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光辉人生-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楼上,这是肯定的,我就是羊城人……”
    “删前留名!”
    “删前留名!”
    冯一鸣按了下f5,这个帖子才发了短短一分多钟,果然已经被删了……
    “求问,我是湖西人,在羊城上班,过年回老家了,年后还要回羊城吗?感觉有点危险……”
    “怕死就躲家里,记得多买点方便面和水,世界末日要来了,哇哈哈哈……”
    “楼上的仁兄,你这个观点挺有意思的,且让老夫算一卦。”
    “删前留名!”
    的确,在春节期间把这事儿捅出去实在是失策,虽然现在的春运和十年后无法相提并论,但人流量也不可小瞧,羊城本来就是全国外来打工人口最多的城市,这下得多少人不敢回去上班……难怪梁刑发那么大的火,在宣传口干过的他很明白这件事的性质,说得严重点,这是恶意煽动民众情绪,放在十几二十年前,都不需要借口,中博网上上下下包括自己都得吃几年的牢饭。
    但是,什么世界末日,这就太扯淡了吧!尼玛这是火上浇油啊!冯一鸣咬牙切齿的看着二楼的id,记在本子上,尼玛总有一天找你算账。
    “我从理论上分析下,那个医生明显是参与这次的疫情救援活动的,从他字里行间可以确定,他在医学界地位还不低,甚至是主治医生。那这几篇文章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毕竟文章中提到了病人的姓氏、医院的设备,我怀疑已经有人找到这个医生门上了。”
    “楼主,你太天真了,这个医生明显是泄露天机,现在八成被控制了,说不定还是境外势力捣鬼的呢!”
    境外势力?特么你全家都是境外势力!冯一鸣强忍怒气,接着往下看。
    “楼主,你看得不仔细嘛,那个医生自己也已经被感染了,现在应该被隔离了,所以不可能有人找上门。”
    “求不闹,版主已疯。”
    “说的有道理,但是这个医生把事捅出来,对他有什么好处?他没想过可能造成社会恐慌?至少羊城那些老板肯定恨死他了,年后多少人不敢回羊城上班啊!”
    “目前国家还没公开的言论,咱们别自己吓自己。”
    “楼上的,今天是大年三十……不!是大年初一,你指望国家今天召开记者发布会?”
    冯一鸣开了六七个论坛,一条条翻过去,纵使版主在不停删帖子、甚至封号,但无奈新帖子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静静看了小半个小时,冯一鸣终于找到想看的东西了。
    “话说这次中博网胆儿够肥的啊,我刚才去试了下,中博网还没被关停。”
    “关键是国家没跟上时代,对网络上的管制手法不多,但是请放心,以后绝不会这样了。”
    “顶楼上的,这次中博网关于疫情传播的事件必定成为我国对网络言论加强管制的转折点。”
    “我好奇的是,中博网把这种文章放出来,不怕出事?”
    “我猜是失误,第二天不就删了吗?”
    “楼上太天真了,怎么可能是失误,说不定是中博网拿这事炒作呢!”
    “起码其他几家博客网站都没出现,我刚才试了下,不仅不能发类似文章,而且账号还被封了七天。”
    “其实这次的事件关键不在于那个医生说得是不是真的,而是这件事会给民众带来多大的恐慌,会给政府带来多大的压力,听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介入了……”
    “如果政府不在短时间内拿出对策,很可能真会出事……”
    看到这,帖子又被封了,冯一鸣不再继续翻帖子,叹了口气,点着烟走到阳台上。
    呼啸而过的寒风穿过楼下小树林,刮得树丛哗哗作响,冯一鸣又打了次聂维的手机,还是关机。
    冯一鸣无奈的放下手机,靠在墙壁上,烟头在漆黑一片的夜色中一闪一闪,现在事态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控制范围了,纵使把中博网关停又有什么意义?
    冯一鸣从不吝用最恶毒的用意揣摩对手的心理,那三篇文章其实主要是宣传疫情的传播方式、预防方法,并安抚民众的恐慌情绪,但网络上那些喷子对此视而不见,只大肆宣扬这三篇文章对民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给政府施加什么样的压力。
    明显是水军,这样的手法在后世已经被用烂了,冯一鸣一眼就看出来,自从他把博客引进国内,现在全国规模较大的一共四家博客网站,但中博网一直是领头羊,而且是全方位的领先,现在好不容易出了事,另外三家哪有不趁火打劫、火上浇油的可能?
    但事情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又联系不上聂维,冯一鸣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了。
    

第四百一十四章 转机
    大年初一,不管东西南北,各地风俗差异,每家每户都聚齐家人团团圆圆,既不出门访客,也不上街嬉戏。
    绝大部分城市甚至街头巷尾都看不到人,只有沿海城市比如羊城,大街上依旧有人流穿梭,人来人往,颇为热闹。
    面容平静的聂维从人群中走出,慢慢踱进大楼,还特意和值班的保安点头示意,毕业于人大新闻系,又在宣传口呆了数年的他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会给公司、自己带来怎样的惊涛骇浪。
    “叮!”
    电梯门慢悠悠的打开,聂维皱着眉头看着老旧的电梯门,心想每次在电梯里都提心吊胆,回头得跟物业说说,念头刚在脑海中浮现,聂维就哑然失笑,自己未来的命运还没着没落的,居然还惦记这种事。
    漫步走进办公室,聂维走走停停,不时伸手触摸身边的桌椅,两年半前,在省报社被枯燥乏味的工作逼的快要发疯的他,义无反顾的投奔梁刑进入中博网。
    公司初创期间,除了手上有点批下来的资金,几乎算得上是白手起家,从挑选工作地点、谈妥租金、装潢再到招收员工、设立规章制度几乎都是聂维和梁刑两个人商量着来的,甚至面前的这一排排桌椅板凳都是聂维在三十五度的高温下扛进来的。
    “聂哥。”一个容貌清丽的女孩走过来,低声说:“凡是在羊城的都来了。”
    “恩。”聂维点点头,苦笑着走进会议室。
    虽然今天是大年初一,但中博网把非典事件捅到网络上,还将细节写得仔仔细细,外人只觉得你们胆子大,但中博网的员工大都有在传统媒体工作的经历,都清楚这代表了什么。
    “我很抱歉。”聂维的声音有些沙哑,“这件事是我一个人的决定,当时审读组的老廖、老范都不予通过,是我拍板放过去的。”
    “虽然现在网站还没有关停,但宣传口的通知已经下来了,大家应该都知道。”聂维勉强笑笑,说:“等下领导要下来视察,如果问起细节,大家推到我身上就是,何况这本来就是事实。”
    陈靓也是梁刑一手带进公司的,自从两年前冬奥会报道杨杨历史性夺冠后,在公司里颇有话语权,她皱眉站起来说:“实际上,那三篇文章只放在博客上一天,甚至没到二十四小时,开始都没人注意到,要不是那帮人炒作,甚至不会有多少人关注,现在只让我们背黑锅?”
    边上审读组的老廖叹道:“我们倒是心里有数,不外乎是那几家博客网站捣的鬼,但确确实实是我们捅的篓子,那帮领导可不会管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会议室里众人开始交头接耳,有的疑惑于公司不符常理的举动,有的愤慨于同行下的黑手,有的黯然于公司浑浊不清的前景,还有的在盘算网站会不会彻底关停,自己是不是得换份工作……
    聂维靠在椅背上面无表情,心里却颇为内疚,他在心里仔细衡量自己的道德观,在宣传口混迹了数年的自己早已经是个老油条,居然会在那位医生朋友的怂恿下,不顾大局捅出这么大的篓子,难道说是多年前大学老师叮嘱的职业道德观在作祟?
    或者是手掌网络世界最强大的消息渠道后,自我膨胀的后果?聂维摇摇头,心想自己终究是个凡人,阴暗念头、道德洁癖都会随时随地出现,只不过在那一刻,是自己的道德观起到了推动作用。
    “有一件事大家可以放心,我已经和还在美国的梁总、魏总联系过。”聂维敲敲桌面,议论声平息下来,他才继续说:“中博网会不会被彻底关停,现在我也不知道,但如果关停,魏总会给你们提供相应的职位,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拿一笔补偿金离开。”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众人不再交头接耳,却用诡异的眼神相互打着招呼,你是走还是留?
    “聂总,人已经到了……”一个小姑娘从门外急冲冲跑进来低声说。
    “都各就各位吧,陈靓、刘芸虹跟我一起去迎接那帮老爷。”聂维自嘲的笑笑,起身出门。
    跟在后面的陈靓和闺蜜刘芸虹对视一眼,眼神中都是试探询问之意。
    刘芸虹有些犹豫,如果不出意外,等下宣传口的领导下来肯定是严声呵斥,公司前景黯淡,大难临头各自飞倒是常态。而陈靓一毕业就进了中博网,对公司感情很深,未必肯离开。
    “在下聂维,中国博客网站副总经理。”聂维有气无力的自我介绍,瞄着对面几个人,在心里盘算对方的身份,大年初一下来骂人找茬,应该不会级别很高。
    “小聂,几年没见,都不认识我了?”一个带着金丝眼镜的中年斯文男人走出来,笑着说:“当年还是我把你从人大新闻系招进省报社的,忘记了?”
    能忘记吗?要不是你个老王八蛋,我至于在省报社几年如一日的装孙子?聂维皮笑肉不笑的哼哼,“是赵总监啊,怎么可能忘记您,梁总去美国之前还跟我提起您呢!”
    赵总监动作一滞,才笑着拍拍聂维的肩膀,“老梁那火爆脾气,不把我骂得狗血淋头就不错了……”
    聂维往后退了半步,避开对方的手,眼神有点冷,面前这厮和梁刑在省报社里是出了名的死对头,今儿大年初一都不过了,特地跑来落井下石,真够不要脸的!
    “别动!”赵总监低声训斥了句,才搂着聂维的肩膀转过身,笑着说:“聂维是人大新闻系的高材生,又在省报社锻炼了六年,才跳出来主持这家网站。”
    “这说明什么?”站在最中间的白白净净的胖子笑笑说:“说明你们省报社还是有人才的,关键是怎么挖掘他们的能力。”
    这话越说越不对劲了,聂维抖着嘴唇看了眼边上的陈靓,两人目光一碰,只看到对方眼里的迷惑、莫名其妙的惊喜。
    或许事情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
    

第四百一十五章 华尔街日报
    “钱处长指点的好。”赵总监拉着聂维上前几步,一个个仔细介绍对方的身份,钱姓处长是羊城市宣传部的处长,其他几个也都是宣传口的领导,最差也是副处级别,对于中博网这种小公司,这算得上是豪华阵容了。
    看着面前笑容可掬的钱处长,聂维咽了口唾沫,自己在省报社整整六年,别说和市宣传部的处长说上话,就是宣传部里的普通干事,自己也得像孙子似地伺候。
    来访的一行人没直接进会议室,先到办公大厅转了圈,李靓仔细的介绍各个部门的分工、职责,钱处长指着最靠右侧的一排电脑说:“那就是你们的审读组对吧?”
    “呃,是的。”陈靓说话声没什么底气,毕竟这次事情坏就坏在审读组上。
    “我听同事介绍过你们这个网站,在国内流量排名很靠前。”钱处长呵呵笑着说:“但是审读组一共就七八个人,是不是少了点?”
    “的确少了点。”赵总监接了一句,轻轻踢了脚身边的聂维,使了个眼色。
    “他们是三班倒,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一共有将近二十个人。”聂维解释道:“但中博网现在新注册人数增加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也在考虑扩大审读组的编制。”
    钱处长满意的点点头,语重心长的说:“恩,你也是省报社出来的,舆论口的重要性不用我跟你说吧?网络上的奇谈怪论层出不穷,你们要把好关。”
    进了会议室,聂维看钱处长低头看陈靓送上来的公司资料,转头偷偷问:“赵总监?”
    “开始还以为我是来落井下石的吧?我还没那么下作!”赵总监翻了个白眼,低声说:“你小子真是时来运转,我告诉你……”
    话没说完,钱处长轻轻咳嗽一声,说:“今天是大年初一,有的话我就不绕圈子了,早说早散。”
    “聂总,那几篇文章的来源我已经查过了,是中山医院的主治医生,目前他也被诊断传染,已经被隔离,对吧?”
    聂维点点头,直视钱处长,“是的,这件事是我坚持发的,公司的审读组当时保留意见……”
    “咳咳。”钱处长曲起手指敲了敲桌子,皱眉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卫生部已经来人对这次的疫情进行研究,得出初步结论,仔细的我就不跟你说了,但是在你们网站上发表的三篇文章明显对其传染性有夸大的成分。”
    聂维眨眨眼,没反应过来,倒是一边的陈靓眼睛一亮,接口说:“如果钱处长允许,我们想在中博网个上通过博客的方式向用户解释,这种疫情传染性并不强。”
    “哎,这就对了嘛。”钱处长赞许的点点头,说:“老实说,这一趟大伙儿都不愿意来,倒不是因为今天是大年初一,而是你们这家公司和传统媒体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谁都不愿意领头去踩地雷阵不是……”
    陈靓看看聂维还在发怔,只好接过话茬,“今天公司员工大部分都在,马上就可以安排下去,不过相关的资料……”
    “相关的资料等下有人送过来。我的要求是,第一,用最快的速度平息这次意外事故的影响力,缓解民众的紧张情绪。”钱处长说话声极为洪亮,“第二,重点宣传这种病情的预防方式、得病可能出现的征兆,尽量降低疫情对民众产生的恐慌情绪。”
    “此外,我会安排人和你们对接,每天羊城的确诊人数、死亡人数都会通知你们,你们……”
    陈靓小心翼翼的问:“那现在死了多少人?”
    “其实病情已经控制住了,到目前为止,一共死了十一人,大部分都是病情严重后才来医院求诊。”钱处长郑重道:“还得谢谢你们,燕京机场临时设立了检验点,有两名患者在机场就被隔离,就目前为止,除了香江,内地只有羊城一个省份受灾。”
    终于缓过神的聂维还在庆幸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突然听到刚才钱处长的长篇大论,眼神古怪,向来信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政府居然会选择“信息透明公开化”,但不得不说,在中博网将天捅出个大窟窿的前提下,这招实在是神来之笔,毕竟如今的民众对政府的信誉度还是有信心的。
    “此外,有人在网上宣扬,白醋、板蓝根能预防疫情,很可能是有人想借此大发横财,这方面你们也要注意一下。”钱处长叹了口气,看了眼聂维说:“另外你那个医生朋友……”
    聂维立即反应过来,说:“我给他打个招呼,让他写几篇文章?”
    “那样最好,毕竟他是事情起源。”钱处长松了口气,说:“我安排中山医院找他谈过了,性子挺犟,还不乐意,你好好劝劝。”
    “没事,实在不行我用他的名义上传就是。”聂维不假思索说。
    “那样最好。”
    “钱处,还有个事。”陈靓补充道:“这件事虽然是由中博网引发的,但推波助澜的也不少……”
    知道内情的赵总监看了眼不明所以的钱处长,低声解释道:“中博网是国内博客网站的龙头,其他几家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
    “这事我来安排,你们放心。”钱处长轻描淡写的说:“既然把事情交给你们,你们就上点心,其他的事我会处理。”
    聂维松了口气,低头迅速在纸上写下几条建议递过去,说:“大致安排是这样,如果有变动,我会提前上报。”
    “小聂心思转的很快嘛。”钱处长看完转头对赵总监说:“你们省报社每年都往宣传部塞人,这种人才没进宣传部,反而居然让他跳出来,你这个总监当得不称职。”
    “嗨,钱处,现在年轻人的心思都活络,哪里肯留下来熬资历。”赵总监瞥了眼聂维,笑着说:“我倒是想把小聂拉回去,就怕他不肯。”
    聂维尴尬笑笑,起身送钱处长一行人出门,临走的时候,聂维没忍住,低声问:“钱处,今儿我还稀里糊涂的,这事闹得……”
    “你不知道?”钱处长好奇的问:“没人通知你?”
    “……”
    “《华尔街日报》,你自个儿回去查查。”
    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尔街日报》?那是全球在财经新闻最具权威性的专业报纸,开什么玩笑?
    《以博客讨论的方式救下数以千计的性命,中国首家社交网站即将上市纳斯达克》。
    瞪大眼睛仔仔细细把报纸头版头条看了十遍后,聂维终于没撑住,一个踉跄栽倒,摔了个大马扒,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第四百一十六章 峰回路转
    冯一鸣一直到大年初二的早上才知道消息,前两日萎靡不振的情绪一扫而空。
    华尔街日报是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着重在财经新闻的报道,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中博网的消息能占据头版头条,实在让中外人士大跌眼镜。
    华尔街日报的报导风格以严肃见长。报纸上绝大部分为文字报导,插图新闻很少,但冯一鸣眯着眼打量着邮件里的那张照片,魏军在左,梁刑在右,都抱胸平视,胸有成竹,完全没了除夕夜在电话里破口大骂的模样。
    顺利的打开中博网,冯一鸣还特意试验了下,新用户注册功能已经再次开放,刚才聂维发来的邮件中还提起,光是大年初一,新用户注册数已经超过去年每月平均增长数。
    中博网的页面简洁明了,最上面一排有七八个标签分类,以便用户挑选,首页的最左边是健康饮食榜单,冯一鸣瞥了眼上面的品牌名称,嘴角微微抽动,将注意力集中在中间的博客链接上。
    从大年初一开始,中博网就开始恢复正常运营,大量引用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还请出不少医学界的前辈开博,仔细叙述这次疫情的传播方式、预防措施,甚至远在大洋彼岸的梁刑都忍不住写了篇热情洋溢的马屁文章。
    冯一鸣随手打开几个论坛看了几眼,网络上的喷子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想必宣传口的人也不是傻子,白白给人当枪使。
    看望魏军发来的邮件,冯一鸣才算对事态的变换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事实上,中博网在国内的影响力很高,但在华人圈里的影响力也不低,大量海外华人都是通过中博网这个窗口去发现这片土地的变化,所以当那三篇非典文章传扬开后,东南亚的华人圈反而是最先做出反应的。
    在除夕之前,非典已经传入香江,在几所高档宾馆里散开,截止到除夕夜,已经有超过四十名病者被确诊后隔离,其中三人丧命,甚至有一名医护工作者殉职。当那三篇文章通过中博网在民众中口口相传后,香江的政界、医学界迅速组织人手,开始清查旅客名单、过境人员,并且很快抑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这时候,中博网的名声在香江达到了顶点,用邮件里魏军的话说,中博网简直就成了万家生佛……甚至特首在新闻发布会上特意提到这家内地社交网站,对其披露真相的魄力大为赞叹。
    这下好了,人家香江那边对你们赞赏有加,那作为反面教材,特意封锁舆论,还禁止媒体报道有关病情并切断香江电视台的新闻片段的羊城市政府心里当然是哔了狗,要是外地的公司还拿你没办法,偏偏是羊城的公司,多少人心里盘算把这家公司摆成十八般模样……
    聂维大年初一上午的绝望情绪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当时他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还好是在羊城,不是燕京,不然……
    但是事态的发展峰回路转,平地惊雷。
    华尔街日报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美国本土,在东南亚也有广泛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前几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华尔街日报在香江设立的派遣机构,就在除夕之前,香江的疫情爆发的高峰期的前一刻,华尔街日报的高层飞往香江,并准备入驻那几家倒霉的高档宾馆。
    但是长期活跃于中播网的一名华人员工看到了那三篇关于非典的文章,建议取消这次行程,在多方考虑之下,一行人最终在新加坡落脚,就在第二天,香江的疫情开始爆发,大量负面新闻蜂拥而出。
    一位高层擦着额头的冷汗发现报纸上,抬着病者进出的宾馆貌似就是自己每次来香江的下榻地点,最终,怕死的美国人赶紧坐最快的班机回国。
    本来这件事也不会引起什么波澜,没想到那位高层在回到纽约之后,无意间发现,那家社交网站居然正在操作纳斯达克上市,敏锐的新闻嗅觉让他有所触动。
    别说在大部分美国人心目中的不毛之地中国,就是在美国本土,目前也没有一家上市的社交网站,这位高层既吃惊于中国人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又想起自己一行人算是间接被这家网站救了一命,于是才炮制出这么一篇惹人瞩目的新闻报道。
    在除夕夜的网络暴动之后,网民们渐渐平息下来,毕竟深更半夜的,大伙儿都是要睡觉的。但就在这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掀起了一阵讨论浪潮。
    “哦,我真不敢相信会有这种病,不需要亲身接触就能传染……”
    “少见多怪,其实美国一百多年前也出现过。”
    “我只想知道,那家博客网站能不能成功上市。”
    “我是华人,我很自豪。”
    “作为保守主义者,我怀疑那家博客网站能不能在中国继续生存下去……”
    “我刚刚看了香江的报道,如果没有这家网站的披露,疫情很可能会传播开,会死多少人?”
    众多的议论最后汇聚成一个观点,大家对于这家博客网站的勇气报以钦佩,毕竟在美国,网站上的关键新闻链接都要受到严密监控,但几乎所有人都对这家网站是否还能生存报以怀疑。
    甚至当天晚上,就有个别媒体报道,中国政府对于信息透明化的进程极为缓慢,西方可以通过这家中国民间网站的下场来判断中国政府的决心。
    驻美国大使馆那批人可不是瞎子,很快把魏军和梁刑叫过去问话,将信息传回国内,但接下来政府的举动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官方看中了中播网在华人圈子里的影响力,决定采取怀柔手段。
    事实证明,在2003年,政府的信誉度还没开始大幅度贬值,在中博网公布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请来的医学界学者教授开博,引用大量带安抚性质的文章后,短短一两天,民众的恐慌情绪就大为好转。
    “事实证明了,只要想做,就没有做不到的!只要大家携手同心,再强大的疫情也不怕!”
    冯一鸣盯着电脑屏幕,仔仔细细把这厮的id看了又看,从抽屉里找出那张小纸条,哭笑不得,前天晚上拼命往中博网身上泼脏水的,这厮还是领头羊呢!
    看来是被招安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 李语拜年
    今天是大年初二,虽然冯伟安不在家,但李语一家还是上门拜年,毕竟后天冯家人就要去余杭了,小姑一进门就掏出红包塞在冯一鸣手上。
    “李语哥?你的红包呢?”中博网的事峰回路转,冯一鸣心情好的很,冲李语挤挤眼,笑着挤兑道:“今年的红包不会像去年那么小吧?”
    李语哭笑不得的掏出个大大的红包塞过去,“咱们俩还是平辈呢!也没见你给我儿子红包!”
    “说什么呢!”小姑横眉竖眼的瞪了眼过来,“一鸣还在上学,哪来的钱给你儿子红包?”
    上学和有钱没有扯得上关系吗?李语嘀咕了两声没胆子回嘴,脚尖捅捅冯一鸣,两人溜到阳台上去了。
    刚点上烟,李语就迫不及待的问:“年后真的有大动作?和天河乳业有关?”
    “急什么!”冯一鸣打了个哈欠,懒洋洋的说:“大致已经谈得差不多了,细节回头有人找你的。”
    昨晚为了中博网的破事,一直折腾到半夜两三点钟才睡觉,这几年都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冯一鸣感觉脑子昏沉沉的,要不是小姑上门,真想躺床上补一觉。
    “到底是哪方面的?”李语这几天心里跟火烧似的,一直惦记这件事,天河乳业如果要突破瓶颈,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必定有大动作,但李语来来回回想了好久也没什么头绪,毕竟现在冯一鸣手上资金、人手都很有限,玩不出花来啊!
    “畜牧场。”冯一鸣一个哈欠接着一个哈欠,眼角都是泪珠,揉着眼睛低声说:“这件事要严格保密,罗云那也不能说。”
    “好,但是畜牧场?”李语迟疑的问:“哪儿的畜牧场?多大面积?”
    “青萍的,就在和新闸交界那块儿,听说以前是军分区管辖的。”
    “我还真没听说过……”李语找了张地图出来,看了半天才说:“这块地方连省道都不通,交通设施恐怕很落后,而且以前归属军分区,和咱们天河乳业的要求有相当差异……”
    “交通落后就修路,原料暂时不够就先培养奶牛、奶农,想做大做强,基础的东西迟早要补的。”冯一鸣强打精神,睁着朦胧睡眼,“再说了,这些细节我不管,都是你的事!”
    李语气道:“那资金、人手呢?”
    “人手你自个儿招一部分,另外市里会组织职业技术学院……”冯一鸣解释道:“正式的协议大概在三月底、四月初签订,市里以农业局入股,到时候直接用畜牧场抵押,从银行贷款。”
    李语低头想了好久,迟疑问:“这对小舅来说,可不是好事……”
    那当然,冯伟安是特意把老爸塞在中间,拿他作保呢!冯一鸣一想到这就牙根痒痒,要是自己想做什么手脚,也得想到老爸的安危。
    “贷款的事情不急,但有件事要提前做。”冯一鸣看看身后,侧耳听见客厅里老妈和小姑的说话声,才低声说:“还记得去年暑假,我去奶粉工厂,让你提前准备一份省内畜牧场的收购计划吗?”
    “记得啊,要实施?”李语狐疑的看了眼表弟,“那么多家畜牧场,有的还是国企背景,大部分都和其他乳业公司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咱们抢得到手吗?”
    “年后你都接触一遍,至少把收购意向放出去。”冯一鸣实在撑不住,拉着李语回了卧室,瘫在床上,低声说:“我需要你做到,等他们想出手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你!有办法吗?”
    “有!”李语斩钉截铁的说:“先花钱收购一家小型的畜牧场,溢价收购……”
    “人傻钱多速来?”冯一鸣在心里嘀咕了句,怎么和自个儿的手法有点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