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市里也有两家企业中标,都是老牌的道路交通建筑企业,县里中标三家都是国有或者集体建筑企业,这多少带有些地方保护色彩,不过,这样的结果让陆政东比较满意。
在长滩,高士图和高二楚父子俩也看到了宜蓝县公路招投标的新闻。
“陆政东在开发区已经把荷包赚得满满的了,这个时候充正经……”
高二楚几乎没半月都要到长滩和父亲见一次面,这是高士图的要求,高二楚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在高士图一贯的威压之下,他不得不来。
高士图听完高二楚的话,慢条斯理的摸出一支烟,抽了几口才回答道:“你只是看到了表象,陆政东初到宜蓝这么做,不仅仅就是玩玩花架子,陆政东这一手其实也是为了堵住说情的人,尽可能的少得罪人,这一手还是有点意思的。”
高士图在体制内工作多年,知道到了陆政东这样的层次,每一个决定绝不是无的放矢。高士图是一直都高度关注着陆政东在宜蓝的一举一动。
陆政东想要政绩,那煤矿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但陆政东一直在煤矿的事情上没有任何动作,是因为立足未稳,说着又看着高二楚道:“陆政东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这回这么短的时间就为修路弄到上千万的资金,能弄到资金,这修路的事情就好办,这说明陆政东在上面的关系也很硬,看他在宜蓝的动作,由于能弄到资金,这就不是冒进了,而且看他的其他动作,实际上是稳扎稳打,比金忠平难对付,他沉得住气,你也要沉得住气……”
高二楚对高士图的话有些不以为然,觉得陆政东现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修路上,正是机会,道:“峻峰还是想再搞一个煤矿,你也知道,峻峰倔起来,有时候我也不一定招呼得动。”
高二楚不好直接和高士图说自己想再弄一个,就把林俊峰给抬了出来。高士图岂不知道高二楚的想法?冷哼了一声道:“你是你,他是他,他要是不听招呼,就由他自个去吧。峻峰性子太野了,起步阶段还成,但你们现在不一样了,都是身价过千万的人了,打打杀杀就显得很不合时宜了,很多事情都要讲策略了……”
高二楚正说着,房间里的电话响了起来,高士图拿起电话,示意高二楚不要出声,接完电话,脸色有些凝重:“贾志国不再兼任县公安局长,市刑警支队的副支队长陈国庆任县委常委、公安局长……看来我判断的没错,陆政东只是不想立足未稳就对煤矿有所动作,原来如此啊!看来市里要解决宜蓝煤矿的决心一直都没动摇过,山雨欲来呀!”
虽然每年春节前都会对人事进行微调,但是多年组织工作的高士图还是很敏感的,一下子就判断出了市里这次人事调整的意图,这些年宜蓝的治安确实是市里最乱的,但这样的乱象,煤矿是诱因之一,整治治安,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煤矿。
高二楚这一下面色也才有些凝重起来,高士图仿佛看清了高二楚的心思,道:“你下面那些人,不太干净,赶紧打发走……还有,明面上不要和公检法的那些关系再往来,但是暗中一定要进一步密切关系,要动用这样的关系,要在最关键的时候用,明白吗?……”
高士图非常清楚宜蓝煤矿的现状,只要稍微上了一定规模的,手下都养有一批社会闲杂人员,里面不少人都有案底,不然根本就保不住煤矿,高二楚也不例外,甚至为了争夺煤矿搞死过人。这也是他一直都放心不下的最主要原因。
高二楚见高士图神情凝重,知道是要完全转入地下活动,迟疑了一下道:“明白……”
高士图父子俩谈话没多久,陆政东也见到了新上任的县公安局长,两个人也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谈。
陈国庆在临走之前被市局的领导专门找去谈话,他也是带着整顿宜蓝治安和为煤矿整顿的任务下来的,对于调到宜蓝县心里也是有些顾虑的,陈国庆的顾虑主要就来自于眼前这位年轻得离谱的主持工作的县委副书记,但是组织上做了决定他也不能不来。
为了不给陈国庆造成压力,陆政东开门见山的阐明自己的观点,道:“宜蓝的治安状况很差,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并且宜蓝的整体情况很复杂,公安系统恐怕也不容乐观,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先熟悉熟悉情况后再说,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得先立住脚跟才能谈得上其他,当然当前的形式也不容许我们慢条斯理,明年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只要我能解决的一律绿灯……”
陈国庆清楚宜蓝的情况,宜蓝煤矿涉黑的问题很突出,他最大的顾虑就是担心陆政东急于求成,急功冒进,他没想到陆政东反而担心他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太急,听了此话,陈国庆提着的心才往下放了一点。这让他原本准备好的说辞都没派上用场。陈国庆想了一下才说道:“陆书记,根据我的了解,县局恐怕有不少干警和煤矿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等我熟悉情况之后,恐怕还要调些人进来。”
陆政东知道,陈国庆就是孙伟阳给他派来的左膀右臂,于是干脆的道:“我这样说一句话,只要你需要,都可以调来。县委县政府是你的坚强后盾,你只管放手工作……”
陈国庆也凛然道:
“既然组织上将这幅担子交给了我,我在这里表态,一定将成津县的黑恶势力连根拔起,还宜蓝百姓一个郎郎睛天。”
新任公安局长陈国庆刚刚离开了办公室,罗山镇的党委书记苏定忠又出现在门口。苏定忠也非常清楚陆政东找他是什么事情,为了修路的事情,这边是陆政东强压着,那边有林家从中捣鬼鼓动老百姓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他夹在中间是左右为难。苏定忠在进门之前,忍不住在心里牢骚了一句:自己就是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
陆政东找苏定忠谈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公安局长陈国庆到位了,整顿煤矿的序幕就拉开了,要整顿煤矿,组织人事就必须先行,在人事上进行布局,他这几天准备与所有县委常委都作一次谈话,第一个要谈的就是组织工作,就要涉及到各镇班子,陆政东已经基本掌握了下面乡镇干部的情况,也准备趁此机会进行一些微调。
修路的事情在陆政东强力推动下,有了不小的进展,却也遇到了不少麻烦,这其中罗山镇的土地调整和征地工作,依然进展不大顺利。
陆政东的着眼点在接下来的整顿煤矿的事情上,苏定忠能不动就不动,免得打击面太宽了,所以决定单独找苏定忠谈一谈,如果苏定忠依然不换思想,那他也就必须要换人了。
他已经是做到仁至义尽了,他要把苏定忠拿下,也在情理之中,不至于引起太大的反弹。
待到苏定忠坐下之后,陆政东说道:
“这快到年底了,事情不少,加上今年要修路,镇里的同志们今年就更忙了,肯定很辛苦的吧。”
苏定忠忙道:
“这都是我们份内的事情,不辛苦,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民的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就是还有些钉子户还是有难度,下面最大的反映都是补偿标准太低了……”
这几年像罗山公路沿线这些自然条件比较好的村,入赘的、嫁进来的人不少,死的人不多,村里组里原来预留的土地都使用殆尽,没有土地进行补偿,只有进行征用。
陆政东一听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公路沿线的有些人见识比那些深山的农民要多,脑子也活套些,知道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度,陆政东在制定补偿标准的时候,是专门了解过的,于是说道:“土地的征用标准,我们在全市都已经算是高的了,我这里有一份材料,都是最近其他几个县的土地征用标准,都比我们宜蓝低。”
苏定忠也知道那些人纯粹就是狮子大开口,装模作样的看了一下陆政东递过来的东西,然后说道:“确实是比较高了,这些人心是不足蛇吞象,我们镇里一定继续加紧做工作,争取在春节前把修路的工作做通……”
陆政东见苏定忠这样的态度,觉得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于是道:“目前其他三个镇都已经开工了,那我就静候苏书记的佳音了。”
苏定忠从陆政东的办公室出来,心里也是只发愁,陆政东明显对他已经是不耐烦了,可是下面由于林俊峰暗中唆使那些农民暗顶,他拿那些农民没办法,更不想得罪林俊峰。
这事不好好想个办法,肯定是不行的了……
第20章等于是天塌下来了!
苏定忠回到镇上的时候,心里已经想好了对策。
晚上特别吃了不少酸辣肝腰合炒,他老婆和i絮絮叨叨一番,却被他一眼给瞪了回去。
苏定忠自从检查出来有高血糖和高血脂,戒掉吃动物内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越是戒掉越是嘴馋,这一回是大朵快颐了一番。
第二天上班之后,他就召集镇里的干部开会,会议还没进行多久,他突然捂着头,对开会的乡镇干部道:“我身体不对劲,快送我到医院。”
镇里的同志手忙脚乱地将苏定忠送到了镇医院,一测量,苏定忠的血糖血压血脂全部超高,心律也出现了问题,镇医院根本没法治疗,急忙就往县医院送。
县医院又是一番检查,马上就下了住院通知。
陆政东很快就听说了苏定忠因为操劳过度,忧心工作住院的这个消息,也来到了县医院,听医生汇报了病情,见苏定忠脸色苍白,萎靡不振,便安慰道:“苏书记,这一段时间你太辛苦了。”
苏定忠吃力地睁开眼睛,道:“我这也是老毛病了,没有想到这个时间发作。”
陆政东心里也暗道,昨天才刚刚谈完话,今天就病倒了,这苏定忠还真是病得是时候,陆政东心里也有些怀疑,苏定忠是不是压力过大真病了,毕竟他听说并见识过干部生病的讲究,当年在山和乡他当上乡长的时候,有位副乡长不服气,就“生病”许久,最后看到位置快没了才赶紧“病愈出院”。
虽然心有怀疑,可听到医生如此讲,他也不能说什么。反而是亲切地安慰道:“苏书记,别挂着工作上的事情,安心养病,身体才是革命地本钱。工作上地事情别再担心,让镇里其他领导多分担一些……”
陆政东温言慰问了一番才离开。
等到陆政东离开,苏定忠暗自得意,这两头受夹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他就干脆自己把自己放倒,这烫手的山芋让镇长杨明接着,他看看情况再说……
陆政东在医院才刚下楼,他和秘书郑夏林的传呼几乎都同时响了起来,陆政东一看是申国中打来的:长洲的云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小马,回县委!”
陆政东匆忙上楼,县委办主任涂明德和政府办主任楚明生都已经在他办公室门口等着了:“陆书记,出大事了,长洲的云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三十多名矿工被困井下……申县长正从周路乡往长洲赶……”
“三十多人?!是确切的死亡数字还是……”
陆政东豁然一惊,宜蓝多小煤矿,陆政东对于煤矿的各种事故已经比较了解,煤矿透水和瓦斯爆炸伤亡大,很难逃生,往往造成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甚至特大事故。
“还在救援当中,还没有伤亡情况报上来,镇里已经前往救援,于县长和公安局陈局长已经和消防的一道出发了,具体伤亡还不清楚……”
涂明德和楚明生扼要的介绍着,死亡十人以上就属于重大安全事故,必须要上报国务院,死亡三十人以上属于特大事故,那就更不用说了。
真要是三十人……
陆政东的心里也不寒而栗,到宜蓝这样煤矿比较多、小煤矿私挖乱采很猖獗的地方工作,发生矿难,他心里还是有一定思想准备的,这也正是他要整顿宜蓝小煤矿的原因之一。
但是宜蓝多是小煤矿,发生这么大的安全事故,一次有这么多人,还是出乎他的意料。
在陆政东的印象中,年初某地客车倾覆死亡四十三人,算是最大的一起安全事故,三十六人,这么大的事故在全国都排得上号。
真要是那样,不但县里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干部搞不好就要负刑事责任,就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肯定也要受到严厉处分,甚至市里省里的相关领导也跑不掉,对于陆政东来说,即便他再有来头,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陆政东深深的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但是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现在第一位的是救人,陆政东深吸了一口气:“立即通知公安消防煤管卫生电力等部门组织更多力量投入救援,另外请求市里这方面的专家在技术上提供支持,请求市消防增援大功率的抽水机,凡是县里有功率比较大的水泵和发电机的都组织过去……现在要不惜一切代价救人,那个部门敢在这事上马虎,要严厉处分!……”
陆政东强硬地责令不惜一切代价将被埋人员解救出来。
但光蛮干也是不行的,透水事故的抢险救援,排水是根本前提,最快最安全地排水成为关键,所以陆政东特别要求了这一点。
陆政东快速的发了一连串的指示,然后就上车直奔长洲,坐在车上,陆政东也是心急如焚。
度日如年,不外如是。
汽车一路狂奔一路颠簸,陆政东觉得就像过了漫长的一世纪一般才终于到了云山煤矿。
只见矿井外,一派忙乱景象,两台水泵已经开始向外排水,副县长于长海、公安局长陈国庆以及长洲镇众多干部以和周围许多老百姓都到了现场,不少矿工都是周围比较贫苦的人家,家属也都到了现场,他们也在井口外焦急地等待着。公安人员拉起了警戒绳。
见到了陆政东,副县长于长海等人就围了上来,于长海满头大汗的报告道:“煤矿把地下一个溶洞挖穿了,里面有三十六个人,生死不明。”
于长海脸色也是焦急万分,他是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安全生产的具体领导,如果要处理,他就是第一责任人,所以心里也是惶惶不安。
陆政东心里也知道这些人是凶多吉少,但是此刻他什么也不能表露出来,现在一分钟就可能是一条人命,此刻他就是所有人的主心骨,是这里的最高指挥者,此时他就像是在战场上的指挥员,一个决定也许就决定一条人命,于是说道:“我在这里讲一个总的原则,既然生死不明,那就要抱着这三十六名被困人员还有生还的可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尽最大努力,一切为了排水,一切为了救人,要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力量,一切为此让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陆政东看了看两台水泵功率太小,而且煤矿的入口很窄,也难以摆开更多的抽水设备,必须要想其他办法,道:“这样不行,必须要加大排水的速度,我已经请求市里增援,县里组织大功率的水泵,长洲就近的其他煤矿还有其他大功率的抽水机没有,赶紧组织过来……”
陆政东安排完之后,又提取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分析,又说道:“于县长,你组织煤矿方面和安监煤管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快排水进度,如何为里面打通通风口;涂主任你负责后勤保障;陈局长你要把煤矿的矿主和技术人员控制在你之下……”
陆政东进一步对救援指挥部的救援工作进行了分工和明确。
不一会,县长申国中也急急忙忙赶到现场,与陆政东见面了解了大体情况以后,就问道:“陆书记,此事上报市委市政府没有?”
陆政东道:
“这么大的事情,谁敢不报?现在重要的救人,那怕就是有一丝希望也不要放弃,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样即便是万一,也是给遇难者家属一个交代,给人民一个交代……”
申国中点点头,他也知道这么大的事故的严重性,陆政东才上任不久,对宜蓝情况还没完全熟悉,他就不一样,伤亡越大,他要背负的处分就会越严厉。这个时候也只有尽人事以安天命了。
两个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透水事故,等于是天塌下来了一般,一切都后果不要想了,想也没有用。
两个人也就紧张的忙着救援的事情,抽水的效率不高,抽了几小时的水,井内积水相比之前还要深一些,积水已经淹没巷道顶端。
对此,据熟悉井下没被困住的矿工称,早在井外的矿工非常悲观,他们分析说,即使里面有没有被水淹到的地方,但里面已被水隔开,是个真空地带,不说别的,缺氧就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排水工作进展缓慢,这令矿工们的家属也非常着急。
出事矿工的家属被镇政府和矿上的人拦在外面,随着时间的延长,已是哭声一片,有激动的家属想冲进来,一名妇女噗通一声就跪在了警戒线外,大声哭叫着,那撕心裂肺的哭声真是让人难受。
长洲镇的党委书记骆长松只有三十六岁。是宜蓝县最年轻的乡镇党委书记,此时他头发散乱着,嗓子也是嘶哑着。一边拦着往里冲的家属,一边苦口婆心地道:“你们就在这里等着,矿井这么窄,挤到矿井边,要影响抢救工作,你们的心情我理解,请配合救援工作,就在这边等着……”
一边的技术人员也抓紧准备着新的救援方案,救援指挥部技术组一套新方案,一是从井下直接向井外排水,另外通过钻孔直接进行排水。但是要钻孔就需要进行钻探,这要请在附近进行作业的石油勘探队才行,陆政东二话没说,马上就让人去请……
县里组织的大功率的水泵也运到了,几十位手拿各式工具的矿工,他们默默地站在外面,只要有安排马上就会冲上去抢抬水泵发电机,铺设水管等,由于里面人都是熟悉的朋友们,他们就远比其他救援人员要疯狂。
这样抽水的速度终于快了起来……
第21章救援
根据技术人员分析,如果井下有人活着,肯定会在井下地势高的地方,救援人员现在的抽水位置与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中间有一个低洼的地方,这个空间形成一个凹形,两面高中间低,而这个低的地方正是积水多的地方。挡住部分被困人员出不来的地方就是这段积水巷道,而现在挡住救援人员进去的还是这段巷道。只有先排这个地段的水,才能打开通道。
排水的速度加快之后,但是难题也随之而来,随着水位的下降,水泵以及水管都要往下延伸,而运送水泵、管道等排水设施的巷道很长,且倾角很大,工作最大断面只有约不到十平方米,给正常施工造成影响。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要与时间争生命,电缆、变压器、水泵都要进入,其中最重的泵重达几吨吨,全靠人扛肩抬,而且要把这台泵分拆后运到井下再进行安装,抬一节重数上百公斤左右的泵管,从人站在上面都有下坠感觉的斜坡抬下去,困难可想而知。更为复杂的是,交叉作业,又使狭小的空间显得更为拥挤,这样按部就班根本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组建议,由于矿井外面就是山崖,这是一件好事,在矿井的蜂腰部位通过石油勘探队的钻孔实施小规模爆破,再通过爆破面进行钻探排水,这样速度才会更快,但是这个措施的风险也是非常之大,若是爆破出现了坍塌,冒顶之类的,不要说救人,连尸体都找不着,那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陆政东听完汇报之后问道。
“市里怎么讲?有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作为支撑?”
县安办的副主任、县安监局负责安全的工程师卢志国道:“市里……他们认为采取爆破手段风险有一定的风险,主要是怕引起次生灾害造成矿井壁坍塌,那样连其他救援的措施也没有了。他们认为通过井口排水是最好的途径,不过他们也不了解具体情况,具体如何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我的想法也是仅供参考……”
陆政东摆摆手:
“不管有什么想法,都提出来,既然按照常规的办法根本不行,那现在需要的是创造性的方案。你们提出的任何方案采纳之后不管出现什么结果,这个责任我来负!卢工你只管大胆的讲!”
卢志国是六十年代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动力系的老牌大学生,原来在大型矿上企业工作过,和县交通局的局长一样,由于老婆孩子都在农村,为了解决两地分居才回到县里工作,在县里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和权威,对于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来讲,多少还是有些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所以还是提出了一个新方案,但是市安监局没有完全赞同,显然也担心到时候这方案出了问题,责任会落在他头上。
而陆政东对这个根本是外行,在这个时候必须要听取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而且这个时候更要给他们打气,让他们充分的表达出意见。
卢志国听到他如此说,飞快的在纸上画了一张草图,介绍着:“云山矿井外的山体基本是坚硬的岩石,爆破的受力面……”
陆政东根本就不了解这些,但是他听得出来,这个办法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下面的人还活着,那还是有希望的,听完之后,沉吟了一下,问道:“市里的领导和增援的队伍到哪里了?”
电话线已经架设到井口附近的指挥部,以便随时调集救援器材物资和随时和市里和县里保持着联络。
“临山一辆大煤车坏在了路上,贺副市长带领的市里的增员队伍被堵在了临山,正在想尽一切办法疏通车辆,另外贺副市长已经步行通过堵车的地方,然后想办法转车先到县里再到矿上。起码还要四五个小时……”
负责对外联络的政府办主任楚明生汇报道。
陆政东忍不住擂了一下旁边的树:这条烂路真是要命,市里是指望不上了,陆政东和申国中、陈国庆、于长海简单碰了一下头,分析了一下利弊,如果不能尽快为井下打开了一道通风的通道,连理论上存活的希望都没有,至少采取爆破还能有那么一丝希望,但是究竟采不采取爆破措施,大家都看着他。
陆政东清楚,这个决心必须要由他来下。
权力和责任往往是对等的,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这一刻,陆政东是深刻的体会到了。陆政东也是沉思良久,才终于说道:“我的意见是采取爆破措施,把方案报到市里……”
申国中把手里的烟头狠狠的抽了几口,然后用力的在树上摁熄,也说道:“我同意……”
这全部在井下死掉,而且都是附近的村民,想打埋伏都打不了。宜蓝小煤矿众多,申国中在如何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来处理矿难上其实也有不少经验,灾难等级是按照死亡人数来划分,比如把人先送到医院抢救,就可以往上报成受伤,不算当场死亡,而且尽全力抢救,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无论从哪方面都说得过去,或者上报失踪,在计算死亡人数方面有着细小却很重要地差别,但是这一回这些小伎俩都派不上用场,这个时候也只有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陆政东下了最后的决心之后,心情反而平静了不少。
石油勘探队的人钻探很专业,煤矿也不缺少雷管炸药,爆破的准备工作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准备就绪。
“开始吧……”
陆政东讲完,死死的盯着爆破口,其他人也都死死的盯着,一声闷响之后,蜂腰部被炸开了一道很深的豁口,技术人员仔细的检查了一番,没有发现有其他次生问题。
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石油勘探队的工人很快就在豁口钻开了两个排水口,又想尽办法把排水口扩大,这一下排水的速度大大加快,水位很快就下降了不少。
早有准备的其他救援人员也开始准备下井了解情况,陆政东也不由分说,进了黑咕隆咚的矿井,公安局长陈国庆暗中拉了拉他的袖子,低声道:“陆书记,你是总指挥,你不能在这里,赶紧出去……”
于长海见陆政东下了矿井,犹豫了片刻,还是跟着进去,进去也劝道:“陆书记,你快出去,这里危险……”
卢志国也道:
“陆书记,你出去吧,这里面这么窄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下矿的人看到县委书记能够跟着进来,已经觉得不错了,陆政东看呆在里面确实有点碍手碍脚的,陆政东在大家的劝说之下还是退出了矿井,陆政东在矿洞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由于里面黑黑的,陆政东摸着石壁沿着拉煤的小轨道前进的时候,手上全是黑灰,出来的时候身上已经黑黑的了。
参与救援的人员也累得不行了,全部坐在地上,接过旁边递过来的水,也不管手是不是干净,咕咕隆隆就下了肚,大海碗转眼便空了。
等待,这个时候也只有等待奇迹的出现了……
※※※
西河省会高塘。
省委、省政府召开年度全省目标责任考核总结表彰会议,长滩市在各方面都完成得不错,获得年度考核优秀奖励,这可是省里最重要的一项考核。
与会的长滩市委书记孙伟阳和市长肖清扬虽然脸色平静,内心都是满心欢喜,但在会场外,孙伟阳和肖清扬的秘书周义华和小杜却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转。
看到孙伟阳出来之后,连忙就跑了过去,低声道:“孙书记,宜蓝煤矿出事了……”
孙伟阳一听也不禁愣了一下,忍不住大声道:“多少人,你再说一遍……”
孙伟阳的声音太大,以至于随着他一起出来的其他地市的领导都侧目看着他,在不远处和其他地方打着招呼的肖清扬也听到了,抬头望这边一看,看到自己的秘书小杜急着给他打眼色,忙走了过来。
“老肖,市里有事情……”孙伟阳沉着脸,低声说道:“市里来电话,宜蓝县出了矿难,透水,三十多人被困井下,现在全部生死不明……”
肖清扬一听也是吓了一大跳,他原来就是搞火电的,对于透水事故实在是太了解了,大型的煤矿还好一点,会有一些安全措施,像宜蓝那种小型煤矿透水事故基本上就意味着死亡。
肖清扬也面色凝重的说道:
“万一……那就是今年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矿难事故……”
两个人的心里都不是滋味,这刚刚在全省拿了一个大奖,这马上就是出了这么个大事情,心里要多堵就有多堵,大喜大悲,不外如是!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道:
“此事须尽快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我去找杨书记,市里已经组织了救援队伍前去增援,但还堵在路上,你是专家,赶快回去宜蓝组织抢救,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我随后就回来……”
在这种大事面前,肖清扬也不敢有丝毫怠慢,道:“我马上就回去。”
两个人碰了下头,就赶紧分头行动……
云岭煤矿,陆政东也在紧张的等着下井人员的消息……
突然,矿洞里传来一阵狂呼,很快,一名矿工飞奔出来,口里狂叫:“还有活着的,还有活着的。”
陆政东一跃而起,他抓住这名飞奔地矿工,道:“有多少人活着?”
“有声音,肯定不止一个人活着,具体情况还要等一会。”
陆政东也忍不住道:
“那就好,那就好,有活着的就好……”
第22章不幸中的万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