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黄金手(小小羽)-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迟勇和尖嗓子又1ù出了茫然的神色,看样子李阳和这位粱老似乎拉上了关系,可惜两人都没有直接说出名字,对两人的身份他们是一无所知,全都门g在骨子里。
“小李,今天打扰了”我这边还有些事,我们改日再好好的聊一聊!”
粱老又说了一句,并且向后伸了伸手,那个叫瑞特的年轻人立刻线走了出去,随后粱老也向外走去。
把粱老送走后”李阳又回到了雅间,小心的把这面铜镜收起来,铜镜回去还要好好的保护一下,这类金属物件的保存很麻烦,一个不小心就能造成损坏。
包好铜镜,李阳也准备离开茶楼了”这会还没到下午三点,他们在茶楼的时间并不长,完全还有时间去体育场看看别的东西。
李阳离开”迟勇和尖嗓子也都跟了出来,两人并没有跟着李阳返回体育场,这会估计不知道去哪添伤口去了,这次的事情让他们一辈子都忘不掉。
卖掉个大漏,推掉个大漏,这样的经历恐怕换乘任何人都会终生难忘,就像周星驰的经典台词一样:直到现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两人的心情很不好,想到那三千万就感觉到心好痛,毒的要蹦出来一般。
不过两人对那铜镜并没有任何的邪恶思想,茶楼雅间所生的一切让两人明白,无论是李阳还是那位粱老身份都不简单。
先不说两人那高出他们太多的实力,两人的气度也反应出了很多的问题。
三千万那,面对三千万的youhuo,李阳这今年轻人竟然没有丝毫的动心,直接拒绝了下来,还有刘刚那锐利的眼神,两人即使再后悔也不会去做傻事的,他们都跑过江湖,直到有些人是招惹不得。
回体育场之前,李阳又把一直跟着的赵奎和海东叫了过来,让两人先把铜镜送回别墅。
带着价值三千万的东西闲逛,李阳总感觉有些不自在,他是准备去淘宝,而不是去炫耀的,东西先送回去也好,放在家里可比在这里安全的多。
等赵奎和海东离开后,李阳立即拍了拍自己的衣服,大步朝体育场走去。
这个时候李阳开始感谢何杰今天叫了他,若不是何杰,他根本不会来这里,也就无法遇到这面极好的唐代铜镜了。
体育场的人还有不少,李阳进去之后直奔足球场而去,那里的人最多。
等待着鉴定,或者已经鉴定过的人很多都在里面聊着天,互相探讨着各自的收藏品,感受着这些宝贝带给他们的乐趣。
走到那群青铜器爱好者的旁边,李阳忍不住放慢了脚步,这里的人有了些变化,不过东西并没有变,很多人手上拿着的还是各类的青铜器。
李阳走到人群的旁边,直接打开了特殊能力,周围十米之内所有的东西立刻全部出现在立体画面之内。
十米之内这里只有六七十人,大部分都都包裹在里面了。
他们手上的东西都散着不同的光圈,看到这些光圈李阳忍不住点了点头,这里有三分之二的东西都是多层光圈,说明至少三分之二的东西都是老的。
这个比例可以说非常的高了,上午鉴定的那些家具远远比不过这里。
不过想想李阳也就释然了,青铜器出土的最多”造成这类东西价值不等,市场上流传的很多价值都不高,比如几百块钱一个的铜镜就有很多。
加上青铜器本身材料的限制,很少有人去造假,即使造假也是那些价值高的东西,高价值的东西在这里并不容易出现。
看过之后,李阳又摇了下头,这才离开这里。
老物件确实不少,可惜没有精品,像之前那件极品铜镜的更是没有”大都是一些香炉,佛像之类很普通的东西。最贵重的是一件清仿宣德炉,市场价也不过五六万,李阳有了正宗的宣德炉,对这类东西自然不会再有兴趣。
往前走了没有多久,就到了另外一堆人的旁边,这堆人比青铜器那边要多出许多,很多人的手上都拿着各种各样的瓷器。
这堆人差不多有两百多人,李阳注意了一下”他们手上大都是明清时期的青花,不过民窑居多,官窑并不多见。
还有一些人手上的瓷器明显有冲,或者其他之类的损伤,这些东西的价值应该都不太高。
“李先生!”
季阳还没打开特殊能力进行大范围的观察,周围就传来道惊喜的叫声,李阳转过头”在人群里面,正有个人惊喜的看着他。
“真的是您,没想到在这里又见到您了!”
“粱会长!”
李阳的脸上也有些惊讶,眼前这个人还真是个熟人,南阳欲石协会的会长老粱。李阳在南阳所解出来的那块玻璃种就是他高价拍走的,那笔钱后来成为了李阳投资拍卖公司的起始资金。
李阳叫出了老粱的名字,让这位南阳欲石协会的会长显得很是鸡动,快步的走到了李阳的面前。
“没想到您还记得我,前几天听说了您在明阳做的那些,解气,真的很解气啊!”
老粱显得极为恭敬”让周围一些认识老杨,知道他身份的人都很是惊讶。老粱没有什么官面的身份,欲石协会也只是一个地级市的会长”不过他总是一个亿万富豪,在南阳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他对眼前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很是尊敬,几个人都能感觉出来,老粱对这今年轻人竟然还是自内心的那种尊敬,而不是表面如此,这让他们更加的奇怪了。
老粱对李阳的尊敬的确实是自内心的,这届的缅甸公盘他也参加了,张伟他们公司的规模小,去不着缅甸,他的公司规模已经达到了去缅甸的标准。
在缅甸,他亲眼看到了李阳和翡翠王的那场终极对决,回来之后更是赞不绝口,见人就说,所有见过那场代表着赌石界最高实力的一场对赌之后,恐怕都会有这种感觉。
可惜的是李阳周围的人很多,让他没有机会见上李阳一面,后来急着回国,也没能去参加李阳的翡翠专场拍卖,为此他遗憾了很久。
也正因为如此,李阳认出他、叫出他的名字都让他很是鸡动,现在的李阳可不是南阳聚市的时候那个普通的明阳欲石协会成员了,而是战胜了翡翠王,新登上神坛的赌石界第一人。
“那件事,没什么!”
李阳稍稍愣了下,马上明白老粱所说的是那几个云南人的事,这件事估计整个河南欲石协会的人都知道了,圈子很小,有什么风吹草动肯定传的很快。
“对了,我都忘了您还是一位古玩鉴定大师,您能不能帮我看看我这件宝贝?”
老粱突然叫了一声,李阳是在南阳成的名,对李阳的一切他们自然都很关注,李阳那长生碗还在郑州展览过,更是圈子里的一段佳话。
“古玩鉴定大师?”
老粱的声音并不小,周围听到的人都小声的议论了起来,还都很是疑huo的看着李阳,很多人的眼里都明显的带着不相信。
就是老粱的那几个朋友也都是满脸的怀疑,原因无他,李阳实在是太年轻了,很难和古玩鉴定大师这样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很累,真的很累,手指头都感觉在不断的颤动,不过小羽的心里却很轻松,承诺的五更终于完成了。
月中到了,很多大神都开始力,让小羽感觉压力很大,本想休息一天的想法只能作罢。
本周过了四天,小羽爆了四天,明天将是连续爆的第五天,人在做,天在看,小羽的努力大家都在看,认可小羽努力的朋友,请一定要继续支持小羽!
这个月对小羽很重要,这个月是小羽写书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也是小羽拼命竞争的最后一个月,拜托朋友们,不要让小羽留下任何的遗憾。
'超级黄金手 正文 第六八三章 老东西会说话'
李阳低头看了一眼,老粱的手上正抱着一个不小的青花篮,“不错,空白期的瓷器精品,现在很少见啊!”
李阳轻轻点了下头,这件瓷器的品相确实不错。
李阳的话音一落,周围一些人都惊讶的看了他一眼,老粱的这个盘子他们这些人刚才议论了很久,很多人也都猜到这个盘子是明空白期的精品。
不过他们都是看了很久才敢确定,眼前这今年轻人只看了一眼,就能说出空白期精品这五个字,足以证明这今年轻人确实有一定的眼力。
“李先生,还请您详细的说说!”,老粱脸上露出点得意,走到一边把盘子放在桌子上,然后请李阳仔细的看,这里不知道被谁搬过来一张旧桌子,除了老粱的盘子之外,还有几个人正围着一个很不错的刀马人青花罐在那看着。
李阳走上前去,轻轻拿起这个盘子,这个桌子也是方便大家看东西特意被人搬来的。
拿着盘子,李阳翻动了几下,忍不住又点了点头,空白期的好瓷器并不多,这个盘子无论是器型还是绘画风格都极为的精致,足以称得上是精品。
空白期,是瓷器历史上很罕见的一段时间,现在所指的空白期,指的是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历时不足三十年。
至今为止,历史上还没有发现这段对期有明确纪年款的官窑瓷器,这也是空白期瓷器名称的来历。如果走在潘家园或者其他的古玩市场,有人拿出一个带有正统,或者景泰年款的官窑瓷器,你可以不用在搭理他了。
空白期的形成和当时的政治和时局有着很大的关系,正统皇帝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他的事迹现在很多人都知道。
明朝时候最著名的1土木堡之变”被瓦刺部俘虏的皇帝就是这位兄弟,后来有复辟从自己的弟弟手中把皇位抢了回来。
被他抢夺了皇位的就是景泰皇帝,明代宗朱祁钰。抢奔了帝位之后朱祁镇又改年号为天顺瓷器空白期的这三今年号,实际上只有两个皇帝。
这对兄弟俩的事让史学家来说能说好几天,这些野史之类的东西大家都没兴趣,兴趣最大的还是这个时期的瓷器。
正统即位之后,就对青花的烧制下了很多的禁令,之后又有外忧内患,战乱频繁,宫廷争权等不稳定的因素,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
这一时期的景德镇烧瓷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官窑基本停烧,少部分民窑还在烧制,但烧制出来的瓷器器型规整的不多,无论是造型还是品质,这个时期的瓷器都无法和之前的永乐,宣德时期相比。
不过那个时期并不是没有官窑,少部分官窑也在烧,皇室贵族不可能一点瓷器都不使用,只是那个时期的瓷器都没有年款倒是真的。
“粱会长你这件宝贝不错,在空白期能有如此精细的青花玟饰,应该是官窑出来的了!”
李阳看了一会,又忍不住点了点头,空白期的瓷器李阳见过几件,但品相大都一般,这件和李阳之前见过的确实要好出许多。
“我也说是官窑可有些人就是不相信,有您这句话我总算放心了,即使不让专家来做鉴安也没关系!”,老粱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显得更得意了,空白期没有年款加上官窑停烧,想证明一件瓷器是官窑的并不容易。
不过他的话也把李阳抬到了专家的地位,在他的心里,李阳确实是一位顶级的专家。
“老粱,这位小兄弟,我想说一句空白期官窑瓷器不说没有,但是极少。这件瓷器的造型是很不错,但无论和前面的宣德还是和后面的成化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到官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老粱身边走出来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还不断的摇着头。
这人也带着一件青花,是件不小的笔筒,笔筒倒是个真正的老物件,价值也不低。看来这物以类聚的时候还会人以群分,这两百多人的一群人里面又分成了好几个部分,像老粱他们这种明显财大气粗的人就聚集了在了一起。
“是啊,这是空白期的瓷器肯定没错,但直接就说能到官,是不是太武断了点?”
又有一个人接了一句,还有好几个人都在点头,事实上李阳没来之前,这些人所争论的重点就走到不到官,这是件老物件已经基本可以确定。
到不到官,到不到代,这都是瓷器最容易产生争论的地方,一件瓷器,是不是官窑很重要,是不是那今年代的官窑也很重要。
不是官窑,当成官窑,那差距可就海了去,现在就是不懂收藏的人也都知道,很多的官窑瓷器都要比民窑瓷器值钱,特别是明清时代的瓷器。
几个人都看向了李阳,想听听李阳这今年轻人的解释,仅凭他一句话,这些人绝对不相信眼前这件瓷器就是官窑。
“你们几个知道李先生是谁吗,李先生说到官,就肯定到官!”,老粱急忙分辨了一句,脸色还有些发红,这些人质疑李阳比质疑他还要更让他难受。
在老粱的心里,他已经把李阳当成了骄傲,李阳毕竟是河南欲石协会走出去的人。
而且一开始见到李阳的时候,他们都感觉到了这今年轻人未来肯定不凡,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李阳就直飞冲天,登上神坛成为了赌石界的第一人。
这也让李阳的形象在他们的心里无限的攀升了起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李阳也是他们的神,是他们共同的偶像,自然忍受不了别人的质疑。
“粱会长,我没什么!””李阳也急忙叫了一声,这个时候他还真怕老粱把他的身份揭出来。
这么多的东西他还没看呢,说不定还能遇上几个漏,一旦让人知道他是欲圣李阳,是故宫的古欲专家,那看中什么东西的时候,持有宝贝的人还不得死命的抬价。
这个担忧可不是多余的,毛老和白铭都遇到过很多次了,他们也不怕专家不买,旁边有人会要,这些人还会说:看到没,专家都看中我的宝贝了,准没错。
这些事情李阳早就听他们说过,也一直谨记在心。
“李先生!””
老粱有些惊讶的抬起头,李阳又对他晃了晃脑袋,轻声的道:“我只是个普通人!”,李阳没有明说,不过聪明的老粱已经明白了过来,能把生意做这么大的没有笨蛋,他知道李阳是想掩饰自己的身份,既然李阳不愿意暴露,他自然也不会去说,平白无故的去做让李阳不满意的事。
“几位,你们认为不到官,只是因为品相上不如前后两代的官窑吗?””李阳又微笑着问了一句,还看了看老粱身边的几个人。
最先说话的那个,抱着笔筒的中年男子最后点了点头:“对,我们一致都认为,这是民窑中少见的精品,价值很高,但却不是官窑所出!””
“是民窑精品,不是官窑!”
“民窑也很值钱了,这个盘子最少也得一二十万!”
“到不了官!”,周围的几个人都纷纷说道,老粱则显得有些着急,他对李阳是很有信心,但这么多人反对,他也怕李阳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老粱还没想好怎么说,李阳又开口说道:“我说到官,其实是有证据的!”
“证据?”
几个正在发表自己意见的人瞬间都停了下来,一起回头看着李阳,连一旁的其他几个人都被惊动了,也在看着李阳。
“咳,这个,小……李先生,您的证据能不能给我们说说,让我们也弄开眼!”
抱着笔筒的那个人轻咳了一声,他本想继续叫小兄弟的,可一想起刚才老粱的态度马上改了口,老粱在他们几个人之中地位也不低,被老粱这么尊重的人,怎么也不能怠慢。
不过态度上的改变可不代表他就认同李阳的话,后面所讲的话也有些逼宫的意思所在,你说有证据,就摆出来让大家看看。
“李先生说有,那肯定有!”,这次说话的是老粱,李阳的话让他的心中大定,他可是对李阳有着深刻的了解,古玩上曾经带队鉴定过很多古欲,长生碗让两大故宫同时打眼,还有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都表示过,李阳确实有着很高的实力。
在他的眼里,李阳不次于里面的那些专家,既然李阳说了有证据,那就肯定有。
这个时候他的心里也很好奇,想知道李阳的证据是什么?怎么证明这就是空白期的官窑瓷器?到不到官的争论,有时候比到不到代更难判断。
李阳把盘子放在了桌子上,指了指盘子的边缘,轻声的说道:“证据就在这瓷器的表面上,老东西会说话,其实这个盘子本身早就告诉了我们,它是正宗的正官窑瓷器!”,李阳的话让众人都看向了那个盘子,不过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怀疑的神色,晏然对李阳的话并没有完全相信。
还是掉出了前十,看到之后有种说不出的复杂心情,小羽知道,朋友们都很给力,被人挤下来,是小羽的自身实力不足。
知道归知道,可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出去走走,回来继续码字,今天的爆发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断!
'超级黄金手 正文 第六八四章 你能发现这些,你也是专家'
第六八四章 你能发现这些,你也是专家
“空白期的瓷器,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很多民窑,在连续验证了几件真正的空白期官窑瓷器后,空白期有官窑的说法才渐渐的被确定下来!”
李阳轻轻的说着,周围的人都很赞同的点了下头,李阳说的这些都是基本常识,这些大家都知道,在以前,还有过空白期无官窑的说法。
“而事实上,空白期确实有官窑瓷器出产,而且空白期的官窑瓷器还拥有一些当时民窑所不具备的特点!”
李阳话锋一转,慢慢的说道,老梁和他身边的几个人都把目光直直的对着李阳。
李阳环视看了一圈,此时注意着他的足足有二十来个人,周围其他的人则显示很是好奇,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听一个年轻人说道。
“首先第一点,空白期官窑瓷器的青花瓷质坚致洁净,釉质细平腴润,无片纹,这些都是民窑没有,或者很少有的特点!”
抬起手,李阳指着桌子上的那个大盘子,继续说道:“我们来这个盘子,底足露出了胎秞,釉质就非常的细腻,一般的民窑是烧不出这样的好东西!”
李阳这么一说,很多人都马上仔细的去看了看摆在桌子上的青花盘,就是老梁也不例外,尽管这个盘子已经被他看过很多次。
“不错,民窑是很少能烧出这么好的胎秞,但也只是很少,不能就一定说民窑烧不出来,那个时候大户人家所指定的民窑,还是能做到这点的!”
抱着青花笔筒的那人跟着说了一句,周围的人也都点了点头,李阳只凭这一点还很难让他们信服,不过李阳说的确实一点都没错。
李阳并没有在意,笑了笑,继续道:“民窑是能烧出这样的胎秞,但有一点是民窑所做不到,那就是上面的橘皮纹,这是延承宣德年间的烧制手法传下来的,这也是当时官窑瓷器的特点之一!”
李阳的话音一落,几个脑袋都凑了过去,仔细的看着那个被他们之前看过很多遍的青花大盘。
橘皮纹是宣德瓷器的一个特点,做的好的还被称为橘皮釉,这点很多人都清楚,这些可都是青花瓷的爱好者,橘皮纹在宣德瓷器中也算是个特点了。
“真的有很细的橘皮纹!”
那个抱青花笔筒的人首先惊叫了一声,空白期的民窑瓷器确实没有这样橘皮纹,李阳说的这点虽然还没让他就此相信这就是官窑瓷器,但怀疑也没那么大了。
“这么细啊,我之前怎么没发现?”
另外一个人也跟着感叹,老梁则嘿嘿笑了一声:“你若是发现了,那你也是专家了!”
老梁的话让众人都小声的笑了起来,大家又都抬头看着李阳,想听李阳继续点评下去。
李阳微微一笑,继续说道:“除了橘皮纹之外,整个盘子的釉层较薄而且光亮透明,釉色泛水青色,沿口边还有酱釉,这些都是官窑瓷器的特点,民窑想把这些做的这么完美,不是做不到,但很难!”
众人都跟着点了下头,这些确实是官窑瓷器的特点,民窑能烧的这么好的不是没有,不过在空白期的那三个朝代却是很难,官窑都艰难的支撑着更不用说民窑了。
少部分人的心里,已经开始认同了李阳的话,这件盘子很有可能就是空白期的官窑瓷器。
有些人还羡慕的看了眼老梁,若真是空白期的官窑瓷器,那这件青花盘可就要大大的升值了,原本最多二十万,现在最少也要五六十万,上拍卖的话还有可能更高。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
李阳淡淡的说道,所有的人都收起心中的想法,集中所有的精力听着李阳点评。
“第二点就是青花的颜料,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只青花盘的青料用的是什么?”李阳微笑着看了看众人,首先问了一句。
“苏麻离青吧?”
有个人不确定的回答了一句,其他几个人看着瓷盘都没有说话,但都默默的点了下头。他们也赞同这就是苏麻离青料,毕竟苏麻离青和国产的青料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他们不是专家,没有那一眼就清楚的本事,但对比之后还是能分出来的。
“你说的没错,这的确是苏麻离青,不过苏麻离青也有好坏之分!”
李阳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站在盘子的面前,身上还带有一股强大的自信:“苏麻离青的使用有四个时期,元朝是第一个,明朝开国的洪武是第二个,第三个则是永宣时期,永宣时期的瓷器几乎都是使用的这种进口青料,把这种青料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第四个时期,就是正统开始的空白期了!”
“苏麻离青好是好,但它对火候的要求太高了,空白期社会都不稳定,朝廷还发布过禁烧令,这个时候的烧瓷工有几个还有心思去平衡控制火候?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民窑很多窑口选用了国产青料‘回青’或者其他,这些国产青料渐渐的在民窑中取代了苏麻离青!”
李阳慢慢的说着,周围的人再次点了下头,李阳说的这些他们都没听过,但很在理,回青确实是空白期之后成化年间的主要青料。
“就算民窑有很多使用回青,可这也无法证明这个盘子就是官窑的啊?”
有个人很是疑惑的问了一句,大家都抬头看了眼李阳,这也是他们共同的疑惑,李阳解释了青料的转换,可这一切好像和他们的主题无关,无法证明这个盘子是不是官窑。
“有办法证明!”李阳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因为这只青花盘所使用的是最好的苏麻离青钴料,只有这种青料,才能烧制出盘子上所散发的靛蓝之色,让整体青花色显得绚丽浓艳,清晰而通透。这种青料所烧出来的效果和永宣类似,大家仔细看一下,不难看出只论青花的话,这只盘子和宣德瓷器有着极大的相似!”
李阳还没说完,大家就都转过头看向那个盘子,每个人越看眼睛瞪的越大,他们都是收藏爱好者,没有专家懂的那么多但也知道一些基础常识。
通过对此,这个盘子的青花确实和一些宣德官窑瓷器的青花很是相像,换个胎秞和画工的话,大家估计会以为这就是宣德瓷器了。
“李先生,您的意思是,这个盘子用的苏麻离青料就是最好的,和宣德时期一样?”有个人好像明白了什么,轻声的说了一句。
“即使一样,这和官窑也没关系啊!”有个人则皱着眉头又问了一句。
“笨蛋,都烧出宣德官窑瓷器的青花颜色来了,还说和官窑没关系?”
这人旁边有个人忍不住说了一句,周围有几个人都笑了起来,此时大家都明白了李阳的意思。
这件瓷器的青料和宣德官窑都一样,那除了官窑烧制出来的之外没有了别的解释。
民窑口是根本烧不出来这种效果的,这种上等青料在当时限制的很严,也只有官窑才能使用,民窑根本不会有。
再说了,民窑连普通的苏麻离青都不用了,更不会说去选用这种非常昂贵,烧制要求又更高的上等苏麻离青料。
“原来您是从青花颜色上看出来的,我怎么没想到呢!”
抱着青花笔筒的那人喃喃的说了一句,他想起了李阳刚才说的话:老东西会说话。事实却是如此,这个盘子其实自己告诉了他们许多,只是他们都没发现罢了。
不过这也是普通收藏爱好者与专家的区别,专家就是寻找这些细微之处,挖掘出来其中的特点,每个人都能发现的话,那每个人都是专家了。
从抱笔筒的这个人反应来看,他已经相信了这就是官窑瓷器,毕竟李阳的这个证据真的很充分,他实在想不出反驳的理由来。
“青料采用的是官窑特有的上等苏麻离青,这是第二个证据,还有第三个!”
众人的眼睛再次瞪大了,这两个证据已经让他们的疑心降到了最低,也都开始相信这就是件官窑瓷器,他们没想到李阳还有第三个证据。
“大家看看这个盘子的底款,这就是第三个证据!”
李阳是把指着盘子的底心说了一句,这个盘子是有款的,但不是年款,而是其他的字款。
“欲池水,琼瑶酿!”
有个人慢慢的念出了盘底的六字底款,很多人的脸上还有着疑惑的神色。
空白期的官窑瓷器没有年款,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别的字款,事实上这个时期很多的民窑瓷器也都带有字款,官窑瓷器带字款的反而不多。
这也是他们把这个瓷器归于民窑的一个原因,现在李阳提到了这点,还说这就是第三个证明,让大家都显得更为疑惑。
“李先生,还请您明示!”
抱笔筒的人稍稍弯身,他对李阳现在是真的服气了,可惜他并没有看出这几个字款有什么特别之处,这让他的心很是痒痒。
就像有人告诉你个特大的秘密,你正津津有味的听着前半截,结果关键的时候却没了,这人没有当场发狂就很不错了。
…………………………
第二更,出去的时间有些长,更新时间晚了些。
说实话,小羽还真忘记了新书的事,不过第四名和铜牌之间的那种感觉。现在我们和前面的差距只是个位数,努力一把还能上去。
小羽继续去码字,朋友们把这个差距补上来好吗,我们重新冲上去
'正文 第六八五、六八六章 专家的刁难(二合一大章)'
“这个其实很简单,大家想想,空白期是什么时期?敢做出腿样底款的人,又会是什么人?”
李阳微笑摇了摇头,周围的众人眼睛马上睁大了,还有些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天池,琼瑶这可都是天上的东西啊,敢说出这样话的人,不是皇室的王爷,就是那些达官贵族,只有他们敢把自己的东西比成这些!”
有个人〖兴〗奋的大叫了一声,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股恍然的神色。
对啊,这话听起来是很优雅,但同时也代表着高贵。一般的老百姓,哪怕是地主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更不会放在瓷器上做底款。
只有那些真正的权贵才会如此,朝廷禁烧,只是限制老百姓,限制不了这些真正的权贵阶层。
至于当时的社会时局,那就更没什么问题了,时局越1uan,有些人就越能财,每个朝代亡国之前,那些当官的达官贵人们不都是肥的流油。
这些人也最有需求,他们可不管别人的死活,只会想着自己的奢华生活,没有这些奢华的瓷器他们肯定不乐意,想着办法都要弄来。
事实上目前所现的空白期官窑瓷器都和这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