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陷世(远洋)-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志带家人去土坡的意思,是让家人感受一下老县城的魅力。因为在老县城,还保留一下民族的东西,包括建筑等。在县城所在地,房子是新的,但是那些民族民风民俗的东西全部看不见了。归州新城的房子,在德志的家乡,随处可见,不算什么新奇的。
但是,在归州想要看到过去的东西,只有黄土坡还保存了一些古时候留下来的东西。再就是逛一逛那里的超市,还有街道,免得让德志的妻子将来带着遗憾走,对归州没有一点的印象。
俩人和归州有不解之缘,这都是德志的信念,让他做出了让世人无法理解的抉择,当然,德志不后悔这样的决定,多一些见识,有什么不好呢?
德志带着妻儿到处转转,看看街道,以及街上背着背篓的人,那些支撑背篓的木棍叫“打杵”,是在上坡爬山时,累了,站立,休息用的。
德志看到,那些打杵可以当凳子坐,就像有些老人用的带凳子的手杖,可以撑开开,坐在那里,不过,打杵不是四条腿,是一条腿,不是铝合金,是木制的。非常结实。将背篓的底部放在打杵上,可以支撑着休息休息,劳动者的智慧真是高!
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德志的妻子说:“太累了,抱着孩子逛街,真的累死了。回去吧。”
德志说:“好的。”说着,他拦了一辆面包车,坐上,车开动,到了公路三岔路,车停下了,他们下车。刚好有卖菜的,德志买了点菜,提着,然后又把菜给妻子,他接过孩子,抱着往家的方向走。
回到家,德志择菜,把米饭蒸上,对妻子说:“看,孩子都睡了,放床上吧。”
他妻子说:“你说的那事,叫关闭麻将馆,能行吗?”
德志说:“管他行不行,试试再说吧。也许行呢。这个太祸害人了。”
他妻子说:“我知道。好在你不沾麻将,这点让我不担心。”
德志心里清楚,听说他的“一担挑”(妻子姐姐的丈夫)就爱赌博,打牌,本来做早点生意,挺好的一个家,硬是给毁了。
德志的姨姐很是恼火,但是,不可能天天管着姨姐夫,这就造成了家庭的悲剧。德志没什么钱,也不赌,没有什么进项,也不出什么钱,这一生就算平安了。
德志想到木龙村的村干还在盼着回信呢,但不想马上给回复,显得不严肃,即便回复,也要先给联络点谈谈,由他们通知比较合适,显得符合程序一些,再说,自己是前线工作人员,决策权在上头,不必要什么事都要出头。自己先去县联络点谈好之后,看他们是什么态度才比较合乎中道。
午饭过后,德志休息一会儿,妻子也在睡。
天气炎热,身上总是汗津津的。好在住在一楼,有些凉气,不敢开窗,那些热浪一浪接着浪,会冲进卧室,让人连呼吸都觉得在桑拿室。
到太阳偏西点的时候,德志对妻子说:“我去一下县联络点,向他们说说新项目的事。”
他妻子说:“你去吧。记得带点花露水回来,洗澡用,比较凉爽。”
德志答应了一声,然后,想抱一抱妻子,被妻子推开,说:“算了,这么热的天,还想浪漫吗?”
德志笑了笑,说:“习惯了,抱一抱吧。”
德志的妻子不理,抱着孩子一路小跑,到另一个房间去了。德志没趣儿,只好带上门,出去了。
第158章 书店奇遇
德志出了门,沿着水泥路往山下走。这条路之所以用水泥做成,是因为柏油路耐不住热,到夏天会将路面晒软,黏胶一样。另一方面,水泥路下面有螺纹钢,可以防止山坡下滑。虽说这里没有坡度不陡,根本不需要在混凝土里夹杂钢筋,但是,这好歹是个项目,总会照顾一下那些当权者,让他们有钱赚。
德志很想打伞,挡一挡太阳,可是又觉得黑是男人的荣耀,又不是女孩子,好好保养皮肤,将来好找个好的男朋友。事实上,德志到了这个年龄,孩子都有了,也就不想保持皮肤白皙,找女朋友,即便男女都这样,又如何呢,该黑的还是黑,想白都不能。不该黑的,怎么弄都不黑。
男人黑了,无可厚非;若女人黑了,就成为笑谈,许多人都觉得那黑女人,嫁个好人家有些困难了。俗话说,一白遮三丑,没错,白皙的女人即便长相一般,也比黑玫瑰要好看。当然,有些特殊人是口味重,喜欢黑玫瑰或者黑牡丹。这是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不会发生这事。
德志在路上等车,来了一辆,很眼熟,等车到了面前,发现是圆脸,德志笑着说:“这么巧?”
圆脸说:“不陪着老婆,到处乱跑什么?”
德志上了车,对她说:“去县联络点,找李书记谈谈。”
圆脸说:“哦,上次不好意思,我临时有事,没有说到话。”
德志说:“你的情况我都清楚了。不需要解释。”
圆脸说:“你们回去没有吵架吧。”
德志说:“没有。从你二姐出来,我们去了土坡玩,没有吵架,就是累。”
圆脸说:“我以前谈了朋友,都吹了,现在又想和我好。”
德志看到她的眼神里有一点希望,就说:“那就和好吧。这样下去,怕不好。”
圆脸说:“有什么不好。现在我觉得婚姻家庭有点可怕;离婚的那么多,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德志说:“只要自己把握好,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就行,怕什么怕。就是最先进的美国,还不是有离婚的?”
圆脸将方向盘打了一下,前面有个大的转弯,然后她说:“我大姐过得不好,二姐还行,不知道到我结婚时会是什么样子?”
德志说:“往好处想想,找对象只要对方好,对感情专一就行。不要太看重外在的东西。”
圆脸说:“这个我懂,但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操心,那样的日子岂不也没意思吗?”
德志说:“看你怎么想了。其实,你看我和你嫂子,都没有什么钱。每个月只有几百元,还没敢动呢,就没了。花钱如流水,不知不觉就没的用的了。别谈攒钱啥的。可是,我们有希望,有宝贝,这样,只要两个人都朝着一个目标看,就会变劣势为优势,就会走到一起的。相反,就会分道扬镳。我更倾向于两人分手的前提,就是道不同,如果道同,目标一致,就不会扬镳,你说是吗?”
圆脸说:“话说起来都那么容易。以后再聊,到了,下车吧。”
德志准备给钱,圆脸对他做了个鬼脸,开车跑了,德志只好沿着台阶往县联络点的方向往上爬。
路过书店,德志想进去看看,但正事没办,心里不安,就忍痛割爱,继续往上爬。
德志边爬边想,那里的书,差不多只看不买,专业书看不过来,还要记住,时间不够。挤时间读书,是好事,可以避免胡思乱想。但是,在机构里不注重读书,这个风气由来已久,大家都认为读书不好,还不如不读。
到办公室,李书记在那里,德志问:“您好!开会开完了?”
李书记见了德志,连忙站了起来,万局长纹丝不动地坐那。
李书记说:“开完了,是个例会,每月都要开。怎么样,机构领导有什么意见?”
当李书记问到这个问题,德志的眼角瞥了一下万局长,他挪动了一下屁股,头偏向一边,看起来,想用一只耳朵来捕捉从德志嘴里发出的声音。
德志干咳一声,说:“刘小姐说了,原则上同意,但是,”
李书记问:“但是什么?”
德志继续说道:“但是,要再去一次,把具体方案拿出来,包括受益农户和受益人口,投资多少,村民出多少,愿不愿意出,这些细节问题都要弄清楚才行。”
李书记说:“那太好了。我们盼着您早点去啊。我们支持你去那里,什么时候去?”
万局长说:“小姚啊,不是我说你啊,你办事效率也太低了吧?昨天去的,看了又看,不立马把情况向机构汇报,非要拖到今天。”
李书记不说话了。德志也没接话,只是装作虔诚地听着。万局长发表演讲完毕,接着说:“我去统战部一下,你们接着聊,只是我提醒小姚一句,不要拖太久,要不然就不要开始做。”
万局长走了,德志也没起来,德志想,这叫一报还一报,又不求他,他摆架子,我干嘛要讨好他!他是吃朝廷俸禄的,靠纳税人养活,我是靠捐款人,犯不着我又出钱又受气吧?
李书记说:“你明天去吗?”
德志说:“我明天去。您有空吗?”
李书记说:“我就不去了,明天州里要来领导,需要我陪,看一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情况。我提前给村里打招呼,您也认识路,就直接去吧。”
德志说:“好的。没问题。”
李书记还想说什么,德志不想呆了,他不喜欢在办公室呆着。
以前德志分到机关上班时,很是无聊,早晨到办公室,就开始拖地,然后,沏茶,再给办公室主任沏茶,收发室送来新的报纸,收了,放在那,然后出去吃饭。过早后再回来,然后开始看报纸。
报纸没什么可看的,一条新闻,内容差不多,先是,然后是,最后是地方报纸,干嘛不在一份报纸上写一条消息就行了,浪费资源。德志最爱看的就是晚报,那里还有一点生活的气息。除此以外,没什么好看的。
但是,每年办公室都被要求订报,层层施压,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德志虽不出钱,可是,要负责接收报纸,看完之后要负责打理,堆放,很是麻烦。大多数报纸基本不看,就收起来,扎成捆,有收破烂的来,当废旧物品卖掉。卖掉报纸是按废纸的价收的,订阅报纸可是按照报纸的定价来买的。两者的差距可谓巨大。
即便这样,每年的订报还是如期完成。这些废纸,办公室主任不要,交给德志,德志也懒得拿。最后交给办公室最老的人,他快退休了,不嫌弃这些破烂,就拿回家,把报纸上的散文和诗歌剪下来,贴在一本旧杂志上,拿到办公室来读,还常写点文章,久而久之,偶尔也有一些豆腐块的文章登出来,他就拿了点稿费,请大家过早。
其实,那些稿费少得可怜,还不够过早的,他就把剪得大窗户小窗户一样的报纸拿去卖了,用那些卖破烂儿的钱请大家过早,大家都很乐意给他旧报纸。
德志受到他的影响,有一段时间对剪报感兴趣,也模仿他剪了一本,但后来兴趣渐渐地淡了,就没有坚持下去,继续剪报,但是,也常写点文章,试着去投稿。晚报上偶尔也登一些关于消息一类的豆腐块文章。德志渐渐有了信心,逐渐爱上了写作,平时没事他就写日记,练练笔,逐渐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是个不错的习惯了。
德志离开联络点,就去到书店,太阳偏西了一点,德志计划看半小时的书。实际上这个书店里面的人已经很少了,有点要下班的样子。书店一半卖书,另一半卖文化用品。这个书店和全国的书店差不多,周围布满了卖小吃和卖衣服的,再就是做其他小生意的。现在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读书无用论一直占据着市场。
德志到书店,翻开新书,闻着印刷的墨香,久久不愿离开,新书摸着就很舒服,更别提阅读了,更能带来愉快的感觉,受到了启发,心灵得到了安慰。阅读,就像跟一位智者说话,多少都能从中得到教益,指导人的人生道路,不至于偏离正道,走上邪门,越来越远。
看看时间不早,店员是个女人,手里拿着鸡毛掸子到处擦灰,德志瞥见她朝他这边来了,就想躲开,谁知她不来,蹲在那边,手扶着鸡毛掸子,另一只手伸进里,摸索了一会儿,身子颤抖了两三下,然后,把手指头放在她鼻子上闻了闻,笑了,然后,又拿着鸡毛掸子朝德志走来。
德志突然感觉到这书不再香了,隐隐闻到一股女人的骚味儿,于是他放下书,把书插进书架,走出书店。
德志想,那女人可能觉得书店没人,就是她自己的卧室了,谁知道,人的眼睛非常奇特,不用正面去瞧,就知道另外的人在干什么,甚至细节都一清二楚。女人痒了,挠挠痒,也正常,但是,偏偏让德志看到,看到后,德志就很容易想到那里。
看来,善于联想的人多么可怕。弄得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
德志下了台阶,站在路口,一辆车驶过来,停在他面前,德志一看是圆脸,他说:“奇怪了,今天偏偏遇到你。”
圆脸说:“不想见我吗?”
德志说:“这么巧,来的时候是你送我,回去的时候,又是你来接我。”
圆脸说:“归州城就这么一条长20里的街道,我每天要跑多少遍,没法计算。今天算你走运,坐免费车。来,上车。”
德志说:“你不要钱,我就不坐。”
圆脸说:“我们是朋友,还要钱吗?以后,有客人包车,就喊我。多包几次,城内遇到你坐车,统统不要钱。”
德志想想有道理,干嘛和她太认真呢!她不要钱,自有不要钱的理由,也可能是她妈交待了呢!”
德志还在犹豫,圆脸说:“快上车吧,又不是上床,干嘛那么扭扭捏捏的。不爽快,不像个爷们儿。”她说着,推开了车门,德志看到她的车门洞开,就毫不犹豫地上了车。
谁知车上只有德志一个乘客,圆脸说:“现在还没到下班高峰,没客人。”
德志说:“送我回家吧。”
圆脸说:“我想问你一件事。”
德志说:“什么事?”
!
第159章 江边入港
圆脸说:“你喜欢过我吗?”
德志说:“我,我们长得蛮像的呢!”
圆脸说:“别打岔,我很认真地问你。”
德志看着她的眼睛,又看看外面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他说:“走吧。”
圆脸见德志不说话,就发动了引擎,德志看到有一行泪珠儿顺着从圆脸的脸颊上滚下来。
圆脸边开车边说:“昨天我是故意走开的,其实,我和我男朋友根本没和好,打碎的镜子怎么可能重圆呢?即使修好了,也有裂痕。”
德志问:“那你是什么意思?”
圆脸说:“我发现我爱上你了,你刚才说我们长得像,是的,从第一次见你,我就觉得我们应该是一家人,我们应该是夫妻。我们长得就是夫妻相。”
德志说:“你为什么要骗我妻子呢?”
圆脸说:“你不懂。我估计你老婆懂。接下来,你的老婆肯定不会让你和我来往,也不会让你包我的车。我估计,我们俩走到了尽头。”
德志说:“不会吧,女人都有点神经质吧?!”
圆脸说:“不是神经质,是感觉比男人细腻,比男人更懂人心。”
德志说:“你说的,不会发生的。以后有客人来归州,我肯定会叫你的车的。”
圆脸说:“但愿如此!”她说着,微微一笑。德志捕捉到这一表情,说到刚才在书店里看到女店员的一幕,圆脸笑个不停。
她说:“你别逗了,我把车停好,你再说给我听吧。”
圆脸将车开到江边,这里是一个废弃的码头,随着三峡水库的蓄水,这里即将淹没,因沿江大道从山坡上面经过,这条路就没用了。
德志说:“这里倒安静。”
德志看到有一对恋人在江边拥吻,圆脸停好了车,突然抱住了德志,德志没有防备,本能地想推开,但是,圆脸就是不放,圆脸一边吻着德志,一边放下车座椅,和德志滚成一团。
德志被圆脸滚烫的嘴唇压住,胸脯也紧贴着德志的身体。夏天衣服都穿得单薄。不一会儿,俩人就把衣服褪尽了。。车子猛烈地振动起来。
圆脸显然很有经验,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她喊叫了起来,那是幸福的尖叫。德志感觉到很惭愧,没想到,真没想到,人犯罪就在一个念头之间。
圆脸从车里拉出抽纸,递给德志,说:“擦一擦。”
然后,自己也抽了两张,用了之后,扔到窗外。德志又要了一张,擦干净了。
圆脸说:“我就是特别想你,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特别是看到你的老婆比我漂亮,我就睡不着觉,总想马上拥有你,今天算是我报复她了。你不必有愧疚心,我会采取措施,不会怀上的。放心吧。”
德志似乎还在做梦。
圆脸把座椅扶正,穿好衣服,德志也穿好了,俩人又跟刚才来的时候一样。江边的恋人已经不见,没有一个人。
圆脸说:“我们走吧,快下班了。”
德志被圆脸送到家门口,看到妻子抱着孩子在门口玩,圆脸向德志的妻子打了招呼后,就将车开走。德志见了妻子,连忙低下了头,赶紧抱过孩子,进了房间。
德志的妻子随后也进了房屋,对德志说:“事情办完了?”
德志慌了,以为是问刚才他和圆脸的事,红了脸,说:“完了。”
她说:“怎么样?”
德志以为他妻子在问和圆脸做得怎么样,就说:“很好。”
德志的妻子还想问什么,德志反问道:“晚上吃什么?”
她说:“吃你!”
德志做贼心虚,害怕东窗事发,连忙掩饰道:“我有什么好吃的?”
她说:“我不吃你,怎么有的孩子?”
德志笑了,说:“嗯,那是。我们也学电视上的镜头啊。”
德志和妻子结婚的时候,看过那些口味很重的镜头,那些影碟,看了之后,就想试一试,他们就模仿那些动作,在家里试了,在归州的宿舍里也试了,感觉还真不错,一晚上干了多少,记不清了。反正都很投入。
德志听妻子说晚上要吃人呢,他心想,还有吗?应该还有的,德志在这方面,资源确实丰富。真的很奇妙,从来没有断货过,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德志真想和他妻子永远在一起,想用了就用,一点都不浪费。可惜,不能如愿。轮到放假,才在一起,一般在头一晚上,要多做几次,而且短时间、快速、很快结束战斗,妻子还想要,但是,由于憋得太久,那些东西都是迫不及待地往外冲。等过了那股劲儿之后,随后是一段时间疲软。
睡到半夜,雄风重来,其势头相当猛烈,他妻子有些受不了,抓着枕头乱叫,他妻子越叫得响,德志越发猛烈,他很享受这种超凡的愉悦,一直将妻子送到高山之巅,那种荡气回肠,那种霸王气概,让他妻子脸颊红润,大汗淋漓,几乎死去。
德志在少年时代,没有接触过女人,在28岁之前,没有过性经历,处于地火在下运行的状态,直到有一天,那就是结婚时,火山终于爆发,且,一发不可收,非常旺盛的精力,非常厉害的行货。甚至在妻子的大姨妈来的时候,他妻子都不管不顾,抓住德志不放。要知道,他妻子可是学医的,并且是妇产科,那时候,她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学识,身体一接触到德志,就像发了疯一样。
刚才在江边和圆脸试了一回,圆脸竟然在江边,像是到了无人之境,拼了命尖叫,可想而知,圆脸也尝到了德志那东西的威力,以后不知道圆脸会不会还来找德志。
德志的妻子说:“老公,晚上我来做饭,你看电视吧。”
德志说:“好的。”德志答应着,还是不敢看他妻子的脸。
吃完饭,德志洗碗,他妻子给孩子喂奶,弄完之后,德志想看一会儿电视,毕竟下午太累。德志的妻子也看了一会儿,看着看着,孩子就要睡了。德志弄了水,给孩子洗澡,洗完了澡,孩子在床上玩了一会儿,就睡了。
德志去洗,然后是他妻子洗。
俩人上了床,德志妻子就扑过来,骑在德志身上,说:“今晚我要你把我喂饱。”
德志说:“好的,你说怎么搞就怎么搞,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二人自是亲热剧烈运动了一回,不必细说。德志还是有很多弹药,给了他妻子不少。他妻子被弄得精疲力竭,呼呼地睡着了。
德志已经大汗淋漓,就擦了擦汗,坐在写字台前些工作笔记,在写到日记的时候,他停住了笔,不知道怎样叙述今天下午的事,想来想去,就写了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废话,把和圆脸交往的细节一概省略,免得将来麻烦。
弄完这些,德志身上的汗水逐渐消失,但是身上还是汗津津的,他又到卫生间洗了个澡,擦干身子,悄悄到了床上,亲了亲儿子,又吻了妻子,就睡了。
到半夜里,德志的底下又翘了起来,怎么啦,是不是有毛病了?德志很纳闷,为什么一看到女人的身体,他就亢奋,底下就痒的难受,他分开她是双腿,又做了一次。德志的妻子太累,就任凭德志在那里垦荒、耕耘、播种,德志辛苦劳作,她在那里享受,到舒服的时候,哼哼了几声,又睡着了。
钢琴声传过来,天又快亮了,德志起来做饭,等弄好后,轻轻地喊妻子起来,他说:“今天我还要木龙村。”
德志妻子起床后,洗了,吃饭,德志洗碗,孩子还在睡,然后蹑手蹑脚地走,他妻子送到门口,俩人拥抱着吻了吻,德志说:“昨晚感觉怎么样?”
她说:“不好!”
德志问:“怎么不好?”
她说:“感觉没有以前硬。”
德志说:“瞎说,不硬,进得去吗?”
她说:“是硬,但好像不够,没有以前硬。”
德志笑着说:“可能太累了。这两天都在外面跑呢。”
她说:“嗯,今天回来吗?我这两天特别想你。”
德志说:“好的,尽量赶回来。”
说完,德志轻轻地关上门,朝山下走去。
!
第160章 再访龙垭
德志下了山,站在岔路口,心想,女人的感觉真的细腻,想想原来男女之间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女的追男的,隔着一层纱,或者是一张纸,一点就破,一撕就裂,男的追女的,却像隔着一座大山,不容易翻越。
他正沉思间,一辆车停在他面前,他吓一跳,担心是圆脸,仔细一看,不是,司机问:“你去哪儿?”
德志说:“我去家三关,你去吗?”
司机说:“不去,你要去那,要到大转盘那才有车,这里没有,我可以带你到那等。”
德志点点头,就上了车,车走的是大概是平路,没有什么大的坡度,很快就到了转盘,德志给了钱,那车就开跑了。德志站那等,就怕遇到圆脸,但有点想见到她,年轻,还是不一样,水汪汪的,真好!但是,德志想到那一幕,还是觉得心里不安。
正在沉思的时候,德志看到一辆商务车停在面前,喊道:“家三关,家三关!”
德志问:“是去家三关的吗?”
那人说:“是的。”
德志上了车,司机还想等一会儿,看有没有像德志这样的好人,不用费口舌就上车,也不讨价还价的,德志坐车是可以报销的,即便不报销,这车费大同小异,为了一块钱,磨破嘴皮子划不来,德志干脆不还价。
车上见车不走,就不干了,在车上催促司机,司机没法,只要开动商务车,希望在六公里、八公里或者马鹿池能遇到拦车的主儿。
车上的人,还是通情达理的,不过分要求什么,上车睡觉的,说话的,抽烟的都有,过一会儿,车上就会安静许多。车越往高处走,人越稀少,车窗外就是一些山景,没什么好看的。随着车的摇晃和转来转去,车上的人大部分都会睡着。除了那些不常出门晕车的,或者常出门也晕车的,不敢睡着,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难受、会突然呕吐。
车越往上走,越凉爽,非常舒服,车窗开着,风吹进来,再大的烟味,也会被吹走。德志出门坐车,最怕坐空调车,车上的窗户都是关着的,免得冷气出去,热浪进来。车内总有烟民,不知道什么时候听到“啪”一声,那就是打火机打火的信号,不大一会儿,烟味袭来,无处躲藏。
德志吸这种二手烟已经多年,根本没办法避免。每每闻到烟味儿,就感到肚子隐隐作痛,非常难受。“全民戒烟”,谈何容易?
第一次到木龙村,充满好奇,这次去,那份童心,减弱了一次。
再去,可能还要减弱,什么原因呢?德志想不明白,可能是对家的牵挂,对归州两个女人的牵挂吧。
对于妻子,德志很爱,很在乎,对于圆脸,没想到会。但是,这是她的赌气而为,第一次,做了,算了吗?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次。
德志估计这一生会被情所困,有些放不开了。
在车上容易胡思乱想,想着想着,德志就睡着了。直到车在安静地往下滑行时,德志被车内音响播放的歌声惊醒。车内播放刀郎的那一场雪,没有听出什么意思来。德志根本还不懂爱情,就结了婚,似乎从没体会什么是爱,就走入爱的生活。
就像战士不会打仗,被卷入战事,不去杀人,就会被杀;或者不反抗,就会被杀一样,结果是被逼拿起武器,跟敌人搏斗。这场战事,包括了爱,有时候,爱是一场战事,要么去爱,要么去害,要么去生,要么去死。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车到了家三关,进入车站,德志不知道怎样去木龙村,就想在车站找车,于是德志下车,给了钱,司机对他一笑,德志对司机说:“辛苦了,谢谢!”
司机很意外,似乎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句话,德志也是偶尔想到要致谢的,司机不容易,倒不是德志和同是司机的圆脸妹妹有关系。
德志在车站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到木龙的车,只有到夷陵和江城的车,德志又不去那,而且司机也不愿意带短途客。经过检票人员的指点,德志到了站外,顺着街道朝来的方向走,看到有一些小货车沿街道摆开,车前的玻璃后面放着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家三关——木龙——狼坪”,原来这里是短途客车集中地。
木龙是个很出名的地方啊。对附近方圆几十里的地方是这样,但是,对于匆匆的过客,眼睛闭一会,就过去了,根本没什么印象,加之,旅途劳累,在大山里转来转去,都晕头转向了,哪里还记得这些地名。德志到木龙村做项目,才懂得这个地方,如果不去,也会忽略这个地方。翻看地图,也就是个地名而已,没什么特别新奇的地方。
德志看这些小货车,觉得又装货又载人,有些意思,在魏村的时候,那里也是这么做的,不过,车比这个要大多了,那车是一天一个往返,这些小货车,是随时去,随时回,在国道上,占的优势就要大些,方便了乘客,也方便了自己。
车小,燃油就少;车大,就费油。小车烧汽油,大车往往烧柴油。小车轻便,跑在国道上,很顺畅;大车较笨重些,走在山路上,遇到裸露的石头,也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