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世界抽奖系统-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愿意。”杨东回答得毫不犹豫:“前辈若是刚才以晓婷为威胁,我会答应前辈,现在前辈要求以拜师为报恩,我当然更愿意,因为没有什么,比我在乎的人的性命更重要。”

千晓婷看着杨东背影,心中一股暖流流过,可是眉头深处,却有着让人无法察觉的哀色。

“说来说去还是不愿意,也罢,既然你不愿拜师就算了,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回答,便是你报恩。”北冥子道。

“前辈请讲。”

“你们之前是否进入了芒砀山的万窟洞?”北冥子问道。

“是。”

“进入万窟洞,可否进入一座宫殿,宫殿里,有一座石鼎。”

杨东皱了皱眉,如果换做其他人问这个问题,杨东一定会撒谎,但是北冥子以此为报恩,杨东不想说谎,这是对千晓婷的尊重。

“是。”杨东还是道。

北冥子神色微微一动,继续问道:“那宫殿里可否出现什么异常?比如有什么像蛤蟆一样的灵魂体出现?它最后去了哪儿?亦或者是一男一女两个灵魂,男的身穿白衣,束发提剑,很帅气。女的一身红衣,披着头发,指甲很长,浑身冒着寒气?”

“蛤蟆灵魂?一男一女?”杨东凝眉,一下子想到长生不老殿里发生的情况。

那石鼎里,似乎有一男一女在说话,杨东的神识曾经进过石鼎一瞬间,的确好像是一红一白,但具体的没看清楚。

第1414章秦始皇的梦

正当典苍山发生神农堂与烈山堂火并时,天下同时发生了四件大事。而其中最大的一件事,只是一个人做了一个梦。

“太常卿,云中君,你们听了朕的梦境,可知道是吉是凶?”

咸阳兴乐宫,秦始皇斜坐在龙椅上,千古一帝,此时已经垂垂老矣,一直被丹药和疾病折磨的身体,无力地搭在龙椅扶手上,苍白的脸色,早已没有了昔日横扫六国的霸气,此时看上去,只是一个垂垂暮霭的老人。

只是哪怕是这样的秦始皇,大殿里李斯,云中君,太常,以及各路武将大臣,头也不敢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冒犯。

太常立即上前道:“陛下,此乃大吉之兆,我大秦五德属水,主黑色,陛下为黑龙转世,而陛下梦见赤龙白龙被斩,正可谓黑龙当兴,预示我大秦即将兴盛啊。”

“太常的意思是如今的大秦不够兴盛?”秦始皇眯缝着眼,冷冷对太常道。

太常吓出一声冷汗,立即跪倒,急声道:“微臣不敢,放眼当今天下,墨家覆灭,农家内斗正酣,万民束手,无人能撼动我大秦江山。”

“那你要兴盛什么?”秦始皇突然大怒,一掌拍在扶手上,厉声道:“你说白龙赤龙被斩,大秦黑龙将兴,为何朕的身体却迟迟不见好?只能靠太巫伯爵的丹药支撑?你这贼子妖言惑众,来人,拖出去,斩。”

两名虎狼武士立刻扑进殿来,太常大惊失色,哭天抹泪大喊冤枉,他就不明白,为什么每次自己说的话都是错的,这次竟然丢了性命,这到底是为什么?

可是任太常如何求饶,秦始皇也没收回成命,两名武士将太常拖出去,很快就听到一声惨叫,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你们呢,倒是说说,朕之斩白蛇除赤蛇的梦,到底预示着什么?”秦始皇问其他人。

这些人哪里敢答?

秦始皇在历史上是一个暴君,但事实上秦始皇极少杀大臣,第一次动怒杀大臣,是嫪毐叛乱,那次秦始皇动了真火。

这次又是为什么杀太常?正常情况下,秦朝的大臣是绝对不可能因为几句言论丢掉性命的,这可能和史书上写的大不相同。

其他人都不敢出来,云中君左右看看,到了殿中,向秦始皇拜礼道:“陛下,其实,太常说得也没大错。”

“嗯?”秦始皇冷厉地看向云中君。

云中君却很淡然,向秦始皇禀道:“陛下,太常说,天下有赤龙,白龙,黑龙,我大秦五德属水,主黑色,赤龙白龙被斩,对我大秦绝对有利无害。

但是,太常却漏了最关键一点。”

“哦?漏了什么?”秦始皇冷冷问道。

“太常难道不知道,五德终始,只是一德压过其他四德,但四德依然存在,只是强弱之别。

当今天下,大秦如日方中,黑水之德达到巅峰,黄土、青木、白金、赤火都只能蛰伏,但是现在赤龙白龙被斩,那独剩下黑龙,黄龙,青龙。

五德所持有的气运是一定的,赤龙白龙死了,赤火白金的气运就会向其他三德转移,而转移的多少,直接决定兴衰。

也就是说,现在恐怕赤龙和白龙被斩,释放的气运并未全部到我大秦的黑水之德,反而大部分被黄土和青木凝聚,以至于青木之德,黄土之德开始上窜,影响了陛下黑水之德。

所以陛下身体才会越来越糟糕,我大秦才会如此多事。”

秦始皇一直听着云中君的话,微微点头。

“那云中君觉得,朕该如何做?”秦始皇问道。

“很简单,白龙赤龙已死,若再斩青龙除黄龙,天下唯黑龙独尊,陛下之千秋伟业可永世不衰,帝王基业,二世三世千万世无穷尽。”

“那青龙是谁?黄龙又是谁?”秦始皇问道。

其他人也都看着云中君,云中君这等方士,惯会以阴阳术祸乱朝纲,显然现在云中君只要一张口,恐怕就是震惊帝国的大事。

“陛下,微臣才疏学浅,实在算不到青龙与黄龙的准确方位。不过青龙在南方,黄龙在东方,陛下,微臣近日可是听说了南方一事,甚为蹊跷。”云中君抬起头看向秦始皇。

“何事?”秦始皇不耐烦地道。

“南方有一座森林,名叫死人林,也是越人的剑林,南越最大门派南越剑林就在那里。而不久前死人林中的神山祝融山突然火山喷发,火势绵延百里,数十天不绝。

如果微臣所料不错,应该是赤龙白龙被斩,青龙聚集气运,以至于祝融山喷发。

现在微臣斗胆请陛下做三件事。”

“一一道来。”秦始皇道。

“首先,敦促赵佗任嚣,限期内必须剿灭南越,否则南越人借青龙之势,恐危害我大秦边疆。

其次,应当派高手进入死人林一探究竟,若遇青龙,立斩。只是青龙为神兽,杀之气运四溢,当有神圣之人,为神兽超度,以让气运全部加在我大秦黑水之德上。

微臣建议,派方士和术士,以及圣女进入南疆。”

东皇太一去了桑海蜃楼,交代给云中君的任务,就是要将王语嫣从宫中带出来,东皇太一已经感觉到,秦始皇命不久矣,而秦宫将发生大乱。王语嫣是威胁杨东的筹码,不能死在秦宫中。

方士和术士,不就是阴阳家的人吗?

“青龙有了踪迹,那黄龙呢?”明显,秦始皇相信了云中君的话。

“苍龙出自东海。”云中君道:“陛下,微臣游历东海,时常以夜空苍龙七宿对照东海,我想,微臣已经有了线索。

只要陛下给我足够兵力和高手,由我全权指挥,微臣保证,一定能找到黄龙,替陛下斩之。”

“万万不可。”

秦始皇听了云中君的话,都要答应了,一名大臣立即站出来,对秦始皇道:“陛下,云中君之言,祸国殃民。

如今大秦国力大不如前,阿房宫,长城,骊山陵的修建,已经耗费大量国力人力物力,如今老百姓苦不堪言,早已负担不起更多税赋劳役。

第1415章儒家祸害

要是劳民伤财,去东海找什么苍龙,一定会天下大乱的,陛下,万万不可听信云中君谗言啊。”

“胡说八道,妖言惑众。”云中君冷嗤那大臣:“陛下刚才才说了,我大秦正值昌隆,如日方中,可是听你杨太仆所说,好像我大秦就要亡了?你什么意思?是在怀疑陛下的话,还是在诅咒我大秦?”

杨太仆被云中君气得大怒,手指云中君气愤道:“云中君,谁不知道,阴阳家一直在寻找苍龙七宿,你此举分明是要借帝国之手,替东皇太一寻找苍龙幻境。

你此举将把大秦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你不得好死。”

“万劫不复的深渊?哈哈哈哈哈。”云中君仰天大笑:“我看真正将大秦带入深渊的是杨太仆吧?

如今赤龙白龙被斩,若不斩青龙黄龙,我大秦如此多的问题,怎么解决?陛下的病,怎么能好起来?”

“放屁,斩那什么青龙黄龙,会对我大秦有任何裨益吗?”

杨太仆一介文人,也忍不住爆了粗口。只因为现在的大秦,除了秦始皇,都知道已经风雨飘摇了,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杨太仆怎么能让云中君一句话,一把将大秦推入火坑?那可是大秦几代先王,励精图治打下的偌大江山啊。

“杨太仆又不懂阴阳术,如何知道斩杀青龙黄龙对我大秦没有裨益?难道杨太仆能治好陛下的病?或者杨太仆能找大夫治好陛下的病?”云中君嘲讽道。

“你……”杨太仆被气得胡子都歪了,手指发颤,大声道:“我不懂阴阳术,那是因为你们阴阳术都是骗人的,靠你们难道能治好陛下的病吗?”

“当然能,难道杨太仆不知道现在陛下服用的,还是太巫伯爵的丹药吗?太巫伯爵可是我阴阳家的长老。

既然杨太仆不能治好陛下的病,就说明杨太仆已经无能为力,现在杨太仆还要阻止我们阴阳家救陛下,难道杨太仆是想谋害君王?”

“你……你……”

杨太仆被云中君揶得说不出话来,知道辩不过云中君,转身就对秦始皇道:“陛下,万不可听信云中君之言,此乃断送大秦江山之言啊。”

“那杨太仆认为,朕该如何做?”

秦始皇脸上已经有了愠色,一般的大臣哪里有云中君了解秦始皇,秦始皇不是笨得相信那些鬼话,而是他不得不相信,他怕死,怕大秦夭折,已经怕到变态的地步,变态到他迫使自己去相信那些年轻时绝对不相信的话。

但是杨太仆看不出来。

“陛下,微臣请命,立即罢黜云中君,月神,星魂的国师之位,励精图治,停止修建阿房宫,停建长城骊山墓,停止征调徭役劳役,减轻赋税,恢复民生,此方为我大秦千秋万代之良策啊。”

秦始皇缓缓捏紧拳头,云中君看着秦始皇这细微的动作,嘴角一笑,他知道,这个傻乎乎的杨太仆,已经触怒秦始皇了。

“那杨太仆觉得,朕的身体,还能做你说的这么多大事吗?”秦始皇淡淡地道。

“这……”杨太仆不太会说瞎话,秦始皇的身体所有人看在眼里,杨太仆都知道,秦始皇恐怕活不了多久了。

“那你是想让朕早点死,然后换个人给你停建长城阿房宫,让朕死了,连个陵墓也没有吗?”秦始皇猛地一拍桌案,站了起来,怒视杨太仆。

杨太仆一下子浑身都软了,伏倒在地:“陛下,微臣不敢,微臣只是……”

“陛下,我看杨太仆还真是这个意思。”云中君这时对秦始皇道:“陛下,据我所知,杨太仆所在的儒家,有一句名言被儒家之人奉为经典。

是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杨太仆所言恐怕都是发自他真心,他不会治病,也找不到人为陛下致病,现在却要陛下为百姓操劳。

他也不想想,要不是大秦一统天下,哪有百姓的安生日子?没有大秦的万里长城,匈奴人早已毁灭了百姓的家园。

杨太仆分明是是非颠倒,不顾陛下身死,去给百姓减轻他们本就应该缴纳的赋税,执行的徭役。

这就是儒家的民贵君轻。

甚至,我想到了一定时候,不只是民贵君轻,杨太仆恐怕会为了那些不知感恩的草民,放弃大秦江山。

此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

所以,在杨太仆心里,百姓就不该缴纳什么税费,不该履行徭役,只需要安心享受大秦百万将士以生命和鲜血打下的稳定天下,只需要安心享受我大秦横跨万里长城,拒匈奴于北塞。

可是杨太仆也不想想,如果没有大秦,没有陛下的军队,那些百姓恐怕立足之地都没有。

没有国哪有家?但这么简单的道理,偏偏杨太仆不懂。

有朝一日,杨太仆恐怕会为了那些无知的贱民,放弃陛下,放弃大秦江山,只将大秦江山出卖给不轨之徒。

这样的人,留不得。”

“徐福,你……信口雌黄。”

云中君这是将杨太仆往死里逼啊,杨太仆此时面色煞白,紧张秦始皇接下来如何决断,更痛恨云中君。

而此时,秦始皇明显怒了,秦始皇心中有最敏感的区域,那就是大秦江山,这比他的性命还要重要。之所以秦始皇现在很怕死,也只是因为他不放心将江山交出去。

云中君说的虽然夸大其词,但是却很有道理,儒家这样的思想,那信奉儒家的人,很可能哪天为了别的因素,放弃大秦。

这是秦始皇绝对不能忍的。

“来人,将杨太仆拖出去,车裂。”秦始皇厉声喝道。

这时,其他的儒家大臣终于坐不住了,刚才太常被斩,不过是一个怪力乱神的嘴炮,他们不救,但杨太仆却是秦朝朝堂的领军人物。

一众儒家大臣,除了李斯外,全部齐刷刷跪下来求情。

“陛下,杨太仆无心之失,请陛下宽宥。”

“好啊,陛下,你看到了吗?”云中君对秦始皇道:“这些人,都在朝中结党了,他日若是他们觉得百姓赋税徭役太重,恐怕要集体背反,祸害我大秦,这些人决不可留存。”

第1416章匹夫无罪

“云中君,背反这种话,岂是你空口白牙?”另一名儒家大臣怒了。

“是吗?”云中君冷笑一声,对一旁站着的丞相李斯道:“李大人,我阴阳家虽然消息不灵通,但也隐约抓到一些蛛丝马迹,儒家小圣贤庄,一定与墨家有关联,李大人,你能否认吗?”

李斯沉吟,云中君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自己都知道儒家绝对不干净,要是现在和这些儒家大臣一样傻乎乎的,那要是云中君拿出什么证据,自己岂不是成了同犯?

李斯摇摇头:“我不知道。”

“李大人身为儒家的人,说不知道,似乎很勉强,恐怕是也有什么蛛丝马迹,不敢说吧?那我来说。”

云中君对秦始皇道:“陛下,微臣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小圣贤庄与墨家有关联,但是众位同僚,不会觉得太巧了吗?

墨家机关城被破,墨家的人大批出现在桑海。桑海可是小圣贤庄的地方,儒家势力渗透,无孔不入,我相信这一点所有大臣,还有李大人,都知晓吧?”

李斯等人只好点头。

“桑海既然是儒家的地盘,那么墨家的人混进去,儒家怎么可能不知道?如果儒家真的如此无能,又不会被称为当今之世两大显学了。

而且,墨家进入桑海后,很快就发生了白刚叛乱。而且席卷整个东部。

我们都知道小圣贤庄在桑海及其附近,影响力极大,白刚叛乱能发展那么大,不是儒家的功劳,谁信?”

所有儒家大臣都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但是不敢说,难道说白刚壮大,是因为百姓苦得过不下去,就跟着反吗?

那秦始皇更不爱听,现在的秦始皇,害怕听到任何威胁帝国的东西。

“小圣贤庄势力盘根错节,儒家思想传染性极大,首先说墨家存身桑海,白刚叛乱,要说与儒家没关系,我相信包括我在内,没几个人信。

何况就算小圣贤庄没有反意,儒家所谓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贵。如此无君无父,难保有一日,小圣贤庄就不会反。

一旦小圣贤庄有反意,以小圣贤庄的诱导力,再加上墨家的机关术,农家的人力,恐怕我大秦真的要遭受重创。”

杨太仆差点被云中君气得吐血,紧张地看向秦始皇,他不相信云中君这样的空口白话,秦始皇会信。

但是杨太仆不知道,如今的秦始皇,早已不是当年横扫六国的雄主,现在的秦始皇经历着一个雄主最关键的阶段,那就是对自己一生的成果,患得患失。

云中君已经切中了秦始皇的要害。

秦始皇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连秦始皇自己都能感觉出来,自己的生命好像在一天接一天地远去。

其实秦始皇并不害怕失去生命,他害怕的是大秦丢了江山,这比他的生命更加重要。

扶苏,有楚国血统。当年一句谶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让秦始皇至今心有余悸,扶苏是楚夫人生的,与昌平君有关心,不到万不得已,秦始皇绝对不会将大秦江山传给扶苏。

但是胡亥呢?

似乎大秦皇室的智商,都被秦始皇和扶苏用完了,就胡亥那点能耐,叫秦始皇如何放心把江山交给他?

既然不能传位,传位意味着大秦江山丢失,那么就只有两个办法了,第一,自己长生不老。第二,消除所有隐患。

可能其他人觉得云中君是胡说八道,甚至年轻时期的秦始皇,都不会相信。

但是却对现在的秦始皇,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云中君说得对,不管儒家对墨家停留桑海知情不知情,与白刚叛乱是否有关,儒家一定有叛乱的实力。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说的就是儒家,墨家和农家。

农家,人多势众,足以组成庞大军队。

墨家,机关技巧,足以让一支军队拥有极强战力。

儒家,思想影响极大,可以让一支军队拥有灵魂,也可以蛊惑百姓背反朝廷。

三者合一会发生什么?秦始皇只觉得后背发凉,这三者若是融合,再加上自己去世,别说胡亥,就是扶苏,难道就一定守得住大秦江山吗?

坐在龙椅上的秦始皇缓缓捏紧拳头,轻微摇头:“不,朕绝对不容这样的事情发生。”

“陛下,你可千万别相信云中君谗言啊,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杨太仆还在哀求秦始皇。

“太仆,朕就问你一句,你们儒家,是否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秦始皇问道。

“那是儒家长师孟子说的,但是……”

“很好。”

杨太仆正要争辩,秦始皇冷哼一声,拂袖而起,直接去了后堂。留下一众朝臣傻愣愣地看着,不一会,赵高出来。

“云中君进内殿见驾,其他人都退了吧。”赵高说完就进去了。

云中君嘴角露出一抹笑意,看来自己的目的超额达到了,不但将圣女成功带出咸阳,而且似乎还有了对付儒家的可能。这算得上意外之喜了。

儒家一直盘踞桑海,在齐鲁大地有极大影响力,一直是阴阳家探查苍龙七宿的障碍,现在好了,似乎已经有了撬动儒家的契机。

……

“云中君,你说儒家与墨家勾结,可有证据?”内殿,秦始皇问云中君。

“没有。”云中君干净利落地回答。

“那你还敢在朝堂胡说八道,就不怕朕斩了你吗?”秦始皇大怒。

云中君立即跪倒,急声道:“陛下,请容臣分辨,臣认为,如今大秦多事之秋,已经不能以常理度之。

儒家有没有与墨家勾结,与白刚叛乱有无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儒家有反的实力,且一直对朝廷阴奉阳违,且儒家典籍有很多大逆不道之言。

所以,儒家必须防范,否则恐成帝国毒瘤。并且……”

云中君抬起头来,小心地对秦始皇道:“陛下,要想知道儒家是不是有反的倾向很简单啊,儒家不是把他们那些经典视若性命吗?那陛下就来一次焚书运动,比如写‘民为贵,君为轻’大逆之言的《孟子》,就可以焚毁。

第1417章最后一个月

“云中君,背反这种话,岂是你空口白牙?”另一名儒家大臣怒了。

“是吗?”云中君冷笑一声,对一旁站着的丞相李斯道:“李大人,我阴阳家虽然消息不灵通,但也隐约抓到一些蛛丝马迹,儒家小圣贤庄,一定与墨家有关联,李大人,你能否认吗?”

李斯沉吟,云中君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自己都知道儒家绝对不干净,要是现在和这些儒家大臣一样傻乎乎的,那要是云中君拿出什么证据,自己岂不是成了同犯?

李斯摇摇头:“我不知道。”

“李大人身为儒家的人,说不知道,似乎很勉强,恐怕是也有什么蛛丝马迹,不敢说吧?那我来说。”

云中君对秦始皇道:“陛下,微臣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小圣贤庄与墨家有关联,但是众位同僚,不会觉得太巧了吗?

墨家机关城被破,墨家的人大批出现在桑海。桑海可是小圣贤庄的地方,儒家势力渗透,无孔不入,我相信这一点所有大臣,还有李大人,都知晓吧?”

李斯等人只好点头。

“桑海既然是儒家的地盘,那么墨家的人混进去,儒家怎么可能不知道?如果儒家真的如此无能,又不会被称为当今之世两大显学了。

而且,墨家进入桑海后,很快就发生了白刚叛乱。而且席卷整个东部。

我们都知道小圣贤庄在桑海及其附近,影响力极大,白刚叛乱能发展那么大,不是儒家的功劳,谁信?”

所有儒家大臣都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但是不敢说,难道说白刚壮大,是因为百姓苦得过不下去,就跟着反吗?

那秦始皇更不爱听,现在的秦始皇,害怕听到任何威胁帝国的东西。

“小圣贤庄势力盘根错节,儒家思想传染性极大,首先说墨家存身桑海,白刚叛乱,要说与儒家没关系,我相信包括我在内,没几个人信。

何况就算小圣贤庄没有反意,儒家所谓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贵。如此无君无父,难保有一日,小圣贤庄就不会反。

一旦小圣贤庄有反意,以小圣贤庄的诱导力,再加上墨家的机关术,农家的人力,恐怕我大秦真的要遭受重创。”

杨太仆差点被云中君气得吐血,紧张地看向秦始皇,他不相信云中君这样的空口白话,秦始皇会信。

但是杨太仆不知道,如今的秦始皇,早已不是当年横扫六国的雄主,现在的秦始皇经历着一个雄主最关键的阶段,那就是对自己一生的成果,患得患失。

云中君已经切中了秦始皇的要害。

秦始皇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连秦始皇自己都能感觉出来,自己的生命好像在一天接一天地远去。

其实秦始皇并不害怕失去生命,他害怕的是大秦丢了江山,这比他的生命更加重要。

扶苏,有楚国血统。当年一句谶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让秦始皇至今心有余悸,扶苏是楚夫人生的,与昌平君有关心,不到万不得已,秦始皇绝对不会将大秦江山传给扶苏。

但是胡亥呢?

似乎大秦皇室的智商,都被秦始皇和扶苏用完了,就胡亥那点能耐,叫秦始皇如何放心把江山交给他?

既然不能传位,传位意味着大秦江山丢失,那么就只有两个办法了,第一,自己长生不老。第二,消除所有隐患。

可能其他人觉得云中君是胡说八道,甚至年轻时期的秦始皇,都不会相信。

但是却对现在的秦始皇,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云中君说得对,不管儒家对墨家停留桑海知情不知情,与白刚叛乱是否有关,儒家一定有叛乱的实力。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说的就是儒家,墨家和农家。

农家,人多势众,足以组成庞大军队。

墨家,机关技巧,足以让一支军队拥有极强战力。

儒家,思想影响极大,可以让一支军队拥有灵魂,也可以蛊惑百姓背反朝廷。

三者合一会发生什么?秦始皇只觉得后背发凉,这三者若是融合,再加上自己去世,别说胡亥,就是扶苏,难道就一定守得住大秦江山吗?

坐在龙椅上的秦始皇缓缓捏紧拳头,轻微摇头:“不,朕绝对不容这样的事情发生。”

“陛下,你可千万别相信云中君谗言啊,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杨太仆还在哀求秦始皇。

“太仆,朕就问你一句,你们儒家,是否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秦始皇问道。

“那是儒家长师孟子说的,但是……”

“很好。”

杨太仆正要争辩,秦始皇冷哼一声,拂袖而起,直接去了后堂。留下一众朝臣傻愣愣地看着,不一会,赵高出来。

“云中君进内殿见驾,其他人都退了吧。”赵高说完就进去了。

云中君嘴角露出一抹笑意,看来自己的目的超额达到了,不但将圣女成功带出咸阳,而且似乎还有了对付儒家的可能。这算得上意外之喜了。

儒家一直盘踞桑海,在齐鲁大地有极大影响力,一直是阴阳家探查苍龙七宿的障碍,现在好了,似乎已经有了撬动儒家的契机。

……

“云中君,你说儒家与墨家勾结,可有证据?”内殿,秦始皇问云中君。

“没有。”云中君干净利落地回答。

“那你还敢在朝堂胡说八道,就不怕朕斩了你吗?”秦始皇大怒。

云中君立即跪倒,急声道:“陛下,请容臣分辨,臣认为,如今大秦多事之秋,已经不能以常理度之。

儒家有没有与墨家勾结,与白刚叛乱有无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儒家有反的实力,且一直对朝廷阴奉阳违,且儒家典籍有很多大逆不道之言。

所以,儒家必须防范,否则恐成帝国毒瘤。并且……”

云中君抬起头来,小心地对秦始皇道:“陛下,要想知道儒家是不是有反的倾向很简单啊,儒家不是把他们那些经典视若性命吗?那陛下就来一次焚书运动,比如写‘民为贵,君为轻’大逆之言的《孟子》,就可以焚毁。

到时候看那些儒生如何反应,他们是更珍爱《孟子》,还是忠诚陛下。

倘若他们为了几本书,敢与陛下作对,那他们就一定不忠诚了,至少不能保证他们忠诚,遇到一定时机,他们是会造反的。

儒家这样强大的势力,陛下尽早防范,所以,不如先斩草除根。”

“此举……恐天下大乱。”

秦始皇犹豫,他只是老了,还不傻,云中君说得有道理,儒家若不以朝廷为重,早晚有一天可能反,儒家太强大了,一旦反起来,恐怕惊天动地。

但是秦始皇也知道,去烧儒家的书,恐怕这是在逼儒家反,现在的时机,合适吗?

一边是长期提心吊胆,一边是现在刮骨疗毒。

秦始皇也难以下决断。

“陛下……”

“行了。”秦始皇摆手,制止了云中君说下去,转而问道:“云中君,长生不老丹炼制得如何了?”

云中君微微一震,没想到秦始皇突然提这个,长生不老丹早已被杨东和少司命吃了,现在哪里还有什么长生不老丹。

要是秦始皇知道,他花那么大心血炼制的长生不老丹没了,云中君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连带着整个阴阳家都要完蛋。

云中君可不敢说。

眼珠一转,云中君道:“就快完成了,这次东皇大人亲自前往桑海,进入蜃楼,就是为了看长生不老丹进度的。”

东皇太一是去蜃楼见焱妃的,与长生不老丹无关。

“朕等不起了,限期一个月,必须炼制成功,一个月后,朕要去桑海,你呈上长生不老丹。”秦始皇道。

“一个月?”云中君声音都发颤了。

秦始皇冷眼看向云中君:“怎么?有问题?朕可记得你半年前给朕说的,长生不老丹还有半年炼成,现在我多给你一个月时间,你反而炼制不成?难道之前是骗我的?还是你想朕到死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