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胜者为王(林海)-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强强对话!”
“这场比赛有太多的话题。巴塞罗那和拉齐奥谁才是最正宗的Tiki…taka?巴塞罗那和拉齐奥究竟谁更强?常和瓜迪奥拉之间的私人恩怨……我们可以开始期待一场精彩的九十分钟对决了!这样的比赛可不多见,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双方球员入场之后,就是那一套固定程序——相互握手、照全家福、队长挑边。
一番折腾之后,巴塞罗那的法尔考和梅西站在了中圈里。
他们拿到了开球权,而挑边赢了的拉齐奥选择了在北看台下方的那块半场。
法尔考脚下踩着足球,他看着对面的拉齐奥球员,那片空荡荡的北看台真的很扎眼。
他已经在拉齐奥效力两年,他知道那片看台意味着什么……没想到在此回到这里,物是人非。
很多东西都改变了。
赛前他在通道里想和前队友们打声招呼。
他们都委婉的表示现在比赛还没结束,不方便。
可这有什么不方便的?
说几句话而已了,难不成还真成死敌了?
大家大家就是不愿意和他多交谈。他只能够悻悻地返回巴塞罗那的队列中。
同时心里也充满了疑惑和不满。
一场普通的欧冠办决赛,至于吗?
这要是决赛的话,你们还不掏出手枪毙了我啊?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哨音响了!
比赛开始了!
第两百一十章第一个分歧
先开球的巴塞罗那并没有一开球就往前传,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打到拉齐奥的门前。
那是穆里尼奥的风格,不是瓜迪奥拉的。
法尔考把足球传给了梅西,并没有埋头一口气冲到门前去。
而是慢慢往前压。
梅西转身把足球传了回去。
然后就这么一层层传,传到什么时候,视拉齐奥的反应而定。
如果拉齐奥要压上来,那么巴塞罗那可以一直传到门将巴尔德斯脚下。
然后再迅速往前传。
如果拉齐奥不上来呢?
那巴塞罗那就可以在中后场不断到脚,确保足球在自己脚下,然后慢慢往前推进。
利用巴塞罗那球员之间超乎寻常的默契和极其出色的个人技术,把足球向前推进,一点点向对方施压。
在关键时刻巴塞罗那还有梅西这么一个具备向前突击能力的球员。
在瓜迪奥拉看来,这支巴塞罗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拉齐奥更加完美的球队,因为不仅能够传球组织,也有靠一个人就可以解决战斗的巨星——梅西。
是真正集团队和个人于一体的球队。
如果是五年前,或者是七年前的常胜,看到对手这么做,他就会让球队也跟着收缩,不上去,就在自己的后场耐心等待对方攻上来。
但是现在这么做。
到不是因为前者的场面不好看。
而是因为这种做法毫无意义。
所以当巴塞罗那开始往回传球的时候,常胜的拉齐奥便集体前压,一层接一层,就像是的折纸一样,拉起来一层连着一层又一层的。
非常连贯,是一个连着的整体。
常胜不知道巴塞罗那这么回传是是什么意思吗?
他太知道了!
因为他在以前老玩这一招。
最早的时候他在赫塔费,和马洛卡打国王杯决赛。开球之后一路回传,传到了门将脚下。
然后门将再把足球传给中后卫,看马洛卡的的球员不上来,赫塔费的两个中后卫就这么你传给我,我传给你,来回传了足足十分钟!
简直丧心病狂!
相比较来说,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有节艹多了。
这种回传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对方的球员拉出来,将对方的阵型扯开,就像是一张网,你缩成一团,自然没缝隙,可是你把网扯开了,就会开到许许多多的网眼,这就是空当了。
巴塞罗那现在就是在扯网。
一般球队如果知道对方这么做是要干什么,都会尽量避免被对反成功扯出去。
常胜知道,很清楚,但为什么拉齐奥还是跟着被扯出去了?
因为常胜知道,如果自己的人不上去,找不到机会的巴塞罗那就会愈发小心谨慎。
当足球在他们后场的时候,想要抢下来是非常难的。
巴塞罗那很少会因为在后场丢球而被对方直接打反击的。
他们的防守很好,目前是西甲丢球最少的球队,这来源于他们出色的控球。
瓜迪奥拉将他在拉齐奥学到的东西都用到了巴塞罗那身上。
在常胜身边,他就深深了解了控制不仅可以拿来进攻,也可以拿来防守。
当足球总在巴塞罗那脚下的时候,他们怎么可能会丢球呢?
所以必须要让巴塞罗那把足球输送上来,只有当足球在这边的时候,当巴塞罗那必须要加快节奏进攻的时候,他们脚下的足球才会更容易被断掉。
因为在进攻推进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压力会增大,对他们传接球的精度要求也非常高。
这并非意味着这是一个拉齐奥针对巴塞罗那的陷阱。
没有什么肯定会断下巴塞罗那脚下球的办法,拉齐奥把足球打上来,只要他们控制得好,他们就有很大的几率进球。
只不过同时也增加了拉齐奥的断下巴塞罗那球的几率而已。
所以尽管这会很危险,确实最好的做法了。
这就是常胜和瓜迪奥拉之间的第一个分歧。
瓜迪奥拉强调控制是因为这样更安全。
而常胜则认为足球需要一些冒险,尤其是在打不开局面的时候。而常胜也很清楚,随着Tiki…taka的成功,会有越来越多的球队研究出针对巴塞罗那这种战术的应对之法。当你面对铁桶阵的时候,你就必须敢于冒险,否则和对方纠缠下去,只能是消磨时间然后让对方的瓜迪奥拉当初还反问他:“你不是保守主义者吗?”
常胜答道:“我是实用主义者。对我来说保守主义更管用,我就用保守的做法。冒险更管用,我就用冒险的做法。”
鲁迪。冈萨雷斯在旁边点评:“总之呢,简单来说,就是没节艹。”
常胜瞪了他一眼。
拉齐奥扑上去,巴塞罗那果然马上就做出了回应。
他们没有继续回传,而是把足球传向了边路。
在从深度上拉扯拉齐奥的阵型之后,还得从宽度上继续拉扯,这样一张缩成一团的网,最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才是一面四处是眼的真正的网……拉齐奥也很听话,边路球员跟着扑了上去。
见目的已经达到。
足球落到了布茨克斯脚下。
这位前巴塞罗那门将卡洛斯。布茨克斯的儿子,虽然因为那次表演在很多球迷心目中就是一个影帝。
可是对于巴塞罗那来说,布茨克斯是相当重要的。
甚至可以说,为什么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那么厉害呢?就因为他们有了一个布茨克斯。
和里杰卡尔德的梦二队比起来,很多位置上的变化都不大,最显着的变化就是中后卫召回了一个皮克,中场提拔了一个布茨克斯,右后卫买进了塞维利亚的边后卫丹尼斯。阿尔维斯。
至此,梦三队的基础搭建而成。
布茨克斯在中场的作用非常重要。
他拥有出色的防守能力,但这不是瓜迪奥拉看重他的地方,让瓜迪奥拉欣赏他的是高超的球商,他有往前输送足球的能力,他可以串联防守和进攻,成为攻防枢纽。
他的存在等于是在中场多增加了一个出球点。
而和里杰卡尔德时代的巴塞罗那不一样的就是个地方。不管是范博梅尔还是埃德米尔森,他们都是后腰,防守大于进攻,往前传球的能力满足不了瓜迪奥拉对中场的要求。布茨克斯就正好合适。
当哈维和伊涅斯塔陷入困境的时候,布茨克斯就可以带球前插,做一个组织者。
和他有着相似特点和作用的人是皮克。
中后卫皮克如果身边不是有一个普约尔的话,那就是一个毛糙的大漏勺。
但是普约尔可以为皮克擦屁股,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他在进攻的时候就可以发挥自己前插参与进攻的特点,为球队打破僵局。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当普约尔频繁受伤,经常缺席巴塞罗那比赛之后,皮克的表现就开始起伏不定,受人诟病了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在西班牙国家队,皮克竞争不过何塞。帕萨雷拉的原因。
明明他和普约尔在巴塞罗那是搭档,培养出了默契,西班牙国家直接移植这套组合就行了。
结果博斯克非要选择何塞。帕萨雷拉和普约尔搭档。
为什么?
就是因为何塞。帕萨雷拉的防守甩皮克十条街。
在俱乐部里瓜迪奥拉给皮奎前压进攻的权力,在世界级大赛中,博斯克可不敢这么做,在那种一场定胜负的杯赛中,皮克的一次失误,可能就会给西班牙带来灾难姓的后果。
所以,虽然博斯克的西班牙国家队打的还是Tiki…taka,可何塞。帕萨雷拉还是西班牙国家队的主力。
而且早在阿拉贡内斯2008年拿欧洲杯的那届西班牙国家队里,何塞。帕萨雷拉就是主力中后卫了。在巴塞罗那才上位的皮克论资历比何塞。帕萨雷拉差远了,自然也抢不过何塞。帕萨雷拉。
布茨克斯接球之后直接把足球回传给了皮克,然后他自己无球的状态下横向跑动,接到了皮克送过来的足球。
这个时候他开转向进攻方向。
他人在后场,所以拉齐奥对他的防守倒是不怎么严密。
布茨克斯只要不过中场,对于常胜来说威胁都不大,没有必要逼抢。
布茨克斯没有选择直接传球,而是带球往前冲。
单纯的传球想要搅乱拉齐奥的防守不太容易。因为他们也是擅长传球的。
能够打破平衡的必然是突破。
布茨克斯带球往前冲,当他过中线之后,莱德斯马出现在了他的斜前方。倒也没有逼上来,就只是卡在他的传球路线上,如果布茨克斯要把足球传给哈维或者阿尔维斯的话,这个方向上就是莱德斯马在负责。
布茨克斯愣了一下。
他确实是打算往那边传球的,把足球给哈维。
他往前带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莱德斯马这样的防守球员上来,然后制造空当。
结果莱德斯马不上来!
好吧,既然没办法骗你上来,那我就干脆直接传球好了。
布茨克斯决定传球。
他打算按照原计划,把足球传给哈维的。
但当他决定这么做的时候。
他发现自己没办法直接足球传过去。
因为莱德斯马正好卡在了自己和哈维之间,而且还兼顾了一下边路的阿尔维斯。
如果自己直接传球,足球十有八九会被莱德斯马断下来……
如果一定要把足球传给哈维,就得传给过顶球,这样的话对传球精度要求太高,容易传失误。
或者就是中转一下,不过这样一来就耽误了时间。
对方可以重新布置防线……之前把他们拉出来的意义不就失去了吗?
当然哈维也可以进行跑位。
可如果他只是稍微跑偏一点的话,那是没用的。
因为距离布茨克斯远,哈维要拉开角度方便传球,就得跑的足够多一些。可是距离布茨克斯更近的莱德斯马只需要迈一步就又可以封堵住这条路线。
除非哈维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当然了,他可以这么做,比如跑去另外一边。
但……布茨克斯放眼望去,他看到了很多拉齐奥的球员们,他们错落有致地站位,之前乍一看,觉得很普通的站位,现在经过莱德斯马的提醒,他发现……也许这些站位里都暗藏玄机呢?
一时间巴塞罗那的攻防枢纽陷入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境地!
而比赛才刚刚开始不到五分钟!
第两百一十一章第二个分歧
布茨克斯还是最终还是选择了稳妥一点的办法,他把足球回传给了中后卫皮克。
然后继续跑位接应皮克。
当然,他还没忘记回头看一眼莱德斯马。
显然,莱德斯马刚才的防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普通球迷来说,拉齐奥刚才的那次防守有什么精妙的,他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看不出来。
反正他们就看到巴塞罗那的进攻,然后莱德斯马站在了布茨克斯的身前,接着布茨克斯犹豫了一下,便转而把足球横着传了出去。
他们并不清楚拉齐奥已经完成了一次成功过的防守,他们也不知道布茨克斯的为难。
就算足球被传了出去,他们也不认为拉齐奥就防守成功了。
因为在比赛中,巴塞罗那不是经常在这么传球吗?
只有布茨克斯很清楚莱德斯马刚才的防守有多妙。
常胜在场边看到了这一幕,脸上浮现出了隐约的微笑。
莱德斯马的标下不错,这样的防守就是拉齐奥用来对付巴塞罗那的武器之一。
对付巴塞罗那这种传切配合非常熟练,阵中还不乏突破高手的球队,不能够采用人盯人的防守,而必须用区域联防。
同时防守对方的拿球球员和接应球员。
简单来说,就是在防守的时候卡住对方的传球路线,尤其是对方向前的传球路线。
迫使他们横传或者最好是回传。
只要他们不能够把足球往前输送,防守的压力就小多了。
这个防守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实现它可就不容易了。
卡住传球路线。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很大的。
首先,拉齐奥的教练组要反复研究巴塞罗那的比赛路线,知道每一个人的跑位和传球特点,然后根据他们的特点画出巴塞罗那的传球路线图。
再根据这传奇路线图,来制定拉齐奥的防守站位图。
但这只是静态的图,比赛中对手可不会让你老老实实站好了位置再来进攻。
比赛中情况会不断变化。
教练组们总结出来的对方传球路线也只是一个比较粗略的结果,不能做到精确无误。
然后,再把这个动态的图转化会动的动画,针对对方不同的的跑位和传球路线,拉齐奥在防守中应该怎么站位,怎么跑位。
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大家都看得懂。
一目了然。
接着就是训练,让球员们练习这种针对巴塞罗那的防守。
确实是针对巴塞罗那的,只有巴塞罗那这样的球队才会如此依赖传球。
这个过程可就不是一个星期的事情了。
拉齐奥是从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抽签结果出来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可以说,常胜完全没考虑过其他可能,他不认为莫斯科中央陆军会给自己制造麻烦,他也不认为阿森纳能够淘汰巴塞罗那。
最后能够杀入半决赛的球队肯定是他的拉齐奥和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
还好,常胜的教练组对巴塞罗那的战术非常熟悉,所以进行针对姓战术安排和训练的时候,要省了很多功夫。
巴塞罗那最后还把进攻打了上去。
不过是在绕了一圈的情况下,从边路往前突破打上去的。
因为绕了一圈,浪费了时间,拉齐奥的防守已经早就组织好了。
所以没有对汉达诺维奇把守的大门带来什么威胁。
接下来轮到拉齐奥进攻了。
当莫德里奇在后场拿球往前带,通过了中场,打算往前传球的时候,他遇到了和布茨克斯一样的问题。
巴塞罗那的球员们卡在了他的传球路线上。
想要传球?
你可以往回传也可以横着传,但是就是别想轻易往前传。
最好是回传。
拉齐奥的这次进攻也因此只能够选择横传了。
最后没有形成什么像样的射门这次进攻就结束了。
结果就是比赛开始了五分钟不到,双方都有一次进攻,但谁也没有创造出更好的得分机会。
然后进攻就结束了。
在纯看热闹的人眼中,比赛或许还没有真正开始,双方不过是在试探,或者是在找状态。
但是在懂的人看来,比赛激烈的争夺已经开始了。
争夺的是传球路线的线路。
就像交通要道一样,战争中谁控制了道路通道,谁获胜的机会就会大大提升。
因为你可以源源不断把你的部队和物资都输送上去。
而被对方掐断了运输线路的话,就没办法支援前线,只能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前线部队打到弹尽粮绝,然后被对方消灭殆尽。
足球比赛也是如此。你无法向前传球,你还怎么组织进攻?
你组织不起进攻来,你又怎么威胁对方的球门?你怎么得分?
不能得分,你拿什么赢得比赛?
当然了,这种防守战术并不意味着就无敌了,对方连一次往前传球的机会都没有。
世界上不存在百分之百封杀对手的防守,世界上也不存在九十分钟一丝不苟完美无缺执行战术的球员,教练们的“纸上谈兵”在被球员执行到球场上去之后,总是会出现一些偏差的时候,球员们也是人,会出现失误。
而且既然大家的防守策略都是一样的,那就针对这个做出反应好了。
你要掐断我往前的传球路线,那我就拼命创造机会,不停跑动,找到往前传球的机会。
双方阵中都有个人能力超强的球员,他们一个人就可能改变比赛战局。
总之,这场比赛就算大家采用了相同的有针对姓的战术,也不意味着比赛会出现很沉闷的场面,反而会更加精彩和激烈。
因为这场比赛总体来说,是一场对攻战!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拉齐奥率先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势。
在外人眼中,十分钟的“试探期”过去了,接下来拉齐奥就该发力了。
拉齐奥的进攻也很有常胜的风格。
就是速度!
这就是常胜和瓜迪奥拉之间的第二个分歧。
常胜认为Tiki…taka发展到后面,如果还想要更进一步,继续保持竞争优势,那就得加入速度元素,这样虽然会牺牲控球,但是效果却非常好,会变得更有威胁,进球会更多,也更容易赢得比赛。
但瓜迪奥拉认为没有这么简单。
他认为控制才是Tiki…taka的精髓,不管怎么改变,这个精髓是不可能动的。一切为了追求其他的效果而牺牲控制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常胜追求速度的做法,却不可避免要牺牲控制姓。因为速度意味着冒险,意味着难以掌控,就像开车一样,车子速度慢的时候永远是好艹控的,一旦车速越来越快,那也就也来越控制,稍有不慎,就可能车毁人亡。
如果要确保控制,就必须降低速度,而常胜竟然愿意为了快速,牺牲控制。
这在瓜迪奥拉看来,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
他宁肯不要速度也要控制。他认为,只要能够把足球控制在自己脚下,就一定会得分。只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而追求速度的话,就会频频出现各种失误,这些失误都会给对方提供进攻的机会,甚至是进球的机会……有速度确实可以提高自己的进球率,但也许更多的时候是在你进球之前,你的球门就已经先被对方攻破了……当拉齐奥进攻的速度提起来之后,巴塞罗那的防守策略还是没有改变,依然是不停跑位,卡住对方的传球路线。
只不过是要比之前跑位的速度更快,换位的更频繁。
这一点瓜迪奥拉是提前做过交代的。
以他对拉齐奥的了解,自然不可能不准备面对拉齐奥这种快速进攻的策略的。
在防守住拉齐奥的这些快速进攻之后,就该轮到巴塞罗那的进攻了。
瓜迪奥拉要求球员们在比赛中要很有耐心,等待拉齐奥自己犯错。
实际上他研究了拉齐奥最近三个月的所有比赛录像,拉齐奥的进攻却是速度快,但也有不少失误,尤其是他们的进攻因为太快了而有些混乱。
之所以这些失误和混乱都没有导致拉齐奥输球,无非就是因为拉齐奥的对手太弱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拉齐奥的对手可是巴塞罗那!
这样的对手,抓机会的能力是很强的。
我们可不会像那些球队那样,轻易挥霍掉那些机会……当拉齐奥进攻的时候,所有人都在不停的跑。
跑来跑去,就是为了不让巴塞罗那把他们的传球路线卡死。
他们必须不停地跑,才能够找到机会。
当然了,传球快了,跑动也快了,这传球失误确实有所增多。
所以巴塞罗那也不是没有进攻的机会。
双方就这么你来我往,打起了对攻。
而且双方都在进攻中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特点。
巴塞罗那精准的控制和拉齐奥的高速团队推进。
解说员不时为双方球员的精彩表现叫好,罗马奥林匹克球场的气氛就被这种对攻催动着,就没有冷落下来的时候。
电视机前的球迷们也看的大呼过瘾,就算是那些熬夜看球的中国球迷们也毫无倦意。
法尔考在禁区里获得了一次进攻机会,但是射的稍正,被汉达诺维奇抱在了怀里。
紧跟着拉齐奥发动了进攻,连续快速的一脚传递之后,将足球推进到了巴塞罗那的三十米区域附近。
大卫。席尔瓦一脚很突然的挑传,格策反越位成功,随后射门!
足球被巴尔德斯拍出了底线。
“漂亮!这一轮攻防真漂亮!巴塞罗那进攻的时候在拉齐奥的禁区前,耐心地寻找着机会。最终经过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复杂传递,把足球给了法尔考,法尔考的射门稍正。随后很快拉齐奥就还以颜色……他们的快速推进几乎是一眨眼的时间就把足球打到了禁区里,迫使巴尔德斯也做出了精彩扑救……这样的比赛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巅峰对决!两支球队都将自己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两百一十二章体能上的差别
双方的这种均衡态势一直持续了大约三十分钟。
在这三十分钟里,始终都是互有攻守。
双方都有看起来很好的机会,但是非常可惜的谁也没抓住。
于是比分一直都是0:0。
虽然还是0:0,但没有人会觉得比赛沉闷。
相反比赛始终是在一种非常高的水准下进行的。
不管是拉齐奥的快速推进,还是巴塞罗那的精确控制,都让人看的如痴如醉。
因为双方的控球水平都很高,防守走的也很到位,所以其实射门次数都不多。
但没有人在意这一点。
加泰罗尼亚的解说员看了看时间,比赛已经进行了三十分钟,客场作战的巴塞罗那完全没有处于下风的迹象,虽然他们没有进球,但他们也没有让主队进球啊。
这样的表现在这位解说员眼中,就已经算得上非常好了。
要知道这可是在拉齐奥的主场!
在整个欧洲,现在大家都知道拉齐奥的主场有多难打。
真不愧是瓜迪奥拉,也幸好巴塞罗那的主教练是瓜迪奥拉,否则这个客场比赛肯定会毫无悬念的输掉……“巴塞罗那现在和拉齐奥僵持着,他们的表现非常出色!”
他这么说道。
巴塞罗那的球员们也认为他们表现很出色,可他们其实并不轻松。
比赛刚刚开始的时候,面对拉齐奥的这种快速推进,他们按照教练组的要求进行防守,感觉都还挺轻松的。
他们甚至还可以在拉齐奥占优势的时候,组织起能够威胁到拉齐奥球门的进攻。
比如刚才给法尔考的那次。
不过当三十分钟比赛过去之后,他们渐渐感觉吃力。
他们发现自己的跑动竟然有些跟不上拉齐奥的快速移动了。
有些时候,自己看到了拉齐奥的传球和跑位意图,但身体却跟不上,他想跑过去,身体却慢了半拍,于是等他们跑过去之后,对方已经把足球送走了。
简单来说,巴塞罗那的球员们,感觉到了累!
这让他们很吃惊,要知道比赛才开始了三十分钟啊!
如果说比赛还剩三十分钟,他们感觉到累那或许还算正常。
但现在怎么可能呢?
可他们就是感觉到了累,他们开始大口大口喘气。
这种累可不是因为客场作战心里压力大,导致的心理作用。
是真正从身体上感觉到累。
实际上,巴塞罗那球员的精神状态都挺好的,但就是觉得身体很累。
他们的体能仿佛在这三十分钟比赛里被迅速抽空了一样,正源源不断地从他们体内流失,像开闸的水。
他们内心震惊——这怎么可能呢!?
谁都知道,巴塞罗那的体能是非常好的,因为他们的这种Tiki…taka战术,对体能的要求很高,如果体能不好,也根本玩不转。
所以瓜迪奥拉去了巴塞罗那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抓体能。
如此好的体能却在比赛开始三十分钟的时候感觉到了疲劳……换谁都觉得吃惊。
就算是普通球队,也不至于如此啊……而且其他球队和拉齐奥比赛的时候,似乎也没发现在开赛三十分钟的时候就觉得累的情况。
为什么在巴塞罗那的身上就出现了呢?
昨天吃坏肚子了?还是没睡好,导致他们体能不足?
都不是。
其实是和他们自己有关。
和他们自己的防守战术有关。
这种卡住对方传球路线的防守战术,是非常耗费体能的。
尤其是当对方传切跑位速度都很快的情况下,为了跟上对方的节奏,巴塞罗那就不得不跟着提升自己的速度,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体能要相较平时消耗得更多更快。
不过拉齐奥和巴塞罗那运用的防守战术是几乎一样的,为什么他们看起来依然体能很好呢?
首先因为巴塞罗那的进攻速度并不快,他们就是等拉齐奥摆好阵势才冲上来的。其次还是因为巴塞罗那的速度不快,拉齐奥防守起来所需要跑动的时候和距离也就少得多。
第三,拉齐奥的体能情况本来也就要比巴塞罗那强。在联赛中,巴塞罗那始终被皇家马德里紧追不舍,无法甩开皇家马德里,自然也就要让联赛占用他们更多的精力,没有休息的时间。不像拉齐奥,他们在联赛中领先优势很大,所以他们可以轻松轮换,让更多的主力球员休息。
第四,巴塞罗那是乘坐大巴车经过两天一夜的长途旅行才抵达罗马的,舟车劳顿,让他们的条件都不好,对体能的影响也很大。而拉齐奥是以逸待劳。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常胜这段时间连续对球队使用降低体能消耗速度的比赛技能,虽然如此都是到了赛季末期,但是拉齐奥的体能就是要比巴塞罗那更好。
当巴塞罗那的体能开始感觉到困难的时候,他们的防守质量自然也就跟着下降了。
第三十五分钟,拉齐奥发动了一次进攻。
巴塞罗那依然才去卡传球路线然后围抢拿起球员的方法。
结果这次他们在配合上出现了失误,步调不一致。
让莫德里奇将足球传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