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明-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尔哈赤的一个儿子而已,毕竟女真现在不过是一个二十万人口的小民族,明朝从上到下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冷兵器大部落有一天会成长为自己的生死仇敌。

杀不掉皇太极肯定是死路一条,杀了他也未必能逃掉。黄石终于还是没有冒险。他劝慰自己说,这样的豪杰不应该死在他所被信任的人的刀下,堂堂正正地击败他才是大丈夫所为。既然有了说服自己的借口,黄石就放下了这个念头,静静等在一边。

“好了,黄石,我们回去吧。”随着话音响起,皇太极拨转马头,当前向大营跑去。

紧随其后的黄石也赶快抽了马儿一鞭:“是,贝勒爷。”

跑回大营,皇太极轻松地跃下马,随手把马鞭交给一个包衣,大步走回帐篷,其他后金士兵充满敌意地看着随着他脚步入内的黄石。

“黄石,你怎么看毛文龙啊?”

“豪杰!深入敌后三千里,以二百人袭击镇江,勇气、谋略都是明军少有的。”

“我本来也以为他是一个豪杰,所以才向汗王请求前来镇江对付他,不过他太让人失望了,竟然呆在这个死地,哈哈,难道他认为会有什么奇迹发生么?”

这个评价黄石觉得有些刻薄,毛文龙收复镇江让明朝上下欣喜若狂,如果不战就撤退到龙川去,无疑是狠狠打了天子和满朝文武一个大闷棍,对广宁军的士气、军心更会有极其不良的后果。

想到这里黄石也就替毛文龙辩护起来:“贝勒爷,小人以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毛文龙留下死守镇江,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政治?什么叫政治?”抛开毛文龙的话题不谈,皇太极饶有兴致地和黄石研究了一下什么是政治,黄石左支右绌才没有被皇太极套走太多地东西。他最后肯定了黄石的说法和意见:“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吗?哈哈,很有意思的说法。不过很对。”

随后皇太极话锋一转,又继续起了刚才的话题:“不过如果我是毛文龙,必然还是要放弃镇江,只要军队保存下来,随时可以再来。军队全灭,岂不是对广宁军士气伤害更大,对明国民心打击更大么?”

黄石当然还没有那么狂妄,认为自己现在有和皇太极在军事上一争高下的能力。不过他很希望能借助反驳套些东西出来,因此黄石毫不犹疑地抗声道:“贝勒爷所言,小人不以为然。”

“哦,黄石你有话尽管说。”

站着说话不腰疼,黄石马上就是一番慷慨激昂:“不战而逃是懦夫行径!明廷会怎么看一个胆小如鼠的将领,手下士兵会怎么看主帅?所以宁可打败仗,也要显示出敢于作战的勇气才好。”

皇太极微笑着听完:“不与你争这些歪理,我也不认为你真信这套。毛文龙不过是心存侥幸而已,放不下这份功劳罢了,甚至幻想能行险保住镇江。为将者,不能审时度势,心里有许多杂念,已经是落了下乘了……将军领兵在外,不考虑怎么打胜仗,却净考虑什么政治因素,这都是歪门邪道,毛文龙也不过是一个鼠辈,此次定然为我所擒。”

这好长的一段说得黄石心中暗暗点头,赶快奉承起来:“毛文龙何人?岂能和贝勒爷相比?”

皇太极笑容不减地问:“我这一番话,黄石你可有什么心得收获?”

发觉心事又被看破,黄石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只好低头作揖:“小人谢贝勒爷教诲。”

“虽然黄石你自称不在乎能不能名扬天下,但是我不信有才能的人会甘于默默无闻。你要是有什么疑惑,尽管问好了,我也会倾囊相授。”

皇太极的恩情是容易消受的么?他可不是慈善家,而是彻头彻尾的高利贷贩子,迟早得连本代利地吐出来。黄石闻言大吃一惊,当即跪倒在地,他知道要是受了皇太极的滴水之恩,不涌泉相报那才叫异想天开:“小人何德何能,怎敢当贝勒爷这句话?”

皇太极也不扶他,自顾自地走到一边喝水,然后走回座位上看书。地上跪着的黄石也不敢抬头,冷汗一个劲地涌出额头,顺着下巴滴落到地上。营帐内的融洽气氛竟然瞬间变得冰雪肃杀,黄石惊恐万状地等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感觉过了很长时间,一直在胡思乱想的黄石已经是高度紧张,感觉神经就像是要绷断的琴弦。总算听到问话声:“如果我是汉人,黄石你是不是就愿意为我出力了?”

声音撕开令人窒息的寂静,黄石憋在胸口的大团闷气一下子猛地涌出:“是。”

“在我心中,并没有什么满汉之分。”

这话听着好像很耳熟。来到这个时代太久了,黄石已经记不清他以前看过的那些辫子戏了。在电视剧里,杀汉人如割草、大行文字狱的康熙、乾隆大帝嘴上都讲过如此这般的台词。但是黄石现在记忆里,只有他这几年反复温习的明末辽东历史:

努尔哈赤定下种种制度,汉军不过是被女真监视的各个小队,汉人不可以携带武器,不能做官……几年内金还进行了一次次地屠杀,五年后屠杀达到高峰的时候,李永芳这样立下大功的汉人也被下狱,差点不能幸免。辽东数百万汉人到努尔哈赤死的时候不到五十万。

他也记得皇太极掌政以后的种种措施,到了崇祯十五年,后金军队中的汉人比满人还多,地方上的官吏也大量委派汉人,辽东汉人也有权获得土地……

“黄石,你抬起头来。”

富有磁性的嗓音把黄石的目光引了过去,随即就被皇太极清亮的眼神吸住。

“若我一日能执掌大权,定然会对满汉一视同仁。”

亲耳听到这掷地有声的诺言,黄石一时间也痴了。这时他全然没有意识到,一个人嘴上标榜的信条,往往正是这个人所缺乏的东西。如果皇太极心中确实没有满汉之分,又怎么会喋喋不休,见人就要鼓吹表白自己会一视同仁呢?

“黄石你的感觉很不错,但是缺少磨练,比如出兵镇江的计划,你说敢以项上人头作保,明国不会派来增援。这真是儿戏之言!如果真的来了,我要了你的脑袋又有何用?你的其他种种方略,大多都是这种不顾情报,只凭感觉的判断。虽然你的感觉很对、很好,但是任何地方都没有你施展的余地,只有我可以给你机会,让你施展拳脚、名扬天下。人生在世,不就是图这个么?”

看到黄石还是一声不吭,皇太极也不着急,他站起身大发感慨:“担心身后名声,我以为那是腐儒的怯懦,大丈夫不会明哲保身。见天下有不平,挺身仗剑、快意恩仇,哈哈,那才是大丈夫的行径啊!”

说话间皇太极已经走到黄石面前,他凝视着黄石的眼睛,轻声问道:

“如果你对我大金的一些做法看不惯,你难道就不想改变么?你完全可以自己来帮助你的同胞啊。难道你不想帮助汉人么?难道你不希望在我大金朝廷中为汉人说话么?你不想还是不愿意亲手帮助他们?大丈夫只要无愧于心就可以了;大丈夫只要对得起青天厚土就可以了,黄石你说是也不是?”

某个宗教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当魔鬼伸出诱惑之手时,它纯洁的形象会令天使自惭形秽。只是,凡夫俗子又怎么能看穿魔鬼的魅力,把它和天使分辨清楚呢?

此时,跪在地上的黄石正扪心自问:皇太极说得对,还是不对呢?

※本书由塞班论坛 电子书组 鬼影无忌整理制作。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属于原作者,请勿用于商业传播。※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章 丈夫何须百万兵 第七节

无论皇太极如何挥洒他的王者之风,黄石心中始终闪烁着一丝理智。那就是这个人的便宜绝对不能占,如果你吃掉他的香饵,就会被他连皮带骨地吞食下去。这丝理智就像是道家所谓的性灵之火,支持着黄石最后的心理防线。

“贝勒爷所言极是,小人如醍醐灌顶。”黄石再无犹豫,大声说道:“只是小人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贝勒爷。”

“你说吧。”

“听说汗王并没有指定贝勒爷继位,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皇太极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如果我能继任大金汗位,黄石你愿不愿意效劳?”

“是,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很好。”皇太极立刻把黄石扶了起来,还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尘:“在那之前,黄石你要帮助本贝勒建功立业,好让父汗更看重本贝勒吧!这样我才能登上汗位。”

“是,小人一定贝勒爷效死。”

二人马上上演了一场君臣相知,如鱼得水的感人戏剧。皇太极一开始就定下欲擒故纵的计策,刚才更是刻意营造了一番胡紧胡松的气氛。眼看又把一个人才收入夹袋,他心中也是一阵轻松:“吃掉他了。”

表现得感激涕零的黄石也是欣喜非常,在李永芳那里遇到皇太极以来,他一天也没有睡过安稳觉,现在心中也是暗自庆幸:“活命了,总算是死里逃生。”

于是两个人皆大欢喜,皇太极这些天一边部署军务,一边还顺手完成了对黄石的收服,心中自然得意。在他的阅历中,还没有现代人的形象,没见过身为小兵也琢磨着谋朝篡位的疯子。黄石是同样得意,普通人能和全国散打冠军打个平手当然得意了。

重新叙过君臣之礼后,他们就分头坐下。黄石心潮澎湃之余,也开始提醒自己,对手只是以为自己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小兵,在皇太极眼里,大概是蝼蚁一般。自己在这种雄才伟略的君王面前最好保持低调,不要让他使出全力,不然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消灭毛文龙以后,你还要回广宁,不然王化贞会起疑。”

“是。”

“回去王化贞定会问你大金军情,你要如实回答,这样王化贞才会更依靠李永芳这个内应。”

“是。”难道他一点都不怕我到时候变了心思,泄漏了大金的机密么?黄石赞叹道:“用人不疑,贝勒爷的气度真是举世无匹啊。”

皇太极毫不迟疑地回答:“我信任你。”

皇太极根本不信黄石是肯为名节牺牲自己性命的人。再者,他感觉到了黄石对富贵的渴望。看人的本事他一向很有自信。皇太极知道黄石也心里有数:自己能给黄石的东西,大明是拿不出来的。何况黄石回去胡说皇太极也不怕,王化贞根本不会信,黄石又不是什么心腹之人,否则也不会被派来做细作这种九死一生的差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黄石告诉王化贞也没任何好处。作为联系人和孙得功的亲兵,他不被王化贞一起杀头就谢天谢地了。既然皇太极看准了黄石不是能舍身取义的好汉,那黄石凭什么要出卖后金?

黄石心里也确实盘算过这事情——宁肯和聪明的敌人打交道也不要和猪头上司推心置腹,因为猪头的行为不可预测,那天弄不好王化贞心念一动,就让自己脑袋搬家鸟。不过皇太极的话还是令他一阵感动:“贝勒爷厚恩,小人无以为报。”

“信任是你自己赢来的,”皇太极冲着黄石和蔼地笑着,适当的敲打还是有必要的:“今天早上你已经赢得了我的信任。”

皇太极最后的话让黄石又失眠了一夜,每次回想起早上自己动念头杀他投镇江时,黄石都在心里大骂自己愚蠢,这种人怎么可能会轻易相信别人,更怎么可能会“不小心”置自身于险地。

过了两天,李永芳那里传来大量捷报,镇江周围数百里的抵抗军都不堪一击,估计很快就可以扫平义军来镇江和皇太极会合。

同时辽阳也传来情报,广宁军毛文龙部袭击旅顺、金州、盖州、复州、海州各地,这个消息让皇太极大笑不止,迭声地用鼠辈来形容毛文龙,这个举动不仅暴露了他潜在的实力,而且让后金确认了镇江已经孤立无援。毛文龙虚张声势来分散后金军队的企图,反倒让后金更加坚定了迅速解决后患的信心。

现在黄石已经非常自由了,他得到允许去观看如何制造攻城器械,如何部署行营,如何安排侦察游骑。反正眼下闲来无事,皇太极也乐于回答他的一些疑问,但是还是有很多东西黄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皇太极淡淡地对他讲,要理解这些东西需要统领大军的经验,一下子无法给黄石讲清,他也不需要明白。

李永芳的五千汉军很快赶来了,等汉军一到,后金军队就开始清除镇江城外的障碍物,城头反击的弓箭非常稀疏,看得黄石连连摇头,就连他这个毫无战争经验的人也看得出,镇江广宁军装备非常低劣,根本不具有抵抗的能力。

破坏完西门外的矮墙和壕沟的第二天,后金军把造好的望塔推了上去,城内没有抛石机反击,甚至连淋油射火这种原始的抵抗都没有,只能用一批批人命争取时间,后金士兵轮番登塔射箭,还有几千名士兵不停地挖土,然后装袋运到城下。

“这不是战斗而是屠杀,袁崇焕玩的那手叫什么来着?凭坚城、用大炮。确实,如果有红夷大炮,哪怕只有一门,望塔就推不上去了,要是有几门,这土山也休想垒起来。”黄石看着后金军悠闲地射了一上午箭,同时慢慢垫高土垒。

五百后金铁甲兵吃过午饭,开始乱哄哄地整队。他们大都是汉军,每十个人有一个女真武士领队,先套上棉布内辰,然后是细鳞软甲,最后绑上铁肩甲和护心镜。他们所持的武器是适合近战的长铁刀,每个人还拿着一个圆盾。

护城壕沟已经被填平,随着后金军官一声令下,大批铁甲步兵纷纷涌到墙角下。望塔上的旗帜指挥他们避开擂石、滚木,把梯塔靠上了城墙。士兵一个个从梯塔后面的门鱼贯而入,很快就出现在城头上。

城池周围的障碍没有被完全扫平,所以推上去的梯塔只有几座,明军不断发动短促反击,几次把登城的后金士兵打退。虽然造成的损失不大,但是明军也成功地把后金军队限制在墙头,这样后金弓箭的掩护效果大大下降,人数的优势也无法展开。

不过现在守军的注意力显然完全被这些登城的士兵吸引过去了,城下三千后金士兵有条不紊地继续填壕沟、拆鹿角。上千女真骑兵则冲着城门整齐地列开阵势,防备广宁军杀出破坏攻城器械,也等待城破的时候一举杀入。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了到傍晚,壕沟又被填平了几十丈,黄石发现城门口的骑兵们也露出松懈的神态,他们胯下的马匹也开始低头喘气,还企图去寻找些草吃。后金中军终于响起了金声,望塔急速地喷洒箭雨,掩护登城的士兵退了下来,然后把各种塔台推了回来。黄石松了一口气,今天的攻城看来是告一段落了。镇江西门的墙上,鲜血溢出城垛,沿着墙壁泪泪流下,火红的城门如同鲜花一样怒放。

白天的表现让黄石有些奇怪,后金军明显没有发力。“我记得历史上镇江守军坚持防御了三天啊,”黄石心里很是奇怪,觉得镇江守军不如他想象中有战斗力。“不过镇江陷落前两天毛文龙就溜了,那么就应该是今夜了吧,我得去送他一程,落个便宜人情。”

晚上黄石借口观察巡逻,一人一马离开后金大营,他悄悄跑到镇江东方的林子边。把马拴好,绑紧马嘴,一个人爬到树上蹬大眼睛向城墙上望去。一直等到子夜,就在黄石嘀咕自己是不是错过了的时候,他终于看见城墙火把突然熄灭了一小段,那段漆黑中顿时什么影子都看不到了。

就是那里了,黄石蹑手蹑脚地溜下树,猫着腰小跑起来。

第二章 丈夫何须百万兵 第八节

事先黄石已经看过了镇江的几个城门,每个地方都有后金哨探,明目张胆地打开城门显然不可能。想逃出镇江只有用篮子缒下城墙,然后步行去龙川。考虑到需要夜色的掩护,毛文龙的可选择地点显然不多,黄石还拿着地图分析过可能的逃跑路线。

熄灭火把的那段城墙很快又亮了起来,黄石冷笑一声,人看来是坠下来了。夜色中后金哨探没有注意到这片刻的异常,他们还在机械的来回巡视。时间一点点过去,一个黑影从夜幕中显现出来,摸索着向林子这里跑来。藏在一边的黄石早就等的不耐烦了,看到只有一个人影让他松了一口气,幸运的是月亮也很明亮。总算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啊,黄石在林子里不停调节位置,确保堵在来人的路途上。

“来者何人?”漆黑的树林传出低低的一声问话,正窜向树林的黑影嘎然止步,黄石慢慢地从暗中走出。

黑影微微晃动了一下,似乎想看清对面的人,但随即放弃了努力,同时响起了沉稳自信的声音:“汉军佐领马波,你又是何人?”

“汉军张有弟。”黄石轻声回答,来人似乎是一身汉军装束,来人不慌不忙地笔直走过来,经过黄石旁边的时候他稍微侧身,不让黑影贴得太近。看不清面孔的黑影没有什么异动,大步走过还哼了一声:“老子要去小解,小兵你等在这里。”

黄石冷冷地问道:“大人没有骑马么?”

“没有。”来人不耐烦地怒吼一声,眼看就要走进林子里面去了。此人也算是临危不乱,对答如流了。

“此去龙川,大人一路务必小心。”黄石的话一出口,那个人就愣了一下,回头的时候看到黄石已经一鞠到地,跟着就说出了今夜的口令:

“大人,这口令请务必牢记,卑职告退了。”说完以后,黄石就挺直身体,向自己藏马的地方走去。

“这位小哥慢行。”

听到声音黄石就停下脚步,转身说道:“大人见谅,卑职的马不能让给大人,不然回营无法交待。”

“小哥误会了。”虽然夜色中来人的五官完全看不清,但是这声音却低沉有力、气定神闲:“小哥在这里就是专程等在下的么?小哥似乎认定了在下的身份?”

“心照不宣,何必说破呢。”

“小哥是何身份?如何断定在下会今夜来此?”

这个问题黄石不打算细说,也不可能说自己是从历史书上知道的,另外他也打算保持神秘感:“小人奉军令来此,另有重任,但是大人一身系广宁安危,小人夜夜都在此等候,现在见大人安然离去,也就可以安心睡觉了。”

“小哥不怕认错人了么?”

“小人自信没有认错,毛——军——门请放心。”说话的时候黄石紧紧盯住来人身影,如果对方反应不对那也只好杀人灭口,不过这个人鬼鬼祟祟地举动应该不是后金密探。后金密探很难下城,更不会下城后就直奔树林,所以黄石判断这个人就是毛文龙,不然也是明军侦查军官。

黑夜中只听来人轻笑了一声:“张小哥果然没有认错,在下正是毛文龙,不知小哥可有指教?”

既然捅破了,黄石就全神戒备地和他保持一段距离,他可不想反倒被毛文龙杀了灭口,对面的人也很识趣,并没有逼上来。

“建奴必欲得大人而甘心,所以大人即使身在朝鲜,亦不可轻忽。居无定所才是上策。”一个月后就会有龙川惨败,黄石估计毛文龙事后想起这句话,一定会对自己更加佩服。

“其次,朝鲜国小兵微,但是有生铁、粮食、布匹,毛大人欲练雄兵,还是要善加考虑。”历史上毛文龙穷凶极恶地勒索朝鲜国王,黄石觉得这话也可以让他升起知己之感。

“最后,建奴擅长骑射而短于水战,辽海岛屿众多,小人认为将流民移去海岛比较妥帖安全。”现在毛文龙还没有被后金打破胆,但是一个月后的朝鲜惨败让他彻底改变了态度,黄石决心充分利用历史知识,给他留下诸葛亮一样的印象。

两人在黑暗中对峙半晌,毛文龙突然冲着黄石一鞠:“文龙受教了。”

黄石也赶快回礼,同时听到毛文龙用犹豫的语气问他:“小哥不和毛某一起走吗?”

黄石在广宁还有自己的计划,更何况这个想法有一个重大隐患,毛文龙很可能会因此怀疑他是后金细作,他本人是为了把朝鲜广宁军一网打尽而放下的长线香饵。所以黄石闻言立刻回答道:“小人另有任务,不能陪大人去朝鲜,还请多多赎罪。”

毛文龙果然也没有强求的意思:“那毛某就此告辞,只是不知道何时能够再见。”

“等到辽东平定的时候吧。到时候如果卑职还有一条命在,定会登门拜访大人。”

“好,后会有期。”毛文龙再不多言,窜进了林中一晃就不见人影了。黄石默默走回藏马地,骑马返回后金大营,向巡逻的哨探通报一切平安。

“这样我也算是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毕竟在广宁的计划非常冒险。”黄石不辞辛苦,冒着天大的风险也要见毛文龙一面,正是为了日后能和东江军拉上关系。他在广宁行险夺权的计划已经有了一个大概,如果冒险成功,黄石非常需要毛文龙在背后牵制后金。

“不成功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不过我对付不了皇太极还对付不了孙得功么?”黄石对收拾孙得功这个武夫还是有信心的,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睡醒以后,自感全身精力充沛的黄石首先去拜见皇太极,看到他来了,正在吃饭的皇太极立刻要拉他一起坐下吃饭,黄石托辞了几下也就坐下,象征性地吃了两口就想交差了事。皇太极顿时不依不饶起来,逼着他放开胃口大吃了一顿。

等黄石表示他再也塞不下任何东西以后,皇太极让士兵送上了奶酒:“昨天攻城,黄石你有什么疑惑么?”

“似乎我军未用全力。”

“何以见得?”

“镇江兵少,为何不四面围攻?这样守军压力更大吧?”

这个幼稚的问题让皇太极笑了一下:“专攻一面伤亡更小,我军士兵很宝贵。不过你说得也没错,我军确实没有全力进攻,这是为了让毛文龙心存侥幸。”

黄石沉吟了一下才明白了里面的深意,皇太极看毛文龙不愿意突围,就想进一步麻痹他,等守军力量渐渐枯竭,然后全力猛攻、一举而下,让毛文龙想突围逃跑都来不及。可惜皇太极不知道毛文龙是个算命的流浪汉出身,他浸淫此道多年,看相骗过的人比天上的星星都不少。久经磨练的毛文龙察言观色的本事已是非同小可,攻城当天就被他看清大势已去。毛文龙当机立断连夜溜走,此时已经赶回龙川了,皇太极的这番布置算是抛媚眼给瞎子看了。

镇江,为什么还在抵抗呢?黄石跟着皇太极去军前的时候,心里替揣摩着守将的心思,他们不会士气崩溃么?

第二章 丈夫何须百万兵 第九节

镇江广宁军的抵抗依然顽强,城门楼上飘荡着的火红军旗上,仍然醒目地绘着“广宁副总兵毛”几个大字,鼓舞着城头军民一次次打退登上城池的后金武士,扔下一堆堆大石、重木,这景观让黄石心中感慨丛生,如果满清得到了天下,三百年内又有谁会敢歌颂这些拼死作战的广宁官兵呢?

两千名后金士兵被分成几队,轮番猛烈攻打城门。各个城门堵着几百女真铁骑,黄石知道大营里还有两千士兵正在休息,下午这些以逸待劳的士兵会分批替换上场,换下一线疲惫的前军。

一个女真牛录跑来对皇太极说了几句,黄石一个字也没有听懂,等这个人下去后,皇太极也不回头,笑着对身后的黄石说道:“望台看见镇江军已经把妇女都拉上来搬运木石了,看来城中没有什么余力了。”

土山已经垒得很高了,离城墙越来越近,不过还在守军的打击范围之外,黄石瞄了一眼进度:“贝勒爷可是要全力攻城?”

“不,下午全力进攻可能破城,但是损失必然很大,夜晚巷战也没有什么好处,今天下午和夜里会骚扰性攻击,明天一早派上生力军,白天破城,下午就可以结束战斗。”

“那下午和夜晚是不是还要控制力度,让守军疲惫,但是心里放松,以为还可以坚守数日。”

“黄石你学得很快,正是如此!”皇太极哈哈一笑,也不再观看战局,掉转战马回营去了。

整夜黄石都能听到营外传来的呐喊和战鼓声,他被刺激得几乎睡不着觉,总担心城池已经被攻破,自己不能观察到后金的巷战技巧,等到天快亮的时候才熬不住迷糊了过去。

他被叫醒的时候脑袋还很沉重的,跟着后金士兵走出帐篷的时候还感到脚底发虚,身上一阵阵地发哆嗦。太阳还是柔和的粉红色,盯着东方看了看早霞,黄石把冷水泼到自己脸上,冰寒一下子洗去了昏沉沉的眩晕感觉。

镇江城头现在没有任何声音了,夜晚作战的两千名士兵刚回营睡觉,大批刚走出帐篷的士兵聚拢在一起,一个个活力充沛,被后金军官整队带走。看到每一个人好像都睡得比自己好,黄石感到了一丝惭愧,一个人傻傻地站在军营中,看着一队队士兵从眼前经过,浩浩荡荡地离开营门。

“黄石你没有睡好么?”

见到皇太极精神抖擞地策马而来,黄石躬身一拜:“小人惭愧,清晨才勉强入睡。”

“正常的很。”说话间皇太极就跳了下来,拍了拍黄石的肩膀:“至少你还睡着了,父汗带本贝勒第一次出战的时候,我可是一夜没有睡好啊,哈哈。”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安排,现在很少会有汉军士兵来和黄石说话,女真士兵的话他也听不懂,所以只要皇太极不和他讲话,黄石就闷得发慌。一个月的军旅生活下来,他发现自己每天都极其期盼和皇太极相处的时候,在心理上已经产生了依赖。而且对方总是能友善地指出黄石的不足之处,言谈更多是勉励,让他不由自主地心生感激,一想到自己背叛皇太极的计划,要背叛这种推心置腹的信任让他也黯然神伤。

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响着,后金士兵每人都背负一个土包冲上土山,让它以看得见的速度向墙头飞速靠拢过去,被这声势惊动了的广宁军纷纷出现在墙垛后,向土山射出比两日来密集得多的羽箭。但是这些羽箭基本都被土垒边的大盾顶住,后金望塔也立刻完成了对守军的压制。

不到一个时辰,本来顶部就超过城头的土山变得更加宏伟,后金士兵又如同潮水一样从山上退了下来。黄石正纳闷的时候,看见皇太极的旗帜摇动了几下,土山两侧的后金士兵立刻动手拉动无数根粗大的缆绳,前面的具体情况黄石虽然看不见,但是目力所及的土山侧缘倒下了几根大木,它们支撑的木片也随即纷纷落下。

随着一片轰隆的响声,城边激起了一片灰尘,黄石知道是土山前上百根木头都被拉倒了。山头晃动了起来,随后就向几米外的镇江城头压了过去,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黄石能看见的就是一片灰蒙蒙的黄雾,震天动地的鼓声同时响起,几千名后金士兵齐声呐喊,在黄石眼前冲进那片烟雾,一个个消失不见。

尘土飘到了皇太极面前的时候,黄石看见他用手赶了赶。一直侧耳细听声响的皇太极终于摆正了身体,语气平淡地说:“镇江已破!”

接着又用满语和旁边的士兵说了些什么,等待已久后金正黄大旗也挥舞了起来,大批女真骑兵也立刻向着城门的方向开进,连人带马地钻进了尘土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