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明-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鲍九孙如数家珍,远志,仙鹤草,老鹳草,车前草,决明子,香加皮,郁李仁,葛根,板蓝根,党参,沙参,桔梗……黄石听得头都大了,很多根本没有记住。听起来山地的药材种类不少,可以解决军中药材需要,还可以卖些钱出来,这些都可以交给非壮劳力去干。

虽然鲍九孙说野菜产量不低,但是黄石不信这话。野菜之所以为野菜,主要就是产量低,不然还不早就推广了,他觉得这话里面有砌词掩饰的意味:“所以我们不能烧山开田,反而应该保护树林,这就是你要说的?”

“大人英明。”

能不饿死就不错了,现代人不是还要吃维生素片么?毕竟野菜不和粮食争地,也不用安排壮丁去耕作,黄石明白自己的喜怒能决定部下的命运,所以别人难免揣摩自己的心理,硬着头皮说好话也不是不能理解。

无论如何这都是个办事很认真的人,说话也算有些胆量。黄石勉强笑了一下:“你做的很好。”

“大人谬赞了,卑职只是一得之愚。”

第七章 谁人为我砺青锋 第四节

随后的核心会议上,黄石敲打了桌面很久,终于缓缓对几个亲信说;“鲍九孙这个人,过些时候就可以升做千总了。”

几个亲信脸上有些不豫的神色,第一个反对的就是贺宝刀:“大人,他没有军功。”

“毛军门派他来,说明他的能力也就是一般,否则不早混出头了。”金求得拐弯抹角地说话,又在提醒黄石注意鲍九孙的外系背景。

很超然地站在旁边的赵慢熊本想一言不发,被黄石强迫表态后,他就开始东拉西扯的左右逢源,不提拔外系对赵慢熊来说没坏处,就算提拔了……反正鲍是他举荐的。

赵慢熊一边唾沫横飞地胡说八道,一双小眼还飞速地在几个人脸上徘徊观察,互不干扰的两套动作灵巧已极,就如同有两个灵魂在分别控制嘴和眼睛一般……真像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黄石本还打算改变一下勋章的发放规则——模仿苏联的勋章制度,不仅仅是军人,包括军工、后勤都可以得到勋章。这样其他战线的军户也能感觉到被重视,并以他们的工作为豪,明朝仅仅以首级计算功绩过于粗糙,并造成了军队的畸形发展。

不料他的几个亲信还是反对,他们坚持的理由还是军功第一,智谋和练兵其次,至于后勤、生产的工作,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就应该加以严惩。

忍无可忍的黄石终于发火了,每次他越是有耐心,越是和颜悦色,这几个部下就越不知好歹:“这是我的决定,不需要你们许可,我只是告诉你们一声,就是这样!”

黄石一把掀翻了茶几:“滚,都滚出去。”

四个千总很少见黄石大发雷霆,他们一起唯唯而退,这个样子多少让黄石心里舒坦了一些。

“大人息怒。”几个千总出去以后,洪安通和张再弟立刻扶好了茶几。

黄石身体前倾,心疼地看了看红木茶几,茶壶和三个杯子幸好只是掉在土地面上。碍于脸面,黄石没有弯腰去查看,只是有些紧张地问道:“都没坏吧?”

“没有,大人放心。”洪安通和张再弟绷住脸庞,谁也不敢露出笑意,他俩轻手轻脚地把茶具请回桌面上。

总算是不用拿铁桶泡茶了,这套东西要是坏了,可还真没有地方去搞新的,除非专程派人去山海关买一套,不过那可真是小题大做了。

知道宝贝没坏黄石一颗心就放下来了,他收拢心情后又叹了一口气,这些手下虽然彼此争斗,但是在维护共同地盘上却是团结一致,组成了一个紧密地战略同盟,生怕被别人分了宠走。

“我不在的时候,金求德和赵慢熊和睦么?”黄石开始询问他留下的眼线——洪安通。

“回大人话,很和睦,他们称得上同心协力了,”洪安通早就被黄石打过了预防针:“他们也常常来和属下聊天,还以老前辈的身份给属下很多指点。”

黄石闻言一笑:“嗯,估计他们很快还会向你打探消息,尤其是今天我的反应,你就说我颇有悔意好了。”

“属下明白。”

“你对他们两个有什么印象?”

“赵千总是个很豪迈的人,在属下面前以兄长自居,金千总很会讲笑话,属下总是听得哈哈大笑……”

能把洪安通逗得大笑可不容易,黄石自问未必有这个本事,至于赵慢熊那个阴谋家更是和豪迈二字扯不上丝毫关系。

“杨千总和贺千总对他们评价并不好。”张再弟也开始密报了:“属下听他们聊起过,都觉得老赵和金千总有点阴。”

黄石闻言大笑不止:“他们说不错,尤其是赵慢熊——特别阴。”

两个亲兵也笑了起来,看黄石心情转好就给他又泡一壶茶。他举杯饮茶的时候,洪安通又笑着说:“大人有所不知,赵千总每次来这里看到这套茶具时,都嚷嚷说他将来也要买一套,也要像大人这样悠闲地喝上一回儿。”

“是吗?”黄石不以为意地说:“那你怎么不让他先用几天,反正我也不在。”

“属下不敢,这可是大人的宝贝。”

黄石端着茶杯愣住了,他仔细观察了茶具一会儿——都非常干净:“我离开着这么久,从来没有人用过这东西,对吧?”

“是的,大人。”

“你也经常擦拭它们么?”茶几更是一尘不染。

“是的,大人。”洪安通每天都清洗一番,从来没有例外。

不知道洪安通是不是在外面溪水处清洁的,如果在那里的话就会有很多士兵看见了,不过打水回屋清洁也一样。黄石重重放下了茶杯,自己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外人一定会觉得这是特权吧……其实也确实就是特权。

黄石站起身看着茶几、茶具叹了一口气,这东西就是身份的象征,赵慢熊虽然很羡慕但也不敢用。其他的士兵估计也很羡慕吧——在他们一天到晚累死累活的劳作时,长官可以悠闲地喝茶,还有专门的亲兵照顾这些东西。

两个亲兵看见黄石毫无征兆地抽出腰刀,猛地砍在茶几上,茶具也一下子都蹦到了地上……上好的红木很硬,腰刀一下子就被挡住了,黄石用力地晃动了几下才拔出了刀。

张再弟和洪安通眼睛瞪得溜圆,尤其是洪安通更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他们看着黄石的军靴重重踏上地上的茶杯,它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发出刺耳的破碎声,黄石最后挥刀把茶壶也敲碎了。

“大人,这……”张再弟终于发出了疑问声。

“将士们饥食野果、渴饮山泉,我却在煮茶自娱,还自以为风雅。”黄石冷笑着把刀插回鞘中,厌恶地踢了那些碎片两脚。

“大人……”洪安通和张再弟齐声叫道,但都没有下文,他们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

黄石自嘲地笑道:“众将士来此荒岛,生死成败尚是未知之数,北伐建奴更是遥遥无期,我岂能高坐饮茶耶?”

在两个年轻的亲兵眼中,畏惧已经完全被尊敬取代,他们的胸膛也都笔直地挺起。

“这个东西,”黄石指着茶几说道:“砍了!给士兵们当柴火。”

第七章 谁人为我砺青锋 第五节

赵慢熊推荐的另一个人是李云睿,他和鲍九孙一样也是识字的人,这种人才实在太稀缺了。见过了鲍九孙以后,黄石本以为李云睿会是个捕鱼专家,但经过赵慢熊简略介绍后,才知道这个人竟然在收集情报上颇有天赋,而且对侦查工作非常重视,更有不少心得。黄石不在长生岛这段时间,李云睿帮助赵慢熊制定了渔船轮番监视南、北信口的制度。

李云睿原名李睿,字纵云,广东番禺人,还是个财主的长子。因为逼奸致死人命入狱,论罪当死。但他父亲行贿了地方官,成功嫁祸给同牢房的一个叫贺老幺的强盗,让那个家伙李代桃僵当了替死鬼。

又是一个人渣!黄石暗自下了判断,不过这年头拨到盘子里就是菜,能认字的家伙哪怕是人渣也要用了。话说回来,不是人渣的大明知识分子也不会来投军啊。

李云睿顶着贺老幺的名字到了辽东后,生活水平一落千丈,没有钱更没有女人,军营的铁血生涯也没有能完成对他的思想改造。死性不改的李云睿去年竟然企图强暴一个十四、五的幼女——明朝可能不算幼女。

强奸未遂的李云睿再次被投入大牢等死,幸好赶上了毛文龙兵员不足,自知必死的李云睿就报名参加敢死队。到了辽东之后,李云睿借着镇江大捷洗白,也恢复了本名李睿,还在朝鲜战役后当上了副把总。

“禽兽。”

这话不是黄石说的,李云睿向黄石陈述经历时仍然面无愧色,旁听的几个军官虽然露出不以为然的轻蔑神色,但也都还能控制情绪——除了贺宝刀。

黄石也觉得这人渣的罪行真是令人发指,不过明朝的军人也多是这种亡命徒,发配边军的不是马前卒那种匪徒,也是李云睿、鲍九孙这种恶棍,金求德在里面算是少有的好人了……难怪明朝人看不起军人呢。

李云睿还是面不改色,似乎这话他听过不少遍了,这种唾面自干的水平已经迹近乎道了……不过黄石很欣赏,贺宝刀被喝斥了一番。

继续……

李云睿对情报的重视来自朝鲜惨败的切肤之痛,据他自己的描述,李云睿从军没多久,但大难不死就有四次了。

“卑职本是张元祉张大人属下,收复镇江后隶属马波马把总队,马把总奉命回龙川运粮,建奴在我们走后就包围了镇江,卑职因此侥幸没有死于镇江,这是第一次。”

黄石点点头:“去岁十月,建奴偷袭龙川,你是从那里逃出来的?”

“回大人,当夜卑职和三个弟兄奉命去北山大营搬运被服,才到北山就看见龙川方向火起,龙川全军覆灭,马把总和其他弟兄都殉国了,全队只有卑职几个活命。”

这个人确实命大,这就已经两次从必死之局逃生了,黄石继续问道:“听说当夜建奴没有在龙川找到毛总兵,立刻就攻击北山大营了。”

“大人明鉴,当时北山大营也乱作一团,上千兄弟中有武器的不到百人。虽然有所准备,但仍然挡不住建奴五千骑兵,天明前夜沦陷了。”李云睿说话的时候,脸颊上的肌肉抖动了一下,似乎又回忆起当夜的恐慌情景,几千名手无寸铁的壮丁徒呼奈何,被后金肆意屠杀。

“所以你认为侦查是军队最首要的工作?”

“大人英明,卑职以为不仅仅需要侦查,还要主动派遣细作潜入后金领地,并积极阻止建奴对我军进行渗透。卑职以为,侦查敌情是此消彼长,我们做的越好,建奴就越差。朝鲜就是例子,如果我军早早开展军情侦探,不会被偷袭,更不会被建奴摸清部署。”

虽然是泛泛之论,不过黄石觉得一个底层军官有这种认识也不错了。

“今天这些话,你从来没有和你以前的长官报告过么?”

“卑职位卑言轻,而且很多具体想法不被上官接受,再者,卑职并没有大人这样勇武,所以一直也得不到提拔。卑职更因为装死逃生,而被同僚鄙视。”

贺宝刀又在冷笑——在军议上这本是很失礼的,但黄石很熟悉他的脾气所以只装作没听见。这种懦夫行径在明军中确实会被鄙视,尤其联想到李云睿欺负女人的勇猛事迹就更是如此,黄石听了心里也有些不快:“装死逃生,那可不容易啊。”

“大人明鉴”李云睿大言不惭地领受了夸奖——如果这是夸奖的话。

北山大营失守后李云睿和溃兵、难民一起南逃,明军没有武器更是完全被击溃了,官兵互不统属。几百兵民被二十个后金骑兵一路驱赶,在冰天雪地里跑了几十里路后,很多人口鼻喷血而死,最后逃到林畔馆北方的义虎林,终于全军覆灭,只有李云睿掌握好时机,一人躲在死人堆里逃了一命。

旁边的贺宝刀一路冷笑着听完这大段的经历,终于从鼻子里喷出气来:“几百人,宁可自己跑死,也不向二十名建奴反击,真是一群懦夫。”

李云睿对这句嘲笑毫无反应,仍然是一幅振振有词的模样:“很多人都这样责备过卑职,但在那个时候,人心已经散了,大家浑浑噩噩地只是往南跑,任何人停下脚步,都要赤手空拳地独自对抗二十个追击的建奴,说是几百人,却还不如有秩序的一个把总队。卑职当时能做的,只是抓住机会活下来,把这些教训保存下来。”

看贺宝刀还要出声,黄石立刻喝道:“贺千总,住嘴。”

黄石已经收起了对李云睿的轻视之心,一个人能直面自己怯懦是很少见的优点,在困境中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计划并保存自己,这就更不容易了。跌倒不奇怪,但每次都能爬起来就很难得,这个李云睿可是四次死里逃生啊。黄石不相信什么狗屎运,更不相信什么对危险的本能嗅觉,这个人可能是个观察力很敏锐的人吧。

在镇江、龙川的经历应该也不像他说的这么简单。

第七章 谁人为我砺青锋 第六节

李云睿似乎也不生气:“在东江,卑职原本的名字‘李睿’就成了懦夫的意思,卑职是在苦不堪言,就把名字改了。”

:“所以你一直得不到提拔?”

“是的,卑职本来连把总也不会有……”李云睿的位置本属于一个叫曹寿的把总,人人都赞他勇猛。作为副手的李云睿每次劝他要小心从事,但都被他讥笑为胆怯,最后因为莽撞出击战死。李云睿这才接管了把总职务,虽然李把总不善战,但却成功地掩护百姓逃到安州出海:“……卑职自认为是称职的。”

“你毫无疑问是称职的,这应该是功劳啊,为什么你还是一个小小的把总?”

李云睿的名声实在太差了,在东江简直就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毛文龙随后又在东江岛整顿军队,找出了不少建奴细作。李云睿为了打个翻身仗就向上峰谏言,他认为对这些细作不应该一杀了之,而应该利用他们传递我军想让建奴知道的东西。

结果上峰严厉斥责了李人渣,说他不光怯懦,还姑息养奸,差点把李人渣军法从事。李云睿说话的语气不卑不亢,显得对自己的想法充满信心。

黄石也被这种自信感染了:“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对付建奴细作?”

“当然是假装不知道,这样做还有两个好处,其一,这些细作企图收集的情报,对我军来说也是重要的情报,可以从中看到建奴的注意力所在。其二,人都是有感情的,我军长期笼络他们,假以时日,这些细作到底是哪一边的都还难说。”

李云睿说到这就看了一眼旁边的赵慢熊:“这些我都和赵千总说过。”

赵慢熊闻言也向黄石解释说:“卑职认为李把总说得很有道理,金千总则不以为然。”

怎么又扯上金求德了,黄石把探询的目光投过去,金求德立刻抗声道:“卑职负责鉴别军户,卑职以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在黄石离开的这一段时间里,金求德本着宁枉勿纵的原则,对一千多军汉进行了反复审核,杀了十几个他觉得来历可疑的。刚才黄石已经得到了金求德的汇报,他还趁机鉴别了一批绝对安全的人出来——这些人也不会是毛文龙的沙子。

黄石一时间也判断不清这里面的利弊,李云睿的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金求德的稳妥也很不错。不过情报工作一直是金求德负责的,骤然把李云睿插进去似乎有些不妥,看金求德的架势很可能会起冲突。

“今天就到这里吧,我再斟酌一番。”

众军官行礼退下,黄石目送他们离去,突然蹦出了一句话:“不到中国,不知道会多。”

“大人?”洪安通轻声问了一声。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军议来的人太多了。”黄石觉得每次帐下军官齐聚一堂的模式很不舒服,比如这次,贺宝刀、杨致远根本就插不上话,但是也要跟着旁听,有这功夫去干点正经事儿不好么?

“就算躺着休息一会儿也比来这开会强啊。”黄石摇着头笑道:“来这里站半天,多累啊。”

“别人想来站还没这个资格呢!”听明白以后洪安通也笑了:“大人,比如杨致远,如果大人不让他来听,别人一定认为他做错了什么,是在受处罚。”

这道理就和上朝一样,能站在一边听就已经是身份的象征了,黄石沉思了一下,以后最好改改规矩,就用办公室模式,各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去。现在人少、事情也少,没必要一天到晚凑在一块起腻,又麻烦还没有效率,以后事情多了再经常开会不迟。

这个念头一起就立刻付诸行动,黄石马上制定了一套规则,每天的升帐议事即日取消,每个月初的通风会也改为不定时。平时谁有事情自己来,不用通知全体军官,如果黄石认为有必要开会讨论,他会根据事情涉及的范围决定参与的人选,手下的千总们也必须把习惯改过来。

最后经过一番思考,黄石终于还是让李云睿负责情报工作——这个工作现在还不是很重。金求德去干维持军纪的工作,顺便制定操行军典,这个工作相对来说更重要和紧迫。

黄石把部队成功带到辽东,成功建立了一块根据地,还成功从山海关搜刮了一批物资,这些给他带来了不少威信。黄石利用这些威望,顺利地进行一次改革,还没有引起任何不满。

“对传统的一个小胜利!”

有些自得的黄石并没有注意手下的阶级成份,传统的统治阶级已经无声无息地占领了大片的领地。黄石的军官几乎全是地主阶级的子弟——这些人因为读书认字所以总能得到提拔机会,只有猎户赵慢熊和军户杨致远是例外。

从山海关回来后不久,毛文龙批给了长生岛一个营的番号——也就是两千兵员的名额,他让黄石给自己的营起个名字,再设计个军旗然后报上去。

“这个营就叫救火营吧,至于军旗么……”

一般明军的军旗都会画上些虎豹,禁军是龙旗,皇帝亲军也各有旗帜,比如锦衣卫就是飞鱼旗。

于是长生岛火红的大明军旗旁,又多了一面营旗,一条青色的毒蛇盘旋于上,蛇身绕了一匝,尖锐的蛇尾藏在身下;蛇腹昂然而起,展成凶猛的扇面;蛇头大张着嘴,露出长长的獠牙,似乎正要择人而噬。

救火营的士兵满怀欣喜地仰望着他们的军旗,人人都知道他们从此就要在这面军旗下奋战了。站在远处观赏着自己旗帜的时候,黄石如同他的士兵一样,胸中也被莫名的斗志充满:“这就是我的旗帜,一定要让敌人在它面前丧胆。”

不过只有千余手下的黄石暂时也就是想想而已……

天启二年七月,各岛和在朝鲜东江军都收割完了粮食,随着平辽总兵官的一声令下,辽东明军终于释放出积聚了半年的攻击动量,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反攻。

第七章 谁人为我砺青锋 第七节

李云睿和鲍九孙还是把总,黄石发火主要还是因为部下企图质疑他的决定。如果就事论事,黄石也认为这两人还有待考验,毕竟他们跟随自己的时间太短了,还没有完成对这两个人的消化吸收。

勋章改革最后也没有推行,因为储备的威信基本上算是花光了,在改革带来好处前不用指望收回本钱了,既然黄石不打算不惜一切推行新政,那军制上的改革暂时就还不能进行。

此时在辽海千里海岸上,明军各岛督司都在竭力生产物资,收拢人力。毛文龙经过一番斟酌思量,认为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生息,辽东明军重新具有了进攻能力。

天启二年七月,明军攻克樱桃涡,焚毁险山堡。

八月,明军收复涡站堡。

九月,明军夺回昌城,随即在满浦之战中击败后金军,迫使后金主动放弃堡垒。

“大人,毛军门必会大举出兵。”贺定远意气风发,三个月来明军的连战连胜让东江上下士气大振,长生岛也不例外:“我部定要当先杀奴,夺取首功。”

贺宝刀极力主张出动进攻复州,但黄石对这种军事冒险并不是看好。塘报上面形势确实是一片大好,辽东明军估算的歼敌数是一到两万。不过黄石可没有这个信心,虽然具体情况他不是很清楚,但他觉得这个数字用在关内振作人心不错,可还是绝对不能作为军事依据。

黄石为此事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把四个千总都找来商议,如果请战的呼声太强烈,那黄石打算就偷袭复州的的小部队来练兵。

“毛军门大约有五千战兵,这几个月来杀敌数似乎有点多了?”会议上黄石字斟句酌地表示了怀疑,三个月近两万的总战绩,“平均每个士兵都要杀三个建奴,多了点吧?”

“那算什么,属下一人一天就能杀七、八个。”贺宝刀满不在乎地说,其他三个千总都不说话,而是各自揣摩黄石话中要表达的意思。

“汉唐旧法,军中杀敌举十倍报,外慑不臣,内安人心,”黄石并不愿意被部下看作悲观主义者,所以他无论是用词还是语气都非常小心:“恐怕各部将官,毛军门都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虽然黄石话说得很委婉,但贺宝刀已经有些不满了,“那建奴也是损失惨重了!大人,再不抓紧时间抢功,属下怕没得抢啊。”

赵慢熊终于出来帮忙了,他觉得已经读懂了上意:“建奴的战兵大约有三万,还有汉军和无甲兵,还是较我军实力雄厚。”

游击战一般是劣势方使用的战术,力量强大以后自然更倾向于会战,所以经过半年多的整顿后,辽东各岛明军纷纷开始转入反攻。但黄石担心东江上下已经头脑发热了,历史告诉他后金不是那么好捏的软柿子。各部将官更可能往战绩里面兑水,然后互相影响制造出攀比之风,造成集体判断失误。

“新兵训练得如何了?”黄石不等贺宝刀再说话,就问起了杨致远。

杨致远抱歉地看了贺宝刀一眼:“回大人,属下无能,我部可用之兵不足五百。”

“不关你的事,”黄石大度地一挥手,这个答案他原本也心里有数:“军器不足,这也没有办法。”

“属下无能。”这次轮到金求德谢罪了。

虽然名义上是让几个人分别负责,但是长山初创,岛上就这一千多人,黄石也是事必躬亲。平整土地,造船打鱼,修筑港口,搭建营帐,这些工作做完以后,能剩下用来制造军械和组织训练的时间实在很少了。

这几个月下来,黄石总算是开垦出五千亩土地,并全部种上了芝麻,彻底压制住了杂草。同时他还制造了一些武器,就是二百支橡木长矛,本来他还打算做些木头弓,不过那种弓箭威力小,而且工艺复杂,所以还是放弃了。

“就是这样,我部无力出征。”黄石看着一脸失望的贺宝刀,毫不留情地否决了提案:“进攻复州的提议,本将不许可。”

不去复州送死不等于也不进行任何军事行动。经过仔细盘点,黄石觉得出动三百士兵还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作战必须要能保存自己、削弱敌人。

“先说作战目标。”黄石最新的一项规矩就是做任务简报,务求使每个军官都理解作战目的和大略计划。

所有的军官——四个千总和八个把总都静静地等待着,黄石清清了喉咙:“本次出击,目标是一个村子,共有二十二户人家,我军要把村民尽数搬运到长生岛来,并带走全部的粮草、农具、牲口和家具。”

黄石的老兵基本装备了铁制兵器,还有二十张强弓。二百农兵人手一根长矛,每两个新兵都有一个老兵带。三百士兵被分成四队,每个千总各领一队,这次的行动救火营倾巢出动。

“我们要去的村子离海岸二十里,距离复州卫四十八里,我军的先锋是贺千总,到达的时间应该在申时二刻,其余部队也会随后到达。”黄石不打算用模糊的傍晚、黄昏这种字眼。

“尽可能不让人逃走报信,不过就算有也没有关系,他们不可能在天黑关闭城门前抵达复州。今夜完成行动,天明前返回海岸,乘船离开,我军没有侦察能力,所以一切都要严格按照计划行动。”

长生岛只有三匹马,陆地侦查能力非常低下。

毛文龙发给各部的命令是一定要善待平民,这个黄石也非常理解:“本次行动,不允许伤害平民,他们将是我军的一部分,你们的未来的部下。”

说到这里黄石狡猾地笑了一下:“这个当然不必事先和村民说明,如果有人非常恐惧,你们可以进行安抚,但不要说是我的命令,而应该让士兵说‘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的。’总之,就是用士兵的名义进行安抚。不要让村民因为过份恐惧而反抗,但也不能让他们肆无忌惮。”

第七章 谁人为我砺青锋 第八节

说完以后,黄石扫视了一遍全体军官,给他们一段时间去消化:“还有什么问题么?”

“没有了,大人。”声音轰然响起。

“很好,诸君去向亲兵作简报,各个千总都去旁听,有不清楚地立刻纠正,然后亲兵去向士兵做简报,把总旁听。”

简报的时间很长,不过黄石一点儿也不着急,万事开头难,这个制度成为习惯以后,一切都容易了。

这次的情报打探得很仔细,李睿监视这个村子很久了,人口打听得一清二楚。而且这个村子的粮食和干草也还没有上交,很肥,非常值得咬一口。

三百士兵终于都上船了,船只静静地驶向目标,在海面停留到计划的时间才靠向岸边。小船首先把贺宝刀的前锋送上岸,然后是金求德队,然后是杨致远队……

等到黄石上岸以后,杨致远队也已经走远了,剩下的两队跟着他一起出发,等黄石抵达目标的时候,明军已经控制了村庄,并把人们隔聚拢在村子中央,就等黄石来训话。

几个老头被杨致远领了过来,他们一见到黄石就扑通跪到在地:“将军饶命啊。”

黄石嘱咐过贺宝刀和杨致远,不许泄漏这次的行动目的,所以这几个父老的反应一点也没有使他意外,他跨上一步扶起当前的老者:“老人家请起,我们是朝廷王师。”

“吾等小民,望王师久矣,”几个老头马上涕泪交流,一起向西南拜首:“皇上啊……”

黄石也只好陪着他们拜了两拜,几个老头闹了一通,掉过头来问黄石:“将军可是需要粮草?吾村虽然穷敝,愿意献上粮食四十石,肥猪五口。”

……

虽然早就知道可能会出现这种情景,但村民的态度还是让黄石有些失望,他幻想着能被辽东父老当作解放者看待。

失望归失望,正经事情还是要办。黄石用最柔和的语气说:“本将奉平辽总兵命令,把沿海居民迁往海岛,几位老人家,建奴凶残,还是跟我们走吧。”

几个老头对视了片刻,一起扑倒在地,还是领头的老者开口回话:“将军,吾等世世代代居住此地。这一路出海漂泊,冬季将至也没有房屋御寒,我们几个老骨头死不足惜,可村里还有刚出生的婴儿,有坐月子的女人。求将军开恩。”

老迈的声音里尽是苦楚之音,一迭声的“将军开恩”响个不休,这些年纪足以作黄石祖父的人拼命磕头,血从额头流了满脸。

身后的杨致远喝道:“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