麻烦的吧?
  “楚大哥,你不应该开门请我进去坐一会儿吗?如果你不放心那你出来我们聊聊也行。”
  楚国义想了半天没有邀请万峰进院子而是开门走了出来。
  “你要谈什么?”
  万峰靠着摩托从兜里掏出烟甩给楚国义一支:“楚大哥,其实按年龄我应该叫你大叔,不过我觉得叫你大哥能显得亲切一点,您没意见吧?”
  “称呼只是一个符号,叫什么都行。”
  叫是都行?这就扯了。
  “楚大哥,我姓万,叫万峰,我今天来主要是想和你谈谈合作的事情,你不用往别的地方想,虽然这两年你的小成衣铺靠仿制我们的服装样式过日子,但我这次来不是追究这个事情的,红崖的市场虽然不大,但容下我们根本不是问题。”
  万峰这话楚国义感同身受,红崖市场虽然不大,但也是有六七十万人,容下他们两个小服装厂还真不是难事儿。
  楚国义点燃香烟深吸一口才说:“小万兄弟,你刚才说合作的事儿,是怎么个合作法。”
  “在谈合作之前,我要了解你现在的生产规模和现状,这应该不算是过分的要求吧?如果有顾忌你可以不说。”
  楚国义的小作坊万峰还真没当回事儿所以也不十分太了解,一个靠仿制别人过日子的小企业注定不会走的太远,如果不是集市上的服装有严重缺口他都不一定来找他。
  楚国义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我现在有六台机器,七八个工人,也就生产一些衣服裤子什么的供应红崖市场,生意一般,销量不大,仅仅勉强维持现状。”
  两年前万峰来他有五台机器,这快整两年了仅仅就增加了一台机器?今年的缝纫机也不是太十分难买了,他之所以只多了一台机器说明生意确实不如意。
  “有没有自己的品牌?”
  楚国义摇头,他的那些产品根本连个标识都没有哪来的品牌。
  “洼后集市知道吗?”
  “听说过但没去过。”
  “你的反应太迟钝了,洼后集市现在已经形成以服装鞋帽为主以其它行业为辅的综合性批发零售市场,作为一个商家怎么可能浪费这样扩大自己的机会。”
  楚国义有点疑惑:“这就是你的合作?”
  “我代表洼后集市邀请你到洼后集市去出售你的商品,打响自己的品牌,如果你不愿意去那么给我代加工也行,我只出样式你自己出一切给我加工服装,我会给你高于市场价的加工费,这算不算是合作?”
  楚国义沉默良久:“赚加工费虽然利润微薄,但好歹也算是活着,可是布票不好搞呀。”
  啊?
  这回轮到万峰疑惑了,这货到底现在是不是做服装的呀?
  打从前年开始,国家棉花连年丰收,涤纶混纺布产量已经几十倍的增长,去年11月,国家根据实际成本的变化,第一次大幅度下调的确良、腈纶毛线等化纤织品的价格,过去价格高昂的“的确良”已经变得经济实惠。而从今年开始,国家陆续对部分纺织品减收或免收布票,敞开供应,曾经捉襟见肘、无比金贵的布票现在已经变得家家有余。
  同时,棉纺厂因为产品积压不但大幅度降价而且你只要关系够硬已经免收布票了,像万峰现在在县纺织印染厂提货基本已经不需要布票了。
  其实国家已经在考虑取消布票的问题。
  市面上这么大的变化这货竟然不知道?
  “如果你弄不到布匹,那么布匹算我的,你只管赚加工费怎么样?”
  楚国义没有回答万峰的问题而是问道:“你说得洼后集市真的异常红火?”
  洼后集市从去年冬月开始到现在已经存在了超过七个月的时间,他竟然不知道什么样子?
  万峰也就理解楚国义不知道国家的一些变化了。
  像楚国义这种在前年就敢开作坊做买卖的人不应该反应这么迟钝呀?
  这种人也算是弄潮儿了,站在时代的前列应该对国家的政策和风向变化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敏感才对,可楚国义在一点上有点落伍了。
  你说他天上胆小吧,在八零年就敢雇人做买卖的人能说他胆子小吗?
  唯一的理解就是彪打彪有理,虎造有志气了。
  “我今天就是故意来找你的,找完你我就回返,你要不要跟我去看看?”万峰拍拍自己的摩托。
  楚国义心动了说了句你等等,回身从院子里推出自行车。
  “坐我摩托去你推自行车干什么?”万峰奇怪了。
  “去坐你摩托,那我回来呢?”
  考虑的挺周全。
  “我再给你送回来或者给你送到车站不就完了吗,上车!”
  楚国义想想也是,又把自行车推了回来,翻身上了摩托车斗。
  二十分钟后,摩托就到了洼后。
  万峰把摩托扔到机械厂门前。
  楚国义正痴呆地看着市场里的人山人海。
  “这么多人,怕是有几千了吧?”
  “现在算是人少的时候了,年跟前这里都能捡到挤掉的皮鞋,真滴,最多的时候几万人呀。”这种谎话万峰是张嘴就来根本就不需要酝酿和草稿。


第0623章 服装厂招工
  万峰领着楚国义在集市里转悠,不停地给他介绍这里的一切,然后走进了一间里面只有一个清闲姑娘的屋子。
  屋子里连个柜台都没有,除了正面,其余三面墙只挂着十几样一些五颜六色的样品。
  屋子里也有几个人在观看这些样品,其中也有提问的,那个姑娘在一一解答。
  “这间屋子是我们峰凤服装厂租下的做门市的,但是从租下来就挂了一些样品,因为我们没有多余的产品拿来出售、因此只挂了这些样品。”
  楚国义的眼里射出羡慕的光芒。
  万峰又领着他到江军的屋子前。
  江军的屋子里售卖的是服装和鞋,里面十六平方的屋子里最少也有十多个人,江军一家男女老少四口几乎都在这里忙活。
  看到屋里那么多的人万峰就没领楚国义进去,而是继续向集市里面走。
  接下来大多都是当初那群卖鞋的,他们租的几乎都是最小的屋子,但每一家里面都有不少顾客。
  “你看到集市的规模了?我可以告诉你,你若是在这里租个屋子挂出自己的牌子,一天卖一百件衣服都不用睁眼睛,不过你就六台机器一天根本不可能生产出一百件衣服。”
  楚国义点头,六台机器若是专门做裤子倒是能做出一百件,衣服就别指望了。
  两个人在集市的两个区里转悠个遍。
  “想不到你们洼后这小小的地方,竟然能发展成这样,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楚国义感叹到。
  他在这里看到了众多行色匆匆的来自外地的商贩,这些商贩背着大包小包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
  楚国义心中的火苗被点燃了,他现在恨不得插翅飞回家里做出自己的服装拿来销售。
  这都是钱呀!
  “你们这一个小屋租一个多少钱?”
  “最小的一个一年六十,最大的一年一百二,你若是想租我建议你暂时就租个小的,等发展起来再租大的。”
  “关于布匹的事情……”
  “布匹不是问题,你去找夏秋隆,夏秋隆认识吧?”
  “夏秋隆倒是听说过,只是没什么交情。”
  “你去找夏秋隆,你就提我的名字,说我让他带你到纺织印染厂去拿布匹,不用布票!别急着回去,既然来了就到我的服装厂去看看吧。”
  楚国义点头同意,他也想看看峰凤服装厂究竟是什么样。
  万峰带着楚国义来到了自己的家。
  老远就看见院子外面的空地上聚集了几十个年轻姑娘,栾凤和江敏正站在门口似乎在说着什么。
  “你们这是?”
  “招人,在招二班倒的工人。”
  “你们的生意真好,规模越来越大了。”
  “不是我们的生意好,是来拿货的人太多了,以前我们一天的出货量完全能应付,但是现在集市一开,许多外地的客户都来了,产量就供不应求了,我们现在就一班人在工作,实在忙不开了,前两天我在附近的集市上贴了招人广告,今天是录取的日子。”
  “姐妹们,这里有做过服装活的没有?如果有做过的我们会优先录取。”栾凤手里拿着一个本子问。
  人群里有人举起了手,不太多大概五六个的样子。
  “敏姐带她们去做一件小东西,如果合格就给她们登记,发工作证。”
  江敏就带着那几个姑娘进了车间。
  “还没有了?”
  “我会扎鞋垫,这行吗?”一个姑娘怯生生地问。
  “那就是会蹬缝纫机了呗?”
  姑娘点头。
  “算!你也进来。”
  再没有会缝纫机活儿的人,剩下的人都是没接触过缝纫机的。
  毕竟农村不是谁家都有缝纫机的。
  下一步就到了考验栾凤的眼力的时候了,文化模样什么的都被栾凤统统放弃。
  她自己中学都没毕业因此她对学历没什么要求。
  模样也没有太大的要求,当然比她漂亮的她可不会招,万一把小混蛋勾引走了咋整,不过看了半天也没看到比她好看的。
  那么剩下的就是眼缘了。
  “你!我要了,到院子里去。”栾凤指着一个姑娘说道,那姑娘立刻眉花眼笑了,乐颠颠地跑进了院子。
  “你!进去!”又一个姑娘进去了。
  “你……”
  这一班的工人要缝纫工三十人,裁剪工八人,加上来回跑腿的两人,一共招收四十人。
  报名来的人有七八十个,刷掉的人将近一半儿。
  “这是我峰凤服装厂的另一个厂长,我媳妇!”万峰和楚国义走到门前把栾凤介绍给楚国义。
  “这位是红崖一个和我们当初起家时候一样的楚国义大哥,我带他来看看咱们的工厂。”
  “你好!”栾凤落落大方和楚国义打了个招呼。
  “你忙你的,我只是随便看看。”
  打完招呼,万峰就拉着楚国义进了车间。
  走进车间楚国义有点被震撼了,整个车间里超过三十台的缝纫机发出哒哒哒的声音,女工们穿着统一的白色长围裙,头上都戴着白色的帽子。
  万峰和楚国义在车间里转悠,楚国义被峰凤服装厂的工作方式弄迷惑了,他发现这里的工人做衣服并不是完整地做一件,而是只做一个部分。
  比如这个人负责连前后片,她把前后片连上就转给下一个人,而她则继续连下一件服装的前后片。
  “你们这是什么生产方式?”
  “流水线作业,就是一个人只做服装的一个部件,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加快工作效率。”
  万峰这么一解释楚国义更糊涂了,这样就能加快工作效率?
  “我也解释不清原理,你回家自己比划比划就知道了。”
  “你们这儿的工人一个月挣多少钱呀?”
  “她们是记件,一个小组一件衣服赚固定的加工费,平均一个月五十块吧。”
  “这么多呀。”
  楚国义成衣铺里的工人一个月才赚十几块钱。
  “我决定在你们这里租一个摊子,我做好了衣服就拿到这里销售。”峰凤服装厂的规模和生产景象极大地鼓舞了楚国义的积极性,他现在恨不得肋下生翅飞回去。
  “那好我现在就送你回去。”
  万峰用摩托把楚国义送到了勇士公社车站,送上了客车。


第0624章 集市捣乱者
  栾凤看似乱点鸳鸯谱似的招工方法其实一点也没乱点,她要的人主要都是附近几个大队的人。
  洼后西南方向平山大队的,东南方向黄辉大队的以及东北方向大浦子的大队的,还有就是本大队的。
  距离太远的几乎都被刷下去了。
  这主要是住宿问题。
  栾凤家两间屋子也就能住十多人,现在已经住满了,再没有多余的地方的住了。
  因此这批工人主要就是靠通勤了,那就不能离厂子太远了。
  离这里太远上下班就要考虑她们的安全因素,毕竟社会上的治安并不是太好。
  洼后集市这里有张闲带着十几个人强力压制,否则不定会乱成什么样子。
  工人招收完毕后就是培训了,裁剪工和缝纫工分别培训,要在一个星期里结束。
  那些没有被录取的姑娘如果愿意可以留下来学习裁剪和缝纫技术,栾凤承诺下一次招工会优先招收她们。
  当然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的。
  这些没有被录取的姑娘几乎有八成都留下来学习,现在能学到服装制作方面的技术无疑将来就业会占据很大的主动位置。
  万峰的家其中两间就被当成了课堂,有时栾凤亲自授课有时江敏授课。
  就算万峰家的屋子够大,但也放不下七十多人,于是连另外两间也被占据了。
  张闲现在一点也不闲,整个集市乃至洼后的治安都是他负责,为了能让他专心地管好洼后的治安,青山那边万峰就不用他负责了。
  青山那边的事情万峰就交给了张广普,至于张闲青山方面的损失,万峰允许他在闲时可以在集市上兜售电子表。
  这样一来,张闲就真的闲不住了,除了要管好洼后的治安还得卖电子表,能闲着才是怪事儿。
  因为集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保安队的人员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现在已经扩大到了十五人。
  这不张闲这边刚刚以三十五元的价钱卖出一块电子表,还没高兴一分钟那边就闹了起来,看样子是有人打起来了。
  张闲气哼哼地过去了,麻痹的怎么还有人敢在洼后捣乱。
  “怎么回事儿?”张闲过去的时候,已经有两个保安在维持现场秩序了。
  一个外地的客户,半蹲在地上抱着一个挎包,脸上明显露出害怕的表情。
  另外有三四个一看就是当地的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这个外地人撞了我们,把我的眼镜撞掉地上摔碎了,他得赔偿。”
  张闲皱起了眉头:“把经过说给我听听。”
  在张闲调查事情经过的时候万峰正和张海在栾凤家前面的那个山弯里。
  这个山弯有二三十亩地大小,因为上午的阳光受山岭遮挡的缘故,山弯就是一块没多大用处的废地,中间有一个水湾子,一群鸭子在里面嘎嘎地撒欢。
  “这个山弯给我留着,不管将来谁来要这块地都不许卖出去,将来我要在这里弄个什么项目,至于你要留一块房基地,你找个边边角角吧。”
  “为什么要找个边边角角?我还想找块好地方呢。”
  “那你就选中间,到时候别怪我在你家四周建起厂房给你围里面。”
  张海想想好像很有道理。
  “那我就选这个挨着空地的一角吧,你说将来集市会扩展到这里?”
  “当然,弄不好将来砖瓦厂那块地方都得征用。”
  张海扫了一眼从队部到砖瓦厂边的距离,一千多米长,二百多米宽,这么大的地方还不够集市用?
  “将来这块场地的地面要全部硬化,全部弄成十公分厚的水泥地面,那条小溪得想个办法改道,否则将来就成了臭水沟了。”
  张海这又迷糊了,将来小溪怎么就成臭水沟了?
  万峰没有说为什么小溪会变成臭水沟:“走吧,这里先闲置几年,将来会有用处的。”
  两人走回集市的时候,见到集市口的停车场处聚集着一堆人不知道在干什么。
  “我过去看看,好像出什么事儿了。”
  万峰走了过去走进人群看到里面的人愣了一下,然后嘴角划过一丝冷笑。
  “我说孙五、刘洋、张路,我特么就不明白你们的脑袋是怎么想的,你们竟然敢到这里来捣乱,是不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孙五一看到万峰就气馁了三分:“我们不是捣乱,本来就是这个外地人碰掉了我朋友的眼镜。”
  万峰的眼睛刷地落在刘洋和张路的身上:“刘洋、张路,我记得你们还欠我点什么吧,我还没找你们算账你们倒自己跑来了,是不是欺负我记性不好呀?本来我是准备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没准备再去找你们,可你们却跑到这里给我上眼药,是不是以为我真得很好说话呀?”
  “这个外地人确实撞掉了我的眼镜。”
  前两天从徽安省来了两个卖眼镜的小夫妻,在这里租下一间小屋卖眼镜,蛤蟆镜什么的也就出现在这里了。
  “就算他撞掉了你的眼镜,你让人家赔多少钱?你们别说我会这位外地老哥。”
  万峰转身面相那位蹲在地上的外地客户:“老哥别怕,到洼后来进货的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里有我给你做主谁也不用害怕,你说他们要你赔多少钱?”
  “他们要……要三十。”
  万峰转向孙五一群人:“这位老哥没说慌吧?”
  孙五三人没回答。
  “咱先不追究你们三个是不是故意弄个眼镜在这里碰外地人的瓷,就说一付两块钱的眼镜你们特么的要三十,你们这是到洼后来败坏洼后集市的名誉和搅局来了,今天我也不收拾你们,张闲!把这三个家伙押出去,以后这三个家伙再来就给我打出去,洼后不欢迎这样的人渣,还有,我若是知道你们在别的地方敲诈勒索到洼后来进货的外地人,我会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万峰手一挥,保安队的上来就把这三个家伙捏小鸡一样押了出去。
  万峰拍拍那位外地客的肩膀:“老哥,以后若是在洼后遇到什么不合理的事情就到保安队去投诉,如果保安队解决不了就找我。”
  “哎!谢谢万老板。”
  咋一听到老板这个词万峰愣了一下,握草!老板这个词出来的是不是早了一点?
  这个词不应该在八二年就出来吧!


第0625章 让它们无路可走
  上一世的九十年代初,万峰在打气泵厂上班,那时心里还有文学梦的他闲着没事儿写点散文诗歌什么的,一不小心在京都一个叫《当代文学》的杂志社得了一个什么征文的二等奖。
  万峰记得那是九二年的夏天,于是他揣了六百块钱就去京都了,那一期全国大概有六十多个作者相聚。
  里面有一个深圳的警察他写了一篇叫老板的散文获奖了,这是万峰第一次在正式的场合听到老板这个词。
  大概那个时候深圳就时兴老板这个称呼了,连警察都把老板挂在嘴边可见南方老板的称呼已经相当普及。
  而在红崖,万峰对老板的印象还停留在挥着鞭子赶车的那种老板里。
  现在他竟然提前十年就听到了老板这个词,而且这个称呼还是给他的。
  万峰心情大好,自己混成老板了!
  不过当老板倒是次要的事情,不要让人在集市上捣乱才是正事儿,洼后的集市才刚刚起步,要是现在就发生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的事儿那就是自拆招牌。
  所以这样的事情万峰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面对周围还没散去的人群,万峰认为有必要发表一下演说。
  “大家放心,不管你是南来的还是北往的,只要到了洼后集市你就是我们的贵宾,如果受到了什么委屈就找保安队投诉,我保证在这里你们会得到最公平公正的待遇。”
  万峰的话得到一阵热烈的掌声,出门在外的生意人安全和公平是第一位的,谁也不希望被敲诈勒索、谋财害命。
  有时话不用说得太多,只要说到点子上就行。
  楚国义在洼后确实是受到刺激了,回去了两天在第三天就急匆匆地回来了。
  他租下了一区里一个十二平的小屋,然后就把带来的服装摆了出来。
  明码标价标出了批发和零售价。
  他开业的时候万峰亲自到场还表示了祝贺。
  万峰允许楚国义可以用峰凤服装厂的样式,因此楚国义的衣服几乎就是峰凤服装厂一部分服装的翻版,不过衣服的商标不同。
  楚国义听从了万峰建议给自己的产品起了名字,这货还是有点文化水平的,他给自己的服装商标命名为楚风。
  洼后集市上出售服装的摊子还是少了点,江军的摊子完全是零售不批发,因此楚国义的店一开门就涌进了一批服装贩子。
  楚国义回家两天赶制出了四十多件衣服和五六十多条裤子,一个多小时他就变成了光杆司令,连个线头都没给他留下。
  楚国义对着万峰苦笑:“看来我回去也该扩大规模了,我两天的产量,一个小时就光了。”
  “你若是早到洼后集市来,你的规模早就扩大了,这么点东西你也敢拿到这里来卖,你一天最少也要达到上百件的产量才行。”
  “我这就回去买机器,招人!”
  楚国义来了连租屋子带卖衣服两个多小时,又骑着自行车回去了。
  看着楚国义骑着自行车的背影,万峰愈发认为三轮车应该尽快地投入生产了,这都是潜在的用户呀,这个市场是非常诱人的。
  机械厂那辆做试验用的三轮车不知跑了多少公里了?
  “肖叔,县农机公司的潘经理来了没有?”万峰来到了机械厂,和肖德祥站在院子里聊天。
  肖德祥摇头:“好像没见到这么一个人。”
  这么说就是没来,不来拉倒,这可不是万峰不支持当地的经济。
  “那天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