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想口袋(天天)-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之后,唐信自己沉默了半天。

    米国作为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不是没理由的。

    甚至可以说,米国统治着人类的天空。

    这也不光是因为米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战机,而在大气层之外,卫星武器系统方面,米国更是有着其他国家相距甚远的实力。

    大家都等着唐信一次性说完,然后再讨论。

    唐信翻过下一页,屏幕上出现了一间公司的图像。

    “这是位于米国西雅图一间名叫行星资源的公司,它成立于三年前,从建立那天开始,他们便在研究运载航天器,我今天的想法,我可以坦诚告诉你们,不是我突然看看天空灵光一闪想到的,正是这间公司的给了我启发,这间公司的目的,就是打造能够运载货物的航天器,开发宇宙资源,但到目前,还没有成果。我要收购这间公司,有了他们的科研基础,会让我们事半功倍。为了说服你们,我先告诉你们我们的风险与利益,风险的话,大家都清楚,这是一项绝对烧钱的投资,但如果成功,近地行星有近万颗,假设一颗直径为500米的富含铂矿小行星,其开采价值是多少?三万亿美金!”

    嘶!

    会议室内不少人倒吸冷气。

    谈科幻,他们有点儿麻木,一提钱,立马醒了神!

    马克思《资本论》中说:“资本家有50%利润;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敢不敢冒险,其实不是胆量在做决定因素,被胆量所怂恿的,那是头脑发热。

    一颗小行星就有三万亿美金的价值!

    近地行星近万颗,不说10%是有价值的。哪怕就是1%的行星有价值,那么,就差不多是一百颗行星,三万亿美金乘以一百。。。。。。

    会议室的人清一色呆若木鸡。

    回过神后,唐潇热血沸腾,前段时间历练出的淡定消散无形,他兴奋地问道:“叔。那投资需要多少?”

    “等等。”

    董赋才内心沉寂已久的热血好似再次沸腾,但他还是非常冷静。

    “先别说投资的事情,唐信。你先说说这个操作过程,小行星有丰富的矿物资源,但是你不可能雇佣矿工穿着宇航服背着氧气瓶去外星挖矿吧?”

    董赋才这个问题令在座所有人哄然大笑。

    大家情不自禁在脑海中幻想着矿工那般衣着在小行星上挖矿。这场景应该去拍喜剧。。。。。。

    唐信也笑得前仰后合,等他好不容易止住笑声,何嫣抿嘴极力忍着笑给他递了杯水。

    唐信喝口水润润嗓子,无奈地说道:“我滴神,当然不可能了。就算我们有条件,也得有人敢接这份挖矿的活儿啊,光是培养一个宇航员就要多少钱?何况你要培养一个太空矿工。。。。。。”

    “哈哈哈哈。。。。。。”

    会议室内的人快笑岔气了!

    “言归正传,言归正传。”

    唐信压手示意,好不容易让大家止住笑声。

    一想到唐信抛出的主题是一项利润可谓旷古烁今的投资,大家想笑也笑不出来了。反而是紧张与兴奋,还掺杂着期待!

    有了美妙的前景,大家自然期望唐信的计划是可以实现的,当然,还是要理性去对待。

    “要开发近地行星的资源。不是靠人上去,而是靠机器,换言之,这项计划的重点,是航天器!第一,要有合乎需求的航天器。并且是大量的。第二,要有详细且针对性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登陆近地行星或者说探测近地行星的路线!董赋才,你刚才的问题,我简单地回答你,大致上是因情况而异,小型的近地行星,可以通过航天器进行收纳,运回地球,大型的,则需要多数航天器登陆行星进行钻井开掘,甚至是爆破分割,然后分批运回来。这就是这项计划的大致运作模式。”

    唐信说完之后,众人开始相互讨论。

    杜承啸就扭头去问蒋俊:“靠谱吗?”

    蒋俊面露苦笑,低声道:“听着悬!”

    陈逍像是个局外人,仍旧开心地笑着,朗声问:“唐信,你刚才也说了,航天技术,最发达的是米国,你说我们要是开展这样的计划,技术领域内是一穷二白,航天器要是简单,那每个国家都在天上飞了!呵,你说收购个公司,人家肯定不会给你技术,这是人家的优势,同时也受到武器禁运的政策压制,航天技术应该也纳入在这样的条例内吧?”

    唐信认同地说道:“我也没指望能收购个公司就把技术搞到手,如果这样可以,那米国就完全没有优势存在了。我收购这间公司,最主要是希望得到他们研究登陆行星的路线计划,这样的计划需要长期观察太空行星位置才行,这些信息资料的价值无与伦比。”

    “那技术呢?我们要造航天器,难道从头开始?那估计等我们成功,外星矿产也差不多被挖光了。”

    陈逍今天真是开心,能如此开怀一乐,早上坐飞机舟车劳顿也值了。

    有了陈逍这番发问,不少人都冷静下来,关键的还是技术,没有技术打造航天器,一切设想都是白搭。

    而这样的技术,还要超越如今的世界水平才行!

    众人凝望唐信,而他沉默,好似被难住了一般。

    但是没过多久,唐信轻声道:“其实我没打算单干,从技术,资金,人力,加上政策与资源方面的考量,我是打算找官方合作的。”

    了解唐信的人都露出几分惊讶之色。

    找人合作?

    唐信每一个亲自主持的大项目,主动找人合作,恐怕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见众人沉默,唐信微微出神地说道:“我们总是把华夏地大物博挂在嘴边,可事实呢?我们的人口也不少,巨大的消耗使得资源迅速匮乏,单说矿物资源,十年内,就会有超过十种矿产陷入极度稀缺的局面,二十年后,不敢想象,矿物资源引发国际社会暗流汹涌已屡见不鲜,我想和官方合作的重要一点,也是希望我们能够通力合作给华夏的未来提供保障,起码,我们在矿物进出口谈判上不用再看澳洲,再看南美的脸色,更要避免把这份负担强加在老百姓身上。”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算账,主次,疯了吧!

    唐信的话令其他董事们面色凝重。

    短暂的沉默之后,董赋才欣慰地笑道:“我支持。”

    刘宝丰瞄了眼董赋才,心道:还是你了解他。

    也许现在的宏信集团在航天技术领域内是门外汉,与官方合作是一条捷径,可这并不是宏信集团的唯一选择,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他们想,拿出魄力与耐心,想要拥有绝对自主权的航天事业,并非丝毫可能都没有。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向来不以成为后人坐享其成为目标,这个项目任重道远阻力重重,但我认为有挑战,有难度的事情,正是我们所擅长的。”

    白邺宇轻声道。

    他的话得到旁人的认可,唐信同样深以为然。

    如果奢求在事业进取之路上每样成就都是现成的,那么这份成功与意义,会大打折扣。

    宏信集团现如今整体组织结构已经成为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医药,金融,地产等支柱产业每年有巨大的收入。

    通过风投公司扶持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也不单单是提供资金支持,还包括管理运作的经验交流。

    白和医院收益不乐观,并非效率低,相反,每个季度的报告中,白和医院的业务都在大幅度增长,在业内有口皆碑,但收费标准却是低于平均水平。

    宏信集团是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先独善其身。再考虑兼济天下,全部涉及产业有五百多万员工,他们享受的住房福利与医疗待遇,都是外界所羡慕的,到目前为止,宏信集团能让五百多万人安居乐业,已经是个不小的成就。但这也仅仅是个开始。

    天海在过去三年多中的改变有目共睹,飞速发展离不开宏信集团总部落户天海的缘故,今年天海的生产总值将超过博宁。同时税收方面天海也俨然当上了省内龙头,这样的良性循环,其影响力会覆盖整个城市以及辐射周边。

    天海市的财政收入除了交纳给上级之外。每年有宽裕的财政预算,这一届市领导班子有条件大展拳脚,相较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交通便利,内陆城市的发展潜力反而更大,造桥修路是老生常谈,城市美化便民基础设施,也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整个城市的环境与风气。

    “我们姑且当现在决定去做这个项目,那么我们现在遇到的难题是三方面, 第 538 章 团的ceo是董赋才兼任的,他对整个集团的账目是一清二楚,他便说道:“资金方面。流动资金我们现在有一千亿美金,如果要开展这项计划,其他地方财政紧缩,最大限度也只是能够拿出一万亿人民币,你觉得这够吗?”

    唐信不乐观地摇摇头,说:“单一的航天器。只供发射去外太空作为探测所用,也许五亿到五十亿美金之间就是成本,可是要考虑建设航天器的发射平台,打造不同功能的航天器,有的是探测所用,有的载货之用,有的则是钻井挖掘之用,也必须准备有爆破用途的,而且数量绝对是庞大的,假设平均每个航天器的成本是三十亿美金,那么我们的一万亿人民币也就是一千五百亿美金左右,这才只能打造五十个航天器而已,我们要把小行星收纳,要运货回来,我想少说也需要一百个,而这还是一个很勉强的数字。”

    众人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先前心里那道三万亿美金乘以一百的算术题被抛之脑后。

    这螃蟹不容易吃,硬要下筷子搞不好就塞了一口大便。。。。。。

    “假设,我说假设,我们与官方合作,那么,唐信,你觉得官方有可能拿出超过一年gdp总值5%的钱来搞这个计划吗?”

    蒋俊忧心忡忡地说道。

    还是不靠谱啊。

    唐信认真地纠正他的观点,说:“如果让官方一年掏出一万亿人民币来搞这个计划,那不现实,我们也不可能在一年之内把一万亿人民币烧完,这是一项长远的计划,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先不谈外部,先把我们自家的账本算一算。”

    他这番话说完,刘宝丰和其他人若有所思地望了眼杜承啸。

    此时后知后觉地明白了先前杜承啸那声叹息的含义。

    算账其实就是两个方面,收入和支出,唐信先前已经说了未来集团为了服务这个项目,其他产业要财政紧缩,但刘宝丰就 第 538 章 团有今天的规模与影响,普通员工这个群体才是中流砥柱,事分轻重缓急,这项福利政策,要摆在 第 538 章 团成立时就达成的协议,去年夏天集团成立,他们年底的分红只能算一般,而今年的分红要在下个月底才有总结报告出来,可想而知,今年他们在医药,在金融,在地产,在风投等等方面的盈利数字会是一个天文数字,集团从两千亿人民币的资产规模暴涨七八倍,唐信私人财产就会有超过一千亿人民币的收入,其他股东总和的私人财富收入,比他还少一点点。

    这一千多亿分红就这样不要了?

    何嫣轻声咳嗽两声,然后给唐信面前空空的水杯倒八分满的水,轻声说道:“董事长,别冲动。”

    她真怕唐信是脑子一热脱口而出,话一出口想收回来下不来台,会议室内鸦雀无声,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唐信究竟放弃了什么。

    唐信坐了下来,拿起杯子喝口水,看了眼何嫣,对方正给他打眼色,大致意思他明白:好好想一想,别急着下决定。

    唐信莫名其妙地问道:“我要那么多钱干嘛?放银行也是贬值,还要头疼如何理财,我有公司的股份就够了。”

    何嫣微微张着嘴巴,那动人的唇瓣露出洁白的牙齿,还隐隐可见诱人的小丁香,这幅呆呆的模样,令唐信发觉有几分另类的美感。

    “哈哈哈,唐信,我真服了!行,你这么潇洒,我也不能小气,不就是一百多亿人民币的分红吗?我也不要了,拿走,给集团添砖加瓦。”

    刘宝丰哈哈大笑,不知为何,他和媳妇儿秦清搬来天海居住后,前段时间两口子关上门在床上还真讨论过集团今年分红的事情,刘宝丰怎么算都能有至少一百亿人民币的分红,当时和秦清构想着这钱怎么花,幻想着未来会如何美妙,可是这一刻,当他决定和唐信一样放弃分红,拿来给集团作为住房福利计划的预算时,他真是感觉到了浑身俱爽!说不出的舒坦!

    大概这样的决定,令他油然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魄力提升!

    别说那些捐了多少亿美金的企业家,多多少少是有点儿想赚个名垂青史的美名。

    可他刘宝丰把自己的钱送出去,一点儿名利都赚不到!

    好处是集团员工在享,他们感恩也只是对宏信集团,并非刘宝丰本人。

    “要那么多钱干嘛?呵呵,这个问题好像很单纯,无数人挂在嘴边过,可大多是为了掩饰没钱的窘迫。唐信,你下次有这样的机会,能不能提前给我打个招呼,让我来挑头,出这个风头?我虽然分红不多,但拿出来也不心疼,年终的时候,我只要一朵挂在胸前的大红花!”

    陈逍笑容可掬地说道。

    会议室墙边坐着的那些管理层经理级以上的职员,全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们的老板们。

    这些人是不是脑子都有病?疯了吧!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困惑,割舍,小人心

    唐信只是做了一个私人决定,他放弃自己的分红,这是他的个人选择。

    但是,却得到了一呼百应的效果!

    刘宝丰,杜承啸,陈逍,白邺宇,董赋才,蒋俊,邱强,七个人随后表态也放弃分红,拿来给集团住房福利增加预算。

    贺天赐在家陪老婆没来,行政决议贺天赐也从来不参与,但这个决定事后他得知,打电话来表态他那1%股份的分红,是超过十亿人民币的钱,他不要了!

    十个股东就剩下冯家的冯凌希。

    他瞠目结舌地看着众人相继表态,他这要是不随大流也说放弃分红,恐怕有点儿掉队的意思。

    但那毕竟是几十亿的人民币!

    他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呵呵,不就是几十亿嘛,我冯家也全部拿出来给集团做贡献。”

    他显然是有些勉强,同时心里十分不自在。

    宏信集团这个平台大有可为,他年纪轻轻气冲斗牛,正想在这个舞台上大展拳脚,甚至都做好了不少商业计划,就等着年终股东大会在展望新一年时拿出来,不求大放异彩,只愿自己能让这些人高看一眼。

    他的这些计划里,重头戏就是他以前创业的本行,网络,他希望通过宏信集团的平台打造出一个世界顶级的品牌,譬如谷歌,亚马逊,ace波ok。

    现在唐信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他的那些“宏伟”计划已经宣告胎死腹中。

    唐信自然瞧出了冯凌希的勉强。但他也不挑明,更不会虚伪地让他把话收回去。

    他心里是有点儿恶趣味的,自己不当守财奴,看别人也上了他的贼船,免不了一番窃喜得意。

    他们在这番表态中谈笑风生洒脱大方,可墙边坐着的职员们都傻了眼。

    乔正茂和曾小龙有点儿没心没肺,看热闹不怕事大。甚至就差高喊着让这些华夏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群体把家产捐个一干二净!

    就连何嫣都满面疑惑地来回观察董事会成员们的神色,除了冯凌希表里不一外,其他人真是展现出了风轻云淡的姿态。一掷千金面不改色,这加起来,他们少说也拿出了近两千亿人民币的资金提供给集团住房福利计划。

    唐信发现了她迷茫的神色。在桌底下轻轻拍拍她的大腿,何嫣回过神来望向唐信,对方轻声朝她说道:“现在,你不要试图找答案,这会与你心中的观念产生矛盾,有一天,你会自然而然明白的。”

    何嫣打消心中的困惑,不再去思考这个问题。

    她现在当然无法理解唐信他们的心境,她为唐信工作已经整整三年,这三年中她没有一丝倦怠。天天与时间赛跑发奋图强,第一年过去后,她站稳脚跟能够自给自足,第二年,她有房有车生活小康。现在第三个年头过去了,她已经有了小富婆的资本。

    可她的价值观还是无法从金钱的牢笼中挣脱出来。

    钱这个王八蛋还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

    唐信他们则大多已经不在意金钱数字的多少,注意力的重心好似返璞归真回到了事业本质层面。

    哪怕唐信他们这些人没有一分钱的私人存款,真要用钱时,随随便便把旗下上市公司的股份出售0。1%,都会是一笔天文数字的财富。

    所以他们有资本洒脱。有底气满不在乎,这与极少数人生性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有着本质不同,是这些人在追求上的一种升华。

    “这下,二十年万亿福利住房计划一下子好像轻松了不少,呵呵。”

    邱强微笑着说道。

    之前他们做这项计划,财政预算是从盈利里面出,今年等同公司不分红了,并且指定将这部分的金钱投入到这项计划中,那么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风雅集团方面呢?”

    天盛地产维持在现在的规模,唐信已经觉得可以满足了,再大,反而会变得危险,也要承担市场更大的风险。

    白邺宇想了想后说道:“我们在金融市场的经营策略一直都是滚雪球,多元化分散投资,只有重大机遇出现时才会冒险孤注一掷,眼下风雅集团也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我们要研究新的投资商品,就要有更多的专业团队,贸然投资风险太大,就保持现在的状况吧,每个季度风雅集团会比往年同期更多的盈利收入拿来给总部支援新项目。”

    白邺宇把风雅集团目前的状况简单做了介绍。

    唐信作为董事长,他一贯作风是对旗下子公司进行“放养”。

    他不参与子公司的行政决策与管理,而风雅集团在壮大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把盈利部分交给总部,而是继续投资,让钱在金融市场里面滚动。

    可诡谲莫测的金融市场,投资必须万分谨慎。

    投资股票就要调研上市公司的企业背景,财务与经营状况,还要从大方向上去分析行业前景,市场效益等等。

    期货也因不同商品,要去研究行业,收集全球信息!比如农副产品的期货商品,这价格波动不是一个国家封闭式的变动,而是受到全球市场的影响。

    外汇市场也一样,每个货币商品其背后根源还是国家经济与货币政策在做主导,金融大鳄做局往往十年难遇。

    风雅集团的瓶颈便在此处,他们分散投资,在不同金融市场持有不同类型的商品,就需要对应领域内的人才团队来长期跟踪,步子迈得快,有时容易扯着蛋,现在也正好是时候停下脚步,巩固成果,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现有的项目上。注重新型团队的成长,打造精英队伍。

    天盛地产与风雅集团在未来会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给总部提供资本,唐信将目光投向董赋才,对方轻声道:“我会通知萧总从明年开始提高风投标准,精益求精。”

    唐信点点头,四大支柱,除了医药行业在未来还需要投入。但实际上赚回来的钱不但能够弥补投入,而且还有丰厚的利润,只不过现在的决策是限制了其他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他望向了杜承啸。现在到了腾华集团身上。

    如果唐信没有新的计划,那么腾华集团在现在业科两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未来五年。十年,足够让他们一飞冲天,打造出媲美三星,日立,西门子等等企业的强势品牌,这不是痴人说梦。

    可是,这需要大量的投入,不单单是技术梯队人才这么简单。

    三星能够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名列电子行业的龙头,不光是技术因素,在技术上能与之抗衡甚至比它更优秀的企业不是没有。但是,三星偏偏就成为了世界五百强中前三十位里面唯一的主营电子设备的企业。

    米国的企业去哪里了?他们的电子产业为什么比不过棒子的三星,东瀛的日立?

    越是小国家的人,就越会主动的把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距离上。米国比棒子更接近南美,但是现在三星几乎垄断了南美的电子产业!

    二十年,三十年前,三星就已经开始了在南美的战略布局!也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东瀛更是如此,半个世纪以前,他们就在澳洲。在南美等地区,完成了各项资源的持续供需布局,所以,东瀛这个弹丸之地资源匮乏的国度,比华夏在矿物进口的谈判桌上更有话语权,因为东瀛半个世纪以前已经在为今天做准备。

    唐信不是不想腾华集团也打造出世界级品牌,但腾华集团现在仅仅是拥有电子产业里诸多技术中一项的优势,要完成包装设计,品牌创新等等整体塑造,就不光是元器件加工的问题,而在如今电子产业已经十分成熟的情况下,没有布局一说可谈,只有龙争虎斗,与人寸土必争,这将耗费的时间,难以估量。

    杜承啸也知道腾华集团如果要打造自家的品牌并非一路康庄大道,必然有许多困难要克服,而这都需要集团的鼎力支持,不光是财政上,还包括各个部门,在国内,在国际上的战略支持。

    但现在集团有了新的计划,姑且先当这项计划能够开展起来,那么其潜力价值,肯定是超过了把经营投资重心放在腾华集团身上的。

    杜承啸把私人情绪抛之脑后,唐信沉默了一段时间,似乎难以启齿,他便主动说道:“腾华集团在未来的时间里,会以业科两项新成果为重点,开展与国内企业的合作,我们在这方面会专心做好原材料的供应,在材质与加工方面以引领业内水平为目标,并以此为筹码,在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中取得最大利益。”

    他这一开口,沉寂的气氛又活跃起来。

    唐信在心中苦笑:我又小人了。

    他以己度人,不认为杜承啸会反对,但起码应该会有点儿小情绪,可他终究小看了杜承啸,对方以大局为重没有偏向自家打造的企业,与刘宝丰洒脱地割舍掉丰宝集团的气魄堪有一比。

    他这一开口,其他人便在以他的论调为基础上各抒己见。

    “这两项技术,我们要找国内最好的合作伙伴,而这样的战略合作我建议,在前期合同只能一年一签,在短期内看看市场效果,如果合作伙伴无能,达不到预期要求,他们无法让品牌优势发挥出来,那我们只能再找新的合作人,而签短期合同,也有利于我们在谈判桌上争取最大利益,一旦对方取得成功,就依赖于我们的供应,那么,我们在谈判中就占据了上风。”

    冯凌希终于说了非常有建设性的言语。

    众人相继点头,支持他的这个想法。

    唐信若有所思道:“让业科加快对这两项技术的应用开发,在这方面的投资不用减少,而且应该加大,因为我们多开发出一个领域的应用技术,就等于多打开了一条财路,到时候会有人上门来为我们的投入买单。”

    众人忽而又沉默下来,神情古怪地望向唐信。

    他不经意地说起了业科具体的工作规划,但是众人心头好奇的是:业科,现在群龙无首啊!

    “我看,业科是不是换个人去担任总工程师?”

    蒋俊皱着眉头说道。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任,旧怨,不速客

    宏信董事会除杜承啸之外九个人,与司徒炎鑫的关系可谓素未平生,有过接触仅仅是数面之缘,就算是唐信,也只不过与司徒炎鑫聊过两次天,剩下是工作上的接触。

    若不是唐信当初送了20%股份给司徒炎鑫,恐怕大家对这个人连一点印象都不会有。

    股份送给司徒炎鑫,是唐信想要长久绑住人才的一种方式,并不是私人关系友好的馈赠。

    眼下司徒炎鑫落网,业科需要有人来主持大局,蒋俊的提议合情合理。

    他们与司徒炎鑫非亲非故,对方的身份除了是给宏信打工之外,也就是合作伙伴而已。

    至于大家能够联想到有人针对司徒炎鑫或许是冲着宏信来的,可司徒炎鑫如果没有把柄被抓住的话,那他也落不到这般田地。

    关键是唐信的决定,毕竟这个人是唐信当初看上的,尽管是杜承啸推荐,但唐信不会推卸责任,他选中的人,他就要主动承担这方面出现的问题。

    “不论司徒炎鑫能否回到业科,业科如今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医药公司,是有必要让我们的人去主持大局。”

    唐信轻声说道,然后陷入了沉思。

    大家在等着他做决定。

    在场的董事心中,宏信是宏信,业科是业科,宏信拥有业科80%的股份,不管宏信在外面有多少控股的子公司,他们董事会这十个人才是一个核心集体。司徒炎鑫终究是个外人。

    现在业科有了科研成果,地位攀升,价值不可忽视,则让大家必须重视在业科的集团领导权。

    从前唐信是把业科彻底交给司徒炎鑫去管理,收购公司用了三十多亿,财政预算拨款了一百五十亿,现在开花结果。有必要对业科重新洗牌,完全掌控在自家的手中。

    唐信视线转移到了唐潇身上,对方精神一震肃容以待。

    “你去业科兼任行政总裁。有没有信心?”

    “有!”

    唐潇一点儿也不犹豫,坚定地说道。

    真有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

    唐信轻笑道:“我恐怕都做不来这份工作。”

    他一向是董事长,董事长和总裁。区别太大了,一个是老板,一个是打工的,要求的职业技能天差地别。

    唐信只是说了句实话,结果把唐潇搞得尴尬不已,似乎以为唐信在逗他玩。

    唐信扭头望向董赋才,问:“你怎么看?”

    董赋才随口道:“让他去没问题,反正他能吃苦,慢慢学呗,多安排几个人给他从旁辅佐。只要别最后成了傀儡,搞砸了也是经验。”

    董赋才差不多大了唐潇十岁,用这种稍显老气横秋的口气说他也不为过,年轻嘛,年轻最大的资本就是可以承受失败。

    “其他人有意见吗?没人说话就当你们同意了。行,那就他了。唐潇,从今天起,你不光是宏信集团的代理主席,还兼任业科的执行总裁。宏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