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境鬼医(天子)-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欢快地笑了起来,约翰满面春风地问道:“根据来自中国方面的不完全统计,上半年你们第四特区与中国之间的各项贸易以及投资总额,令人惊讶地突破了十五亿元人民币,如果再加上今年下半年,至少还得在这个数据上翻一倍多。你能否告诉我们,你们的贸易政策是否具备一定的倾向性?还有个问题就是你们接收大量来自中国的移民,这一点你们如何向外界解释呢?”

康宁一听,心说“来了”,脸上却不动声色,依旧平静地说道:“亲爱的约翰,我不得不纠正你的一个错误,请注意,你的话里用了‘如何向外界解释’这句话,作为朋友,我能理解你们的问话习惯,但是作为第四特区的主席,我对你这样明显带有质问性质的语气深感不悦。”

康宁说完,对有些惊愕不安的约翰笑了笑,然后摆了摆手,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看到另外几个欧美记者挤进来坐在了一起,康宁礼貌地站起,与大家打了个招呼,坐下后接着说道:

“约翰,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吧。关于我们特区与中国之间日益增长的贸易总额,我想只要你略作思考就会明白,其实一切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首先,我们这个地方与中国比邻,我们不可能对一个充满善意、一心寻求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政府采取拒绝的态度,何况中国的产品是全世界价格最低的产品,加上便捷的运输和简单的结算方式,正是我们第四特区目前所需要的。但是,你不能因为我们在建材、日用品、服装和生活必需品上面采购中国的产品,就说我们的贸易政策具有倾向性,这种说法很不严肃!举个例子,现在美国各大超市出售的商品,不也有一半是产自中国的吗?难道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也有一定的倾向性?约翰,我告诉你一件事吧,这个月底我们从美国购进的一条农用车装配生产线就要到达,为此我们支付了五千万美元给美国的企业,你稍微对比一下,五千万美元能换取多少双中国生产的鞋子?多少件衣服?多少的食品和轻工业品?还有,我们与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有贸易往来,这一点儿各位稍微用心观察就能看到,只是在发展的初期不那么引人注目罢了。明天你们就可以看到,两个银铜矿山里有不少的加拿大人和美国人在工作,他们用数亿美元购买了我们的矿产开采权,这一切难道不能纠正你的误解吗?”

众人听康宁解说后纷纷惊叹起来,约翰收起笑脸,郑重向康宁道歉:“对不起,宁!这不是我的本意,我为刚才的轻率向你道歉,宁,请原谅!我之所以不假思索就问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对你没有任何的保留。”

“我接受你的道歉!”康宁对约翰灿烂一笑:“约翰,我一直把你当成朋友来看待,也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如果我刚才说的话太过尖锐了,也请你原谅!”

约翰哈哈一笑,冲着康宁竖起个大拇指,惹来众人一片善意的笑声。

康宁接着回答约翰的第二个问题:“约翰,我们接着讨论大量中国人进入我们缅甸第四特区的问题,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但是绝对不能以简单的‘大量移民’来看待。首先,我们并没有给予绝大多数中国劳工和技术人员长期居留权,他们手上持有的不过是一张一年期的临时居留身份证,工程完毕或者劳务合同到期都得离开,或者到政府下属的民政事务局申请延期,这事儿你们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可以自由采访所遇到的民众,看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我相信这其中很多人都想留下来,但是我们未来需要的是有专长、有技术、身体强壮的那一类,而且人数不会太多。”

说到这里,康宁话锋一转:“再说了,哪怕我们真的引进一批有技术有专长的中国移民,相信外界也不需要担忧,因为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其次,有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

康宁的话,巧妙地抓住了众多记者的注意力:“想必大家都清楚地知道,如今缅甸的识字率很低,绝大多数贫困的没有受过教育的民众,根本就无法很快适应目前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不得不有计划地引进一些相关人才,这一做法在整个世界都是通行的。但我这里要告诉大家值得深思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美国对全世界高素质人才的大规模吸纳和招募,特别是长期以来从中国引入的各领域人才,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那些在中国享受义务教育获得全社会照顾的大学生和专家教授,很多人都移民到美国去了,包括公费留学人员,也很少有再回去帮助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这一点儿我们从来没有发现中国政府抗议过,也没有发现美国政府担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到美国民众,因此我们特区政府研究之后,一致决定要向伟大的民主国家美国学习,不但要学习美国的先进思想和飞跃发展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还要大力引进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钱发展和壮大自己。”

约翰听了康宁的话,不由哭笑不得,连连摇头不已。

众记者笑过之后,对康宁敏锐的思维和貌似温和、实乃强硬的谈话风格深感佩服,同时也颇为担忧。大家都知道,作为常驻缅甸记者,以后少不了会与这位缅北地区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打交道,如果得罪他的话,很可能会给自己遭来不必要的难堪。

只有美丽婉约的简,一脸钦佩地看着心平气和、侃侃而谈的康宁,要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不定这位英国美女的热吻,已经印到了康宁脸上。

第613章 同一阵线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各国官员和记者们先后参观了孟雷、翡翠城、万岗、南山矿业集团和数个村镇,所有的事物都向来宾们表明这样一个事实:第四特区政府是个高效廉洁的政府,第四特区的人民对自己的政府无比的信赖,几乎到了盲从的程度。

大片田地原本种植的罂粟,如今已经被高产水稻和良种农作物所取代,新修的灌溉水渠比比皆是,巡回医疗队出现在各个村寨,每一个地方最漂亮的建筑都是学校,田头地尾的民众,无论男女老少,都对自己的政府和军队深怀感激,对未来的生活满怀了希望。

干道两旁,不时出现的手工业企业一片忙碌,特别是翡翠城正在掀起的建筑热潮,令人惊叹,从目前的进度和规划情况来看,这里很快就会有一个容纳十数万人居住的崭新城市拔地而起,坐落在令人陶醉的若碧涛一般的幽美环境中。

第四特区这一飞速发展的现象,引起了来宾们的阵阵热议。

不少人都把特区政府如此大规模的引进外资、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解释为从中国内地学到的改革经验,理解为缅甸地区相对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或者说是畸形的毒品经济,向资本市场过渡的典型过程,但是特区所实行的严酷的法律以及农村合作社的建立,似乎又存在着专制和公有制农业的明显特征,特别是特区政府对关键行业的立法垄断,加深了来宾们的担忧,先后聚在一起讨论了两天,谁也无法最后界定这个四不像的地方政权究竟奉行的是何种政体。

相比之下,一直陪同来宾们四处参观的康宁就显得轻松多了。这两天来,康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缅甸外交部长诺拉敏将军一见如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四十九岁的诺拉敏中将是个难得的儒将,他中等身材,气宇昂轩,白皙的脸庞略显消瘦憔悴,丝毫也没有缅甸人特有的黝黑皮肤和执拗的性格。他说起话来,不紧不慢,彬彬有礼,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同时,康宁还从旁敲侧击中得知,诺拉敏中将一口流利的英语,完全来自于年轻时候的自学。

说起诺拉敏的崛起,不得不结合这几年缅甸面临的国际国内局势。他原本只是首都大学的一位哲学教授,后为因为理论知识扎实,再加上高层的器重,成为了缅甸中央政治学院的院长。去年缅甸内战进入最紧要的时刻,他被紧急任命为新一届的外交部长,全权负责处理缅甸对外事务。诺拉敏此人,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深沉的爱,处事方法灵活委婉,深得方方面面的推崇,不但人缘极好,而且由于多年的教书生涯,深受缅甸年轻学子的敬重。上半年的首都骚乱,正是在诺拉敏不遗余力地劝解下,数以万计的学子才重新回到校园,为中央政府迅速平息首都骚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按理说,这样一个人与康宁之间应该没有什么交接的,康宁之所以会和他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完全是基于昨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简单自助午餐后的休息时间里,温松将军兴致盎然地邀请诺拉敏和康宁一起到孟雷新广场的树荫下散步,以便让自己的老朋友康宁与这位外交部长加深一下彼此的感情。

谈话间,温松不自觉地提起了内务部前部长、此前曾临时担任景栋军区司令官的吴丁莱将军,唏嘘不已,低声告诉康宁,去年被迫承担缅北内战责任的吴丁莱将军,如今依旧赋闲在家,郁郁寡欢。康宁一听连连摇头,表现得极为愤慨。他说自己对吴将军的印象非常深刻,并向温松提出要求,希望动员吴丁莱将军到第四特区来担任主席顾问一职。

康宁的话一出口,立刻让温松和诺拉敏面面相觑,目瞪口呆。两人都无法理解康宁的真实想法,要知道此前可从来没有看到过缅甸官场有谁敢收留承担如此重大责任的处分官员。

康宁看到两人迷惑不解的神色,便将自己对吴丁莱将军的尊重和钦佩如实地说出来,以非常怀疑的态度对引发内部战争的起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以不久前美军特种部队的卑鄙行径来证明自己的猜测,表明这些事件的幕后黑手势力之强大,就算是集中整个缅甸国家的实力也不能与之对抗,根本就不应该由吴丁莱将军来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其间数次感叹中央弃用吴丁莱将军是国家和民族的一大损失。

诺拉敏听完康宁的话,非常感动。原来长期以来,诺拉敏和吴丁莱的私交就很好,两人惺惺相惜,十足的生死之交。说起来诺拉敏从一名大学教授火箭高升到现在的外交部长一职,与吴丁莱也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明年二月份,诺拉敏的女儿就要嫁给吴丁莱的儿子了,真正的是把双方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所以对此十分的敏感。还有,两人间的关系非常的隐秘,没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内幕,而且一直以来,诺拉敏都在等待机会拉自己兄弟一把,让满腹才华的吴丁莱重新出山,为国家和民族继续工作。

如今在缅北这个地方,诺拉敏居然很意外地听到康宁对吴丁莱的高度评价和深深惋惜,怎么不让诺拉敏对康宁产生一种知己之情?何况这位第四特区的主席不单止嘴上说,还请求温松帮忙动员吴丁莱到特区来担任主席顾问,这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眼光,足以令诺拉敏深为感动和钦佩了。

在接下来的相处中,诺拉敏与康宁深入的交换了意见。

康宁知无不言,把自己对缅甸政局的担忧和对复杂国际形势的看法一一道出,提出了自己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第四特区的实际情况,对振兴缅甸经济提出了探索性的意见。

康宁的锐利目光和博学务实的态度,让学者出身的诺拉敏敬佩不已,特别是康宁对人民无私的热爱给诺拉敏带来了强烈的共鸣,两人开诚布公地商讨国内外形势,认真交换了意见,各有所得,受益匪浅。

诺拉敏深厚的东方哲学底蕴和对缅甸事务的惊人洞察力,也让康宁受益良多,印象深刻。从诺拉敏那里,康宁对错综复杂的缅甸高层关系又有了新的清晰认识。

第二天下午,不知不觉中越走越近的两人,又谈到了吴丁莱将军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放下所有顾虑的诺拉敏私下与康宁讨论起了如何才能让吴丁莱东山再起的策略,立刻获得了康宁鼎力支持的承诺。至此,一个心照不宣合作紧密的同一阵线建立了起来,并在未来的数年时间里,给彼此的事业带来巨大的利益。

参观团的其他人看到身为缅甸外交部长的诺拉敏时常与康宁、温松待在一起低声讨论,表现出来的态度并不一致。

美国大使戈尔早就听说康宁旗下的基金会与不少缅甸高层之间有着利益联系,此时再看到康宁与内务部副部长温松、外交部长诺拉敏相处得如此融洽,不由暗生警惕。中国驻缅公使乔育林不动声色地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康宁集团与缅甸中央政府高官之间的关系倍加注意和深思,其他国家的官员和记者也都有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和结论。

戈尔内心颇为焦虑,昨晚约翰将晚餐时与康宁的对话汇报上来之后,戈尔就意识到这位年纪轻轻的第四特区主席,并不是那么好打交道的人,感觉如今的康宁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政客,再加上两日来的所见所闻,更加深了戈尔对康宁集团倒向中国的担忧。虽然至今为止,康宁集团依旧态度强硬地拒绝了中国政府慷慨的援助建议,使得翡翠城到孟雷之间的二十五公里公路坎坷不平,但这一现象,并不足以让戈尔得到多大安慰,只能说明康宁集团非常谨慎地将经济合作与政治交往分割了开来,目前还对中国方面保持着一定的戒心和不信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康宁集团会拒绝北京的示好,如果将来在仰光那些亲中派当权者的说服和压力下,康宁集团能不能保持如今的政治姿态,就很难说了。

因此,戈尔很需要与康宁私下见个面,彻底摸清楚康宁的意图以及政治倾向,力争把康宁拉进自己的阵营来,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延缓北京对缅甸地区的步步渗透,并与缅南反政府的民主势力南北呼应,最终成为美国利益的代言人。

可是,康宁不即不离的悠闲态度,让戈尔始终找不到好的接触机会,又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邀请。反复考虑之后,戈尔终于招来自己的部下美国之音记者约翰,让他为自己传递消息。

傍晚时分,回到孟雷大酒店的来宾们,再次聚集到了二楼餐厅里,享受着第四特区政府提供的最后一顿自助晚餐。

原本计划于这天晚上九点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因两日来康宁的一路陪同和详尽的解释,记者们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几乎都能得到康宁坦率的回答,因此已经没有再举行的必要了,记者们也就索性放开胸怀,品尝产自大瑶山香醇可口的甜米酒,彼此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流此行的诸多经验得失。

康宁今天选择坐到了第四特区电视台首席记者柳逸青的身边,两人一边享用精美的食物,一边低声交谈。

柳逸青此前还从未采访过西方国家大使级别的人物,这两天她领着自己的采访小组,对四国大使馆的官员都进行了随机专访,而且第二天就在试播的特区新闻台进行采访录像转播。能用一口流利英语采访西方要人的美女记者的突然出现,引发了万岗城和大瑶山两个收视地区的巨大反响,赞扬之声不绝于耳,柳逸青也在这份令人激动的工作中再次焕发出了青春与活力,在与世界各国同行的交流中眼界大开,整个人感到无比的愉快和满足。

就在柳逸青和康宁含情脉脉、窃窃私语的时候,高大英俊的约翰悄悄而来,对抬起头好奇观望的柳逸青歉然地笑了笑:“美丽动人的柳小姐,我能借用你们康主席一会儿吗?”

柳逸青俏脸一红,大方地回答:“当然可以了,不过具体怎么样,你得问他本人才行。”

约翰哈哈一笑,弯下腰在康宁耳边低语了几句,康宁微笑着点了点头,对柳逸青叮嘱几句便与约翰并肩离开。

生性浪漫的法国记者劳伦斯见状,立刻端起自己的酒杯,风度翩翩地来到了柳逸青的小桌旁,礼貌地问候完毕,便坐在了柳逸青对面,不一会儿便开始挤眉弄眼地讲起各国同事间的趣闻。

康宁和约翰在阳台上的小桌旁坐下不一会儿,戈尔大使宛如偶遇般来到两人身边,简单地寒暄两句,便随和地坐了下来。

看到约翰含笑离去,戈尔对康宁亲切一笑:“亲爱的宁,我听你的记者朋友们都称呼你的名字,能给我这个机会吗?”

“非常荣幸!我也叫你戈尔吧,印象中你没有英国大使那么拘束。”康宁心知肚明戈尔有事找自己,暗暗警惕之余,脸上却不动声色地回答。

戈尔哈哈一笑,赞赏地看着康宁点了点头:“宁,感谢你上次对我们的帮助,这份深情厚谊,实在令人感动。”

“不客气,我想只要心里长存人道主义的仁慈之心,谁都愿意这么做的。”康宁客气地回答,接着低声问道:“戈尔,你召见我有何指教?”

戈尔微微一笑:“宁,在我们美国朋友的心目中,你是个极为优秀的政治家,你带领你的人民取得的成绩令人难忘,同时你们对舆论的开明态度,也非常令人钦佩。我一直把你当成我们的朋友,也很想在方方面面与缅甸政府以及你的特区展开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很想听听你的意见,或者是你对我们有什么希望和看法。”

康宁严肃起来,想了想说道:“戈尔,我对长期以来支持我们禁毒事业和教育事业的贵国基金会深表感谢,同时也对美国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充满了感激。尽管我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有待加强,但是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说实在的,我们非常希望能获得美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帮助,毒品和贫困是阻碍缅甸社会发展的两个大问题,我们如今正在努力,但是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戈尔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理解你的意思,我们美国政府对你们所取得的实质性成绩非常满意,正在计划对第四特区禁毒工作以及摆脱贫困提供专项的资金援助。可是我们听到这样一个消息,据说北京方面将会在公路、铁路、能源、电力、贸易、金融甚至是军事等多方面与你们展开深入的合作,这样很容易引起美国人民的误解,对此不知道你有何看法?”

康宁一愣,心说原来是这么回事。稍微沉思片刻,他低声说道:“戈尔,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目前我们从中国引进的每一升燃油、每一度电力,都是按照合同约定,足额支付款项的,下个月我们的孟雷水电站竣工发电,才能缓解目前所面临的压力。相同的贸易,我们和老挝、泰国方面也在进行当中,并没有因为贸易上的交往而影响我们的政治立场,关于金融方面的合作,那是因为贸易结算的需要,我们一直按照两国政府规定的汇率严格地执行。在公路方面,此地每一寸道路的建设花的都是我们自己的钱,只不过承建方和原材料是购自中国,对此我们从不隐瞒,而且我也觉得这很正常,如果美国公司也愿意来投标的话,我们会非常欢迎。至于说我们要和中国合作修建铁路,这纯粹就是无稽之谈,我从未听说过这样的意向,也决不相信在公路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妄谈铁路的建设,至少在五年之内我们没有这个打算。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们能够把公路网延伸到景栋地区,就已经让我们无比自豪了,除非美国愿意出手帮助我们。”

听到这里的回答,戈尔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提出了一个令康宁更为惊讶的消息:“亲爱的宁,美国禁毒委员会以及多家在世界上深有影响的慈善机构,都计划邀请你访问美国,分享你禁毒的成绩和喜悦,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不知你是否愿意接受美国人民诚挚的邀请?”

康宁高兴地回答:“这是我的荣幸,真是令我激动无比!戈尔,我非常愿意出访美国,要是真有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倍加珍惜!谢谢你的喜讯,戈尔!”

“哈哈!不用谢,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对吗?哈哈!”戈尔狡猾地笑了起来。

第614章 心急如焚

北连中国景洪、东面和南面与老挝仅仅相隔一条湄公河的孟温县城,是一座四面环山的山谷城市。

一年前,这个破败狭小的县城只有两千多瑶、苗、傣族居民,四面的群山上几乎全都被原始森林所覆盖,县城的民居也大多建在葱葱郁郁的树林中,许多人家甚至砍掉百年大树的繁密树冠,直接在树上建起了自家的吊脚楼。整个县城每隔数十米,就可见到两人合抱不过来的参天大树,环境之清幽静雅可见一斑。

脱下军装,担任起孟温县长的罗荣生自上任以来,以其诚恳的亲民形象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各族百姓的信任。

开始的前两个月,罗荣生并没有进行轰轰烈烈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走遍了整个孟温县的每一个山寨,调查民生现状,并通过实实在在的扶助行动,逐渐改变了温县民众对统治者的恐惧和担忧,成为顺利地推行新政策的模范县。

如今的孟温,已经正式更名为温县,从国内招募而来的移民,使得县城人口迅速达到了一万八千多人。这个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美丽小城,也因为东北两公里山腰上的多口温泉,成为了特区重点建设的旅游城市。

随着坐落在县城东面七公里处的三级口岸成功开通,七公里长、十六米宽的平坦水泥大道,将温县与云南边境的勐腊边境口岸连接在了一起,为原本封闭的温县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便利。最近几个月,随着温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特别是设施齐全、美仑美奂的温泉度假村的竣工开业,让以前这些隐藏在原始森林中、不被人了解的苍茫林海和温泉资源充分地利用了起来,逐渐成为各国游客向往的度假休闲胜地。

县城以北紧靠药用植物培育基地东面的山脚下,一座围墙高达四五米,占地约为三亩多的仿中国古典式建筑的院子被绿树环绕其中,一根被埋藏在地下的一千二百米管道,将六十多度的温泉水从山腰源头处悄悄引了进来,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温泉的滋润。

这个警卫森严、得天独厚的林园式院子,就是康宁耗费两千多万元向特区政府买下地盘、再花费三千余万请来国内能工巧匠悄悄建起来的秘密豪宅。庭院里景色优美,百花争艳,古朴雅致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置身其中,清幽安逸,令人心旷神怡。

园林西侧、烟雾缭绕的六角水亭里,康宁一面悠闲地展示精湛茶艺,一面与卢静和司徒遥低语轻笑。

身着一身宽松运动休闲装的司徒遥,抱着个宝蓝色靠枕斜倚在竹椅上,含笑注视着康宁轻柔的沏茶动作。抛开工作烦恼,尽情享受清静安逸生活的卢静,伸出圆润修长的手指,缓缓端起茶杯,美美地品了口福建极品大红袍,赞不绝口。

“真是好茶!小宁,干脆以后每周你都抽出一天时间到温县来,给我和师姐砌一次茶得了。”卢静放下茶杯,接着笑道:“再来一杯吧,很久都没喝这么香郁醇绵的好茶了……师姐,你也趁热喝啊。”

司徒遥美目含笑,轻轻抿了一小口,转向康宁低声说道:“师弟,你的沏茶功夫一流,不管是展示的手艺还是茶的味道,都让人难忘。嗯,我赞成小静的意见,以后每周你都要来温县这里为咱们服务一次。”

康宁放下小茶壶,笑着说道:“我倒是愿意,反正现在一切上了轨道,所有的部门都有人负责,我完全可以抽出时间来。不过你们可没我这么清闲哦,明天你们就要飞北京,然后转道香港,再飞昆明,没个十天八天的能回来吗?就算回来,也大多是待在景洪药业公司里主持事务,你们谁有这个功夫每周都来住上几天?”

卢静听了这话,沮丧地叹了口气:“你说的也是,从今年五月份开始,我和师姐几乎没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成都、昆明、兰宁和景洪围着圈跑,要不是师姐把三个省公司的业务包下来让我专门负责景洪药业,恐怕到春节还没完成设备的安装呢。如今虽然按时完成了工作进度,但是设备调试完毕正式生产药品,至少也要推到春节以后去了,办实业可真是累人啊!”

“好在如今一切都上了轨道,各公司、各部门都有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我也清闲了许多。”司徒遥再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瞥了一眼康宁,问道:“小宁,你那里怎么样了?真的全都理顺了?”

康宁一脸感慨地说道:“是啊,基本上算是理顺过来了。我们这个不大的特区五县两市,就像一个小小的国家,什么事都得操心忧虑,好在军事和行政上有一帮信得过的弟兄们分担,财经政策方面有潘少群和小晏负责,文教文生方面也逐渐走上了正轨,最薄弱的地方就是懂得管钱和赚钱的人没有几个。行政管理学院第一批八十多名学员六个月之后才毕业,里面有不少尖子,可是没有经过考验,根本就无法担当大任,难啊!”

司徒遥轻声安慰道:“这事儿一时半会儿是急不来的。老四那里不是借了几个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给你了吗?你先用着吧……咦,对了,你的那个医学院建得怎么样了?”

康宁回答:“开工还不到一个月,最快也要到明年八月才能完成。再过十天就是新的一年了,这日子过得可真快,似乎没干成点什么,晃眼一年又过去了。”

卢静突然想起什么,坐近康宁轻声说道:“昨天晚上我和兰宁家里通了个电话,妈说起了爸为你落下老脸,四处聘请医学院的教授。刚才师姐不提医学院的事情我还差点忘了,我听妈说兰宁市副市长李绍岳被中纪委专案组‘双规’了,这件事好像还牵涉到了你的老朋友黄文志。”

康宁惊讶地问道:“黄文志不是因为上次毒品案的牵连,低调了许久,好不容易才逃过一劫吗?怎么这次又给牵扯进去了?莫非是因为几年前在几个房地产项目或者兰宁烈士陵园改造项目上有经济方面的问题?”

卢静摇了摇头:“我没详细过问这事儿,只是知道李绍岳当了九年的副市长,一直负责城建规划和招商引资工作,挺受蓝建国器重的。这人八面玲珑,根基深厚,前段时间一直在暗中拆马书记的台,这次很可能是马书记抓住了李绍岳的什么把柄,要动手清除这个绊脚石了……黄文志和那个郭鹏以前还常来咱们家坐坐,没想到这次惹上大麻烦,据说大哥也在为这个案子忙着呢。”

康宁大吃一惊,要是大哥张剑寒也跟着忙的话,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师姐,你们等等我,我先进屋里拿卫星手机问问大哥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用那么麻烦。中国移动的信号早就把你的温县覆盖全了,还是用我的手机吧,国内长途省钱。”卢静把摆放在茶几上的诺基亚手机递了过去。

康宁也不客气,接过手机立刻拨打张剑寒的号码,通了两句话,便关上手机。五分钟不到,张剑寒用另外一个号码打了进来,康宁拿起手机便直接就问:“大哥,黄文志出什么事情了,牵涉的范围大不大?”

“咦,你的消息还挺灵通的……这次你那老朋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