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境鬼医(天子)-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区共同兴建的“湄公河大桥”工程,展开声势浩大的孟林新城建设。

其中最让康宁感到安慰的是,“华青社”目前保留的几个泰国北部的企业早已成功漂白,其中担任毒品军火走私重任的“特勤队”已被系数化整为零,安排到了美塞河两岸的各个合法企业之中,几名身份隐蔽的骨干分子秘密转入“泰国情报局”局长唐嘉平的麾下,继续从事那些不能见光的老本行。而久经考验、文武双全的唐嘉平早已经在康宁的授意下,完成了所有的转型和隐蔽工作,他手下的绝大多数队员已经轮换了两批,一切的应急处置均已完成,可以说哪怕再让徐子良回到泰国北部来,也无法找到“华青社”特勤队和“泰国情报局”的半点影子。

再有一个,康宁不可能将自己所有的布置向司徒兄弟和盘托出,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种可能,康宁更不愿意让司徒兄弟知道自己深藏内心的真实打算——徐子良能回头的话,大家都皆大欢喜。佛语说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在康宁看来,浪子回头同样善莫大焉。但如果徐子良依旧一意孤行的话,正好满足了康宁的愿望——名正言顺,占据着公理制高点地杀一儆百!这样就算徐家伟本人,也要好好掂量一下,背叛组织和集体的下场!

康宁心里非常清楚,同时也很自得,长期以来自己留给所有人的印象太过念旧了,对此康宁很欣慰,也不愿意刻意去改变什么,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不被别人看透。同时,他这么做还有必须的理由,就像长期以来所领悟的那样,一个人要是经常发火展示自己的果敢与威严反而不太好,一个从容大度的人只需要偶尔发威一次,所取得的效果将远远高于声色俱厉者千百倍。

面对康宁长时间的沉思,司徒兄弟对视一眼,全都长长地叹了口气。在两人眼里,康宁的优点与缺点一样突出,年轻的康宁对外强硬、对内柔善的性格尚需要不断地磨练,多一点儿理智,少一点儿情感才能从容果断地面对一切挑战,真正驾驭好他手下众多桀骜不驯的将领们。

又过了好一会儿,见康宁依旧没有反应,司徒远轻轻咳嗽了一声,对闻声惊讶地抬起头的康宁低声建议:“师弟,面对危机当断不断是上位者的大忌啊!我这里有个想法你不妨听一听,如果你真认为徐子良已经无可救药的话,现在就必须尽快做出决定来,否则拖下去就会引发更大的问题了。”

康宁微微颔首,有些无奈地叹息了一声:“师兄,这事儿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才是,并非是我顾忌什么面子,更没有理由对弟兄们的利益置若罔闻,我担心的是万一把事情做绝了反而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到时候不但拿不回弟兄们的血汗钱,还有可能会让劳苦功高的徐家伟大哥痛苦一辈子,真是为难啊……”

“哦?我倒有个想法,估计对你会有所帮助。”司徒远成竹在胸地说道。

康宁不满地瞪了司徒远一眼:“师兄,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我都快愁死了!”

司徒远哈哈一笑,指着他说道:“你急什么啊?我们一起这么长时间,从不见你急过,现在你却坐不住了,哈哈……我是这么看待问题的,徐子良表面上资金雄厚,但是这些钱都是以新加坡公司所有的产业做抵押获得的,其中的大部分资金来自于他的两个上市公司,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最大的漏洞也正是这两个上市公司,如果市场上发生点儿什么意外情况的话,这两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就会急剧缩减,向徐子良提供巨额贷款的银行将会毫不犹豫地收回极具风险的抵押贷款,而徐子良为了保证经营的延续性和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誉,就必须撤回投资在大陆房地产业上面的巨额资金回新加坡救市,不至于让两个上市公司的股票缩水而引发震动和信用危机。只要让徐子良把投资在大陆的巨额资金调回到新加坡,其他事情就好办了。只要剥离开政治,要说纯粹的商业行为,谁比我们司徒家更在行的?”

“师兄的意思是……”康宁瞪大了眼睛,有些惊讶地问道。

司徒逸却是眼前一亮,连连赞叹道:“妙啊!这是目前为止最佳的拯救方案了,从市场自由竞争入手,谁也无可指责,哈哈!大哥,你这想法实在太好了,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如果弄好了咱们只需要付出很少的代价,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司徒远笑着向康宁解释:“你想想啊,如果我们让美国的文扎诺家族出面,通过股市上面的技术操作,吞下徐子良的两个上市公司并非难事,毕竟现在徐子良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上面,他自认为已经走上正轨不需要太过关注的两个上市公司,必然因他的轻视而疏于监管。如果我们下手得快一点儿狠一点儿,他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机会;其次,徐子良最大的失误就是将两个上市公司和新加坡的自有不动产全部抵押给了银行,套取超过自身价值的巨额资金用于获利前景更大的国内房地产业,企图通过短暂的高风险负债期换取高额赢利。应该说他的这个想法是很不错的,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也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我判断他最少只需要三到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顺利完成第一次风险投机。但是……正因为有了成功的先例,有了这一次必然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以后会成为他以后主要的操作手法,这个风险会随着人们看破他的伎俩而越来越大,最终稍有不慎就会让他彻底破产,进而让巨额的财富划为乌有。因此我认为,与其将来让别人获利,不如让咱们自己来赚取这丰厚的收益。”

看到康宁似乎有话要说,司徒远摆了摆手,接着说道:“你先让我把话说完嘛……再一个,根据目前获得的情报来看,我发现徐子良与曾家大少爷之间的合作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曾家大少爷表面上给了徐子良很大的面子,甚至让各级地方政府官员陪同极好名利的徐子良风花雪月、周游于国内各地,可共同经营的几个沪苏杭地产项目几乎全都是徐子良出的钱,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曾家大少爷早就心存吞并徐子良巨额资金的打算,目前很可能是先让徐子良尝到些甜头,等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徐子良迷失之后,连本带利投入后续更大的项目,这样就会落入曾大少预先设置的陷阱,到头来也只能是血本无归的结局。这样空手套白狼的事情曾大少不是第一次玩了,根据我们的统计,曾大少通过类似手段巧取豪夺的金额高达六十多亿人民币,被他这样害死的内地知名人物至少有四个以上,其中还包括一个前不久‘畏罪自杀’的某省银行行长。”

康宁听完后大吃一惊。他自然知道春节前海外媒体对于国内某银行行长之死的连篇报道,也清楚地知道走火入魔的‘轮党’们以此为证据,大肆攻击谩骂对立的执政党,此刻听到神通广大的司徒远说出事件的真相来,康宁对徐子良的一意孤行更感忧愤和焦急。

“师兄,诸如此类的事情你为什么不早点儿告诉我啊?要知道缅甸周边各国的事务对我来说都是大事啊!”康宁恳切地说道。

司徒远有些歉意地低声回答:“这事儿你的两个师叔都很清楚,在不影响咱们几家利益的前提下,长辈们也不希望这种丑事传到外面去,因此我也就没有告诉你,就连如今负责东南亚这一块的老四也不知道。师弟你别见怪,以前我是不知道,但既然师弟今天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今后只要有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会及时通报的,毕竟咱们俩如今都是两个家族的继承人,应该了解牵涉到家族利益的所有事情,这对各自的决策都有好处。”

康宁感激地点了点头:“谢谢师兄!这事儿咱们还是先暂时放一边吧,咱们现在就说说徐子良这件事该如何处理,毕竟这是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没有个对策我会睡不着的。”

司徒远郑重地点了点头,招呼康宁和司徒逸凑近身边,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地说了出来。

听完司徒远的打算和要求,康宁难过地闭上眼睛,良久后才对司徒远和司徒逸低声说道:“师兄、四哥,原则上我赞成这个计划的实施,也能保证在两个月内完成属于我的这部分任务,不过……我建议把这个计划的代号改一改,不要用‘锄奸’这个词,这……我狠不下心啊!就改成‘惩戒计划’好了……”

司徒远看着百感交集的康宁,微微摇了摇头,知道这计划的名称一改,就等于留下徐子良一条命了:

“师弟,你的心不能太软了,作为一个掌舵者不应该如此优柔寡断……唉!算了,我就依你一次,饶他徐子良一命算了。不过你得记住,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否则对你、对我们的整个事业都百害而无一利的……”

第685章 毫无征兆的打击

第二天,康宁一行出席了由台北市政府承办、中央通讯社协办的经贸洽谈会。在这一天的会议中,代表团与台湾各工商企业签署了十余项招商投资合同,意向总投资额高达十二亿美元之巨,涵盖了高效农业、食品加工、电子机械和日用化工等多个行业。

康宁知道这些意向性投资的合同水分很大,也知道签署这些投资合同的十几个台湾企业之中,今后要是有三分之一能前往缅甸履约投资就算是取得巨大的成绩了,毕竟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对缅甸的混乱局势很不放心,签订完意向合同仍有一个观望期才会最终下定决心,再加上如今大陆极其优惠的免税政策和超高待遇更能吸引台湾的投资人,因此康宁和郭鹏尽管满脸微笑,心里却不敢抱有多大的期望。

值得欣慰的是,台湾政府下属的对外关系促进会、台湾贸促会和中央通讯社等政府部门却对成果颇感鼓舞,在中午联合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午宴,康宁一行也随之出席了此次宴会。众多政府高官在亲切融洽的气氛中,明确地表示了对康宁第四特区政府的欣赏与支持,对康宁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还毅然耗资八十万美元兴建“二战中国远征军纪念馆”、与香港方面联合拍摄表现国民党官兵正面形象的《远征》一片等事迹予以了很高的评价,并对康宁因被迫害而逃到缅甸进而迅速崛起的传奇经历由衷地赞叹。对外关系促进会主任廖铭烈更是用上了“传奇与伟大”一词,表示自己对康宁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超凡智勇的钦佩。

康宁在这此起彼伏的赞扬声中,表现得极为谦逊,甚至还有点儿惶恐,“过奖了”、“其实都是逼出来”的等等恰到好处的客套话,为康宁赢来众人的更多好感。

其实,康宁已经弄明白了廖铭烈等人的真实身份绝对不可能只是“对外关系促进会会长”和“中央通讯社社长”那么简单,通过今天上午匆匆离开台湾的司徒兄弟详细介绍,这几个看起来慈眉善目的长者,无一不是台湾政府甚至情报当局的实权人物,因此康宁在客气之余,巧妙地说出了第四特区窘迫的工商业现状,表达出自己立意振兴缅甸经济的决心,又坦率地陈述了自己的难处。

果然不出司徒兄弟所言,康宁的委婉诉求,很快得到了廖铭烈等人的积极回应。对方以“褒奖康宁第四特区政府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台湾的亲善”为名,表示对外关系促进会、贸促会等四个部门将会在年内分期向缅甸第四特区政府提供两亿五千万美元的无偿援助,首批援助的一亿五千万美元资金有望在康宁离开台湾时交付,剩下的一亿美元将会在三个月内赠予。另外,中央通讯社和台湾华夏基金会将会在一个月内,向第四特区赠送价值一千二百万美元的医疗器械、救护车、中文书刊、教具和电子计算机等食物,以表示对第四特区文化卫生和教育事业的支持。

这突然飞来的好处,让康宁的同行们惊喜不已。康宁心里却非常清楚这两亿多美元的援助不是那么好拿的,尽管对方拿出了令人垂涎的礼物在大家眼前晃悠,但是在康宁做出令他们满意的承诺之前,绝对不会轻易交出的,而令台湾官员们满意的承诺,无非就是政治上妥协与配合——疏远大陆而亲近台湾,甚至承认台湾政权的合法性。

康宁当然不会这么短视,因此这次宴会上他始终表现得彬彬有礼、从容不迫,在对方没有提出具体的条件之前,他也不会有何贸然的表示。在这种场合,选择较为被动一些的立场,要比匆忙表态有益得多,至少为接下来秘密进行的讨价还价留下了充足的余地。但有一点儿康宁很放心,就是自己麾下的六十名特种精锐已经秘密进驻了台湾新竹空军基地,接受美国教官和台军教官们的直升机飞行与维护培训。这一点无疑已经表明了康宁的某种立场,足以让台湾政府的官员们感到亲近和放心——很多时候,暗中结成的紧密联系,远比嘴巴上的联合来得稳固和有效。

傍晚时分,回到宾馆的康宁刚洗完澡准备出席台湾工商界举行的招待晚宴,郭鹏匆匆敲门走了进来,随手递给康宁一张报纸:“阿宁,你快看看《海峡时报》今天的财经版头条,转发了新加坡《联合早报》著名财经评论员李鸣谦的专题文章。不知为什么,这个李鸣谦突然提及了对华房地产投资中的负面问题,而且还是拿徐子良的两个新加坡上市公司来做例证,直言子良的公司的负债率已经高达百分之一百四十五左右,已经属于不良资产。这么一来,子良的新加坡公司可惹上麻烦了,刚上市不久的‘远东海运’和‘南洋医疗’这两支股票大受影响,要是不尽快消除这些负面影响的话,我们的新加坡资产恐怕要大幅度缩水。”

康宁心里悚然一惊,他压根儿就没想到司徒兄弟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今天凌晨才说动手,今天就有大动作了,当下立刻接过郭鹏手中递来的报纸,仔细阅读起来。

郭鹏接过郑怡递来的茶水,点了点头坐到沙发上,静静地等待康宁的反应。他根本就不知道,这本来就是康宁惩治徐子良的秘密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但看到康宁一脸惊讶的样子,他还以为康宁事先毫无所知,心里暗自为康宁着急。他哪里知道,康宁之所以感到吃惊的是司徒兄弟的高效率,从计划制定到具体实施只用了数小时的时间,这足以表明司徒兄弟事前早就有了一份预案了,凌晨和自己密商到天亮不过是征得自己的同意罢了。康宁由此意识到,司徒兄弟的预见力和雷厉风行的果敢手段,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一时间心里不知道是喜是忧才好。

郭鹏看到康宁拿开报纸,默默沉思起来,放下茶杯轻声问道:“是不是立刻给老挝徐大哥那里打个电话,让他提醒一下子良,立刻采取应对措施?”

康宁瞥了郭鹏一眼,摇了摇头道:“不用了!影响这么大,我想徐哥肯定已经知道这个消息,就算他一时有所疏忽,王梓颜和冷锋手下的一群情报人员也不会遗漏的,说不定晚上徐大哥就会来电话和我商量。”

“这事来得……”郭鹏搓了搓手,有些担忧地说道:“如果真的像报纸中所言,子良这次恐怕麻烦了。这个新加坡财经界有名的人物李鸣谦似乎在向大众暗示,不但子良管理的‘远东航运’存在高风险的负债问题,与子良合资的德国西门子公司也存在着违反商业道德的问题,说子良的‘南洋医疗’产品在大陆和东南亚各国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商业贿赂,不知道这个素来和气、以预见力见长的李鸣谦为何会突然向子良发难?他哪里来的证据?是不是子良以前在什么地方得罪他了?”

康宁摆了摆手:“新加坡方面历来是由子良在实施管理,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特别是今年以来,我身为集团主管,却从没有看到新加坡公司递上来的哪怕一份报表,前一阵子我还听说子良的副手薛启德因酒后争风吃醋打人致伤,私下赔偿了别人十万新元,还被新加坡法院判了十天监禁。徐哥去年早就预言让这个薛启德管理‘南洋医疗’这个大企业迟早会出大乱子,可子良根本就听不进去,而且西门子公司在亚洲各国的经营中,被竞争者指责、存在见不得人的幕后操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原本在与我们琅勃拉邦合作期间也曾在有过类似的问题,因此不管李鸣谦是从哪儿得到的消息,又在为谁服务,我都认为这些消息不会是空穴来风。还有,子良今天上午刚刚从新加坡飞上海,偏偏在这个紧要关头出问题,这一事件要是被其他竞争对手加以利用的话,唉……”

“啊……你的意思是让子良自己去面对?”郭鹏瞪大了眼睛,敏感地捕捉到了康宁的某种暧昧态度。

康宁叹息了一声:“现在的情况是新加坡的业务我们一无所知,也只能让他自己去处理了,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如果他真是利用两个集团公司上市违规高额借贷,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新加坡政府可不像咱们内地的证监会那么好说话,除非子良能迅速将负面影响消除掉,否则很快就会招来新加坡金融管理部门的严格调查,股民也会骚动起来。要是股票大跌不止的话,我们哪里有钱去填补这个无底的大窟窿?琅勃拉邦今年的投资更大,根本就没钱帮助子良渡过难关,就算徐哥心疼他儿子,匆忙间也抽不出几个钱来,何况我们现在正到处招商引资,借钱搞项目?”

郭鹏无奈地点了点头:“这倒是事实,放在我手上还有六亿八千多万美元都是专项资金,要动用得经过全体弟兄开会通过才行,子良人缘又那么差,我想……弟兄们的态度估计很成问题。另外还有件头痛事,就是下个月从乌克兰订购的十二艘远洋捕捞船一到,我还得找几千万美元付清余款……阿宁,如果子良实在顶不住的话,你看能不能从那笔十八亿美元的专门资金里暂时挪出一点儿,帮助他渡过难关?”

康宁正色道:“鹏哥,你记好了,我委托你保管的这笔钱是应急资金,千万动不得!根据司徒家族的预测,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际期货市场上主要金属都会价格大涨,因此我们正竭尽所能大量囤积钨、铅、锌、锡等重要战略物资,就连我们自己生产的铜材都不再外卖了。如今全世界几乎所有金属价格都在缓慢攀升中,我们特区不存点儿现货今后怎么办?另外,茂林镇的战略物资储备仓库二期工程刚刚开工,也得动用这笔钱;阿东在香港正在为我们的缅东电视台节目上星事宜与亚星公司进行谈判,这又是一大笔付出;我们秘密从俄罗斯引进的四艘二手巡逻快艇估计也快到实兑港了,接下来由俄罗斯和乌克兰专业技师翻新和改装升级,又得花上一大笔钱;文扎诺家族送来的三条汽车生产线的装配调试还得动用大笔资金……哪儿都需要用钱啊!”

郭鹏深深地叹了口气:“这我也很清楚,这个子良啊……我听说他以前一直都挺成熟稳健的,怎么会变成这样……对了,阿东不是做得挺好的吗?两年多时间赚了上百亿港币,他应该能支持一下子良的,目前也只有阿东有这个能力了。”

康宁微微一笑:“那就让子良自己去找阿东吧,我们没必要在一旁干着急。不过我听说子良对阿东可是又嫉又恨的,他怪阿东把他原来掌管的药业销售权和东南亚市场抢走了,还埋怨我们通过与国内的各种关系让阿东获得了众多新特药的代理权……总之,他只看到阿东快速暴富起来,根本就没看到阿东为完善经营管理、开拓市场人都瘦了二十几斤,因此子良如今连阿东的电话都不愿接,我们就别再掺乎进去吧!”

听了康宁的话,郭鹏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看到他脸上意味深长的笑容,突然好像明白了什么,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回房换衣服去了。

第686章 无利不起早

整个晚上从晚餐到随后的聚会,康宁一直面带笑容,周旋于台湾官场显贵和商界名流之间。共同持有的语言加上从未存在的利益冲突,使得康宁所到之处大受欢迎,特别是台湾主流媒体这一周来的极力吹捧,将康宁的英俊博学、传奇般的经历、恭敬坦率的为人和传统中医学方面的不凡造诣大书特书,特别是康宁在《远征》和《龙潭虎穴》两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被大肆渲染,为康宁罩上了一轮又一轮绚丽夺目的光环。

聚会结束一直到深夜,康宁虽然有心等待,可依然没有接到徐家伟的电话。与郑怡和柳逸青商议一番之后,康宁也就放弃了心里的期望,释然入睡了——估计徐家伟此刻心中充满了担忧和矛盾。根据徐家伟此人的性格分析,在涉及徐子良的问题上,他在自己未想到好的办法之前,是不好意思征求康宁的意见的。

次日,访问团一行兵分三路,各自展开活动。石镇和缅甸中央政府随行的两个官员,以及其他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台湾二战老兵基金会、江浙同乡会、台湾对外友好协会、立法委员会的邀请,将在未来三天内出席一系列的参观恳谈活动,期间还要观摩台湾立法委员会的工作会议;柳逸青和助手将应邀参观台视、中视、华视和东森电视台,观摩各台主要专栏节目的制作情况,学习先进的创作理念,接受台湾广电部门赠送的一批科教纪录片和几套先进的摄影器材,并就今后双方的交流合作问题展开讨论;郑怡以其出色的文笔和端庄秀美的容貌,深受中央通讯社社长陈冕夫妇的喜爱,她将会在三天之内访问和参观中央通讯社、三联书局和相关出版印刷机构,参加台湾文化界举办的几个聚会,接受台湾各界的捐赠等。

相对而言,只有康宁和郭鹏两人较为清闲,没有具体的任务,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行程。这不,一大早两人就在台湾外交部东南亚事务局局长裴希文的陪同下,参观了明基电通的现代化企业。资深记者乔友邦和明基电通的李长林大少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康宁一行的向导。

与康宁交情日深的乔友邦就不需多言了,三十六岁的李长林此刻也已经完全抛弃了往日的矜持和高傲,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陪同在康宁左右,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轻松自如,妙语连珠,让随行的乔友邦和裴希文等人都大为惊讶——他们都不知道,这个往日里眼高于顶、往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大少爷,今天怎么会和康宁相处得如此熟络?

中午休息的时候,乔友邦私下询问了李长林对康宁此人的看法。聪颖的李长林有些疑惑地看了乔友邦一眼,随即意识到老友的真意,沉思片刻后微微一笑:“不知道为什么,与康宁接触感到亲切愉快,就如面对知交好友一般,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总让人感觉到一种自然而然的诚恳和信任。说实话,这么多年来刚一接触就给我如此好印象的,他还是第一个!”

乔友邦释然地笑了笑,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掏出一个小本子来,在上面记录着什么,惹来李长林一阵调侃。

参观完现代化的生产基地,李长林在明基电通的会议中心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迎午宴。康宁和郭鹏才刚刚坐下,还未举箸,便迎来了个不速之客,此人就是台湾塑料工业股份公司的副总经理、兼台塑石化股份公司的总经理向石泉。这位头顶微秃、体型稍胖的中年企业家在李长林的引领下,与康宁、郭鹏两人亲切握手,非常自然地坐在了李长林身边,与大家一起共进午餐。

酒过三巡,康宁和郭鹏对明基电通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现代化的电子生产设备赞不绝口,特别是在信息产品、数码显示、影像设备、光碟驱动、数字媒体以及无线电通信产品方面的尖端科技,留给康宁等人的印象尤为深刻。

郭鹏当着众多陪同的台湾官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李长林说道:“尽管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上午,但是我发现缅甸市场需要的绝大多数产品明基都有,如果缅甸进口商想要偷懒的话,只需从台湾进口这一系列电子与数码产品就足以满足缅甸市场的要求了。长林兄,如果你能到我们第四特区投资建厂的话,前景将会非常的好,只是我们的法律无法给你三年的免税期,哈哈!不过……如果你老兄不怕风险太大而选择落户缅甸的话,你生产的现有产品从我们第四特区的生产基地进入缅甸还是非常容易的,至少在一年之内,我能给予你进口税全免的优惠政策,第二年减半征收,哈哈……”

众人一听,大为惊讶。大家都清楚地知道,缅甸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市场几乎都被康宁集团联合缅甸中央的几个实权家族控制了,郭鹏承诺这些由第四特区生产的商品进入缅甸市场将获得税赋减免优惠,几乎就等同于不用支付任何的税赋就能进入整个缅甸市场了,这一暗示对在座的众人来说,就意味着康宁集团非常希望明基到第四特区投资建厂,而作为报答,第四特区将会帮助明基产品实现在缅甸的最大市场占有率。

李长林按捺住心中的喜悦之情,看了看郭鹏,又看了看康宁:“郭兄让小弟受宠若惊啊!哈哈……这个前景真的非常吸引人啊,是吧,康主席?”

康宁哪里还不知道李长林这是想让自己也表个态,当下放下精致的紫竹筷子,低声笑道:“在公众场合我是主席,郭鹏是特区人民委员会委员兼任财经委员会主任,但是在其他场合,郭鹏一直是我大哥,就连我开始走进商贸这个圈子,也是由鹏哥领路的。鹏哥到特区后,一直负责我们政府经贸政策的制定,深得上上下下的信赖和支持,因此在这方面,我还得为他马首是瞻,他做出的决定我自然是大力支持。另外,我刚才看到的无线通信设备就非常好,如果长林兄愿意的话,送几套给我,我拿回去用用,说不一定缅甸军方会非常喜欢,进而下订单订购呢,哈哈!”

李长林兴奋地搓了搓手,哈哈一笑:“行啊!我就送最新出品的二十套设备给你如何?车载式抗干扰调频的那种,五十公里的清晰通话效果,哈哈……郭兄,你就不怕我在缅甸只卖产品不建厂吗?”

“不怕,如果真是这样,我就狠狠地收拾你,让你的产品一年后在全缅甸绝迹。”郭鹏毫不客气地如实回答。

众人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都为郭鹏的胆识和坦率齐声喝彩。李长林也毫不懊恼,反倒高兴地提起酒杯,连敬了郭鹏三杯,以表示自己的赞赏和愉快。

台塑石化股份公司总经理向石泉看到这个情景,心中暗自惊讶。他是在老大王永庆的召唤下匆匆从大陆赶回来的,老大只是简单地告诉他缅甸正在大力扶持的石化工业有一个稍纵即逝的参与机会,向石泉立刻敏锐地意识到了此话的重要性,在启程赶回到台湾之前就打电话给了乔友邦和李长林,要求安排与康宁见一面。乔友邦和李长林哪里会不给这个身居五百多亿资产企业高管之列的老朋友面子,闻言立刻答应下来,这才有了向石泉的匆匆参与。

向石泉笑容可掬地对康宁问道:“康主席,我们知道缅甸西海岸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