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需要时间和资金,眼下宜蓝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这话陆政东也就没有说。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上了车,直奔石油公司的油库而去。

本来县石油公司的油库修在城郊的,不过那是六七十年代修的,现在差不多成了城区,周围不少居民区,所以每一年过春节,油库区域简直是如临大敌,还特意加派了公安民警执勤。

两人进了油库库区,在大队人马陪同下四处检查,凡事领导格外关注地,下面人也好歹不敢马虎,足足围着库区转悠了半小时,走得背心都出汗了,才算转完,给油库负责人又上了几道紧箍咒,这才换下个地方。

两个人坐着车在城里来回转悠着,原本稀疏的鞭炮声逐渐激烈起来,直到搅一锅粥,大量的烟雾很快笼罩在县城五光十色地夜空,新年地钟声响起,新地一年到来,陆政东眺望着远方,心情也不由信马由缰,新的一年,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

鞭炮渐渐稀疏了下去,大家才回到办公室,坚守到凌晨一点,全县各地的情况陆续汇报上来,都没发生火灾事故,大家才回去睡觉。

大年初一之后,陆政东住的地方来拜年的人就络绎不绝。毕竟是过春节,谁也不可能空手上门。

其实上门的人也不想带着东西上这里,可陆政东家不在这里,至于长滩的家连庙门都摸不到。

这些来拜年的人中,数临山镇的镇长冉启云最舒服,他所送的东西和钱,实际上他一分钱都没掏。

这些东西都是高二楚给他准备的。

春节前后,高二楚专门上他家谈了一次,谈到县里的事情,两人都认为春节之后,陆政东恐怕会进一步进行人事调整。

高二楚讲,原来做不做党委书记是一个样,反正镇里实际是他说了算,镇党委曾鸣华在很多事情上没有他点头根本就没办法办,但高部长调走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是让他争取一下镇党委书记,如果能争取下来,等于是又争取了三、五年时间。即使争取不上书记的位置,只要保住镇长位置,花这点小钱值得。

现在曾鸣华见高部长调走了,曾鸣华也开始蠢蠢欲动,不能坐以待毙,冉启云想了一想,也觉得有道理,决定还是要来给陆政东拜拜年……

只是冉启云不知道,高二楚所想的和他所想的出发点完全不一样。

自从市里换了新的市委书记,陆政东的后台没了之后,高二楚的心思就活络了起来,通过自己原来的关系一直都注意着陆政东的一举一动,得知节前陆政东到乡镇检查工作,对于乡镇孝敬的好烟好酒和红包都是欣然笑纳了,也就动了这样的心思。

高二楚的想法是,只要掌握了陆政东收受贵重礼物和钱的事情,他既可以凭着这个告陆政东个贪污受贿,把陆政东从宜蓝赶走,或者不赶走关键时候亮一亮,陆政东就只有乖乖的就范,他完全就可以进退自如……

冉启云躲在暗处,看着提着礼品进去,空手而出的人,心里不禁暗笑,钱财可是个好东西,没有人不喜欢。高二楚说得对,陆政东搞什么招投标就是想既当婊子又想立贞洁牌坊。陆政东不收礼,只是有的人送的东西太小儿科了,根本就瞧不上眼。

看到送礼的人走了,冉启云也忙从暗处往陆政东的住处走去……

陆政东住的地方柜子里几乎都装满了烟酒茶叶,去一趟乡镇,再穷的乡镇也会送上几条好烟和一箱风塘陈酿,这是慷公家之慨,陆政东清楚这是“惯例”,其他领导下去,估计也都会有,只是档次和数量上估计有所不同。

私人来拜年的,起码也得两条好烟两瓶好酒,就是这些礼品,起码也得值三四万块钱。看着琳琅满目的一大堆礼品,陆政东不由轻叹了一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例所应有的各项陋规收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如果是黑心贪黩的知府,那就不知要捞多少了。

古人的话实在是太精辟!

这还仅仅是过个年,宜蓝也是所谓穷得叮当响的县,要是再生生病,端午中秋过过节,过过生日,一年小二十万就不在话下了。这都不算是贪污受贿,甚至连灰色都算不上。

也难怪一旦有些官员一犯事,财产来源不明的部分也是一大笔,恐怕就是这样累积下来的……

对于私人送的,陆政东每一个份礼物都打开了仔细看了看的。

这里面的道道他清楚得很,有些有想法的人会把贵重东西或者钱藏在其中。

其实不用打开也能看出来,由于不是送到家里,这些人也怕他贵人事多,顺手就把这东西给送人了,那等于是白白的浪费了,要么是故意露了点口风,要么是在东西上故意露了点破绽。

虽然这部分人不多,但里面夹带的基本上都是五千起步,最多的是临山的冉启云的一万。这些人肯定都是希望在人事调整上希望他能照顾照顾。

这部分钱更是烫手,可真要退回去这些人心里肯定是惶恐无比,那就会马上把这些人推到他的对立面,若是在平常,这也无所谓,关键是市里刚换了新的市委书记,这时机不对。

陆政东考虑良久,最后决定这些钱还是不退回去的好,就让他们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

当然这些东西陆政东肯定也不会揣进自己的口袋,他准备把这些礼物都变成钱,至于这些钱的去向他也想好了,就用来慰问县里的弱势群体或者春节坚持上班的一线基层工人……

春节也就六七天假,很快就过去了,高二楚一直关注着冉启云给陆政东送礼的事情,听到冉启云讲陆政东一直没有把钱退回来,心情那就一个舒畅,高兴的样子让周围的人都有些诧异……

第37章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节七天假一晃就过去了,初七正式上班,实际上在长滩,初九还是个重要的日子,俗称上九,过完了上九,春节的假期才算是真正结束了。

陆政东这个春节除了去了一趟云雾看望了一下母亲之外,哪里也没能去成。

初十上午,陆政东才把县里主要的领导召集到办公室里碰头,商议近段时间的工作安排,实际上也就是常委会之前的预备会议。

“市里今年给我们县里下达的财政指标不低,要完成任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件事必须要高度重视,今天大家先讨论一下……”

陆政东谈完其他一些常规议题之后,把这事给提了出来。

现在还没有实行分税制,在财政上实行收入递增包干办法。就是参照近几年的收入增长情况,确定收入递增率和留成、上缴比例。在递增率以内的收入,按确定的留成、上缴比例,实行县级与市级分成:超过递增率的收入,全部留给县里;收入达不到递增率,影响上缴的部分,由县里用自有财力补足。

宜蓝县县财政连自身吃饭都成困难,现在基数又增加了,这就更困难。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关系到全县各项支出,乃至全县吃财政饭的能不能按时拿到工资的问题。

陆政东抛出这个话题,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那就是煤矿的税收流失问题,这也是整顿煤矿的一个主要目的和重要环节。

“我看还是在煤矿上做做文章吧,一方面既要堵住煤矿税收流失的口子,另一方面要提高煤矿的准入门槛。之前很多煤矿只是象征性的给煤管局和国土局交一点管理费和土地使用费就可以开采,不少煤矿连工商执照都没办理。……”

县委办主任骆长松见没有人开腔,于是首先开了口。

申国中一听骆长松这话就闷着头喝水,他可是很清楚,骆长松的话实际是陆政东想说的话,只是这话由陆政东嘴里说出来,没有回旋的余地,于是就借助于骆长松之口,两个人一唱一和,想要达到治理煤矿的目的。他看到陆政东的目光从他面上扫过,是希望他也发表一下意见,申国中也不是不清楚煤矿这一块税收流失很严重,但是税收在某些人看来就是他们的纯利润,这等于是虎口夺食,真要严肃认真起来,肯定要得罪很多既得利益者,这比整顿煤矿的安全难度还要大,得罪的人还要多。

“煤矿是我们县里一个支柱性的产业,为县里的财政和税收增收贡献力量这是必须的,但是还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渐增加,措施过激了,煤矿受不了都关门了,那就是杀鸡取卵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政法委书记贾志国沉吟了许久说道。

贾志国现在不兼任公安局长了,在常委会的地位也就直线下降,心里也是憋闷得很,这虽然是市委的决定,但是账他却是记在了陆政东头上。

得知孙伟阳调走的消息,他也是在家痛饮了一番。

现在陆政东底气不足了,所以他也就敢于在这事上表达一下不同的看法。——再说,他在煤矿里是有利益在,真要是照章纳税,那一年下来收入也要少一大截。

“堵住煤矿税收的缺口,并不是突击征税,而是要求煤矿主照章纳税,我想这不会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不说远了,就是同在市里的丽都县,他们的小煤矿也比较多,地理条件和我们县里也差不多,但是他们的煤炭产量还比我们略低,而他们一年在煤矿的财政收入上足足是我们的三倍,他们的那些煤矿还一样能赚钱……”

几个和煤矿有点关联的人一听骆长松这话就知道这件事是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的,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一时也不好反驳,而其他事不关己的人也都坐在那里不说话。

屋里顿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一屋的人都低着头抽着烟或是喝着茶,这毕竟是经济方面的,申国中和分管财政的常务副县长蒋以任不说话,加上又不是正式的常委会表决,邱智慧和陈国庆作为门外汉,也不好在这个问题上发表意见。

屋里沉默了好一会,骆长松正准备再补充一下的时候,郑夏林敲门问道:“陆书记,市委刘书记的电话……要不要接进来?”

陆政东点点头,示意大家噤声,才拿起桌上的红机子,然后恭敬地道:“您好,刘书记,我是陆政东,请您指示。”

“我看了今天的省商报,介绍了你们宜蓝去年一年的成绩和在新的一年里的发展蓝图,很有些水平,你们县里一定要抓紧,争取新年新气象,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刘建中表扬了两句,就挂了电话。

陆政东听到刘建中这话心里一块石头顿时落了地,省商报的文章通篇都没有他陆政东一个字,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刘建中的讲话精神。实际上就是表态,就是投石问路。

刘建中专门打电话来,说明刘建中对他的这个表态还是比较认可。

办公室的其他人虽然表面都抽着烟,喝着茶,实际上耳朵都是竖了起来恨不得要挺清楚电话里的每一个字。

放下电话,陆政东对众常委道:

“刘书记刚才表扬了宜蓝县的工作……也对我们今年的工作提出了希望。”

说着又侧过身对身旁的申国中道:

“刘书记很关心我们宜蓝,要在近期当面让我和申县长汇报今年的工作打算,我们还得认真合计,看从什么角度来汇报。”

申国中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孙伟阳调走之后,申国中觉得陆政东对他的压力小了不少,他还琢磨着,陆政东是孙伟阳的嫡系,恐怕要在刘书记那里失宠,这一回他也有机会了,心里也琢磨着想什么办法和刘书记搭上关系,但他没想到陆政东春节期间就在宜蓝呆着,也没见去刘建中那里走动,可却这么快又和刘建中搭上了关系。不由暗道,这个陆政东还真是角色,心里更是有一种感觉——此人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谈了此事,陆政东又言归正传,道:

“现在继续开会,一年之计在于春,刘书记刚才也讲要开好局,今天得把最近一段时间主要的工作安排研究透,大家要作好打持久战地准备。接下来还是继续刚才没说完的议题……”

陆政东说着看了大家一眼道:

“同志们不要怪我嗦。确实有这么多事情。今天不一鼓作气地消化这些问题,还得再开一次会,今天累就累一些,免得重复开会。”

众常委也是心思各异,县里现在就陆政东和申国中、安志秋一正两副三个书记,还缺副书记,宣传部长沈东风、政法委书记贾志国等人都紧盯着这个置位,虽然副书记和常委的级别一样,可是按惯例,副书记可比一般常委又高了一个层次。

有了这事,众常委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他们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渠道到市里甚至更高层联络沟通,同时,也暗自观察着失去了孙伟阳靠山的陆政东是否还如以前一般能够得到市里的强有力的支持。

刚刚市委书记刘建中亲自打电话表扬了宜蓝县的工作,其实也就是表扬了陆政东的工作,说明市里新来的这位老板还是很欣赏陆政东的,这让常委会心里再次发生了微妙地变化。

“县里的煤矿很多还处于起步阶段,确实存在着不少困难,但是照章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和企业应尽的义务,这两者并不冲突。只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征收说款,煤矿的生产发展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沈东风想了一下说道。

县里出缺的是分管宣传和意识形态的副书记,作为宣传部长,沈东风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和其他几个常委相比显得更有优势,但是这样的事情也说不准,陆政东在这样的任命上有推荐建议权,因此取得陆政东的支持就显得很重要。

“恩,我觉得要堵住煤矿的税款流失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常务副县长蒋以任也说道。

蒋以任分管财政,知道财政任务完不成,他是要第一个挨板子的,对于加强对煤矿的税收是举双手赞成,但是他也深知煤矿这一块是雷区,申国中不敢去碰,他这个副县长在这样的事情上要是逾越了,那日子也会很难过。

可刚刚刘书记打电话来,要申国中和陆政东一起去汇报工作,作为县长,负责具体负责一县的社会经济发展,那申国中肯定也得拿出一点实打实的东西来。财政问题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而要想在年内财政有所突破,煤矿自然是第一选择。申国中已经流露出这样的意思,所以他也就敢于这么讲。

很快在这个问题上意见就基本上统一了,陆政东本来也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但刘书记一个电话让他少费了不少口舌。

陆政东见到这样,也就没有多讲,而是说道:“煤矿是上天赐予我们宜蓝的礼物,煤矿业的发展肯定能推动全县经济的发展,但是煤矿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多问题,特别是私挖滥采等无序发展造成的问题就很多,很容易造成土地塌陷,植被破坏,山体滑坡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现在已经逐渐显露出来,金书记实际上就是因为遭遇洪水泥石流在工作岗位上殉职的,如果不认真对待,将来还账的时候付出的代价比我们现在取得那点好处会大得多。”

说着微微扬起头道: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在全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如果做到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陆政东说着举起手强调了一下:

“要讲规矩,要按照规律办事,就是要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事,只要掌握了这个大原则,就掌握住了主动……”

陆政东根本就没有提及煤矿税收流失严重的事情,实际上所谓的流失就是偷税漏税,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只不过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已,这样的问题还要在常委会预备会上讨论,这也是经济转型期的特色了……

第38章逐鹿之始

从市里给市委书记刘建中汇报工作回来,申国中也感受到了压力。

刘建中的意思很明确,全市的各项目标已经确定,任务也已经下达到了个区县,宜蓝不能拖全市的后腿,言外之意就是对宜蓝的发展现状不大满意。

申国中心里也不由想到,孙伟阳算是敢想敢做,刘建中比孙伟阳更好大喜功。

可想归想,既然刘建中已经表达了意图,他也不能怠慢,所以在堵住煤矿税收流失和提高煤矿的门槛这件事情上也正式表了态。这件事就正式开始实施起来。

陆政东从市里回来也感觉到了一种压力,他和申国中的感受又有所不同,这样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县里空缺的副书记的安排。

陆政东还是将县里几个合适的候选人上报给了组织部,但是最终刘建中并没有采用县里报上去的人。而是将市委宣传部的副部长郎光思派了下来。

陆政东从组织部得到的消息是郎光思是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杨凯麟向市委书记刘建中推荐的,这让陆政东心里嗅到了某种不寻常的味道。

一把手最大的权威就是掌握着人事权,陆政东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这总是会对其有所影响。

而且更重要的是,孙伟阳在长滩的时候,杨凯麟在市里基本上属于边缘角色,当年在市生产办的时候,他和杨凯麟的儿子杨振功是上演了一出龙虎斗,最后是以杨振功惨败结束。但现在看样子有咸鱼翻身的迹象,杨凯麟真要为刘建中所信任,就难免不在刘建中面前给他上点眼药,这对陆政东来讲绝非好事。

陆政东接完市委组织部的电话,心里有点堵,正在这时候,骆长松敲门匆匆走了进来。

“陆书记,税务稽查局和临山镇税务所以及镇政府组成的税务检查组进行执法检查的时候遇到阻挠和殴打。税务部门和镇里多人受伤……”

陆政东心里正有火气,听到这消息,顿时脸也沉了下来,不过随即就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这样的事情,必须得沉住气。

堵住煤矿税务流失的缺口,这事肯定会遇到抵触,这一点陆政东心里其实清楚,他也是有所心理准备的。陆政东平复了一下心情才缓声问道:“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检查组去了镇里的一个小煤矿查账,对方讲他们是给镇里和村里交了钱的,还讲有的煤矿连营业执照都没办,为什么不先去查这样的煤矿,检查组的人解释这矿主依然拒不接受检查,争执之下就发生了冲突……”

小煤矿?

陆政东心里沉吟了一下,临山镇煤矿不少,规模最大的就是高二楚的两个煤矿,其实只要拿下高二楚,临山煤矿税款流失的现象就能得到根本的扭转。

县里的原则也是和安全检查一样,是从大到小查,但是显然下面的干部也有些忌惮高二楚,在这件事情上耍了滑头。

既然是这样那就杀鸡给猴看,陆政东想了一下说道:“纵观世界各国,那个国家不对矿藏资源征税?长松,看来有些人的脑子还是很迷糊,以为这煤矿是自己挖出来的,那就是他自个家里的,真是无知者无畏,既然有人这样胆大妄为,暴力抗税,你给陈局长通报此事,让公安机关尽快地介入此事。”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道:

“对于那些无证无资质私挖滥采的小煤矿决不能姑息,整治煤矿事关全县大局。绝对不能让这股歪风蔓延。你马上通知纪委、公安、监察、煤管局、工商局的领导在县委开会。你记一下主要内容。”

“由县委办、纪委、公安局、煤管局和工商局成立联合调查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工商局和煤管局为主体,对于那些无证无资质私挖滥采的,让煤管局和工商部门会同公安进行查处整顿,凡是不改正的,要坚决关停!这事就从临山镇查起,这件事你盯着,有什么情况,随时给我报告……”

陆政东也知道现在煤矿整顿才算是真正进入攻坚阶段,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不能退缩,不然对方肯定会疯狂反扑,那就会前功尽弃。

很快,相关领导和部门的负责人来到了县委办会议室。

陆政东谈完具体工作,主要强调了几点:

“一、目前为止,成津煤矿问题不少,特别是税收流失严重,这一次对煤矿税收的检查和整顿对于全县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必须事倍功关,所以,必须坚决的把这些私挖滥采的煤矿整顿,必须把偷税漏税这股歪风压下去,态度坚决,决不手软。”

“二、要对这次暴力抗法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税收检查中这是第一起暴力事件,但绝对不是最后一起,借着剖析此事,可以教育干部,整顿队伍,找出更好的办法,为下一步整治工作奠定基础,二是要公安、税务、工商等诸多方面多管齐下,严历惩处肇事者和私挖滥采者,杀鸡儆猴,必须要树立反面典型,给个别违法分子以雷霆震慑。”

“陆书记,这些小煤矿都是当地有影响的人,有的甚至是一个家族参与,靠着他厂里吃饭的村民也不少,如果不注意,我担心会……”

等到会议结束,分管工交的副县长闫玉明单独来到了陆政东办公室,他知道此事棘手,那些小煤矿的矿主多是在当地有些势力的地头蛇,这事稍微一不注意就容易出大事,所以专门找陆政东,想摸清陆政东到底是一个什么态度。

陆政东态度很明确,道:

“我讲了,原则就是要有理有节,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其是违法开采,偷税漏税,就理直气壮,该抓人的抓,该罚款的罚款,这一点决不含糊。”

见陆政东态度坚决,闫玉明心里就有了底,回到自己办公室,他给正在市里开会的县长申国中打了电话,沟通了此事。

申国中是巴不得陆政东冲在前面,就呵呵笑道:“陆书记定下来的原则,我就一句话,坚决执行。”

县里一二把手都态度坚决,闫玉明也就没有推脱的余地,带着调查组很快就到了临山镇政府,在临山镇党委曾书记的办公室里,他首先与镇委曾书记单独见了面。

曾书记脸上肿起老大一个包,特别显眼,周福泉问道:“曾书记,脸上的血迹是怎么一回事情?”

曾书记很气愤地道:

“阳沟煤矿太猖狂了,公然组织了黑社会的打手围攻检查组,我这伤疤就是在现场被人抓的。”

闫玉明追问道:“打人的是老百姓,还是黑社会?”

曾书记解释道:

“闫县长,阳沟老板原来就是社会上地混混,手下长期都有一帮闲杂人员,平时就横行霸道。真以为有了几个钱,政府就管不了他们。”

聊了几句情况,闫玉明就道:

“陆书记高度重视阳沟煤矿的事情。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调查组,工作组从两方面做工作,一是依法严惩暴力抗法者,这方面工作就是公安局张副局长牵头,临山镇、税务配合,要做到证据确凿,定性准确。”

曾书记道:“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闫玉明又道:“另一方面,要对无证无资质的煤矿进行清理整顿,这方面由煤管局和工商局牵头、镇政府镇、公安局和派出所配合。”

闫玉明交代完,这才问道:

“你们镇长冉启云呢?怎么没在?”

曾书记一听闫玉明这么问,脸上也是一丝闷气闪过,他在临山镇可是没少受冉启云的排挤和打压。

确实是打压,虽然他是镇党委书记,但是实际上,他这个书记根本就没有权威性,就像征收提留统筹这样的事情,他这个书记布置得再好,若是没有冉启云给村里打招呼,休想收到多少。

冉启云就是靠着为不少煤矿保驾护航,成了很多村领导的哥们兄弟。正是因为这样这一次对煤矿的税务检查,冉启云早早的就溜号了,让他一个人去面对……

不过作为党委书记,作为一把手,他还是不愿把这些和两人的不和赤裸裸的暴露在上级领导面前。——他是一把手,在镇里却处处受制于镇长,那只会显露出他的无能。

现在县里的态度非常坚决,那也就是他翻身的机会,这一回就是要给冉启云搂个底朝天!

高二楚也是非常关注着这件事,虽然镇里没有煤矿协会,虽然平常各煤矿老板都是勾心斗角甚至是大打出手,但是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同病相怜,都不自觉的抱成一团,大家还是不约而同的都问他拿主意,打了人的阳沟煤矿的老板也给他打电话求教。

高二楚很清楚这一次县里大动干戈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真要是照章纳税,那一年得多上不少的税,特别是他这样规模最大的,一年下来少说也得多上几百万的税,那可是纯利润啊!想想就让人肉疼。

于是就在电话里告诉阳沟煤矿的老板一定要顶住,并给他支招,就咬住上了税的、还讲检查组的人私下找他要钱私了、让他死死咬住那些私挖滥采的,转移目标和方向,并说事情已经闹到这一步了,如果不坚持,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煤矿都要关门了,与其坐的关门,还不如拼死一搏,怂恿他先下手为强,化被动为主动,先到市里去告状,这样县里的检查组是黄泥巴滚裤裆不是屎也是屎,很难说清楚孰是孰非。

并表示只要他顶住,矿上蒙受的损失,他会组织镇里其他煤矿一起给他补偿。

高二楚这是一石多鸟之计,一来,那些私挖滥采的是对他们这样有执照有资质的煤矿最大的威胁,真要是政府把这部分治住,这对他们有好处。

二来,敢于不办手续就采煤的,那都是强悍的地头蛇,政府拿这些人办法不多,很难治理下去,只要治理不下去,那就有推脱的理由。

第三,真要是阳沟煤矿能挺过去,那大家都得利,大家负担的阳沟煤矿的那点损失只是毛毛雨而已。

高二楚觉得现在是胸有成竹,当然他也没有对此掉以轻心,他也做好了县里强硬的采取措施的准备。

不过他也没有太担心,一来镇里有冉启云给打掩护,二来陆政东已经收了冉启云的钱,这就是他最大的依仗,只要觉得形势不对,他随时都可以把掌握的陆政东的这个炸弹拉响,将陆政东给炸得粉身碎骨。

这也是他父亲高士图的想法,当初高士图得知陆政东收了冉启云的钱之后,也是仰天大笑道:“陆政东真是天堂有路不走,地狱无门自去,这东西得要充分运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而不发……”

高二楚也明白其父的意图,就是以此为要挟,把陆政东拖下水。

不过高二楚却是深知自己所做的事情早就超出了其父亲的掌控,所以在如何行事上也就有了大大的不同,他可是杀了人的,虽然这件事他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但是这始终是他的心病,犹如一块巨石压在他心里。

高二楚最害怕的是公安局长陈国庆,在别人眼里县委书记是厉害,但是在他眼里,陈国庆才是真正的杀神,那可是市里有名的刑侦专家,若是杨龙的家人报了失踪,高二楚很担心陈国庆会怀疑到他头上——毕竟两人曾经过从甚密。

而且陈国庆行事很谨慎,他虽然在县里关系很多,但是却没有掌握住陈国庆半点东西,他也只有在陆政东身上做文章,他想着利用陆政东收受钱物的事情把陈国庆也卷进来,让陈国庆和陆政东都灰溜溜的滚出宜蓝,这事他已经想出了一些眉目了,只是需要等一个合适的契机……

第39章多管齐下

闫玉明在临山呆了两天,事情有了些眉目之后就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