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莱坞之路-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就这么相信我?”墨菲没去管走掉的戴夫·斯科拉,“不怕最后输掉?”
  “会输吗?”卡拉·费斯倒是不怎么在乎,“就算输了,想必你也不会看我流浪街头吧?”
  她看了眼腕表,“不跟你说了,我还要去跟艾伦·哈里斯谈谈。”
  墨菲摆了摆手,示意她随便,不用管自己。
  参加首映式的人大部分开始走进好莱坞中国大剧院,墨菲也夹杂在里面,向前走去,有个记者忽然凑了过来。
  这是个女记者,以前采访过她,名字墨菲忘记了,只记得她来自《好莱坞报道者》。
  “之前这部影片试映的时候,我见过你。”女记者一点都不客气,直接问道,“我觉得这部影片有问题,斯坦顿导演,你怎么看呢?”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能力毋庸置疑,过往他无数次证明过自己。”墨菲从来都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好人,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忽然说道,“只要不被外来因素干扰,雷德利·斯科特的作品就是质量和票房的保障。”
  听到这话,女记者愣了愣,脚步不自觉的也放慢了,与墨菲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不被外来因素干扰?”她自语了一句,似乎把握到了一些什么,“难道这部影片还有媒体不了解的内幕吗?”
  女记者马上来了精神,这样的话就有料可以挖了啊。
  影片成功,那当然一切都好,如果失败的话,相信幕后的事情,还是很有看点的啊。
  因为《天国王朝》上映的关系,墨菲对这个周末早就有所关注,虽然他过来参加这部影片的首映式,但还在关注另一部影片,也是今年奥斯卡的种子选手。
  由保罗·哈吉斯执导的《撞车》,同样也是在这个周末上映,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这部反应美国社会和族群问题的影片,拿到了明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最佳影片。
  这也是继《角斗士》之后,又一部在上半年上映的电影,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小金人。
  档期对冲击奥斯卡很重要,但影片的内容是不是投众多的白人中老年评委们所好,其实更加重要。
  《消失的爱人》同样不会放在邻近颁奖季的感恩节—圣诞节档期,而是放在了八月份,这时候北美暑期档已经进入尾段,没有超级商业大作的竞争,对于影片的市场更加有利。
  在这个周末,除了《撞车》,还有一部影片上映,帕里斯·希尔顿出演的《恐怖蜡像馆》。
  因为那段广泛流传的录像带的关系,墨菲和盖尔·加朵一起,特意去影院看了看这部影片,没有太多的惊喜,也没有太多的失望,这就是一部典型的美式恐怖片。
  相比于继续忙碌《消失的爱人》后期制作的墨菲,五月份注定要成为某些人大失所望的一个时间段。
  周末三天的时间里,《天国王朝》力压同期上映的《撞车》和《恐怖蜡像馆》,拿到了北美票房榜的冠军,这本来是个好消息,但周末三天的票房累积只有可怜的1800多万美元,别说达到二十世纪福克斯预期的五千万美元了,连一半都没有。
  如果首周末票房失败,口碑足够的话,还可以指望长线,但《天国王朝》的媒体和观众口碑也糟糕的一塌糊涂。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影片中,充斥着一个又一个战斗,而且这些战斗混杂在一起,除了又破又旧的衣服,又长又脏的头发,观众别指望在电影里得到其他东西。”
  这可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评论了。
  外界一致看衰《天国王朝》,众多专业预测机构,哪怕是最乐观的一家,都认为影片的北美票房不可能超过5000万美元,全球票房最多2亿美元。
  这也就意味着《天国王朝》不仅远远达不到预期,还会成为一部让二十世纪福克斯产生巨额亏损的影片。
  如此巨大的失败,肯定要有人站出来负责。
  这样一部数次追加投资后,总制作成本达到1亿5000万美元,宣传营销费用超过7000万美元的作品遭遇滑铁卢,直接导致今年北美暑期档第一枪就放了哑炮,当然也会引来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
  尤其被墨菲隐晦提醒过的那位女记者,一直在透过表面寻找真相,并且得到了相当多的内幕消息。


第321章 寻人启事
  “在影片的导演剪辑版完成后,二十世纪福克斯制片部的总监戴夫·斯科拉要求按照他的意思重新剪辑,无奈之下,雷德利·斯科特只好照做。最终,事与愿违,本片的首周末票房只有不到1900万美元,相对于高额成本而言,可谓一败涂地。”
  坐在办公室里面,戴夫·斯科拉放下手里的《好莱坞报道者》,难看的脸上却显露着几分思考。
  媒体将失败的原因归结到他身上,他当然非常生气,但之前参与高层会议时,被一致批判已经让怒火激发到了顶点,现在反而渐渐冷静了下来。
  尤其想到卡拉·费斯那张挂着淡淡嘲讽的脸,戴夫·斯科拉就不得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天国王朝》的首周末票房失败,已经让他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如果被怒火冲昏头脑,只会对自己更加不利。
  站起来,来回走了两圈,戴夫·斯科拉紧皱眉头,从卡拉·费斯进入公司开始的一幕幕从他脑海里滤过,为什么他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人,竟然会被卡拉·费斯这样一个新人逼得步步后退?
  确实,卡拉·费斯是个非常难缠的对手,心思深沉,能力出众,还有来自集团高层的支持,但他也不是没有,这些都不是关键。
  那关键是什么呢?戴夫·斯科拉停下脚步,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想到了首映式上那张平淡的面孔,那明确不看好这部影片的言论。
  墨菲·斯坦顿……一切都是墨菲·斯坦顿,关键就是墨菲·斯坦顿。
  他与卡拉·费斯的竞争,真正的决定因素还是墨菲·斯坦顿!
  自己能不能从墨菲·斯坦顿身上着手,切断卡拉·费斯最大的支持来源?
  戴夫·斯科拉非常认真的考虑起了这个问题,《天国王朝》票房失利已经无法逆转,如果卡拉·费斯参与的《消失的爱人》成功……
  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卡拉·费斯在二十世纪福克斯正式注资《天国王朝》后,再也没有动任何手脚,他倒是很想对方蠢到会继续制造麻烦,但那个女人相当聪明。
  同样的,要是他在《消失的爱人》中动手脚,还被人揭露,那不用等卡拉·费斯竞争,恐怕公司董事会就会率先撤了他。
  又坐回到椅子上,戴夫·斯科拉只盼望着对方那别出心裁的宣传营销会失败。
  明媚的阳光从天空洒落,给大苹果带来了夏季即将来临的炎热,凯尔·邓斯特站在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站台边,耐心的等着公交车。
  “《天国王朝》真烂啊!”旁边有两个人在议论,“绝对是雷德利·斯科特最差的影片。”
  他的同伴点头,“嗯,这是我今年看过最烂的电影,票房也差,上映三周了,还不到三千万美元,二十世纪福克斯这次要赔惨了。”
  “也该他们倒霉了。”第一个说话的人似乎有些幸灾乐祸,“去年的《死侍》,他们用那么点成本,换到超过3亿美元的北美票房,运气太好了,也该到转运的时候了。”
  “我觉得不是运气。”同伴不认同他的观点,“墨菲·斯坦顿……”
  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他停顿了一下,才说道,“墨菲·斯坦顿是个非常厉害的年轻导演,我觉得以后肯定会超过雷德利·斯科特。”
  两个人边说,边四处乱看,最先开口的那个人忽然发生惊异的声音,“咦,这是什么?寻人启事?”
  另外一个人也凑了过去,“好像有个女孩失踪了。”
  接着,他发出了比同伴还要惊讶的声音,“哇,有人能提供有效线索的话,有五万美元的酬谢金呢。”
  这话引起了凯尔·邓斯特的好奇,他转头看了一眼,脚下不自觉的动了起来,走了过去,站在那两个人后面,看到了这则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印在一张非常大的海报上面,显得异常醒目。
  “艾米·邓恩,三十三岁女性,身高五尺十寸,金色长发,脖子上有一颗痣,日前从密苏里州家中失踪,如有看到下落者,请与尼克·邓恩联系,线索有效的话,将提供5万美元的回报。”
  “联系人:尼克·邓恩。联系电话……”
  在文字的右上方,还有一张黑白图片,不过图片像是手工绘图的复印版本,不是很清晰,显得相当模糊。
  这样怎么找?凯尔·邓斯特不禁摇了摇头,正好有公交车开过来,他上了车,走到后车厢坐下,发现在公交车醒目的位置,也贴着如同站台上一样的寻人启事。
  凯尔·邓斯特看了看周围,不少人都在好奇的看寻人启事,对于他们这些上班族来说,五万美元还是充满了诱惑力。
  不知道谁会有这种好运,撞到这个走丢的艾米·邓恩,但就算遇到了,凭借上面模糊的头像,恐怕也很难认得出来。
  公交车到达地铁附近,凯尔·邓斯特下了车,站台一个地方围了不少人。
  “五万美元啊,失踪的是个有钱人吧?”
  “走路的时候多看看吧,说不定就能撞到她。”
  “图像太模糊了,这个尼克·邓恩是不是不想找她?”
  “他们是什么关系?兄妹?还是夫妻啊?”
  听到这些议论,凯尔·邓斯特不去看也知道,肯定都在看则寻人启事。
  他摇了摇头,离开公交站台,转过一个路口,到达了地铁进站口,走进地铁目光必然要经过的一个广告宣传栏上,又贴着一张很熟悉的类似大海报般的东西,只扫了一眼,凯尔·邓斯特就看清楚了,又是那张寻人启事。
  来到站台上,凯尔·邓斯特又发现有些人聚在一起围观,还在议论。
  “不会还是寻人启事吧?”
  他踮起脚看了一眼,果不其然……
  这失踪的恐怕不止是一个有钱人,还是个大人物吧,否则这寻人启事怎么铺天盖地一般?
  夜幕降临,洛杉矶市中心变成妖魔鬼怪出没的地方,毒贩、抢劫犯还有黑帮团伙等等,时不时就从街头闪过,甚至某些地方,有时候还会响起沉闷的枪声。
  如果不是这一片的居民,单独走上街头有很大的风险,一般的工作也在黑夜到来后停止。
  不过,今天的洛杉矶不同,大批身上有刺青、满嘴脏话,怎么看都不像正经人的一群家伙,走上市中心的街头,分散到了各个重要位置,大部分流氓混混看到他们,不但没有招惹的意思,还纷纷退避三舍。
  “快点贴!”
  旧中国城附近,一个光头黑人指挥着五六个人在街口醒目的位置上,张贴着巨大的海报,“快点!都给我快一点!记得不止要贴,你们都要留意,让这些东西尽可能的多留一段时间。”
  “老大,我们是坏人啊!”一个留着短寸的拉丁裔小青年回过头,不满地说道,“什么时候改行做好事了?还帮人贴寻人启事?”
  “叫你做你就做!”光头黑人走过去,给了拉丁裔后脑勺一巴掌,“快点干,哪来这么多废话。”
  坦白地讲,他也很好奇,什么时候洛杉矶市中心最大的帮派,改行做起寻人的活了?不过,这工作是罗斯亲自吩咐下来的……
  第二天一早收工的时候,光头黑人驾车挨个街头查看了一遍,那些最为醒目的位置上,基本都张贴上了统一印刷的寻人启事。
  艾米·邓恩……光头黑人还是很疑惑,难道是老大的情妇?不是说老大的真爱是小罗伯特·唐尼吗?
  “搞不明白啊。”
  对他这颗简单的头脑来说,这些事还是太复杂了,既然想不明白,干脆不再去想。
  加州圣塔克拉拉谷云集了北美乃至全世界最顶尖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企业,这里也是全世界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一个地区。
  邻近斯坦福大学的一栋办公楼里面,午饭过后是短暂的休息时间,有不少员工在网络上面四处翻看,莫比克·斯塔尼也是其中的一员。
  他坐在电脑前面,正在看一些知名博主的博客,时不时还会奇怪的挠挠头发。
  很多著名的博主,都在自己的博客上面,转发了一份寻人启事,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人物失踪了。
  莫比克·斯塔尼皱眉,自言自语,“艾米·邓恩,没听说过什么重要人物叫这个名字啊。”
  打开谷歌,他把这个名字输入搜索栏,敲了下回车键,然后一大片相关的网页出现了,与艾米·邓恩有关的内容相当多,似乎她的失踪,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
  这则寻人启事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北美,不止是海报和互联网,还出现了电视台上面。
  福克斯电视网在很多地方性电视台的节目中都插播了一条消息。
  “我们接到了一位自称为尼克·邓恩的人求助,他的妻子艾米·邓恩于日前从密苏里州的家中失踪……”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消息在北美流传开来,相当多关注社会时事新闻的人都知道,有一个叫做艾米·邓恩的人失踪了。
  但是,没有人知道艾米·邓恩到底是谁。


第322章 寻找艾米
  艾米·邓恩是谁?
  遍及街头、互联网、电视台和纸质媒体的寻人启事,想不引起人关注都难,尤其是很多媒体,在第一份寻人启事出现在北美五天之后,也纷纷发文询问,这个失踪的女人到底是谁?
  虽然远远没有引发普遍性的关注,但北美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叫做艾米·邓恩的女人失踪了,他的丈夫正在寻找她。
  任何事都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热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的热度也在不断下降,但就在大家都习惯了这则寻人启事的存在,快要无视的时候,互联网上面出现了新的消息。
  “失踪的艾米·邓恩是前段时间热销的《神奇的艾米》中女主角的原型!”
  二十世纪福克斯旗下的娱乐八卦网站刚刚披露了这则消息,就被相当多的博客转载,接着发行《神奇的艾米》的出版社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纽约邮报》时也承认,神奇的艾米确实失联了。
  这些消息开始的时候只是在《神奇的艾米》的读者中流传,但之前的大范围出现的寻人启事,已经让艾米·邓恩这个名字,成为了很多人的关注点,最新的消息出现后,再次吸引到了他们的目光。
  其中不少人都对一位小说主角的原型这个身份很感兴趣,自然而然的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买入图书,成为新的读者。
  “神奇的艾米失踪了!”
  “寻找神奇的艾米!”
  “神奇的艾米去了哪里?”
  这一类的新闻很快从二十世纪福克斯和新闻集团旗下的媒体上,蔓延到了其他的媒体。
  相比于一个普通的有钱人,一位小说女主角的原型无疑更能吸引媒体的关注和炒作。
  在谷歌上面,神奇的艾米竟然成为了热门搜索词条。
  与此同时,一个注册名为尼克·邓恩的博客,也出现在了媒体和公众的视野中,这位自称是艾米·邓恩的丈夫,以博客的形势第一次公开发文,承认自己的妻子艾米·邓恩确实是神奇的艾米的原型,并且请求神奇的艾米的读者,能帮他一起找回失踪的妻子。
  网络上还出现了一个神奇的艾米的官方网站,号称是书迷自发建成,网站上公开号召书迷——找回我们的神奇的艾米!
  宣传营销工作的每一步都在按照计划走,回馈的结果也比预期的效果要好,墨菲在完成所有后期制作工作后,开始与乔迪·格里菲斯剪辑第一支预告片。
  由于预告片要很晚才会放出,两人有足够的时间,为此做了很多的尝试,也产生了一些争论。
  关于预告片的剪辑争论,墨菲和乔迪·格里菲斯耗费了一些时间,开始的时候他们各执己见,最初的几天里,墨菲都没法让比较传统的乔迪·格里菲斯完全赞同他的观点。
  墨菲当然可以强硬的推进自己的设想,不过还是耐心的说服了乔迪·格里菲斯,毕竟双方是长期的合作伙伴,而且年龄和成长的环境都存在着差异,有不同的理念很正常,想让乔迪·格里菲斯彻底明白广告片是为一系列病毒式营销服务,总需要一个过程。
  整个预告片的剪辑中,墨菲坚持认为,从揭开艾米失踪真相那里开始的片段都不能出现在预告里,预告片里的艾米只能以闪回的方式出现,他可不想在里面看见露出另一个面目时的艾米。
  墨菲唯一放入的是艾米沉入水底那一幕,这既是宣传营销的需要,也是他喜欢布置这种悬念,悬念也可以给人带来一种错觉:尼克真的杀了他妻子吗?不是他妻子发生了什么,而是他到底有没有杀她?
  到时配合上如火如荼的宣传,这个片段可以帮影片点明个中谜题,几乎所有人都同意“我们不能把剧情反转给剧透了”这种理论。
  但二十世纪福克斯内部也有人担心,万一宣传出现问题,没有人来看首映怎么办?
  “你们一定要同意这个方案,如果你们不把那个反转先藏起来,把这个戏宣传成蠢汉和他的疯老婆的故事,那我们就没有理由去做这个电影了。”
  卡拉·费斯说服了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管理层,在预告片上达成了一直,“我们必须把真相大白的乐趣留给观众!”
  所有的一切还是按照先期计划执行,无论是先行预告、正式版预告还是电视预告,剧组都只取用前前半部分的内容,后半部分碰都不能碰。
  于是,未来的宣传重点就成了:尼克·邓恩有没有杀他的神奇老婆。
  将死去的艾米·邓恩缓缓沉入河底的镜头剪辑到预告片里面的时候,墨菲对乔迪·格里菲斯解释了这样做的必要性,“观众会对里面的角色心生排斥,因为他们以为那个金发女人会死掉。当你宣传一部电影,你必须想方设法吸引观众走进影院,有时候你还要给他们暗示剧情的走向,但有时候你这么做就完蛋了,观众进电影院的时候肯定会带着先入为主的期待的。”
  时间渐渐接近七月份,关注神奇的艾米失踪事件的人越来越多,神奇的艾米官方网站的浏览量也暴增。
  不知道是谁的提议,这个网站上一条消息被顶在了最醒目的位置——前往密苏里,寻找我们的神奇的艾米!
  这个活动得到了相当多人的赞同。
  一周后,一场叫做寻找神奇的艾米的活动,正式在密苏里州首府圣路易斯市展开,有一千多人到场助威,还成立了一个协调委员会。
  同时,也有人向警方做了咨询,但警方给出的答案比较模糊,称还没有人正式报案。
  此外,之前有消息确定会出席这场活动的尼克·邓恩和艾米·邓恩的父母也无影无踪。
  这引起了相当多真正想帮助艾米的人不满。
  但紧接着,神奇的艾米的官方网站上,出现了一封署名为艾米父母的公开信,他们向帮助者致歉,并且称没有到场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耽搁了,而这件事是——他们怀疑有人谋害了自己的女儿艾米·邓恩!
  “我们见了尼克·邓恩,他拒绝出席这场活动,然后艾米的一位邻居找到了我们,告诉我们艾米经常遭受尼克的家暴,在失踪之前已经怀孕,她很怀疑艾米已经被人误杀或者谋杀……”
  这封公开信率先被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八卦网站和媒体转载,又迅速出现在了很多媒体的版面上。
  “神奇的艾米不是失踪,而是被谋杀了,杀人者可能是尼克·邓恩……”
  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这条信息就像病毒一样闪电般蔓延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了神奇的艾米和她究竟是失踪还是被谋杀……
  随后,署名为艾米父母的人通过互联网,再次发布公开信,严厉指责尼克·邓恩,称他别有用心的毁坏了所有艾米的照片,包括趁他们不注意,拿走了他们手中的那部分,他们只有一些艾米不太完整的照片,刊登出来以寻求媒体和公众的支持。
  在公开信的最后,附加了近十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孩面部和颈部全部被人划花,只能看到高挑性感的身体……
  网络舆论彻底被撩拨了起来,在一批人的引导下,互联网出现了今年到现在从没有过的热潮。
  “警察为什么不去查尼克·邓恩?”
  “尼克·邓恩就是个混蛋,他竟然对艾米家暴。”
  “杀了这个碧池养的!”
  与此同时,神奇的艾米网站上,出现了一段不是太清晰的视频,视频中隐约能看到,两个警察正在盘问一个怀孕的女人,女人自称是艾米的闺蜜。
  “自从搬到这边,艾米的生活变得非常糟糕,尼克失业了,只会酗酒和躲在家里玩游戏,根本不能负起家庭的责任,他变得暴躁易怒,经常与艾米吵架,我有几次趁他不在家过来找艾米,都见到艾米脸上有伤痕,我问过艾米,艾米不愿意说,但我知道她肯定是遭遇了家暴……”
  这段视频把焦点直接指向尼克·邓恩,“前段时间,艾米跟我说起,她想离开尼克。后面几天,我又看到艾米脸上多了新的伤痕,我为她感到非常不值。他们的房子,他们的车子,他们的日常开支,一直都是艾米负责,一旦艾米离开,尼克将变成身无分文的穷光蛋。”
  “对了,艾米怀孕了,尼克大概不知道,前段时间我看到艾米的桌子上放着一份新的人身保险合同,合同的受益人是尼克·邓恩……”
  视频一出现,所有关注的人顿时一片哗然,神奇的艾米已经成为了这个夏天北美互联网的第一红人。
  “但这个红人始终都没有正面照片。”
  圣莫妮卡的家中,看完网络上相关的信息,盖尔·加朵问墨菲,“没有人怀疑吗?”
  “当然有人怀疑。”
  这种事怎么可能会没人怀疑呢,到现在为止,除了查理兹·塞隆几张抹去自身特征的生活照,事件中的其他人一直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墨菲却对这场营销很有信心,“二十世纪福克斯制造的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已经裹挟了绝大部分人,那点质疑的声音根本掀不起风浪。”
  他笑了笑,“在质疑声变大之前,我们会有新的举措。”


第323章 最棒的约会电影
  “这里是福克斯电视台娱乐频道从密苏里州发回来的报道。”
  电视画面中,一位记者站在野外的一个小土包上面,她的背后是一大片长满绿草的荒地,有近百人在荒地中搜索,似乎在寻找什么重要的东西。记者对着摄像机镜头,说道,“为了寻找神奇的艾米的原型艾米·邓恩,目前一支搜索队正式成立,他们在艾米可能消失的一条小河附近展开搜索……”
  从电视机上收回目光,墨菲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是早就计划好的活动,不过与之前《神奇的艾米》的部分读者带有自发性的在圣路易斯聚集不同,搜索队的所有人都是剧组签署严密的保密合同雇佣的。
  这些为了博取眼球和关注的活动,并不会让公众轻易参与。
  墨菲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制定了严密的计划,目前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从媒体到网络再到公众的反应来看,效果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虽然没有成为全美聚焦的热点事件,但神奇的艾米所能引发的关注,对于一部影片来说足够了。
  不过,就像不接纳外来人员进入所谓的搜索队一样,墨菲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也会适当注意其中的度。
  不可否认,这种宣传营销方式有其无法摆脱的弊端,铺天盖地般的关于神奇的艾米的消息,必然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当事实真相揭露的时候,还会被一部分人怒斥这是欺骗,但相比于所能引发的关注和讨论,这些都是值得的。
  任何营销都会有得有失,比如苹果的饥饿营销,也会造成一部分耐心不好的潜在客户流失。
  选择合适的营销方式,最重要的就是看其中的得与失。
  相比于失去的,《消失的爱人》所能得到无疑更多,而且电影不管再怎么艺术包装也好,如今这个年代就是标准的娱乐产业,这个产业最怕的从来都不是被人议论,而是无人议论。
  这种脱离于网络病毒式营销的宣传模式,现在还不怎么多见,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好莱坞的惯用手段,比如曾经的墨菲看到过,《科洛弗档案》在纽约散布怪物来袭的消息,《第九区》制作寻人海报追缉隐藏在人类中的外星人,最为过分的是《2012》,索尼娱乐利用旗下的媒体,玩命的宣传世界末日的言论,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恐慌。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宣传简直没有道德和底线,但好莱坞什么时候有过底线?
  好莱坞电影想要的是高票房和高利润,影片里面的所谓主流价值观,都是为这些来服务的,只要有足够的利润,让好莱坞片商们在影片中宣扬三胖最终能统治世界,带来全球和平,也绝对会有公司去做。
  这种宣传营销不可能长时间的继续下去,进入七月中旬,二十世纪福克斯组织了一次内部试映会,几所有参与试映的人都对影片一致好评,这也坚定了二十世纪福克斯继续加大宣传营销投入的决心。
  《消失的爱人》的制作成本只有4500万美元,二十世纪福克斯却在之前的基础上,又追加了1000万美元的宣传营销费用,整部影片的宣传开支将高达3000万美元。
  随着上映日期临近,宣传营销策略也到了改变的时候。
  刚刚进入七月下旬,有人在网络上面爆料,声称自己拿到了神奇艾米之前在纽约的照片,并且贴在了博客上面,立即引发无数人的关注。
  第二天,这张照片还出现在了众多的纸质媒体上,经过之前的宣传,神奇的艾米的失踪事件,已经备受北美公众关注。
  但在爆照的博客上面,有眼尖的人留言,“怎么看起来很像年轻版的查理兹·塞隆呢?”
  不止是网友,也有媒体公开质疑,“艾米简直就是查理兹·塞隆年轻时候的翻版。”
  还有消息灵通的媒体公开指责,“神奇的艾米是一场骗局!”
  不管是不是骗局,随着爆照,公众对神奇艾米的关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那张是查理兹·塞隆在芭蕾舞学校时候的照片,而且被技术人员进行了一些调整,让她看上去似是而非。
  有些事循序渐进比一次捅出答案更能引发关注。
  随后,那位接受过采访的所谓艾米·邓恩的朋友,称自己从家里找到了她与艾米的合影,不过照片有些曝光过度,看不太清楚艾米的脸,但脖子上面的小痣却清晰可见。
  小报们如获至宝,拿出查理兹·塞隆和艾米的照片进行比对,然后愤怒的职责,所有的关于神奇的艾米的事件,都是某部电影的宣传阴谋。
  这引起不少人的反感,但更多的人依然在关注事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