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陷世(远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志看他这样子,心里直犯嘀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过了一会儿,他在乱纸堆里找到东西,他说:“就是这家伙,害得我差点没命了。”
    德志一看,是一枚大门牙,上面黑乎乎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牙根很长,看起来像是狼牙。德志再看宫支书,竟然没了门齿,门面上的大牙竟然全军覆没,难怪宫支书的脸颊有窝,那里早已没了支撑的东西了。
    这些酒,这些烟,白酒和大叶子烟,是无情的杀手,很是厉害。把宫支书折磨得像是七八十岁的人了,其实他才五十多数。上苍的公义,在这里得到了彰显,当官的天天想鱼肉百姓,上苍却让当官的折寿或者使其健康受损。百姓随无权无钱,但是能颐养天年,享受天赐的美物,这个公平的法则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是正确的,丝毫不差。
    宫支书说:“既然合同签了那多钱,就得给那多钱。捐赠的东西,不能反悔,要不,大家都下不来台。”
    德志问:“怎么下不来台?”
    宫支书说:“我没办法向村民交代。不明真相的还以为是我贪污了呢。”
    德志说:“不会。我们会把实际捐助的数额写入纪念碑,大家都可以看到,绝对不会怀疑你们贪污。”
    宫支书说:“现在的人心复杂啊!就是写了碑文,刻在石头上,还会有人说三道四,我们承受不起啊。”
    德志说:“好吧。我们再回去商量一下啊。”
    宫支书说:“那有什么好商量的。给就给,不给就不给,只要你能说服我。”
    德志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个宫支书已经明显地赖上了基金会,这钱是非要不可了,除非他死了,这事不会善罢甘休的。

第138章 三英舌战
 
    德志还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算是领教了。他想,如果这事给刘小姐汇报,刘也无能为力,大姨妈齐老师更不用说,只有瞎指挥的份儿,根本于事无补,因宫支书属于不讲理不要脸的类型,想和他讲道理,他比你还懂道理,还会说一些。
    德志不用多和宫支书说,凭他这么说,钱在自己手里,就不怕他来夺,关于钱如何使用,在跟村里签协议的时候,已经明确说了,就是对剩余资金的使用,捐赠方有权将剩余资金使用在归州的任何一个有需要的地方。
    这个宫支书已经很明白,有时候是明知故犯,这个是他们的通病,这种霸道,是有人类社会以来就存在的东西,一代比一代强,丝毫没有减弱的势头。
    对于女流之辈如大姨妈齐老师者,根本不是男人世界的对手,到天边还只是女性,想骑在男权社会头上,恐怕下一辈子不再当女人,这个牺牲不是一般女性能做到的。如果大姨妈到村里工作,很快就会被赶走,根本没有可能继续进行下一步。因为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社交圈子,她的思想的狭隘性和极端的自私心,已经统治了她的头脑,使她不得不装作女强人,实际是很脆弱的族群中一份子,根本就是纸老虎。
    宫支书小看德志,是因德志附在女流之辈,在宫支书眼里,基金会就是政府的小兵,听党的话,党让她去哪,她就必须去哪,根本没有自由可言。
    德志是男的,在许多场合,被宫支书那抹了蜜的嘴喊着“姚先生”,背地里不知道数落了德志多少次,这些话,是从村里嘴里出来的,村支书很会整人,关键是因他有一支笔,会整材料,有一张口,会信口雌黄。
    宫支书在德志那里掉了门牙,在乱纸堆里找到,舍不得丢掉,装进了上衣口袋,他穿的是他儿子在军校里发的军装,口袋多,他经常穿着,那些口袋用来装大叶子烟,是再好不过的,另外,即便装一些白酒,小瓶的,也不在话下。这些口袋就是他的食品袋,用来装他的生活必需品还是不错的工具。
    他把牙齿用卫生纸卷了,装入口袋后,就离开了德志的住处。临走,宫支书说:“明天晚上我们开个会,讨论一下余款的的问题,要不,这个项目验收就有问题。”宫支书说完这话,就穿过公路向山上他的家爬去。
    德志心想,宫支书在恐吓我了。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不给余款,就别想验收项目,不能验收项目,就不算德志的功劳,就可能要挨批,可能减分,降工资,且永世不得翻身。
    德志觉得这事有点严重了,想想不对头,不能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承担责任。想到这里,他立马给尹懋和余哥打电话,说了村里的事情,他们表示明天赶到虎坡村来解围。
    德志心里忐忑,自己在城里长大,不懂农村的复杂,人心的险恶,利益集团的争斗,农村的淳朴、憨厚和善良的印象完全在德志的头脑里颠了个个儿,完全不是那回事了。如果说,良心还存在于世间的话,村干是完全排除在外,没有一丁点良心存留的。这是德志的观察,至于是否失于客观和公正,任凭人去说。
    德志遇到了难啃的“硬骨头”。他从事社会工作以来,遇到了狠毒的角色,虽说这余款自己有权力支配,但是,如果以村里名义争取来的项目,余款没有用在本村的项目上,反而给别的村造福,本村的人肯定有点不好想。村干完全有理由认为基金会出尔反尔,不遵守诺言,给外人一个不好的印象,却不管基金会有权支配余款这件事了。
    一宿无话,德志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晚上辗转反侧,弄到深夜,才逐渐睡去。
    次日上午,尹懋和余哥赶到虎坡村,见到了德志。他俩从魏村赶到虎坡村,路途遥远,看起来在地图上很近,因着要翻山越岭,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赶路,他俩能在上午赶到村里,已是奇迹。看来,归州的项目的确不是一个人的,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大项目,还是小项目,都不是个人的事,但在决定谁具体负责的时候,就不是集体的事,而是某个人的事了。
    德志初步向他俩介绍了情况,说:“目前,宫支书咬着要那余款,我告诉他,余款还用在归州境内,用到别的更需要的村,宫不干,说我们不守约定,应当把余款付给虎坡村。”
    尹懋说:“他不了解合同条款的具体含义。总之,不需要跟他多讲废话,我们现在就去找他谈谈。看他是什么态度,从昨天到今天,态度有没有改变。”
    德志没有表示反对,只是觉得现在找他,他会更硬,认为是我们有事求他,他越发骄傲得不得了,更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了。想到这里,德志说:“你们看着办吧。我觉得意义不大,宫支书是个很难啃的骨头,你们去只怕要碰壁。”
    尹懋说:“碰壁还是要碰一碰的,我先打个电话问问再说。”
    他一边说,一边拨通了宫支书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很刺耳,尹懋拿着手机,德志听不清楚宫支书在里面说什么。
    尹懋说:“可以去谈一谈,但是,只容许我和余哥去谈,他现在不想见你。”
    德志弄不清楚,怎么把宫支书得罪了,难道就是因为他的门牙在德志这里掉的吗?可能不是,即便他不来德志住处,他的门牙也保不住,经不起太多的腐蚀了。烟熏酒泡的,还有积年累月的茶垢,还有水源周边的农田,农药化肥的渗透,污染了水源,饮用了这些被污染的水,对牙齿的损害进一步扩大。好在,宫支书还有一条命,不知道他因着掉了门牙,会不会想不开去自杀呢?这个事情谁都不清楚。既然宫支书不想见德志,德志也不想去。
    德志说:“好吧。你们去吧。是好,是坏,都得扛着。万一不行,晚上开会,看他请来的副乡长怎么说了。”
    尹懋说:“他要请副乡长吗?”
    德志说:“肯定要请。他们政府那一套,我已经熟悉了。有了副乡长,他就可以拿政府压我们,让我们屈服,听命于他,留住余款,不拿走,万一成功,副乡长肯定会分一杯羹的。”
    尹懋说:“真邪乎了。想不到他们如此阴险。”
    余哥说:“走吧,我们先探一探他的口气再说,争取不让他们占我们的便宜。”
    德志留守家中,他俩爬山去宫支书家。尹懋走过小路,比较近一些,穿过竹林,就是宫支书家。宫支书正看电视,播放的是新闻节目。他看到余哥远远地走来,立马起身,向余哥打招呼,顺便也和尹懋点头示意。
    余哥在宫支书面前像奴才,什么都听,承诺了很多东西,宫支书都一一记着,指望以后得以兑现的,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德志被派来监管这个村,却将余哥调走,监管魏村。余哥的承诺成为悬案,当德志来了之后,宫支书就以前任的承诺为突破口,加大对德志的攻势。
    宫支书看到没有德志来,很高兴,觉得自己得胜了,自己说的话没有落空。
    宫支书说:“你们的姚先生想拿走属于虎坡村的项目款,真的不像话,我们的钱,怎么能拿到别的村呢?难道说我们辛苦争取来的资金,是给别人的吗啊?”
    尹懋说:“这个我们都清楚了。请宫支书明白一件事,就是说,我们来您村做项目,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的。您村的项目验收不验收,和我们的工资没有任何关系,该拿多少就拿多少,丝毫不会因为您不配合老外来验收,您就以为可以掐住我们了,那是错的,根本没用。”
    宫支书低了头,像在想些什么。
    余哥说:“您也不用想那么多。合同上写着,我们有权调剂资金的用途。要知道,我们与县政府也签了合同,合同内容是说,我们有权将资金用在归州境内任何一个村庄。”
    宫支书见余哥说话,就说:“余先生,要是你在我村不被调走,那有多好哇!我们合作愉快,大家都能得到好处。没想到姚先生是个很讲原则的人,简直是个方脑壳,不懂变通,又不是你私人的钱,干嘛看得那么金贵呢?钱在哪里都是用,都是做好事,为什么就不能让我们过得好一些呢?”
    尹懋说:“姚先生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他有他的处理事情的原则和方法。他不打算继续在您村投资,我们没意见,因姚先生是主管,我们不能越权。”
    阐明这些观点后,尹懋和余哥回到德志房里,简单地向德志说了一下会见的情况。
    晚上,乡长果然穿着布鞋,从沿渡河来到村里,这次开会就在德志的住处。饮水项目的管委会、村委会、水管站和基金会各代表,齐聚一堂,开始了大辩论。
    唐睿技术员在场,他说:“这个预算和决算我都参与了的。可能没算准,惹了这么多麻烦。我小时候得过脑膜炎,可能有些后遗症,反应慢,计算失误也是有的。”
    副乡长说:“是啊!有情可原,有情可原,唐技术员在村里工作,既辛苦、又受气,真的不应该!我们应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管理,让好事办好。”
    尹懋说:“我们机构怎么说也是国际机构,很有影响,在村里实施水利项目,需要健康的、聪明的、技术过硬的人才,不需要蠢才,更不能给我们派一个病人或者傻子来给我们作技术指导,和预决算的事情。”
    唐睿没有了话说,毕竟,他从水管商那里得到了回扣和好处,再多说,真的没意思了。
    

第139章 没有硝烟
 
    唐睿自曝曾得过脑膜炎,看来,尹懋的语言具有相当的杀伤力,唐睿已经彻底丧失阵地,被尹懋俘虏。
    尹懋接着说:“堂堂一个丘湾乡,基层人民政府,竟然没有人才,找一个病人来应付国际机构,这个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贾次山黑着脸皮,拉长着脸,不快不慢地说:“我觉得姚先生大原则,太无情,对虎坡村人民群众不喜欢,在应付差事。如果余先生在虎坡村监管项目就好了。”
    德志不说话,他心想,尹懋和余哥肯来虎坡村,一定是请示了大姨妈齐老师和刘小姐,否则肯定不会来。余哥在虎坡村撒下许多承诺的种子,现在这些种子已经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了,宫支书为首的村委会拿着这些承诺当令箭,指挥德志干什么不干什么,德志概不承认,结果就出了问题。村委会一班子,不把德志当回事,集体攻击德志。德志不怕,但为了证明这个过程,证明自己的清白,让那两个家伙过来,听听他们怎么说,免得尹懋和余哥背地里瞎猜疑,在领导面前打小报告,让德志浑身是口,也说不清楚。
    余哥说:“你们说的不对,我在你们村里,比姚先生还要讲原则。按照合同,用不完的钱,我们有权拿走,这些钱是爱心人士捐赠,是要帮助那些确实困难的群众自愿投工的地方去。你们村有资源,将来肯定要完善所有的饮水系统的。”
    宫支书说:“贾主任,他们不是政府干部,到我们村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来的,他们做不好,也不会扣工资。做得好,也不会发奖金。”
    贾次山说:“那真没意思,还不如干别的。守在深山里面,消息闭塞,思想落后,既然没任务,也没奖金,干嘛还要那么认真,把钱挪走呢?”
    尹懋说:“我们不图名,不图利,奉献青春,牺牲照顾家人的时间,来到大山里,目的就是凭着爱心和良心做事。”
    宫支哈哈一笑,说:“你少来这一套,我还不清楚你吗?一看,你就是一个贪得无厌的故作清高的人。”
    尹懋黑了脸,争辩道:“宫支书,说话请注意用词,你要对你讲的话负责。”
    宫支书丝毫没有胆怯,他说:“我说了这么了。你比姚先生要阴险多了。你和余先生一起,想整垮姚先生,自己当老大,别忘了,姚先生是大学生,有文化,离开这个机构,他会活得更潇洒。你们俩根本整不垮他的。”
    德志想,这是在使用离间计,想分化德志和余哥尹懋,他们好趁虚而入。
    德志说:“我在机构做的时间不长,还不到三年。尹先生是老社工了,很有工作经验。他来巴东,到虎坡村,是来帮我的,正因为我不行,领导才安排人来帮我。如果我行的话,就不用帮手了。”
    副乡长说:“那么说,村里的账目没有问题了。争来争去的,我还搞不清你们基金会为什么要把余款撤走呢,到底是怎么回事?”
    德志说:“是这样的情况。我们怀疑村里存在一些账目混乱的问题,需要查账。列明开支,公布于众,让群众监督,知道善款的具体用途,我们也好向办公室交代,否则,再继续投资,肯定漏洞越来越大,到时候就没办法向捐款人交代了。”
    副乡长说:“那么,谁在管理这个项目的账目呢?”
    贾新意说:“是我。”
    宫支书说:“那你把账目公布一下吧。”
    接着,贾新意开始公布账目。什么拉砖的费用,吃饭的费用,转钢筋的费用,买香烟的费用,买酒的费用太多了,这些费用在政府官员看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但是,对于德志来说,每一笔费用都觉得扎心,根本是不可能报销的。在捐款人那里,无论如何都通过不了的。
    副乡长说:“该报的还是要报,这是虎坡村,以及整个乡各个村都存在的现实情况,凭一个两个人无法改变。费用已经发生,我看就不用追究了。”
    尹懋说:“这些账目为什么不敢公开,我想,村民那里都通过不了。为什么要支出这些费用?跟谁说过了?”
    贾新意说:“这些账目都是经过宫支书的。”
    宫支书说:“是吗?我想想。”
    德志清楚知道,宫支书肯定在酒后答应了贾新意的请求的,且贾新意肯定给了宫支书好处,否则没有那么容易开支了或者根本没开支这些钱。贾新意的房子是树立起来了,儿子结婚有了一套新房,拿基金会捐赠的东西,比如钢筋、水泥、水管等物资回家建房,几乎是公开的秘密。这个帐怎么算?宫支书也容许吗?
    尹懋说:“到底能不能报销,我不敢表态,这个要拿到办公室讨论后才能决定。”
    贾次山说:“那么麻烦!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直说,不要绕圈子,扯白话,我喜欢直来直去,能行今天就给个准话,不能也说明白,我们再做打算。”
    德志说:“不能。这些费用不能报销。即便有余款,也不能报销。这些费用都是高消费,不是直接用于水利项目中的,还有,消费的时候,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不在场,没人证明,不能采信。”
    贾明珠说:“我在现场。”
    德志心想,这贾明珠是贾新意的亲戚,贾明珠是管委会主任,他能证明贾新意花了这些钱,其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贾明珠也分得了一杯羹,否则,他也不会那么卖力地为贾新意辩护。这里的情况就复杂了。
    刘小姐一直让前线工作人员在村里选拔任用管委会,现在看来,选拔成立管委会,只适合在长期项目中使用。像在虎坡村实行管委会制度,时间只有一年时间,肯定缺少了解,流于形式,选出来的都是村委会幕后操作的,群众还是被蒙在鼓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有这么个组织。
    刘小姐和齐老师在办公室里坐在那里空想,在中国内地,在基层村里,想实行民主,非常困难。偏远山村,人们的思想仿佛还在特殊时期中,除了外出打工回来的人,有些新潮以外,从干部到群众,都抱着人治的思想,对村干膜拜,不重视自己的民主权力。贾新意为了当村主任,拿白酒在村组里拉选票,结果,村主任还是没当上,但文书和会计的位置还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老主任贾次山人老根多,关系复杂,他说话,听起来是为了广大村民,开会时的发言很振奋人心,让大多数村民都受到迷惑,容易被他牵着鼻子走。实际上,他说一套做一套,还是自私自利,凡事都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小集体的利益。
    贾次山比贾新意稍微公道一些,私心没有贾新意那么重,那么裸,群众在选主任的时候,还是把票投给了贾次山。群众喝了贾新意的酒,选的不是他,而是贾次山,贾新意也高兴,因为贾次山和贾新意住得不远,两人的利益均沾,二人都心照不宣,好处均分,甚至排除了宫支书。
    宫支书常被贾新意算计,因为公章在贾新意手里,开证明等等需要加盖村公章的那些事,都是贾新意亲自来做,当然,村民为了得到证明,有些村民就自觉地买了香烟或者好酒,送给贾新意,如果没有没有什么意思表示,贾新意就不给盖章,或者拖着,推诿卸责,许多人都了解到贾新意好这一口,一般去找他办事,不会空着手去。贾新意贪心甚重,大小通吃,只要有东西孝敬,开证明就不在话下。分得的好处,他主要供给贾次山。还有多的,就给宫支书意思意思。宫支书也风闻此事,也没办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只要大权还在自己手里,就不怕猴子大闹天宫。
    贾家坡和宫家梁子的人们中间姓贾的居多。姓宫的少,宫支书能当支书,全靠县里有人,即便这样,他在村里当官还是如履薄冰,村里的贾家,面和心不合,给了宫家有利条件,让宫家稳坐一把手的位置,给宫家多少都带来一些利益。
    副乡长说:“今天的会到此为止了。我看也没什么进展,只是希望基金会的同志好好向办公室汇报,多体会基层工作的难度,体会让马长得好又不给马儿吃饱的窘境,争取将余款用在虎坡村。”
    宫支书说:“这些账目明细,等贾新意整理完了之后,给各位先生一份,带回去讨论,副乡长的话已经说到位了,我就不再啰嗦。现在宣布散会。”
    大家纷纷起立,走出去,外面起了大风,德志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凉意。看来,秋天快要来了。
    贾新意最后走,他对德志说:“你不要太死板了。睁只眼闭只眼,放过我一把,大家都有好处。你在基金会拿的钱不多吧,一丁点吧,我随便弄一笔,就让你一年都吃不完。”
    德志笑了笑,说:“你跟尹懋和余哥说吧。”
    贾新意说:“你毕竟是大学生,从城里来的,不懂农村。你看他们俩,哪一个有你正派?他俩在说风凉话呢,你听不出来?他俩没有监管这个村,弄不到钱,也不想让你弄到钱,你傻呀,还不明白啊?他俩在魏家村,一定非常廉洁吗?骗人的啦。你现在被他俩给算计了,你知道吗?不要相信他俩,他俩不是好东西。你看吧,到时候,吃亏的还是你,因为你有文化,功高盖主,一定遭人嫉恨,领导肯定要压制你,排挤你,叫你不得好过。他俩不但没事不说,而且最后落个力挽狂澜的功臣。不信的话,咱们骑着毛驴看戏本,走着瞧!”
    德志听了他说的一席话,愣在了那里。
    

第140章 搬家到坡
 
    德志万万没想到,村会计贾新意如此说尹懋和余哥,简直把他俩说得一无是处,不知道是什么居心。但是,德志是个耳朵根软的人,又不想把人往坏处想,对他的话,还是将信将疑。
    德志心里很清楚,如果这件事不处理好,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分数,也就是说将来在年终评估的时候,将会扣分,扣分的意义就是,扣钱,本来想通过这个项目受到表扬,将来得到领导的赏识,加工资,拉开和其他同事的距离,显得读书多,有前途,总比不读书混日子要强得多。
    可是,想法很好,结果却不像想象那样,美好的梦迟早会被惊醒,这个想好不得好的时代,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在虎坡村,贾新意代表了村委会,他认为贪腐是正常的,最稀松平常的事,在德志眼里,却是十恶不赦,不能容忍。
    贾新意阅人无数,和各样的人打过交道,没想到,阵脚先从德志基金会内部开始乱起来。真的没想到,在德志孤军奋战的时候,尹懋和余哥会从中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他们反正隔岸观火,烧不着自己,反而得了救人的美名。一方面在领导那里邀功请赏,一方面在德志面前装好人,两全其美,岂不快哉?
    贾新意想通过做假账来贿赂德志,德志偏不买他的帐,非要硬到底不可,问题出在德志的良心太强大,已经不容许他去犯罪,想通过项目来发财。不说发财,就连这个罪恶的念头都是一闪即过的,不容许在头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德志要的是内心的平安。在尹懋和余哥看来,经历了特殊时期,人心多少都受到过刺激,有些变化,也在情理之中。人性的险恶,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显得更为张扬,基本发挥到了极致。
    这个尔虞我诈的遗毒还在侵害着人们的心,久久不容易根治和康复。尹懋和余哥把十年的青春献给了社会,被迫中止了学校生活,现在完全把责任推给了别人,看人都不一般,带着敌意,只有经历了同时代的受害人,才会在现今想办法去害人。德志很清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是很有必要,很有道理的。
    现在,尹懋和余哥把矛头指向德志,原因是德志很宽厚,很好说话,不在背后告状,不会讨好卖乖,在领导面前也不争宠,给德志交往,很有安全感。问题在于,尹懋和余哥为了更加讨得领导的欢心,就要编织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来向领导效忠,冰释领导对自己的怀疑。
    尹懋肯定有被其他同事告状的经历,因此,常常存着戒备之心,处处防范其他的进攻和伤害,目的想保护自己,有时候保护得太过了,就要不惜牺牲其他同事的利益了,哪怕中伤也无所谓,了不起到时候就说举报不够具体就行,或者说有失误也行。后路好找,也好退,让同事受损,自己得好处,是人的自私的表现。但是,自私已经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事实。
    这个自私的罪性,如同是吸毒成瘾的人,不容易戒掉,自私落在黑暗的土壤中,就会生根发芽,将来会结出毒果,害人害己,可是,人们往往置之度外,没把自私当回事。人人都自私,不讲奉献,动不动都要钱,人与人之间缺少爱,这个社会和这个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充满更多的不法的事,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危险。
    德志没有答应贾新意的提议,为了避免怀疑,德志进了屋,看见尹懋和余哥正在说笑,德志不由自主地想起刚才贾新意说的话,真的怀疑他俩真是踩着同事的肩膀往上爬的人,而且是只要有机会接触到项目款,就极有可能会染指铜臭,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的,好中饱私囊,德志遇到虎坡村这些非常复杂的人,和他们打交道,随时随地要注意他们的算计。凭着德志目前的水准,完全无法在他们面前占优势。
    尹懋和余哥见了德志,就问:“刚才贾会计在跟你说什么?鬼鬼祟祟的,你们想干嘛?”
    德志说:“没想干嘛,贾会计跟我说,尹先生和余先生都很精明,找他们帮忙肯定没错。”
    尹懋和余哥听了,很高兴。一宿无话。
    天亮后,尹懋说:“今天要回城了。”
    德志问:“怎么了?”
    余哥说:“房租到期了,人家不想续租给我们了。我们要自己找房子。”
    德志说:“好啊!”
    余哥正准备做早餐,就听到外面有车下来,听车的声音像是面包车,等车走近了再看,是每天从沿渡河过来的中巴车,时间基本在8点左右,上下左右错不了几分钟,这个诚信是多年形成的,德志每天都能听到或看到这辆车如期而至,山里人经营客运,这一保证还是有的。
    三人没吃早饭,就上了车,到九点半的时候,车才到小城县城,德志好久没吃到小城的名吃荷渣了,才开始来小城吃这小吃,不习惯,吃的次数多了,就逐渐爱上了这东西。
    荷渣是用黄豆磨成粉末,然后加上青菜碎叶、瘦肉末或者随自己的喜爱,加东西在里面,有点类似豆浆,但比豆浆内容更丰富,北方人在吃的方面比较南方起来,不算讲究,南方人很讲究吃的精致,吃出味儿来。荷渣有稀有稠,稀的可见人影,乳白色的汤水,碗上面漂着细碎的青菜叶,稠的里面往往加了瘦肉末,共同点是都没有加盐,平淡中透着清香,润滑的口感,留下比较持久的回味。
    小城的馒头或者包子,面皮不是特别白,这样的,才让人放心。小城是山区,因为日照、气温或者土壤的关系,小麦长得不算好,不是以小麦而出名,有些局部地区,出产了小麦,可惜磨出的粉、做出来的馒头或者包子,都不是完全白,猛一看,还真没有食欲。不过,小城人从外地引进来面粉,算是解决了面的色泽问题。
    吃完早餐,三人回到宿舍,坐下来商量搬家的事,大家决定先去找房子。德志跟圆脸打电话,问:“附近有没有房子可以租?在西坡的房子到期了,房主不打算继续租给我们。他想用房,给儿子结婚用。”
    圆脸说:“我知道了。我知道在白坡有房子出租,你要是想租,可以去看看。我马上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