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莱坞之路-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去无所不能,遗憾的是人类本身和人心却没有太多进化。”
  “斯坦顿导演。”又有记者问道,“你会反映一个真实的华尔街吗?”
  墨菲耸耸肩,“我只能说尽量,电影毕竟是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艺术加工而成的。”
  随后,墨菲又回答了几个例行问题,就回到了摄影棚中,准备开始拍摄。
  已经架设起来的两台摄像机的前方,是布置成大型办公室的片场,墨菲进来后,先围着片场转了一圈,又到菲力·拉舍尔那里,去看看了摄影机的试拍情况,还拿起测光表看了下现场的布光。
  “大卫!”他对灯光组那边招了招手,等大卫·罗比过来后,说道,“光线太硬,柔和一些。”
  大卫·罗比点了点头,回去重新布置。
  很快,化完妆的小罗伯特·唐尼和一群临时演员来到了大办公室里,小罗伯特·唐尼西装革履,看起来相当的帅气,像极了一个成功人士。
  墨菲放下测光表,走了过去,问道,“唐尼,准备的怎么样了?”
  “很好!”小罗伯特·唐尼自信满满,“非常棒!你等着看就好了。”
  “你不要把这个角色演成托尼·斯塔克。”墨菲又说了一句。
  前期排练的时候,小罗伯特·唐尼很多次不自觉的就把乔丹·贝尔福特带入到了托尼·斯塔克当中,这两个角色有一定的共性,但有本质的区别。
  各部门陆续准备就绪,墨菲最后叮嘱小罗伯特·唐尼,“肢体语言、表情、手势、语调要到位,要显示出一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信。”
  小罗伯特·唐尼用力点了下头。
  除了担心小罗伯特·唐尼带入过多属于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特质,墨菲对他还是很放心的。
  小罗伯特·唐尼坐在一群临时演员组成的背景板前,然后墨菲宣布拍摄开始。
  主摄像机镜头顺着铺好的滑轨由远而近,先是给了办公室一个全景镜头,接着切换成特写,镜头的焦点变成了正在拨打电话的小罗伯特·唐尼。
  这也是墨菲最后交代那句的原因。
  之前剧组做过充分的调查,一次演讲中,观众对主角所说的内容的记忆除了开头和结尾,真正能记得的可能不超过百分之三十,但主角所“演”出来的,表情、手势、语调,观众则会记忆尤深。
  而电话沟通中,即使对方无法看到你,也要保持激情,手势表情什么的全部都用上,这样会自然的体现在你的语言中,给对方种信任感。
  “你几周前给我公司寄了一张明信片,想打听一下前景极广,但风险很小的股票,想起来没?”
  有了排练时的经验教训,小罗伯特·唐尼用自信的表情和充足的肢体动作,很好的表现出了角色特现在需要的自信,“我刚看到一只股票,这是我半年来看到的最好一支。这是一家高端科技公司,就在中西部。审批马上就要通过,这是新一代的雷达探测仪,在军用及民用领域都将被广泛使用。你的利润是,只要投入6000美金,就能收获……6!万!美!金!”
  墨菲看着监视器画面上的小罗伯特·唐尼,他面部的肤色有些黑。
  小罗伯特·唐尼本人长的并不算白,现在拍摄的镜头画面中,看起来远比本人要黑,这与墨菲和影片的要求并不符。
  “Cut!”墨菲立即喊停了剧组,然后直接说道,“光线有问题!”
  他提高声音,大声喊道,“大卫,光线还是偏硬!再柔和一些!”
  作为一个导演,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皮肤的影调。
  拍摄中如果演员肤色较黑时,必须用大面积的柔光照在演员脸上,因为深色皮肤吸光。硬的光源会打出很硬的高光,很容易出现死黑。
  在这个看脸的世界,拍摄皮肤黝黑的角色无疑会是个挑战,演员的肤色问题可以通过化妆解决,现场拍摄时也能很好的做到控制皮肤曝光,从而让演员在镜头中看起来更白。
  说起皮肤的颜色,除了演员本身肤色,还要考虑角色的形象,他或许面色苍白,或许富有生机,或许饱受折磨,或许乐观健康,或许像《华尔街之狼》中的乔丹·贝尔福特一样衣冠楚楚。
  偏白的肤色,是为了符合乔丹·贝尔福特的整体形象。
  布光调整之后,拍摄重新开始,现在的小罗伯特·唐尼充满激情,正是拍摄这些演讲戏最好的时候,所以这一条过后,墨菲立即带领剧组转场到了另一边布置成斯特拉顿·奥克芒公司内景的片场中。
  更多的临时演员也加入到了拍摄中,然后小罗伯特·唐尼继续自己疯狂的演讲。
  “看到这些小盒子了吗?他们叫做电话,我现在想告诉你们一个关于电话的秘密。他们自己不会拨,没有你,他们就是一块没用的塑料,就像M…16却没有训练有素的陆战队。”
  站在公司最前方的高台上面,小罗伯特·唐尼面对上百名包括剧组工作人员担任的临时演员,抱着话筒声嘶力竭的大吼,“像电话这种东西,取决于你们每一个人,我训练有素的斯特拉顿人,我绝不妥协的杀手们,我的战士们,在你们的顾客买我们的股票,或者死掉之前,你们,是绝对不会挂掉电话的!”
  三台摄像机同时拍摄,一台始终拍摄全景,一台拍摄演讲中的小罗伯特·唐尼,另一台主要抓拍下面同样充满激情的乔纳·希尔。
  这些人表现的都不像是正常人。
  小罗伯特·唐尼出色的发挥带动了这场戏,仅仅拍摄了一次,墨菲就宣告通过,然后还是这片场地,还是这些演员,接着又拍摄起了乔丹·贝尔福特另一场鼓动人心的演讲戏份。
  这些演讲的台词,并不是随意编写的,而是众多编剧结合美国的社会现实,集体劳动的结果。
  吹得不着边际的演讲,只会让人感觉到虚假,这段演讲始终与听众戚戚相关,缺钱导致被房东赶走,缺钱导致被女朋友看不起,缺钱导致……这些都是现实社会平时最容易面临的问题。
  乔丹·贝尔福特提出解决方法,自然能把员工最大潜能激发。
  今天的除了灯光出现一点小问题,其他方面都异常顺利,尤其小罗伯特·唐尼,状态好的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或许,这个角色也如同托尼·斯塔克一样,能充分发挥小罗伯特·唐尼的口才。
  就像墨菲说的那样,角色成就了演员,但角色同样也需要合适的演员才能出彩。
  “在这个世界上,做穷人不光彩,我富过,也穷过,我每次都选择做富人,因为至少有钱的时候,我就算面临困难,我也是坐在豪车后座,穿着2000美金的西装和14000美金的金表!”
  看到小罗伯特·唐尼状态出色,墨菲干脆把拍摄交给了菲力·拉舍尔负责,自己也站在了临时演员当中,充当乔丹·贝尔福特的员工,他站在下面看过去,小罗伯特·唐尼的演讲更加具有冲击力。
  “如果有人觉得我肤浅,或是崇尚物质,那就去麦当劳找份工作吧,因为那才是你归属的地方。在你离开这间满是赢家的房间之前,我要你好好看看你身边的人,因为在一个不久的未来,当你开着破烂的桑塔纳,停在红灯路口,那个人将开着全新的保时捷,停在你旁边,身边坐着大胸老婆,而你旁边的呢,三天没洗头穿着无袖衫的恶心老母牛……”


第476章 同人小说
  开始拍摄的几天中,顺利程度超出墨菲的预计,小罗伯特·唐尼的状态好的惊人,就像糟糕的状态会传染一样,主演的好状态也带动了其他演员,剧组展现出一种似乎斯皮尔伯格才能带来的高效率,所有关于乔丹·贝尔福特演讲的戏份,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全部拍摄完毕。
  然后女主角加入到了拍摄当中。
  墨菲对于女主角的要求很简单,尽可能的卖弄风骚,而且签订演员合同的时候,就明确告诉对方,会有正面全裸的戏。
  只要签署了相关的合约,裸戏对好莱坞的女演员们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
  通过试镜脱颖而出拿到女主角的达科塔·约翰逊,对这方面显得很不在乎,合同中甚至没有规定要清场拍摄。
  她和小罗伯特·唐尼的几场激情戏拍摄下来,投入程度令剧组很多人刮目相看。
  像是很多激情戏,好莱坞通常的做法是使用替身,不过墨菲之前就声明过,所有的大尺度戏份都要求演员亲自上场,哪怕是小罗伯特·唐尼和乔纳·希尔都不例外。
  “这个女人很有想法。”
  一场激情戏拍摄完毕,小罗伯特·唐尼披着浴袍,过来对墨菲说道,“而且敢想敢做。”
  墨菲耸了耸肩,并没有把小罗伯特·唐尼的话放在心上,随口说道,“这是一个演员的优良品质。”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刚刚穿上衣服的达科塔·约翰逊一眼,或许圈内人的出身,让她更加明白机会的重要性。
  达科塔·约翰逊并不是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同样是被人推荐来剧组的,十岁的时候就出演了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执导的《疯狂阿拉巴马》,她的母亲是曾经的好莱坞巨星梅兰尼·格里菲斯,父亲是唐·约翰逊,继父则是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相比于其他新人演员,达科塔·约翰逊无疑有更加好的出身。
  虽然总是说人生来是平等的,但像墨菲这样的现实派很清楚,人出生的时候其实就分了三六九等,出身的优势往往是极其巨大的,CAA和比尔·罗西斯的重点推荐,也是墨菲最终选择达科塔·约翰逊的一个原因。
  下一场戏很快开始拍摄,这是女主角娜奥米调戏乔丹·贝尔福特的场景,无论是小罗伯特·唐尼,还是达科塔·约翰逊,都非常的投入,几个镜头仅仅拍摄了一次,墨菲就喊了通过。
  看到这场小罗伯特·唐尼的霸道总裁和达科塔·约翰逊的漂亮女友的激情戏,墨菲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他对后面招了招手,正在跟人商议事情的盖尔·加朵走了过来。
  “有事?”盖尔·加朵赶紧问道。
  墨菲点了点头,说道,“我记得你看过《暮光之城》?”
  这种电影和小说,向来是女人的最爱,盖尔·加朵也不例外。
  “嗯,刚开始看觉得还可以。”盖尔·加朵以为墨菲对这个系列有想法,说起了自己的看法,“但看多了就有些腻歪了,二十岁以下的小女生应该更喜欢,我觉得是非常不错的粉丝电影。”
  “你找人去查查。”墨菲回忆了一下,实在想不起最初小说的名字,只好说道,“收集一下互联网上所有与《暮光之城》有关的同人小说,尤其主角是伊莎贝拉·斯旺和爱德华·卡伦的。”
  “好的。”盖尔·加朵点了点头,忽然说道,“包括哪些大尺度羞耻小说?”
  墨菲毫不犹豫的点头,“没错,最好是SM的类型。”
  盖尔·加朵瞪了墨菲一眼,“你想做什么?”
  “我想学习一下。”墨菲突然压低了声音,“看我们能不能拿来用用。”
  “这个……”盖尔·加朵咬了咬嘴唇,似乎有些心动,“这个回去再说吧,现在工作呢。”
  墨菲忍住笑,正儿八经地说道,“那好,我们回去后再慢慢讨论。”
  在威尼斯的仓库片场拍摄了十天,墨菲带领剧组离开摄影棚,开始在附近的外景地和摄影棚内置场景中辗转拍摄,随着更多演员的加入以及场景的多样化,拍摄也不再像之前那么顺利。
  特别是剧组会在不同的环境、时间和光线条件下拍摄,有些还是夜景戏,这会带来一些难度。
  所以,墨菲决定混用多种拍摄技术:白天使用超级三十五毫米胶片,夜景、绿幕镜头和试验性快门速度画面则使用数字摄像机完成。
  影片的主角乔丹·贝尔福特沉溺于酒精、毒品、性和各种刺激之中,向观众展现了他人生的起伏。
  为了深入刻画他服用安眠酮之后极度迷离的状态,墨菲还决定使用阿莱夏的快门设置打造极具风格化的画面效果,他不想拍得过于明显或者做作,目的是给观众一种微妙的疑惑感。
  然后,墨菲使用三百六十度度快门角拍摄每秒十二帧,之后每帧洗印两次,这种做法能让画面的一些变形和运动模糊,让人感觉很松散,就如同乔丹·贝尔福特沉沦的内心一样。
  在墨菲的要求下,剧组主要用不同的镜头、照明风格和配色方案来表现故事的不同阶段,用乔丹·贝尔福特的心境作为引导,用超级三十五毫米胶片和数字摄像机镜头交替,以达到不同程度的景深、角度和清晰度。
  期间,摄影指导菲力·拉舍尔还建议墨菲为了加强贝尔福特的心境之间的反差,偶尔加上一些环境烟雾,使用负片拍摄。
  已经得到的相关镜头中,属于·乔丹·贝尔福特的故事开始时的那部分,画面较柔和,略带浑浊,预示他还没有发现自己,他仍然对华尔街感到困惑和敬畏。
  墨菲用很小的景深和浅层的变形镜头畸变,来描绘乔丹·贝尔福特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段。
  然后是乔丹·贝尔福特开始自己创业前的镜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股票经纪公司,墨菲在这里的拍摄使用的主要光线是绿色和金色的灯光,以让人想起“旧世界的财富。”
  这种配色方案的灵感来自于大卫·罗比提供的一张照片,上面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股票交易公司。
  “这间股票公司最终倒闭,乔丹·贝尔福特发现自己失业了。”
  片场中,墨菲对负责布置场景的海伦娜·埃斯波拉说道,“他最终在一家投资中心当了普通员工,他讨厌这份工作。我只通过房间一侧的大窗户把光照进来,让人感觉办公室就像个山洞,一个让他陷入黑暗的地方。”
  为了在乔丹·贝尔福特的故事里为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指定外观,墨菲也创造了一定的外观以勾起人物的情感和/或精神状态。例如,为了突出乔丹·贝尔福特持续吸毒,墨菲制定了“催眠感。”也就是在演员迷迷瞪瞪地说话的时候,摄影机要贴近小罗伯特·唐尼,跟他很亲密。
  完成洛杉矶地区的拍摄之后,墨菲带领剧组来到了纽约,由于罗德岛州的游艇俱乐部不符合拍摄要求,剧组在布鲁克林的斯坦纳影棚搭建了一个绿幕环绕的游艇场景。
  在这里拍摄,剧组必须创造逼真、黑暗又多暴风雨的日光外景,所以墨菲决定在夜间拍摄,以更好的控制照明,因为模型游艇建在一个摇的很厉害的万向节上,因此轨道操作员必须绑住菲力·拉舍尔和他的摄影助理,在他们拍摄动作时令他们保持直立。
  这也让摄影师吃够了苦头。
  但电影的拍摄都是这样,总有许多困难需要客服,如果想一帆风顺,那也不要选择这个行业。
  虽然这样的绿幕拍摄远比真实拍摄游艇要容易,但也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墨菲需要大卫·罗比的团队创建柔和的环境光,特效团队用大水桶和水炮将水送到现场的桥梁以模拟最终压沉游轮的波浪,摄制团队使用水下镜头拍摄远望桥的场景,让水可以真正向着相机倾倒。
  对于游艇上的其他场景,海伦娜·埃斯波拉的美工部门在考夫曼道夫影城的摄影棚建造了船的上部甲板的复制品。
  在那里,在所有的演员和剧组人员周围,在游艇的甲板上,一块大约50英尺高和80英尺宽的半圆形绿幕被装配在现场,同时它被架设在专用轨道上,以便团队能进行滑动适应镜头,而不用为现场其他地方添加绿色补光。
  拍摄范围之外,按照墨菲的要求,剧组还将一块巨大的白色窗帘竖起,用于在摄像机背后创造柔和的补光。
  总的来说,拍摄进行的比较顺利,即便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墨菲也会群策群力,运用整个团队的力量去解决,良好的合作永远都是拍摄制作一部成功电影的关键,拍电影就要懂得发现周围的人的才能,并且明白导演永远不可能一个人完成一部电影。
  电影是一项团队运动。
  随着拍摄的深入,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宣传也没有放松,这个年代的网络社交相当的活跃,剧组的很多主要成员也按照计划,不断更新自己的社交网站。


第477章 占领华尔街
  “我从墨菲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作为影片的男主角,小罗伯特·唐尼是很多影迷关注的焦点,他在自己的推特上面如此写道,“我还牢记着墨菲和我第一次坐下来看镜头列表的时候。光听他解释为什么要在一个特定的地方使用静态相机,为什么在不同的场景中要使用移动摄像头,为什么要用一个比较大幅度的摇臂移动什么的,这些都非常有含金量。我觉得我是在某个惊人的研讨会,与一位伟大的教授在说话,能够在他的想法基础上建构起角色是非常有趣的,我很高兴能与这么聪明的人共事。”
  就像《女巫布莱尔》和病毒式营销一样,好莱坞对于新媒体的触觉总是非常灵敏,社交网络刚刚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立即成为了好莱坞的宣传工具。
  这种能与一线明星和幕后制作人员直接交流的方式,也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影迷,很短的时间内,像脸书和推特之类的社交网站,就变成了好莱坞片方以及明星们活跃的舞台。
  在社交媒体还不发达的年代,摄影器材的价格还没有趋向平民化,各类电影节的信息还没有这么普及,那个年代的电影人也许相对来说是幸福的,他们只需要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各类小电影节上走一遭,便能获得关注,然后便可以拿到相对可观的回馈。
  但是眼下这个年代,如果还只是用原来的方法,电影拍完后申请几个电影节,然后对之前预算的投入和票房的问题完全不考虑,这在现在的电影行业,早已完全不适用。
  在好莱坞拍电影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有盈利可赚,有关注才有投资,有关注才有观众。在这时候,社交媒体的用处就显现出来了,它能够帮忙找到目标观众,那么投资也就相应而来。
  实际上,在墨菲提交的计划书中,就有这方面的相关建议,而且拍摄的同时,他也和卡拉·费斯有过多次沟通,制定了相加详实的宣传计划,比如通过影片本身的主题,思考目标人群是谁,并进一步想出如何找到这些目标观众的措施。
  其实从电影开始进入前期制作的第一天,《华尔街之狼》就开始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了。
  这样可以让电影的故事本身受到情感上的感染,目标观众群的建立会从他们的朋友和家人身上开始。
  剧组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由卡拉·费斯和盖尔·加朵负责的部门,她们将每天需要发布的内容建立时间表,不同的社交平台,运作方式也不同,对于不同的平台,采取发放不同的内容。
  例如社交网络脸书,在这上面发布视频得到的关注度远高于其他平台,并且脸书相对于推特可以发布更多的文字,所以对于盖尔·加朵和卡拉·费斯她们来说,必须要根据每个平台的特点来设计内容的构成。
  一部电影用于社交网络宣传的内容,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都是根据实际调查制定的。
  墨菲之前让人做过详细的调查,超过百分之四十五的观众看到一部大投入的电影开拍,就想要知道更多关于电影的幕后讯息,对于非电影业内的普通观众来说,电影制作台前幕后的工作者们是很神秘的,定期发布一些关于电影制作过程的消息,会让观众保持对电影幕后的好奇心和对电影能否顺利上映的信任感。
  因此,要将自己的社交网络主页视作是提供服务者,给受众提供有趣、有参与感且有知识含量的内容,不要局限于只提供某一类信息,丰富发布的内容,让追随者保持持续的关注度。定期发布幕后图片,自拍的图片或视频,有趣的相关新闻等等。
  盖尔·加朵还发现,电子邮件是能够最直接接触到观众的办法,她通过让受众用自己的邮箱注册主页帐号关注信息来保证用户数量,并且可以通过用户的邮箱来发送提醒的通知,能够准时且有效的到达《华尔街之狼》的所有潜在观众的手中。
  同时,宣传中非常重视标签的功能,现在的每个社交平台都提供给用户给图片加标签的功能,甚至高达10个标签,标签的功能可以很好的标注重要的信息,发挥关键字的功能。描述性语言只要不超过140字,尽可能详尽的描述图片背后涉及的内容。
  剧组通过社交网络,与观众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各大网络媒体的互动平台上,相互关注的双方的互动能发挥重要作用,墨菲让人将《华尔街之狼》涉及到的核心媒体和用户列一份清单,在每一次与作品消息相关的发布中,定期与清单上的帐号互动,产生良性的互动关系。
  当然,社交网络上面的宣传还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用户名必须统一,不要在每个平台上都更换用户名。
  这样,剧组在宣传中方便与核心受众群体取得联系,如果题材与某一类人群和事件相关,在接受度上,正确的受众群可以为电影获得意想不到的帮助,比如儿童电影的目标观众一定是儿童以及他们的父母,那么在宣传时,可以把儿童相关的品牌放在宣传的图片当中,或用标签标注出来,获取更多相关受众的关注,长时期的关注和互动,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的关系。
  再就是让社会上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与自己的项目产生联系,发挥想象力,运用正确的策略,将会给自己的电影产生巨大的关注效应。
  比如二十世纪福克斯就在筹备一次关于华尔街是否夺走了你的财富的超级大讨论。
  这也来自墨菲的建议,他隐约记得,自从2008年经济危机始终,华尔街就成为了普通人的眼中钉,好像还爆发过抵制和占领华尔街的行动,只要能善加运用公众的心态和目前的社会环境,《华尔街之狼》说不定能获得出人预料的市场反响。
  至于美利坚会不会因此真的直接导致一场占领华尔街的运动,那就与墨菲无关了,反正在这边,电影始终都是一种娱乐产品,并不会被随随便便的与社会暴力之类的东西联系起来,就算真的有人联系在一起,主流媒体压根也不在意。
  何况,华尔街本身也不在乎,他们从来都不在乎自己吸血鬼的形象。
  任何一部电影诞生,几乎都会面临有利和不利的局面,这些都是将对影片有利的一面极可能的放大,并且规避掉不利的那一面。
  拍摄中同样如此,在纽约周边和华尔街拍摄完外景戏之后,六月份墨菲带领剧组返回了洛杉矶,回到威尼斯郊区的仓库片场继续拍摄,抽出档期的詹姆斯·弗兰科也来到剧组,完成自己客串的角色。
  他饰演的正是墨菲剧本中那位天真型的配角。
  虽然史蒂夫·麦登绝对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但按照墨菲的要求,他在影片中外貌看起来要相当天真,唯一一个有台词的场景,也是为了凸显小罗伯特·唐尼的乔丹·贝尔福特。
  对于自己的两位老伙计,墨菲足够放心,拍摄时简单的说了一句,基本交给他们自由发挥。
  大批的临时演员再次聚集起来,詹姆斯·弗兰科戴着一顶棒球帽,站在了众人的面前。
  “你好,有没有不认识我的,我叫史蒂夫·麦登。”
  面对着这么多的人,詹姆斯·弗兰科显得有些腼腆,他慢条细语的说了几句,拿出一双鞋子,说道,“不管你们信不信,玛丽露和玛丽珍其实是同一款鞋子,只不过用的都是黑色的皮……”
  他的这些话没有任何煽动力,反而是下面的人在乔纳·希尔饰演的多尼·阿佐夫的带领下,不停的起哄,前排的几个演员,甚至还做出了一些相当猥琐的动作。
  这是一个对比场景,除了情节上发挥的作用外,史蒂夫·麦登这个角色还是为了凸显乔丹·贝尔福特。
  接下来,小罗伯特·唐尼出现在了镜头中。
  “想花一点时间告诉你们为什么史蒂文为什么这么牛逼,因为他是一个创造天才!这种能力,他的这种天赋,不仅仅是发觉当今最热门的女鞋潮流,他的能力,更是制造潮流!你们懂了没!”
  他饰演的乔丹·贝尔福特将史蒂夫·麦登捧的极高,“像史蒂文这样的天才是每十年才出一个,我说的是阿玛尼,香奈儿,路易斯这种名牌!史蒂文现在是女鞋业最红火的人,他的订单冲破了北美每家商场的屋顶!他现在就在我们的办公室!我们应该感谢上帝让这个人能够站在我们这里!我们应该跪在地上,给他吹箫!像这样,懂吗?史蒂文,我要给你吹箫!”
  他甚至夸张的做出了一个类似的动作。
  拍摄进行的很顺利,结束后詹姆斯·弗兰科找到了墨菲。
  “保镖一直守着你。”他指了指墨菲后边不远处的两个壮汉,“威胁信件还没有结果?”
  “没有。”墨菲摇了摇头,“负责这起案件的是我的一个老熟人,恐怕很难查出什么。”
  就在墨菲与詹姆斯·弗兰科谈起加特林·柯林斯警长的时候,这位心有所图的警官,在伯班克市的一家咖啡馆里面,等来了一位红发女郎。


第478章 法治社会
  自从与凯瑞·穆里根接触之后,加特林·柯林斯私下里动用各种手段,查遍了墨菲·斯坦顿近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好莱坞的一些纷争后面,似乎能看到一个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的影子,但没有任何人和任何证据,能把这道影子与墨菲·斯坦顿联系在一起。
  加特林·柯林斯凭直觉认为,柯克·道格拉斯脑梗和卡梅隆·道格拉斯贩毒后断手断脚,以及迈克尔·道格拉斯与凯瑟琳·泽塔·琼斯反目成仇的背后,都有墨菲·斯坦顿的黑手。
  但直觉无法作为证据,更无法取信于人,如果他说直觉可以证明墨菲·斯坦顿有罪,恐怕就像墨菲·斯坦顿说自己的直觉能够证明一部电影可以大卖一样,可笑而又荒谬。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网罗证据,能将墨菲·斯坦顿送进监狱的铁证,这样才能显示出法律的尊严。
  这是一个讲究法治的社会,触犯法律的人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可惜的是,那个叫做凯瑞·穆里根的女孩简直不可理喻,就因为那天他说的话稍微重了一点,从此之后再也不搭理他……
  “那个女人不仅长了一副娃娃脸。”加特林·柯林斯捏着手里的咖啡杯,不禁摇了摇头,“连人格也没有长大啊。”
  以此推断,凯瑞·穆里根应该不知道当年墨菲·斯坦顿做过的那些事,这样一个头脑简单的女人,怎么可能看到墨菲·斯坦顿做出的那些如此复杂的事情。
  转了一圈,他又把目标放在了之前接触过的一个女人身上,对方在墨菲·斯坦顿早期的好莱坞生涯中,曾经做过他的私人助理。
  这是个很值得思量的职位,尤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