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莱坞之路-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为可怕的是,墨菲·斯坦顿从来没有为此负责的态度,反而对自己影片带来的负面影响洋洋自得。”
  “我们是时候该反思了,这种反思应该从自我排斥《黑暗之城》,排斥墨菲·斯坦顿的电影,排斥好莱坞电影中的极度暴力场景开始!”
  或许事情就像墨菲猜测的那样,在警方想尽一切办法追捕罪犯的同时,那位加州中南教区的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看到了反击的机会,甚至是能让天主教在好莱坞复辟的千载难逢的良机,频频针对墨菲《黑暗之城》发动舆论抨击,并且一步步将抨击面扩大到了好莱坞的层面。
  另一方面,墨菲最近这些年顺风顺水,确实有很多人和媒体看他不顺眼,此刻也站出来顺便踩上两脚,反正这也不需要多少成本。
  “过往好莱坞影片中脸谱化的反派角色,在墨菲·斯坦顿手里,翻转而成了如魔术师般立体、复杂的恐怖分子,他们信奉无政府主义,在变成暴徒之前,他们一样是残酷物质社会的受害者,只是他们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这条道路更符合正常人的选择,堕落远比坚守正义更容易,以枪击案凶手模仿魔术师为例,他紧紧为了一些互联网上的自由言论,就可以置人于死地,哪怕误杀也在所不惜,或许他不需要金钱和权力,但却以这两样东西玩弄每一个人,或许他不怕死亡,不怕失败,一心只想毁掉这个我们的世界。”
  “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他将犯罪作为了理想!而墨菲·斯坦顿和他的黑色电影,在其中发挥了启迪的作用!”
  虽然很多媒体都将责任归咎于墨菲和《黑暗之城》,但也有一些媒体的分析较为客观。
  “从百年前的第一批电影工作者发现了电影的商业娱乐属性以来,暴力就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类似昆汀·塔伦蒂诺和墨菲·斯坦顿这样的著名导演手下逐渐演变成一种令人热血沸腾的艺术。”
  “纵观墨菲·斯坦顿十多年的导演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无暴力,不电影。电影中的暴力元素满足了一颗颗不满于现实的躁动的心,让观众们的暗黑情结和破坏欲在电影的虚拟世界中得到了暂时的满足。”
  “同时,墨菲·斯坦顿的黑色电影也让观众熟悉了犯罪,学会了犯罪,甚至迷上了犯罪。我们应该承认的是,电影在日益猖獗的各类社会暴力活动中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试问看过《黑暗之城》的人,你们有谁没被魔术师那极度的疯狂和精密的计划迷得神魂颠倒?有谁敢说自己看完后,没有一种想在某个地方引爆一枚炸弹然后像魔术师那样一摇一晃地走出来的冲动?”
  这些抨击以及用心良苦的舆论,就像是约好了一般,此起彼伏的跳出来,出现在墨菲和公众的眼前,想要让人不关注都难。
  综合各个渠道传来的消息,墨菲已经确认,上次碰的头破血流,据说被梵蒂冈方面申斥的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准备用尖锐的反击,返回之前丢掉的脸面和声望。
  墨菲当然不会坐以待毙,CAA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专门为他准备了一次电视专访,虽然无法挽回枪击案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也不能让人完全将责任扔到他和《黑暗之城》的身上。


第719章 叛徒
  “黛西,是我,贾斯汀。”
  一栋独立公寓的客厅里面,黛西拿着手机放在耳边,听筒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今晚有墨菲的专访,你看吗?”
  “我知道。”黛西笑着说道,“我现在已经打开电视机了,在等专访开始呢。”
  跟贾斯汀聊了一会,看到时间差不多了,黛西挂断电话,先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然后坐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换到福克斯新闻台,静等电视专访的开始。
  由于担任着IMDB讨论组的组长,黛西之前就有确切的消息,墨菲会在今晚的专访中,专门回应好莱坞中国大剧院前的枪击事件,以及之后所引发的一系列风波,这也是吸引她坐在这里观看的主要原因。
  虽然现在是魔术师的信徒,但作为曾经疯狂的墨菲·斯坦顿的粉丝,她还是很想知道自己曾经的偶像对于这一系列事件的看法。
  黛西看着电视机,节目尚没有开始,她端起咖啡杯缓缓喝了一口。
  “墨菲一直都是那个变态、阴暗和疯狂的导演,这些都直接反应在了他的电影里面。”黛西满脑子都是关于墨菲的一些想法,“从最开始的《水果硬糖》和《电锯惊魂》,到最后到达顶峰的《黑暗之城》,都证明了这些!”
  相信他一定会理解自己所做的事,黛西觉得,这是电视专访,墨菲应该不会说什么支持之类的话,他是个聪明的导演,但他们作为同一类人,墨菲也不会像那些笨蛋媒体一样,说什么针对她的言论。
  黛西对这一点很有信心,因为她始终都认为,自己跟墨菲·斯坦顿完全就是同一种人,唯一不同的是,墨菲·斯坦顿创造那些理论,并且放置到影片当中,而她则负责将这些理论变成现实!
  “可惜啊……”黛西叹了口气,“如果我能联手墨菲的话,现在洛杉矶想必已经陷入恐慌之中了。”
  她觉得相当的遗憾,毕竟做了这么多,洛杉矶还是秩序井然,难免会失望。
  时间一到,福克斯新闻台的电视专访立即开始,墨菲和主持人出现在了一个布置精致的小厅里面,开始发表他的一些看法。
  刚刚开始的时候,黛西还没觉得怎么样,但专访越往后,她眉头皱的就越紧,墨菲说的话,以及所处的立场,似乎与她想的不太一样。
  “来自联邦调查局的犯罪心理学专家迈克尔·维尔纳先生曾经在媒体上撰文。”
  看着电视节上轻松自如的墨菲,黛西一字不漏的听着他所说的话,“纵观美国先前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枪击案,凶手基本可以确定为一类人,即仇视社会、患有高度妄想症。”
  他这是在说谁?黛西眉头皱起了一个疙瘩,谁仇视社会?谁患有高度妄想症?说得是我吗?我只是想让社会变成理想中的模样!
  她原本热切的目光渐渐变得平淡,继续看着电视节目里面的墨菲滔滔不绝,“这些人都希望以杀戮的方式制造影响,好莱坞中国大剧院前的行凶者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与任何影片都没有太多的关系。”
  黛西瞪大了眼睛,他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怎么能这么说?怎么能否认创造的伟大的理念?难道魔术师不是在你的剧本和镜头中诞生的?
  墨菲怎么可以这么说,这么做?
  还有,行凶者?墨菲称自己是行凶者?他为什么这么说?自己只是将他的理念和设想付诸于实施而已!
  这与黛西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墨菲根本不承认这件事与他有关,还推得一干二净。
  在黛西的眼里,电视机中传来的墨菲所说的这些话,都是在推卸责任。
  “布朗大学研究暴力和心理疾病的教授杰弗里·斯旺森认为……”他似乎找了很多专家作为佐证,“不应过早对凶手犯罪动机下结论。虽然重大枪击案凶手一般是年轻男性,有自闭倾向,经常模仿某些电影,但问题是符合这一标准的人数以万计,却从来没有干过这类事。”
  黛西看着电视机的目光在转冷,之前对待墨菲火热的内心,也在一点一点变凉。
  但电视机中,她曾经的偶像和最为崇拜的人,始终没有停止,“美国威胁评估职业协会专家史蒂夫·阿尔布雷克特最近也发表过关于这些事件的看法,认为凶手可能是一系列事件的失败者,企图借助杀戮解决问题,他推测警方寻找凶手作案动机的努力可能徒劳无用,不如把更多精力集中于事先阻止这类刑事案。”
  什么叫失败者?什么叫企图借助杀戮解决问题?黛西的心中越来越冷,自言自语,“我是一个失败者吗?我是企图借助杀戮解决问题的人吗?”
  电视机中,墨菲虽然没直接说她的行为与《黑暗之城》这部电影无关,但那些言论无疑都把责任推到了她的身上,好像这些理论不是他创造出来的一般。
  关于电影与暴力之间的牵扯和关系,说上一年都说不清楚,无论是CAA,还是二十世纪福克斯,两方面的专业公关团队制定的策略都出奇的一致,让墨菲坚决否认是他的电影直接导致了这些案件的发生。
  墨菲也不傻,当然不会承认媒体炒作的那些,更不会赞同所谓的凶手是被电影催生出来的这种观点,这里是美利坚,他是个好莱坞导演,电影只是所有商品中的一类,就像商场里面贩卖的刀子和枪支一样,它们都能要人的命,但总不能把责任归结到合法制造和贩卖的人身上吧?
  傻瓜才会承认自己的影片导致暴力犯罪的产生。
  节目现场,墨菲按照事先制定的策略,继续说道,“北美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电影市场,好莱坞有着完善的自我审查,能在北美大范围上映的影片,暴力镜头是非常有限的,《黑暗之城》是一部PG…13级别的电影,从本质上说还是合家欢电影,还有很多小孩去看呢。”
  他很自然地说道,“要说电影和暴力有关,文学作品也有暴力,大家不能乱联想,其实这个事件最核心的问题是美国枪支管制的问题。”
  这种事不止要推卸责任,还要找一个更加合适的背黑锅的对象,放在美利坚这种国家,还有谁能找到比联邦政府和美国的制度更适合背这口黑锅的吗?
  节目进行的同时,墨菲的黑粉组织和一些铁杆影迷组织,也纷纷在互联网上发帖子和制造话题,尤其是在用户数量巨大的推特、脸书和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上面,格外的活跃。
  “试问看过《黑暗之城》的观众朋友,你们有谁没被魔术师那极度的疯狂和精密的计划迷得神魂颠倒?有谁敢说自己看完后没有一种想在某个地方引爆一枚炸弹,然后像魔术师那样一摇一晃地走出来的冲动?但你这样干了吗?”
  “没有!因为你是理智的,你分得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一直就活在幻想中,或是被迫一直活在幻想中,或许那个凶犯与魔术师一样,都有一道让人触目惊心的心理上的伤疤,犯罪心理学也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与童年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实世界对一个人心理的影响才是犯罪行为的根源!”
  要说电影完全影响不到现实社会,墨菲本身就不信,但这种话想想就行,绝对不适合说出来。
  坐在电视机前面,黛西一动也不动,目光平静如水,心中寒冷像冰。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她很想高声呐喊,却喊不出一个字,“为什么他会这么说?究竟是为什么?”
  电视节目始终都在播放,墨菲的声音又一次传来,“其实有句话形容的很好——人们其实知道真相,这个世界是很简单的,是很残酷的,没有奇迹,也没有魔法,但一些人偏偏无法接受这些……”
  “斯坦顿导演,最后一个问题。”电视机中,响起了主持人提问的声音,“凶犯可能是你的影迷,如果他正坐在电视前面,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黛西瞬间集中精力,紧紧盯着电视机,连耳朵都竖了起来,她要看看墨菲到底怎么说!
  “我希望他能早日向警察自首……”
  听到电视上墨菲说出的第一句话,黛西就霍的站了起来,两道目光变得像利剑一般锋利。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能看到这个节目,但我想说的是,请你无论如何都要好好思考一番,这么做是完全错误的,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好可以追求,不要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
  “该死!”黛西拿起遥控器,直接关掉了电视机,“该死!该死!该死……”
  她连续说了好几次,一遍比一遍的声音高,最后抬脚狠狠的在沙发上踹了一脚,这才感觉压抑的内心好受了一些。
  过了好久,黛西逐渐冷静了下来,只是目光冷的吓人。
  “叛徒!”她表情狰狞,缓缓从嘴里面挤出一句话,“墨菲·斯坦顿,你是叛徒!”


第720章 关我屁事
  福克斯电视台的采访节目早已结束,电视也被关掉,客厅里面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黛西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金色短发下的洁白面庞,寒冷的如同南极万年不融的冰雪一般,随时都可能把整栋房子冻结。
  “叛徒!”黛西的脑袋里只有这一个念头,“墨菲·斯坦顿是一个叛徒!”
  十几年前,她还是个刚刚十六岁的女孩,就疯狂的迷恋上了他的电影,然后疯狂的崇拜着他的那些黑暗而又邪恶的想法,他陪着她渡过了十年,她也陪着他一起走了十年,她是那么的崇拜他,以为他就是自己的信仰……
  直到这一刻,黛西才发现自己错了。
  她十年来初心不变,而从默默无闻的新人走到超级大导演的墨菲却变了。
  他不再疯狂,不再黑暗,不再邪恶,不再特立独行,他变的像好莱坞的其他人一样,没有了思想,没有了灵魂……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就算了,反正如今她有了新的信仰,大不了以后就当路人好了,但他竟然在电视节目上公然指责她,这不是叛徒,又是什么?
  他背叛了当初的理念,背叛了黑暗的思想,背叛了邪恶的本质,更重要的是,他背叛了……她!
  想到这里,黛西的心中一阵抽痛,那种心灵上的痛楚,那种被自己的信仰抛弃的失落,比断骨割肉还要痛,还要难受,还要让她抓狂!
  黛西觉得身体莫名的抖动起来,再也站立不住,蹲在地上,双手用力撑住地板,张嘴发出了干呕的声音,两行眼泪顺着洁白的脸颊,缓缓流淌了下来。
  她蹲在这里,眼泪滴滴落下,心中的痛楚随着眼泪流淌而出,过往对墨菲的崇拜也随之流散。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黛西的眼泪几乎全都流干了,她终于感觉好受了许多,撑在地板上面的两只手稍稍用力,缓缓站了起来,然后抬手擦去眼角最后的泪滴,脸上的表情一点一点变硬,仿佛彻底变成了一块冰冷的石头一般。
  “我被人背叛了!”她喃喃自语,“我被人背叛了……”
  嘀咕了几句,黛西转身向着地下室走去,边走还边在自言自语,“叛徒必须要付出代价!生命的代价!”
  她穿过走廊,来到地下室的入口,打开门上的机械锁,顺着向下的楼梯,一步一步走了下去,每一步都异常缓缓,异常沉重。
  进入地下室,黛西抬头看了墙壁上面巨大的魔术师相框一眼,“只有你不会变,你才是我的……信仰!”
  她走到地下室一个角落里面,在搁物架上翻了翻,找出了一张墨菲的巨幅海报,那是之前她贴在家里面的。
  黛西展开海报,看到上面挂着淡淡笑容的墨菲·斯坦顿,目光瞬间变得无比锐利。
  “叛徒!”她嘴里不自觉的跳出了一句话,“该死的……叛徒!”
  强忍着把海报撕碎的冲动,黛西将它贴在了地下室的墙上,拿出一支鲜红色的口红,在海报上面写下了“叛徒”一行字母。
  她站在海报对面看了一会,再次抬起拿着口红的那只手,在海报上面墨菲·斯坦顿的头部,画上了一个项目的红色的“X”符号!
  既然这样,就让那个黑色、疯狂和邪恶的墨菲,活在自己记忆里好了!
  电视专访过后,尽管争议和抨击《黑暗之城》的舆论依然响亮,但之前仅仅零散反击的墨菲的影迷们,却团结了起来,分散攻击怎么能比得上整体作战呢,互联网上迅速出现了海量支持墨菲和《黑暗之城》的声音,加上二十世纪福克斯和新闻集团旗下的媒体,舆论一时间分成了两派。
  以部分支持天主教的媒体为首,一派疯狂抨击墨菲和《黑暗之城》,乃至是好莱坞电影及其自我审查制度;另一派则稳稳站在了墨菲和电影产业的立场上面。
  尤其是与好莱坞六大公司有关的媒体,在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的某些言论曝光后,都隐隐站在了墨菲这一边。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与墨菲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发展到现在的兴盛局面,没有人想让教会的势力进来掺上一脚。
  有谁喜欢赚钱正赚的欢快的时候,突然有人跳出来给自己戴上一副限制行动自由的手铐?
  墨菲也委托一家专业调查公司,了解了一下公众的看法,确切点来说就是普通人的立场。
  调查结果很快就反馈到了墨菲这里,在调查公司从全美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随即询问到的六千多人中,有接近百分之八十五的人观点出奇的一致——关我屁事!
  详细的来说的话,这部分人在好莱坞中国大剧院枪击案和随后的公园谋杀案发生后,以及媒体疯狂批判《黑暗之城》的时候,该怎么吃怎么吃,该怎么喝怎么喝,该怎么睡怎么睡,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仅仅将这些当成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而已,完全就是作为纯粹的旁观者站在一边看热闹而已。
  至于《黑暗之城》或者说好莱坞电影带来的所谓的负面影响?这些人压根就不关心。
  怎么想和怎么做,根本是两码事,很多时候决定人立场的都不是脑袋,而是屁股所坐的位置,比如天主教会,他们为什么抓着这次事件不放,仅仅是因为受害者中有天主教教徒吗?
  要说电影这种东西影响不到社会,那根本不可能,就像电影本身深受社会环境形势的影响一样,大热的电影反过来也会影响到社会。
  渐渐的,很多主流媒体悄无声息的站在了墨菲这一边。
  “在任何时候,电影都不应放弃对主流价值观的宣传,这些价值观是与意识形态无关的,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电影不该成为麻痹观众无视现实的阿司匹林,也不该成为为观众心中黑暗腐烂的阴暗面保鲜的福尔马林。”
  “电影最迷人的特质就是她能为人创造一个梦幻的世界,暂时忘记自己的烦恼,在虚幻世界中找独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当然,这种快乐和满足不能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之上。”
  “让电影为真实社会现象买单,也未免太过分了。”
  当那位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和天主教会展露出对好莱坞的野心之后,很多媒体突然间就转变了立场,从之前的抨击墨菲,变成了支持者。
  这些媒体大多来自NBC环球集团、新闻集团、华特迪士尼、康斯卡特乃至时代华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旗下都具备一家实力强大的好莱坞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或许单看票房产出的话,这些电影公司在这些传媒集团庞大的产业构成中微不足道,却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提供者,正是有了这些内容,传媒集团才会衍生出更为庞大的产业群体。
  比如华特迪士尼和时代华纳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
  但媒体舆论关于《黑暗之城》的争议并没有就此中断,一些媒体背后的力量,也不想就此中断。
  “墨菲·斯坦顿和他的作品让人恐惧的原因是你能感受到电影带给人的巨大煽动性,它勾起了每一个人对既有社会规则的反抗意识,观众往往看到最后会开始期待反派杀死正面人物,正面人物都成为了阻挡社会革命的最大障碍,这些反派反而成为了砸毁国家机器的英雄,引发人纷纷仿效。”
  这还算是好的,有些言论更是直指墨菲本人。
  “这个世界上只有墨菲·斯坦顿这样的疯子导演,才能制造出魔术师这样变态的反社会类型角色,由此产生效仿魔术师的疯狂杀手!”
  还有一些所谓消息灵通人士对媒体透露,“墨菲·斯坦顿私下里也在说,发生了这么多事,我也不知道是应该怪凶手,还是要怪自己……”
  舆论往往是一些行动的先头兵!
  随着第二期凶案的发生,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有些道德组织和宗教人士在独立日假期之后,陆陆续续出现在了世纪城的福克斯大厦前和比弗利山庄的波浪庄园附近,不但手举各种其标语和旗帜提出抗议,还建议联邦政府将《黑暗之城》强制下档。
  这些所谓的组织,想要真正做成什么事非常难,但没有人能忽略他们搞破坏的能力。
  尤其是以天主教会为主的宗教组织,即便他们在加州中南部影响力不大,却也信徒众多,召集数百人乃至上千人的虔诚信徒,跑到墨菲的家门前面抗议,并不是难事。
  虽然压力巨大,但墨菲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根本不会同意他们提出的让《黑暗之城》提前下档的无理要求,这种事想都不用想。
  而且那些人不仅仅针对《黑暗之城》,还要墨菲公开道歉,特别是向天主教会道歉,反思自己的电影制作理念,以及过往污蔑天主教的所作所为。
  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原本在世界各地拍片的斯坦顿党徒们,纷纷赶回洛杉矶,以各种形式声援墨菲。


第721章 更多的企图
  “墨菲·斯坦顿应该为死者负责!”
  一辆商务汽车缓缓接近波浪庄园,车里面的人透过特制的车窗玻璃,能清晰的看到很多人聚集在庄园的大门前面,他们手中还高举着一些写满了各式标语的条幅和牌子。
  “杀人凶手是墨菲·斯坦顿!”
  “墨菲·斯坦顿必将遭受上帝的惩罚!”
  很多标语看起来有些触目惊心,似乎墨菲已经成为了十恶不赦的犹大。
  看着那些标语,坐在副驾驶上面的小罗伯特·唐尼,对后面的几个人说道,“好像墨菲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啊。”
  “何止是很大的麻烦。”
  留着一头金色卷发的玛格特·罗比说道,“天主教的那些家伙,明显想让墨菲身败名裂。”
  跟她坐在一排的塞斯·罗根问道,“墨菲承受了很大压力吧。”
  “这些不算什么。”
  后面的乔纳·希尔伸手拍了拍塞斯·罗根的肩膀,“什么样的压力能打垮墨菲?”
  他指着坐在旁边的詹姆斯·弗兰科说道,“魔术师都没事,墨菲距离崩溃还远着呢。”
  “你以为我没压力吗?”詹姆斯·弗兰科摊开手,颇为无奈地说道,“我只是不怎么去想这些事。”
  汽车来到波浪庄园的门口,一些记者透过前挡风玻璃,看到了小罗伯特·唐尼,立即围了上来,不过庄园里面的安保人员行动迅速,马上打开大门,把商务汽车放了进去,然后关门把记者和抗议都挡在了外面。
  几分钟后,小罗伯特·唐尼、詹姆斯·弗兰科、塞斯·罗根、乔纳·希尔和玛格特·罗比五个人,先后进入别墅里面。
  “你们随便坐。”墨菲也不跟他们客气,随后招呼了一句,“要茶还是咖啡?”
  佣人很快根据各自的不同的需求,给他们送上了茶和咖啡,几个人也不啰嗦,直接谈论起了目前的形势。
  “怎么说呢?”盖尔·加朵看似轻松地说道,“压力总是有一些,有些人想利用这件事,打击一下墨菲。”
  墨菲则说得比盖尔·加朵直接,“上次我得罪了天主教会,他们不但想找回场子,还有更多的企图。”
  “更多的企图?”小罗伯特·唐尼疑惑不解,“不止是针对你?”
  墨菲摇了摇头,“你们在海外,可能没看到,天主教的舆论攻击面已经扩大到了整个好莱坞电影。”
  一直待在洛杉矶的玛格特·罗比附和道,“最近这段时间,那些偏向天主教会的媒体,一直在说好莱坞电影太过于暴力,还说好莱坞电影的自我审查制度有问题。”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乔纳·希尔问道。
  塞斯·罗根则若有所思,“天主教的野心好像有些大啊。”
  “不是一般的大。”墨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着说道,“我这边有确切的消息,天主教加州中南教区的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阁下,最近见了加州地区的基督教、犹太教和东正教等多个教派的领袖,据说还准备拜访北美三大商业院线公司的几位董事,你们觉得他这么忙,是想做什么?”
  小罗伯特·唐尼马上明白了,“他想恢复上个世纪以天主教为首的教会对好莱坞电影的道德审查?”
  在座的众人,除了墨菲和盖尔·加朵,其他都面面相觑,那位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阁下的野心,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啊。
  “他想的太多了吧?”乔纳·希尔挠了挠头,“现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了。”
  “所以,要先用舆论造势。”墨菲耸了耸肩,说道,“当滔滔的舆论将好莱坞电影的负面影响无限放大,全美都开始指责好莱坞电影道德缺失的时候,一些人或者组织站出来呼吁,不是没有可能。”
  “这么做值得吗?”小罗伯特·唐尼直摇头。
  墨菲提醒道,“你们换位思考一下,这件事一旦做成功了,天主教将会深刻的影响好莱坞电影,如今的好莱坞电影占据世界电影市场多少份额?传播度有多广?你们应该很清楚吧?一旦那位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阁下做成这件事,梵蒂冈方面该怎么奖励他?红衣大主教是必然的。”
  “我记得本笃十六世的任期没几年了。”詹姆斯·弗兰科虽然跟墨菲类似,是典型的无信仰主义者,但家里面却有个以前信仰天主教的妻子,对天主教会有些了解,“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真的做成这件事,未来成为教宗的候选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玛格特·罗比看看詹姆斯·弗兰科,又看看墨菲,忽然觉得墨菲总能很透彻的看明白的一些事情。
  她忽然想起盖尔·加朵说过的关于墨菲的一句话,欲望驱动人生!
  墨菲继续说道,“就算失败的话,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毕竟他是教会的地区大主教,无论是政府还是好莱坞,正常情况下,拿他根本没有办法。”
  说到这里,他不禁笑了起来,“即便失败了,还能打击到我,想必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心里对我有意见很长时间了。”
  这些设想和计划确实很美好。
  几个人讨论了一会,墨菲留下他们一起吃午饭,让管家去通知厨房,小罗伯特·唐尼则问道,“需要我们做什么?”
  其他人也都看着墨菲,等着斯坦顿党徒的党魁发号施令。
  “你们还是别掺合到里面。”墨菲不想给自己的朋友们带来麻烦,“我能应付过来。”
  小罗伯特·唐尼几个人没有说什么,但离开波浪庄园后,却没有置身事外,纷纷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对墨菲的支持。
  当天晚上,小罗伯特·唐尼更新了自己的推特。
  “在世界影史上,观众模仿电影人物实施犯罪的案件这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在这样的惨案面前,任何仅针对一部电影的批评都是不公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