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好莱坞之路-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墨菲轻轻拍了下她的胳膊,盖尔·加朵转过头来笑了笑,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墨菲脸上关心的表情,心中忽然安定了下来。
影厅外面,在哈维·韦恩斯坦适时介入后,罗杰·艾伯特和肯尼斯·图兰的论战已经结束,也走进了放映厅中。
怕两人再次吵起来,哈维·韦恩斯坦特意让人安排这两个家伙坐在了相隔比较远的地方,罗杰·艾伯特正好坐在了詹妮弗·莫纳的旁边。
“你好,艾伯特先生。”詹妮弗·莫纳立即认出他来,罗杰·艾伯特疑惑的问道,“你是?”
“詹妮弗·莫纳,《名利场》的专职记者。”
说到这里,影厅突然变暗,大银幕亮起,放映正式开始,所有讨论的人都结束了交谈,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大银幕的画面上。
画面与众不同,无论是色彩还是明暗对比,都与现今流行的电影不同!
浓郁的黑夜中,一辆敞篷车风驰电掣的行驶在路上,车上的人额头有着醒目的白色十字伤疤……
乍一看上去,这就像是一部老式的黑白电影,但仔细一看,这与黑白电影又不同,它画面中的黑色更加浓郁,白色也更加刺眼!
看到画面的瞬间,罗杰·艾伯特就把旁边的记者忘在了脑后,画满中强烈的个人风格直冲天际,看在他的眼里,简直比在洛杉矶的烈日下吃一个冰激凌还要舒爽!
他看过漫画,漫画就是这种风格,但漫画的载体怎么能跟电影相比?在银幕上对比强烈的画面风格下,漫画简直被秒成了渣渣……
确实,弗兰克·米勒赋予了《罪恶之城》灵魂,但罗杰·艾伯特知道电影不是漫画,再好的漫画想要变成电影,都要求导演具备深厚的功底,何况是这样一部漫画。
很明显,墨菲·斯坦顿不但重现了漫画的风格,还把漫画那独特的风格变得更加独特和炽烈,如果说原版的漫画就像是纽约冬日的太阳一般让人觉得舒服,那现在的电影简直就是洛杉矶六月份的阳光,令任何人都无法忽视!
影片开头就是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哈迪去解救南希,因为西耶娜·米勒和詹姆斯·弗兰科正片中都饰演了重要的角色,墨菲并没有把拍摄的那段实验短片放入影片的正片当中。
昆汀·塔伦蒂诺陪着哈维·韦恩斯坦,看着这部像他自己的影片一样个人风格极其强烈的影片,当看到南希这个脱衣舞女郎出场的时候,心中忍不住一阵赞叹。
“墨菲这个家伙,太会玩了,影片画面确实是漫画的风格,里面却带有导演鲜明的个人理念。”
他继续往下看,愈加发现墨菲确实是在以漫画作为蓝图和基调拍摄这部影片,而且也基本遵循了漫画的风格,却用电影的镜头做的比弗兰克·米勒的漫画更加直观刺激。
影片进行到现在,故事场景基本以黑、白、灰三个色阶为主。
为增强视觉刺激,墨菲明显把漫画中重要的灰色尽量削弱,由黑色取而代之;昆汀不难发现,灰色与白色的出现也仅仅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清晰地分辨那死寂般的黑色,以此塑造这座暗无天日的罪恶之城。
全片唯一有彩色的场景出现在故事“狙杀”的片尾,老城的女孩们站在高楼上举枪屠杀街道中入侵的暴徒。
这一刻,黑白灰照常主宰着大银幕,而女孩身后的天空却伴随着忽明忽暗的闪电被尽情染成了一片血红。
这暗红色的夜空恰如其分地映衬着地面血流成河的街道,隐喻了大屠杀的酣畅与惨烈。
“故事场景中如此极致概念化的色彩应用,不仅暗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与脆弱的社会秩序,更深层揭示了罪恶之城简单粗野的生存法则,高度契合了电影的暴力主题。”
托德·麦卡锡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么一段。
他由这部电影想起了暴力美学。
积极向善的主流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强盛的指明灯,它让鲜活的生命在真善美的道德约束下获得了无价之宝——自由;而观众的心理承受底线则决定了电影中血腥暴力镜头的写实程度和美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此二者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为暴力美学电影的视觉禁区勾勒了红线。
欣赏电影的暴力之美,获得刺激的审美体验反映了人们对精神自由的渴望,但托德·麦卡锡知道,它绝不能凌驾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能涉足暴力美学的视觉禁区。
从《罪恶之城》不难看出,优秀的暴力美学一定建立在高度艺术化的视觉语言之上,墨菲·斯坦顿使用的是一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艺术形式。
这部影片看似暴力和血腥,那个年轻的导演明显很懂得克制和控制,没有单纯的为追求感官刺激,就逾越大众的心理底线。
那些偏执的写实血肉模糊的暴力情景,纵然会带来强烈的视觉体验,但也必定会使人产生恶心的负罪感。
这样的电影宣扬赤裸裸的极端暴力,是对生命的漠视和对自由的亵渎,毫无美感可言,让观众难以接受,终将沦为视觉污染。
《罪恶之城》肯定不在这个行列之中,导演墨菲·斯坦顿对暴力场景的处理极其巧妙,让暴力和美学近乎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放映渐渐接近尾声,托德·麦卡锡已经确认,墨菲·斯坦顿不但在银幕上重现了弗兰克·米勒的经典漫画,还把在漫画的基础上,把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暴力与美学的结合,又向前推动了一大截!
另一边,肯尼斯·图兰忽然笑了,因为他发现,墨菲·斯坦顿绝对不是罗杰·艾伯特嘴里那种会无比坚持个人风格的导演,这部影片就像他前几部作品一样,确实个人风格强烈,但其中很多场景所透射出的理念,都不难发现这位独立片导演,正在悄然朝着主流电影圈靠拢。
那炫耀技巧的高速慢镜,精心设计的动作场景,美艳性感的女性角色……
这里面有太多好莱坞卖座电影必须的,而原著漫画中又不具备的桥段。
如果这样一个导演,会是一个死守独立影片和个人风格的导演,他肯尼斯·图兰宁愿相信上帝明天会降临世间。
远处罗杰·艾伯特与他的想法不同,这部影片的色彩、表演、独白,当然也可以算上并非首创的环形结构,是本片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漫画电影得出彩之处,仅仅是色彩应用已经足以把导墨菲·斯坦顿记入电影史册。
第215章 真的有这么好
银幕上面,哈迪的拳头就像是饱含愤怒的雷神之锤般,一下一下重重砸落,落在黄杂种那颗奇丑无比的脑袋上面,黄色的汁液四散飞溅,染黄了哈迪的拳头,沾污了灰色的土地,在一片黑色背景的衬托下,异常的刺眼。
这对比强烈的画面色彩,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让罗杰·艾伯特产生了闻到超级臭味的恶心感。
“如果说漫画是个人风格的一次极端展示,那墨菲·斯坦顿的影片就把这种个人风格推向了极致!”
罗杰·艾伯特毫不掩饰自己对这部影片的欣赏,“只有有足够追求的导演,才能拍摄出这样极致的影片。”
这些不算高的低语,全都落在了旁边詹妮弗·莫纳的耳朵里,她有些吃惊的转头看向这位著名的职业影评人,罗杰·艾伯特虽然不是以尖酸刻薄闻名,但一部影片和一个导演,能得到他的好评,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听刚才的话,罗杰·艾伯特不是一般的欣赏这部影片和墨菲·斯坦顿这个年轻的导演。
但是,詹妮弗·莫纳也从头到尾看了这部影片,除了极有特色的画面和以快显慢的动作镜头,还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是血腥暴力和裸露色情的尺度非常大,大到让她隐隐有些反感。
弗兰克·米勒的原版漫画她也看过,尺度比起影片来差远了,不过导演用纯粹黑白的画面对一些大尺度镜头进行了特殊处理,并没有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但这种半遮半露的方式,反而更容易引发人的幻想。
詹妮弗·莫纳不是初出茅庐的新人记者,与好莱坞已经有过几年的纠葛,不难看出导演在影片中用上了许多巧妙的手法,这些手法带来的效果,都是漫画无法达到的。
她很想问问罗杰·艾伯特的真正看法,但老头明显还沉浸在电影里面。
“卡拉。”詹妮弗·莫纳低声问另一边的卡拉·费斯,“你觉得怎么样?”
没想到的是,卡拉·费斯直接摇了头,“不喜欢,一部对女性非常不友好的影片。”
有类似想法的,不止是卡拉·费斯,还有盖尔·加朵,坐在墨菲旁边,她眼睛虽然还盯着银幕,心思早就跑到了别的地方,她根本不喜欢这个种类型的电影,暴力血腥什么的倒是其次,里面女性角色的所处的位置,实在让人痛快不起来。
几乎所有的女性角色,都是男人的衬托,都在用裸露等比较低级的手段,吸引男人的眼球……
一直到电影放映结束,盖尔·加朵都没有回过神来,然后掌声响起,她的胡思乱想被打断,注意力这才回到了影厅里面。
影厅里面的掌声异常热烈,似乎这部影片真的很受欢迎。
剧组的人员已经站了起来,旁边的墨菲也站了起来,不过盖尔·加朵不是剧组的成员,躲在人群后面,坐着没有动。
透过人群间的缝隙,盖尔·加朵的目光始终盯着墨菲,许多人从后排走过来,跟他握手拥抱,送上祝贺。
这些人之前被那个叫做格瑞斯的女人介绍过,听起来都是些了不起的大人物。
他们无一不说这是一部杰作!
“真的有这么好?”盖尔·加朵很疑惑,“或许这些人只是礼貌性的称赞几句。”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夹杂在剧组的众多演职人员中间,离开剧院,去了附近的一家酒店,迷迷糊糊的跟在墨菲身旁,走进了宴会厅。
然后,她看到有更多人走过来,向墨菲说恭贺的话,这些话大同小异,不过都认为他完成了一部杰作!
宴会厅的灯光更加明亮,盖尔·加朵看得更加清楚,那些人脸上的笑容不像是客套,说话的内容近似,却不是公式化的应酬,反而怎么听都像是一些真心话。
“嗨,墨菲。”她熟悉的艾维·尼沃走了过来,跟墨菲打过招呼,眼睛立即转到她这边,“盖尔,没想到能在这边见到你。”
盖尔·加朵看了看墨菲,然后微微一笑。
墨菲主动开口说道,“艾维,盖尔是接受了我的邀请。”
艾维·尼沃点了点头,说道,“盖尔是我一位老朋友的女儿。墨菲,你不要欺负她。”
“怎么会呢?”墨菲转头看着盖尔·加朵,“我和盖尔一见如故,现在是非常好的朋友。”
听到这话,艾维·尼沃看向盖尔·加朵,盖尔·加朵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不但没有反驳,还轻轻点了下头。
艾维·尼沃看了看墨菲,又转头看了看盖尔·加朵,大致猜到了是怎么回事。
“墨菲。”艾维·尼沃走到盖尔·加朵旁边,“我想要跟盖尔单独谈谈。”
“嗯。”墨菲指了指站在宴会厅中央的大胖子,“我去找哈维聊一会。”
“你们……”艾维·尼沃看着墨菲的背影,“你们怎么回事?”
“他在追求我。”盖尔·加朵也不隐瞒,“尼沃叔叔,从你举行派对那晚开始的。”
艾维·尼沃转回头来,“你接受了?”
盖尔·加朵摇了摇头,“没有,不过也没有拒绝。”
“这边。”艾维·尼沃带着盖尔·加朵走到一处比较安静地方,“你对他有好感?”
皱眉思考了一会,盖尔·加朵轻轻点了下头,“我觉得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盖尔,你长大了,总会遇到喜欢的人,我也不会干涉你。”艾维·尼沃显然对她很关心,“只有一个建议,如果你不打算来美国读书,或者留在美国,最好不要轻易接受这边任何人的追求。”
“我……”盖尔·加朵迟疑了一下,心思好像没前几天那么坚定了,“我明白。”
艾维·尼沃轻轻拍了下她的胳膊,“你是个聪明成熟的女孩,我相信你会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说到这里,他不自觉的转头看了看宴会厅的中央,那里的墨菲·斯坦顿同哈维·韦恩斯坦一样,也变成了宴会厅的焦点。
坦白地讲,他非常欣赏这个年轻的导演,甚至说喜欢都不为过,对方不但导演这份本职工作做的足够好,还自信、坚定、谦逊、成熟,无论是相貌才华,还是身家财富,都是这个年龄段中的佼佼者。
这样的人确实有资格追求盖尔·加朵,他考虑最多的,还是时间和距离,有些东西不是不承认它就不会存在的。
说了几句,艾维·尼沃也不好太过干涉,转了话题,“这种试映会第一次参加吧?感觉怎么样?”
“有点无聊。”盖尔·加朵没有对艾维·尼沃掩饰的必要,“我基本都在走神。”
“这样的影片不适合女性观众。”艾维·尼沃笑了起来,“你体会不要其中的精彩和美妙很正常。”
“精彩和美妙?”盖尔·加朵想起先前那些祝贺的人,“这部影片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
“这是暴力美学集大成者的作品!”艾维·尼沃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誉之词,“墨菲所完成的成片,已经超脱了漫画的限制,极度风格化的影像加上B级片的骨血以及黑色电影的精髓,成就了这部超酷的《罪恶之城》!”
盖尔·加朵看着艾维·尼沃的眼神有些发愣,从十几岁开始,不止一次听他谈起电影,像这样的赞叹却很少很少。
“我喜欢这部影片还有一点。”艾维·尼沃笑得很开心,“我是《罪恶之城》的投资商,现在我就能感觉到,这部影片会被相当多的男性观众喜爱,甚至被他们奉为绝对的经典,然后为我带来大笔利润。”
他笑得特别爽朗,似乎已经看到大把美钞落进了自己的口袋。
“不对啊!”盖尔·加朵似乎想起了什么,用一种很怪异的口吻问道,“尼沃叔叔,我还记得,我小时候有次问你为什么投资电影,你说的是为了艺术啊。”
“这个……”艾维·尼沃脸上多少有些尴尬,“艺术也是我追求的一部分。”
这种话盖尔·加朵小时候还会信,现在却知道这只是借口和掩饰而已。
“我想走了,尼沃叔叔。”她央求道,“让你的司机送我回酒店。”
艾维·尼沃用眼睛示意了下宴会厅中央,“你不等墨菲?”
“等他做什么?”盖尔·加朵不着痕迹的看了那边一眼,那边的墨菲好像还很忙碌。
她虽然对他有好感,但这些也不用表现的太明显。
就像盖尔·加朵看到的一样,墨菲非常忙,每一个媒体代表,每一个知名影评人,都不能怠慢,好莱坞远不是一个拍好电影就能自然而然获得一切的圈子,尤其像他这种不止要市场,还想在专业奖项上面有点作为的导演,一部分媒体和影评人的支持相当重要。
尤其是颇具知名度的影评人,有他们为自己吹捧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
除了肯尼斯·图兰和托德·麦卡锡,墨菲也在比尔·罗西斯的介绍下,认识了更多生活和居住在洛杉矶的职业影评人,这些人大多都表示《罪恶之城》是一部超出想象的充满个人风格的作品,后面的评论肯定会以好评为主。
另一个墨菲看重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直到宴会快要结束,才出现在了酒店里面。
第216章 血腥残忍
“墨菲,放眼整个好莱坞。”
同坐在一张桌子旁,罗杰·艾伯特语重心长的对墨菲说道,“像你这样风格独特和鲜明的导演已经不多了,你每一部作品问世,都能让人看到进步,好莱坞电影需要你这样的导演,坚持你的风格,总有一天你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不同的风格才能带来不同的惊喜。”墨菲端起酒杯向罗杰·艾伯特示意了下,“风格化的电影,肯定能在好莱坞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出路。”
罗杰·艾伯特端起水杯喝了一口,“你的存在,就证明好莱坞有的不止是那些严重同质化的影片。”
墨菲谦虚的笑了笑,“你太过赞誉了。”
他这边在和罗杰·艾伯特讨论好莱坞电影风格化的问题,另一边,昆汀·塔伦蒂诺坐在哈维·韦恩斯坦旁边,正在议论他和《罪恶之城》。
“拍摄的时候,墨菲跟我说,数字摄影能更轻松的达成一些特别的效果,我有些怀疑,不过现在信了。”
说到这里,昆汀·塔伦蒂诺用力拍了下自己的大腿,“这个家伙简直做的太绝了!墨菲捡起了被好莱坞放弃已久的东西,那种强硬和极端的风格,这次必然能带来一个超级的辉煌!”
哈维·韦恩斯坦直接喝掉一杯酒,显得心情极好,“我已经能预见他又要成功了。”
“不止是成功这么简单。”昆汀·塔伦蒂诺摇了摇手指,他的话更多是从导演和观众的角度出发,“有了数字技术做支持,墨菲拍摄电影,简直就像是在画板上画图稿一样轻松,很多人都以为墨菲这次拍摄,只是对漫画的一次重现而已,但事实是这么想的人脑袋都有问题!”
昆汀很不屑的重重哼了一声,然后说道,“电影与漫画有多少区别?两者能混为一谈?没有墨菲那超一流的镜头感,以及精心准备的分镜表和画板图稿,这部影片能达到现在的效果?”
“不可能!”哈维·韦恩斯坦想都没想就摇了头。
这话他完全认可,没有墨菲的话,绝对没有现在能看到的《罪恶之城》那酷炫至极的影音画面,弗兰克·米勒的漫画,仅仅提供了剧情和角色设定,但是在影像风格与镜头移动等细节上,给最后的电影以全面的指导的,还是墨菲。
在组织情节素材和控制影片节奏方面,墨菲甚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影片气氛与节奏的控制,墨菲做的非常好,将原本显得有点散乱的漫画故事,制作的节奏极其紧凑。”
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昆汀继续对哈维·韦恩斯坦说道,“墨菲赋予了影片超强的观赏性,两个小时之内绝无冷场,从头到尾,我的神经时刻保持兴奋状态,到影片结束了还恨时间太短。”
哈维·韦恩斯坦笑了笑,他知道因为都具有非同一般的风格,昆汀非常喜欢墨菲,这两个人之间也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从项目立项开始,其实剧组内部隐隐有声音在流传,说墨菲不是在拍摄电影,根本就是利用镜头做漫画,他这个导演根本无足轻重,完全是弗兰克·米勒的傀儡。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把导演位置真的交给弗兰克·米勒去做,绝不会有现在这部影片!
傻瓜也知道漫画大师和电影导演是两回事!
“这么说吧,哈维,弗兰克·米勒漫画的故事很散乱,而且节奏有些拖沓,根本不适合直接变成电影。”
昆汀·塔伦蒂诺也听到过一些议论,这时看过了电影,自然而然要力挺墨菲,“你我都知道,墨菲根本没有照搬漫画,而是截取了部分故事,并且让每段故事内部的叙事变得非常简练干脆,不少转折让人惊奇而不觉零乱,快速前进的节奏也没有给人仓促或者堆砌的感觉。”
他说的这些,哈维·韦恩斯坦当然清楚,这部影片从完成后,他已经看过五遍了,墨菲主导的剪辑完全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影片的节奏比散乱的漫画不知道紧凑了多少。
从故事之间的衔接来看,第一段“罪城”节奏最快,塞斯·罗根饰演的马弗基本上每分钟给人一个惊喜;第二段“狙杀”则是有张有驰,开头和结尾都很狂放,中间部分则用冗长的对话展现人物性格;第三段“黄杂种”是节奏最慢的,但是一点也不闷,墨菲彷佛是淘气的在考验观众的耐心,实际上却在暗中积累情绪,当最后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情节忽然狂飙突进,既符合小罗伯特·唐尼的角色忍辱负重的坚韧性格,也让观看者有情绪猛然释放的快感。
“我觉得墨菲做的最好的,还是影片中的暴力场景。”哈维·韦恩斯坦也不掩饰对这部影片的欣赏,“他制造的风格化的动作场面,最让我满意!”
从暴力指数来看,这部影片绝对能创造本年度好莱坞电影的记录,枪击、鲜血、痛打这些都是小意思,爆阴、肢解、砍头、一箭穿心等极端血腥残忍的场景,在墨菲手中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暴力程度超过了我的《杀死比尔》!”昆汀·塔伦蒂诺承认这一点,却又很佩服墨菲使用的手法,“这些暴力场面无比血腥残忍,远胜《杀死比尔》,但是墨菲巧妙的利用视觉风格柔化了暴力场景。”
说到这里,昆汀·塔伦蒂诺摇了摇头,忽然觉得自己在《杀死比尔》中,故意利用黑白影像处理新娘大战八十八杀人组的手法,对比墨菲做的这些,简直太小儿科了。
同样是Cult片,比起墨菲的《罪恶之城》,自己的《杀死比尔》,有着明显的差距。
这个后起之秀,似乎有要超越自己的趋势啊。
看到这一点,昆汀·塔伦蒂诺知道自己也要努力了,不能总是这样不着调的混下去。
当然,如果墨菲那个家伙,后面有很好玩的点子的话,一定要让他喊上自己,大家一起玩才能玩的爽。
一个年轻人忽然走到这一桌,在哈维·韦恩斯坦耳边嘀咕了几句。
“昆汀,你随意。”哈维·韦恩斯坦站了起来,“我有事出去一下。”
昆汀·塔伦蒂诺随意摆了摆手。
哈维·韦恩斯坦稍稍整理下西装,扣上一个纽扣,跟在那个年轻人身边,边与跟他打招呼的人点头致意,边穿过宴会厅,走进了左边一间较大的休息室。
推开休息室的门,里面是一个拿着文件袋的女黑人,正是变动了职位的琼斯·巴特勒。
示意那个年轻人关好休息室的门,哈维·韦恩斯坦走到一张单人沙发前坐下,问道,“统计结果出来了?”
“公司那边的统计一结束。”琼斯·巴特勒也坐了下来,“我就赶了过来。”
她把文件袋递到哈维·韦恩斯坦那边,哈维·韦恩斯坦没有接,反而说道,“你说我听着就可以了。”
收回文件袋,琼斯·巴特勒也不看,直接说道,“试映会结束后,我们的公关人员接触了八名职业影评人,他们对影片都持赞许的态度,后期的专栏文章也不会有问题。另外,肯尼斯·图兰、托德·麦卡锡、乔·摩恩斯特根和罗杰·艾伯特也几个顶级影评人不太会受公关影响,我们没有接触。”
“我跟肯尼斯·图兰、托德·麦卡锡和罗杰·艾伯特谈过。”哈维·韦恩斯坦说了一句,“这三个人都比较喜欢墨菲和这部影片,应该不会给差评。”
琼斯·巴特利取出本子,将这点记录了下来。
“媒体记者方面。”她合上本子,又说道,“因为时间和职业的关系,我们只能有大致的统计,参与试映会的46名娱乐媒体的记者,有38人给了好评,其中还有近20人认为影片非常精彩,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听到这里,哈维·韦恩斯坦轻轻点了下头,就像他预料的一样,墨菲做的确实足够出色。
“参与试映的观众呢?”他问道。
琼斯·巴特勒立即说道,“有四十名男性观众和十名女性观众参加了试映,前者超过三十人给了影片A+的评价;后者九人给了影片B以下的评分,只有一人打了A………”
这非常明确的显示出了《罪恶之城》的主要受众群体。
所以,哈维·韦恩斯坦叮嘱了一句,“把这份数据通报给宣传部门,针对女性观众的宣传措施全都放弃,加大在成年男性中的宣传力度。”
琼斯·巴特利同样把这些记录了下来,接着又说道,“还有院线方面,共有八家院线公司的十五位看片代表参与了我们的试映会,他们所有的人都认为影片具备一定的市场潜力,所在的公司也愿意投入足够的银幕。”
她稍稍想了下,“帝王娱乐和全美艺术家两家公司,还表示愿意在之前商定的基础上,再增加百分之十的银幕数。”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银幕越多,影片可能拿到的票房也就越高。
从放映结束到现在,哈维·韦恩斯坦的心情一直不错,他站起来,吩咐道,“去通知各个部门,从现在到首映还有一周的时间,做好最后的宣传和发行工作。”
第217章 不要栽赃陷害
试映会的第二天,《罪恶之城》在北美上映的首周院线数目真正确定了下来,影片会在四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上映,上映院线数是墨菲的影片从来没有过的,创造了他的个人新纪录,米拉麦克斯给的最新通报是2850家!
虽然跟未来动辄4000+的院线数无法比,但墨菲很清楚,在2003年这完全可以归类到超大规模上映的行列中。
米拉麦克斯在北美市场上,几乎用上了所有可以使用的资源。
CAA方面也在努力,公司的电影部门积极联络媒体,推送与《罪恶之城》相关的宣传物料,不断借势炒作旗下的小罗伯特·唐尼、詹姆斯·弗兰科、塞斯·罗根和乔纳·希尔四个演员,当然也少不了墨菲。
五个人的图片和相关新闻,频繁出现在纸质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上面,密集的宣传轰炸,也让他们这个小团体的知名度迅速扩散。
“我已经联络过《名利场》了,他们确实有意做一期专访!”
死星大厦顶层的一间会客室里,比尔·罗西斯看着懒洋洋坐在单人沙发上的墨菲五个人,“不过,我认为专访安排在影片上映后效果最好。”
旁边负责公关和媒体宣传的经纪人格雷斯也开口说道,“我和比尔商量过了,影片试映的口碑非常好,如果正式上映后,市场口碑和首周末票房能有出彩的表现,我们趁此时机推出专访,会将影片为你们带来的效应发挥到最大。”
墨菲点了点头,“我没有意见,你们是专家,这件事由你们来操作。”
昨天的试映结束,他就跟比尔·罗西斯提起了詹妮弗·莫纳专访的事情,比尔·罗西斯立即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当晚就与公司高层沟通,与《名利场》的总编蒂娜·布朗取得联系,以最快的速度敲定了这次专访。
“我有个问题。”塞斯·罗根挠了挠后脑,不解的问道,“这是墨菲的专访,找我们来做什么?”
“因为这不止是墨菲的专访,我和格雷斯敲定了一个计划。”比尔·罗西斯取过几份资料,站起来一一分发给墨菲五个人,“在《恐怖星球》的宣传中,使用过的团队宣传效果非常好,公众喜欢看到名人……或者说你们之间兄弟情深……”
听到这里,墨菲不禁笑了起来,小罗伯特·唐尼、詹姆斯·弗兰科、塞斯·罗根和乔纳·希尔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